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救治与护理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呋塞米片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
呋塞米片是一种利尿药,具有强力的利尿作用,可以促进水分和盐分的排泄,从而达
到减轻体重和预防水肿的效果。
它在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过程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肺心病是由于肺部疾病、心脏疾病或两者同时引起的一组疾病,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心
脏疾病。
其特点是由于肺部病变导致肺循环阻力升高,引起右心室负荷过重,从而导致右
心室肥大、心功能不全等临床表现。
在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通常会出现气急、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呋塞米片在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其利尿作用来减轻肺循环阻力,缓解右心室负荷,保护心脏功能。
此外,呋塞米片还可以促进钠、氯、钾等电解质的
排泄,从而防止体内电解质紊乱的出现。
研究显示,呋塞米片可以有效地减少肺水肿和肺循环阻力,改善心功能,降低死亡率。
在用药方面,通常采用口服给药或静脉注射给药,剂量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避免出现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呋塞米片虽然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但也会引起电解质紊乱,例如低
钠血症、低钾血症等,因此在使用时要注意及时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水平,以调整用药剂量
和季节给药方式。
此外,呋塞米片也不能替代其他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方案,如强心剂、扩血
管剂等。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情变化综合应用各种药物,制
订合理的治疗方案。
呋塞米片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肺心病是一种心肺相互作用导致的疾病,主要特点是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增生。
在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中,常常会采用呋塞米片进行治疗。
该药物是一种利尿剂,可通过降低循环血容量和减轻心脏负荷来改善病情。
本文将详细介绍呋塞米片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
1. 呋塞米片的作用机制呋塞米片属于袢利尿剂,主要通过抑制钠钾氯共转运体(NKCC2)来发挥作用。
该药物在肾小管近曲小管的上升支上诱导负重耗钠,并且在该区域的小管腔侧膜上诱导K+和H+分泌。
通过这些作用,呋塞米片可以增加尿液排出量,减少水钠潴留,从而降低肺水肿和循环血容量,改善肺心病的症状。
2. 呋塞米片的治疗效果呋塞米片被广泛应用于肺心病的治疗中,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经过呋塞米片治疗,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可以得到明显的改善。
研究表明,呋塞米片可以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力和右心室负荷,减轻心脏过度负荷,改善肺心病的心肺功能。
3. 呋塞米片的适应症和用法用量根据病情的不同,呋塞米片可以作为急性心衰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也可以用于慢性心衰的药物联合治疗。
通常情况下,初始剂量为20-40mg,可以根据患者的水钠负荷情况逐渐调整剂量。
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监测患者的血压、肾功能和电解质水平,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4. 呋塞米片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呋塞米片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禁用,对药物过敏者慎用。
患者在使用呋塞米片期间应注意避免过度活动,保持良好的休息和饮食习惯,避免引起水钠潴留的因素。
5. 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在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中,呋塞米片通常与其它药物联合应用,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常用的联合药物包括洋地黄、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等。
合理的药物组合可以通过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扩张血管等作用来治疗肺心病,提高疗效。
呋塞米片在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中具有明显的疗效。
通过降低循环血容量和减轻心脏负荷,呋塞米片可以改善肺心病的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第1篇一、前言肺心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作为护理人员,我们肩负着关爱患者、提供专业护理服务的重任。
在多年的护理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肺心病护理工作的艰辛与快乐,现将我的心得体会分享如下。
二、肺心病护理工作的重要性1. 肺心病患者的病情复杂,并发症较多,护理工作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2. 肺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较低,护理工作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 肺心病患者的心理负担较重,护理工作有助于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护理人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关爱和支持,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肺心病护理工作的具体措施1. 病情观察与评估(1)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评估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咳嗽、咳痰等情况,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
(3)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睡眠质量、心理状态等,为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2. 症状护理(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减少空气污染。
(2)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提高呼吸功能。
(3)协助患者进行咳嗽、咳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4)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吸氧、雾化吸入等治疗。
3. 并发症护理(1)预防呼吸道感染,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2)预防心力衰竭,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尿量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预防肺性脑病,注意患者的神志、意识、语言等变化,及时处理。
4. 心理护理(1)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关心、关爱患者。
(2)倾听患者的诉说,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
(3)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5. 健康教育(1)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戒酒、合理饮食等。
(2)告知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
呋塞米片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
肺心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因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呼吸系统失调是其主要病理特点。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指在肺心病治疗过程中,病情加重且症状明显,通常需要通过药物治疗
来控制病情。
呋塞米片是一种袢利尿剂,主要用于治疗肺性水肿等液体潴留引起的疾病,
其在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应用已被广泛研究。
呋塞米片能够抑制肾小管对钠和水的重吸收,增加尿液排泄,从而减少液体潴留。
在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液体潴留是通常的表现。
一项研究表明,呋塞米片能够显著减
少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体重、胸腔积液和外周水肿等症状,同时减少心肺功能的恶
化。
此外,呋塞米片还可以通过减少肺循环压力和肺毛细血管压力来改善呼吸功能。
研究
结果表明,呋塞米片在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能够显著减少呼吸窘迫的程度和呼吸频率,提高动脉血氧饱和度和肺功能。
尽管呋塞米片在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其副作用也需引起关注。
呋塞米片可能会导致电解质异常如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并可能对心肾功能造成损害。
因此,在应用呋塞米片时需慎重考虑患者的电解质水平、心肾功能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因
素。
总的来说,呋塞米片在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药物治疗中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但需要注
意其副作用,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和监测。
因此,临床医生在选择呋塞米片时需综
合考虑多种因素,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呋塞米片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
呋塞米片是一种常用的利尿剂,常用于肺部充血引起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
本文将介绍呋塞米片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
一、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病情特点
肺心病是指肺血管病引起的右心功能不全。
急性加重期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病情急剧加重,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气促等。
二、呋塞米片的作用机制
呋塞米是一种袢式利尿剂,可以抑制肾小管上升支升支袢的Na+/K+/2Cl- 转运,从而增加钠、氯、水的排泄,减少循环血容量和肺循环血容量,缓解肺部充血。
呋塞米片可以显著减少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呋塞米的利尿作用可以快速缓解肺部充血,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
另外,呋塞米还可以降低血容量和肺循环血容量,降低右心室的负荷,减少右心室扩张,从而改善右心功能。
四、呋塞米片的应用注意事项
1、呋塞米片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剂量的调整,以防止利尿过度引起的低钠血症、低血容量等并发症。
2、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尿量、电解质水平等生化指标,定期监测心电图、肝肾功能等相关情况。
3、呋塞米片不能用于有肾功能不全、低血容量等情况的患者。
4、呋塞米片不能与氢氯噻嗪、甲骨环素等引起低钾血症的药物同时使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呋塞米片是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常用药物,并具有明显的疗效。
但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以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呋塞米片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呋塞米片,即速尿片,是一种经典的袢利尿剂。
它通过阻断肾小管对钠的再吸收,增加尿液排出来减少血容量,有效地减轻心脏负担,缓解水肿和呼吸困难症状。
在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水肿和呼吸困难是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呋塞米片的利尿效果可以快速缓解这些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减少心脏氧需求,改善心功能。
在临床实践中,呋塞米片通常作为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常规治疗药物使用。
患者在出现水肿和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医生往往会及时给予呋塞米片治疗,以快速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大量的临床研究也证实了呋塞米片在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中的显著疗效,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症状,改善了心功能,减轻了心脏负担,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除了利尿作用外,呋塞米片还具有一定的血管扩张作用,可以减轻肺循环的阻力,改善肺部循环,有助于缓解肺动脉高压,改善心脏功能。
在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呋塞米片不仅可以通过利尿作用减轻水肿和呼吸困难,还可以通过血管扩张作用改善肺循环,提升心功能,进一步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呋塞米片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时,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调整用药剂量和疗程,以确保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对于患者来说,应严格遵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服药,同时密切观察自身症状变化,与医生及时沟通。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呋塞米片在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中疗效显著,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
患者在使用呋塞米片期间,可能会出现电解质紊乱、低血压、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在使用呋塞米片时,患者应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变化,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孕妇、哺乳期妇女、肾功能不全患者等禁忌症患者不宜使用此药。
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救治与护理体会
作者:马艳梅
来源:《医学信息》2015年第01期
摘要:目的研究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救治与护理体会。
方法从2013年3月~2014年4月,于我院共有112例肺心病急性期患者。
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
其中观察组在治疗的同时采用护理干预,而对照组则仅采用药物治疗。
结果观察组为"满意"者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心律失常发生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率。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关键词:急性加重期;护理;肺心病
肺心病主要是由于肺动脉血管等慢性病变导致肺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的阻力增加,大大增高了肺动脉的压力,该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临床中以慢性较为常见,肺心病的患病者多为老年人,病程长,合并症多,急性期紧急多变[1]。
因此,总结了本院的多例肺心病急性期病例的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2013年3月~2014年4月,于我院共有112例肺心病急性期患者。
其中男82例,女32例,年龄在49~71岁,平均年龄为(59.6±
2.3)岁。
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
观察组患者年龄在49~70岁,平均年龄为(58.3±2.8)岁。
对照组年龄在51~71岁,平均年龄为(59.7±2.2)岁。
两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仅采用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在治疗的同时采用护理干预。
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
2.1基础护理基础护理包括患者体位、休息、饮食、改善肺泡功能、口腔以及褥疮护理。
在体位上,患者半卧位,这有利于痰液的咯出,减轻心脏的负担,缓解呼吸困难。
在休息上,病房应保持空气清新安静,患者保持绝对卧床休息。
这有利于患者机体内的能量消耗,减轻缺氧症状,病情缓解后可适当运动。
在饮食上,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清淡、高能量、易消化、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尽量少食多餐,增强抵抗力。
在改善心肺功能上,一些患者体弱卧床、痰多而粘,应每隔2h帮助其翻身1次,鼓励其多进行咳嗽,对于神志不清的患者可进行机械吸痰,其注意事项为动作轻柔,无菌操作,适当的压力。
在口腔以及褥疮上,患者宜多采用张口呼吸,患者在长期服用大量的抗生素,空气在鼻腔内进入呼吸道极易引起二重感染。
因此,患者应养成使用生理盐水漱口习惯,保持口腔的湿润和清洁。
由于肺心病患者多为老年人,体质较弱,长期的卧床以及自身的行动不便容易发生褥疮,家属应协助患者进行翻身擦洗,局部应用30%的红花酒精按摩,保持被褥的干净平整[2]。
1.2.2生命体征的监测严密监测患者的一切情况,呼吸、血压以及神智等,肺心病患者往往是脑组织缺氧,出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其救治以抗感染为主,使用强心剂时应密切观察心率,应用利尿剂时观察尿量有无电解质的紊乱。
1.3疗效评价根据评分表测定患者满意程度,80~100分为满意,60~80为一般,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
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
P
2结果
2.1两组满意程度对比观察组为"满意"者占比64.29%(36/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37.50%(21/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2.2两个组别不同治疗术式治疗后疗效对比观察组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心律失常发生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3讨论
对于肺心病患者,由于该病治疗的周期较长,且病情的反复发作,患者机体抵抗力差、并发症较多。
肺心病患者通常因并发呼吸道感染导致病情的加重而住院,且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使耐药菌株的增加,临床上需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和护理[4]。
本文通过对比护理干预药物治疗以及仅药物治疗,结果发现,观察组为"满意"者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符合朴商[5]等人报道结果。
此外,观察组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心律失常发生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刘英雄等人的报道一致。
这可能和护理中加强观察和护理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在护理期间,对患者细致的观察,详细的记录患者的病情,悉心的照料患者的饮食、休息以及体位,重视患者的情绪以及心理状况等因素有关。
有报道表明,基础护理中指导患者做腹式呼吸缓解患者呼吸困难,加强夜间的护理避免了肺性脑病的发生或加重,饮食上给予的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等易消化食物增强了呼吸肌力以及改善免疫功能,提高了患者的抗病能力。
经护理人员的指导,大多数患者已经掌握自我保健的方法以及并发症的观察方法,及时调整自我概念及生活方式,保持平稳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态。
综上所述,药物治疗配合有效的护理,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许有慧.益肺活血涤痰汤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缓解期患者45例临床观察[J].中医研究.2014,55(3):222-224.
[2]刘婷,王欣,李培培.等.泻肺宁心汤对肺心病急性期血管内皮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22):279-282.
[3]张凤革,张晓静,郑文旭,等.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与预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8):1915-1916.
[4]李岱,滕鸿,邱虹.等.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右心功能及甲状腺功能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4,1(5):361-364.
[5]朴商,王玉红,张玲燕,等.N-端脑钠肽前体测定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心病患者右心功能的评估价值[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2014,7(2):66-67.
编辑/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