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638生物化学》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 格式:pdf
- 大小:386.14 KB
- 文档页数:2
2013-2014年XXX考研初试真题801-生物化学题XXX2013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科目代码:801科目名称:生物化学)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须在答题纸填写考生姓名、报考专业和考生编号。
2.答案必须书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该试题或草稿纸上均无效。
3.答题必须用黑色或蓝色笔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其它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和试题一并装入试题袋中。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小题3分,共30分)1.冈崎片段:DNA复制中的短片段,由DNA聚合酶在反向链上合成。
2.糖酵解:生物将糖分子分解为能量和代谢产物的过程。
3.凝胶过滤层析:一种蛋白质分离技术,利用分子大小差异在凝胶中的渗透性差异分离蛋白质。
4.不对称转录:RNA合成过程中只有一个DNA链作为模板。
5.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脂肪酸分解的过程,将脂肪酸分解为能量和代谢产物。
6.减色效应:一种光学现象,当溶液中的物质浓度增加时,溶液颜色变浅。
7.酶的比活力:单位时间内单位酶的活性。
8.酶的阻遏:酶的活性被抑制或减弱。
9.结构域:蛋白质的一部分,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
10.沉降系数:一种蛋白质分离技术,利用蛋白质在离心力下的沉降速度分离蛋白质。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多肽顺序自动分析仪”是根据氨基酸反应原理设计的。
2.每克大米含17毫克氮,每公斤大米中含有70克蛋白质。
3.SD序列是指原核细胞mRNA的5′端的富含碱基的序列,它可以和16S rRNA的3′端的碱基的序列互补配对,来帮助识别起始密码子。
4.细胞中多肽链合成的方向是N端到C端,阅读mRNA的方向是5'到3',通常以AUG作为起始密码子,有时也以GUG、UUG作为起始密码子,以UAA、UAG、UGA作为终止密码子。
5.环状RNA不能有效地作为真核生物翻译系统的模板是因为其缺少5'端帽子和3'端尾巴。
6.一分子脂肪酸活化后需在胞浆中与肉毒杆菌毒素结合蛋白转运,才能由线粒体内氧化,氧化产物乙酰CoA需经过转运蛋白CPT将其带出线粒体参与脂肪酸合成。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真题(总分:150.00,做题时间:18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15.00)1.骨骼肌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发生去极化的离子基础是A.K+内流B.Ca2+内流√C.Cl-内流D.Na+内流考察骨骼肌细胞兴奋时,细胞膜钙离子内流的重要性。
2.下列物质中,能加速新鲜血液凝固的是A.柠檬酸钠溶液B.液体石蜡C.肺组织浸出液√D.肝素溶液考察血液凝固和抑制的相关物质。
3.正常情况下,心肌不会发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A.心肌是功能合胞体B.心肌肌浆网不发达C.心肌有自动节律性D.心肌有效不应期长√考察心肌细胞的功能效应。
4.心室等容舒张过程中各部位压力相比较,正确的是A.心房压>心室压>主动脉压√B.心房压>心室压<主动脉压C.心房压<心室压<主动脉压D.心房压主动脉压考察血压的流动方向。
5.下列心肌细胞中,兴奋传导速度最慢的是A.新房肌细胞B.结区细胞C.哺肯野细胞D.心室肌细胞√考察兴奋在心肌细胞中传导速度。
6.缺氧可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强,该反射的感受器是A.肺牵张感受器B.呼吸肌本体感受器C.外周化学感受器√D.中枢化学感受器考察呼吸运动在不同的条件下不同的感受器。
7.下列条件中,均可使氧离曲线发生右移的是A.pH 升高、CO2分压升高、温度升高B.pH 降低、CO2分压升高、温度升高√C.pH 升高、CO2分压降低、温度降低D.pH 降低、CO2分压降低、温度降低考察氧离曲线左右移动的因素。
8.对食物中蛋白质消化作用最强的消化液是A.唾液B.胃液C.胆汁D.胰液√考察影响蛋白质消化作用最强的消化液。
9.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是A.腱反射B.肌紧张C.屈肌反射D.对侧伸肌反射√考察肌紧张是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受牵拉肌肉发生紧张性收缩,阻止肌肉被拉长,它是维持躯体姿势的最基本反射,是姿势反射的基础。
2014年四川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名词解释题 2. 简答题 3. 论述题1.课程正确答案:课程是指课业及其进程。
课程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即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如语文学科、英语学科。
课程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要求,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课程体现着一个国家对学校教学的具体要求,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个性结构。
2.班级上课制正确答案:班级上课制是指由一定数量、年龄、文化程度的学生组成教学班,教师根据规定的课程、教学进度、教学时间表,对学生进行集体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特征是学生固定、教师固定、内容固定、时间固定和场所固定。
班级授课制的优点是:①有利于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②有利于发挥教师优势;③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④有利于师生身心健康发展;⑤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其缺点是:①这种教学组织形式面向班级,使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要求和教学进度,不利于因材施教;②教学主要局限于课堂,容易产生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③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做主;④实践性不强,学生动手机会少等。
3.苏格拉底法正确答案:苏格拉底法是由古希腊哲学家和教育家苏格拉底在进行讲学的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师生之间的对话方法。
它实际上是一种归纳法,即通过归纳形成普遍概念的方法。
苏格拉底法主要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四个步骤组成,讥讽是就对方的问题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陷入矛盾,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是帮助对方自己得出答案;归纳是从各种具体的事物中找出事物的共性,形成一般的概念;下定义就是把个别事物归人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考研类试卷]201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真题试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 下列科学家中,对揭示蛋白质α-螺旋结构做出显著贡献的是( )。
(A)D.E.Atkinson(B)J.B.Sumner(C)H.A.Krebs(D)L.C.Pauling2 在下列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残基中,能够被磷酸化的是( )。
(A)缬氨酸残基(B)丝氨酸残基(C)丙氨酸残基(D)亮氨酸残基3 在一个米氏酶催化的单底物反应中,当[S]远小于K m时,该反应的特点之一是( )。
(A)反应速度最大(B)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C)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的一半(D)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反比4 下列辅助因子中,既能转移酰基,又能转移氢的是( )。
(A)NAD+(B)NADP+(C)硫辛酸(D)四氢叶酸5 下列维生素中,属于酰基载体蛋白组成成分的是( )。
(A)核黄素(B)叶酸(C)泛酸(D)钴胺素6 tRNA结构中,携带氨基酸的部位是( )。
(A)DHU环(B)3'末端CCA-OH(C)TψC环(D)反密码子环7 下列酶中,能催化葡萄糖转变为6-磷酸葡萄糖的是( )。
(A)丙酮酸激酶(B)果糖磷酸激酶(C)葡萄糖磷酸酯酶(D)己糖激酶8 将乙酰CoA从线粒体转运至胞浆的途径是( )。
(A)三羧酸循环(B)磷酸甘油穿梭(C)苹果酸穿梭(D)柠檬酸穿梭9 下列反应过程中,发生氧化脱羧的是( )。
(A)乳酸→丙酮酸(B)α-酮戊二酸→琥珀酰CoA(C)丙酮酸→草酰乙酸(D)苹果酸→草酰乙酸10 下列三羧循环的酶中,以草酰乙酸为底物的是( )。
(A)柠檬酸合酶(B)琥珀酸脱氢酶(C)异柠檬酸脱氢酶(D)顺乌头酸酶11 软脂酸β-氧化分解途径中,丁酰辅酶A脱氢酶存在的部位是( )。
(A)线粒体的外膜上(B)线粒体的内膜上(C)胞浆中(D)线粒体的基质中12 下列化合物中,直接参与丁酰ACP合成己酰ACP过程的是( )。
四川师范大学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821教育研究方法(1)2013年《821教育研究方法》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2)2014年《821教育研究方法》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3)2015年《821教育研究方法》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4)2016年《821教育研究方法》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5)2017年《821教育研究方法》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6)2018年《821教育研究方法》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7)2019年《821教育研究方法》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四川师范大学2O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专业代码:045101,15,16,18,19专业名称:教育管理,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等专业学位考试科目代码:821考试科目名称:教育研究方法(本试卷共四大题11小题,满分150分)说明:(1)试卷和答卷分离,所有答题内容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内容无效;(2)答题时,可不抄题,但须写明所答试题序号;(3)答题时,严禁使用红色笔或铅笔答题。
一、名词解释(5小题,每题6分,共计30分)1.自然观察2.文献研究法3.摘要4.非正式访淡5.行动研究二、简答题(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1.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
2.简述比较研究法的作用。
3.试述定性研究的基本特征。
三、论述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计40分)1.请谈谈你对“研究”一词的理解,并结合教育实际论述一线教师作科学研究的意义。
2.请举例谈谈问卷编制的原则。
四、研究设计(共1题,35分)请自拟一研究课题,撰写一份研究设计方案(包括问题提出,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内容)。
目 录
第一部分 浙江师范大学生物化学考研真题
2013年浙江师范大学675生物化学(A卷)考研真题
2012年浙江师范大学674生物化学(A卷)考研真题
第二部分 兄弟院校生物化学考研真题
2015年四川师范大学638生物化学考研真题
2015年淮北师范大学851生物化学(A)考研真题
2014年首都师范大学802生物化学考研真题
2014年杭州师范大学822生物化学考研真题
2013年南京师范大学642生物化学(B卷)考研真题
第一部分 浙江师范大学生物化学考研真题
2013年浙江师范大学675生物化学(A卷)考研真题
2012年浙江师范大学674生物化学(A卷)考研真题
第二部分 兄弟院校生物化学考研真题2015年四川师范大学638生物化学考研真题
2015年淮北师范大学851生物化学(A)考研真题
2014年首都师范大学802生物化学考研真题
2014年杭州师范大学822生物化学考研真题
2013年南京师范大学642生物化学(B卷)考研真题。
2014考研农学门类联考生物化学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微观粒子具有的特征:A.微粒性B.波动性C.波粒二象性D.穿透性【参考答案】C【考查知识点】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下列分子中,属于极性分子的是:【考查知识点】根据分子杂化轨道,根据分子空间构型判断分子极性。
下列浓度为 0.10 mol.l-1 的溶液中,能用酸碱滴定法直接准确滴定的是:A.NaAcB.NH4ClC.Na3CO3D. H3BO3【参考答案】C【考查知识点】考察酸碱滴定中的直接滴定,cka>10-84.下列物质中,△fHmΘ为零的物质是:A.C(金刚石)B. CO(g)C. CO2(g)D. Br2(1)【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考察标准物质的状态参量。
5.用 NaC2O4 标定 KMNO4 溶液时,滴定开始前不慎将被滴定溶液加热至沸,如果继续滴定,则标定的结果将会:A.无影响B.偏高C.偏低D.无法确定【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KMNO4 发生分解。
6.化学反应 N2(g)+3H2(g)=2NH3(g),其定压反应热 Qp 和定容反应 Qr 的想法大小是:A. QpQv D.无法确定【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考察知识点 Qp=Qr+△nRT 此反应方程。
7.在反应 I 和 II 中,△rHmΘ (I)>△rHmΘ (II)>0,若升高反应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相同的倍数 B.两个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相同的倍数 C. 反应Ⅰ的平衡常数增加倍数较多 D.反应Ⅱ的反应速率增加倍数较多【参考答案】C【考查知识点】考察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
定量分析中,多次平行测定的目的是A.减小系统误差B.减小偶然误差C.避免试剂误差D.避免仪器误差【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考察误差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