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850统计学基础
- 格式:doc
- 大小:16.45 KB
- 文档页数:3
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统计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考试科目名称:心理统计学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3)题型结构a.名词解释题,5小题,每小题各计4%,共计20%b.问答题,5小题,每小题各计10%,共计50%c:.计算题,3小题,每小题各计10%,共计30%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考试目标:1、系统掌握心理统计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统计原理和统计方法。
2、理解各种统计方法运用的条件。
3、能灵活运用心理统计学的相关方法解决心理学研究中的具体问题。
考试内容:1、绪论(1)统计学和心理统计学a.统计学b.心理统计学c.心理统计学的内容描述统计推论统计实验设计(2)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随机变量总体和样本统计量和参数2、数据的初步整理(1)数据的来源、种类及其分类a.统计资料的来源b.数据的种类点计数据和度量数据间断性随机变量的数据和连续性随机变量的数据c.数据的统计分类(2)统计表统计表的结构及其编制的原则和要求统计表的总类频数分布表列法(3)统计图统计图的结构及其绘制规则统计图的种类3、集中量数(1)算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的概念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应用及其优缺点(2)中位数中位数的概念中位数的计算方法(3)百分位数百分位数的概念百分位数的计算方法(4)众数众数的概念众数的计算方法、应用及其优缺点(4)加权平均数、几何平均数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方法几何平均数及其计算方法4、差异量数(1)平均差(2)方差和标准差方差和标准差的概念方差和标准差的应用及其优缺点(3)相对差异量相对差异量的概念差异系数的用途差异系数的应用条件(4)偏态量及峰态量偏态量峰态量5、概率及概率分布(1)概率的一般概念概率的定义后验概率先验概率概率的性质(2)二项分布二项分布概念二项分布函数二项分布图二项分布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二项分布的应用(3)正态分布a正态曲线正态曲线函数正态曲线的特点b.正态曲线的面积与纵线累积正态分布函数标准正态分布下面积的求法正态曲线的纵线c.正态分布在测验计分方面的应用将原始分数转换成标准分数确定录用分数线确定等级评定的人数品质评定数量化6、相关分析(1)相关的意义相关的概念相关系数(2)积差相关概念及其适用范围积差相关估计方法及使用条件(3)等级相关的估计方法及使用条件(4)点二列相关的估计方法及使用条件(5)二列相关的估计方法及使用条件7、抽样分布及总体平均数的推断(1)抽样分布a.抽样分布的概念三种不同性质的分布:总体分布、样本分布、抽样分布b.平均数抽样分布的几个定理c.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离差统计量的形态(2)总体平均数的参数估计a.总体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点估计区间估计b.σ已知条件下总体平均数的区间估计b.σ未知条件下总体平均数的区间估计(3)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a.小概率事件b.显著性水平c.统计推论的两类错误及其控制d.σ未知条件下总体平均数的假设检验小样本条件下大样本条件下8、总体比率的推断(1)比率的抽样分布(2)比率的标准误(3)总体比率的区间估计方法(4)总体比率的假设检验(5)总体比率差异的显著性检验9、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1)相关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2)独立小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3)方差齐性检验F分布两个独立样本的方差齐性检验两个相关样本的方差齐性检验10、方差分析(1)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2)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方法(3)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方法(4)各个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11、卡方检验(1)x2及其分布卡方检验的特点卡方检验的统计量x2的抽样分布(2)单向表的卡方检验按一定比率决定理论频数的卡方检验一个自由度的卡方检验频数分布正态性的卡方检验(3)双向表的卡方检验(4)独立性x2检验和适合性x2检验的方法12、非参数检验(1)符号检验(2)符号秩序检验(3)秩和检验考试要求:掌握并理解考试内容中所列的相关概念,领会抽样分布及推论统计的有关原理,并能针对不同的条件选泽相应的统计方法处理数据资料。
湖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参考书目金融与统计学院(金融学、保险学、国民经济学、数量经济学、金融工程学、统计学)初试专业课:846经济学基础参考书目:《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部分)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高鸿业;《计量经济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第三版),科学出版社,庞皓;经济与贸易学院(理论经济学)初试专业课:853经济学原理参考书目:《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部分)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高鸿业;经济与贸易学院、经济管理研究中心(应用经济学)初试专业课:848经济学综合参考书目:《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部分)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高鸿业;湖南大学经济学硕的专业课是不同,金融与统计学院是846经济学基础,这里面包含了西方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
经济与贸易学院理论经济学专业是853经济学原理,经济与贸易学院、经济管理研究中心的应用经济学是848经济学综合,853和848推荐的参考书目都是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但是也是有所不同的,考生可以参考考试大纲来复习参考书目。
848经济学综合考试大纲:第一章引论第一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三节西方经济学的演变和发展第四节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意义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第一节需求第二节供给第三节均衡价格与产量的决定第三章弹性理论第一节需求弹性第二节其他弹性第三节弹性理论的应用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一节基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第二节序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第三节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第四节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行为第五章生产理论第一节生产函数第二节短期生产函数第三节长期生产函数第三节规模报酬第六章成本理论第一节成本的概念和种类第二节短期成本理论第三节长期成本理论长期成本是指长期中指付给全部生产要素的价格。
包括三种成本第四节收益与利润最大化原则第七章市场理论(一):完全竞争市场第一节利润最大化原则第二节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的短期均衡第三节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的长期均衡第八章市场理论(二):不完全竞争市场第一节完全垄断市场第二节垄断竞争市场第九章博弈论及其应用第一节博弈论概述第二节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第三节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第十章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和收入分配理论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要素需求第三节要素供给第四节工资理论第十一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第一节一般均衡理论第二节福利经济学第三节社会福利函数第十二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第一节垄断与市场失灵第二节外部性与市场失灵第三节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第四节信息经济学第十三章国民收入核心算理论与方法第一节宏观经济学概述第二节国民生产总值及其核算第三节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总量第四节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缺陷及弥补第十四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简单的凯恩斯模型第一节现代宏观经济模型与古典宏观经济模型的区别第二节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与消费函数第三节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第四节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第五节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第六节乘数理论第十五章货币市场的均衡第一节货币的基础知识与货币供给第二节货币需求理论第三节均衡利率的决定与变动第十六章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第一节利率、资本的边际效率与投资第二节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第三节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第四节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IS—LM模型第五节IS—LM模型与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与工具第二节财政政策第三节货币政策第四节供给管理政策第五节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第十八章国民收入决定:AD—AS模型第一节总需求曲线第二节总供给曲线第十九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第一节失业理论第二节通货膨胀理论第三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相互关系:菲利普斯曲线第二十章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学第一节国际贸易理论第二节汇率与国际收支第三节开放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均衡第四节开放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效应分析第五节开放条件下的内外均衡与政策调节第二十一章经济增长理论第一节经济增长的含义与衡量第二节经济增长模型第三节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第四节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第二十二章,经济周期理论第一节经济周期概述第二节乘数与加速数模型第三节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第四节金融周期理论。
2018年硕士生入学考试专业基础课大纲考试科目名称:基因组信息学与生物统计考试科目代码:814一、考试要求掌握常用的生物统计方法,了解基因组信息学中的基本数据类型,能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说明和解决基因组信息学中相关的问题。
二、考试内容(一)《基因组信息学》部分1)基因组信息学中生物学基础a.DNA的结构、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b.基因组结构与基因表达调控2)人类基因组及基因组数据库a.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测序策略b.NCBI及Ensembl数据库、UCSC基因组浏览器c.ENCODE计划、TCGA计划3)基因组信息分析a.真核生物基因组特点b.基因组序列分析c.基因识别方法d.非编码区域分析与调控元件识别4)基因芯片数据分析a.基因芯片分类与数据表示b.基因芯片数据预处理c.基因表达差异的显著性分析d.基因表达谱聚类分析e.基因表达数据的分类分析f.主成分分析PCA5)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a.了解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基本原理b.了解ChIP-Seq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基本分析工具(Bowtie、MACS)c.了解RNA-Seq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基本分析工具(tophat、cufflinks)(二)《生物统计》部分1)生物统计学的基本知识a.生物统计学概念b.生物统计学术语2)实验资料的整理与统计描述a.实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b.统计图表的应用c.实验资料特征数的计算3) 概率与概率分布a.概率基础知识b.几种常见的理论分布(正态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c.抽样分布的特征以及中心极限定理4) 统计推断a.假设检验的原理与方法b.样本平均数的假设检验c.样本频率的假设检验d.参数的区间估计与点估计e.方差的同质性检验5) Χ2检验a.Χ2检验的原理与方法b.正态分布和二项分布的拟合优度检验c.计数资料的Χ2检验6) 方差分析a.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b.单因素方差分析c.二因素方差分析d.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和数据转换7) 简单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a.回归和相关的概念b.直线回归分析c.直线相关8) 多重线形相关与回归a.多重线性相关与回归中涉及的统计量的概念和意义b.多重回归分析c.多重相关分析三、试卷结构a)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b)基因组信息学与生物统计各占75分c)题型结构:a: 填空题(30分)b: 解答题(包括简答与计算题)(120分)四、参考书目1.乔纳森.佩夫斯纳著,孙之荣译,《生物信息学与功能基因组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经济学原理考试科目代码:[849]一、考试要求:着重考核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推理和判断能力,特别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经济问题、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趋势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一)微观经济学第1章绪论第2章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第3章消费者行为第4章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附录:需求理论——一种数学的处理方法第5章不确定性与消费者行为第6章生产第7章生产成本附录:生产与成本理论——一种数学的处理方法第8章利润最大化与竞争性供给第9章竞争性市场分析第10章市场势力:垄断和买方垄断第11章有市场势力的定价附录:纵向联合厂商第12章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第13章博弈论与竞争策略第14章投入要素市场第15章投资、时间与资本市场第16章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第17章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第18章外部性和公共物品(二)宏观经济学第1章导论第2章国民收入核算第3章增长与积累第4章增长与政策第5章总供给与总需求第6章总供给和菲利普斯曲线第7章失业第8章通货膨胀第9章政策预览第10章收入与支出第11章货币、利息与收入第12章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第13章国际联系第14章消费与储蓄第15章投资支出第16章货币需求第17章联邦储备、货币与信用第18章政策第19章金融市场和资产价格第20章国家债务第21章衰退与萧条第22章通货膨胀与恶性通货膨胀第23章国际调整与相互依存第24章前沿课题三、试卷结构:a)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b)题型结构a:名词解释(15分)b:简答题(35分)c:计算题(35分)d:分析题(45分)e:论述题(20分)四、参考书目(1)平狄克,鲁宾菲尔德.微观经济学(第8版). 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多恩布什,费希尔.宏观经济学(第12版). 2017年.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第一篇: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考试科目名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一、试卷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3、试卷内容结构概率论占60%,数理统计占40%4、题型结构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计算题: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证明题:2小题,每小题 20分,共40分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考试目标:1、要求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有深入的理解,能计算一些常见分布的期望、方差。
2、了解假设检验、点估计及区间估计的统计意义,能解决一些经典模型的检验问题、区间估计、点估计及方差分析。
3、理解大数定律及中心极限定理。
●考试内容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一)基本概念1、概率、条件概率、 Bayes 公式2、古典概型、几何概型3、独立性、伯努利试验(二)离散随机变量1、离散随机变量的定义2、经典的离散随机变量的分布 a.二项分布 b.几何分布 c.泊松分布d.超几何分布3、离散随机变量的期望、公差4、离散随机变量的特征函数5、离散随机变量相互独立的概念6、二维离散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条件分布、边缘分布及二个离散随机变量的相关系数(三)连续随机变量1、连续随机变量的概念22、密度函数3、分布函数4、常见的连续分布 a.正态分布 b.指数分布 c.均匀分布 d.t分布 e. 2分布 f.F分布5、连续随机变量的期望、方差6、连续随机变量独立的定义7、二维连续随机变量的联合密度、条件密度、边缘分布及二个连续随机变量的相关系数8、连续随机变量的特征函数(四)独立随机变量和的中心极限定理和大数定律1、依概率收敛2、以概率 1 收敛(或几乎处处收敛)3、依分布收敛4、伯努利大数定律35、利莫弗林德伯格中心极限定理(五)点估计1、无偏估计,克拉美 - 劳不等式2、矩估计3、极大似然估计(六)区间估计1、置信区间的概念2、一个正态总体的期望的置信区间3、大样本区间估计4、两个正态总体期望之差的置信区间(方差已知)(七)假设检验1、检验问题的基本要素:第一类错误的概率、第二类错误的概率、检验的功效、功效函数、检验的拒绝域、原假设、备择假设2、一个正态总体的期望的检验问题3、大样本检验4、基于成对数据的检验( t 检验)5、两个正态总体期望之差的检验4(八)方差分析1、理解方差分析的思想,掌握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2、了解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九)简单线性回归模型1、简单线性回归模型定义2、回归线的斜率的最小二乘估计3、回归线的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计4、随机误差(随机标准差)的估计5第二篇: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 ] 考试科目名称:企业战略管理(复试)一、试卷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湖南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经济学基础》考试大纲科目代码科目名称考试大纲(提纲式列举本科目须考查的知识要点)846经济学基础一、考试性质2018年金融学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专业课程考试的考试科目为《经济学基础》,包括《西方经济学(微观)》、《西方经济学(宏观)》、《计量经济学》三部分内容。
《经济学基础》考试力求反映金融学硕士科学学位的特点,其目的是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是否具备攻读金融学科学学位硕士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
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于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及计量经济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考试方式与分值(总分为150分)(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试卷题型结构(题型与题目个数可以视情况微调)1.名词解释(6小题,每小题3分,其中计量2道,共18分)2.不定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其中计量6分,共60分)3.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其中计量1道,共50分)4.论述题(第1小题10分(微观),第二小题12分(宏观),共22分)四、考试内容第一部分西方经济学(宏观、微观部分)一、经济学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一)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二)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三)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二、需求、供给、弹性与均衡价格(一)需求理论(二)供给理论(三)均衡(四)弹性理论三、消费者行为理论(一)效用、总效用与边际效用(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消费者剩余(三)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四)价格消费曲线与收入消费曲线(五)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六)不确定性与选择四、生产者行为(一)厂商与生产函数(二)短期生产函数(三)长期生产函数(四)规模报酬五、成本理论(一)机会成本与经济利润(二)成本最小化(三)短期成本曲线(四)长期成本曲线六、完全竞争市场(一)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与市场结构类型(二)完全竞争市场假设、价格、需求曲线、收益曲线、利润最大化(三)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与供给曲线。
850《统计学基础》自命题考试大纲
则
2. 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与速度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的水平指标与速度指标
3.长期趋势的测定:时间序列的构成与分解,长期趋势的测定方法
4.季节变动的测定:季节指数的计算及调整
5. 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基本概念
(八)对比分析与指数分析
1.对比分析:意义,方法,原则
2.指数的概念和种类:概念、种类与作用
3.综合指数:基本原理,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其他形式的综合指数
4. 平均指数:基本原理,算术平均指数,调和平均指数,几何平均指数
5. 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指数体系的概念,对总量的两因素指数分析,平均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
6. 几种常见的经济指数
(九)统计综合评价
1.综合评价概述;
2.评价指标及权重的确定;
3.数据的预处理;
4.综合评价模型。
建议参考以下教材:
《统计学导论(第二版)》曾五一、肖红叶主编,科学出版社,2016
《统计学(第六版)》,贾俊平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802] 考试科目名称:管理学一、试卷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3、试卷内容结构管理学原理占75分(50%)和管理经济学占75分(50%)4、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材料分析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考试目标:1、系统掌握管理学原理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理解企业管理运营的规律,理解管理学理论体系中的基本工具与方法。
3、能够运用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工具以及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企业经营管理问题。
●考试内容管理学原理部分(一)管理与管理学1、管理的概念及其特征;2、管理的基本职能;3、管理二重性的基本内涵和意义;4、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二)管理思想的发展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2、法约尔的经营管理理论;3、梅奥的霍桑试验和人际关系学说;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5、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6、西蒙的决策理论;7、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8、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发展的新趋势。
(三)管理的基本原理1、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和意义;2、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和效益原理的基本内容;3、责、权、利和能力四者之间的关系。
(四)管理的基本方法1、管理的法律方法的内容与实质、的特点与作用及正确运用法律方法;2、管理的行政方法的内容与实质、特点与作用及如何正确运用行政方法;3、管理的经济方法的内容与实质、特点及如何正确运用经济方法。
(八)管理决策1、决策概念和分类;2、决策的原则与过程;3、决策的影响因素;4、决策的方法。
(九)计划与计划工作1、计划的概念及其内容;2、计划的性质;3、计划的分类;4、如何编制计划;5、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6、滚动计划法的优缺点;7、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步骤和优缺点。
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 ] 考试科目名称:发展经济学一、试卷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3、题型结构论述题:5小题,每小题 30分,共150分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考试目标:1、掌握发展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了解发展经济学的发展现状趋势。
3、能运用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和解决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的经济发展问题。
●考试内容(一)发展经济学概论发展经济学的广义论与狭义论;发展中国家的特征;发展目标的含义;经济发展的实质;发展水平的度量方法;发展经济学的产生与演进;发展经济学的任务、性质与研究方法。
(二)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的理论及其发展;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经验总结;经济落后的历史分析:劣势抑或优势;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与发动因素。
(三)公平与发展公平发展目标与不平等现象;收人分配问题;贫困问题;增长与公平并重的战略;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四)制度与经济发展什么是制度;制度的需求与供给;制度变迁理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制度问题。
(五)市场与政府的作用对发展计划和市场作用的认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职能;发展中国家的寻租及其治理;提升政府能力的战略与途径。
(六)资源与环境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环境退化与环境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战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七)资本形成资本形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储蓄与资本形成的方式;发展中国家的信贷与金融深化;资本形成的效率。
(八)人力资本的开发与利用人力资本的含义与作用;人力资本的度量;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营养和健康与人力资本的形成;教育与人力资本的形成;人力资本形成的战略选择;人力资本收益率估算。
(九)技术进步技术进步的含义与类型;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技术进步的实证测度;技术进步原理:创新与扩散;技术转移与技术引进;技术选择。
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002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目录初试考试大纲 1610高等数学 1638 量子力学 1953 声学基础 3806 普通物理 5807数据结构7808地理信息系统8810数字电子技术10341农业知识综合三11910高级程序设计12911软件工程14912数据结构和软件工程16930程序设计基础19940 计算机网络与安全 21946 信号与系统23954计算机基础综合24复试考试大纲28现代物理基础28科技英语(光学、凝聚态物理) 30现代光学基础31电子技术基础33科技英语(光学工程专业(学术型080300和专业型085202)34 电子技术A 35通信原理36计算机系统结构38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40数据库系统41程序设计实践43保密概论45安全程序设计实践47农业信息化概论50数字信号处理52C++语言编程54科技英语(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工程)56 光学电磁学57信号与系统59数字电子技术61科技英语(海洋探测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62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考试大纲63数据结构63软件工程65初试考试大纲610高等数学一、考试性质高等数学是理、工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高等数学入学考试是为招收理、工科专业硕士研究生而实施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它的指导思想是既要为国家选拔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又要有利于促进高等学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考察目标要求考生能系统理解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具有较好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计算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试卷结构:高等数据75%,线性代数25%。
四、考试内容(一)高等数学(75%)考试内容:函数的极限与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及其应用,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积分及其应用,场论,含参变量积分,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及其应用。
湖南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统计学基础》考试大纲科目代码科目名称考试大纲(提纲式列举本科目须考查的知识要点)850统计学基础一、考试性质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统计学科学学位《统计学基础》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统计学硕士生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统计学硕士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统计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是否掌握数据处收集、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概率论基本知识,具有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三、考试方式与分值(总分为150分)本科目考试题型有:简答(5个,每小题10分,共50分)计算题(4个,每小题15分,共60分)论述题(2个,每小题20分,共40分)满分为150分。
题型与题目个数可以视情况微调。
四、考试内容(一)统计学及基本概念1.统计的含义,统计研究的基本环节2.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3.总体,总体单位与单位标志4.样本与样本容量5.统计数据,统计指标与指标体系(二)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显示1.统计数据的收集:收集方法,调查方式,调查体系,调查方案设计2.统计数据的整理:数据整理内容与程序,统计分组,频数分布与累计频率(数)3.统计数据的显示:统计表,统计图,频数分布图的类型(三)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1.统计变量集中趋势的测定:数值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2.统计变量离散程度的测定:离散指标及作用,极差,平均差,标准差,方差与离散系数3.变量分布的偏度与峰度(四)抽样分布与参数估计1.抽样的基本概念与数学原理:基本概念,大数定理与中心极限定理,2.抽样分布:抽样平均数的抽样分布,样本比率的抽样分布3.参数估计:基本原理,总体均值与总体比率的估计,总体方差的估计4.样本容量的确定(五)假设检验与方差分析1.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检验统计量,显著性水平,P值与临界值,双侧检验与单侧检验,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2.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单个总体均值的检验,双总体均值是否相等的检验3.总体比例的假设检验:单个总体比例的假设检验,两个总体的比例是否相等的假设检验4.单因子方差分析(六)相关与回归分析1.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相关关系和函数关系,相关关系的种类,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相关图2.简单线性相关与回归分析:相关系数及其检验,标准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其估计、检验、预测3.多元线性相关与回归分析:标准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与预测,复相关系数与偏相关系数(七)时间序列分析1.时间序列分析概述:时间序列的概念,种类,编制原则2.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与速度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的水平指标与速度指标3.长期趋势的测定:时间序列的构成与分解,长期趋势的测定方法4.季节变动的测定:季节指数的计算及调整5.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基本概念(八)对比分析与指数分析1.对比分析:意义,方法,原则2.指数的概念和种类:概念、种类与作用3.综合指数:基本原理,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其他形式的综合指数4.平均指数:基本原理,算术平均指数,调和平均指数,几何平均指数5.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指数体系的概念,对总量的两因素指数分析,平均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6.几种常见的经济指数(九)统计综合评价1.综合评价概述;2.评价指标及权重的确定;3.数据的预处理;4.综合评价模型。
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002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目录初试考试大纲 1610高等数学 1638 量子力学 1953 声学基础 3806 普通物理 5807数据结构7808地理信息系统8810数字电子技术10341农业知识综合三11910高级程序设计12911软件工程14912数据结构和软件工程16930程序设计基础19940 计算机网络与安全 21946 信号与系统23954计算机基础综合24复试考试大纲28现代物理基础28科技英语(光学、凝聚态物理) 30现代光学基础31电子技术基础33科技英语(光学工程专业(学术型080300和专业型085202)34 电子技术A 35通信原理36计算机系统结构38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40数据库系统41程序设计实践43保密概论45安全程序设计实践47农业信息化概论50数字信号处理52C++语言编程54科技英语(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工程)56 光学电磁学57信号与系统59数字电子技术61科技英语(海洋探测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62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考试大纲63数据结构63软件工程65初试考试大纲610高等数学一、考试性质高等数学是理、工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高等数学入学考试是为招收理、工科专业硕士研究生而实施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它的指导思想是既要为国家选拔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又要有利于促进高等学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考察目标要求考生能系统理解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具有较好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计算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试卷结构:高等数据75%,线性代数25%。
四、考试内容(一)高等数学(75%)考试内容:函数的极限与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及其应用,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积分及其应用,场论,含参变量积分,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