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初中生物七上《细胞的生活》教案_3
- 格式:doc
- 大小:69.0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一单元生物和细胞第二章认识细胞第四节细胞的生活教学过程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教师提问:什么物质?教师演示蔗糖在水中溶解的过程:教师总结:蔗糖在水中溶解,其实就是一个个蔗糖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分散开来。
而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细胞中的物质可分为两大类:无机盐和有机物。
教师提问:细胞需要的物质怎么进入细胞的呢?多媒体播放“菠菜在清水中浸泡,清水不变绿,被煮熟后清水变绿”和“物质进出细胞的示意图”的视频,并提问:(1)菠菜在清水中不变绿,被煮熟后清水变绿,这是什么原因?(2)细胞膜怎样控制物质进出?【总结】活细胞的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
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细胞产生的有害的或者不需要的物质排出细胞,无用的物质阻挡在细胞之外。
若细胞已死亡,则有用的、有害的物质均可随意进出细胞。
教师过渡:能量有哪些存在形式?细胞生活需要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呢?要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分析生活中有关能量的来源,请同学们举些例子。
里呢?并展示“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的动画,总结能量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是如何转换的。
教师总结:1.植物中的叶绿体可以吸收光能,并将光能转化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2.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动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2.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小羊多莉的身世”和“受精卵”的相关资料。
简单介绍下,多莉的由来。
并提出问题:1.多莉长得不像生它的C羊,也不像A羊,而与B羊十分相像,这表明了什么?2.读了这个故事,你认为细胞核有什么功能?教师总结:克隆羊的实例说明,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生长、板书设计第四节细胞的生活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1)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2)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2.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1)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生长、发育和遗传。
(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教学反思通过讨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的协调配合,认同各细胞结构既有分工也有合作,构建“细胞是单细胞生物生命活动的单位”的概念,进一步推理,构建“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的概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细胞的生活》教案及教学反思1. 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1.理解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掌握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结构及功能;3.了解细胞分裂的意义和过程。
1.2 教学重点1.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细胞分裂的过程和意义。
1.3 教学难点1.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2.细胞分裂的过程和意义。
1.4 教学内容第一课什么是细胞1.了解细胞的基本概念;2.掌握细胞的种类和功能。
第二课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了解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2.掌握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第三课细胞的分裂1.了解细胞分裂的意义;2.掌握细胞分裂的过程。
1.5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课件展示、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1.6 教学资源1.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材;2.PPT课件;3.多媒体教学设备。
2. 教学反思本教案设计的三节课,覆盖了生物学第一个重要的内容——细胞的生活,是生物学乃至所有生命科学的基础。
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们在课程中了解细胞的基本包括结构、分类和功能,并且能够掌握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重要部位的显微构造和功能,并且教授他们哪些重要的任何可以掌握的内容。
同时,为了加强小组讨论和交流,我们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案例分析,讨论和问答,以收集和交流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并且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保证细胞生物学知识自主积累的有效性。
通过参与该教学活动,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基本的生物学知识。
尤其对课程中对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部位的显微构造和功能的详细介绍,使得学生在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方面获得了更深入的理解。
然而,在教学步骤上,我认为需要加以改进,比如在教学第二节时更加客观地介绍细胞器的功能特点,让学生通过课上的研究、讨论来明确细胞器的意义,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细胞生物学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更好地驱动学生参与到教学课程中来。
《细胞的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明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说出细胞中含有的物质的种类,说明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2、描述细胞质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3、描述细胞核在生物的发育、遗传和细胞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对实例或资料进行观察、分析、讨论,完成概念的学习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勇于质疑,积极参与讨论活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1、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2、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3、叶绿体和线粒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设计激思引学1、细胞中的物质演示冰糖在水中溶解的过程。
为什么糖会在水中溶解呢?学生:观察、思考,描述现象,得出物质由很多小颗粒组成,即由很多分子组成。
师:展示图片,你知道这些食物中有哪些物质吗?列举人出汗流入口中的味道、燃尽物质剩下的成分等实例。
如果将这些物质分成两大类,如何分?依据是什么?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分析尝试给物质分类。
设计意图: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这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借助直观的实验现象帮助理解,增强学习的兴趣。
再由学生熟悉的食物、经验、常识等引导学生了解细胞中的物质,通过师生互动将其进行分类。
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师:展示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动画。
问题引导:所有的物质都能进出细胞膜吗?细胞的哪个结构起了重要作用,说明了什么?你能列举实例说明吗?学生:观看动画,描述现象,思考、回答问题,通过互动得出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3、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1)出示教材2-7四幅图片观察这四幅图片,说明什么呢?(2)让学生畅谈对能量及能量转化的认识。
①在叶绿体中的能量是怎样转变的?②在线粒体中能量是怎样转变的?③相当于“加油站”的是什么结构?相当于“发动机”的是什么结构?学生:观察图片、阅读教材,思考、分析、讨论,得出结论:细胞通过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人教版初中生物细胞的生活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 掌握细胞的组成和功能;3. 能够描述细胞的不同组成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难点:能够描述细胞的不同组成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实验材料:显微镜、玻片、染色液等;3. 教学实验用的细胞标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短的视频或图片展示,引导学生探讨细胞在生命中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兴趣。
二、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5分钟)1. 通过PPT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部分;2. 讲解细胞的功能,包括细胞的营养、呼吸、分裂等功能。
三、实验探究(20分钟)1. 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标本,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2. 让学生根据观察结果,描述细胞的不同组成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四、深化讨论(10分钟)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并展示自己的讨论结果;2. 教师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强调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联性。
五、课堂练习(10分钟)1. 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总结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巩固所学知识;2. 随堂检测,检查学生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理解程度。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细胞的其他结构和功能,准备下节课的讨论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激发了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下节课将继续深入探讨细胞的其他结构和功能,让学生对细胞学有更全面的认识。
人教版初中生物细胞的生活教案
本课时主要内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一、教学目标:
1. 知道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
2. 了解细胞的功能及不同细胞器的作用;
3. 掌握细胞的显微镜观察方法。
二、教学重点:
1. 细胞的基本结构;
2. 不同细胞器的功能。
三、教学难点:
1. 细胞器的功能理解;
2. 细胞的显微镜观察方法。
四、教学准备:
1. 生物教材、教学投影仪、显微镜等教学器材;
2. 细胞结构示意图。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问学生细胞是什么,细胞的作用是什么等问题引入新课。
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兴趣。
2. 学习新知识
通过展示细胞结构示意图,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以及不同细胞器的功能。
3. 组织学生观察细胞
教师准备好显微镜,让学生观察玻片上的植物细胞或动物细胞,让学生亲身感受细胞的微小世界。
4. 总结本课知识
让学生自主总结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的显微镜观察方法。
六、板书设计: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1. 细胞膜
2. 细胞质
3. 线粒体
4. 液泡
5. 核糖体
6. 核膜
7. 细胞核
七、作业布置:
1. 完成课堂练习题;
2. 观察家里的洋葱细胞并进行绘图。
八、课后反思:
本堂课教学方式是否得当,学生是否理解了学习内容,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二单元第四节《细胞的生活》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材内容分析:1、课标要求:《细胞的生活》是初中生物十大主题之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的二级主题“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内容,本节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动物细胞、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结构,以进行生命活动。
并能描述细胞核在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2、教材分析:《细胞的生活》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2012年新版第二单元第一章第四节。
本节内容主要阐述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以及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采取模拟实验形式,使“细胞中的物质”的教学具体化。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是本节的重点之一。
“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是本节的教学难点,难在如何使学生理解细胞通过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和线粒体实现能量的转变。
我列举生活中做功的事例,自己录制的太阳能小车视频展示给学生,学生亲自上台来模拟太阳能小车的实验,通俗地解释能量的转变。
根据本校学生的情况,本节分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讲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控制物质的进出,能量转化器——叶绿体和线粒体。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出细胞中的各种物质是进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2.举例说明细胞膜的作用。
3.解释线粒体、叶绿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能力目标1.通过问题和资料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的能力。
2.通过分析资料,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概括的能力。
4.说明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细胞中含有的物质的种类、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2.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3.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
三、教学难点1.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2.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细胞的生活-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掌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学习细胞的分类方法,理解细胞种类的不同。
3.掌握细胞的培养方法,能进行简单的细胞实验。
教学重点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细胞的分类方法。
3.细胞培养方法。
教学难点1.细胞的分类方法。
2.细胞实验的操作技能。
教学内容一、细胞的基本概念1.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
2.细胞具有代谢、自我复制等生命活动,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场所。
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细胞膜:细胞的包裹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和物质的运输作用。
2.细胞质:细胞膜内的物质,包括细胞器和胞浆等。
3.细胞核:细胞的控制中心,包括染色体和核仁等。
三、细胞的分类方法1.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色素体等,动物细胞则没有。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真核细胞则有。
四、细胞培养方法1.细胞培养基:含有细胞生长和分裂所需的营养成分、水分和气体。
2.细胞培养器具:培养皿、移液器、离心管等。
3.细胞培养方法:培养前的准备、细胞接种、培养条件的调节等。
五、细胞实验1.细胞计数:通过显微镜计数器、酚红染色等方法进行。
2.细胞培养和观察:通过细胞培养进行,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变化。
教学方法1.讲授法。
2.实验教学法。
3.组织学习小组,开展团队合作。
教学评价1.教师应及时对课堂进行评价,注意学生参与的情况。
2.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实验中的综合能力发展,重视实践操作和分析能力。
参考教材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细胞的基本结构》。
2.1.4《细胞的生活》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说明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说出细胞中含有的物质的种类,说明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2)描述细胞质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3)描述细胞核在生物的发育、遗传和细胞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2.过程与方法(1)对实例或资料进行观察、分析、讨论,完成概念的学习过程(2)尝试通过猜想、类比、推测、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过程,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教学重点】1.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2.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3.叶绿体和线粒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教学难点】1.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2.叶绿体和线粒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教学方法】演示实验法、师生互助合作学习【课前准备】1.演示实验材料:花生、试管、清水、温度计2.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请看图,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这是人造皮肤,是为了解决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植皮难题,科学家研制出来的。
研制过程中需要将人的皮肤细胞置于培养瓶中进行培养,那么,怎样才能让培养瓶中的这些细胞活下去呢?应该向培养瓶中加入哪些物质?尝试做出自己的推测吧!(利用高科技成果展示,让学生领略科学风采的同时,激发学生思考本节学习内容)生:给细胞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二、新知导学师:我们的身体是由很多细胞组成的,在你不知不觉之中,有些细胞在长大,有些细胞在衰老,有些细胞在死去,也有新细胞在生成,细胞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物质与能量,那么,什么是物质,什么是能量呢?这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食用的花生,你知道它可以用来烧水吗?我们来看一个演示实验,在观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光亮,这是光能,水的温度升高了,这是花生在燃烧时产生热能,这些能量源自花生中的能量,这些能量储存在花生自身所含的物质中,那么,生物体都含有哪些物质和能量呢?它们又是如何被利用的呢?细胞的生命中哪一结构起主导作用呢?下面我们带着问题开展本节课的学习。
第二章细胞的生活第一节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一、教学目标①学生能说出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能够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②学生能够认同细胞生命活动具有物质基础。
③学生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
二、教学重点:①细胞中的物质,以及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能量转换作用。
②学生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及其转换。
三、教学难点: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能量转换作用。
(学生对于微观抽象的知识缺乏感性的认识,难于理解。
)四、课前准备:演示实验器材、教学课件五、教学过程:对上一章的内容进行回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明确学习目标。
复习:细胞都有哪些结构?导入:植物体和动物体都有许多细胞构成,细胞中不同的结构又有不同的功能。
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在不知不觉中,有些细胞在长大,有些细胞在变老,有些细胞在死去,同时又不断的有新细胞在形成。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同走进细胞,看一看细胞是怎样生活的。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一)细胞中有哪些物质。
根据提出的生物现象作出讨论:1、生物体能由小变大2、庄稼需要浇水,施肥;动物需要喝水,吃食物……得出结论: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根据这个结论,提出三个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1、细胞中有哪些物质?2、细胞怎样控制物质的进出?3、细胞怎样获取和转换能量?A、细胞中有哪些物质?根据问题推测细胞内可能含有哪些物质?1、吃西瓜或苹果时,有什么感觉?(水、糖、酸……)2、小麦磨制后能得到面粉。
(淀粉)3、动物油(脂类)得出:B、细胞内物质的分类:小分子(一般不含有碳)如无机盐、水、等——无机物大分子(一般含有碳)如糖、蛋白质、脂类等——有机物实验认识有机物和无机物:用浸软的小麦种子放在火上烧,留下的灰就是不能燃烧的无机物,而烧掉的就是有机物,水在这过程中蒸发掉了。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二章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细胞的生活(一)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主要内容和地位本章的主题是“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共分为2节课。
它阐明了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本章第一节从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完成生命活动的角度,讲述细胞的生活,使学生对细胞的生活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前面的第一章介绍了细胞的基本结构,是学习本课的基础;而通过对本课“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重要概念的学习和理解,将进一步形成对细胞较为完整的认识,也为下一章学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奠定基础,此内容在本单元中上承细胞的基本结构,下启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所以地位非常重要。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说出细胞中含有的物质(了解水平)2. 说明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理解水平)3. 说明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中的作用(理解水平)4. 尝试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理解细胞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理解水平)技能目标:通过对生活现象再现,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和知识迁移能力。
通过观察实验、观看动画视频、小组探究活动,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反应水平)培养乐于探索生命奥秘的情感,养成科学思维习惯。
3、教学重点:说明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突破策略:生活现象→同桌交流→观看动画→小组交流→自主探究→学生小结→生活举例→活学活用教学难点:说明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中的作用突破策略:教师引导→生活举例→情景问题→观看动画→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生交流→观看动画→自主学习→学生小结→拓展应用二、教法分析:在本课教学中,针对课文内容很微观,比较抽象,与学生距离较远,教学难度也较大的实际情况,为了使这些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我设置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问题,遵循“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主要采用情景导入法、问题教学法和讲述法,从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究意识出发,围绕本课重点和难点,设计一些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并通过开展小组讨论等轻松愉悦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快乐学习,合作交流、共同分享。
第二单元第一章第四节细胞的生活
教学目标:
①学生能说出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能够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②学生能够认同细胞生命活动具有物质基础。
③学生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
教学重难点:重点:①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②学生能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
难点: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能够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学生对于微观的知识缺乏感性的认识,难于理解。
)
分配: 1 教学方法:讲解和演示结合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第二章
细胞的生活对上一章的内容进行回忆。
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明确学习目标。
复习:细胞都有哪些结构?
导入:植物体和动物体都有许多
细胞构成,细胞中不同的结构又
有不同的功能。
细胞每时每刻都
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
在不知不觉中,有些细胞在长
大,有些细胞在变老,有些细胞
在死去,同时又不断的有新细胞
在形成。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
同走进细胞,看一看细胞是怎样
生活的。
第一节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通过谈论吃水果时的各种口感,
说出水果中含有糖、水、酸性物
质等。
仔细观察演示实验,并体会物质
是由分子构成的。
尝试着分析龙胆紫溶液溶于水的
原因。
思考,并说出细胞内的物质与外
界环境之间是有交换的。
通过观看课件讨论细胞膜的功
能。
请同学们谈论一下吃水果时都有
什么口感,推测一下水果中可能
含有哪些物质。
对同学们的回答
表示肯定。
说明这些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的。
演示实验:龙胆紫溶液滴入清水
中。
结合课件,从分子、原子水平对
溶液的扩散现象进行解释。
细胞
中的糖、水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
成的,细胞中除了糖、水以外,
还有其他物质。
请同学们思考细胞外的物质与
细胞内的物质是否有交换。
动画展示细胞膜的功能。
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对图片进行分析,得出物体的运动和生物的生活都需要能量。
理解加油站和汽车的发动机的作用。
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叶绿体相当于加油站,线粒体相当于发动机。
尝试着对能量转换器进行理解。
通过练习对本节课知识进行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