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韩信的诗及成语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3
韩信有关的成语五十个
1、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2、韩信三拆:势如破竹
3、韩信陷阵:一鼓作气
4、韩信计画:筹谋有方
5、韩信出兵:冲锋陷阵
6、韩信抗战:反抗不屈
7、韩信用兵:灵活多变
8、韩信移师:攻守兼备
9、韩信斗争:奋勇斗兢
10、韩信攻城:攻坚为主
11、韩信攻陷:一马当先
12、韩信屯田:耕耘不息
13、韩信勇攻:破敌一击
14、韩信反击:进退有度
15、韩信奇袭:神机妙算
16、韩信征伐:连兵百万
17、韩信变法:创新有方
18、韩信断桥:断绝往来
19、韩信横掠:猛攻不懈
20、韩信火攻:烽火连续
21、韩信计策:多变灵活
22、韩信报仇:报复必须
23、韩信屯兵:抗敌毅力
24、韩信加官:任用当下
25、韩信收容:以德报德
26、韩信伐谋:后发制人
27、韩信谋略:精明英明
28、韩信抗战:坚持不懈
29、韩信火劫:火烧连营
30、韩信拔刀:兵法无双
31、韩信陷阱:陷阱重重
32、韩信百战:毅力不懈
33、韩信汗马:快马加鞭
34、韩信强攻:一决胜负
35、韩信绝地:生死关头
36、韩信突袭:突然袭击
37、韩信决战:胜负在此
38、韩信败军:士气低落
39、韩信粮尽:无草可食
40、韩信穷兵:穷兵黩武
41、韩信失败:败兴而归
42、韩信攻城:攻城略地
43、韩信攻坚:破釜沉舟
44、韩信谋略:锦囊妙计
45、韩信进取:攻其不备
46、韩信精湛:登峰造极
47、韩信灵活:回天乏术
48、韩信智慧:鹰击长空
49、韩信信仰:铁证如山
50、韩信决断:果断如斩。
有关韩信的成语典故韩信是西汉的开国功臣,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战略家、战术家、统帅和军事理论家,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韩信用兵讲究出奇制胜,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
与韩信有关的成语故事约有三十个,下文将用十个常见的成语串联起韩信的一生。
一、胯下之辱韩信未成名时,在街头碰到一个恶少,恶少看见韩信背着剑,就挡住韩信的去路对韩信说:要么砍我,要么就从我胯下钻过去。
韩信便从容的从恶少的胯下钻过去了,这个故事其实还有续集,后来韩信衣锦还乡,找到那个恶少,恶少吓的魂不附体,韩信一笑置之,还赏了他个小官做。
胯下之辱是韩信不与小人计较,一心谋大事的写照,这句话后来成为很多英雄或狗熊受辱之后的借口,“当年韩信也曾受过胯下之辱”。
,那意思好像受了辱反而似韩信般英雄,其实英雄跟受不受辱没关系,有关系的是受辱后的表现,是奋发图强,还是继续受辱?二、一饭千金还是在韩信未成名之前,韩信生活困苦,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一个在河边洗衣服的老太太就经常给韩信分点带来的饭吃,韩信非常感激,说:将来我一定要重重报答你。
老太太说:一个男人都不能自食其力,我还能指望上你的报答吗?韩信听了非常惭愧。
这个故事的续集是,韩信后来衣锦还乡,找到这位当年的恩人,赏赐千金。
一饭千金,是韩信知恩图报,有颗感恩心的表现,千百年来,直至今日,这个故事对于社会建设都十分有意义。
三、推陈出新韩信初投刘邦,刘邦不太喜欢韩信这个胯下之徒,安排他去管理粮仓。
韩信对于粮仓管理提出了“推陈出新”的管理理念,把粮仓前后开两个门,前门进新粮,后门出旧粮,一方面粮仓通风,更重要的是粮仓的新旧粮食更科学的循环,不易造成霉变。
要不说,是金子到哪里都能发光,韩信管理粮仓,即进行了一次伟大的仓储管理革命,直到现在,“前进后出,推陈出新”,对于仓储管理仍然十重要。
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韩信第一次从汉中出兵时,一面命令大将修栈道迷惑敌军,另一方面自己悄悄率军从陈仓小道杀出,出其不意,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
关于韩信的成语典故
以下是 6 条关于韩信的成语典故:
1. 胯下之辱:想当年韩信能忍受从别人的胯下爬过去这样的屈辱,这得有多大的气度呀!就像你被人当众嘲笑却能忍住不发火一样,那得多难呀。
比如说,你在学校被人故意刁难,让你难堪,但你要是能像韩信一样忍辱负重,日后说不定就会有大出息呢!
2. 背水一战:哇塞,韩信当年可真是敢拼啊!把士兵们置于绝境,背靠河水作战,这不是破釜沉舟的勇气嘛!这就好比你在遇到超级困难的挑战时,没有退路,只能奋勇向前,说不定也能创造奇迹呢!你想想,要是你面对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也得鼓起背水一战的勇气嘛!
3. 一饭千金:韩信对给他饭吃的老婆婆那可是重情重义啊!人家就给了他一顿饭,他发达后却回报千金。
这就像是你曾经在困难时,有人给了你一个小小的帮助,等你以后厉害了,会涌泉相报一样。
你说,这种有情有义是不是超赞!
4. 多多益善:厉害了,我的韩信!他居然说自己带兵越多越好,这得是多强的自信和能力呀!就好像你对自己特别擅长的事情,是不是也觉得多多益善呀,做再多也不嫌累,还乐在其中呢!
5.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一招太绝了吧!表面上在修栈道,实际上从陈仓悄悄地过去,把敌人都骗得团团转。
这多像你和小伙伴玩捉迷藏,故意弄出
点声响让他们以为你在一个地方,其实你早就偷偷跑到另一个地方准备给他们一个惊喜啦!
6. 置之死地而后生:韩信真的是敢把士兵们逼到绝境啊,然后激发他们的斗志,从而获得胜利。
这不就跟你考试前觉得毫无希望,但逼自己一把,最后反而考出好成绩一样嘛!
总之,韩信的这些成语典故真的太精彩了,值得我们好好品味和学习呀!。
关于韩信的成语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成语:1.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比喻能统帅多少好将士,就看自己的统和能力了。
2.背水一战:比喻在关键时刻不留后路,勇往直前,也比喻和敌人决一死战。
3.孤军奋战:比喻孤军深入,冒险犯难,不顾一切地战斗。
4.功高震主:比喻功劳太大,君主受到威胁,引起猜忌。
5.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比喻对人才要绝对信任,给予充分信任和机会。
6.胸怀大志:比喻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追求卓越。
7.一决雌雄:比喻在竞争中决出胜负,也指双方在实力和地位上的对比。
8.登坛拜将:比喻授予高级官职,也指登上了领导岗位。
9.腹热肠慌:形容内心焦虑不安,心情烦躁。
10.怕死贪生:形容贪生怕死,不顾自身安危。
11.才高行厚:形容人才华出众,德才兼备。
12.哀兵必败:形容处于劣势的一方必然失败,也指悲愤而坚定的军队容易取得胜利。
13.不赏之功:比喻功劳极大,难以得到奖赏。
14.当机立决:比喻在关键时刻做出果断的决策。
15.尺寸千里:形容在有限的范围内,展现出无限的空间和距离。
16.横扫千军:形容在战斗中打败数以千计的敌人。
17.云开雾散:形容事情终于真相大白,一切归于明朗。
18.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比喻机会难得,必须抓住时机,否则会失去机会。
19.一战成名:指一次战斗就出了名,也指一次成功就成为名人。
20.以一当十:形容以少胜多,以一人的力量抵挡十人的攻击。
21.九牛一毛:比喻数量极多,个别人物所占比例很小。
22.干载难逢:形容机会极其难得,千年难遇。
23.画龙点睛:形容在关键时刻给予重要的一笔,使整个局面更加完美。
24.金蝉脱壳:比喻用计脱身,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25.马到功成:形容事情一开始就取得了成功,也指战斗一开始就取得了胜利。
26.井井有条:形容做事有条理、有秩序,一丝不苟。
27.纸上谈兵:比喻只在纸上空谈,不能付诸实践。
28.十全十美:形容完美无缺,无可挑剔。
29.用心良苦:形容费尽心思,苦心经营。
以下是与中国战国时期名将韩信相关的34个成语:1.良禽择木(liáng qín zé mù)2.走为上(zǒu wéi shàng)3.引虎自卫(yǐn hǔ zì wèi)4.狐假虎威(hú jiǎ hǔ wēi)5.棋布星罗(qí bù xīng luó)6.刀枪不入(dāo qiāng bù rù)7.雪中送炭(xuě zhōng sòng tàn)8.用兵如神(yòng bīng rú shén)9.易如反掌(yì rú fǎn zhǎng)10.画地为牢(huà dì wéi láo)11.过河拆桥(guò hé chāi qiáo)12.将计就计(jiāng jì jiù jì)13.杀鸡儆猴(shā jī jǐng hóu)14.治病救人(zhì bìng jiù rén)15.天下大乱(tiān xià dà luàn)16.落井下石(luò jǐng xià shí)17.水落石出(shuǐ luò shí chū)18.不打自招(bù dǎ zì zhāo)19.一鸣惊人(yī míng jīng rén)20.指鹿为马(zhǐ lù wéi mǎ)21.意在言外(yì zài yán wài)22.背水一战 (bèi shuǐ yī zhàn)23.明察秋毫(míng chá qiū háo)24.不可思议(bù kě sī yì)25.大智若愚(dà zhì ruò yú)26.趁火打劫(chèn huǒ dǎ jié)27.南辕北辙(nán yuán běi zhé)28.无中生有(wú zhōng shēng yǒu)29.捉贼先捉王(zhuō zé xiān zhuō wáng)30.深思熟虑(shēn sī shú lǜ)31.得意忘形(dé yì wàng xíng)32.虚与委蛇(xū yǔ wěi yí)33.青梅竹马(qīng méi zhú mǎ)34.借尸还魂(jiè shī huán hún)。
与韩信有关的四字成语
1、勤能补拙:该成语来源于《史记·韩信篇》,形容多劳多勤可以弥补智力上的不足,提示个人勤劳学习能够达到弥补智力不足的效果。
2、天王老子:该成语来源于《史记·韩信篇》,指的是韩信取得了「天王老子」这个称号,由此可知韩信被古代称为天王老子,代表着一代霸主的地位。
3、精忠报国:该成语取自韩信逝世后他的儿子赵伯曾为他的父亲刻有的石碑,破例记录了韩信的精心报国的伟大事迹,此后此成语深入人心。
4、胸中无数:该成语来源于《史记·韩信篇》,韩信的妻子晋景钊曾经质问他为什么拥有如此多的军队,韩信只是淡淡地回答:“胸中无数”,用来表达他无言以对的豪迈之情。
5、一文不名:该成语正是韩信兵发微艰之时,宣布将文书全部抛入火中,意欲表明即使文不名,也不反对冒险行军。
6、气节超群:该成语出自《史记·韩信篇》,指的是韩信跋涉几个月山路,终于获得了顺利出代国,此时山上行人都说他的气节超群,令大家都惊叹不已。
7、多多益善:该成语出自《史记·韩信篇》,也就是传说中的韩非子为韩信展示学问的一句话:“多智者多言,多行者多劳,多多益善”,用来表示个人不断学习,行为规范,都能取益无穷。
形容韩信的四字成语1.和韩信有关的四字成语韩信是汉初名将,为西汉的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
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
韩信出身低微,靠着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将王、侯、将、相全部担任了一遍。
由于他的经历极富传奇色彩,因此与之有关的成语及典故也非常多。
这些成语,既反映了韩信的军事思想,也展现了他历尽了磨难、屈辱、冷落、辉煌、失意和悲惨的一生。
1.胯下之辱:韩信落魄时,一个同乡人欺负他,让他从自己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果真从那个人裤裆下钻过去。
指极大的侮辱。
2.一饭千金:韩信落魄时曾对施舍给他的老妇说以后定当后报,韩信衣锦还乡时并赏赐她千金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3.解衣推食:韩信说刘邦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自己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让自己吃,形容对人热情关怀。
4.战无不胜:刘邦建立汉朝后对韩信的评价,指的是打仗没有不取得胜利的。
形容力量十分强大,百战百胜。
5.国士无双:萧何在向刘邦推荐韩信是说他是国士无双。
指一国独一无二的人才。
6.十面埋伏:韩信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项羽。
指周围布置了重重埋伏。
7.背水一战:在韩信攻打赵国的时候,他采取背水一战的计谋,赢得了战争胜利比喻在艰难情况下跟敌人决一死战。
8.拔旗易帜:韩信北上灭赵的一个计谋,拔掉别人的旗子,换上自己的旗子。
比喻取而代之。
9.置之死地而后生:韩信北上灭赵的一个计谋,原指作战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只有战死的境地,士兵就会奋勇前进,杀敌取胜。
后比喻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决心,取得成功。
10.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韩信为了东进中原,采取麻痹敌人的办法,让士兵去修理栈道,而却领大军从陈仓出来,占领了关中。
在军事上的含义是:从正面迷惑敌人,用来掩盖自己的攻击路线,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
这是声东击西、出奇制胜的谋略。
11.兵仙神帅:比喻韩信出神入化的用兵艺术。
12.居常鞅鞅:刘邦建立汉朝后,夺去了韩信的兵权,而韩信从此称病不朝,闷闷不乐。
【精华版】关于韩信的34个成语成语第一人:兵仙韩信1.胯下之辱【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
’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
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释义】:从胯下爬过的耻辱。
2.一饭千金【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3.解衣推食【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释义】: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别人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让别人吃。
形容对人热情关怀。
4.战无不胜【出处】:《战国策·齐策二》:“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
”【释义】:形容强大无比,可以战胜一切。
也比喻办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5.国士无双【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释义】:指一国独一无二的人才。
【成语典故】:秦朝末年,韩信因得不到项羽的重用,而改投奔刘邦,开始也没有得到重用,因滕公推荐给萧何,萧何认为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推荐给刘邦。
刘邦敷衍应付,韩信不辞而别,萧何月下追韩信,对刘邦说他是国士无双,刘邦拜他为大将。
6.十面埋伏【出处】: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从今后跳出了九重围子连环寨,脱离了十面埋伏大会垓。
”【释义】: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
【成语典故】:楚汉相争时期,汉王刘邦重用淮阴人韩信,先后活捉魏王豹、赵王歇、燕王臧荼、齐王田广。
他被刘邦封为齐王后率30万大军和彭越的军队会师,把项羽围困在垓下,他采取十面埋伏的战术,逼使项羽在乌江自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7.背水一战【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与古代人物相关的成语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
很多成语往往来源于历史事件。
那么下面这些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你都知道吗?1、一饭千金——韩信典故:韩信在未得志时生活困苦。
他常常回去钓鱼,运气不好的时候能够靠着皮切成的鱼果腹,运气高时就就可以饿着肚子。
在韩信钓鱼的地方有位洗衣服的老婆婆,她经常拎些饭菜给韩信,韩信非常感激她。
在韩信功成名就之后,想到了曾给与他救济的老婆婆,便掏出一千两黄金去投资回报她。
释义:比喻厚报对自己有恩的人。
2、东山再起——谢安典故:东晋政治家谢安出身士族,是个十分有才干的人。
但他宁可隐居于东山,也不愿意做官。
有人曾举荐谢安做官,结果不到一个月他就不想干了。
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他才又出来做官,出任要职。
释义:指隐退后再次担任公职。
也比喻失势之后又再次失势。
3、纸上谈兵——赵括典故: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到兵事去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任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可以按照兵书上的理论制订登陆作战计划,不懂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4、四面楚歌——项羽典故:汉高祖刘邦在攻打西楚霸王项羽时,将项羽的军队围困于垓下。
此时项羽的士兵已经很少了,粮食也没有了。
夜里四周围住项羽军队的汉兵唱起了楚国的民歌。
项羽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到楚地了么?为何他军队中的楚国人这么多呢?”项羽打算突围逃走,最终在乌江畔自刎。
释义:比喻陷于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5、投笔从戎——班超典故:东汉时期军事家、史学家班超年少时常常替官府抄书,以此去养家。
班超直面这样的生活曾丢下笔感慨:“我若没更好的志向,也必须像是傅介子、张骞立功封侯,怎能长期在笔砚间忙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
班超就对他们说:“小人物怎么能了解壮烈之士的志向呢?”后来他奉命出使西域,最终立下了功劳,封了侯。
释义:拿走笔回去参军,指文人从军。
6、暗渡陈仓——韩信典故:汉高祖刘邦从汉中发兵必须攻取项羽的时候,大将军韩信故意明修栈道,蒙蔽对方,暗中取道截击陈仓,取得胜利。
跟韩信有关的成语典故
跟韩信有关的成语典故有:
1.胯下之辱: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从别人胯下钻过去的耻辱。
2.一饭千金: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比喻厚厚的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3.国士无双: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比喻国中杰出的人物。
4.独当一面: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指单独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
5.功高震主: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指功劳太大,使君主地位受到威胁。
6.逐鹿中原:出自《史记》载蒯通语:“秦之纲绝而维驰,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比喻争夺天下。
7.金石之交:出自东汉·班固《汉书·韩信传》,比喻像金石一样牢不可破的交情。
8.推陈出新:指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
有关韩信的诗句和成语刘禹锡将略兵机命世雄,苍黄钟室叹良弓。
遂令后代登坛者,每一寻思怕立功。
却过淮地吊韩信庙李绅功高自弃汉元臣,遗庙阴森楚水滨。
英主任贤增虎翼,假王徼福犯龙鳞。
贱能忍耻卑狂少,贵乏怀忠近佞人。
徒用千金酬一饭,不知明哲重防身。
中吕·卖花声·客况张可久十年落魄江滨客几度雷轰荐福碑男儿未遇暗伤怀忆淮阴年少灭楚为帅气昂昂汉坛三拜猛虎行李白颇似楚汉时,翻覆无定止,朝过博浪沙,暮入淮阴市。
张良未遇韩信贫,刘项存亡在两臣。
暂到下邳受兵略,来投漂母作主人。
赠新平少年李白韩信在淮阴,少年相欺凌。
屈体若无骨,壮心有所凭。
一遭龙颜君,叱咤从此兴。
千金答漂母,万古共嗟称。
叶如钢: 咏淮阴侯韩信韩信将兵多益善欲超太公展经纶汉王欣赐剑斩蛇萧何乐弹琴知音明修栈道欺秦楚暗渡陈仓惊鬼神忍辱念恩真性在十面埋伏定乾坤韩信颂项羽气势吞天下,破釜沉舟灭暴秦楚汉骄雄称霸王,刘邦潜龙收民心大汉江山雨飘摇,萧何月下追韩信暗渡陈仓定三秦,沈沙决水斩龙且破燕灭赵收华夏,十面埋伏败霸王功高盖主引杀戮,生死存亡两妇人高歌长叹战神灭,还我中华兵将魂《忆淮阴侯韩信》命运掌控二女中,遗恨未可依蒯通。
能征惯战淮阴侯,落得鸟尽折良弓。
——张志真诗一则富贵不常有,贫贱岂生根.莫笑少年卑,长成威名震.鸿鹄志高远,岂甘人下身.汉中拜大将,一论定乾坤.挥军取三秦,出关得韩殷.虎踞荥阳城,三捷定汉军.魏代赵燕齐,卷席千里奔.大义念一统,谈笑弃三分.垓下钓鱼术,项羽惊飞魂大勇定百战,用兵泣鬼神.身比姜太公,汉开有奇勋.大功日月照,伪猎身受擒.惆怅皇城下,常思野山村.大将不为贵,王侯轻如尘.成败转头空,功罪一念焚.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悲歌前古泪,渭水至此浑.。
韩信的成语典故韩信的成语典故包括:1.胯下之辱:韩信落魄时,曾被一个恶霸欺负,恶霸让他从自己的裤裆下钻过去。
如果换作夏侯惇,早就将他砍了,可是韩信不是武夫,只有认怂,不过这被后世看作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典范。
2.一饭千金:韩信落魄时还曾穷得连饭都吃不起,一个好心的老妇人施舍给他一碗饭,韩信发达后没有忘记这件事情,赏赐千金给这位老妇人,此举也被比喻为不忘旧恩。
3.国士无双:在汉中的时候,萧何向刘邦推荐韩信,刘邦问韩信有大能耐?萧何不假思索地说:国士无双。
就是指一个国家难找出两个这样的人,可见萧何对韩信评价之高。
4.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这是韩信的成名战。
当时刘邦被困汉中,栈道被烧毁,很难在短时间打回关中。
韩信此时出奇策假装慢慢修栈道,实则从陈仓小道悄悄杀入关中,迅速平定三秦,为后来打回中原,和项羽争天下打下了重要基础。
5.背水一战:这是韩信的经典战,虽不是他首创,但运用得恰到好处。
当时韩信和刘邦兵分两路,渡黄河北上攻打赵国,在不利条件下,他采取截断自己归路的方法激励士气,背水一战将赵军打垮。
这一招被后世名将不断使用。
6.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个成语也是说的背水一战的故事,只是换了种说法。
置之死地而后生,就是让自己没有退路,奋勇向前,唯有胜利,才能活下来。
这是一种险中求胜的方法。
7.独当一面:楚汉争霸的时候,韩信和刘邦兵分两路夹击项羽,刘邦对韩信这一路心存疑虑,就向张良寻求意见。
张良的回答是:韩信能独当一面。
意思是说:韩信完全能胜任那一路的工作。
这个成语也被用来形容能独立完成某个领域工作的能力。
8.十面埋伏:这是韩信的“封仙”之战,在强悍的霸王项羽面前,他能算无遗策地将项羽包围得严严实实、密不透风,比八面都还多两面埋伏,迫使项羽最后逃亡乌江,并在那里走投无路自杀。
9.功高震主:汉朝建立后,由于韩信的功劳太大,使得刘邦的地位都受到他的威胁,这样反而对韩信不好,因为臣不能超过君。
果然,不久后刘邦的夫人吕后就对韩信下手了。
安阳韩信闻而异之而的意思标题:《探析“安阳韩信闻而异之而”的含义及文化背景》成语“安阳韩信闻而异之而”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描述的是淮阴侯韩信在听到别人对自己的称赞时,表现出来的一种谦虚、低调的态度。
本文将对这一成语进行详细解析,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安阳韩信闻而异之而”这个成语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原文是:“信至安阳,人或誉之,信闻而异之,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这句话的意思是,韩信到达安阳后,有人称赞他,但他听到这些赞美之词后,并没有沾沾自喜,反而感到惊讶,认为别人对他的评价过高。
他谦虚地说:“士兵离别三天,就会有所变化,应该重新审视对方。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韩信的谦虚、低调品质。
他并没有因为别人的赞美而骄傲自满,反而认为别人的评价过高,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谦虚谨慎”的美德。
“安阳韩信闻而异之而”这个成语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文化背景:1.成语来源:《史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巨著,作者司马迁以其独特的文笔,生动地描绘了许多历史人物。
淮阴侯韩信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事迹广为流传,成语“安阳韩信闻而异之而”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2.人物品质:韩信是西汉初年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不仅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还具备高尚的品质。
在这则成语中,韩信谦虚、低调的态度,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
3.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谦虚是一种美德,古人认为,谦虚的人能够不断进步,而骄傲的人则会失去前进的动力。
成语“安阳韩信闻而异之而”正是这种美德的体现。
总结:成语“安阳韩信闻而异之而”描绘了淮阴侯韩信谦虚、低调的品质,他听到别人的赞美,不仅没有骄傲自满,反而感到惊讶,认为别人的评价过高。
关于韩信的词语成语
1. “韩信点兵”——想当年韩信那可是用兵如神呐,就好像他知道每一个士兵心里在想啥一样,这可不就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嘛!比如在战场上,他能精准地调配兵力,就像变魔术一样,这招可太绝了!
2. “背水一战”——哎呀呀,韩信的背水一战那简直是太牛了!人家那是把自己逼到绝境然后绝境逢生啊,这不就跟咱有时候遇到困难,咬咬牙就挺过去了一个道理嘛!就像你考试遇到难题,不也得背水一战拼一把呀!
3. “胯下之辱”——嘿,韩信能忍胯下之辱,这得多厉害的心理素质呀!想想看,要是一般人早炸毛了,可他就能忍下来,日后还能成就一番大业,这难道不值得咱学习吗?你遇到点委屈就受不了,那能成大事吗?
4. “国士无双”——说韩信国士无双那真是一点都不夸张,他的才能那可是独一无二的呀!就好像夜空中最亮的星一样耀眼,谁能不佩服呢?看看历史上有几个能像他这样厉害的人物呀!
5.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哇塞,这一招真的太神了!韩信这明里一套暗里一套的,敌人都被他耍得团团转呢!这就跟咱玩游戏使计谋一样,你不机灵点能行吗?这就是智慧呀!
6. “置之死地而后生”——韩信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真的是太有魄力了!他就敢把人往死路上逼,然后还能绝境反击,这多牛呀!你想想,有时候咱是不是也得对自己狠一点,才能有大突破呢!
我的观点结论:韩信就是一个超级厉害的人物,他身上的这些词语成语都充分展现了他的雄才大略和过人智慧,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和学习呐!。
关于和韩信有关的成语《胯下之辱》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
’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
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解释:从胯下爬过的耻辱。
形容有才能的人在未显达时能够忍受耻辱。
近义词:忍辱负重。
反义词:宁死不屈。
造句:想当年,韩信能忍受胯下之辱,这得是多大的气度啊!我要是他,被人这样羞辱,肯定会火冒三丈,跟那人拼个你死我活。
可韩信呢,他就像一只潜伏的猎豹,知道什么时候该忍耐,最终成就了大业。
这胯下之辱啊,就像一块磨刀石,把韩信的意志磨得更加坚定。
你以为忍受耻辱是件容易的事吗?哼!那可不像吃饭睡觉那么简单。
《背水一战》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赵军望见而大笑。
”解释:背后临近河水摆阵,或布下的阵势。
后来指处于绝境之中,为求出路而决一死战。
近义词:破釜沉舟。
反义词:瞻前顾后。
造句:那韩信可真厉害,在战场上背水一战。
就像一个被逼到墙角的勇士,没有退路,只能奋勇向前。
我要是在战场上,看到背后是滔滔河水,前面是敌人的千军万马,估计吓得腿都软了。
可是韩信啊,他偏就有这个胆量。
这背水一战,就像是一场豪赌,他把自己的命运都押上了,最终还赢了呢。
难道你不佩服他吗?《拔帜易帜》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解释:拔掉别人的旗帜,换上自己的旗帜。
比喻取而代之。
近义词:取而代之。
反义词:一成不变。
造句:韩信的拔帜易帜这一招可太妙了。
他就像一个高明的棋手,在战场上巧妙布局。
要是我去打仗,估计连敌人的旗帜在哪都找不到。
韩信呢,轻轻松松就拔了赵军的帜,换上自己的帜。
这就好比在一场比赛中,直接把对手的名字换成自己的,简直太霸气了。
这就是韩信的本事,你能想象到那种场景吗?《勋冠三杰》出处:《汉书·高帝纪》记载:“公知其一,未知其二。
与韩信有关的成语俗语总共80个【背水一战】韩信攻赵,在井陉口背水列阵,大败赵军。
事见《史记o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赵军望见而大笑。
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
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
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
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
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
"后以"背水一战"比喻在不利情况下和敌人作最后决战。
也比喻面临绝境,为求得出路作最后一次努力。
【传檄而定】发一纸檄文就可以征服,谓己方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可以轻易战胜对手。
语出《史记o淮阴侯列传》:"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传檄:传递征召、晓喻、声讨的文书。
【一饭千金】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语出《史记o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又载,韩信为楚王时,"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后以"一饭千金"泛指受人之恩而给予重报。
千金:汉承秦制,一斤金为千金,值一万钱。
【胯下之辱】从胯下爬过的耻辱。
语出《史记o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
'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
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后以"胯下辱"指胸有大志的人能屈能伸甘受小辱。
【能屈能伸】指人在不得志时能忍耐,在得志时能施展其抱负。
没有志气的人在恶势力面前屈服亦常以此语解嘲。
《史记o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在故乡淮阴曾经受过胯下受辱,当时有许多人都笑韩信外勇内怯,称他为"胯夫"。
有关韩信的诗句和成语
刘禹锡
将略兵机命世雄,苍黄钟室叹良弓。
遂令后代登坛者,每一寻思怕立功。
却过淮地吊韩信庙
李绅
功高自弃汉元臣,遗庙阴森楚水滨。
英主任贤增虎翼,假王徼福犯龙鳞。
贱能忍耻卑狂少,贵乏怀忠近佞人。
徒用千金酬一饭,不知明哲重防身。
中吕·卖花声·客况
张可久
十年落魄江滨客
几度雷轰荐福碑
男儿未遇暗伤怀
忆淮阴年少
灭楚为帅
气昂昂汉坛三拜
猛虎行
李白
颇似楚汉时,翻覆无定止,朝过博浪沙,暮入淮阴市。
张良未遇韩信贫,刘项存亡在两臣。
暂到下邳受兵略,来投漂母作主人。
赠新平少年
李白
韩信在淮阴,少年相欺凌。
屈体若无骨,壮心有所凭。
一遭龙颜君,叱咤从此兴。
千金答漂母,万古共嗟称。
叶如钢: 咏淮阴侯韩信
韩信将兵多益善
欲超太公展经纶
汉王欣赐剑斩蛇
萧何乐弹琴知音
明修栈道欺秦楚
暗渡陈仓惊鬼神
忍辱念恩真性在
十面埋伏定乾坤
韩信颂
项羽气势吞天下,破釜沉舟灭暴秦
楚汉骄雄称霸王,刘邦潜龙收民心
大汉江山雨飘摇,萧何月下追韩信暗渡陈仓定三秦,沈沙决水斩龙且破燕灭赵收华夏,十面埋伏败霸王功高盖主引杀戮,生死存亡两妇人高歌长叹战神灭,还我中华兵将魂《忆淮阴侯韩信》
命运掌控二女中,遗恨未可依蒯通。
能征惯战淮阴侯,落得鸟尽折良弓。
——张志真
诗一则
富贵不常有,贫贱岂生根.
莫笑少年卑,长成威名震.
鸿鹄志高远,岂甘人下身.
汉中拜大将,一论定乾坤.
挥军取三秦,出关得韩殷.
虎踞荥阳城,三捷定汉军.
魏代赵燕齐,卷席千里奔.
大义念一统,谈笑弃三分.
垓下钓鱼术,项羽惊飞魂
大勇定百战,用兵泣鬼神.
身比姜太公,汉开有奇勋.
大功日月照,伪猎身受擒.
惆怅皇城下,常思野山村.
大将不为贵,王侯轻如尘.
成败转头空,功罪一念焚.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悲歌前古泪,渭水至此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