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装书的串线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371.50 KB
- 文档页数:7
线装书缝制方法
一、线装书缝制的基本方法
1、准备工作
准备缝书针、书钩、书线、刻刀等工具,书线应该选择与织物颜色相近的棉线或羊毛线,不宜偏白,否则会有著色的问题;
2、装订书本
(1)把书页向右折,放在桌面上,应有耐心,做到书页弯曲但不折断;
(2)用刻刀沿线头上下穿孔,通常是每两三页把书缝一次,需要注意穿孔位置的精确性,保证书页交错平齐;
(3)用书钩把缝书针订正,放在穿孔处,把书针伸出来半个厘米。
3、缝书
(1)用书针把书线放入穿孔处,并固定;
(2)用拇指和食指把书线拉出来,向左把书线绕着针头拉起来,接着缠绕到书的右页头上,把书线放在书的右页头上,然后在书的右页头上穿孔,又能回到书的左页头上;
(3)以上动作行两次,然后双手同时把书的两头书线拉起,把书线在书针头下缠绕,循环书线和书的头部两次,以便把书线紧固住;
(4)最后再用书钉将书线固定住,并剪去书线余量。
4、安装书脊
(1)将书脊安装在夹紧板上;
(2)准备好一根以上的书针,分别用书针穿过书本的几个穿孔;
(3)将书本放在书架上,将书脊夹在书架上平整;
(4)将书针拉上,用眼钩将书针固定;
(5)最后将书针头剪断,安装书脊完成。
二、线装书缝制的注意事项
1、缝书针应尽量扁平,以免利落书页时伤到书页;
2、用书针穿书时,应小心翼翼,以免使书页受损;
3、用书钩时,应先勾上书线,再将书线缠绕书钩,以便把书线牢固地固定住;
4、穿孔的时候,应确保穿孔位置的精确性,以保证书页交错平齐;
5、最后一步剪书线时应注意,尽量剪短,以免弄脏书本;
6、在安装书脊时应小心勤奋,以避免书脊变形;
7、书脊的安装完成后应注意查看,以确保书脊固定。
前一段时间祥子在网上找了半天线装书的串线方法,都学的不是很详细,但好歹有了点印象,回家亲自试了一下,还真成功了,总体来说就是将一本待装订的书(可以先拿一本旧的演草本练手)拿在手里,待串线的边在右边,然后从倒数第二个孔开始,从底部串线,向倒数第三个孔前面串一道,从倒数第三个孔串下去,从底部向前串向倒数第四个孔(也就是正数第一个孔),出来向前绕过书的横面,向后再从第一个也串上来,向右在书的右侧边形成第一个横线,然后依次向下,将没有串线的位置串线,一直再回到倒数第二个孔,打一个结就OK了。
我我前几天都在网上找到图片装订了几本书,可惜现在找不到那图片了,看我表达的清楚不:线穿过孔,短头在书背,长头在书正面,短头从书侧(不能翻开的那边)绕到长头转到书下边绕到刚穿过的那打结,长头再从书正面穿第二个孔到背面,从侧面绕到正面绕一下线(这样可以勒紧),以后的重复,这是正面有一溜线,背面要重复绕线这个步骤才能有一溜线(漂亮)呵呵线装:书籍装订的一种技术。
它是我国传统书籍艺术演进的最后形式,出现于明代中叶,通称“线装书”。
实际上在装订时,纸叶折好后须先用纸捻订书身,上下裁切整齐后再打眼装封面。
线装书一般只打四孔,称为“四眼装”。
较大的书,在上下两角各多打一眼,就成为六眼装了。
讲究的线装,除封面用绫绢外,还用绫绢包起上下两角,以资保护。
线装书装订完成后,多在封面上另贴书笺,显得雅致不凡,格调很高。
一、线装书的形式线装书有简装和精装两种形式。
简装书采用纸封面、订法简单,不包角,不勒口,不裱面,不用函套或用简单的函套。
精装书采用布面或用绫子、绸等织物被在纸上作封面,订法也较复杂,订口的上下切角用织物包上(称为包角),有勒口、复口(封面的三个勒口边或前口边被衬页粘住),以增加封面的挺括和牢度。
最后用函套或书夹把书册包扎或包装起来。
线装书的订联形式有很多种,即:a四目骑线式;b太和式;c坚角四目式;d龟甲式;e唐本式;f麻叶式;g四目式。
手工装订书本穿绳方法手工装订书本是一项有趣且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保护书本,还能够展示我们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想法。
而穿绳是手工装订书本中的一种常见方法,它不仅能够固定书页,还可以增加书本的美观度。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种简单的手工装订书本穿绳方法。
所需材料:- 你选择的书本- 钻孔机- 钻头- 细绳- 剪刀步骤一:准备工作首先,选择适合你的书本的尺寸和页数。
这个方法可以适用于大部分尺寸的书本,但建议选择一页数量不超过200页的书本。
然后,准备好你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包括钻孔机、钻头、细绳和剪刀。
步骤二:测量和标记测量书本的厚度,然后在书本的背部标记出三个等长的点,这些点应该与书本的宽度保持一致。
你可以使用直尺来确保标记点之间的距离相等。
步骤三:钻孔使用钻孔机和合适的钻头,在书本的标记点上钻孔。
确保你在钻孔过程中使用适当的安全措施,如佩戴护目镜和手套。
钻孔孔径应足够大,以便能够穿过细绳。
步骤四:准备细绳根据书本的厚度,准备一段足够长的细绳。
在你开始穿绳之前,确保你的细绳已经过足够的拉伸,以防止它在后续使用中变松。
步骤五:穿绳将细绳的一端穿过书本的第一个钻孔,从背部穿过到正面。
然后,将细绳穿过第二个和第三个钻孔,再次回到背部。
这样,你就完成了第一次穿绳循环。
确保细绳在每个钻孔之间保持紧张,并且不要有太多的松弛。
步骤六:固定细绳在完成穿绳循环后,将细绳的两端拉紧,保持细绳适度的紧绷度。
然后,打一个结来固定细绳的位置,确保它不会松脱。
步骤七:剪除多余细绳在确认细绳已经固定好后,使用剪刀将细绳两端的多余部分剪掉。
确保你留下足够的细绳长度,以便能够有效地绑定书本,但也不要留下太长的细绳,以防绊倒或引起不便。
步骤八:完成书本装订给书本翻开,你将看到细绳穿过书本背部并固定在里面。
现在,你可以用绑带将书本紧密包裹起来,以保持书本的整洁和紧凑。
总结:通过这种简单的手工装订书本穿绳方法,你可以给你的书本增添一些独特的风采,使其与众不同。
用线装打孔的装订方式
线装打孔的装订方式是一种传统的书籍装订方法,主要使用在中国古代的书籍装订上。
以下是具体的步骤:
1. 首先,将纸张按照预定的大小和数量进行切割和整理。
2. 然后,将这些纸张叠放在一起,用夹子固定住。
3. 接下来,使用打孔工具在纸张的边缘均匀地打出一系列的孔。
这些孔的数量和位置取决于纸张的大小和厚度。
4. 然后,将这些打好孔的纸张放在一个特制的木质模板上,通过模板上的孔位来保证每一张纸的位置和方向都一致。
5. 接着,使用一根细长的线穿过每一页的孔,然后将线的两端打结,这样就将所有的纸张紧紧地绑定在一起了。
6. 最后,可以将这个线装书的封面和背面用硬纸板或者其他材料进行加固,以提高书籍的耐用性。
这种装订方式的优点是简单易行,成本低廉,而且可以自由地增减页面。
但是,它的缺点是书籍的耐用性较差,如果线断了,那么书籍就可能散架。
线装书的装订工具:1.棉線(右上) 2.中國結繩(左上) 3.錐子(左下) 4.針(右下)書皮:綾或緞皆可,綾薄緞厚,顏色亦有深淺,依個人喜好而定,筆墨莊、棉紙店或裱褙店都有販賣。
將緞裁切成與作業一般大小,然後對摺。
用漿糊黏貼妥於作業(已完成紙丁裝訂者),作為封面及封底,俟漿糊乾後即可裁切,請勿自己動手,因為不易切齊,可委請印刷廠或較大型的影印店代辦,用機械裁切才會整齊美觀。
【注意事項】:僅裁三邊即可,對摺處千萬不能裁。
☆準備裝訂暗線:先用指甲畫暗線,暗線與書的邊緣須平行,距離 1.7公分,在暗線上打孔,之後穿線才會整齊劃一,不致歪斜。
暗線打孔:共4個孔,上端孔與下端孔距離書的邊緣3.5公分,中間兩孔距離平均分佈即可(間隔約9公分)。
第1孔第2孔第3孔第4孔打孔線長:選棉線一段,一本線裝書所需的線,是書的3倍長,可仗量寬鬆些,寧可有餘,切勿不足,以免白忙一場。
線是書的3倍長★開始穿線穿線:重點是一去一回,是起點也是終點。
步驟1:正面朝上,第1針自第1孔由背面穿起(圖1.1),向正面穿出(圖1.2),繞第1孔(圖1.3),末端預留約3公分線頭打結(圖1.4)。
圖1.1圖1.2圖1.3圖1.4 (背面)步驟2:第2針再繞第1孔。
圖2步驟3:第3針自正面第2孔穿至背面。
圖3步驟4:第4針繞第2孔。
圖4步驟5:第5針自背面穿第3孔至正面。
圖5步驟6:第6針繞第3孔。
圖6步驟7:第7針自第4孔。
圖7步驟8:第8針繞第4孔。
圖8步驟9:第9針再繞第4孔。
圖9步驟10:第10針第4孔自背面穿第3孔。
(背面) 圖10步驟11:第11針第3孔穿至第2孔。
圖11步驟12:第12針自第2孔正面穿至背面,準備打結。
(背面) 圖12步驟13:完結,先打一死結(圖13.1),將多餘線頭剪除留0.5公分(圖13.2),將4個線頭用錐子一一塞入孔內(圖13.3),再將多餘的結用錐子慢慢塞入孔內即完成(13.4)。
圖13.1圖13.2圖13.3圖13.4完成凡「墨緣軒」弟子大多會裝訂線裝書,學生梁云贍因隨我學習書法,是「墨緣軒」的第二代弟子,我亦教會她。
古籍线装书制作方法
古籍线装书是一种传统的书籍装订方法,常用于古代书籍的制作。
下面介绍一下古籍线装书的制作方法:
1. 准备书籍内页:首先选择好需要装订的书籍内页,并按照书
籍的版式进行排版和印刷。
2. 制作封面:制作书籍的封面,包括封面纸、脊纸、内纸等,
需要按照书籍的尺寸和设计要求进行切割和装订。
3. 穿线:将内页和封面按照书脊的位置对齐,然后用针穿过书页,将线穿过,再穿回来,直至整本书籍被线固定在一起。
4. 敲骨:在穿线完成后,需要用骨刀和木块敲打书脊,让线更
加贴合书页,达到更好的装订效果。
5. 黏贴:将内页和封面的内纸黏贴在一起,使整本书籍更加稳
固和美观。
6. 切边:将书籍整体放在切边机上,按照指定的尺寸进行裁剪,使书籍整体更加整齐。
以上就是古籍线装书的制作方法,虽然手工费时费力,但却是一种传统的文化遗产,传承至今,仍然保留了其独特的装订风格和美学价值。
- 1 -。
书本缝线方法在制作书籍的过程中,缝线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正确的缝线方法可以保证书本的结构牢固,使书页不易脱落,延长书本的使用寿命。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书本缝线方法。
1. 穿线法缝线穿线法是最常见的一种缝线方法。
首先,将书页按照一定的顺序堆叠在一起,然后用夹子固定住书页,以便于进行缝线操作。
接下来,用钻子或者尖刀在书页的左侧和右侧分别钻孔,孔的位置应该相对对称。
孔的数量和位置取决于书页的厚度和大小。
然后,将线穿过左侧的孔,由右侧的孔穿出,再次从左侧的孔穿入,依此类推。
最后,将线的两端打结,并用胶水固定,使缝线更加牢固。
2. 粘贴法缝线粘贴法是一种简单而快捷的缝线方法。
首先,将书页按照顺序堆叠在一起,用夹子固定住书页。
然后,将胶水均匀涂在书页的侧边上,确保胶水覆盖整个侧边。
接下来,用指尖或者刮板将书页的侧边粘合在一起。
待胶水干燥后,书本的页边就会被牢固地粘在一起,起到缝线的作用。
3. 背胶法缝线背胶法是一种较为专业的缝线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厚的书本,如笔记本、画册等。
首先,将书页按照一定顺序堆叠在一起,用夹子固定住书页。
然后,在书页的背面涂上胶水,均匀地覆盖整个背面。
接下来,将一条胶带贴在胶水上,覆盖整个背面,使胶带的两端留出一定的长度。
然后,将胶带的两端分别贴在书籍的内侧和外侧,使胶带与书籍的封皮粘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背胶的结构。
待胶水干燥后,书页就会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4. 骑马针法缝线骑马针法是一种传统的缝线方法,通常用于装订书籍的封皮。
首先,将书页按照一定顺序堆叠在一起,并用夹子固定住书页。
然后,在封皮边缘的中央位置使用钻孔机或者尖刀钻孔。
接下来,将线穿过钻孔,使线的两端留出一定的长度。
然后,用针线穿过两端的线,形成一个环状的结构。
通过将针线重复进出,形成一串结构紧密的骑马针,并将其固定在封皮上。
最后,将线的两端打结,使缝线更加牢固。
综上所述,书本缝线方法包括穿线法、粘贴法、背胶法和骑马针法等。
卷宗三孔一线穿绳方法
卷宗三孔一线穿绳方法如下:
1. 按照卷皮-卷内目录-档案-备考表的顺序放好,然后用打孔机打孔。
2. 打完孔的档案,为了好装,用燕尾夹夹住,不容易散,会更加容易穿线,装订。
3. 装订针穿好棉线,单股线即可,从背面中间的孔穿线过去。
4. 穿到正面后,可以从上或者下面的孔穿过,两个都可以,根据个人的习惯选择即可。
5. 穿到案卷背面后,再次从中间的孔到正面,从另外一个孔引线到背面。
6. 打死结,剪去多余的线,即可完成装订。
一定要把绳子拉紧了,防止案卷松散。
之后我们的案卷就装订完成了。
按照以上步骤,您就可以完成卷宗的装订了。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咨询专业人士或查阅专业书籍。
二、装订装订〔bookbinding〕,将印好的书页、书帖加工成册,或把单据、票据等整理配套,订成册本等印后加工.书刊的装订,包括订和装两大工序.订就是将书页订成本,是书芯的加工,装是书籍封面的加工,就是装帧.书刊装订工艺的演进我国最早的书,是用皮带或绳子把写有文字的竹片、木片,连串成册,称为"简策". 简策十分笨重,不易阅读.后来人们把写有文字的丝绢,按照文章的长短裁开,卷成一卷,有的还在丝绢两端配上木轴,便出现了"卷轴装"的书.纸张发明以后,把文字写在纸张上,按照一定的规格,向左右反复折叠成长方形的册子,将前后两页粘上硬纸或较厚的纸,作为封面和封底.这种装帧最初用于佛教经典,故叫经折装.经折装的书籍,最前面的一页和最后面的一页是分开的,将经折装的首、末两页粘连在一起,翻开阅读有风味来时,中间的纸页飞起,有如旋风,故名旋风装〔参看图7-1〕.用以上两种方法装帧的书籍,翻阅时间长了,折叠处断裂,书页散落.到了宋朝,开始采用浆糊粘连或用丝线穿订的方法来装订书籍,出现了如图7-1中所示的蝴蝶装和包背装.从明朝中期,开始有了线装书籍.线装书装订牢固、装帧美观、翻阅方便.清朝以后,活字印刷逐渐代替了雕版印刷,印刷品的产量、品种不断增加,装订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逐步从手工操作走向了机械化.现在,除了为保留我国民族传统,制作少量珍贵版本书和仿古书籍,采用线装外,主要的装订形式有平装和精装.装订的方法分为手工装订、半自动装订和使用联动机的全自动装订等.常见书籍的装订流程平装书的装订工艺平装是书籍常用的一种装订形式,以纸质软封面为特征.手工和半自动装订工艺流程为:撞页裁切→折页→配书帖→配书芯→订书→包封面→切书从裁切到订书为书芯的加工.撞页裁切印刷好的大幅面书页撞齐后,用单面切纸机裁切成符合要求的尺寸.裁切是在切纸机上进行的.切纸机按其裁刀的长短,分为全张和对开两种;按其自动化程度分为全自动切纸机、半自动切纸机.操作时,要注意安全,裁切的纸张、切口应光滑、整齐、不歪不斜、规格尺寸符合要求.折页印刷好的大幅面书页,按照页码顺序和开本的大小,折叠成书贴的过程,叫做折页.折页的方式,大致分为三种.1.垂直交叉折页法每折完一折时,必须将书页旋转90°角折下一折,书帖的折缝互相垂直.这种折页形式,操作方便,折数与页数有一定关系.2.平行折页法折出的书贴折缝互相平行,如图7-2所示.适用于折叠较厚纸张的书页,如少儿读物、画册等.3.混合折页法在同一书帖中的折缝,既有平行,又有垂直的折页方式来混合折页法.用机器折成的书帖大部分是这种形式.目前,我国的印刷厂,大部分采用机械折页.折页机分为刀式折页机、栅栏式折页机和栅刀混合式折页机,有全张和对开两种.刀式折页机,是采用折刀将纸张压入旋转着的两个折页辊的横缝里,通过两个辊与纸张之间的摩擦力来完成折页过程.这种折页机可以折全张的印张,折页精度高,但占地面积大.栅栏式折页机,是使运动的纸张,通过折页辊沿着栅栏往前运动,直至档板,在折面辊的摩擦作用下,纸张被弯曲折叠.这种折页机,折页速度快,占地面积小,但不适合折幅面大、薄而软的纸张.同一台折页机,是由刀式和栅栏式组合而成,叫做栅刀混合式折页机.这种折页机的折页速度比刀式折页机快.此外,书刊卷筒纸印刷机,一般都会设有折页装置.配书帖把零页或插页按页码顺序套入或粘在某一书帖中.配书芯把整本书的书贴按顺序配集成册的过程叫配书芯,也叫排书.有套帖法和配帖法两种.1.套帖法将一个书帖按页码顺序套在另一个书帖里面或外面,形成两贴厚而只有一个帖脊的书芯.该法适合于帖数较少的期刊、杂志.2.配帖法将各个书帖按页码顺序,一帖一帖地叠摞在一起,成为一本书刊的书芯,供订本后包封面.该法常用于平装书或精装书.配帖可用手工,也可用机械进行.手工配帖,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还只能小批量生产,因此,现在主要利用配帖机完成配帖的操作.配帖机的工作是将书帖按顺序放在传送带上,依次重叠,完成书芯的配帖.为了防止配帖出差错,印刷时,每一印张的帖脊处,印上一个被称为折标的小方块.配帖以后的书芯,在书背处形成阶梯状的标记,检查时,如图7-6所示,只要发现梯档不成顺序,即可发现并纠正配帖的错误.将配好的书帖〔一般叫毛本〕撞齐、扎捆,除了锁线订以外,在毛本的背脊上刷一层稀薄的胶水或浆糊,干燥后一本本地批开,以防书帖散落,然后进行订书.订书把书芯的各个书帖,运用各种方法牢固地连结起来,这一工艺过程叫做订书.常用的方法有骑马订、铁丝钉、线订、胶粘订等四种.包封面通过折页、配帖、订合等工序加工成的书芯,包上封面后,便成为平装书籍的毛本.包封面也叫包本或裹皮.手工包封面的过程是:折封面、书脊背刷胶、粘贴封面、包封面、抚平等.现在除畸形开本书外,很少采用手工包封面.机械包封面,使用的是包封机,有长式包封机和圆式包封机.机械包封机的工作过程是:将书芯背朝下放入存书槽内,随着机器的转动,书芯背通过胶水槽的上方,浸在胶水中的圆轮,把胶水涂在书芯脊背部、靠近书脊的第一页和最后一页的订口边缘上.涂上胶水的书芯,随着机器的转动,来到包封面的部位,最上面一张封面被粘贴在书脊背上,然后集中放入烘背机里加压、烘干,使楸称秸??平装书籍的封面应包得牢固、平服,书背上的文字应居于书背的正中直线位置,不能斜歪,封面应清洁、无破损、折角等.切书把经过加压烘干、书背平整的毛本书,用切书机将天头、地脚、切口按照开本规格尺寸裁切整齐,使毛本变成光本,成为可阅读的书籍.切书一般在三面切书机上进行.三面切书机是裁切各种书籍、杂志的专用机械.三面切书机上有三把钢刀,它们之间的位置可按书刊开本尺寸进行调节.书刊切好后,逐本检查,防止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书刊出厂.平装联动机为了加快装订速度、提高装订质量,避免各工序间半成品的堆放和搬运,采用平装联动机订书.1.骑马装订联动机骑马装订联动机也叫三联机.它由滚筒式配页机、订书机和三面切书机组合而成.能够自动完成套帖、封面折和搭、订书、三面切书累积计数后输出,配备有自动检测质量的装置.骑马装订联动机,生产效率高,适合于装订64页以下的薄本书籍,如期刊、杂志、练习本等.但是,书帖只依靠两个铁丝扣连结,因而牢固度差.2.胶粘订联动机无线胶订联动机,能够连续完成配页、撞齐、铣背、锯槽、打毛、刷胶、粘纱布、包封面、刮背成型、切书等工序.有的用热熔胶粘合,有的用冷胶粘合.自动化程度很高,每小时装订数量高达7000册,有的还要多.精装书的装订工艺精装书的封面、封底一般采用丝织品、漆布、人造革、皮革或纸张等材料,粘贴在硬纸板表面作成书壳.按照封面的加工方式,有书脊槽和无书脊槽书壳.书芯的书背可加工成硬背、腔背和柔背等,造型美观、坚固耐用.精装书的装订工艺流程为: 书芯的制作→书壳的制作→上书壳书芯的制作书芯制作的前一部分和平装书装订工艺相同,包括:裁切、折页、配页、锁线与切书等.在完成上述工作之后,就要进行精装书芯特有的加工过程.书芯为圆背有脊形式,可在平装书芯的基础上,经过压平、刷胶、干燥、裁切、扒圆、起脊、刷胶、粘纱布、再刷胶、粘堵头布、粘书脊纸、干燥等完成精装书芯的加工.书芯为方背无脊形式,就不需要扒圆.书芯为圆背无脊形式,就不需要起脊.1.压平压平是在专用的压书机上进行,使书芯结实、平服,提高书籍的装订质量.2.刷胶用手工或机械刷胶,使书芯达到基本定型,在下道工序加工时,书帖不发生相互移动.3.裁切对刷胶基本干燥的书芯,进行裁切,成为光本书芯.4.扒圆由人工或机械,把书脊背脊部分,处理成圆弧形的工艺过程,叫做扒圆.扒圆以后,整本书的书贴能互相错开,便于翻阅,提高了书芯的牢固程度.5.起脊由人工或机械,把书芯用夹板夹紧加实,在书芯正反两面,接近书脊与环衬连线的边缘处,压出一条凹痕,使书脊略向外鼓起的工序,叫做起脊,这样可防止扒圆后的书芯回圆变形.6.书脊的加工加工的内容包括:刷胶、粘书签带、贴纱布、贴堵头布,贴书脊纸.贴纱布能够增加书芯的连结强度和书芯与书壳的连结强度.堵头布,贴在书芯背脊的天头和地脚两端,使书帖之间紧紧相连,不仅增加了书籍装订的牢固性,又使书变得美观.书脊纸必须贴在书芯背脊中间,不能起皱、起泡.书壳的制作书壳是精装书的封面.书壳的材料应有一定的强度和耐磨性,并具有装饰的作用.用一整块面料,将封面、封底和背脊连在一起制成的书壳,叫做整料书壳.封面、封底用同一面料,而背脊用另一块面料制成的书壳,叫做配料书壳.作书壳时,先按规定尺寸裁切封面材料并刷胶,然后再将前封、后封的纸板压实、定位〔称为摆壳〕,包好边缘和四角,进行压平即完成书壳的制作.由于手工操作效率低,现改用机械制书壳.制做好的书壳,在前后封以及书背上,压印书名和图案等.为了适应书背的圆弧形状,书壳整饰完以后,还需进行扒圆.上书壳把书壳和书芯连在一起的工艺过程,叫做上书壳,也叫套壳.上书壳的方法是:先在书芯的一面衬页上,涂上胶水,按一定位置放在书壳上,使书芯与书壳一面先粘牢固,再按此方法把书芯的另一面衬页也平整地粘在书壳上,整个书芯与书壳就牢固地连结在一起了.最后用压线起脊机,在书的前后边缘各压出一道凹槽,加压、烘干,使书籍更加平整、定型.如果有护封,则包上护封即可出厂.精装书,装订工序多,工艺复杂,用手工操作时,操作人员多、效率低.目前采用精装联动机,能自动完成书芯供应、书芯压平、刷胶烘干、书芯压紧、三面裁切、书芯扒圆起脊、书芯刷胶粘纱布、粘卡纸和堵头布、上书壳、压槽成型、书本输出等精装书的装订工艺.我国生产的JZX-01型精装书籍装订自动生产线由供书芯机、书芯压平机、刷胶烘干机、书芯压紧机、书芯堆积机、三面切机、扒圆起脊机、输送反转机、书芯贴背机、上书壳机、压槽成型机等单机,按上述顺序排列组成.豪华装.豪华装也叫艺术装.豪华装的书籍类似精装,但用料比精装更高级,外形更华丽,艺术感更强.一般用于高级画册、保存价值较高的书籍.主要用手工操作完成.线装书的装订工艺线装书是用线把书页连封面装订成册,订线露在外面的装订方式.线装书加工精致,造型美观,具有我国独特的民族风格.线装书全用手工装订,工艺流程为:理纸开料→折页→配页→散作齐栏→打眼→串纸钉→粘面贴签条→切书→串线订书→印书根理纸和开料线装书所用纸质软而薄,理纸困难.因此,将印张理齐,再按照折页的方法进行裁切.折页线装书的书页,一面印有图文,一面是空白,书页对折后图文在外,占2个页码.有的书页在折缝印有"鱼尾"标记,折页时将鱼尾标记折叠居中,版框也就对准了.配页先把页码理齐,然后逐贴配齐.配页时,一边配页,一边毛查,防止多帖、漏帖、错帖现象发生.散作、齐栏将书页逐张理齐,使书页达到齐正的工艺操作,称之为"散作".逐张拉齐栏脚的过程叫"齐栏".打眼线装书要打两次眼.第一次在书芯打2个纸钉眼,用来串纸钉定位.第二次是打线眼,是书芯与封面配好,并粘牢,再经三面裁切成光本书后,打四个或六个眼.串纸钉串纸钉是线装书装订的特有工序.纸钉用长方形的连史纸切去一角制成.纸钉穿进纸眼后,纸钉弹开,塞满针眼,达到使散页定位的目的.串纸钉时,纸钉的头与尾需露在书芯的外面并且要摊平.粘面、贴签条线装书的封面、封底是由两张或三张连史纸裱制而成.粘面时,先把少量的胶粘液涂在纸钉的头尾部分,然后将封面、封底粘在正确的位置上.线装书的封面,一般为水青色或玉青色,封面的左上角贴有印好书名的签条,签条的设计及粘贴的位置,对书籍的造型有一定的影响.切书一部由多册组成的书,将各册依次配成整部,再利用三面切书机裁切成为光本,这样就减少了整部书的裁切误差.串线订线装书的串线方式繁多.使用最多的是丝线,其次是锦纶线.订好的书,要求平整、结实、线结不能外露,应放在针眼里.印书根在书籍的地脚切口部分印书名、卷次和册数字样,以便于查找.常见的书籍装订方式骑马订用骑马订书机,将套帖配好的书芯连同封面一起,在书脊上用两个铁丝扣订牢成为书刊.采用骑马订的书不宜太厚,而且多帖书必须套合成一整帖才能装订〔参看图7-7A〕.铁丝平订用铁丝订书机,将铁丝穿过书芯的订口,叫做铁丝平订铁丝平订,生产效率高,但铁丝受潮易产生黄色锈斑,影响书刊的美观,还会造成书页的破损、脱落,适合订100页以下的书刊.锁线订将配好的书帖,按照顺序用线一帖一帖的串联起来,叫做锁线订.常用锁线机进行锁线订.锁线订有平锁两种方式.锁线订可以订任何厚度的书,牢固、翻阅方便,但订书的速度较慢.胶粘订用胶粘剂将书帖或书页粘合在一起制成书芯.一般是把书帖配好页码,在书脊上锯成槽或铣毛打成单张,经撞齐后用胶粘剂将书帖粘结牢固.胶粘订的书芯,可用于平装,也可以用于精装.三、排版装订方式码洋即出版物的定价.一般印在每本书的图书封四的右下脚或封底.实洋即出版物实际销售的价格.常销书不受季节性影响,无时间限制,长年能销售的图书.畅销书指受时间、空间、广告、社会热点、教育动态、潮流等的影响在某一个时间段内销售量较大,销售趋势看好的图书.平装也叫简装,是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装订形式,工艺简单,成本较低.胶订用胶质物代替铁丝或棉线作连接物进行装订,也叫无线订,适用于较厚的书本,产品庄重华贵,成本低,效率高,出书快,读者翻书也容易.胶订是目前广泛使用的装订工艺.平订将配好的书贴相叠后在订口一侧离边沿5毫米处用线或铁丝订牢.钉口在内白边上,不像骑马订订在书籍的折缝上.骑马订也叫骑缝铁丝订,装订于两页的折缝中间,没有书脊.工艺简单,成本低,常用于篇幅较小的单行本.例如:《征订目录》锁线订又叫索线订、穿线订.用特制的机器在书页的钉口的折线处用线把书页连锁起来.一般用于较厚的平装书.精装产生于16世纪.一方面有较为坚固的封面保护书页,另一方面是用较好的材料增加书的美感.字体汉字有形体和大小之分.印刷字的形体叫字体,如宋体、仿宋体、楷体、黑体等.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排版技术的发展,字体更是五花八门,百花齐放.我国的汉字大小用号数来计算.常用字号有7种,既从1号〔头号〕至7号,比1号大一个号的叫初号.大致比例是,1个初号相当于4个2号;1个2号相当于4个5号;1个4号相当于1/4个头号;1个6号相当于1/4个3号;1个头号相当于4个4号;1个3号相当于4个6号;1个5号相当于1/4个2号;1个7号相当于1/4个5号.除此之外,还有小5号和小4号.图书排版常用术语印数,是一种图书出版所印的数量.版权页,是一本书诞生以来的历史介绍,供读者了解这本书的出版情况,附印在扉页背面的下部.内容有书名、作者、出版单位名称、印刷厂、发行者、开本、版次、印张、印数、字数、日期、定价、书号等.版面,是指印刷成品幅面中,图文和空白部分的总和.版心,是指印版或印刷成品幅面中,规定的印刷面积.天头,是指版心上边沿至成品边沿的空白区域.地脚,是指版心下边沿至成品边沿的空白区域.页,书的每一小张为一页.每页有两个页码的版面.订口,是指书页装订部位的一侧.从版边到书脊的白边.〔书脊是书籍表面与背的连接处〕切口,是指书页〔线装书除外〕除订口边外的其它三边.页码,是一本书各个版面的顺序记号.图书的版式设计图书的版式设计就是版面的编排设计.在一定的开本上,把书籍原稿的体裁、结构、层次、插图等方面作艺术而又合理的处理.版式设计的范围:1.开本大小及形态的选择.2.外观、封面、护封、书脊、勒口、封套、腰封、顶头布、书签、书签布、书顶、书口的一系列设计.3.版式编排〔包括:字体、字号、字间距、行距、分栏、标题、正文、注释、书眉和页码设计〕.4.零页的设计〔包括:扉页、环衬、版权页〕.5.插图的绘制.6.印刷工艺的选择和应用.7.材料的选择和应用.〔需要对纸以及其他特殊材料有一定的认识和敏感度〕注意禁排的规定如,每段开头必须空出2个字的位置,行首不能排句号、逗号、顿号等标点符号;行末不能排上引号〔"〕、上括号〔〔〕……等;年份、化学分子式、数字前的正、负号以及单音节的外文单词,都不能分开排在上下两行.插图插图即插附于书刊或文字之间的图画,是运用图案表现的形象,本着审美与实用相统一的原则,尽量使线条,形态清晰明快,制作方便.插图是世界都能通用的语言.书籍插图的艺术特征:1.从属性在设计插图之前必须掌握以下信息:①装帧形式②开本③插图方式〔黑白、线描、彩色等大体的风格要求〕④印制方式〔铅印、胶印、凹凸版、锌铜版〕⑤印制材料〔纸张等〕2.独立性3.装饰性书籍插图的创作表现:根据对文字内容的理解、书籍整体设计定位来考虑插图的风格定位.1.既贴近文字又离开文字好的插图不是简单的文字图解2.绘画语言的运用3.整体风格的把握文学插图的风格主要根据情节、意境来把握.科技书籍的插图往往运用摄影作品作为插图.少儿读物的插图创作就要求具备一些常识性的儿童心理学知识.插图的排版规则以文字为主的书刊版面中的图称为插图.书刊中的插图是书刊版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弥补文字的不足,能够直观、形象地说明问题,使读者能够获得更深刻的印象.在激光照排的排版工艺中,插图有两种排法,一种是留图空人工拼图,另一种是图片、文字同时排版图文合一后输出.1.插图的分类按插图的性质,可将其分为线条图和照片等.在书刊中一般图和照片采用统一编号的方式.按插图相对位置来分,插图可分为串文图<卧文图>和非串文图<非卧文图>.按插图所占的版面来分,插图可分为:〔1〕单面图即可排在一面的版心内的插图;〔2〕跨页图又称为合页图即采用双码跨单码的方法分排在同一视面的两面内的插图;〔3〕插页图即超出开本尺寸而须用大于开本的纸印刷,并且作为插页的插图.按版心尺寸来分,插图可分为版内图<不超过版心>、超版心图<超过版心尺寸但小于开本的图>和出血图.出血图多用于美化版面的书刊<文艺画册、少儿读物等>.图版的一边或双边超出开本,经裁切后不留白边,这种图称为出血图.按插图颜色来分,可分为黑白图和彩色图.一般书刊采用黑白图,而画册和科技书刊中某些有特殊要求的插图则采用彩色图.按插图跨栏与否来分,插图可分为短栏图、通栏图<穿堂式图>以及跨栏图<破栏图>.2.插图的文字说明插图的文字说明包括字符、图序、图名和图注四部分.〔1〕字符是注解文字和标识符号的简称.如果图中的字符太多,以致图中容纳不下时或虽容纳得下却有碍雅观时,可以把有关字符数字予以编码,然后把有关字符按顺序移到图注的位置上.〔2〕图序又称图号、图码.图序是对插图按顺序进行编码的一种序号.书刊插图必须有图序.正文中的图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并且分别称为图1、图2、…;英文版的图序用Fig.1、Fig.2、…表示.对于科技图书,如果每一篇<章>的插图较多,可按每一篇<章>独立编码.编码方法是在图序的数字前加上某篇<章>的序码,篇<章>号与图号用一个二分下脚点或短线隔开.如图3-5、图3.5、Fig3.5.图序的末尾一律不加标点符号.即使图序的后面有图名,也只能在图序与图名之间加一个空格隔开.〔3〕图名即图的名称.习惯上把图序和图名总称为图题.一般情况下,插图应有图名.图名置于图序之后,两者之间空一格.图名应简洁而准确地表达图的主题,一般以不超过15字为宜.图名较长时,其间允许有逗号、顿号等标点符号,但图名末尾一律不加标点符号.〔4〕图注又称图说,它是图名意有未尽时所加的一种注释性说明.图注常用来说明图形中字符含义.图注应与图序和图名分排在图题的下方.图注的末尾也不加标点符号.3.图序、图名和图注及其版式图序、图名和图注必须排在图形的正下方.如果正文排五号字,图形、图序和图名之间应加一个五号对开条;图名或图注需要转行时,图名行间或图注行间用五号四分条隔开.对于通栏排的图,图左、图右至少各加一个五号全身空;对于串文图,图与文字之间加一个五号全身空隔开.图序、图名和图注必须采用比正文小的字号排版,一般是图序、图名用小五号,图注用六号字.如果两者用同种字号,则图序与图名用黑体,图注用宋体,以求醒目.4.插图与正文的关系通常正文中的插图应排在与其有关的文字附近,并按照先看文字后见图的原则处理,文图应紧紧相连.如有困难,可稍前后移动,但不能离正文太远,只限于在本节内移动,不能超越节题.图与图之间要适当排三行以上的文字,以做间隔,插图上下避免空行.版面开头宜先排三至五行文字后再排图.若两图比较接近可以并排,不必硬性错开而造成版面零乱.总之,插图排版的关键是在版面位置上合理安排插图,插图排版既要使版面美观,又要便于阅读.常用插图排版的基本原则和图文处理办法如下:<1>先文后图的处理原则①图随正文的原则是插图通常排在一段文字结束之后,不要插在一段文字的中间,而使文章中间切断影响读者阅读.一般在各种科技书籍中都有各种大小不同的插图.在安排插图时,必须遵循图随文走,先见文、后见图,图文紧排在一起的原则.图不能跨章、节排.通栏图一定要排在一段文字的结束之后,不要插在一段文字的中间使文章中间切断,而影响阅读.②当插图宽度超过版心的三分之二时,应把插图左右居中排,两边要留出均匀一致的空白位置,并且不排文字.即当插图的宽度超过版心的2/3<一般32开串文在8个五号字以下;16开版串文在10个五号字以下>时,插图不串文字且居中排通栏.在特殊情况下,如有些出版物,版面要求有较大的空间,即使图较小,也要。
最中国的⼯艺——古籍线装书的装订中国古代⽂字由结绳记事开始演变,经由刻制在龟甲兽⾻上的甲⾻⽂,铸造在青铜器上的钟⿍⽂,刻在⽯头上的⽯⿎⽂,以上皆不⾪属书类。
直到⼀⽚⽊头,称之为⽊牍,⼀⽚⽵⼦,称之为⽵简,简牍以线串编成册,也就是简牍成册才是中国书籍的正式开始。
再到锦帛,出现纸张后,始有⼿卷、经折装、梵夹版、蝴蝶装、包背装、直到最后⼀种古籍成书形式——古籍线装书。
线装书出现在公元15世纪的明朝中叶,是我国装订技术史上第⼀次将零散页张集中起来,⽤订线⽅式穿联成册的装订⽅法。
它的出现表明了我国的装订技术进⼊了⼀个新的阶段。
线装书是传世古籍最常⽤的装订⽅式。
明嘉靖以后流⾏起来,清代基本采⽤这种装订⽅式。
著名学者邓云乡在谈到线装书时说:“中国传统⽂化的根本,⾸先在于它的载体线装书,没有线装书,⽆处看线装书,不会看线装书,那就差不多失去了中国传统⽂化的根本。
”线装书之美,在其古朴素雅。
线装的形式是与其古典的内容相⽣共成的,中国典籍之美,⾮线装⽆以尽其神韵。
绸缎封⾯,竖式题签,⼀份沉静之美便隐然浸润出来,如芝兰之⾹,如清茶之味,如古琴之韵,久⽽弥醇弥厚。
读线装书,正是闲暇之⼈的闲暇之趣,取其怡悦性灵、温雅其怀。
下⾯为⼤家展⽰古籍线装书的装订⼯艺流程⼀、选题⼆、写样三、校对四、印刷五、折页六、撞书七、切书⼋、数书九、压书⼗、齐栏⼗⼀、砂书⼗⼆、包⾓⼗三、扣⾯⼗四、打眼15、订书16、贴书签17、上涵套18、检验⾄此,⼀本完善的线装书就制作完成了,最中国的⼿艺,最中国的⽂化!。
三孔线装书的装订方法一、引言书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载体,而装订是保护书籍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装订过程中,三孔线装是一种常用的方式。
本文将介绍三孔线装书的装订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并掌握这一技巧。
二、工具准备进行三孔线装书装订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工具:1. 三孔线:一种具有耐磨性、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的线,常用材质有尼龙、聚酯纤维等;2. 针线:选择适合的针和线,线的颜色最好与书籍封面相搭配,针的尺寸要与线的粗细相匹配;3. 封面纸:用于包裹书籍的外层纸张,可以选择厚度适中、质地坚韧的纸张;4. 墨水、刷子、剪刀、铅笔等。
三、步骤详解1. 准备书籍:将需要装订的书籍按照大小顺序排好,确保书脊对齐,方便后续操作。
2. 打孔:使用打孔器或者钻孔机对书籍进行打孔,一般需要打三个孔,分别位于书脊两侧和中间位置。
孔距可以根据书籍大小和个人喜好来确定,但一般建议孔距不宜太近,以免影响书页的翻动。
3. 装线:将三孔线穿过中间孔,使其两端长度相等。
然后,从中间孔向两侧的孔穿线,形成一个倒“Y”字型。
每次穿线时,要确保线紧密并且不松弛。
4. 贴封面纸:将封面纸剪成合适的大小,用剪刀修整边缘。
然后,将封面纸贴在书籍封面上,使其与书籍尺寸相符。
贴封面纸时,要注意封面纸与书籍的整齐对齐,避免产生皱褶或错位。
5. 美化装饰:可以使用铅笔或者墨水在封面纸上进行装饰,增加书籍的美观性和个性化。
同时,可以使用刷子和墨水对线头进行涂抹,以增加装订线的牢固性和美观性。
四、注意事项1. 打孔时要注意力度和位置,孔距不宜过近,否则会影响书页的翻动;2. 装线时要注意线的紧密度,线头要拉紧,以确保装订的牢固性;3. 贴封面纸时要注意整齐对齐,避免产生皱褶或者错位;4. 装饰时要注意不要过度装饰,影响书籍的美观性和阅读体验;5. 在整个装订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造成个人伤害。
五、总结三孔线装书是一种常用的装订方式,它简单易行,能够有效地保护书籍,延长其使用寿命。
四孔线装书装订方法
我折腾了好久四孔线装书装订方法,总算找到点门道。
我一开始真的是瞎摸索。
我就拿着几张纸,想着怎么把它们简单地装订起来。
最开始我直接拿线穿,才发现不打孔根本没法装订得牢固。
然后我就想着得打孔,我没有专门的打孔工具,就用锥子来打孔,结果这就犯了个错,锥子打的孔有时候大小不均匀,而且很容易把纸弄破。
后来我才知道,要想打得好,最好还是用那种小型的打孔器。
好了,假设我们已经打好了四个均匀的孔。
接下来就是穿线了,这穿线可有点讲究。
我试过直接从一个孔穿到另一个孔,就像穿珠子一样,但是这样装订出来的书很松,根本不紧实。
我就又重新思考,后来才明白,线的走法很重要。
线要从第一个孔的背面穿到正面,然后绕到第二个孔的正面穿到背面,再从第三个孔的背面到正面,绕到第四个孔正面穿到背面后,再从第四个孔回到第三个孔,从第三个孔再到第二个孔,最后回到第一个孔。
这就像走迷宫一样,要找到正确的路线才能把书装订紧实。
这个过程有点像给鞋带打结,要是步骤错了,结就不结实。
不过我也不太确定我这个方法是不是最标准的。
反正我用这个方法装订好后的书,至少不会轻易散页了。
要是书比较厚的话,线还得多绕几圈。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把线拉紧,不然书还是会松松垮垮的。
像我最开始没经验的时候,就没拉够紧,导致整本书都软趴趴的。
我还得提醒你,在穿线的时候,小心别把之前打的孔弄变形了,一旦变形,书就不好看而且也不牢固了。
反正这四孔线装书装订,得多试几次,每次发现问题就改进,慢慢地就能装订出一本满意的书了。
儿童毕业册线装书的穿线方法儿童毕业册是记录孩子在幼儿园或小学期间的成长和回忆的重要纪念册。
线装书是一种常见的装订方式,具有美观、耐用等优点。
下面将详细介绍儿童毕业册线装书的穿线方法。
一、准备工作1. 准备好需要装订的毕业册和装订工具。
装订工具通常包括针线、齐整的纸张、穿线针、堵线器等。
二、决定线装书的格式1. 决定毕业册的尺寸和页数。
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预算选择A4纸、A5纸或其他规格的纸张,以及合适的页数。
三、制作内页1. 根据预定的尺寸和页数,将毕业册的内页纸剪裁成相同的大小,并将它们整齐地叠放在一起。
四、穿线1. 将整齐叠放的内页纸放在平稳的桌面上,用书脊靠近自己,将决定书脊宽度的位置用铅笔在内页上做标记。
2. 用穿线针在标记处穿一个向上的小孔,然后将针线穿过纸张,留下一小段线尾。
3. 继续往上穿一个小孔,将针线穿过纸张,注意保持线尾朝向读者的方向。
重复这个步骤直到穿足够的孔,确保纸张被牢牢地穿线。
4. 在穿线结束时,留下一段线尾,大约有2-3个纸张的高度。
五、切割线尾1. 拿起小剪刀,从纸张上方开始,将线尾从左到右依次剪断,确保线尾的长度相同。
六、堵线1. 使用堵线器或其他适合的工具,将线尾打结并固定在内页纸上。
2. 可以使用一些装饰品,如丝带、毛线等,在书脊部位固定绑定,增加线装书的装饰效果。
七、润泽处理1. 完成所有步骤之后,可以使用熨斗将毕业册整本熨平,使其更加平整漂亮。
2. 还可以使用一些适合儿童的胶水或润泽剂,涂抹在穿线处,提高线装书的耐用性。
八、封面设计1. 使用适当的纸张、图案、贴纸等,为儿童毕业册制作一个美观的封面。
2. 可以在封面上添加孩子的名字、照片、班级等信息,使毕业册更加个性化和特别。
通过以上详细的步骤,我们可以成功制作一本儿童毕业册线装书。
线装书的装订方式美观、耐用,适合保存宝贵的回忆和照片。
希望这些方法能帮助到您,祝您制作出一本精美的儿童毕业册!。
穿本子的绳子的方法
穿本子的绳子有以下几种常见方法:
1. 耳朵法:将绳子的一部分从本子内部穿过并拉出来,形成一个小环。
然后将本子的耳朵通过这个小环,然后用力将绳子的另一部分从小环的另一侧拉过来,从而穿过本子。
2. 固定法:将本子平放在桌面上,然后将绳子从本子的一个角开始绕住本子的底部,一直绕到另一个角,确保绳子始终紧贴本子。
最后将绳子的一端穿过绳子缠绕的交叉点,在本子底部固定住。
3. 挤气法:将绳子的一端握在手中,然后将本子的底部握在另一只手中。
然后用力将本子底部扭入绳子的一侧,将绳子穿过本子的底部,再将绳子的另一端插入绳子的另一侧,从而完成穿绳。
这些方法都是常见且简单的穿绳技巧,具体的方法和效果可根据个人喜好和需要进行调整。
五孔线装书装订方法
一、引言
五孔线装书是一种常见的装订方法,它能够使书籍整洁、结实,并且便于翻阅。
本文将详细介绍五孔线装书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二、准备工作
1. 准备五孔线和书籍:选择适合的五孔线,可以根据书籍的大小和厚度来决定线的粗细和长度。
2. 准备装订工具:包括五孔装订机、刀具、尺子等。
三、五孔装订步骤
1. 准备书籍:将要装订的书籍整理好,确保每一页都完整无损,将书脊对齐。
2. 制作孔眼:使用五孔装订机,将书籍的背面放入装订机的压脚中,将书籍固定住。
然后,将装订机上的孔针对准书脊,向下按压,制作出五个孔眼。
3. 线穿孔:将五孔线从书脊的上方穿过第一个孔眼,然后从下方穿入第二个孔眼,依次将线穿过剩下的孔眼,确保线紧贴书脊。
4. 线绑扎:在最后一个孔眼处,将线回穿上一个孔眼,然后将线穿过第二个孔眼,继续依次回穿每个孔眼,最后将线打结固定。
5. 裁剪余线:使用刀具将线的两端剪断,确保线的长度适中,不会影响书籍的翻阅。
四、注意事项
1. 在穿孔和绑扎时,要确保线紧贴书脊,不要过松或过紧,以确保书籍的结实度和美观度。
2. 在绑扎时,要确保每个孔眼的线都经过两次,以增加书籍的稳固性。
3. 在裁剪余线时,要注意不要剪断过短,以至于无法固定线的结。
五、总结
五孔线装书是一种简单实用的装订方法,它能够使书籍整洁有序,方便阅读。
通过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我们可以轻松完成书籍的装订工作。
希望本文对您了解五孔线装书装订方法有所帮助。
线装书的串线方法
(2008-11-19 09:30:15)
转载
标签:
文化
前一段时间祥子在网上找了半天线装书的串线方法,都学的不是很详细,但好歹有了点印象,回家亲自试了一下,还真成功了,总体来说就是将一本待装订的书(可以先拿一本旧的演草本练手)拿在手里,待串线的边在右边,然后从倒数第二个孔开始,从底部串线,向倒数第三个孔前面串一道,从倒数第三个孔串下去,从底部向前串向倒数第四个孔(也就是正数第一个孔),出来向前绕过书的横面,向后再从第一个也串上来,向右在书的右侧边形成第一个横线,然后依次向下,将没有串线的位置串线,一直再回到倒数第二个孔,打一个结就OK了。
我那天一鼓作气,将打印好的二十页三A4纸,加封皮、封面,一共25页纸订好,拿在手里真是爽,读起来更爽,以后就这么干了。
线装书订线方法图示
一、四眼订线法
1.1穿线方式
图1、穿线方式(一)
图2、订线方式(二)1.2穿线方向
图3、穿线方向(3-1)
图4、穿线方向(3-2)
图5、穿线方向(3-3)二、六针眼订法和八针眼订法
图6、六针眼订法和八针眼订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