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及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11.30 KB
- 文档页数:4
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测绘与分析实验二、实验预习内容机构组成要素、机构自由度及机构运动简图方面的有关概念,见表1-1。
表1-1常用机构构件、运动副代表符号四、实验方法及步骤1.分析机构的运动情况,判别运动副的性质通过观察和分析机构的运动情况和实际组成,先搞清楚机构的原动部分和执行部分,使其缓慢运动,然后循着运动传递的路线,找出组成机构的构件,弄清各构件之向组成的运动副类型、数目及各运动副的相对位置。
2.恰当地选择投影面选择时应以能简单、清楚地把机构的运动情况表示清楚为原则。
一般选机构中多数构件的运动平面为投影面,必要时也可以就机械的不同部分选择两个或多个投影面,然后展开到同一平面上。
3.选择适当的比例尺根据机构的运动尺寸,先确定出各运动副的位置(如转动副的中心位置、移动副的导路方位及高副接触点的位置等),并画上相应的运动副符号,然后用简单的线条和规定的符号画出机构运动简图,最后要标出构件号数、运动副的代号字母以及原动件的转向箭头。
4.计算机构自由度并判断该机构是否具有确定运动在计算机构自由度时要正确分析该机构中有几个活动构件、有几个低副和几个高副。
并在图上指出机构中存在的局部自由度、虚约束及复合铰链,在排除了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之后,再利用公式计算机构的自由度,检查计算的自由度数是否与原动件数目相等,以判断该机构是否具有确定运动.实验二、齿轮范成原理及齿轮参数测定齿轮加工方法基本上有两种—范成法和仿型法。
由于范成法可以用一把刀具加工出不同齿数和变位系数的渐开线齿轮,同时具有较高的加工精度,故以范成法应用最广。
范成法是利用一对齿轮互相啮合时其共轭齿廓互为包络线的原理来加工齿轮的。
加工时其中一个为刀具,另一个为轮坯,它们和一对真正的齿轮互相啮合传动一样保持着固定的角速比传动,同时刀具还沿着轮坯的轴向作切削运动,这样得到齿轮的齿廓就是刀具刀刃在各个位置的包络线。
若用渐开线作为刀具的齿廓,则包络线必为渐开线.由于实际加工时看不到刀刃在各个位置形成的过程,故通过齿轮范成仪来实现轮坯与刀具间的传动过程,并用铅笔将刀具刀刃的各个位置描绘在图纸上,这时我们就能清楚地观察到齿轮范成的过程。
机构运动简图测绘与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一些实物机械的测绘,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方法;2、针对实物机械,熟练掌握机构自由度的计算;3、实验验证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4、加深对机构组成及其结构分析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和方法1、原理由于机构的运动仅与机构中构件的数目和构件所组成的运动副的数目、类型、相对位置有关,因此,在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可以撇开构件的形状和运动副的具体构造,而用一些简略的符号来代表构件和运动副,并按一定的比例尺表是各运动副的相对位置,以此表示机构的运动特征。
2、方法(1)测绘时使被测绘的机械缓慢运动,从原动件开始仔细观察机构的运动,分清各个运动单元,从而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
(2)根据相互联接的两构件间的接触情况和相对运动的特点,确定各个运动副的类型。
(3)在草稿纸上徒手按规定的符号及构件的连接顺序,从原动件开始,逐步画出机构运动简图的草图。
用数字1、2、3、···分别标注各构件,用字母A、B、C 、···分别标注各运动副。
(4)仔细测量与机构运动有关的尺寸,即转动副间的中心距和移动副某点导路的方位线等,选定原动件的位置,并按下式选择一定的比例尺画出正式的机构运动简图。
=实际长度(m)/图上长度(mm)比例尺1三、实验设备和工具1、典型实物机械若干台;2、量具;3、自备铅笔、三角尺、橡皮、草稿纸;四、实验步骤和要求1、对于指定的几种机械或构件,要求其中至少有两种需按比例尺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其余的可凭目测,使图与实物大致成比例,这种不按比例尺绘制的简图通常称为机构示意图。
2、计算机构自由度,并将结果与实际机构的自由度对照,观察计算结果与实际是否相符。
3、对上述机构进行结构分析(高副低代、分离杆组和机构级别等)。
五、思考题(1)通过本实验,阐述机构运动简图的内涵。
机构运动简图应准确反映实际机构中的哪些项目?(2)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原动件的位置为甚没可以任意选择?会不会影响简图的正确性?(3)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对测绘机构运动简图有何帮助?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对所测绘的机构能否改进和创意新的机构运动简图?实验报告班级:级别:姓名:实验日期:成绩:教师:一、完成表1内容;表1机构运动简图测绘与分析实验=(m/mm)机构运动尺寸:机构运动简图比例尺1所含杆组机构自由度计算F= 机构级别二、思考题讨论;三、实验心得、建议和探索。
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实验报告doc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实验报告篇一: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和分析试验报告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和分析一. 实验目的1. 学会根据各种机械实物或模型,绘制机构运动简图;2. 分析和验证机构自由度,进一步理解机构自由度的概念,掌握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3. 加深对机构结构分析的了解。
二. 设备和工具1. 各类典型机械的实物(如:缝纫机等)2. 各类典型机械的模型(如:内燃机模型、牛头刨床等);3. 钢皮尺,内外卡钳,量角器(根据需要选用);4. 三角板,铅笔,橡皮,稿纸(自备)。
三. 原理和方法1. 原理由于机构和运动仅与机构中所有的构件的数目的构件所组成的运动副的数目、类型、相对位置有关,因此,在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可以撇开构件的形状和运动副的具体构造,而用一些简略的符号(如教科书和机械设计手册中有关“常用构件的运动副简图符号”的规定)来代替构件和运动副,并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运动副的相对位置,以此表明机构的运动特征。
表1-1为常用符号示例。
2. 方法(1)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测绘时使被测绘机械缓慢运动,仔细观测机构的运动,区分各个运动单元,从而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找出原动件。
(2)测绘运动副的种类、数目根据相联接两构件的接触情况及相对运动的特点,确定各个运动副的种类。
(3)合理选择投影面,坐标和原动件位置选与机构的各个构件上的点运动平面皆平行的平面,或选能反映机构运动特征的其他平面做投影面。
转动(或移动)原动件,找出每个构件都能表达清楚的原动件位置。
(4)绘机构运动简图的示意图徒手按规定的符号,凭目测,使图与实物大致成比例(转动副位置、移动副导路方位,高副接触点及曲率),从原动件开始,依构件的连接次序,逐渐画出机构运动简图的示意图。
用数字1、2、3??区分构件,用字母A、B、C??区分运动副。
(5)绘正式机构运动简图仔细测量与机构运动有关的尺寸,即转动副间的中心距和移动导路的方向等,按适当的比例尺画出正式机构运动简图。
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绘制与分析一、实验目的1.熟悉并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绘制的原理和方法,学会根据实际机械和模型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技能;2.加深和巩固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并检验机构是否具有确定运动;3.加深对平面机构结构分析的了解。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1.以指定的3~4种机构模型或机器为研究对象,进行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2.分析所画各机构的构件数、运动副类型和数目,计算机构的自由度,并验证它们是否具有确定的运动;3.进行机构的结构分析。
三、实验设备和工具1.各种机器实物和模型;2.学生自备铅笔、直尺、圆规、橡皮、草稿纸等;四、实验原理机器和机构都是由若干构件及运动副组合而成。
而机构的运动是由原动件的运动规律、联接各构件的运动副类型和机构的运动尺寸(即各运动副间相对位置尺寸)来决定的。
因此,在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可以撇开构件的形状和运动副的具体构造,而用一些简单的线条来代替构件。
构件的表示法见图1。
用规定的符号代表运动副,并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运动副的相对位置,以此表明机构的运动特征。
常用运动符号示例见表1-1。
五、实验步骤1、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缓慢转动机器,沿着运动传递的线路仔细看清各构件间的相对运动(有些相互连接构件间的相对运动非常微小),从而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
2、确定运动副的类型:根据相互连接的两构件间的接触情况及相对运动特点,确定各个运动副的类型。
3、选定视图平面:一般选择与多数构件运动平面平行的平面为视图平面。
4、绘制机构示意图的草图:凭目测在草稿纸上徒手按规定的运动副代表符号,从原动件开始,按各构件的连接次序,用简单的线条代表构件,逐步画出机构示意图的草图。
用数字1、2、3……分别标准各构件,用字母A、B、C……分别标准各运动副。
5、计算机构的自由度数,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际机构的自由度相对照,观察二者是否相符。
6、测量机构运动尺寸:对转动副测量回转中心间的相对尺寸;对移动副测量导路方向线和与其有关的其他运动副间的相对尺寸。
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测绘一、实验原理从分析机构的组成可知,任何机构都是由许多构件通过运动副的连接而构成的。
这些组成机构的构件其外形和结构往往是很复杂的,但决定机构各部分之间相对运动关系的是原动件的运动规律、运动副类型及运动副相对位置的尺寸,而不是构件的外形(高副机构的轮廓形状除外)、断面尺寸以及运动副的具体结构。
因此为了便于对现有机构进行分析或设计新机构,可以撇开构件、运动副的外形和具体构造,而只用国标规定的简单符号和线条代表运动副和构件,按比例定出各运动副的位置,以此表示机构的组成和运动情况。
这种表示机构相对运动关系的简明图形——机构运动简图。
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方法是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设计、结构分析、方案讨论和交流所必需的。
常用构件和平面运动副的表示方法见教材。
二、实验目的1、学会根据实验模型测绘机构运动简图;2、验证和巩固机构自由度计算方法和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判定方法。
三、实验设备和工具1、设备:机构模型(每人2个)2、工具:直尺、圆规、三角板、量角器、橡皮、铅笔、草稿纸等四、实验步骤1、观察被测模型,分析其功用,确定原动件;2、缓慢转动原动件使被测机构运动,分清各运动单元,确定传动部分、执行部分;3、从主动件开始,确认构件数目;4、从主动件开始,沿传递路径,仔细观察两构件间的接触情况及相对运动形式以确定运动副类型,最后确定运动副数目。
5、选取视图平面,选取平行于各构件的运动平面为视图平面;6、选机构某一运动状态,避免构件相互交叠;7、在草稿纸上按从原动件开始的各构件连接顺序用国标规定的符号和线条绘制出机构示意图,并编号,构件号用1、2、3……编号,运动副用A B C……编号,然后标出原动件的运动方向;8、计算机构的自由度,并验证是否与主动件数目一致,判定机构是否具有确定相对运动;9、测量机构的运动学尺寸(各构件长度,各运动副相互位置),记录在草稿纸上;10、选适当比例尺Ul=实际尺寸/图示尺寸,准确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并编号和标注原动件方向。
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测绘与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1.根据机构模型,掌握正确绘制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方法和技能。
2.验证和巩固机构自由度的计算,进一步理解机构自由度的概念。
3.应用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分析平面机构运动的确定性。
4.掌握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能够对平面机构进行结构分析。
二、实验设备1、机构模型(铆钉机构B1、简易冲床B2、装订机机构B3、鄂式破碎机B4、步进输送机B5、假肢膝关节机构B6、机械手腕部机构B7、抛光机B8、牛头刨床B9、制动机构B10等);2.所用工具:钢板尺、游标卡尺、三角板、铅笔、圆规、橡皮、纸(除钢板尺和游标卡尺外,其余学生自备)。
三、实验内容1. 选择5种机构模型进行测量,绘制机构运动简图;2. 计算机构自由度,并注明其活动构件数、低副数、高副数,然后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3.对所选择的机构进行结构分析,确定机构的级别。
四、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在对现有机械设备进行分析或设计新的机械设备时,都需要运用其机构运动简图。
而机构各部分的运动是由其原动件的运动规律、该机构中各运动副的数目、类型,运动副相对位置和构件的数目来确定的,而与构件的外形、断面尺寸、组成构件的零件数目及运动副的具体构造等无关。
所以,只要根据机构的运动尺寸,按一定的比例尺定出各运动副的位置,就可以用运动副的代表符号和简单的线条把机构的运动简图画出来。
常用符号见下表:1、机构运动简图的概念抛开构件的复杂外形和运动副的具体结构,利用简单的线条和规定的符号来代表每一个构件和运动副,并按一定的比例将机构的运动特征表达出来的简单图形称为机构运动简图。
机构运动简图与原机构具有完全相同的运动特性,因而可以根据该图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
2、测绘方法(1)分析运动情况。
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首先要把该机器或模型的实际构造和运动情况搞清楚。
为此,先应确定出原动件和从动件,再使被测机器或模型缓慢运动,然后按照运动的传递路线,把原动件和从动件之间的各构件的运动情况观察清楚,尤其应注意有微小运动的构件,分清各构件间的接触情况及相对运动的性质,从而确定组成机构的运动构件数目、联接次序和运动副数目、种类等。
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实验报告(1)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学习并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基本知识和测绘方法,进一步深入理解机构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二、实验原理机构运动简图是指将机构运动中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和运动方向简单地表示出来的图形。
在测绘机构运动简图时,需要掌握以下基本原理:1.各部分相对距离:该原理是指在机构运动中,各部分之间的距离是始终保持不变的。
因此,在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需要准确地测量出各部分之间的相对距离。
2.各部分的运动方向:该原理是指在机构运动中,各部分的运动是沿着特定的轨迹进行的。
因此,在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需要准确知道各部分运动的轨迹,并标出各部分的运动方向。
三、实验器材1.机构模型2.测量工具(卡尺、游标卡尺、直尺等)3.绘图工具(铅笔、彩笔、三角板等)四、实验步骤1.根据机构模型,确定各部分之间的相对距离,并用卡尺等工具进行测量,记录下来。
2.根据机构模型,确定各部分的运动轨迹,并用直尺等工具进行测量,记录下来。
3.根据测量结果,利用铅笔等绘图工具,绘制出机构运动简图,并标注出各部分之间的相对距离和运动方向。
4.比较绘制结果与机构模型,检查是否符合机构运动规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完成了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并获得了以下结论:1.机构运动简图能够清晰地反映出各部分之间的相对距离和运动方向,为后续操作提供了有力的基础。
2.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需要准确地掌握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和运动方向,否则就会影响机构运动的正常进行。
六、实验总结机构运动简图是机构设计和运动分析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学习了机构运动简图的基本知识和测绘方法,增强了我们对机构运动规律和特点的理解。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测量和绘图技能的掌握,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实验报告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测绘机构运动简图,探究机构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通过实验,我们将对机构运动的相关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通过测绘实验报告的形式,将实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和总结。
实验材料及方法。
1. 实验材料,测绘仪器、机构运动简图模型、实验记录表。
2. 实验方法,首先,我们准备好测绘仪器和机构运动简图模型,并将仪器校准至标准状态。
然后,根据实验要求,进行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工作。
在测绘过程中,需要准确记录各个位置的坐标和角度,并及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实验过程及结果。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按照实验要求,进行了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工作。
通过仔细观察和记录,我们获得了一系列准确的数据,并成功完成了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任务。
在数据整理和分析阶段,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规律和特点,这些结果将在下文进行详细阐述。
实验总结及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机构运动的规律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发现,在机构运动中,各个部件的位置和角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规律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机构的整体运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测绘实验,我们成功地记录了这些变化,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结论。
1. 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实验任务,通过这项工作,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机构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2. 在测绘过程中,需要准确记录各个位置的坐标和角度,以获得准确的数据。
3. 通过数据整理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规律和特点,这些结果对于理解机构运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望。
在今后的实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入探究机构运动的规律和特点,通过不断的实验和研究,为机构运动的应用和发展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结语。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机构运动的规律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实验经验。
我们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能够更好地应用这些知识和技术,为机构运动的研究和应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实验报告实验目的:
1.了解机构运动的构成和实现方式。
2.掌握简图测量相关理论和技能。
3.通过实践,加深对测绘实验的理解和对测绘数据处理的实际能力。
实验仪器:
1.机床
2.数控系统
3.光学显微镜
4.测量器具
实验原理:
机构运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机构构成的图形连续转动来传动动力和信号。
机构本身的转动存在收缩误差,需要进行简图测绘。
简图测绘的理论基础是通过测量角度和距离,精确绘制机构运动图形并进行数据处理。
在测绘过程中需要注意测量角度、确认测量基准点和注意测量工具的精度。
实验过程:
1.搭建机构并进行组成。
2.进行转动并进行测量。
3.采用光学显微镜对测量结果进行观察和校核。
4.利用计算机图形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实验结果:
我们经过实验,测绘出机构运动图形,进行了数据处理并得出结果。
我们发现,由于测量时存在收缩误差,导致测量结果与理论值存在误差。
通过数据处理,我们发现误差范围较小,说明我们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都比较准确。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大家掌握了机构运动和简图测绘相关理论和技能,能够进行实践操作并处理数据。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也需要注意进行测量和数据处理的精度,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测绘与分析实验二、实验预习内容机构组成要素、机构自由度及机构运动简图方面的有关概念,见表1-1。
表1-1常用机构构件、运动副代表符号四、实验方法及步骤1.分析机构的运动情况,判别运动副的性质通过观察和分析机构的运动情况和实际组成,先搞清楚机构的原动部分和执行部分,使其缓慢运动,然后循着运动传递的路线,找出组成机构的构件,弄清各构件之向组成的运动副类型、数目及各运动副的相对位置。
2.恰当地选择投影面选择时应以能简单、清楚地把机构的运动情况表示清楚为原则。
一般选机构中多数构件的运动平面为投影面,必要时也可以就机械的不同部分选择两个或多个投影面,然后展开到同一平面上。
3.选择适当的比例尺根据机构的运动尺寸,先确定出各运动副的位置(如转动副的中心位置、移动副的导路方位及高副接触点的位置等),并画上相应的运动副符号,然后用简单的线条和规定的符号画出机构运动简图,最后要标出构件号数、运动副的代号字母以及原动件的转向箭头。
4.计算机构自由度并判断该机构是否具有确定运动在计算机构自由度时要正确分析该机构中有几个活动构件、有几个低副和几个高副。
并在图上指出机构中存在的局部自由度、虚约束及复合铰链,在排除了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之后,再利用公式计算机构的自由度,检查计算的自由度数是否与原动件数目相等,以判断该机构是否具有确定运动.实验二、齿轮范成原理及齿轮参数测定齿轮加工方法基本上有两种—范成法和仿型法。
由于范成法可以用一把刀具加工出不同齿数和变位系数的渐开线齿轮,同时具有较高的加工精度,故以范成法应用最广。
范成法是利用一对齿轮互相啮合时其共轭齿廓互为包络线的原理来加工齿轮的。
加工时其中一个为刀具,另一个为轮坯,它们和一对真正的齿轮互相啮合传动一样保持着固定的角速比传动,同时刀具还沿着轮坯的轴向作切削运动,这样得到齿轮的齿廓就是刀具刀刃在各个位置的包络线。
若用渐开线作为刀具的齿廓,则包络线必为渐开线.由于实际加工时看不到刀刃在各个位置形成的过程,故通过齿轮范成仪来实现轮坯与刀具间的传动过程,并用铅笔将刀具刀刃的各个位置描绘在图纸上,这时我们就能清楚地观察到齿轮范成的过程。
(2023)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实验报告(一)(2023)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掌握测绘机构运动简图的测量方法;•理解机构运动简图的意义和作用;•熟悉使用AutoCAD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实验原理•机构:由多个连续接合的构件组成的复杂结构;•运动简图:机构运动的简化图形,用于研究机构运动和设计机构。
实验步骤1.将机构按照连续接合的方式拆解成构件;2.测量每个构件的尺寸和相对位置;3.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并标注尺寸和运动关系;4.使用AutoCAD绘制运动简图,使图形更加清晰规范。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机构运动简图,并对机构运动和构件的相对位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AutoCAD绘制的图形更加清晰,便于后续的研究和设计。
实验结论机构运动简图是机械设计中重要的工具,可以用于研究机构运动、分析运动特性和设计机构。
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测量方法和绘制技巧,对于机械设计和机构运动分析都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中需注意安全;2.测量时需仔细、准确,确保测量结果的正确性;3.绘图时需认真标注尺寸、运动关系等信息,以便后续研究和设计使用。
参考文献1.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第二版).孔德成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2.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刘子辉主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致谢感谢实验教师提供的指导和帮助,让我们更好地掌握了机构运动简图的测量和绘制技术,学会了使用AutoCAD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同时也感谢同组同学的帮助和合作,让实验过程更加愉快和顺利。
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绘制与分析一、实验目的1.熟悉并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绘制的原理和方法,学会根据实际机械和模型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技能;2.加深和巩固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并检验机构是否具有确定运动;3.加深对平面机构结构分析的了解。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1.以指定的3~4种机构模型或机器为研究对象,进行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2.分析所画各机构的构件数、运动副类型和数目,计算机构的自由度,并验证它们是否具有确定的运动;3.进行机构的结构分析。
三、实验设备和工具1.各种机器实物和模型;2.学生自备铅笔、直尺、圆规、橡皮、草稿纸等;四、实验原理机器和机构都是由若干构件及运动副组合而成。
而机构的运动是由原动件的运动规律、联接各构件的运动副类型和机构的运动尺寸(即各运动副间相对位置尺寸)来决定的。
因此,在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可以撇开构件的形状和运动副的具体构造,而用一些简单的线条来代替构件。
构件的表示法见图1。
用规定的符号代表运动副,并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运动副的相对位置,以此表明机构的运动特征。
常用运动符号示例见表1-1。
五、实验步骤1、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缓慢转动机器,沿着运动传递的线路仔细看清各构件间的相对运动(有些相互连接构件间的相对运动非常微小),从而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
2、确定运动副的类型:根据相互连接的两构件间的接触情况及相对运动特点,确定各个运动副的类型。
3、选定视图平面:一般选择与多数构件运动平面平行的平面为视图平面。
4、绘制机构示意图的草图:凭目测在草稿纸上徒手按规定的运动副代表符号,从原动件开始,按各构件的连接次序,用简单的线条代表构件,逐步画出机构示意图的草图。
用数字1、2、3……分别标准各构件,用字母A 、B 、C ……分别标准各运动副。
5、计算机构的自由度数,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际机构的自由度相对照,观察二者是否相符。
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公式:F=3n-2PL-PH (式中: n 为活动构件的数目;PL 为低副的数目; PH 为高副的数目。
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与分析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班级姓名时间学号一、实验目的:1、根据各种机械实物或模型,绘制机构运动简图;2、学会分析和验证机构自由度,进一步理解机构自由度的概念,掌握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3、加深对机构结构分析的了解。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1、缝纫机头;2.学生自带三角板、铅笔、橡皮;三、实验原理:由于机构的运动仅与机构中所有构件的数目和构件所组成的运动副的数目、类型、相对位置有关,因此,在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可以撇开构件的形状和运动副的具体构造,而用一些简略符号(见教科书有关“常用构件和运动副简图符号”的规定)来代替构件和运动副,并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运动副的相对位置,以此表明机构的运动特征。
四、实验要求:l、对要测绘的缝纫机头中四个机构即a.压布、b走针、c.摆梭,只绘出机构示意图即可,所谓机构运动示意图是指只凭目测,使图与实物成比例,不按比例尺绘制的简图;2、计算每个机构的机构自由度,并将结果与实际机构的自由度相对照,观察计算结果与实际是否相符;五、实验方法及步骤:l、测绘时使被测绘的机械缓慢地运动,从原动件开始,仔细观察机构的运动,分清各个运动单元,从而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2、根据相联接的两构件的接触特征及相对运动的性质,确定各个运动副的种类;3、选定投影面,即多数构件运动的平面,在草稿纸上徒手按规定的符号及构件的连接次序,从原动件开始,逐步画出机构运动简图。
用数字1、2、3、……。
分别标注各构件,用英文字母A、B、C、,…分别标注各运动副;4、仔细测量与机构运动有关的尺寸,即转动副间的中心距和移动副导路的方向等,选定原动件的位置,并按一定的比例画出正式的机构运动简图。
六、实验分析、结果:七、思考题:1、一个正确的机构运动简图应能说明哪些内容?2、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对测绘机构运动简图有何帮助?。
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及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机构运动简图测绘的基本方法;
2、巩固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并验证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3、通过对机构进行结构分析,了解结构的组成原理
二、设备和工具
机器和机构模型量具铅笔橡皮和草稿纸
三、实验原理
机构运动与机构中的构件的数目、构件组成运动副的形式以及各运动副的相对位置有关,而与构件的复杂外形和运动副的具体结构无关,因此,在工程上对
机构进行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和力分析时可以用机构运动简图来进行。
机构运动简图既简单又能正确地反映一部机器的运动特征,因此,正确地测量和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是机械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观察机构的运动,弄清构件的数目
缓慢移动被测的及其或机构模型,从原动件开始,根据运动传递路线,仔细观察相连接的两构件是否有相对运动,特别要注意那些运动很微小的构件,从而弄清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
2、判别运动副类型
一般,从原动件开始,遵循运动传递的顺序,仔细观察各相邻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性质。
由此确定机构中运动副的类型、数目
3、合理选择视图
一般选择与机构的多数构件运动平面平行的平面作为投影面。
必要时也可以
就机构的不同部分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投影面,然后展开到一张图面上。
或者把主运动简图上难于表示清楚的部分,另绘一张局部简图。
对于齿轮机构则可选择与运动平面相垂直的平面作为投影面。
总之,以简单清楚的把机构的运动情况表示出来为原则。
4、画出机构运动简图的草图,计算机构的自由度。
将原动件转到某一位置(即可看清多数活动构件和运动副的位置)。
在草稿纸上按照规定的符号,目测尺寸使实物与图形大致成比例,徒手画出机构运动简图的草图,然后计算机构的自由度,并将草图与实物对照,观察是否和实物相符合。
5、画正式的机构运动简图。
确定尺寸比例尺,认真测量机构各运动副之间的相对位置参数,在实验报告纸上用三角板和圆规,将上述草图按照选定的比例尺卩1(构件的真实长度与图示长度的比值,单位为m/mn或mm/mn画出正式的机构运动简图。
注:对于某些不便直接测定的机构尺寸,可首先分析其机构的性质,采用间接测量的办法。
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及分析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 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
三、实验数据记录及结果
四、思考题
1、机构运动简图能反映实际机构的哪些内容?
2、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五、心得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