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能力对技术外溢效应的分析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02.70 KB
- 文档页数:2
技术外溢与吸收能力:基于开放经济下的内生增长模型分析¹彭水军包群赖明勇(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摘要>通过构建中间产品种类扩张型的内生增长模型,本文探讨了开放经济条件下技术外溢与本国技术吸收能力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
对模型的竞争性市场均衡分析得到了均衡增长路径的稳态增长率,并就解的政策含义进行了讨论。
模型的基本结论是:技术吸收能力的提高、人力资本积累以及适度的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长期经济增长,然而贸易开放度、技术水平差距对稳态增长率的影响效应具有不确定性。
关键词开放经济内生增长技术外溢吸收能力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识码ATechnology Spillovers and Absorptive Capacity in an Open Economy Endogenous Growth Model Abstract:T his paper presents an endo geno us gr ow th m odel w ith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interm ediate goo ds1It focuses on how international technolo-g y spillovers and do mestic absorptive capability affect long-r un gro w th rate1And the solu-tion of the competitive equilibr ium problem and the policy implications are deduced1The main co nclusion is that long-run grow th arises from the improvement of abso rptive capability and hig her human capital stocks,as w ell as w eaker protection o f intellectual pr operty rig hts, w hile the relatio nships betw een o penness,techno logy gap and steady-state g row th rate are uncertain1Key words:Open Economy;Endo geno us Gro w th;Technolog y Spillo vers;Abso rptive Capacity引言广义而言,一国技术进步来源可以分为自主创新和外部引进、模仿及学习。
影响FDI技术外溢效果的因素分析——基于吸收能力的研究黄静
【期刊名称】《世界经济研究》
【年(卷),期】2006()8
【摘要】自MacDougall(1960)第一次明确提出FDI对东道国的技术外溢效应,理论界对此作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但是难以得到一致的结论。
除了实证检验所用方法不同,许多学者认为,东道国的特征不同使得对FDI技术外溢的效果检验各异。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吸收能力角度入手,全面考虑微观、中观、宏观层面因素,系统地分析了技术能力、市场特征、开放度等对FDI技术溢出效果的影响,为我国在引资过程中如何提高FDI的溢出效果提供了参考。
【总页数】7页(P60-66)
【关键词】FDI;技术外溢;吸收能力
【作者】黄静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2.5
【相关文献】
1.影响新疆FDI技术溢出效果的因素分析——基于技术吸收能力视角 [J], 木克热木·米力克;徐艳梅
2.影响FDI技术外溢吸收能力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长三角时间序列数据 [J],
张倩;王泽奇
3.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29个地区面板数据分析 [J], 李杏
4.FDI技术外溢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广西为例 [J], 龚三乐;段艳平
5.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数据的分析 [J], 李杏;施国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外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外资企业总会与东道国的企业之间存在一定形式的“互动”,互动本身就产生技术溢出,但技术溢出效应存在的差异表明影响技术溢出效应的因素不同。
理清影响对外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发挥和吸收因素,可以从外资企业、内资企业两个角度来分析其中影响技术溢出的因素。
外资企业的因素主要包括外资企业对外投资的“独资化”倾向、外资企业之间的产业关联、外资企业市场竟争策略、外资企业实行核心技术锁定等。
内资企业是对外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直接接触者和受用者,对外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也主要是通过企业来表现的,所以内资企业的吸收能力直接决定了技术溢出效应的大小。
影响内资企业吸收能力的主要因素有技术水平差距、人力资本水平、科学研究水平、经济的开放度等。
就我国目前的状况而言,提高本土企业的研发水平、形成有利于人才流动的市场环境、积极加入外资企业的研发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外资企业的研发投资等是我国企业利用对外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措施。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影响因素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国际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以下简称FDI)迅速增加并且成为当今世界国际间技术扩散的主要方式。
通过吸收外资企业的直接投资来引进先进技术的模式,也越来越被发展中国家所推崇,吸引外资以引进技术的间接效应,即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使东道国的技术水平、组织效率不断提高,从而提高国民经济的劳动生产率,一直是学者们关注和讨论的对象。
如何辨析FDI中的技术溢出、技术扩散、技术转移等概念、对外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路径如何表现、影响技术溢出效应的因素有哪些等,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能为现阶段充分利用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来提高我国的技术水平提供政策建议。
本文在介绍技术溢出、技术扩散、技术转移的联系与区别以及FDI技术溢出效应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首先从外资企业(传送方)、内资企业(接受方)两个角度,分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的联动、外资企业对技术溢出的限制、内资企业对溢出效应的吸收等因素分析影响FDI技术溢出效应的路径;接着也是从外资企业、内资企业两个角度来分析其中影响技术溢出效应的因素。
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外溢基于吸收能力的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外商直接投资(FDI)与技术外溢之间的关系,并特别关注吸收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外商直接投资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
然而,并非所有接受外商直接投资的国家都能有效地吸收和利用这些投资带来的技术外溢,这其中的关键因素便是吸收能力。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对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外溢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吸收能力如何影响这一过程,以期为我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更有效地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提升技术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将对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外溢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评价,明确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
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吸收能力如何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效果,揭示吸收能力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接着,利用实证分析方法,选取合适的数据和指标,对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以及吸收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和验证。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我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更好地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提升技术水平提供决策参考。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外溢的关系,揭示吸收能力在其中的关键作用,还能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
二、外商直接投资(FDI)与技术外溢的理论基础外商直接投资(FDI)与技术外溢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国际经济学研究的热点。
外商直接投资不仅是资本流动的一种方式,更是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跨国界传播的重要途径。
在全球化背景下,外商直接投资对于促进东道国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外商直接投资能够带来直接的技术转移。
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设立子公司或合资企业时,往往会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从而提升东道国的整体技术水平。
跨国公司的进入还可能促使东道国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外商直接投资能够通过示范效应和竞争效应促进技术外溢。
基于吸收能力的我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逐步提升,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已经成为国际商业领域的重要一环,并且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OFDI不仅扩大了中国企业的市场规模,也提高了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时也有助于我国企业进行技术学习和创新能力提升。
然而,OFDI除了能带来正面的经济效益之外,还常常伴随着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问题。
逆向技术溢出(RTFE)是指由企业本身所掌握的技术和知识向当地市场传递的现象,对当地社会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RTFE既包括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传递,也包括与其相关的企业文化、生产和市场等方面的得益。
因此,本研究旨在以吸收能力为关键点,通过对一定时间内我国部分企业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探讨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问题,以期为政府和企业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 OFDI对当地的技术溢出效应,以提高当地的产业水平;2. 吸收能力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3. 企业吸收能力提升的途径和方法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促进作用。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多元回归模型,以中国相关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法确定各自的OFDI状况和吸收能力等诸多因素,建立适宜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利用SPSS等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三、研究预期结果本研究的预期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OFDI对当地技术溢出效应的具体表现情况,以形成有关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因素影响的实证分析结果;2. 探究吸收能力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重要作用,以对吸收能力的提升作出初步探讨,从而进一步指导企业相关的决策。
3. 从WTO角度出发,对企业吸收外部知识的制度环境进行分析,探寻成功推行企业吸收外部知识的制度因素与推动模式;4. 提出了在当下背景下提高企业吸收能力促进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途径,为当今 OFDI发展新趋势下的企业吸收能力提升提供参考。
中国对外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基于吸收能力的分析视角陈岩(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876)摘要:利用中国2003至2008年省级对外直接投资面板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无特定优势中国跨国公司对外投资是否产生逆向溢出效应。
结果显示,以各省的对外投资额为基础构建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变量与对外投资企业所在省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密切相关,表明逆向溢出效应确实存在。
然而,本文进一步发现,对外投资的逆向溢出效应并非是普遍和一致的,而是取决于跨国公司所在省市的吸收能力。
通过发现逆向溢出证据,本文不仅在实证证据上提供了对于“资产寻求型”对外投资动机假说的支持,为中国企业通过跨国经营获取外生性创新驱动要素提供了一个全新角度的解释,同时为我国各省区提升逆向技术溢出吸收能力指明了战略创新方向。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溢出效应;吸收能力;全要素生产率。
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9753(2011)10-0061-09An Empirical Study on China’s ODI Reverse Technology Spillover:An Absorptive Capacity PerspectiveCHEN Yan(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Beijing100876,China)Abstract:Employing provincial level data of China over the period of2003and2008,this study examines empirically the existence of reverse spillover effects of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s(OFDI)by emerging-market multinationals that are often regarded as lacking of the typical firm-specific advantages possessed by conventional multinationals.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our OFDI-based measure of foreign stock of R&D enhances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the region where the multinational comes from,indicating the existence of reverse spillovers.Our results,however,further suggest that such effects are not uniform but rather depend on the absorptive capacity of the individual home regions.The finding of such reverse spillovers provides empirical support for the“strategic assets-seeking OFDI”and offers powerful and novel explanation of why emerging-market multinationals exist.At the same time,the finding points out the strategic di-rection of innovation for China’s provinces to enhance the absorptive capacity of the reverse technology spilloversKey words: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reverse spillover effects;absorptive capacity;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收稿日期:2011-08-05修回日期:2011-09-20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企业国际化与绩效及其决定研究”(10YJC790028)的部分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