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护理常规
- 格式:docx
- 大小:38.36 KB
- 文档页数:2
医院患者血尿症状护理常规【概述】血尿是指尿中红细胞异常增多,临床上有镜下血尿和肉眼血尿两种。
镜下血尿是指肉眼观察尿色正常,但在显微镜下可发现尿中红细胞增多,当尿沉渣镜检每高倍视野红细胞大于3个或12h尿红细胞计数大于50万个;或Ih尿红细胞计数大于6万个。
符合其中一条者即可诊为镜下血尿。
肉眼观察,尿呈红色或洗肉水样,或完全血样或含有血块称为肉眼血尿。
出现暂时性的镜下血尿,属于正常情况,但肉眼血尿应视为异常现象。
【常见原因及表现】1.常见引起血尿的泌尿系统疾病有以下几种。
(1)炎症: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慢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尿道炎、泌尿系统结核、泌尿系统真菌感染等。
(2)肾结核血尿:早期仅在尿中查到红细胞和脓细胞,随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和终末血尿,患者常有结核病史。
(3)前列腺增生血尿:少数患者由于膀胱黏膜破裂,导致血管出血引起肉眼血尿,有时排血块。
(4)泌尿系结石血尿:膀胱尿道结石有排尿困难、排尿费力和血尿,肾、输尿管结石出现肾绞痛,如合并感染则可出现发热、寒战等,大块结石可引起尿路梗阻,甚至引起肾功能损害。
(5)泌尿系肿瘤引起血尿:肾盂肿瘤常有血尿,肾癌血尿见于50%~60%病例。
就诊时25%肾肿瘤病例已属晚期。
血尿特点:无痛、间歇性全程血尿,有时可触及腹部肿块,伴有消瘦发热等。
(6)膀胱癌血尿:占泌尿系统中肿瘤第一位,血尿见于90%病例,肉眼血尿占50%,无痛性全程血尿,有时伴终末血尿加重,呈间歇性发生。
在间歇中易给患者已治愈的错觉,做膀胱镜检查即可诊断(7)肾下垂血尿:主要症状腰痛、劳动及行走加剧,平卧后消失。
尿内常出现程度不同的血尿,往往合并有肾积水。
(8)药物刺激:如磺胺酚汞铅神中毒,大量输注甘露醇甘油等。
(9)先天畸形:多囊肾、先天性肾小球基底膜、超薄肾炎等。
胡桃夹现象。
2.血尿的临床表现(1)尿颜色的改变:血尿的主要表现是尿颜色的改变,除镜下血尿其颜色正常外,肉眼血尿根据出血量多少而尿呈不同颜色。
泌尿系统损伤护理常规一、概述泌尿系统损伤常是胸、腹、腰部或骨盆严重损伤的合并伤,以男性尿道损伤最多见,肾、膀胱次之。
【临床表现】主要为休克、血尿、疼痛、腰腹部肿块、发热。
【特殊检查】 (1)实验室检查:尿常规检查可见多量红细胞;(2)影像学检查:B超、CT、排泄性尿路造影。
【治疗要点】 (1)紧急处理:(2)非手术治疗;(3)手术治疗。
二、术前护理1、同外科围手术期术前护理常规。
2、肾损伤非手术治疗的护理(1)休息:绝对卧床休息2~4周,即使血尿消失,仍需继续卧床休息至预定时间;过早过多离床活动,有可能再度发生出血。
(2)病情观察①观察血尿颜色深浅的变化,若颜色逐渐加深,说明出血加重。
②准确测量并记录腰腹部肿块的大小,若肿块逐渐增大,说明有进行性出血或尿外渗。
③定时检测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了解出血情况及其变化。
④定时观察体温和血白细胞计数,以判断有无继发感染。
(3)维持水、电解质及血容量的平衡:及时输液补充血容量,在病情允许下鼓励病人经口摄入。
(4)对症处理:给予高热者物理或药物降温;腰腹部疼痛明显者,可给予止痛、镇静剂。
三、术后护理(一)护理诊断1、排尿异常与尿路感染、创伤、尿瘘或尿道狭窄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血肿、组织坏死、尿外渗和引流无效有关。
3、恐惧与外伤打击、害怕手术有关。
4、焦虑与担心预后不良有关。
(二)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并注意病人全身症状,保证休克病人输血、输液的通畅,补充血容量。
2、体位麻醉作用消失且血压平稳者,取半卧位,以利引流和呼吸。
肾修补术、肾周引流术后病人需卧床休息2~4周,骨盆骨折后需卧床6~8周。
骨盆骨折或严重肾损伤需长期卧床的病人,应定时改变体位和翻身,预防压疮,在床上进行肌肉锻炼,防止四肢肌肉萎缩。
3、营养支持肾损伤、膀胱破裂、后尿道损伤术后病人,需禁食2~3天,待肠蠕动恢复后开始进食。
前尿道损伤后6h、无麻醉反应者,即可正常饮食。
4、用药护理定时观察体温,加强损伤局部的护理,严格无菌操作,早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发生。
血尿护理计划血尿是指尿液中含有血液,通常情况下尿液呈现粉红色或暗红色。
血尿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感染、结石、肾脏疾病、泌尿系统肿瘤等。
对于患有血尿的患者,制定科学的护理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控制症状、减轻痛苦,促进康复。
下面将就血尿护理计划进行详细介绍。
一、病情评估。
1.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疾病的发病时间、持续时间、症状表现等。
2.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血压、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3.进行泌尿系统相关检查,如尿常规、尿蛋白定量、B超、CT 等,明确病因。
二、护理目标。
1.减轻患者的症状,如尿液中的血液量、尿频、尿急等。
2.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感染、肾功能损害等。
3.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恐惧情绪,促进康复。
三、护理措施。
1.卧床休息,患者应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2.饮食调理,建议患者多饮水,增加尿液排出,减少尿路刺激物质的浓度。
同时,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酒精等。
3.药物治疗,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如抗生素、止血药等。
4.心理护理,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其内心情绪,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
5.定期复查,定期进行尿常规、尿蛋白定量等检查,监测病情变化。
四、护理效果评估。
1.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如尿液颜色、尿频、尿急等。
2.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体温、心率等。
3.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如尿常规、B超等,评估病情的变化。
五、护理效果。
1.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如尿液中的血液量减少、尿频、尿急减轻。
2.未出现并发症,如感染、肾功能损害等。
3.患者情绪稳定,康复信心增强。
总之,对于血尿患者,制定科学的护理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控制症状、减轻痛苦,促进康复。
希望通过护理计划的实施,患者能够尽快康复,重返健康的生活。
内科血尿护理常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血尿是指尿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超过正常值,以下哪个数值是血尿的诊断标准?A. 每高倍视野下超过1个红细胞B. 每高倍视野下超过3个红细胞C. 每高倍视野下超过5个红细胞D. 每高倍视野下超过10个红细胞答案:B2. 血尿的常见原因不包括以下哪项?A. 泌尿系统感染B. 肾脏疾病C. 外伤D. 贫血答案:D3. 对于血尿患者,以下哪种护理措施是错误的?A. 鼓励患者多饮水B. 避免剧烈运动C. 保持会阴部清洁D. 限制饮水量答案:D4. 血尿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哪些检查?A. 尿常规B. 血常规C. 肾功能检查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血尿患者饮食上应注意什么?A. 增加蛋白质摄入B. 增加盐分摄入C. 增加维生素C摄入D. 避免高嘌呤食物答案:D二、判断题1. 血尿患者应避免使用可能导致尿液变色的药物,如某些抗生素。
(对)2. 血尿患者应限制饮水量以减少血尿。
(错)3. 血尿患者应定期复查尿常规,以监测病情变化。
(对)4. 血尿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肾脏的负担。
(对)5. 血尿患者应避免食用含钾高的食物,如香蕉和橙子。
(错)三、简答题1. 请简述血尿患者的一般护理措施。
答案:血尿患者的一般护理措施包括: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鼓励患者多饮水,以促进尿液的排放;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感染;根据医嘱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定期复查尿常规,监测病情变化;饮食上应避免高嘌呤食物,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必要时限制蛋白质和盐分的摄入。
2. 血尿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如何进行心理支持?答案:护理人员应提供耐心的倾听,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担忧;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向患者解释病情、治疗方案以及可能的预后,减少患者的恐惧和焦虑;鼓励患者与家人和朋友沟通,获得社会支持;必要时可邀请心理专业人员进行心理干预。
四、案例分析题患者,男性,45岁,因发现尿液呈红色就诊,经检查诊断为血尿。
血尿护理常规
血尿分为肉眼血尿及镜下血尿。
肉眼可见的尿色加深,尿色发红或呈洗肉水
样称为肉眼血尿;肉眼不能察觉,只能通过显微镜发现的血尿称为镜下血尿。
【护理评估】要点
1、评估患者意识、生命体征、自理能力、心理状态、能否合作,了解患者目前病情、治疗及用药情况。
2、评估患者营养状况,了解患者饮食饮水习惯、目前饮水量及进食量。
3、评估患者排尿情况,了解尿量、尿色、性状、是否为全程血尿、尿中有无血块、排尿时有无伴随疼痛等。
4、评估有无贫血表现,有无皮肤粘膜苍白、头晕等,了解患者血尿检查结果。
【常见护理问题】
1、焦虑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2、潜在并发症:感染。
【护理措施】
1、休息与活动:病室舒适,温湿度适宜(18-22℃,50%-60%)。
有肉眼血尿,病情严重者应严格卧床休息,轻者可适当做少量轻微活动。
2、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皮肤粘膜颜色变化。
定期检测血液、尿液检查结果。
3、用药指导:遵医嘱慎用抗凝药。
4、预防尿路感染: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会阴清洁,勤换内衣裤。
5、饮食护理:多吃含铁丰富及补血的食物,如红枣,动物肝脏等。
6、心理护理。
血尿护理常规
血尿是指离心沉淀尿中每高倍镜视野下≥3 个红细胞,或非离心尿液超过 1
个或 1 小时尿红细胞计数超过 10 万,或 12 小时尿沉渣计数超过 50 万,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症状。
【护理评估】要点
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色、质、量。
【常见护理问题】
1、恐惧与焦虑与担心疾病预后不良有关。
2、组织灌流量改变与出血有关。
3、潜在并发症:感染,失血性休克。
【护理措施】
1、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2、鼓励多饮水,保证每日尿量在 2000ml 以上。
3、遵医嘱准确及时应用止血药物。
4、做好心理护理,解除病人的恐惧心理。
5、健康教育
(1)讲解出现血尿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2)保持心情舒畅、生活规律。
戒烟酒,忌辛辣,保持大便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