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一讲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3
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德] 弗·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895)第一章史前各文化阶段摩尔根是第一个具有专门知识而尝试给人类的史前史建立一个确定的系统的人;他所提出的分期法,在没有大量增加的资料认为需要改变以前,无疑依旧是有效的。
在三个主要时代——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中,不消说,他所研究的只是前两个时代以及向第三个时代的过渡。
他根据生活资料生产的进步,又把这两个时代中的每一时代分为低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因为,他说:“这一生产上的技能,对于人类的优越程度和支配自然的程度具有决定的意义;一切生物之中,只有人类达到了几乎绝对控制食物生产的地步。
人类进步的一切大的时代,是跟生活来源扩充的各时代多少直接相符合的”8。
家庭的发展与此并行,不过,这一发展对于时期的划分没有提供这样显著的标志罢了。
一、蒙昧时代1、低级阶段。
这是人类的童年。
人还住在自己最初居住的地方,即住在热带的或亚热带的森林中。
他们至少是部分地住在树上,只有这样才可以说明,为什么他们在大猛兽中间还能生存。
他们以果实、坚果、根作为食物;音节清晰的语言的产生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
在有史时期所知道的一切民族中,已经没有一个是处在这种原始状态的了。
虽然这一状态大概延续了好几千年之久,但我们却不能根据直接的证据去证明它;不过,我们既然承认人是起源于动物界的,那么,我们就不能不承认这种过渡状态了。
2.中级阶段。
从采用鱼类(我们把虾类、贝壳类及其他水栖动物都算在内)作为食物和使用火开始。
这两者是互相联系着的,因为鱼类食物,只有用火才能做成完全可吃的东西。
而自从有了这种新的食物以后,人们便不受气候和地域的限制了;他们沿着河流和海岸,甚至在蒙昧状态中也可以散布在大部分地面上。
石器时代早期的粗制的、未加磨制的石器,即所谓旧石器时代的石器(这些石器完全属于或大部分都属于这一阶段)遍布于各大洲,就是这种迁徙的证据。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课件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人们生活在采集狩猎中,社会生产力的水平较低,不存在私有财产。
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开始耕种土地,生产力逐渐提高,也出现了私有制。
家庭私有制即指家庭成员拥有并控制家庭的生产资料、生产过程和产出物,私有化的财产主要包括土地、工具、家畜等。
随着家庭私有制的出现,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在家庭私有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国家和政府。
国家是指一个有独立政治权力的统一国家和国家机关,通过颁布和实施法律法规,管理社会事务,保障公民权利和利益。
国家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公共利益,调整社会关系,保障社会秩序的稳定。
总的来说,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
家庭私有制为私有财产的出现和私人追求经济利益奠定了基础,国家则是为了通过对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管理,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原文加解析在人类的演化过程中,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是两个关键的里程碑。
它们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结构和组织,也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对于这两个重要现象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尽管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的具体时间点尚存在争议,但学术界普遍认为,它们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重要里程碑。
本文将继续探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的相互关系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家庭私有制的起源家庭私有制起源于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资源的丰富而逐渐形成的。
在原始的公有制社会中,人们共同拥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包括土地、工具和猎物。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资源的有限性,人们开始意识到将资源私有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
因此,家庭私有制逐渐形成,即每个家庭拥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家庭私有制的出现,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它使得人们有了更多的自由和选择权,能够更好地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欲望。
同时,家庭私有制也促进了社会分工和交换,使得不同的人可以专注于不同的领域,从而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
二、国家的起源国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另一个重要阶段——阶级分化。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源的丰富,一些人开始积累财富和权力。
这些财富和权力逐渐形成了阶级分化,即富人和权力者成为统治阶级,而穷人和无权者成为被统治阶级。
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和权力,开始建立国家机器。
这些国家机器包括军队、警察、法律和司法机构等,旨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富人和权力者的利益。
国家的出现使得统治阶级可以更好地控制资源和分配社会财富,同时也为被统治阶级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保障和生活条件。
三、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关系家庭私有制和国家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首先,家庭私有制为国家的出现提供了基础。
随着资源的私有化和阶级分化的加剧,国家机器需要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私有财产权。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罗马的世界霸权的刨子,刨削地中海盆地的所有地区已经有数百年之久。
凡在希腊语没有进行抵抗的地方,一切民族语言都不得不让位于被败坏的拉丁语;一切民族差别都消失了,高卢人、伊比利亚人、利古里亚人、诺里克人都不复存在,他们都变成罗马人了。
罗马的行政和罗马的法到处都摧毁了古代的血族团体,这样也就摧毁了地方的和民族的自主性的最后残余。
新出炉的罗马公民身分并没有提供任何补偿;它并不表现任何民族性,它只是民族性欠缺的表现。
新民族[neue Nationen]的要素是到处都具备的;各行省的拉丁方言差别越来越大;一度使意大利、高卢、西班牙、阿非利加成为独立区域的自然疆界依然存在,依然使人感觉得到。
但是,任何地方都不具备能够把这些要素结成新民族[neue Nation]的力量,任何地方都还没有显示出发展能力或抵抗力的痕迹,更不用说创造力了。
广大领土上的广大人群,只有一条把他们自己联结起来的纽带,这就是罗马国家,而这个国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却成了他们最凶恶的敌人和压迫者。
各行省消灭了罗马,罗马本身变成了行省的城市,像其他城市一样;它虽然有特权,但已经不再居于统治地位,已经不再是世界帝国的中心了,甚至也不再是皇帝和副皇帝的所在地了,他们现在住在君士坦丁堡、特里尔、米兰。
罗马国家变成了一架庞大的复杂机器,专门用来榨取臣民的膏血。
捐税、国家徭役和各种代役租使人民大众日益陷于穷困的深渊;地方官、收税官以及兵士的勒索,更使压迫加重到使人不能忍受的地步。
罗马国家及其世界霸权引起了这样的结果:它把自己的生存权建立在对内维持秩序对外防御野蛮人的基础上;然而它的秩序却比最坏的无秩序还要坏,它说是保护公民防御野蛮人的,而公民却把野蛮人奉为救星来祈望。
社会状况同样也是绝望的。
从共和制的末期起,罗马统治的目的已经放在残酷剥削被征服的各行省上了;帝制不但没有消除这种剥削,反而把它变成了常规。
帝国越是走向没落,捐税和赋役就越是增加,官吏就越是无耻地进行掠夺和勒索。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目录[隐藏]【简介】【内容】【主要章节】【恩格斯论国家】【摩尔根对文明时代的评断】【关于母权制的争议】1884年该书(德文)第一版封面Der Ursprung der Familie, des Privateigentums und des Staats 【简介】《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1.28—1895.8.5)的一部关于古代社会发展规律和国家起源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代表作之一。
副标题为“就路易斯·亨·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作(Im Anschluß an Lewis H. Morgans Forschungen)”。
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去世后,整理马克思的手稿时,发现马克思对路易斯·亨利·摩尔根的著作《古代社会》所做的摘要和批语,恩格斯研究后认为有必要进行补充来写一部专门的著作阐述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原著以德语写于1884年3月至5月间,同年10月在瑞士苏黎世出版单行本。
后来,这部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著作在德国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文字。
1892年,恩格斯写了《新发现的群婚实例》一文,作为本书的附录。
全书包括2篇序言,9章正文。
【内容】恩格斯以唯物史观阐释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提出: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发展,产生了私有财产,因此形成了阶级和阶级对立;由于各阶级的冲突导致以血亲家族为基础的旧社会被炸毁,被组成国家的新社会所取代;家庭制度受所有制支配。
恩格斯根据摩尔根对美洲印第安人社会的研究,补充他本人对古代罗马、希腊和日耳曼人社会的研究材料,论述了人类早期原始社会阶段和奴隶社会早期国家形成的历史,后来科学考古的发现也证明了恩格斯的基本论点是正确的。
在本书中,恩格斯研究了史前各文化阶段与家庭的起源、演变和发展,着重论述了人类史前各阶段文化的特征、早期的婚姻和从原始状态中发展出来的几种家庭形式,指出一夫一妻制家庭的产生和最后胜利乃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目录[隐藏]【简介】【内容】【主要章节】【恩格斯论国家】【摩尔根对文明时代的评断】【关于母权制的争议】1884年该书(德文)第一版封面Der Ursprung der Familie, des Privateigentums und des Staats 【简介】《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1.28—1895.8.5)的一部关于古代社会发展规律和国家起源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代表作之一。
副标题为“就路易斯·亨·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作(Im Anschluß an Lewis H. Morgans Forschungen)”。
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去世后,整理马克思的手稿时,发现马克思对路易斯·亨利·摩尔根的著作《古代社会》所做的摘要和批语,恩格斯研究后认为有必要进行补充来写一部专门的著作阐述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原著以德语写于1884年3月至5月间,同年10月在瑞士苏黎世出版单行本。
后来,这部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著作在德国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文字。
1892年,恩格斯写了《新发现的群婚实例》一文,作为本书的附录。
全书包括2篇序言,9章正文。
【内容】恩格斯以唯物史观阐释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提出: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发展,产生了私有财产,因此形成了阶级和阶级对立;由于各阶级的冲突导致以血亲家族为基础的旧社会被炸毁,被组成国家的新社会所取代;家庭制度受所有制支配。
恩格斯根据摩尔根对美洲印第安人社会的研究,补充他本人对古代罗马、希腊和日耳曼人社会的研究材料,论述了人类早期原始社会阶段和奴隶社会早期国家形成的历史,后来科学考古的发现也证明了恩格斯的基本论点是正确的。
在本书中,恩格斯研究了史前各文化阶段与家庭的起源、演变和发展,着重论述了人类史前各阶段文化的特征、早期的婚姻和从原始状态中发展出来的几种家庭形式,指出一夫一妻制家庭的产生和最后胜利乃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
汪永祥、李德良、徐吉升编著前言一、写作的历史背景《起源》于1884年5月用德文写成,在某种程度上恩格斯是执行马克思的遗言,用唯物史观来阐述摩尔根的《古代社会》。
革命形势的需要。
当时从1871巴黎公社到二十世纪初,是世界资本主义相对和平发展的时期,也是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
资本主义内部矛盾激化,无产阶级队伍壮大,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
马克思主义在工人阶级中不断得到传播。
1、在和平发展时期,议会斗争成为主要形式,机会主义思想在党内开始滋长,影响日增。
资产阶级开始宣扬自己的思想,其主要谬误有:1、宣扬私有财产制度古已有之,今后亘古不变。
2、宣扬父权制的一夫一妻制是古老的家庭形式,个体家庭是“社会和国家赖以逐渐凝结起来的核心”。
3、宣言对资产阶级国家的迷信,美化资产阶级民主。
在上述历史条件下,恩格斯为了论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普遍有效性,清除机会主义思潮在工人运动中的影响,提高各社会主义政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必须利用原始社会史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进一步阐述家庭发展的历史,揭示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起源、本质和发展规律,从而完成马克思的未竟之志,弥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过去由于材料不足而遗留下来的薄弱环节,使原始社会史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高度。
二、写作的准备过程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很多历史学家否认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阶段,他们,把“史前史”排除在人类历史之外,企图用“文明史”来代替全部人类历史。
把阶级看做成人类社会永恒存在的普遍现象。
马恩一方面很重视原始社会史的研究,认为它是整个历史科学的组成部分,也是建立唯物史观所必须的;另一方面又指出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最初阶段,它具有与后来的阶级社会迥然不同的特征,二者之间的原则区别不能混淆。
十九世纪五十——七十年代,农村公社陆续有了新的考古发现。
同时历史科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相继出现了一大批有关原始社会史研究方面的重大成果。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出版,证明人类是从高等动物演变而来。
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教案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总学时:48课程性质□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
本次讲授内容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背景知识、
序言
需学时:3授课时间周次11星期五第二讲
教学目的1.了解摩尔根其人和大致思想
2.掌握原始社会婚姻制度变迁历史
3.掌握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划分及特征
4.掌握恩格斯写作本文献的目的
教学重点1.掌握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划分及特征
2.掌握恩格斯写作本文献的目的
教学难点
1.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划分及特征
2.恩格斯写作本文献的目的
授课方法1.阅读法:学生课堂阅读,再交流认识体会
2.讨论法:学生就文本理解的内容进行交流沟通
3.讲授法:老师讲授,学生对比所理解内容与讲授内容异同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一、课程导入
人类社会的史前史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一片空白,自从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出版以后才从根本上改变这一面貌。
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就是为了完成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与古代社会”的关系探讨的遗愿而作。
二、本次课程讲授的几个问题
(一)、摩尔根其人和大致思想
(二)、人类社会婚姻制度的变迁
(三)、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划分及特征
(四)、恩格斯写作此文献的目的
三、小结:
通过了解摩尔根的《古代社会》,我们知道他关于史前时期社会特征的分析揭示了人类社会怎样从公有制走向私有制、从无阶级社会走向阶级社会的历程。
这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正是出于这个目的,恩格斯才写作了这个文献。
课后思考题:
1.人类社会的婚姻形式走过了哪几个阶段?
2.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的社会特征是什么?
3.恩格斯为什么要写作这个文献?
课后参考书目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恩格斯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
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