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与分配方式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392.76 KB
- 文档页数:4
石羊河流域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石羊河流域位于中国甘肃省,是甘肃省最大的河流支流之一。
作为该地区的重要水资源和生态系统组成部分,石羊河流域的健康状况对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全面了解石羊河流域的水资源状况、生态环境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本次调查报告对石羊河流域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
二、调查内容与方法1. 水资源状况调查我们对石羊河流域的水资源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
通过采集水文数据,调查石羊河的水量、水质等指标,并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评估水资源的变化趋势和可持续利用状况。
2. 生态环境调查我们对石羊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详细调查。
通过调查野生动植物种类及数量、湿地覆盖面积和质量等指标,评估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并分析其变化原因。
我们调查了石羊河流域的水土保持状况以及土地利用情况。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和土地利用数据统计,了解不同地区的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状况、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对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1. 水资源状况根据调查结果,石羊河流域水量逐年呈现下降趋势。
其中,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导致的降水减少和蒸发增加,以及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大量使用和污染。
同时,石羊河水质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现象,主要来源于农业面源污染和工业废水排放。
2. 生态环境状况石羊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状况较为脆弱。
调查显示,野生动植物种类及数量出现了下降趋势,湿地覆盖面积减少,生境质量下降。
这主要是由于生境破坏、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的。
同时,由于水资源减少和污染,部分鸟类和鱼类等生物种群数量也出现了明显减少。
石羊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不完善,存在部分区域土壤侵蚀较为严重的问题。
此外,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也进一步加剧了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的情况,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
四、问题与建议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问题和建议:1. 水资源管理方面:加强水资源调查监测工作,完善水资源分配制度,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政策,加大对污染源的治理力度,提高水质。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措施及治理成效解析石羊河流域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总面积4.16万平方公里,涉及4市9县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用水矛盾极为突出,例如:上游和中游用水过度导致下游生态急剧恶化、水资源总量偏低、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行业用水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进程,分析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总结水资源管理措施和成效,为流域后续治理提供参考。
标签: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治理成效石羊河流域是甘肃省三大内陆河流域之一,扼守着河西走廊的门户,流域水资源总量为16.5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5.60亿立方米,地下水0.99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和亩均水资源量分别为731m3和280m3,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5%和20%。
流域重点治理以前,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用水总量达28.77亿m3,地下水年超采4.32亿m3,农业总用水量为24.34亿m3,占用水总量的85.7%。
由于上下游多次重复利用以及地下水的超采,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172%,已严重超过其承载能力,致使流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危害程度和范围日益扩大。
1、制约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因素1.1行业用水结构不合理,区域用水不平衡。
流域中游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没有充分考虑流域水资源的整体承载能力及区域的平衡性,用水量及耗水量偏大,中下游水资源配置不平衡。
以农业为例,由于种植结构不合理,致使中游地区耗用水量过大,下游民勤又无自产地表水,加之入境水资源的逐年减少,为了生存和生活,大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1.2水资源管理体制落后,资源浪费严重。
流域内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体制和机制与日趋恶化的流域水生态环境不相适应,缺乏系统的管理措施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
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特别是农业方面,多为高耗水作物,地表水灌溉方式在流域重点治理前以大水漫灌为主,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效重复利用率低,输水系统渗漏损失严重,造成水资源浪费。
探究石羊河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治理措施效应的论文探究石羊河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治理措施效应的论文石羊河流域最下游的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围,总面积1.59万km2,绿洲面积不足10%。
上游祁连山区发源8条山水河流,出山径流主要消耗在流域南盆地—武威盆地,其洪水河道下游出溢的泉水连同洪水汇集于石羊大河,形成民勤县境内唯一地表径流和流域北盆地—民勤盆地唯一的灌溉水源。
随着流域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增长、社会的发展,上中游用水量不断增大,进入民勤水量大幅度减少。
民勤地表径流上世纪五十年代5.42亿m3,2000年以来不足0.7亿m3,上下游水量比例由30%减少到不足7%;由于地表水资源的急剧减少,迫使大量开采地下水,水位下降9~20m;井深由数m的涝池发展到100m深井,提水机泵五次更新换代;2000年以来地下水位下降0.35~0.95m/a,矿化度升高0.08~0.12g/a;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引起植被大面积死亡;水质不断恶化,造成土地盐渍化严重。
所以采取综合管理措施,缓减水资源紧缺矛盾,促进有限水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和生态修复势在必行。
1主要问题(1)民勤县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技术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并存。
地表水人均不足260m3,不到国际抗旱极限标准的16%;流域内水资源缺乏统一调度的水源保障工程,县境内水资源管理工程不完善,用水效率低下,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超采地下水近4亿m3;滴灌等新技术虽然节水,但由于投入大推广速度慢,运行管理不完善,效益不高];下游地区灌区地下水矿化度高达4.18g/l以上,地下水质不符合灌溉要求,高矿化度水的灌溉使盐碱地面积不断扩大。
(2)田间工程配套不完善,种植结构不合理,单方水效益不足2元;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90%以上,生活、生态、工业用水不足10%,水资源利用效率效益低下,农民收入只有2000元左右。
(3)随着人口的'增加、来水的减少,供水矛盾突显,过量开采地下水;需水矛盾突出,生产用水挤占生态用水,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地下水位埋深超过天然植被生长的临界值,流域下游的青土湖区出现“罗布泊”现象,部分群众沦为“生态难民”。
浅谈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生态治理摘要:石羊河流域位于甘肃省河西内陆河流域中,随着人口不断的增长,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石羊河流域中隐藏的诸多问题开始显现出来,例如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等,不仅影响到了流域的生态环境,同时也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因此,有必要对石羊河流域的水资源生态治理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生态治理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石羊河流域的水资源问题与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长期积累并日益加重的过程。
多年来,历届省委、省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石羊河流域的水资源与生态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虽然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流域内的广大干部群众都在流域治理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但是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与生态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为:水资源短缺石羊河流域地表水资源主要来自于祁连山区,山区径流主要为降雨和冰雪融化补给,根据调查显示,石羊河流域出山口地表水资源量约为15.6亿m3,详见表1.表1.石羊河流域(1956-2010)地表水资源量石羊河流域地下水资源量,主要包括降水补给量、沙漠侧向流入量以及祁连山区侧向流入量,共为0.9983亿m3。
综上所述,根据数据统计局相关资料显示,1956-2010年,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总量共为16.61亿m3。
按照目前用水水平,多年平均来降水量时,需要的总水量为31.14亿m3,由此可见,目前石羊河流域水量严重缺乏,无法满足附近的农业、工业以及生活需求,按照这样的数量进行计算,便会有129万亩的农田无法得到河水灌溉。
水质污染按照我国《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相关规定,石羊河流域中,西大河、西营河等部分河流水质为i类,大靖河等为ii类。
总体来讲,石羊河流域中的山区水源能够用作生活、灌溉用水,但是由于黄羊河上游的采金、西营河上游的煤矿和电厂等,导致两处河流的水质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石羊河流域地下水系统划分及水资源科学管理的开题报告一、选题意义石羊河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内陆河流之一,其流域面积达到了近20000平方公里,是北京市、河北省和山西省三个省份范围内的主要水源地之一。
石羊河流域地下水资源量丰富,对当地的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尽管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石羊河地下水的开采过于膨胀,由于过度开采,导致水位下降,并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土地沉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石羊河流域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拟通过对石羊河流域地下水系统划分及水资源科学管理的研究,探索机制,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文主要研究石羊河流域地下水系统的划分和水资源科学管理机制的建立。
具体而言,本文拟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 石羊河流域地下水系统的划分方法:包括石羊河流域地下水的水层划分、地下水的水文地质特征等研究。
2. 石羊河流域地下水系统的水量分析:通过采集石羊河流域各水源的水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科学的方式评估石羊河流域的水资源数量和质量。
3. 石羊河流域地下水资源管理机制建立:结合石羊河流域的资源状况和环境背景,提出包括治理和保护措施在内的地下水科学管理方案,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归纳法、对比法、实证法等研究方法,系统的收集石羊河流域地下水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专家论文、实地调研等相关资料,并采用水文地质勘探技术,对石羊河流域地下水的水层进行详细的勘探与划分。
同时,结合实际情境,运用GIS技术,建立储量量化模型,为资源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四、研究计划第一阶段(1-3月):文献综述和调研,收集石羊河流域地下水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专家研究论文等基础资料,并对地下水系统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观测和分析。
第二阶段(4-6月):石羊河地下水系统的划分。
运用水文地质勘探技术,对石羊河流域地下水的水层进行详细的勘探与划分,并结合GIS技术,建立储量量化模型。
石羊河流域调查报告石羊河位于中国陕西省咸阳市,是咸阳市的重要水源地。
最近,我们的调查队对石羊河流域进行了一次系统的调查,以了解河流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石羊河流域基本情况石羊河流域是一个总面积为5300平方公里的流域,涵盖宝鸡市、咸阳市、渭南市、延安市和榆林市等地。
河流发源于王盘山,全长410公里,是咸阳市的主要水源地。
石羊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为630毫米,年均温度为13-15℃。
二、石羊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现状1. 水质状况我们的调查发现,由于生产、生活和农业活动的污染,石羊河的水质不断恶化。
2018年石羊河的水质监测数据显示,1个水质断面达到了劣V类,7个水质断面达到了IV类,仅有4个水质断面达到了III类以上的标准。
2. 水资源现状石羊河流域河流、湖泊和水库的总蓄水量为3.6亿立方米,年平均径流量为10.9亿立方米。
但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石羊河的水资源逐渐减少。
尤其是在夏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加剧,造成了城市用水紧张的情况。
3. 生态环境状况石羊河流域的自然生态环境较为丰富,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干扰,许多动植物物种逐渐消失或减少。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较差,尤其是采矿、化工等行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比较严重。
三、石羊河流域面临的主要问题1. 水污染严重我们的调查发现,石羊河沿岸的工厂、农田、生活区存在垃圾、废水等污染源,导致河水不断恶化。
水中的污染物质主要有有机物质、氨氮、化学需氧量等。
这些污染物质对水中生物、人类健康等造成了严重危害。
2. 水资源短缺由于城市化、工业化等因素的影响,石羊河流域的水资源存在短缺问题。
特别是在干旱季节,供需矛盾加剧,不利于城市的持续发展。
3. 生态环境破坏生态环境的破坏是石羊河流域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未经科学规划的采矿、建厂等活动对土壤、大气和水体的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等造成破坏,并危及到人类的健康。
四、对石羊河流域的建议1. 保护水资源应加强石羊河的治理,重点保护水源地和水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