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卷]2018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和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92 MB
- 文档页数:37
2018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1.(3分)为下面这段文字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1)心旷神怡(2)B(3)斑驳【分析】本题考查字音与字形.【解答】本题考查字音与字形.根据平时的积累与语境,(1)这里的“xīnkuàngshényí”应写作“心旷神怡”,(2)“儒学”中的“儒”应读作“rú”,故选:B.(3)“bānbó”应写作“斑驳”.答案:(1)心旷神怡.(2)B.(3)斑驳.【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既要熟练掌握拼音,还要写准汉字,在学习中要做一个有心人.2.(2分)正确使用汉字,彰显城市品位.请你修改下面广告牌上的错别字.【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与正确书写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一个是同音错别字“已”,一个是形近错别字“骋”.【解答】答案:“已”改为“以”,“骋”改为“聘”.【点评】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3.(8分)古诗文积累.(1)积累古诗文可以用联想的方法.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借鱼写水的澄澈,“皆若空游无所依,①日光下澈,②影布石上”;苏轼借水写月光的澄澈,“③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蓝竹柏影也”.东晋田园诗人④陶渊明(人名)自称“五柳先生”,他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让人联想到王籍的“⑤此地动归念,⑥长年悲倦游”(《人若耶溪》).(2)中国人取名常从古诗中汲取灵感,下列名字出自什么诗句?选一个...回答. A.邱胜春(人名)B.渡远(桥名)C.锦江(宾馆名)D.日幕(亭子名)【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古诗文的背诵、默写,能熟练的背诵并准确的默写,不出现错别字.对于一些理解性的背诵默写的诗句要理解原句,还要知道句子的象征意义,延伸意义,知道用于哪种意境之中.【解答】答案:(1)①日光下澈(重点字:澈)②影布石上③(庭下)如积水空明④陶渊明(陶潜)⑤此地动归念⑥长年悲倦游(重点字:倦)(2)A.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重点字:寥)B.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重点字:荆)C.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重点字:垒)D.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点评】做好本题要考熟练地背诵,积累,还要注意字形不出现错别字,一些经典名句要深刻理解.4.(2分)用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称呼如图中的礼仪,正确的一项是()A.我要向你稽首..(《雷电颂》)B.(翠莲)向前来深深的道了三个万福..(《水浒》)C.范进向他作揖..(《范进中举》)D.(秦王)长跪..而谢之日(《唐雎不辱使命》)【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时需要对作者、作品、出处等内容做到了如指掌.【解答】A.有误,稽首(qǐ shǒu),指古代跪拜礼,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常为臣子拜见君父时所用.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B.有误,古代妇女行的敬礼,两手轻轻抱拳在胸前右下侧上下移动,同时略做鞠躬的姿势;C.正确,作揖,民间传统的一种礼节.相对于庶民打招呼的万能性礼节“拱手“,“作揖礼“是士相见或感谢时常用隆重性的礼节.两手抱掌前推,身子磬折(30、45度不等),表示向人敬礼,根据图中的礼仪应是“作揖”D.有误,古代的一种礼节,指直身而跪,其礼节较轻.直身而跪,也叫“跽“.古时席地而坐,坐时两膝据地,以臀部着足跟.跪则伸直腰股,以示庄敬.故选:C.【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如可以把古代关于礼仪的常识整理一下.5.(2分)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B(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AA.yǔ B.yù【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辨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把握不准的要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更要注意根据积累准确书写.【解答】答案:B、A【点评】本道题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正确运用能力.中考常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同音字,易误读字,而字音多而杂,要树立长期积累的意识.6.(2分)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将军宜枉驾顾.之B.河曲智叟亡.以应今亡.亦死C.陶后鲜.有闻鲜.妍明媚D.邹忌修.八尺有余讲信修.睦【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一词多义的辨析能力.【解答】A.拜访;B.通“无”,没有/逃跑;C.少/鲜艳;D.身高/培养.故选:A.【点评】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实词注意题干中的提示,“意义”指词的含义,“用法”指词的变用,哪一点相同或相似都可以.二、阅读(51)名著阅读(从下列题目中选一个作答)7.(3分)《童年》是外国长篇小说,《傅雷家书》是多篇书信汇编,根据这些特点,可以分别采用哪些方法阅读?【分析】《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在人间》《我的大学》),它讲述的是阿廖沙的童年生活.《童年》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专横残暴的外祖父,善良乐观的外祖母,勇敢正直的阿廖沙,以及快乐的“小茨冈”.《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以及自身的人生经验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解答】此题是对读名著方法的探究,属于开放性题目.解答此题,学生可根据这两部名著的不同特点,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来谈.是通读还是选择阅读?)《童年》是长篇小说,要全面了解内容,适宜通读;《傅雷家书》是书信汇编,独立成篇,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性阅读.是精读还是浏览?比如《童年》是小说,对于一些次要情节我可以略读;《傅雷家书》属散文,要静心精读.还可进行拓展阅读,比如《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一部,可以拓展阅读其它两部作品;《傅雷家书》)的作者是翻译家,在家书中多次提到他自己翻译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可以拓展阅读这本书.答案:(1)《童年》是长篇小说,为了解内容与写法,适宜通篇阅读;《傅雷家书》是书信汇编,独立成篇,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性阅读.(2)《童年》是文学作品,通过阅读可以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阅读时要调动联想与想象,运用体验式的阅读方法;《傅雷家书》是非文学作品,是一位知识渊博的父亲给孩子的人生指导,阅读这本书,感受父子深情的同时还可以丰富文化、艺术、历史等各领域的知识,适合采用摘记、批注的方法阅读.(3)《童年》是翻译作品,有条件的可以与多种译文以及原著比较阅读,它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一部,可以拓展阅读其它两部作品;《傅雷家书》)的作者是翻译家,在家书中多次提到他自己翻译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可以拓展阅读这本书.(4))《童年》是小说,对于一些次要情节我可以略读或大体浏览;《傅雷家书》相当于散文,静心精读,方能解读出拳拳爱子之心.【点评】解答此题,要有阅读名著方法的积累,需对两部名著的内容熟悉,了解其各自特点,联系自己读名著的切身体验来谈读这两部名著的具体方法.8.(3分)请以《朝花夕拾》和《名人传》为例,探究回忆性散文和传记的不同特点.(可以从选材、人称、写作目的、表达方式等角度思考)【分析】《朝花夕拾》是鲁迅1927年所作的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共10篇最初在《莽原》杂志上发表时总题目为“旧事重提”,1927年编集成书,改为现名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是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全书收录了《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等十篇文章.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不少文章包含着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名人传》小说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贝多芬,他的音乐受到欢呼,他的困难却几乎无人问津,在生命的末日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米开朗琪罗,每从事一项工程,都必然遭到一批小人的嫉妒和怨恨,他同贝多芬一样终身未婚,没有能享受到真正的爱情.他直到临终前几天还整天站着塑像,终于留下传世杰作.托尔斯泰,要面对整个贵族上流社会,以至被教会开除教籍.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下定了摆脱贵族生活的决心.【解答】本题考查对名著特点的探究能力.学生要了解这两部名著的内容,根据题干中已经提示的探究角度作答.从选材角度,《朝花夕拾》属散文,选材自由灵活,《名人传》是人物传记,必须围绕人物选材.从人称角度来看,散文是表达作者的经历和感受,要用第一人称,他人传记可用第三人称.写作目的方面,散文是表达自己的情思,传记是表现传记人物的精神风貌.从表达方式来看,散文是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传记以叙述为主,其他表达方式运用较少.答案示例:(1)选材不同:回忆性散文选材自由,如《藤野先生》不仅写了藤野先生的事迹,也写了中国留学生看樱花学跳舞等事件,传记必须围绕传记人物选材;散文的材料是经过作者过滤的事实,带有主观色彩,传记材料基于日记、书信等,比较客观.(2)人称不同:回忆性散文用第一人称“我讲述故事,有双重叙述视角,如《五猖会》既有童年的“我”对五猖会的热切期盼,也有成年的“我”对封建教育的理性批判;传记有自传和他传,自传用第一人称,他传用第三人称叙述.(3)写作目的不同:回忆性散文的写作目的是表达作者自己的情思,如通过对藤野先生的回忆,鲁迅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思念以及对祖国的忧思;传记的目的是表現传主的精神品质,如《名人传》彰显的是三个传主的精神品貭,而不是罗曼•罗兰的态度或思考.(4)表达方式不同:回忆性散文可以根据需要自由自由选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传记主要是用事实本身表现传主形象,所用描写有限,很少抒抒情或议论,如对贝多芬最后一次演奏的描写只用了寥寥数笔.(5)想象的空间不同:回忆性散文想象自由,传记中也有想象.但传记中的想象只用チ填补事实的空缺,如贝多芬的一生主要事件源自书信、对话录等原始材料,想象只局限于一些小细节.【点评】解答此题,要对两篇名著内容熟悉,对它们的写作特点了解,才能根据题干中的提示去分析其特点.分析时可选择自己擅长的角度,结合两部名著内容分析.9.(15分)文学作品阅读小偷车夫和老头①萧红木柈②车在石路上发着隆隆的重响.出了木柈场,这满车的木柈使老马拉得吃力了!但不能满足我,大木柈堆对于这一车木柈直像在牛背上拔了一颗毛,我好像嫌这柈子太少.“丢了两块木柈哩!小偷来抢的,没看见?要好好看着,小偷常偷柈子……十块八块也能丢.”我被车夫提醒了!觉得一块木柈也不该丢,木柈对我才恢复了它的重要性.小偷眼晴发着光又来抢时,车夫在招呼我们:“来了啊!又来啦!”郎华招呼一声,那竖着头发的人跑了!“这些东西顶没有脸,拉两块就得啦吧!贪多不厌,把这一车都送给你好不好?……”打着鞭子的车夫反复地在说那个小偷的坏话,说他贪多不厌.在院心把木柈一块块推下车来,那还没有推完,车夫就不再动手了!把车钱给了他,他才说:“先生,这两块给我吧!拉家去好烘火,孩子小,屋子又冷.”“好吧!你拉走吧!”我看一看那是五块顶大的他留在车上.这时候他又弯下腰去,弄一些碎的,把一些木皮扬上车去,而后拉起马来走了.但他对他自己并没说贪多不厌,别的坏话也没说,跑出大门道去了.只要有木柈车进院,铁门栏外就有人向院里看着问:“柈子拉(锯)不拉(锯)?”那些人带着锯,有两个老头也扒着门扇.这些木柈就讲妥归两个老头来锯,老头有了工作在眼前,才对那个伙伴说:“吃点么?”我去买给他们面包吃.柈子拉完又送到柈子房去.整个下午我不能安定下来,好像我从未见过木柈,木柈给我这样的大欢喜,使我坐也坐不定,一会跑出去看看.最末老头子把院子扫得干干净净的了!这时候我给他工钱.我先用碎木皮来烘着火.夜晚在三月里也是冷一点,玻璃窗上挂着蒸汽.没有燃灯,炉火颗颗星星地发着爆炸,炉门打开着,火光照红我的脸,我感到例外的安宁.我又到窗外去拾木皮,我吃惊了!老头子的斧子和锯都背好在肩上,另一个背着架柈子的木架,可是他们还没有走,这许多的时候,为什么不走呢?“太太,多给了钱吧?”“怎么多给的!不多,七角五分不是吗?“太太,吃面包钱没有扣去!”那几角工钱,老头子并没放入衣袋,仍呈在他的手上,他借着离得很远的门灯在考察钱数.我说:“吃面包不要钱,拿着走吧!”“谢谢,太太.”感恩似的他们转过身去走了,觉得吃面包是我的恩情.我愧得立刻心上烧起来,望着那两个背影停了好久,羞恨的眼泪就要流出,已经是祖父的年纪了吃块面包还要感恩吗?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萧红散文集》【注释】①该篇创作于一九三五年三月至五月间,之前萧红从封建地主家庭出走,在哈尔滨过着饥寒交迫、漂泊无定的生活.②袢:bàn,大块木柴(1)用下列诗句批注阅读本文的感受,恰当的一项是AA.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B.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C.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2)运用表格中提示的方法,结合描写车夫或老头言行的语句,具体分析他们的形象特点.(3)结合全文,赏析下面这段文字,可以从表达方式、行文节奏、画面色调等角度思考.夜晚在三月里也是冷一点,玻璃窗上挂着蒸汽.没有燃灯,炉火颗颗星星地发着爆炸,炉门打开着,火光照红我的脸,我感到例外的安宁.(4)萧红和杨绛在各自的文章中都写到了“愧”,谁的“愧”打动了你?为什么?【附】杨绛《老王》结尾:“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分析】本文主要勾画出了三种人物:小偷、车夫和老头.每一种人物都代表了国民性格的某一个方面,都是我们国民性格的典型表现.小偷是盗窃者,所依据的是不劳而获,窃取他人财产而得到自己的满足;车夫是求乞者,却穿上了老实忠厚的外衣,求乞的手段也并不高明,把车上的五块顶大的他留在车上,把一些木皮扬上车去,而后拉起马来走了.乞求中有点无赖,作者对此心中一丝不快,但更多的是宽容与理解.两个拉锯老人,干活中吃了“我”的面包,在算工钱的时候,因为“我”没有扣除工钱而深感不安,久久不离开,两个拉锯老人的诚实与善良深深的感动了我,在两个拉锯老人的身上,作者看到了人性之美.【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本主旨的理解掌握.作答时,需结合文本内容和作者的写作背景来具体分析.该篇创作于一九三五年三月至五月间,之前萧红从封建地主家庭出走,在哈尔滨过着饥寒交迫、漂泊无定的生活.文中的两位老人为了生计四处奔波,无安身之所,所以最适合做本文批注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故选:A(2)本题考查分析人物性格,作答时,需根据人物在文本中的表现,结合自己的阅读体悟具体分析.“那还没有推完,车夫就不再动手了!““这时候他又弯下腰去,弄一些碎的,把一些木皮扬上车去“这两句话中的一个“就“字和一个“又“字,生动形象的表现了车夫的狡猾和贪婪.“最末老头子把院子扫得干干净净的了!“表现了两位老人干活的认真负责,“太太,吃面包钱没有扣去!”这句话表现了他们的淳朴善良.(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题目中已经给出了赏析的方向,结合句子的具体内容分析即可.从语言风格上来看,文本中的描写非常的简洁,几乎不加修饰,而这句话却写得细腻而深刻.从色调上来看,我的脸被火光映红,这是全文唯一的亮色,“例外的安宁“表现我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这是因为我看到人性中不仅有车夫的狡猾和贪婪,还有这两位老人的善良与淳朴,让我感受到人性的美好,所以心里是安宁的.据此分析可作答.(4)本题考查比较阅读.为开放类试题,不要求统一答案,只需言之成理,符合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本题时,无论认为是谁的愧感动了自己都可以,只需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表述合理即可.杨绛的愧表现了她的自省精神,这是她坦诚的表现.而萧红的愧则表现了她的道义担当,她认为给予苦难者以帮助,这是自己应该做的事,他们反而来感谢自己,这让她良心有愧.据此分析可作答.答案:(1)A(2)示例:“还没有推完,车夫就不再动手了!”这时候他又弯下腰去,弄一些碎的,“从句中的副词“就”和“又“以看出,车夫盘算时机开口讨要木桦的奸猾,以及得寸进尺的贪婪.(3)示例;前文的叙述描写非常简洁,这几句的描写却很细腻,使文章节奏繁缓有别.这段话还为下文事情的继续发展蓄势,让文章起伏有致.火光冲破黑暗与寒冷,让人安心,炉火爆炸的声音欢快喜悦,窗上的蒸汽朦胧而温馨,“我”的脸被火光映红,是全文唯一的亮色.寥寥数语描绘的画面,表现了“我“在饥寒交迫的生活中片刻的安宁与满足,显得格外珍贵,令人感动.(4)示例1;杨绛的“愧”打动了我.杨绵在和老王相当长时间的交往中并没有将这个普良不幸的老人当作自己的朋友,这和老王对她的态度并不对等.当杨绛終于明白这一点的时候,她深深地自责,不留情地剖析自己,在散文中毫不掩饰地写出自己的真实表现,她的愧作、反思令人敬佩.示例2:萧红的“愧”打动了我.萧红虽然自己处境艰难,但始却竭力帮助其他穷苦人.当善良的老人为一口食物向她感恩时,她羞愧难当,觉得不该领受如此沉重的感恩,为自己无力帮助他们自责羞恨.当萧红对老无所养发出反问时,我感受到了她伟大的悲悯情怀.采例3;两人的“愧”都打动了我.杨绛对老王施与善意但保持距离,一朝惊醒,深刻自省,是知识分子坦诚的表现.萧红面对弱者,伸出援手却不自诩,受到感恩反而更警醒自责,表现出最朴素真挚的道义相当.她们两人的“愧”都表现了最为珍贵的良知.【点评】概括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而不是指外表特征.解题思路:从具体的人物行为事件和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从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入手,抓住抒情和议论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10.(14分)非文学作品阅读阅读提示:1.本文不需要全文精读,建议先测览全文(约2分钟),再读文后题目,根据答题需要,选择重点内容阅读.2.配图中的字影不需要...同读.《人民日报》年度好标题,竞然是这些三只眼传媒2018﹣05﹣10《人民日报》每两个月评选一次好标题,每次10个左右,分为一二三等奖,2017年一共评选了好标题64个.作为全国媒体人业务标杆的《人民日报》,其妤标题有很多“会说话”,而且说得有味、说得有理,让人耳目一新,连连点赞.《人民日报》好标题到底好在哪一、口语化要体现人情味儿新闻说事实,标题是开场,开场说的好,能吸引受众往下看.口语化标题,使用群众的生活用语,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汁原味,讲出的话有生活气息,更能体现人情味儿,这样会更容易被读者接受.A这个标题构思巧妙、新颖别致,以全票当选一等奖.叙述式的引题写实,点出种植转型这一关键词;拟人化的主题简明直白,表明种植转型内容;口语化的表达活波亲切、通俗易懂,能够让读者了解种植結构调整这一重大农业政策.B春节过后,人们拖着沉甸甸的行李箱返回工作岗位,里面装的不仅仅是一样样的具体实物,更是一份份浓浓的亲情.象征着离家远行的行李箱空间再大,都装不下远行人对家的思念与依恋,标题准确地击中了读者内心的柔软之处,有力地激发起读者的共鸣.这个标题也是全票当选一等奖.二、口语化不是普通大白话标题的口语化,并不是把群众口头语言原封不动进行呈现,而是要对这些原生态语言进行加工、提炼,在准确、简练的前提下,让标题更加形象、生动,突显文化品位.一是语感强,对称美.中文表达讲究修辞,体现博大精深文化.新闻标题中运用对仗,能够使标题呈现平衡感与对称美,不仅利于传統文化弘扬,还能有效提升报道的文化气质.该文是“补民生短板,咱们加油干”系列报道的首篇,刊发于2017年11月3日17版,文章将采访对象的原话提炼并制成标题,道出了劳动者们坚忍不拔、希望靠双手奋斗出幸福生活的决心和信心,也揭示出目前有些地方由于社会管理不当,人为阻滞百姓劳动致富的现实,口语化的表达,朴实无华、简洁平实,直戳问题实质,一针见血,很有力度,为相关部门防“堵”疏“堵”提供了启示.二是语意丰,有理趣.中国的汉字,本身就有强大的文化魅力.看似平當的话语,放在不同的标题语境下,能产生不同的解读,蕴藏的辩证、双关、悬疑等哲理也能让人拍案叫绝.这组标题准确生动地概括了主人公一生的工作内容和贡献,引题交待了主人公的姓名和82岁的高龄,以及工作单位和工作日上午仍时常去办公室上班的忙碌安排,有情节、有故事;主题采用拟人化手法,将对风云变化的研究比喻成“琢磨云的脾气”,增强了画面感,既有文采,又显情怀.“琢磨”以一词尤其用得秒,耐人寻味.三、口语化要有时代感时代的特点也会在标题中留下印记,短标题的流行和网络化标题在广泛使用,体现的就是当今时代的特点.读题时代,标题短而精,不仅读来朗朗上口,而且易读易懂易传播.网络流行语用在题中,也能跟上时尚节拍.2010年11月10日,当“给到力”首登《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时,曾让不少人感到“意外”.如今,网言网语在报纸上的使用已非常普遍.用得准确,会让读者感觉亲近、自然.巧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解读秘费红利对经济新常态的重要意义,生动鲜活而且有时代气息.两个贴切的比喻既增加了标题的感染力,又提升了内容的思想性,同时这种押韵结构也进一步强化了标题的韵律感.来源:长江微信公众号(综合研究事儿、金台新声、新闻与写作)〔运城网信备案号I20011)选自微信公众号“三只眼传媒”,有删改新闻阅读•参与讨论(1)根据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分析《人民日报》评选年度好标题的意义.。
2018 年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卷(1)书写(分)此题依据卷面书写状况评分。
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一、累积(分)1.依据拼音书写词语,并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3分)真切漂亮的生命执著地追求着真善,它不会攀高接贵地歪曲自己的形象,涂改自己灵巧的线条,更不会让自己漂亮的底色染上尘污。
除非用烈火将其燃为huīj ìn ▲,使之化为尘埃,不然,漂亮的生命就像一条清亮的小溪,永久一往直前、乐观坚毅地奔向海洋,直到最后一滴。
有时,它或许会被冷峻地阻断;有时,它或许会被无情地gēqiǎn ▲;更甚至,它还未及瞥.▲(A .piě;B .piē)一眼那夜幕下漂亮绚烂的星海苍穹,未及静静地倾听一声那宇宙深处的纯洁之音,它就已被意想不到的俗气与邪恶一下子毁得千疮百孔,奄奄一息 ,, 生命之所以漂亮,正在于它有血有肉的过程中,一直高扬着一个漂亮的主题:美丽之所以永久,正在于生命的底蕴中,一直流动着人类对世界最纯粹的良心与盼望。
2.以下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 2 分)A .我们在朗读诗歌时,要应声求气,涵泳诗韵,以求完满地再现情、景、理、声交融的美好诗境。
B.目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心浮气躁、急功进利的不良民风,在这类民风的裹挟下,有的人也就不由自主,随声附和了。
C.儒雅内敛而不事张扬,孜孜以求而艰韧不拔,宠辱不惊而不慌不忙,这类风采值得我们尊崇。
D.在诸多科学家眼里,科学与艺术并不是爱憎分明,而是孪生姊妹,如同人类文明史上的两朵奇葩,在真善美的百花园中争奇斗艳。
3.下边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
( 2 分)A.面对“微信拉票”,家长们要有笃定的文化崇奉和强盛的内心世界,不可以随声附和。
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
B.烟花的刺鼻滋味是由于含有燃放后产生的氮氧化物、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气体和烟尘颗粒等有害物造成的,这些气体和烟尘能刹时提升PM2.5 浓度。
(一)名著阅读(6分)7.从下列题目中选一个作答。
(6分)(1)《童年》是外国长篇小说,《傅雷家书》是多篇书信汇编,根据这些特点,可以分别采用哪些方法阅读(2)请以《朝花夕拾》和《名人传》为例,探究回忆性散文和传记的不同特点。
(可以从选材、人称、写作目的、表达方式等角度思考)答案:7. (1)示例:《童年》是长篇小说,为了解内容与写法,适宜通篇阅读;《傅雷家书》是书信汇编,独立成篇,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性阅读。
《童年》是文学作品,通过阅读可以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阅渎时要调动联想与想象,运用体验式的阅读方法;《傅雷家书》是非文学作品,是一位知识渊博的父亲给孩子的人生指导,阅读这本书,感受父子深情的同时,还可以丰富文化、艺术、历史等各领域的知识,适合采用摘记、批注的方法阅读。
《童年》是翻译作品,有条件的可以与多种泽文以及原著比较阅读,它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一部,可以拓展阅读其它两部作品;《傅雷家书》的作者是翻译家,在家书中多次提到他自己翻译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可以拓展阅读这本书。
(2)示例:选材不同。
回忆性散文选材自由,如《藤野先生》不仅写了藤野先生的事迹,也写了中国留学生看櫻花、学跳舞等事件;传记必须围绕传主选材。
散文的材料是经过作者过滤的事实,带有主观色彩;传记的材料基于书信、日记等,比较客观。
人称不同。
回忆性散文用第一人称“我”讲述故事,有双重叙述视角,如《五猖会》既有童年的“我”对五猖会的热切期盼,也有成年的“我”对封建教育的理性批判。
传记有自传和他传,他传采用笫三人称叙述。
写作目的不同。
回忆性散文的写作目的是表达作者自己的情思,如,通过对藤野先生的回忆,鲁迅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情感以及对祖国的忧思。
传记的目的是表现传主的性格品质,如《名人传》彰显的是三个传主的精神品质,而不是罗曼•罗兰的态度或思考。
表达方式不同。
回忆性散文可以根据需要,自由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2018衢州市中考语文试题(有答案)
5 浙江省6)
第三,如何查找已发表的作品?在网站顶部导航中的“我的书房”下拉选项中点击“我的作品”,即可显示您已提交的作品内容。
(摘自“书香浙江全民阅读网”,有改动)
9下列选项中的图与“用户注册流程”的第三条相匹配的是(▲ )。
(2分)
10判断下列各项表述的正误,将序号分别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4分)
⑴浙江省各中小学都能使用该网站,该网站只接受实名注册,且能识别注册人信息的真伪。
⑵注册成功后即拥有“我的书房”,如杭州外国语学校在该网站有3003个“个人书房”。
⑶该网站“最热门活动”于2018年5月13日结束,这个活动引导广大学生理解“中国梦”。
⑷图5中的通知不完整,但我们可以推知落款单位是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和共青团中央。
正确项▲ 错误项▲
11下面是发表作品的操作步骤,请按正确的流程进行排序,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2分)
①点击“读书活动” ②填写作品信息③搜索学校④选择具体活动项目
12这份指南是为参加“理想、诚信、快乐、感恩”读书征活动的中小学生写的,你认为适合他们阅读吗?请阐述你的观点。
(4分)
三、古诗阅读(26分)
(一)(4分)
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
浙江省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衢州市)语文一、积累1. 为下面这段文字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答案】(1)心旷神怡(2)B (3)斑驳【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和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斑驳。
2. 正确使用汉字,彰显显城市品位。
请你修改下面广告牌上的错别字。
【答案】“骋”改为“聘”“已”改为“以”【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骋”改为“聘”,“已”改为“以”。
3. 古诗文积累(1)积累古诗文可以用联想的方法。
柳宗元的《小石谭记,借鱼写水的澄澈,“皆若空游无所依,______,________;苏轼借水写月光的澄澈,“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东晋田园诗人_______(人名)自称“五柳先生”,他的“料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让人联想到王籍的“______,_____”(《人若耶溪》).(2)中国人取名常从古诗中吸取灵感,下列名字出自什么诗句?选一个回答.A.邱胜春(人名)B.渡远(桥名)C.锦江(宾馆名)D.日暮(亭子名)______________【答案】(1). (1)①日光下澈(2). ②影布石上(3). ③(庭下)如积水空明(4). ④陶渊明(陶潜) (5). ⑤此地动归念(6). ⑥长年悲倦游(7). (2)A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B.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解析】本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
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
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一、积累(19分}1.为下面这段文字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9分)2.正确使用汉字,彰显显城市品位。
请你修改下面广告牌上的错别字。
(2分)3。
古诗文积累(1)积累古诗文可以用联想的方法。
柳宗元的小石谭记,借鱼写水的澄澈,“皆若空游无所依,,;苏轼借水写月光的澄澈,“,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东晋田园诗人自称“五柳先生”,他的“料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让人联想到王籍的“,”(《入若耶溪》).(2)中国人取名常从古诗中吸取灵感,下列名字出自什么诗句?选一个回答.A.邱胜春(人名)B. 渡远(桥名〕C.锦江(宾馆名)D.日暮(亭子名)4.用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称呼右图中的礼仪.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我要向你稽首(《雷电颂》)B.(翠莲)向前来深深的道了三个万福(《水浒传》)C.范进向他作揖(《范进中举》)D.(秦王)长跪而谢之曰(《唐雎不辱使命》)5.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
(2分)(1)未复有能与其寄者( )(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A. yū B, yù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将军宜枉驾顾之B, 河曲智臾亡以应今亡亦死C.陶后鲜有闻鲜妍明媚D.邹忌修八尺有余讲信修睦二阅读(51分)(一)名著阅读(6分)7.从下列题目中选一个作答。
(6分)(1)《童年》是外国长篇小说,《傅雷家书》是多篇书信汇编,根据这些特点,可以分别采用哪些方法阅读?(2)请以《朝花夕拾》和《名人传》为例,探究回忆性散文和传记的不同特点。
(可以从选材、人称、写作目的、表达方式等角度思考)(二)文学作品阅读(I5分)小偷车夫和老头①萧红木柈②车在石路上发着隆隆的重响。
出了木柈场,这满车的木柈使老马拉得吃力了!但不能满足我,大木柈堆对于这一车木柈,真象在牛背上拔了一根毛,我好象嫌这柈子太少。
“丢了两块木柈哩!小偷来抢的,没看见?要好好看着,小偷常偷柈子……十块八块木柈也能丢。
浙江省衢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试题预览:浙江省衢州市200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9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漫步钱江源头,你会感觉到山川之灵秀,民风之淳pǔ ( 1) ;步入南孔圣地,你会领lǜe( 2 ) 到文风之昌盛,儒风之浩荡;翻阅古城历史,你会看到江山代有才人出,赵拤、毛滂著作丰———人与自然和xié ( 3 ) 相融,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名城衢州,正散发着独特的mèi( 4 ) 力。
2.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衢江像一首柔美的乐章,从远处飘逸而来,又悄然而去。
江流宛转,(1)了灵秀的生命,(2)了纯净的心灵,也(3)了三衢大地厚重的文化。
A.滋养 B、积淀 C、孕育3、在句中,词语的顺序不同,句子的表达效果也不同。
请参照示例,根据要求,改变句子。
(不减词语,可适当改动标点)(4分)【示例】原句:这本书是他送我的。
改为突出“他”的句子:是他,送给我这本书的。
原句:我从那些平凡人的身上看到了一种让人感动的力量。
(1)改为突出“力量”的句子:。
(2)改为突出“平凡人”的句子:。
4.古诗词名句默写。
((1)——(4)题必做,(5)(6)题选做一题)(8分)(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诗经•秦风》)(2),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3)温家宝在荧光屏剑桥大学演讲时,引用唐代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 ,”来形容中国当前形势:社会发展平稳,人民充满信心。
(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借明月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5)请写出古诗词中有关励志的句子。
(写出连续的两句),。
(6)请写出古诗词中描写边塞风光的句子。
(写出连续的两句),。
5.名著阅读。
(4分)(1)下面三幅图的内容都取材于《水浒》,请任选两幅,分别写出它们所表现的故事情节。
浙江省衢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一、积累1.为下面这段文字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我在南孔的圣境里盼着你你在思鲁阁的檐下īn uàng shén yí______圣泽的风吹进你的胸怀里儒______(A.rǔB.rú)学仁爱大义衢州有礼我在烂柯的梦境里和你黑白于局你驻足灯火通明的水亭光影bān bò______古城楼在这里历史沧桑悠悠衢州有礼2.正确使用汉字,彰显城市品位。
请你修改下面广告牌上的错别字。
3.古诗文积累。
(1)积累古诗文可以用联想的方法。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借鱼写水的澄澈,“皆若空游无所依,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苏轼借水写月光的澄澈,“③__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东晋田园诗人______④(人名)自称“五柳先生”,他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让人联想到王籍的“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
(《人若耶溪》)(2)中国人取名常从古诗中汲取灵感,下列名字出自什么诗句?选一个回答。
A.邱胜春(人名)B.渡远(桥名)C.锦江(宾馆名)D.日幕(亭子名)4.用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称呼下图中的礼仪,正确的一项是(▲)A.我要向你稽首(《雷电领》)B.(翠莲)向前深深的道了三个万福(《水浒》C.范进向他作揖(《范进中举》D.(秦王)长跪而谢之曰(《唐雎不辱使命》)5.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
(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A.yǔB.yù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将军宜枉驾顾之B.河曲智叟亡以应今亡亦死C.陶后鲜有闻鲜妍明媚D.邹忌修八尺有余讲信修睦二、阅读(一)名著阅读7.从下列题目中选一个作答。
(1)《童年》是外国长篇小说,《傅雷家书》是多篇书信汇编,根据这些特点,可以分别采用哪些方法阅读?(2)请以《朝花夕拾》和《名人传》为例,探究回忆性散文和传记的不同特点。
浙江省201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衢州卷)语文试题本试卷共四大题,满分为120分<含书写3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1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3分)家乡的歌舞曲艺独具地方特色:西安高腔激越高kàng,龙游灯舞威武奔放,开化草龙阵式fán多。
江山的手舞狮一dù失传,幸得抢救,如今也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MlvdidjJf82.根据语境,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①有一个王子,生性多愁善感,最听不得的故事。
②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的点缀。
③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的河流。
A.悲凉悲惨悲愤 B.悲惨悲凉悲愤C.悲凉悲愤悲惨 D.悲愤悲凉悲惨3.将下列句子连接成意义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①走进一环,回首只见浮云衬着初冬的天空,自由自在地游动。
下面众峰峥嵘,各不相让,实在看不出船是怎样硬从群山缝隙里钻过来的。
MlvdidjJf8②天又晓得船将怎样从这些巨汉的腋下钻出去。
③往前看呢,山岚弥漫,重岩叠嶂:有的如笋如柱,直插云霄;有的像彩屏般屹立在前,恰似巨汉挡住去路。
④整个大江有如一环环接起来的银链,每一环四壁都是蔽天翳日的峰峦,中间各自形成一个独特天地,有的椭圆如琵琶,有的修长如梭。
MlvdidjJf8A.④②①③ B.④①③② C.①③②④ D.②④③①4.古诗文名句默写。
<5分)<1)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老木沧波无限悲。
<陈与义《登岳阳楼》)<3)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4)只恐双溪舴艋舟,。
<李清照《武陵春》)<5)当生与义不可两全的时候,众多见义勇为者用行动诠释“”。
2018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19分)1.(3分)为下面这段文字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1)(2)(3)2.(2分)正确使用汉字,彰显城市品位。
请你修改下面广告牌上的错别字。
3.(8分)古诗文积累。
(1)积累古诗文可以用联想的方法。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借鱼写水的澄澈,“皆若空游无所依,①,②”;苏轼借水写月光的澄澈,“③,水中藻、荇交横,蓝竹柏影也”。
东晋田园诗人④(人名)自称“五柳先生”,他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让人联想到王籍的“⑤,⑥”(《人若耶溪》)。
(2)中国人取名常从古诗中汲取灵感,下列名字出自什么诗句?选一个...回答。
A.邱胜春(人名)B.渡远(桥名)C.锦江(宾馆名)D.日幕(亭子名)4.(2分)用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称呼如图中的礼仪,正确的一项是()A.我要向你稽首..(《雷电颂》)B.(翠莲)向前来深深的道了三个万福..(《水浒》)C.范进向他作揖..(《范进中举》)D.(秦王)长跪..而谢之日(《唐雎不辱使命》)5.(2分)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
(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A.yǔ B.yù6.(2分)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将军宜枉驾顾.之B.河曲智叟亡.以应今亡.亦死C.陶后鲜.有闻鲜.妍明媚D.邹忌修.八尺有余讲信修.睦二、阅读(51)名著阅读(从下列题目中选一个作答)7.(3分)《童年》是外国长篇小说,《傅雷家书》是多篇书信汇编,根据这些特点,可以分别采用哪些方法阅读?8.(3分)请以《朝花夕拾》和《名人传》为例,探究回忆性散文和传记的不同特点。
(可以从选材、人称、写作目的、表达方式等角度思考)9.(15分)文学作品阅读小偷车夫和老头①萧红木柈②车在石路上发着隆隆的重响。
出了木柈场,这满车的木柈使老马拉得吃力了!但不能满足我,大木柈堆对于这一车木柈直像在牛背上拔了一颗毛,我好像嫌这柈子太少。
“丢了两块木柈哩!小偷来抢的,没看见?要好好看着,小偷常偷柈子……十块八块也能丢。
”我被车夫提醒了!觉得一块木柈也不该丢,木柈对我才恢复了它的重要性。
小偷眼晴发着光又来抢时,车夫在招呼我们:“来了啊!又来啦!”郎华招呼一声,那竖着头发的人跑了!“这些东西顶没有脸,拉两块就得啦吧!贪多不厌,把这一车都送给你好不好?……”打着鞭子的车夫反复地在说那个小偷的坏话,说他贪多不厌。
在院心把木柈一块块推下车来,那还没有推完,车夫就不再动手了!把车钱给了他,他才说:“先生,这两块给我吧!拉家去好烘火,孩子小,屋子又冷。
”“好吧!你拉走吧!”我看一看那是五块顶大的他留在车上。
这时候他又弯下腰去,弄一些碎的,把一些木皮扬上车去,而后拉起马来走了。
但他对他自己并没说贪多不厌,别的坏话也没说,跑出大门道去了。
只要有木柈车进院,铁门栏外就有人向院里看着问:“柈子拉(锯)不拉(锯)?”那些人带着锯,有两个老头也扒着门扇。
这些木柈就讲妥归两个老头来锯,老头有了工作在眼前,才对那个伙伴说:“吃点么?”我去买给他们面包吃。
柈子拉完又送到柈子房去。
整个下午我不能安定下来,好像我从未见过木柈,木柈给我这样的大欢喜,使我坐也坐不定,一会跑出去看看。
最末老头子把院子扫得干干净净的了!这时候我给他工钱。
我先用碎木皮来烘着火。
夜晚在三月里也是冷一点,玻璃窗上挂着蒸汽。
没有燃灯,炉火颗颗星星地发着爆炸,炉门打开着,火光照红我的脸,我感到例外的安宁。
我又到窗外去拾木皮,我吃惊了!老头子的斧子和锯都背好在肩上,另一个背着架柈子的木架,可是他们还没有走,这许多的时候,为什么不走呢?“太太,多给了钱吧?”“怎么多给的!不多,七角五分不是吗?“太太,吃面包钱没有扣去!”那几角工钱,老头子并没放入衣袋,仍呈在他的手上,他借着离得很远的门灯在考察钱数。
我说:“吃面包不要钱,拿着走吧!”“谢谢,太太。
”感恩似的他们转过身去走了,觉得吃面包是我的恩情。
我愧得立刻心上烧起来,望着那两个背影停了好久,羞恨的眼泪就要流出,已经是祖父的年纪了吃块面包还要感恩吗?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萧红散文集》【注释】①该篇创作于一九三五年三月至五月间,之前萧红从封建地主家庭出走,在哈尔滨过着饥寒交迫、漂泊无定的生活。
②袢:bàn,大块木柴(1)用下列诗句批注阅读本文的感受,恰当的一项是A.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B.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C.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运用表格中提示的方法,结合描写车夫或老头言行的语句,具体分析他们的形象特点。
(3)结合全文,赏析下面这段文字,可以从表达方式、行文节奏、画面色调等角度思考。
夜晚在三月里也是冷一点,玻璃窗上挂着蒸汽。
没有燃灯,炉火颗颗星星地发着爆炸,炉门打开着,火光照红我的脸,我感到例外的安宁。
(4)萧红和杨绛在各自的文章中都写到了“愧”,谁的“愧”打动了你?为什么?【附】杨绛《老王》结尾:“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
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0.(14分)非文学作品阅读阅读提示:1.本文不需要全文精读,建议先测览全文(约2分钟),再读文后题目,根据答题需要,选择重点内容阅读。
2.配图中的字影不需要...同读。
《人民日报》年度好标题,竞然是这些三只眼传媒2018﹣05﹣10《人民日报》每两个月评选一次好标题,每次10个左右,分为一二三等奖,2017年一共评选了好标题64个。
作为全国媒体人业务标杆的《人民日报》,其妤标题有很多“会说话”,而且说得有味、说得有理,让人耳目一新,连连点赞。
《人民日报》好标题到底好在哪一、口语化要体现人情味儿新闻说事实,标题是开场,开场说的好,能吸引受众往下看。
口语化标题,使用群众的生活用语,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汁原味,讲出的话有生活气息,更能体现人情味儿,这样会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A这个标题构思巧妙、新颖别致,以全票当选一等奖。
叙述式的引题写实,点出种植转型这一关键词;拟人化的主题简明直白,表明种植转型内容;口语化的表达活波亲切、通俗易懂,能够让读者了解种植結构调整这一重大农业政策。
B春节过后,人们拖着沉甸甸的行李箱返回工作岗位,里面装的不仅仅是一样样的具体实物,更是一份份浓浓的亲情。
象征着离家远行的行李箱空间再大,都装不下远行人对家的思念与依恋,标题准确地击中了读者内心的柔软之处,有力地激发起读者的共鸣。
这个标题也是全票当选一等奖。
二、口语化不是普通大白话标题的口语化,并不是把群众口头语言原封不动进行呈现,而是要对这些原生态语言进行加工、提炼,在准确、简练的前提下,让标题更加形象、生动,突显文化品位。
一是语感强,对称美。
中文表达讲究修辞,体现博大精深文化。
新闻标题中运用对仗,能够使标题呈现平衡感与对称美,不仅利于传統文化弘扬,还能有效提升报道的文化气质。
该文是“补民生短板,咱们加油干”系列报道的首篇,刊发于2017年11月3日17版,文章将采访对象的原话提炼并制成标题,道出了劳动者们坚忍不拔、希望靠双手奋斗出幸福生活的决心和信心,也揭示出目前有些地方由于社会管理不当,人为阻滞百姓劳动致富的现实,口语化的表达,朴实无华、简洁平实,直戳问题实质,一针见血,很有力度,为相关部门防“堵”疏“堵”提供了启示。
二是语意丰,有理趣。
中国的汉字,本身就有强大的文化魅力。
看似平當的话语,放在不同的标题语境下,能产生不同的解读,蕴藏的辩证、双关、悬疑等哲理也能让人拍案叫绝。
这组标题准确生动地概括了主人公一生的工作内容和贡献,引题交待了主人公的姓名和82岁的高龄,以及工作单位和工作日上午仍时常去办公室上班的忙碌安排,有情节、有故事;主题采用拟人化手法,将对风云变化的研究比喻成“琢磨云的脾气”,增强了画面感,既有文采,又显情怀。
“琢磨”以一词尤其用得秒,耐人寻味。
三、口语化要有时代感时代的特点也会在标题中留下印记,短标题的流行和网络化标题在广泛使用,体现的就是当今时代的特点。
读题时代,标题短而精,不仅读来朗朗上口,而且易读易懂易传播。
网络流行语用在题中,也能跟上时尚节拍。
2010年11月10日,当“给到力”首登《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时,曾让不少人感到“意外”。
如今,网言网语在报纸上的使用已非常普遍。
用得准确,会让读者感觉亲近、自然。
巧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解读秘费红利对经济新常态的重要意义,生动鲜活而且有时代气息。
两个贴切的比喻既增加了标题的感染力,又提升了内容的思想性,同时这种押韵结构也进一步强化了标题的韵律感。
来源:长江微信公众号(综合研究事儿、金台新声、新闻与写作)〔运城网信备案号I20011)选自微信公众号“三只眼传媒”,有删改新闻阅读•参与讨论(1)根据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分析《人民日报》评选年度好标题的意义。
【链接材料】有人在朋友圈里晒了一组文章标题的变迁;原文刊在《人民日报》上,标题是《给勇于担当的纪检干部“撑腰”》,到了一些网站那里,变成《纪检干部遭威胁:别把事办绝了你家住址我知道》;到了另一些网站那里,变成《人民日报:有纪检干部遭威胁对方称“别把事办绝”》;还有诸如《人民日报:有纪检干部坚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人民日报刊文:有纪检监察干部宁愿送人情也不愿做黑脸包公》。
新闻阅读•反思文本(2)文章在阐述“口语化要体现人情味儿”这一观点时,用了两个例子(见文中A、B),哪个更切合这一观点?(3)你认为本文的标题“《人民日报》年度好标题,竟然是这些”好不好?为什么?新闻阅读•关注来源(4)编者在文中配图,在文末标注信息来源,有什么作用?新闻阅读•评析观点(5)文中画线处的三个小标题关键词是“口语化”。
《人民日报》好标题是否都具有口语化的特点?请阐述理由。
11.(4分)古诗阅读参照示例,根据提示,赏析《三衢道中马上口占》。
示例商山早行[唐]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实景赏析]首三联写眼前的景,行人的足迹、板桥上的白霜、山路上的落叶和明灭的枳花,构成了一个寂寞清冷的世界。
[虚景赏析尾联想象故乡的景,池塘里满是自在戏水的禽鸟,一派生机,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无限往之情]三衢道中马上口占[宋]程宿①短亭疏柳映秋千,马上人家谷雨前。
几树枪旗茶霍②靡,一溪鳞甲水潺湲。
莺期别后闻余弄③,蚕候归来见小眠。
可惜西湖湖上月,夜来虚过十分圆。
【注释】①程宿,衢州开化人,宋朝状元。
②霍:疾速的样子。
③弄:小曲。
[实景賞析](1)[虚景赏析](2)12.(12分)文言文阅读【甲】朱买臣(节选)[东汉]班固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