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诊笔记
- 格式:rtf
- 大小:10.92 KB
- 文档页数:17
中医色诊学笔记09年3月26日至4月28日,每天下午5点25分由王鸿谟教授(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中医色诊学创建者)在北京卫视《养生堂》讲授中医色诊学,节目题目是“今天我们看自己的脸色”。
下面是该节目笔记。
我们每天都会照镜子,但是您仔细注意过自己的脸色吗?究竟什么是常色?什么是病色?什么是变色?俗话说一白遮百丑,白色出现在脸上是不是真的是好事?黑色、红色、青色又与我们的健康有何联系?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còu)理,不治将恐深。
”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子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桓侯又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中医用布包热药敷患处)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中医用针或石针刺穴位)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中医汤药名,火齐汤)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矣。
”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出自《韩非子·喻老》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体现了扁鹊的望诊技术已经达到了“望而知之谓之神”。
在中医的诊断方法“望、闻、问、切”中,望诊在四诊当中居于首位,十分重要,也十分深奥,要达到一望即知的神奇能力更是非同寻常。
何为望诊?以在中医诊断学中居四诊之首的望诊,就是医生所获病情,是通过观察人的整体或局部(目、舌、面、鼻、耳、唇等)而产生的。
即,用眼诊病。
中医诊断特别重视特殊部位的形象、色泽,通过这些特殊部位的变化,就可以判断出人体哪个内脏出现了疾病。
外中医色诊中的色,不是简单地讲颜色,而且还要注意其色调、亮度、纯度、光泽等多方面的因素。
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璧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
个人色彩诊断行业介绍个人形象设计属于:咨询行业95年开始在我国开始出现此行业,由于希曼从日本引进。
98年~2000年开始人们逐渐了解色彩诊断。
05年后很多人认可此行业课程安排个人色彩→色彩基础知识/色彩应用:“四季色彩理论”个人风格款式系统配饰场合着装衣橱整理丝巾打法彩妆造型色彩基础色彩的基本属性色相:色彩的相貌明度(加黑白)饱和度/彩度/纯度:色彩的鲜艳程度(加灰)色彩的感情、关系色彩的协调与对比(弱对比、中对比、强对比)色彩的冷暖色彩应用色彩分类有彩色(赤橙黄绿青蓝紫)无彩色(黑白灰及多种金属色)色彩的搭配方式:方式一:无彩色+无彩色方式二:有彩色+有彩色方式三:无彩色+有彩色对比度:明度之间跨度小的为弱对比:黄绿、绿青、青蓝、蓝紫、紫红、红橙、橙黄明度之间跨度较大的为中对比:黄青、绿蓝、青紫、紫橙、红黄、橙绿。
(在色相环中必须在120·以内的颜色才为中对比)明度之间跨度大的为强对比:黄紫、黄蓝。
绿紫、绿红。
橙青、橙蓝。
青红、青橙。
个人色彩诊断个人色彩分析必备条件:1、充分的自然光2、环境无噪色(白色环境)3、无逆光(顺光条件)4、顾客不可再暴晒后,孕期,生理期进行测试,需素面无妆,有纹刺者可视为原生色色彩的冷暖在传统的色彩学中蓝色是冷极,桔色是暖极。
以蓝色为代表的蓝青色相被称作冷色,以桔色为代表的桔黄红色相被称作暖色,绿色、紫色色相被称作中性色。
(具有相对绝对性)在个人色彩分析技术中,色彩的冷暖是针对人的皮肤的冷暖而言的,它有别于传统色彩学中对颜色冷暖的定义。
例如:红色可以分为冷红色和暖红色,蓝色可以分为冷蓝色和暖蓝色,绿色可以分为冷绿色和暖绿色,黄色可以分为冷黄色和暖黄色,紫色可以分为冷紫色和暖紫色,粉色可以分为冷粉色和暖粉色,咖啡色可以分为冷咖啡色和暖咖啡色,但值得注意的是桔色没有冷色。
色彩中有蓝色倾向的为冷色系,有黄色倾向的为暖色系,青属于暖蓝色。
四季色彩理论皮肤的四个标准季型与四个非标准季型 四个标准季型:春夏秋冬 春季型:称作浅暖对比型 夏季型:称作浅冷渐变型 秋季型:称作深暖渐变型 冬季型:称作身冷对比型四个非标准季型:浅淡、柔和、华丽、对比浅淡型与柔和型冷暖不清晰,但其分冷暖,不重视冷暖华丽型:深暖型(无冷型)又称华丽秋 对比型:深冷型(无暖型)又称对比冬浅淡型淡春(暖)淡夏(冷)柔和型柔春(暖)柔夏(冷)皮肤的类型的异同点着装用色特点春季型的人用色特点:明度高(明度极高的属于淡春)饱和度中偏高(柔春型饱和度低)冷暖色:暖色典型用色:暖色系/浅色系的黄色,绿色,粉色,淡桔色华丽秋:华丽秋的色彩与秋季型的色彩相同,注重华丽的金属感面料使用,例如各种金属线,亮片,亮珠等对比冬:黑白是冬季型的人的典型用色。
今天我们看自己的脸色扁鹊开创色诊。
耳垂大耳廓长长寿之征。
相不独断、主色、客色、变色。
面色春青、夏红、秋黄、冬黑。
一面色1、脸白色。
肺血虚面色淡白头晕心悸、经少淡迟、肢麻身木。
过于劳神伤血伤心过于劳力伤脾过于房事伤肾。
中医治疗血虚《四物汤》熟地15-30g补肾经当归10g养血活血白芍10-12g 川芎3g行气活血。
气虚面色晄白党参10克碾成细面黄芪10克去适量粳米熬成粥主治气虚咳痰喘、主肺病。
2、面色黄色。
脾胃(有胃气则生)运化功能减退症状是:纳呆(食欲不振)腹胀腹泻便溏脾开窍于口嘴唇周围有一圈白色若是别的颜色则有病症。
藕粉冲水喝有益脾虚。
黄疸脸黄白眼仁发黄身黄一色独显。
脸色由其他颜色变为黄色视为好的转机3、面色红色心脏正常的红色红黄隐隐明亮瑞泽含蓄。
劳宫穴(手心处)心脏的代表促进血液运行。
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4、青色肝脏主疏通肝脏有问题则显在绿色5、黑色肾病保护肾脏男怕伤肝女怕伤肾舌尖轻舔上颚待唾液出来轻轻咽下或者每天吃两个核桃只嚼不咽一点点下咽早晚各一个。
呼吸气吸气之后呼气时把气往下引。
6、心脏的色部两眼之间心开窍于舌。
肝脏的色部在鼻梁骨最高处肝开窍于目肝藏血、肝主疏泄保证气血畅通、此处发青说明情绪不畅疏泄不通、此处发红肝火偏盛、此处颜色暗淡肝气虚、保养肝脏就要保障肝气疏泄脚趾大拇指与二拇指之间从下往上推推不动时即为太冲穴按摩即可疏泄肝气。
肺色部位于两眉之间肺主气呼吸之气步散津液、淡红色乃正常色部白色缺气血此处发青气滞血瘀必不病而猝死内关穴三指并于手内侧横纹出第三指中间为内官。
脾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主统血脾的色部位于鼻尖鼻翼为胃部正常色部为黄色色青气滞血瘀腹中疼痛红赤色脾胃有热证脾虚胃口不好胃热饭量大肾藏精(最重要的能量)色部位于脸颊搓涌泉穴、泻火;7、舌色、正常为淡红色有光泽经常活动舌头舌头上卷.或者舌头在口腔里面搅动8、嘴唇、嘴唇周围一圈叫做唇四白,上唇归属于大肠下唇归属于胃脾胃。
「色诊歌」,五色辩证,望诊之要,简单易记,可收藏学习
中医上讲五色辩证法最早出自《黄帝内经》。
五色,系指面部青、赤、黄、白、黑五种色泽。
五色辩证法就是通过观察面部五色的变化来诊断疾病。
之所以可以通过观五色来诊病,是因为,古老的中医智慧认为,人体是一个复杂的辩证统一体,人体各个部分都是相互关联的,比如五脏就对应了五色,通过手脚的情况知道身体内的状况等等。
于是就有手诊、足诊、色诊、舌诊、面诊等,结合其他的诊断方法,就能够得出诊断结论。
在没有科学仪器的情况下,这已经是医学发展的极致,直到今天,仍有其积极意义,对于日常健康养生来讲,掌握这些方法,至少对身体有个大致的了解。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望诊之望色古人把颜色分为五种,即青、赤、黄、白、黑,称为五色诊。
五色诊的部位既有面部,又包括全身,所以有面部五色诊和全身五色诊称望色,但由于五色的变化,在面部表现最明显,因此,常以望面色来阐述五色诊的内容。
望面色要注意识别常色与病色。
常色:常色是人在正常生理状态时的面部色泽。
常色又有主色、客色之分:所谓主色,是指人终生不改变的基本肤色、面色。
由于民族、禀赋、体质不同,每个人的肤色不完全一致。
我国人民属于黄色人种,一般肤色都呈微黄,所以古人微黄为正色。
在此基础上,有些人可有略白、较黑、稍红等差异;人与自然环境相应,由于生活条件的变动,人的面色、肤色也相应变化叫做客色。
例如,随四时、昼夜、阴晴等天时的变化,面色亦相应改变。
再如,由于年龄、饮食、起居、寒暖、情绪等等变化,也可引起面色变化,也属于客色。
常色有主色,客色之分,其共同特征是:明亮润泽、隐然含蓄。
病色:可以认为除上述常色之外,其他一切反常的颜色都属病色。
病色有青、黄、赤、白、黑五种。
现将五色主病分述如下: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证、惊风证、肝病。
青色为经脉经阻滞,气血不通之象。
寒主收引主凝滞,寒盛而留于血脉,则气滞血瘀,故面色发青。
经脉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故痛也可见青色。
肝病气机失于疏泄,气滞血瘀,也常见青色。
肝病血不养筋,则肝风内动,故惊风(或欲作惊风),其色亦青。
如面色青黑或苍白淡青,多属阴寒内盛;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多属心血瘀阻,血行不畅;小儿高热,面色青紫,以鼻柱,两眉间及口唇四周明显,是惊风先兆。
黄色:主湿证、虚证。
黄色是脾虚湿蕴表现。
因脾主运化,若脾失健运,水湿不化;或脾虚失运,水谷精微不得化生气血,致使肌肤失于充养,则见黄色。
如面色淡黄憔悴称为萎黄,多属脾胃气虚,营血不能上荣于面部所致;面色发黄而且虚浮,称为黄胖,多属脾虚失运,湿邪内停所致;黄而鲜明如橘皮色者,属阳黄,为湿热熏蒸所致;黄而晦暗如烟熏者,属阴黄,为寒湿郁阻所致。
色诊——中医术语的解释如下:
望诊内容之一。
是观察颜面肤色的变化以了解病情的方法。
诊察时须注意颜色的沉浮、散搏、润泽和上下扩散的方向等。
如色明显为浮,主表病;色隐晦为沉,主里病;色淡而疏落为散,多为新病、邪浅;色深而壅滞为抟,多为久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或邪盛。
润泽为有胃气;枯稿为胃气衰败。
病色上下扩展的方向,一般亦认为与病变方向有关。
上述几点,尤以枯槁和病色结聚一处为病情深重之象。
临床上,色诊以“五色主病”为纲,但须结合症状,脉象等全面分析,才能作出判断。
中医诊断学一、审察内外必须从整体上进行多方面的考察,而不能只看到局部的表现。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2、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辨证求因病证结合,以证为主三、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法则“证”和“症”和概念“证”指的是一组症状群,这类症状具有相同的性质,或由某一共同的病机所引起。
辨证就是对疾病的本质作出决定如:痰热壅肺证肾阴虚证卫分证三、四诊合参四诊并重,不可偏废第三节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一)四诊:是中医诊察收集病情的基本方法望—诊察病人的神、色、形、态闻—听声音、嗅气味问—询问有关疾病的情况切—诊脉和按诊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二)八纲(三)辨证:对表现出来的症状确定证型辨证的方法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第四节学习中医诊断学的方法一、打好基础: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二、博览群书:以教材为主,兼看一些其它书籍三、参加临床实践:“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第二章四诊第一节望诊望诊注意事项:(1)光线(2)动作熟练、敏捷“一望而得”(3)有步骤、有重点先全身→分部;上→下,头→足第一节全身望诊一、望神二、望色三、望形态四、望姿态一、望神(一)望神的含意: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广义──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生命狭义──人体的精神活动:精神(二)望神的原理和意义•先天之精→神←滋养后天之精•神、精、气三者同盛同衰•精能生神,神能御精,精足则形健,形健神旺望神可以了解脏腑精气的盛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三)望神的要点•目光(重点)、神情、气色•体态、言谈举止、应答反应得神的临床表现及临床意义•得神:有神、精充气足神旺面色:面色润泽两目:活动灵敏、精彩内含、炯炯有神言语呼吸:言语正常、呼吸气息平顺形态:形体壮实、肌肉不削、形体活动正常精神:精神充沛、神清、对外界反应合理饮食:正常或稍减临床:正气未伤,脏腑功能未衰,病轻预后好得神失神的临床表现及临床意义•失神:无神、精损气亏神衰面色:晦暗暴露两目:活动迟钝、目无精采言语呼吸:言语失常、呼吸气息低弱形态:形体瘦弱、大肉已脱、强迫体位、反应迟钝、烦躁不安、循衣摸床、摄空理线精神:神志不清,精神萎靡不振,对外界反应失常临床意义:正气已伤,脏腑功能衰败(虚)失神假神的临床表现及临床意义假神: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临终前预兆(回光反照,残灯复明)面色:突然颧红如妆两目:目光突然转亮、浮光外露言语呼吸:突然言语不休、声音转亮精神:突然精神转佳、意识似清饮食:突然思食、索食临床意义:脏腑精气耗竭,阴阳即将离决阴不敛阳,虚阳外越假神1、神气不足:轻度失神虚证患者2、神志异常癫--抑郁型(湿痰蒙闭)狂--兴奋型(痰火扰心)痫--发作型(肝风挟痰上扰)望神的注意事项•1、重视诊察病人时的第一印象•2、做到神形合参•3、抓住重要症状和体征•4、注意假神与重病好转的区别二、望面色•望色,又称色诊,是医生通过观察病人全身皮肤色泽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中医诊断学笔记•精能生神,神能御精,精足则形健,形健神旺望神可以了解脏腑精气的盛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三)望神的要点•目光(重点)、神情、气色•体态、言谈举止、应答反应得神的临床表现及临床意义•得神:有神、精充气足神旺面色:面色润泽两目:活动灵敏、精彩内含、炯炯有神言语呼吸:言语正常、呼吸气息平顺形态:形体壮实、肌肉不削、形体活动正常精神:精神充沛、神清、对外界反应合理饮食:正常或稍减临床:正气未伤,脏腑功能未衰,病轻预后好得神失神的临床表现及临床意义•失神:无神、精损气亏神衰面色:晦暗暴露两目:活动迟钝、目无精采言语呼吸:言语失常、呼吸气息低弱形态:形体瘦弱、大肉已脱、强迫体位、反应迟钝、烦躁不安、循衣摸床、摄空理线精神:神志不清,精神萎靡不振,对外界反应失常临床意义:正气已伤,脏腑功能衰败(虚)失神假神的临床表现及临床意义假神: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临终前预兆(回光反照,残灯复明)面色:突然颧红如妆两目:目光突然转亮、浮光外露言语呼吸:突然言语不休、声音转亮精神:突然精神转佳、意识似清饮食:突然思食、索食临床意义:脏腑精气耗竭,阴阳即将离决阴不敛阳,虚阳外越假神1、神气不足:轻度失神虚证患者2、神志异常癫--抑郁型(湿痰蒙闭)狂--兴奋型(痰火扰心)痫--发作型(肝风挟痰上扰)望神的注意事项•1、重视诊察病人时的第一印象•2、做到神形合参•3、抓住重要症状和体征•4、注意假神与重病好转的区别二、望面色•望色,又称色诊,是医生通过观察病人全身皮肤色泽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一般以望面部色泽为主(一)面部色诊原理面部色诊原理:面部血脉分部丰富“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1)色泽是脏腑气血之外荣(2)面色与脏腑有内在联系(二)面部色诊的意义1、判断气血的盛衰:2、识别病邪的性质:3、确定疾病的部位:气色正常:脏腑未伤,正气未挫,预后较好,其病易治气色不正常:脏腑已伤,正气已虚,预后不佳,其病难治色与泽的关系色与泽,又称“气色”色属阴,主血,反映血液的盈亏泽属阳,主气,反映脏腑精气和津液盛衰《内经》记载望色的方法(1)按照五色与五脏对应的关系青--肝赤--心黄--脾白--肺黑--肾按照颜面的脏腑分部位诊图(1)按照颜面的脏腑分部位诊图(2)(三)望色十法(四)常色与病色1、常色:健康人面部的色泽红黄隐隐,明润含蓄──有胃气,有神气(1)主色──面色、肤色一生不变的色泽(2)客色──因季节、气候不同而发生正常变化的面色常色2、病色(1)五色善恶顺逆•善色-五色光明润泽虽病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荣于面,“气至”,预后良好•恶色-枯槁、晦暗、暴露气血匮乏,脏腑精神衰败,不能上荣于面,“气不至”,预后较差《素问五脏生成篇》青如翠羽、赤如鸡冠、黄如蟹腹、白如豕膏、黑如乌羽青如草兹、赤如血、黄如枳实、白如枯骨、黑如炲(2) 五色主病1、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和惊风面色淡青或青黑-阴寒内盛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心阳虚衰面色青灰,突发剧烈心痛-心阳暴脱眉间、唇周青灰-小儿惊风五色主病2、赤色主热证,亦可主戴阳证实热:满脸通红、目赤虚热:午后颧红戴阳证:面红如妆五色主病3、黄色主虚证、湿证虚证:脾虚──黄胖(黄而虚浮)血虚──萎黄(淡黄枯槁无光)黄疸:阳黄──黄而鲜明如橘子阴黄──黄而晦暗如烟熏五色主病4、白色主虚证、寒证、脱血、夺气淡白无华──气血不足恍白──阳虚水泛苍白──阳气暴脱或阴寒凝滞大失血证五色主病5、黑色主肾虚、寒证、痛证、水饮和瘀血肾虚:阳虚──面黑暗淡阴虚──黑而干焦水饮:眼眶黑瘀血:黧黑,肌肤甲错(五)色、脉、证合参•1.注意病色与常色的比较•2.注意整体色诊与分部色诊相结合•3.注意面部色泽的动态变化•4.注意非疾病因素对面色的影响小结1、神的含义、得神、失神、假神2、常色:主色、客色3、病色:五色善恶4、五色主病三、望形态扁平胸──肺肾阴虚或气阴两虚桶状胸──肺肾虚损、伏饮积痰鸡胸──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呼吸节律不整──多为重病腹部膨隆──肝气郁滞、水肿病、积聚腹壁青筋暴露──多属肝郁血瘀脐部突起──水肿、臌胀腹部凹陷──腹皮甲错,深凹着脊(舟状腹):精气耗竭,多属病重四肢肿胀──多见于水肿病膝部肿大──热痹:风湿郁久化热鹤膝风:寒湿久留气血亏虚龟背──先天不足、或后天调理失宜背曲肩随──心肺精气衰败脊疳──极度消瘦,脊骨突出“膝内翻”(“O”型腿)“膝外翻”(“X”型腿)二者均属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小腿青筋暴露──多属血瘀手指变形──梭状指:风湿久蕴,筋脉拘挛杵状指:心肺气虚,血瘀湿阻四、望姿态•喜动仰卧常揭衣被者阳证•喜静俯卧喜加衣被者阴证•角弓反张肝风内动•循衣摸床,撮空理线邪热扰心四、望头颈五官九窍(一)望头面颈项与头发(一)望头面1、头形过小──囟门早闭过大──先天性脑积水均属先天性发育不良,多伴智力不全(肾精亏虚)2、囟门高突:“囟填”──多属实证、热证下陷:“囟陷”──多属虚证迟闭、不闭:“解颅”──肾气不足3、头摇4、面肿──水肿:阳水、阴水火肿:红肿焮热──火毒邪热上攻5、腮肿:耳下肿痛──感受时邪热毒6、口眼歪斜:中风三、望躯体2、望颈项瘿瘤──颈前颌下结喉之处,有肿物如瘤,逐渐长大,可随吞咽移动。
面诊(即色诊)口诀肾亏眼肚黑,肺热准头红,肝盛两眸赤,寨喘两颧乌。
多风蓝眼白,痰湿眼中黄,多痰眼肚肿,寒胃口唇青,肾绝耳黑稿。
湿盛面皮黄,肝热皮毛燥,脾热眼颧红,夹色眼昏暗,足伤月脖沉。
失血乌年寿,遗泄面青黄,气虚面浮肿,多汗面唇青,痛病眉心皱。
火燥额堂乌,额焦宜补水,唇白勿尝寒,颧赤清肝肺,肥盛痰要除。
瘦人肝火盛,赢弱气虚防,困喉发噎食,困口发胃寒,泄泻面黄白。
腹痛白面唇?面黑蓝防泄,眼圆突防狂,似鹤成痨症,如紫定骨蒸。
鬼惊面蓝黑,绝胃口门青,服毒白人口,发红下血症,面黄如染纸?肠风及血崩,眼沉成眼病,鼻丑腰不宁,怪部黑忧症,斑缠亦同评。
悬针灵锁印,中焦病必成?鼻上成三折,手足断宜惊,痰盛面光亮。
气紧腰痹防,鼻耳暗将亡,诸病宜查此,临症不张忙。
面诊就是透过面部反射区知道脏腑疾病与健康状况的诊法,从而快速治愈。
口诀:凡看病,望为先。
精气神,最重要。
脏腑位,要牢记。
多重影,应分清。
病多端,起气血。
面色青,主寒痛。
面色泽,气血充。
面色赤,定有火。
赤如妆,乃虚火。
面色黑,肝肾见。
面晄白,主虚寒。
白无华,是血虚。
面黄泽,为湿热。
面黄暗,病肝肾。
额头亮,精神爽。
额头暗,有灾殃。
眼有神,无大病。
眼无神,精气虚。
眼色红,内有火。
眼白黄,病肝胆。
虹膜缺,主脑病。
胃环大,有中毒。
黑纵线,是炎症。
黑凹陷,伤器质。
皮炎痒,虹周灰。
血管硬,白圆环。
虹膜诊,学问大。
同心圆,是关键。
多节段,排成环。
环环扣,象全身。
眼为鱼,贵明亮。
鼻光泽,无大病。
鼻色青,主寒伤。
鼻色白,主伤血。
鼻土偶,胃气绝。
鼻不正,病不轻。
鼻有痣,病陷危。
人中明,无大病。
泪堂下,宜饱满。
青黑干,主肾虚。
夜不寐,多伤神。
沟平坦,性无力。
人中疔,主胃火。
人中歪,命不长。
唇淡红,无大病。
唇色白,主伤血。
唇青紫,寒痛瘀。
面光亮,为水积。
面黄黑,脂肪肝。
耳面焦,防癌症。
面清瘦,宜小心。
如无病,必长肉。
十步外,眉目清。
无重病,必长寿。
部位明,五色清。
知色克,可万全。
中医五色主五脏之色诊理论
色诊在《内经》一书中有较详尽的记载,多运用五行说,又称五色诊,然而色诊还包括其他部位的肤色视诊,如尺肤、视络等。
色诊实际是视皮肤及络脉的色泽,皮肤及络脉的色泽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且外在的色泽的荣夭润枯变化很大,这种变化在临床上具有察外以知内的实用价值,因此作为一种独特的诊断方法又是中医特色之一。
色诊取决于皮肤及血络《微循环系统》的颜色,由于皮肤色素的含量、血管的变化,角质层及颗粒层的厚度等影响,皮肤的颜色在各入不尽相同,与种族亦有关。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所构成。
真皮在表皮下方,是一紧密的纤维层,主要由胶原纤维及弹力纤维两种结缔组织构成,使皮肤具有强度及弹性。
除结缔组织处,真皮内还有血管、淋巴管、腺体:毛囊、毛发、神经感觉末梢等。
皮肤因人而异,在儿童的皮肤中,网状纤维较为肥厚和模糊,胶原纤维柔软,不太透明,与网状纤维很相近似。
但在老人的皮肤中,胶原纤维硬化及变性,网状纤维成为显著肥厚的纤维,弹力纤维使蛋白变性收缩成丝状。
年龄的变化对皮肤组织的影响也是很大的,表现在华色方面的改变在《内经》中亦有记载,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有“面焦”、“面始焦”的记载。
皮肤血管亦非常丰富,可以储纳人体血液总量的1/5,由身体内部分布到皮下组织的血管较粗,到真皮与皮下组织之间时,分支较细,成网状的血管深丛(真皮下血管丛)。
血管垂直地上行至乳头层与网。
人体色构成:皮肤、毛发、眼睛(瞳孔、眼白)
黄褐色倾向---黑色素
分红倾向----红色素
自然倾向---胡萝卜素
中国人所有人的色相呈低纯度的橙色相
中国人的明度---中高明、中低纯的基础上细分
一、
皮肤明度
1、高明:偏白
2、中明:柔黄
3、低明:偏暗(黑幼)
肤色的深浅有关
皮肤纯度
1、高纯:密实、光泽
2、中纯:介于二者之间
3、低纯:薄、透、哑光
与肤质有关
二、眼睛(神态、瞳孔色)眼睛明度
高明:眼球色浅、轻盈、年轻、可爱活泼
中明:介于二者之间、偏成熟、偏稳重
低明:眼球色深、重的感觉、成熟、沉稳、深沉浓郁
眼睛纯度
高明:五官清晰、有力度(锋利)、厉害、骨骼感
中明:二者之间
低明:五官清晰、清眉淡眼、神情柔和、亲切、性格安静内向
三、毛发
毛发明度
高明:毛发浅
中明:二者之间
低明:毛发深
毛发纯度
高纯:整齐
中纯:二者之间
低纯:碎、越碎越低
人体色构成:皮肤、毛发、眼睛(神态)
综合明度
高:皮肤--浅、偏白
眼睛(神态)---轻盈、年轻、灵动、可爱
眼睛色---色浅
毛发---=浅中:适中
低:皮肤--深、暗
神态--重、沉稳、深沉、有力度、成熟
眼睛色--深
毛发---深
综合纯度
高明:皮肤--密实、光泽、光滑
神态--有力度、五官清晰、骨感、性格外向、表情丰富
毛发--有光泽
中明:适中
低明:皮肤--薄、透、哑光
神态--柔和、亲切、五官清晰、无骨感、性格内向、静
毛发:哑光
八大季型(服饰适用范围)1、浅暖对比型(年轻、活泼、可爱)“清色”为主
明度:中高明
纯度:中高纯--高纯度
暖色基调
明清色--搭配
2、深暖渐变型(柔和、大气、成熟、浓郁)“浊”为主
明度:中低
纯度:中纯、中高
冷暖:暖基调
搭配:类似暗清色
3、浅冷渐变型(文雅、恬静、
柔和)“浊”为主
明度:中--中高
纯度:中--中低
冷暖:冷基调
搭配效果:类似明清色
*浊色系注重面料的选择品质感
4、深冷对比型暗清色强烈、醒目、有力度、大气、成熟、深沉
明度:低
纯度:高
冷暖:冷基调
搭配:对比效果暗清色
标准型:(重冷暖)
1、浅暖对比
4、深冷对比
纯度高高明
3、深暖渐变
2、浅冷渐变
浊色纯度低
非标准(重色调)
1、柔和型(偏中间、偏成熟、稳重)
明度:中
纯度:中--低
搭配:类似效果
浊色为主
夏---秋之间
2、对比型(重纯度)
搭配:对比效果
清晰、对比、强烈
冬--春之间
3、浅淡型(要化妆增加力量)明度:中高
纯度:低
搭配:类似
春--夏之间
4、华丼型(传统美、高纯度色具有华丼)大气、成熟、雍
容华贵
明度:低
纯度:中低
搭配:类似加华丼材质秋--冬之间
工具:
一、52块色布------177色布
测冷暖定位属性---细分--模拟衣橱色--场合用色--扩大生活用色
八大季型分析色布(验证色
布)
结论
二、冷暖色布挑选
同色相、同明度、同纯度、不同冷暖进行比较测冷暖
测冷暖色布:
1、桔红色+西瓜红
2、铁锈红+艳越橘红
3、正绿+苔绿
4、浅正绿+亮黄绿
5、浅凫色+皇家蓝
6、兰花紫+鲑肉色
7、金桔+皇家蓝
测明度色布:
棕色相:象牙白暖米色咖啡棕深棕黑棕
灰色相:
白
连灰色(中高明)
浅灰(中明)
中灰(中略低明)
深红灰(低明)
黑色(最低)
测纯度色布:
青瓷釉色(低纯)
灰绿(中低纯)青绿(中纯)浅正绿(中高纯)黄绿/苹果绿(高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