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计划”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新思路探析
- 格式:pdf
- 大小:298.54 KB
- 文档页数:4
卓越工程师班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初探本文概述了西安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班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探索卓越工程师班英语教学改革对策:以全校所有的卓越班为一个整体,实行完全学分制下的分级教学。
课程设置改革:第一学年,英语教学是基础英语类课程的教学;大学第二学年为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的学生开设学术英语类课程,同时开设文化类英语选修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充分利用小班教学优势,采用基于任务的教学模式,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标签:卓越工程师;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大项目,该项目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目前,各高校都为卓越工程师班配备了比普通班级更为优秀的师资和优越的硬件条件,但在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法上,相应的改革措施还不足,未能充分发挥卓越班的优势。
为更好地完成卓越工程师班的语言技能培养任务,大学英语应从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全面提高卓越工程师班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文化沟通能力。
一、卓越工程师班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体系存在的問题1、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与其他普通班级的课程设置相同虽然西安科技大学为卓越工程师班配备了全部授课教师为正教授职称的强大师资,以及实行了小班教学,但课程设置上和其他普通班级相同,并无相应的变化。
2、同一班级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很大,未实行分级教学目前西安科技大学的卓越工程师班实行小班教学,一年级末参加国家四级考试,且两年内学生固定在同一班级上课。
根据笔者的实际观察和体会,同一卓越工程班中学生的英语入校水平差异很大。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好,英语水平略高于普通班级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个别学生英语优秀,入校初,托福成绩即可达到101分(满分为120分),但同时也有少数学生英语基础很差,与普通班级的英语最差的学生基本相同。
面向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大学英语教学探索及实践【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面向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大学英语教学探索及实践。
在我们介绍了背景信息,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正文中,我们强调了面向卓越工程师计划的重要性,并指出了现有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然后我们提出了探索与实践的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来展示实践效果。
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估。
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内容,并展望未来教学的发展方向,探讨了实践的重要性。
本文的研究将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培养卓越工程师扎实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卓越工程师计划、探索与实践、案例分析、教学效果评估、教学问题、教学方法、教学评估、教学展望、未来教学、实践意义。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高素质工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培养更多的卓越工程师,教育部于20XX年启动了面向卓越工程师计划,旨在选拔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工程人才。
作为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传统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和方法滞后、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
如何将大学英语教学与面向卓越工程师计划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适应面向卓越工程师计划的需要,探索并实践创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通过案例分析,评估教学效果,总结经验教训,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目的Through this research, we seek to identify the challenges and shortcomings in current English teaching methods at universities, particularly in relation to engineering students. By understanding where the gaps lie, we can then develop and implement targeted strategies that address these issues and provide more effective learning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enrolled in the Excellent Engineer Program.1.3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对面向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探索和实践,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面向卓越工程师方案的大学英语教学探索及实践面向卓越工程师方案的大学英语教学探索及实践《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的假设干意见》明确指出:“积极推进卓越方案学生的国际化培养。
卓越方案高校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工程和高水平的工程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合作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参与高校使用多语种培养熟悉外国文化、法律和标准的国际化工程师”。
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的有利背景下,工科院校如何深入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以便更好地适应和效劳于“卓越方案”,大学英语教学如何满足“卓越方案”中国际化培养目标的要求,如何培养工程专业学生的参与国际交流、拓展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交流、合作能力、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等问题被提上日程,探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与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机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简称“卓越方案”),是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开展规划纲要(xx-202X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开展规划纲要(xx-202X年)》而提出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方案。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开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开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效劳。
该目标的提出是对现阶段我国工程师培养模式进行反思的结果。
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有1003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接受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到达371万人,研究生47万人,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然而,我们培养出的创新性强、能够适应经济和社会开展需求的各类工程科技人才的数量却差强人意。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国家要想在全球化的经济活动中占主导或支配地位,要想开展和壮大自己的民族工业和支柱产业,使本国经济在全球化环境下得以迅速开展,就需要拥有足够数量的国际化人才。
因此,国际化人才成为制约各国经济开展的重要因素。
“卓越计划”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探讨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阶段,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已经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
为了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实施“卓越计划”成为必然选择。
本文将基于“卓越计划”背景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一、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偏重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导致毕业生在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国提出了“卓越计划”,旨在通过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目标1.优化实践教学内容,使之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2.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实践机会,提高实践能力。
3.改进实践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创新精神。
4.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措施为了实现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目标,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具体如下:1.建立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融合的课程体系。
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将实践教学融入理论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掌握理论知识,又能锻炼实践能力。
2.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
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和学分,确保学生有充足的实践时间。
3.丰富实践教学形式。
开展各类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4.改进实践教学方法。
引入项目式、案例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5.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加大实验室、实习基地、实践教学平台等方面的投入,为实践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6.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四、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成效与展望1.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卓越工程师计划&视角下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走向的思考Thinking o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Trend under Excellent Engineers Plan PerspectiveWANG Li, JIN Xin(Yunnan College of Business Management, Kunming, Yunnan 650106)Key words excellent engineers plan; college English; reform trend1 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大学英语教学活动始终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为教学目标的,从教育学本身来讲这种教学目标是正确的,是在全部的教学实践活动中都适用的一种教育指导思想。
但是假如从社会经济进展需求的角度来分析这种教育指导理念,就会发觉些许的瑕疵,在当前的社会经济进展形势下,高等教育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的主要角色就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人才培育者,尤其是在高校的一些应用性较强的专业领域,培育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了高等院校英语教育的主要目标。
社会经济进展对人才的需求,对高校的人才培育模式具有打算性的作用。
所以,在当前的高校教育活动中以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为目标的英语教学应当有所转变,转变为以提升学生英语素养为主,以提升学生专业力量和培育专业英语应用力量为辅的教学。
只有这样,才能在一些有用专业领域真正发挥大学英语教育的积极作用,为我国的人才培育做出积极的奉献。
①“卓越工程师培育规划”作为一个优秀的工程人才培育规划,其从社会经济进展最迫切的需求动身,对高等院校的工程人才培育提出了指导意见,其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指导意义非凡,在工程人才教育这一领域,英语能够发挥的最主要作用就是其自身的“工具性”,英语作为一种沟通工具,让学生在工程学问的学习活动中能够接触到更加宽阔的国际前沿工程技术和思想。
卓越计划下的大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探讨【摘要】卓越计划作为当前大学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对大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首先介绍背景和卓越计划的概述,然后探讨卓越计划对大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影响,包括教学方法与策略的改进、教学资源的整合、学生参与度的提高以及课堂评估方法的创新。
结论部分总结了卓越计划下大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启示,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文旨在探讨卓越计划下大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优势与挑战,为提升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学习提供参考。
【关键词】卓越计划、大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影响、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学生参与度、课堂评估、教学启示、未来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卓越计划在大学教育中逐渐受到重视。
卓越计划旨在通过提供更具挑战性和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术提升。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阅读课堂作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也受到卓越计划的影响。
卓越计划不仅要求教师提供更高质量的教学,也要求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和思考。
教育部提出的“提高英语教育质量”和“优化教学环境”等方针也为大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针对卓越计划下的大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需要重新审视教学方法与策略,整合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参与度,创新课堂评估方法,以期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需求,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拓展思维视野,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2 卓越计划概述卓越计划是为了提高大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而实施的一项教育改革计划。
这个计划旨在通过改革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来提高教学效果,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在大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卓越计划的实施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针对性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基于“卓越计划”的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摘要】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提出深化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开设具有多学科、多角度的通识教育课程,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不仅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需要,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本文分析了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行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设想,为今后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卓越计划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课程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1-0025-02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国际化交流的逐渐拓宽,各行各业对大学生的期望值不断提高,国家发展战略对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在2010年6月,教育部在天津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联合有关部门正式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
该项目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
该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截至2012年年底,已有共计194所高校正式列入“卓越计划”高校(第一批61所、第二批133所),占我国现有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的10%左右。
在国际化背景下,在“卓越计划”的推动下,培养出懂外语、有专长、能够从事国际交流,并且具备较高文化素质的卓越人才成为高等教育教学的目标之一。
英语成为“卓越人才”通往国际舞台的重要途径之一。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