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云南省三级心理咨询师知识大全
- 格式:rtf
- 大小:58.30 KB
- 文档页数:2
1、产生深度知觉的年龄是( )。
(A) 2岁(B) 6个月(C) l岁(D) 3个月2、以观念、行为、外貌装饰奇特,情绪冷漠、人际关系明显缺陷为特点的是( )人格障碍。
(A)分裂样(B)偏执性(C)表演性(D)反社会性3、内心被揭露感属于( )。
(A)知觉障碍(B)感知综合障碍(C)思维形式障碍(D)思维内容障碍4、一般来说,心理测量属于( )。
(A)命名量表(B)顺序量表(C)等距量表(D)等比量表5、心理咨询对精神障碍患者的作用是( )。
(A)消除症状(B)系统治疗(C)预防复发(D)精神分析6、如果一个测验在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几次测量的分数大体相同,说明此测验有较高的( )。
(A)信度(B)区分度(C)效度(D)重复度7、强大的自然灾害后,人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症状,说明其处在“灾难症候群”的( )。
(A)惊吓期(B)警觉期(C)恢复期(D)康复期8、内心被揭露感属于( )。
(A)知觉障碍(B)感知综合障碍(C)思维形式障碍(D)思维内容障碍9、暗示会影响收集资料的可靠性,因此心理咨询师应该重视初诊接待,并建立( ),以避免其影响。
(A)严谨的会谈提纲(B)有效的小组讨论措施(C)规范的咨询流程(D)规范的咨询环境10、要使个体对某种活动具有持续的积极性,最好激发他的( )动机。
(A)外部(B)社会性(C)内部(D)生理性11、“真诚不等于实话实说”的含义是( )。
(A)真诚与说实话之间没有联系(B)表述真诚不能通过言语(C)表达真诚应有助于求助者成长(D)实话实说不利于表达真诚12、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起源于( )。
(A)先天的成熟(B)动作(C)后天的经验(D)吸吮13、同一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是( )。
(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后像(D)联觉14、如果一个测验在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几次测量的分数大体相同,说明此测验有较高的( )。
最全心理咨询师二三级基础知识要点总结
一、心理学基础知识
1.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情绪和行为的科学,研究对象包括个体的认知、情感、动机、人格等心理过程。
2.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包括行为主义(Watson、Skinner)、认知心理学(Piaget、Vygotsky)、社会学习理论(Bandura)、人本主义(Maslow、Rogers)和精神分析学派(Freud、Jung)等。
3.个体心理发展理论:包括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等。
4.心理评估与测试:常用的心理评估工具包括MMPI、16PF、EPQ等;常用的心理测量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观察法和访谈法等。
三级心理咨询师全部基础知识点及技能(1)三级心里咨询师基础知识第一章基础心理学心理学是一门内容广泛的学科,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学科。
心理学二大分支基础心理学,应用心理学1.心理学的定义: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2.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里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3.基础心理学内容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4.从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角度分为:动物心理学和比较心理学;从人类个体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的角度分为:发展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等;从研究社会对心理发展的制约和影响分为:社会心理学;从研究心理现象的神经机制分为:生理心理学;把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运用于解决人类实践活动中的问题,以服务于提高人们的工作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分为应用心理学的多个分支:临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工程心理学、环境心理学、体育运动心理学、司法心理学、航空航天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心理测验学等5.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绪和情感、意志活动,因为它们都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的,它们都要经历发生、发展和结束的不同阶段。
6.每个人的心理过程都会表现出他个人的特点,构成了他独特的心理面貌。
组成一个人心理面貌的就是他的心理特征。
需要和动机反映了他心理活动的动力,能力说明了他对某种活动的适宜性,气质和性格表现了他的人格特征。
个体的心理特征表现为他的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7.动物心理发展经历了感觉(无脊椎动物)、知觉(脊椎动物)、思维萌芽(灵长类动物)三个阶段和思维阶段(意识阶段—人类)8.心理现象既是脑的机能,又受社会的制约,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9.科学心理学的建立: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被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三级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心理咨询师职业道德(1)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2)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3)职业活动内在的道德准则:①忠诚:指从业人员忠实于服务对象并对自己的委托人认真担负职责、以寻求实现职责的最优效果的强烈态度和意向。
当非典来临时,医生、护士都不应逃跑;军人也不可临阵脱逃。
履行职责时做到一切为了完成任务,不能带有私心或“以权谋私”②审慎:指选择最佳手段以实现职责最优的结果,并努力规避风险。
重视过程和结果,仔细思考手段的利弊得失,尽可能地选择好的手段。
理性、客观,十分严谨地去权衡如何做效果才最好,尽可能地减少工作所带来的可能的危险和损失。
做事要有计划、有根据,不能有投机或侥幸的心理。
决策要有充分的研究,应准备好各种可能的替代方案,以供择优选择③勤勉:指从业者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集中精力投入地做好事情,不分心,不偷懒,不三心二意。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细节决定成败”。
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开展工作;善始善终,不能虎头蛇尾(4)职业化(专业化),是一种自律性的工作态度。
简单地说,职业化就是一种按照职业道德要求的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即以严格的职业道德标准,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并圆满完成自己所承担的工作职责(5)职业化的核心层是职业化素养,包括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
中间层是职业化技能,最外层是职业行为规范(6)从业人员讲求信用包括:择业信用、岗位责任信用、离职信用。
(7)从业人员践行公私分明的具体要求是要有:法律意识、慎微意识、大局意识(8)从业人员践行纪律的要求是:学习岗位规则、执行操作规程、遵守行业规范、严守法律法规(9)从业人员践行节约的具体要求是:爱护公物、节约资源、艰苦奋斗(10)合作的特征包括:社会性、互利性、平等性(11)从业人员践行合作的具体要求是:求同存异、互助协作、公平竞争(12)特征:非功利性、普遍性、可为性(13)从业人员践行奉献的具体要求是:尽职尽责、尊重集体、为人民服务(14)奉献对实现职业理想的具体意义:具有奉献精神,能把职业当事业来做;对工作积极主动,总会有成才的机遇;能使个人价值融入集体价值之中。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一节绪论▪心理学一般可分为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
基础心理学着重于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基本规律的探讨,应用心理学则将心理学的理论运用于实际生活,服务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
▪医学心理学在临床上的应用,包括心理卫生、心理健康、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
▪基础心理学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
▪感觉和知觉都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认识,属于感性认识阶段;人们通过思维才能产生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气质相当于平常所说的脾气、秉性。
▪认知、情绪和情感、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这些心理现象是彼此联系,密不可分的。
▪我们把认识、情绪和情感、意志活动这三类心理现象称为心理过程。
▪需要和动机反映了心理活动的动力,能力说明了他对某种活动的适宜性,气质和性格表现了他的人格特征。
第二节生理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现象是脑活动的结果。
▪无机物和植物没有心理,没有神经系统的动物也没有心理。
▪最原始的动物是单细胞动物。
单细胞动物有趋利避害的能力,这种表现叫感应性,不能叫心理现象,因为这种能力植物也有。
▪无脊椎动物发展到环节动物阶段如蚯蚓时,开始有了感觉的心理现象(从环节动物开始有了心理现象)。
环节动物和同样属于无脊椎动物的腔肠动物相比,环节动物有了神经系统,而腔肠动物没有神经系统。
这说明心理现象的产生是和神经系统的出现相联系的。
▪脊椎动物有了知觉的心理现象。
灵长类动物的心理发展到了思维萌芽阶段。
▪人的心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人的大脑又是神经系统发展的最高产物。
所以,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充分说明了心理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活动的结果,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人类社会,还包括人类自己。
厌恶疗法
厌恶疗法:通过附加某种刺激的⽅法,使求助者在进⾏不适⾏为时,同时产⽣令⼈厌恶的⼼理或⽣理反应。
如此反复实施,结果使不适⾏为与厌恶反应建⽴了条件联系。
⼯作程序
(⼀)确定靶症状
厌恶疗法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因⽽必须⾸先确定打算弃除的是什么⾏为,即确定靶症状。
求助者或许有不⽌⼀种不良⾏为或习惯,但是只能选择⼀个最主要的或是求助者迫切要求弃除的不良⾏为作为靶症状。
(⼆)选⽤厌恶刺激:
1.电刺激
2.药物刺激
3.想象刺激
4.其他刺激,如憋⽓羞辱等
(三)把握时机施加厌恶刺激
1.要想尽快地形成条件反射,必须将厌恶体验与不适⾏为紧密联系起来。
2.厌恶体验与不良⾏为应该是同步的。
3.不是每种刺激都能⽴即产⽣厌恶体验的,时间要控制准确。
基本原理:经典条件反射
注意事项:
1.不具备使⽤条件的咨询机构或个⼈,不可采⽤厌恶疗法。
厌恶刺激应该具有⾜够的强度,但是作为⼀种医疗措施,它⼜必须是⽆害的,起码是安全的。
所以厌恶疗法必须在严格控制下使⽤。
2.如果采⽤厌恶疗法,求助者与咨询师⼀定要签订知情同意书。
3.靶症状要单⼀⽽且具体。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第一节:绪论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第三节:感觉和知觉第四节:记忆第五节:思维、言语及想像第六节:意识与注意第七节:需要与动机第八节:情绪、情感和意志第九节:人格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知识* 心理学是一门内容广泛的学科,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学科。
心理学二大分支(1) 一、基础心理学着重于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基本规律的探讨。
研究心理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对一般 正常成人 各种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基本规律的探讨;心理学二大分支(2)* 二、应用心理学 是心理学在各个领域中应用的学科。
例: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在从事教学和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以及研究学生在学习知识、个性形成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 心理咨询是心理学的应用技术,咨询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第一节 绪 论* 第一单元 研究对象和内容* 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实质*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 第四单元 研究的原则和方法第一单元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 基础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以 正常 成人 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 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人除了熟睡之外的一切活动都属于心理活动。
心理现象构成图补充知识:心理学的三大特点一、心理学既是一门年轻的科学,也是一门古老的科学。
说它年轻,是因为它1879年诞生,至今128年的历史;说它古老,是因为在人类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心理学思想一直存在(属于哲学)。
如:我国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就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教育心理学思想家,他的《论语》一书蕴藏有丰富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再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的《灵魂论》一书,也对人的心理作了全面而系统的考察。
二、心理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社会科学。
三、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
三级心理咨询师全部知识点汇总作为一名对心理学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望的人,我深入学习了三级心理咨询师的相关知识,那可真是一场丰富又奇妙的知识之旅!先来说说基础心理学的部分。
这里面涵盖了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什么神经元的传递啦,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等等。
就拿大脑来说吧,它就像一个超级复杂的指挥中心,分为不同的区域,各自掌管着各种重要的功能。
比如说额叶负责思维、计划和控制,颞叶处理听觉信息。
想象一下,大脑里的这些区域就像一个个忙碌的小办公室,有条不紊地处理着各种事务,是不是很神奇?发展心理学也是很有意思的一块。
从婴儿期到老年期,人的心理发展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规律。
比如说婴儿的依恋模式,有些宝宝特别黏人,只要妈妈一离开就大哭大闹,而有些宝宝则相对独立一些。
这背后其实反映了他们与照顾者之间的互动模式。
还有青春期的孩子,那可是个叛逆又充满活力的阶段。
我就记得我邻居家的小孩,上初中的时候,突然开始特别在意自己的外表,头发每天要梳好几遍,衣服也非得穿自己喜欢的牌子,跟父母说话也没什么好语气。
后来才知道,这都是青春期孩子寻求自我认同和独立的表现。
社会心理学更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像人际吸引的原则,什么邻近性、相似性、互补性等等。
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一次参加一个户外活动,跟旁边的一个女孩因为都喜欢同一部电影聊得特别投机。
后来发现我们不仅喜欢的电影相似,连对音乐的口味都差不多。
这不就是相似性产生的吸引力嘛!还有从众心理,比如说在街上看到一群人围在一起,很多人就会忍不住也凑过去看看,哪怕其实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变态心理学主要研究各种异常心理。
比如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等等。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朋友,他整天忧心忡忡,一点点小事就能让他焦虑好久。
晚上也睡不好觉,总是担心这担心那的。
后来才知道,他可能是患上了焦虑症。
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心理健康真的太重要了,有时候我们可能不知不觉就陷入了某种心理困境。
心理咨询技能方面,那可是满满的干货。
1、产生深度知觉的年龄是( )。
(A) 2岁(B) 6个月(C) l岁(D) 3个月2、针对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所进行的会谈属于( )。
(A)咨询性会谈(B)治疗性会谈(C)危机性会谈(D)鉴别性会谈3、关于爱情,错误的说法是( )。
(A)具有浪漫色彩(B)是一种高级情感(C)幼儿也有爱情(D)是一种强烈的人际吸引形式4、同一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是( )。
(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后像(D)联觉5、一般来说,心理测量属于( )。
(A)命名量表(B)顺序量表(C)等距量表(D)等比量表6、精神分析学派的咨询目标是使求助者( )。
(A)体验自由感(B)潜意识意识化(C)建立好习惯(D)消除自我失败7、反映测验题目对有关行为取样的适用性的效度指标是( )。
(A)内容效度(B)构想效度(C)效标效度(D)区分效度8、人脑反映客观现实最简单的心理过程是( )。
(A)认知过程(B)记忆过程(C)感觉过程(D)知觉过程9、产生深度知觉的年龄是( )。
(A) 2岁(B) 6个月(C) l岁(D) 3个月10、艾里克森认为童年期(7岁~12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
(A)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B)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感(C)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11、弗洛伊德学说在咨询心理学历史上属于( )。
(A)行为学派(B)认知学派(C)动力学派(D)结构学派12、产生深度知觉的年龄是( )。
(A) 2岁(B) 6个月(C) l岁(D) 3个月13、人在意识障碍的情况下出现语词杂拌,称为( )。
(A)思维松弛(B)破裂性思维(C)语词新作(D)思维不连贯14、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起源于( )。
(A)先天的成熟(B)动作(C)后天的经验(D)吸吮15、在进行摄入性会谈的过程中,控制会谈和转换话题的技巧不包括( )。
(A)中断(B)引导(C)解释(D)释义。
笔记11、心理学的定义: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2、普通心理学定义:是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最基础的学科。
3、普遍心理学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12、心理是脑的功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识记):。
人的大脑是最为复杂的物质,是物质发展的最高产物。
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
13、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14、心理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的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领会):心理是在大脑中产生的客观事物的映象,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
16、科学心理学的建立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被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7、学派的纷争代表人物(识记):构造心理学派——冯特·铁钦钠——研究化学的方法研究心理学——内省的方法行为主义学派——美·华生——环境决定论观点——抛开意识,探索刺激和反应(S-R)关系格式塔心理学派——德·魏特海墨——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完形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美·詹姆士——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和作用精神分析学派——奥地利·弗洛伊德——不仅注重对意识的研究,而且开始了对无意识研究(行为源于本能和原始冲动,特别是性冲动)19、研究心理学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辩证发展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布洛卡区:左半球主管言语的区域——损伤——运动性失语(表达性失语)法·布洛卡26、兴奋和意志:神经活动基本过程兴奋:N活动由静息状态或较弱活动状态转为活动或较强状态。
抑制:N活动由静息状态或较强活动状态转为静息或较弱状态。
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28、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动物和人具有的不学而会的反射。
条件反射: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
1、产生深度知觉的年龄是( )。
(A) 2岁
(B) 6个月
(C) l岁
(D) 3个月
2、以观念、行为、外貌装饰奇特,情绪冷漠、人际关系明显缺陷为特点的是( )
人格障碍。
(A)分裂样
(B)偏执性
(C)表演性
(D)反社会性
3、内心被揭露感属于( )。
(A)知觉障碍
(B)感知综合障碍
(C)思维形式障碍
(D)思维内容障碍
4、一般来说,心理测量属于( )。
(A)命名量表
(B)顺序量表
(C)等距量表
(D)等比量表
5、心理咨询对精神障碍患者的作用是( )。
(A)消除症状
(B)系统治疗
(C)预防复发
(D)精神分析
6、如果一个测验在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几次测量的分数大体相同,说明此测验有较高的( )。
(A)信度
(B)区分度
(C)效度
(D)重复度
7、强大的自然灾害后,人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症状,说明其处在“灾难症候群”的( )。
(A)惊吓期
(B)警觉期
(C)恢复期
(D)康复期
8、内心被揭露感属于( )。
(A)知觉障碍
(B)感知综合障碍
(C)思维形式障碍
(D)思维内容障碍
9、暗示会影响收集资料的可靠性,因此心理咨询师应该重视初诊接待,并建立
( ),以避免其影响。
(A)严谨的会谈提纲
(B)有效的小组讨论措施
(C)规范的咨询流程
(D)规范的咨询环境
10、要使个体对某种活动具有持续的积极性,最好激发他的( )动机。
(A)外部
(B)社会性
(C)内部
(D)生理性
11、“真诚不等于实话实说”的含义是( )。
(A)真诚与说实话之间没有联系
(B)表述真诚不能通过言语
(C)表达真诚应有助于求助者成长
(D)实话实说不利于表达真诚
12、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起源于( )。
(A)先天的成熟
(B)动作
(C)后天的经验
(D)吸吮
13、同一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是( )。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后像
(D)联觉
14、如果一个测验在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几次测量的分数大体相同,说明此测验有较高的( )。
(A)信度
(B)区分度
(C)效度
(D)重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