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51.69 KB
- 文档页数:17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江西卷)语文·全解全析(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 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分)A.zhìB.zhè C.zhé D.zhēA.膊B.搏C.博D.薄3.(2分)在文中横线①②处分别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聚集交融B.聚集交汇C.汇聚交汇D.汇聚交融4.(1分)文中划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世界期待中国的更多发展蓝图传递积极信号,为全球发展带来更多利好。
B.世界期待中国的发展蓝图传递更多积极信号,为全球发展带来更多利好。
C.世界期待中国的发展蓝图传递更多积极信号,为了全球发展带来更多利好。
D.世界期待中国的发展蓝图传递更多积极信号,为全球更多发展带来利好。
【答案】1.C 2.B 3.D 4.B【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
阳和启蛰,yáng hé qǐ zhé,意思是比喻恶劣的环境过去,顺利和美好的时光开始了。
故选C。
2.本题考查字形。
脉搏,mài bó,(名)心脏收缩时,输出血液冲击引起的动脉跳动。
故选B。
3.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聚集”是指少数人、小范围的集中。
2024年江西宜春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说明:1.本试题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按试题序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答在试题卷或其它位置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中华五千年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chéng)________现出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
要问这些突出的特性是怎么产生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读书重学的传统。
决决中华,一直以一个读书大国()学习强国的姿.态挺立于世界文明最前列。
1.(2分)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1)(chéng)________ (2)姿________2.(1分)在括号内填入的标点符号是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
在当今信息时代,使知识的更新频率越来越快。
阅读是人了解社会的重要方式,也是人认识社会和自然界的重要方式。
阅读好书就像跟历代名贤圣哲促膝长谈,他们高尚的节操会对我们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大量阅读是________自我的必由之路。
3.(2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在当今信息时代,知识的频率更新越来越快。
B.在当今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频率越来越快。
C.当今信息时代,更新的知识频率越来越快。
D.当今信息时代,产生知识的更新频率越来越快。
4.(2分)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完善 B.完美 C.改善 D.改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题。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语言文字的错误看起来无伤大雅,实际上既关系到民族语文的纯正性、规范性和严肃性,又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不能马虎。
________。
唐代苦吟派诗人贾岛和韩愈“推敲”用字的故事、吕不韦“悬书城头改一字赏千金”的典故,等等,无不启示我们,对语言文字应该保持应有的敬畏和认真。
5.(2分)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在这方面我们要高度重视 B.我们应该向古人学习C.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向古人学习 D.今人在这方面不如古人6.(2分)某班开展《三顾茅庐》课本剧表演活动。
宜春市中考语文试卷一模(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项不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A. 理解和掌握语言文字B. 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C. 进行数学计算D. 写作和口头表达2. 下列哪个时期是唐代?A. 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B. 公元618年-公元907年C. 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D. 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3. 下列哪个作品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A. 《呐喊》B. 《彷徨》C. 《故事新编》D. 以上都是4.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山B. 水C. 木D. 森5. 下列哪个成语是出自《论语》?A. 温故知新B. 一举两得C. 三心二意D. 五彩缤纷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宜春市2022年九年级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命题人:卢清审题人:易瑛一、语言文字运用(每题2分,共10分)I.下面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曾国藩编笨(zudn )的《经史百家杂钞》是中华文明的追(qido )楚。
B.眼前的明月山粗暴(kuang )而冷囤,如一首深遂(sui )的诗。
C.他回到家里,看到多年未见的母亲时,泪水国(shCin )间溢出了眼眶(kudng )oD.这里水声潺潺,竹影婆擎(sha ),没有暄嚣和烦扰,只有宁静和简单。
2 .以下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每年春节,中国各地都会组织春节活动。
年年如是,o 街市上游人如织,,人们无法 内心的喜悦之情。
A.因人而异如约而至B.因地制宜周而复始C.因地制宜如约而至D.因人而异周而复始.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B.据《新闻纵横》报道,截止昨天为止,困扰多地的雾霾已经持续6天。
C. “抗疫”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受到大家的高度关注,随时留心对此的报道。
D.学校实施的分餐制能够有效阻止疾病的传播方式。
4.以下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我们感觉快乐时说“舒扬”,感觉不快乐时说“抑郁”。
用作形容词时,它们描写快乐或不快乐 的状态;用作动词时,我们可以说它们说明快乐或不快乐的原因。
A.这两个词用作形容词和动词。
B.这两个词可以用作形容词,也可以用作动词。
C.这两个词可以用作动词和形容词。
D.这两个词可以用作动词,也可以用作形容词。
5 .在“字如其人话书法”讨论中,语文课代表的发言,可以论证下面观点中的一项为哪一项()从书法的角度看,“人”字笔画不多,无论是“逆锋起笔,藏而不露“,还是“中锋用笔,不偏不倚”,甚 至“一波三折,缓缓出头”,其完成运笔,的过程就是“人”字形成的过程。
同理,身处现实,怎样做一个充满 生机活力且有用于社会的人,不正与“人”字书写技法要领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妙吗? A.字是书者情绪的流露。
江西省宜春市语文中考一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1. (4分) (2017八上·库尔勒期末) 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大漠孤烟直,________。
(2)仍怜故乡水,________。
(3)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
(4) 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2. (7分)(2013·滨州)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绝句二首(其二)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注释】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做。
(1)这首诗写的是________时节的景色,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
(2)请自选角度,简要赏析诗中画线句子的妙处。
三、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41分)3. (22分)阅读文言文,回答相关问题。
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________ 本文作者为________ 代(朝代)文学家(人名)。
(2)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水尤清冽②往来翕忽③斗折蛇行④悄怆幽邃(3)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有“绿水平潭,清洁澄深,俯视游鱼,类若乘空”,本文中与此景致相似的是哪一句?(4)作者写发现小石潭是“心乐之”,写游鱼是“似与游者相乐”,这与后文的“凄神寒骨”矛盾吗?该怎样理解?(5)本文是作者山水游记中的名篇,至今被人称颂,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其成为名篇的原因。
江西省宜春市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 分) (共3题;共35分)1. (10.0分)(2018·江汉) 古诗文默写(1)绿树村边合,________。
(孟浩然《过故人庄》)(2)相见时难别亦难,________。
(李商隐《无题》)(3) 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
(《论语》)(5)《钱塘湖春行》中直抒胸臆,表达对西湖美景喜爱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我们应有一种因理想而坚定的情怀,坦然面对人生逆境,摒弃“________,________”的怀才不遇之感。
(请从韩愈的《马说》中选择合适句子作答)2. (12分)(2020·合肥模拟)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 (4) 题。
那菩萨早已看见行者来到,即命守山大神去迎。
那大神出林来。
叫声:“孙悟空,那里去?”行者抬头喝道:“你这个熊罴! 我是你叫的捂空?当初不是老孙饶了你,你已此做了黑风山的尸鬼矣。
今日跟了菩萨,受了善果,居此仙山,常听法教,你叫不得我一声老爷?”那黑熊真个得了正果,在菩萨处镇守普陀。
称为大神,是也亏了行者。
他只得陪笑道:“大圣。
古人云,君子不念旧恶,只管题他怎的!菩萨着我来迎你哩。
”这行者就端肃尊诚,与大神到了紫竹林里,参拜菩萨。
菩萨道:“悟空,唐僧行到何处也? "行者道:“行到西牛贺洲万寿山了。
”(1)以上文段选自《西游记》,作者是________(朝代)时的________(姓名)(2)“端肃尊诚”在句子中的意思是________(3)请把文中划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________(4)请结合原著回答:①文段中“旧恶”指什么?②孙悟空此次来是要寻求什么帮助?3. (13.0分)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
宜春一模初三语文试题及答案宜春市一模初三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2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形。
(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é)蹒跚(pán)B. 迸溅(bèng)踌躇(chóu)C. 瞠目结舌(táng)锲而不舍(qiè)D. 踌躇满志(chóu)锲而不舍(qì)(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旁鹜恣意B. 砥砺缄默C. 蹉跎踌躇D. 缱绻桀骜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填写合适的词语。
(每题2分,共10分)(1)在这次比赛中,他表现出了非凡的______,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A. 才华B. 才干C. 才智D. 才情(2)面对困难,我们应该保持冷静,不要______。
A. 慌张B. 慌乱C. 慌忙D. 慌神二、阅读理解(共30分)1. 现代文阅读(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文章内容][问题]2. 古诗文阅读(共15分)阅读下面古诗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古诗文内容][问题]三、写作(共50分)1. 材料作文(共30分)根据所给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结构合理,语言流畅。
2. 命题作文(共20分)以“我眼中的宜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
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挚,语言生动。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 (1)D (2)C2. (1)A (2)B二、阅读理解1. 现代文阅读答案略2. 古诗文阅读答案略三、写作1. 材料作文评分标准:- 观点明确,论据充分,结构合理,语言流畅(30分)- 观点不明确,论据不充分,结构不合理,语言不流畅(0-29分)2. 命题作文评分标准:- 内容具体,感情真挚,语言生动(20分)- 内容不具体,感情不真挚,语言不生动(0-19分)[注:以上内容为示例,实际试题及答案应根据宜春市一模初三语文试题的具体内容进行编写。
江西省宜春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 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深刻,表程度)B .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颜色浓)C . 这本书很深,初学的人不容易看懂。
(深度)D . 对于遭受战乱、饱经不幸的伊拉克人民,我深表同情。
(很,十分)2. (2分)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可学生正处在身心不断发展变化的重要阶段,也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被培育的关键时期。
B . 中国传统道德要求必须将“善”在现实生活中全面推进,以实现人道之本。
C . 4月29日,威海在全社会拉开了以“排队上下车”“礼让斑马线”“不能乱扔杂物”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市民培育工程。
D . 著名教育技术专家认为,翻转课堂面临着实施翻转的学做能否向高低两域扩展的挑战。
二、默写 (共1题;共12分)3. (12分) (2017九下·杭州月考) 古诗文名句填空。
(1) ________,________。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2) 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3) 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人生路上有鲜花也有荆棘,只要我们勇敢面对,胸有杜甫《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的雄心和气概,就一定会欣赏到人生最灿烂的风景。
(5)《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爱莲说》一文表意与之相近的文句是:“________,________。
”(6)仕途受阻,李白希望不泯,写下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时局动荡,杜甫直抒济世心愿,写下了“________,________”。
江西省宜春市2020年(春秋版)中考语文一模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 (2019八下·县期末)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 . 这道题我给小明讲了好几遍,可他还是执迷不悟,做不出来。
C . 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
D .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2.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当班主任声泪俱下地讲完他父母援藏的动人故事后,使大家深受感动。
B . 李越上课偷偷在课桌下玩手机,王老师那锐利的眼睛投向了他。
C . 随着三峡工程蓄水到175米,金戈铁马的八百年前的古战场遗址,将部分淹没在长江之中。
D . 珠峰探险,既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寻,也是人类对自身的勇敢挑战。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 (5分) (2015八上·岳阳期末) 古诗词名句填写。
①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②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________。
(苏轼《浣溪沙》)③王维《使至塞上》描绘塞外奇特壮美风光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④杜甫《春望》中,诗人寄情于物,通过花和鸟表达对时局的忧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⑤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
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4. (4分) (2018七上·江门期中)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水藻真绿,把终年zhù xù________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2)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lìn sè________了。
2024届江西省宜春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器项是()A.正在热播的《熊出没》,成为许多家长和孩子们茶余饭后津津有味....的话题。
B.他们仅仅会纸上谈兵,不能去办实事,这些人大多都只能是夸夸其谈....,严重缺乏实际经验。
C.他的画大多具有极强的讽刺意味,幽默感极强,估计警察看后都会忍俊不禁....。
D.考试成绩一落千丈,老师对此心急如焚....,父母更是气的暴跳如雷。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鞭挞.(tà)广厦.(sà)捋.顺(luō)正襟.危坐(jīn)B.笑靥.(yè)无辜.(gū)媲.美(bì)狼狈.不堪(bài)C.缄.默(jiān)晦涩.(sè)花蕊.(ruǐ)故弄玄.虚(xuán)D.迭.起(dié)谷穗.(huì)鞭笞.(chī)恃.强凌弱(chì)3.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明代著名的通俗小说家罗贯中。
B.《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小说家施耐庵。
C.《西游记》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神话小说,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
D.《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明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sù)地落下米;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了。
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古诗文积累。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问君何能尔?______。
(2)不闻爷娘唤女声,______。
(3)______,独怆然而涕下!(4)一车炭,千余斤,______。
(5)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
(6)关关雎鸠,______。
(7)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8)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______。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2.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挑剔.(tì)收敛花团锦簇.(cù)安然无羌B. 癖.好(pì)训戒自惭形秽.(huì)即物起兴C. 炽.热(zhì)啜泣迥.乎不同(jiǒng)消声匿迹D. 惩.罚(chéng)亵渎相形见绌.(chù)豁然开朗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B. 小城镇的文庙十有八九坍塌破败,只剩下断壁残垣....,埋没于蓬蒿荆棘之中。
C. 学习语文一定要学会在文章中断章取义....,品词析句。
D. 杨绛为人谦逊,做学问孜孜不倦....,钱锺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本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奖者各场演出的上座率超高,显示出人们对传统戏剧的热情可见一斑。
B. 为加大宣传文化进校园的力度,学校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陶冶了情操,领会了做人、修身、行事的道理。
C.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这家公司已经成为拥有20多个分支机构。
D. 为了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的不良行为,每个人心中都必须绷紧一根安全弦。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散文犹如散步,不必每分钟一定走多少步,不必沿一定的路线,不必预定一个终点。
②“散”的意思是:拘束少,刻意加工的成分少,没有非达到不可的目的。
③散文的特色在一个“散”字。
④犹如谈天,事先并未预定要产生结论,也未曾设计起承转合,乘兴而谈,尽兴而止。
⑤当然,散文也要有结构,而且有些散文家特别考究结构,然而,写散文可以用心经营布局,也可以不必,这个“不必”是散文的特权,非小说剧本所可效法。
A. ③①⑤②④B. ③②①④⑤C. ⑤①④②③D. ⑤②①④③6.下列句子变换句式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A. 事实证明,只要刻苦努力,尖端的科学技术都是可以掌握的。
改为双重否定句:事实证明,只要刻苦努力,尖端的科学技术并非不能掌握。
B. 不在春天辛勤地耕耘,哪有金秋的硕果累累?改为陈述句:只有在春天辛勤地耕耘,才会有金秋的硕果累累。
C. 大家都注视着这位高高的瘦瘦的新同学。
改为定语倒装句:高高的,瘦瘦的,大家都注视着这位新同学。
D.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改为反问句:谁说邓稼先不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7.综合性学习。
古人为文作诗,总喜欢赋予花木以某些象征意义。
如周敦颐的“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李白的“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有人对这种在诗文中常见的现象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花儿本身并无高贵卑微之别、孤傲谦逊之分,一切都是文人墨客的一厢情愿。
对这样的质疑,你持何种看法?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要求:①观点明确;②至少用到一种论证方法;③逻辑性强;④不少于150字。
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8.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登高杜甫(唐)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颔联为千古名句,采用先仰视后俯视的视角,写出了秋高气爽、空旷辽阔的景色。
B.“常作客”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
C.尾联中,愁苦的身世遭遇使诗人鬓发日益斑白,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了。
D.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
(2)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这首诗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漂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B.诗人在前两联浓墨重彩地刻画了眼前近景,生动形象,精练传神。
C.颈联中“万里”“百年”与上~联的“无边”“不尽”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和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
D.本诗通篇对偶,不仅每一联的上下两句成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首联前一句“天”对“风”,“高”对“急”,读来富有节奏感。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9.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薛奎传薛奎,字宿艺,绛州正平人。
进士及第,为隰州军事推官。
州民常聚博僧舍,一日,盗杀寺奴取财去,博者适至,血偶?①衣,逻卒捕送州,考讯诬伏。
奎独疑之,白州缓其狱,后果得杀人者。
徙仪州推官,尝部丁夫运粮至盐州,会久雨,粟麦渍腐,奎白转运卢之翰,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
之翰怒,欲劾奏之。
奎徐曰:“用兵久,人疲转饷,今幸兵食有余,安用此陈腐以困民哉!”之翰意解,凡民所失,(选自《宋史》)(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为/隰州军事推官 B.盗杀/寺奴取财去 C.后/果得杀人者 D.会/久雨(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①博者适.至______②尝.部丁夫运粮至盐州______③悉.奏除之______(3)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①奎独疑之,白州缓其狱,后果得杀人者。
②之翰怒,欲劾奏之。
(4)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薛奎认识。
六、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0.0分)10.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生命的盘虬黄婉婷①放假回家,小侄女不住地缠着我说话,一会儿聊家里的猫,一会儿说楼下的树,突然又指着我的手背问道:“这是什么呀?”“这是青筋啊。
”她一脸的迷惘。
要我怎么向一个四岁的小孩去解释什么是青筋呢?“好像楼下大树的树根啊。
”小侄女仰着头好奇地说。
是啊,这不就是生命的树根吗?②我努力回忆自己是何时开始出现这些青筋的,然而找寻不到它们的由来,好像一夜之间就出现了。
它们像是细线般在指间、手背上延伸开来,如同河流般汇集到手腕,弯弯曲曲地向上攀爬着。
我蓦然想起了学校墙壁上的爬山虎。
某天停下脚步去细看,原先尚是浅细的根茎早已生长出许多的小茎,紧紧地依附在墙上,它变得愈发的茁壮,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新碧,像一条细细的墨绿河道在墙壁上流泻着,让我感到一种静穆,与生命的勃发。
我又想到了外婆那双布满青筋的手。
那真似年久的大树四下徘徊的盘虬,它们盘根错杂而狰狞地袒露着,显示着外婆的衰老与枯竭,又似乎隐含着无尽的力量。
③我不解于自己是如何将这两样东西联系在一起的,它们呈现的分别是生机与衰亡,然而它们都在岁月、风雨中愈加弥深。
十几年的风雨刮倒了大树,却没有刮去爬山虎,它仍旧翠绿地依附在墙上,时或趁着微风掀开这碧绿的帘子,打量着日复一日相似的景与行走殊貌的人。
而外婆呢,在经历幼年丧父、青年蒙受战乱、中年饱受饥荒与晚年丧夫的种种苦难之后,仍保持着淡然的心态。
我总能回想起她独自一人坐在院子里的藤椅上晒着太阳的样子,那般的平和安详,好像往日的苦难都不存在,余下的便是静谧的日子。
④生命又何尝不是一株大树呢?只是人总是看到它的枝繁叶茂、它的硕果累累、它的枯枝残叶,却没走近去看那盘缠的根虬。
我记得老屋外不远处有棵榕树,那树很高大,阳光透过重重叠叠的枝叶,撒下点点的斑影,它是如此茁壮,看不见丝毫的枯竭。
然而走过去,却总有粗大的根茎伏在泥土里,像金石一样坚固,那是拿石头砸下去也不会断裂的根!我记得刚种下几年的树并没有这缠绕的根虬,遑论粗壮如斯。
又想,树根既然在土下生长着,何必要探出头来呢?外婆便会说,树老了就会这样的,根长出来了才好去抵挡风雨。
我想到了青筋,人开始变老,手上的青筋也会不住地凸显出来。
⑤我记忆中外婆的模样,是上了初中暑假再回老家时的样子。
那时外公已去世,同条胡同里的邻居或死或离,四周一片寂静。
我总是怀着恐惧走过那段青苔遍布的小巷去看望她,残败不堪的老屋泛着清幽的光与微微的寒气。
外婆开始变得衰老,总听不清我的话,只是一味地低声应答。
她的头发花白,脸上皱纹遍布,宽大的衣服遮盖不了她佝偻的背,以及那双满是青筋的手。
一段时间里我为之惊恐,似乎死亡便这般在她的四周缠绕着。
我看看自己,那未褪去稚嫩的手背上只有很浅的青丝,但那似乎预示着青筋终究会冒出来,慢慢侵蚀我的生命。
我在外婆的脸上几乎看不到她对死亡的恐惧,她每天就这样安然地度过,不去抱怨生活的不如意,不去咒骂命运的不公。
有一天,我突然问:“您不怕死吗?”“我怕啊,所以我每天都穿戴好衣服去等待着。
”她轻轻地说,“有你们记着我就好。
”外婆几年前去世了,她最后的日子过得并不如意,她长久所渴求的自尊在病痛中荡然无存,满口的胡话,终日的昏沉。
然而在她最后的一丝清明中,我想她是坦然的。
关于死亡,外婆早已洞悉,能做到向死而生,死亡便不那么让人恐惧。
也正如她曾表达的,在子孙后代的记忆里,她终究存在过,这就够了。
⑥当我再看到那枯败的榕树与它那仍旧缠绕不休的根茎时,我忽然意识到这在我身上缠绕着的青筋,也如同一道前人传留下的血脉,像是盘虬的枝干又发出枝丫,慢慢地生长、茁壮,或许百年后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人们观仰它的同时,也会想到它的由来,想到听闻中的那棵早已干枯被伐去的大树。
⑦于是,我俯下身与小侄女对视着:“你就像棵小树,这就是树根,或许现在它还很浅看不出来,但当你经历了伤心痛苦的事情的时候,流下的眼泪就像雨水一样,你见过树苗浇水就会长大吧,那时候这些小树根也会冒出来,那表示你成长了,能经受风雨了。
”⑧生死枯荣,从来都不是间断的。
(选自《光明日报》2017年5月19日,有改动)(1)文章围绕“生命的盘虬”描绘了哪些相关的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作者在第三段中说:“我不解于自己是如何将这两样东西联系在一起的……”请指出“这两样东西”所指代的内容,并说说作者是“如何将这两样东西联系在一起的。
”(3)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第六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进行评析。
(4)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我”与小侄女关于生命的对话,请分别说说有什么作用。
(5)从全文看,本文以“生命的盘虬”为题有什么好处?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天舟瘦身记龚康薛飞①我是太空“快递小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
最近我承接了一项艰巨又光荣的运输任务。
这次任务不光运送的货物重达6吨,而且路途也非常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