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案卷评分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6
行政处罚类案卷评审点及评分标准一、行政处罚卷宗封面:(4分)1、案件名称(案由)(0.5分)、处理结果(0.5分)及卷宗编号(0.5分);(共1.5分)2、承办单位(含承办人)(0.5分)、被处罚人信息(0.5分,含姓名、性别、住址);(共1分)3、立案、结案归档日期及页数;(1分)4、审批人签名及日期。
(0.5分)二、行政处罚卷宗目录:(2分)5、各类文书按规定顺序(处罚决定书及处罚决定书送达回证在前,其余文书按时间顺序);(1.5分)6、标注页码。
(0.5分)三、行政处罚决定书:(7分)7、当事人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身份证明);(1分)8、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1分)9、适用法律准确,依据充分;(1分)10、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1分)11、告知被处罚人权利;(1分)12、行政处罚机关名称及印章、日期;(1分)13、适用相关法律、法规条款。
(1分)四、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回证:(4分)14、回证编号;(0.5分)15、送达文书名称(0.25分)、编号(0.25分);(共0.5分)16、送达人(两人以上)(0.25分)、送达时间(0.25分)、送达地点(0.25分)、送达方式(0.25分);(共1分)17、收件人签名(0.5分)及日期(0.5分)(如代收就应注明理由;直接送达的不得代收;拒收的要有拒收理由、日期及见证人签名或盖章)(共1分)18、行政处罚机关印章(0.5分)及日期(0.5分)。
(共1分)五、先行登记保存批准书:(5分)19、当事人姓名(0.5分)及先行登记保存依据(0.5分);(共1分)20、品牌(0.5分)、规格(0.5分)、数量(0.5分)等;(共1.5分)21、先行登记保存期限;(0.5分)22、承办人(0.5分)、批准人(0.5分);(共1分)23、执法机关印章(0.5分)及日期(0.5分)。
(共1分)六、先行登记保存通知书:(6分)24、文书编号;(0.5分)25、涉嫌案由表述规范;(0.5分)26、品种(0.5分)、规格(0.5分)、数量(0.5分)记录准确;(1.5分)27、告知当事人接受调查地点(0.5分)及时限(0.5分);(共1分)28、当事人签名;(0.5分)29、案件承办人签名(0.5分)及执法证件号(0.5分);(共1分)30、行政执法机关印章(0.5分)及日期(0.5分)。
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标准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标准一、案卷齐全性评查标准案卷齐全性是评价行政处罚案卷是否符合规定的重要指标。
评查案卷齐全性应包含以下内容:1.案件依据:评查案卷是否包含行政处罚的法律依据,如法律、法规、规章等,并确保这些依据的合法性和适合性。
2.处罚事由:评查案卷是否详细记录了行政处罚的事由,包括相关行为的违法性质、违法时间和地点等信息。
3.证据材料:评查案卷是否包含了充分的证据材料,如现场勘查报告、调查笔录、照片、视频等,这些材料应能够证明被处罚人的违法行为。
4.程序合规性:评查案卷中的程叙文件是否齐全,包括立案决定书、送达书、听证笔录等,这些文件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处罚决定合法性评查标准处罚决定的合法性是评价行政处罚案卷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重要指标。
评查处罚决定的合法性应包含以下内容:1.行政许可依据:评查处罚决定是否符合行政许可的合法依据,如行政许可证、批准文件等。
2.程序合法性:评查处罚决定的法定程序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如听证程序、合规的调查取证程序等。
3.责任认定:评查处罚决定中对责任人的认定是否准确、明确,并给出充分的证据和理由。
4.处罚种类和幅度:评查处罚决定中所采取的处罚种类和处罚幅度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并是否合理、适度。
三、案卷文件科学性评查标准案卷文件的科学性是评价行政处罚案卷是否合理、规范的重要指标。
评查案卷文件的科学性应包含以下内容:1.文件整齐规范:评查案卷文件的装订、编号、页眉页脚等是否规范,内容是否清晰、易于辨认。
2.逻辑关系清晰:评查案卷中各文件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清晰,是否能够从一份文件中完整了解案件的情况。
3.数据准确性:评查案卷中所涉及的数据是否准确、真实,是否经过核实和验证。
4.材料完整性:评查案卷中的各类材料是否齐全,是否存在遗漏和缺失。
附件:1. 相关行政处罚的法律依据附件2. 示例案卷评查表格附件3. 相关法律名词及注释附件法律名词及注释:1.行政处罚:行政机关根据国家或者地方的法律、法规对违反行政法律、法规的行为主体进行的处罚。
行政处罚案卷评查评分标准【行政处罚案卷评查评分标准】一、引言行政处罚案卷评查评分旨在规范行政处罚案卷的制作和管理,提高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效能和行政处罚决定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本将对行政处罚案卷评查评分的标准进行详细阐述。
二、案卷材料的完整性评分标准1. 目录的编制是否规范:案卷目录应按照统一标准编制,包括分类、编号、名称等信息。
评分标准:彻底符合(5分)、基本符合(4分)、部份符合(3分)、不符合(2分)。
2. 基础资料的准确性:案卷中的基础资料,如被处罚对象的身份信息、违法事实、证据材料等,应与实际情况一致。
评分标准:彻底一致(5分)、基本一致(4分)、部份一致(3分)、不一致(2分)。
3. 相关证明材料的完整性:案卷中应包含相关的证据材料、行政处罚决定书、听证会记录等,并且应按照统一的格式和要求进行整理。
评分标准:全部完整(5分)、大部份完整(4分)、部份完整(3分)、不完整(2分)。
4. 执法过程的合法性:案卷中应包含执法人员的执法笔录、听证会记录、查封、扣押等行为的决定书,并且这些决定书应符合法律规定及程序。
评分标准:全部合法(5分)、大部份合法(4分)、部份合法(3分)、不合法(2分)。
三、案卷材料的规范性评分标准1. 文字表述的准确性:案卷中的文字表述应准确无误,不含有错误、摸棱两可或者含糊不清的情况。
评分标准:全部准确(5分)、大部份准确(4分)、部份准确(3分)、不许确(2分)。
2. 材料的统一格式:案卷中的各类材料应按照统一的格式进行整理,如文字大小、页眉页脚、段落格式等。
评分标准:全部统一(5分)、大部份统一(4分)、部份统一(3分)、不统一(2分)。
3. 文件的规范性和完整性:案卷中的文件应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整理和归档,并且应保证文件的完整性。
评分标准:全部规范完整(5分)、大部份规范完整(4分)、部份规范完整(3分)、不规范完整(2分)。
4. 标题、编号的准确性:案卷中的各类文件应包含规范准确的标题和编号,以便于查阅和管理。
行政处罚案卷评查评分标准行政处罚案卷评查评分标准1. 引言行政处罚案卷评查评分标准是对行政处罚案卷的质量进行评估和评分的一种标准。
通过对行政处罚案卷的评查和评分,可以有效提高行政执法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确保行政处罚的公正和合法性。
本文将介绍行政处罚案卷评查评分标准的背景、目的和具体评分要求。
2. 背景行政处罚是行政执法中常见的一种手段,用于惩罚违法行为并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行政处罚案卷是行政执法的重要文书,记录了行政执法机关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和处罚决定。
然而,由于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主观因素和操作规范的不一致性,行政处罚案卷的质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有必要对行政处罚案卷进行评查和评分,以提高行政执法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
3. 目的行政处罚案卷评查评分标准的目的是评估行政处罚案卷的质量,发现并纠正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行政处罚案卷的合规性和科学性。
通过评查和评分,旨在实现以下目标:提高行政执法的公正性和透明度确保行政处罚的合法性和合规性提高行政执法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促进行政执法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4. 评分要求4.1 评分体系行政处罚案卷评查评分标准采用综合评分的方式进行评分。
评分标准包括案卷的完整性、规范性、准确性、合法性和实效性等方面。
4.2 评分指标具体评分指标如下:案卷完整性:案卷的材料是否齐全、完整,是否包含相关证据、法律依据、处罚决定等必要文件和信息。
规范性:案卷的格式、组织结构是否规范,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行政执法规范和文件要求。
准确性:案卷中的事实描述、法律适用、证据运用是否准确无误,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行政执法规范和文件要求。
合法性:案卷中的行政处罚是否合法、合规,是否符合行政执法权限和程序要求。
实效性:案卷中的处罚决定是否有效执行,能否达到预期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4.3 评分标准具体评分标准如下:优秀:案卷在完整性、规范性、准确性、合法性和实效性等方面都达到了标准要求,没有明显的问题,评分在90分以上。
行政处罚案卷评分标准行政处罚案卷评分标准1.案卷封面评分(总分10分)1.1 案卷封面是否完整、规范(2分)1.2 案卷封面的年份、文号是否准确(2分)1.3 案卷封面的信封质量是否良好(2分)1.4 案卷封面的文件命名是否规范(2分)1.5 案卷封面的密级和保管期限是否标注清楚(2分)2.案件基本信息评分(总分20分)2.1 案件基本信息表是否填写完整、准确(5分)2.2 各类文书是否按照规定填写并连续编号(5分)2.3 案件承办人员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是否清晰(5分)2.4 案件的侦查、审理进程是否能够通过案件基本信息表清晰把握(5分)3.证据材料评分(总分40分)3.1 证据材料的收集是否全面、准确(10分)3.2 证据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是否齐全,并进行了准确编号(10分)3.3 证据材料是否按照时间、地点、人物等分类整理(10分)3.4 证据材料是否有合法、合规的来源(10分)4.处罚决定书评分(总分20分)4.1 处罚决定书是否按照规定填写并连续编号(5分)4.2 处罚决定书的格式和内容是否准确、清晰(5分)4.3 处罚决定书的法律依据和处罚种类是否正确(5分)4.4 处罚决定书是否明确当事人的申诉和复核权利(5分)5.附属文书评分(总分10分)5.1 现场笔录、证据清单、勘验笔录等附属文书是否规范填写(5分)5.2 有关证据的查证、封存、调取等手续是否完善(5分)6.司法程序评分(总分10分)6.1 行政处罚的程序是否符合法定程序要求(5分)6.2 是否进行听证、复核等程序(5分)7.综合评分(总分50分)7.1 案卷整体质量是否规范、完备(10分)7.2 案卷是否存在遗漏、重复、矛盾等问题(10分)7.3 案卷是否规范使用盖章、签名、日期等要素(10分)7.4 行文是否准确、流畅、严谨(10分)7.5 案卷时效是否符合要求(10分)附件:1.案卷封面2.案件基本信息表3.证据材料清单4.处罚决定书5.附属文书6.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法律名词及注释:1.行政处罚:政府机关对违反行政法规、政策或法律的主体采取的行政制裁措施。
杭州市行政处罚案卷质量评查标准杭州市行政处罚案卷质量评查标准1. 引言在行政执法领域,行政处罚案卷是执法人员记录和处理行政处罚的重要文档。
杭州市作为一座现代化城市,高度重视行政执法工作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为了确保行政处罚案卷的质量,提高执法效果,特编制本评查标准,以便对行政处罚案卷的质量进行评估与监督。
2. 评查标准2.1 案情描述评查人员将对行政处罚案卷中的案情描述进行评估。
评分标准如下:准确性:案情描述准确无误,清楚表述当事人、违法行为、时间地点等关键信息。
完整性:案情描述完整,充分叙述案件经过、证据材料等。
逻辑性:案情描述逻辑清晰,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叙述,并与相关证据相符。
2.2 法律适用评查人员将对行政处罚案卷中的法律适用情况进行评估。
评分标准如下:法律适用准确性:案卷中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适用的法律条文准确无误,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法条引用准确性:案卷中引用的法律条文准确无误,引用的法律条文能够有效支撑行政处罚的合法性。
2.3 证据收集评查人员将对行政处罚案卷中的证据收集情况进行评估。
评分标准如下:证据充分性:案卷中所收集的证据材料充分,足以证明当事人存在违法行为。
证据合法性:证据材料的来源合法,符合法律规定,无非法获取证据的情况。
2.4 处罚量刑评查人员将对行政处罚案卷中的处罚量刑情况进行评估。
评分标准如下:处罚措施合法性:对当事人采取的处罚措施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合法性得到保障。
处罚幅度合理性:处罚幅度与当事人的违法行为相符合,合理、公正。
3. 评查流程评查流程如下:1. 确定评查对象:选择一定数量的行政处罚案卷作为评查对象。
2. 评查案情描述:对选定的行政处罚案卷进行案情描述的评估和打分,计算平均得分。
3. 评查法律适用:对选定的行政处罚案卷进行法律适用的评估和打分,计算平均得分。
4. 评查证据收集:对选定的行政处罚案卷进行证据收集的评估和打分,计算平均得分。
5. 评查处罚量刑:对选定的行政处罚案卷进行处罚量刑的评估和打分,计算平均得分。
行政处罚案卷评分标准
发布日期:2012-08-01 浏览次数: 1214 字号:[ 大中小 ]
评查项目分
值
评查内容和要求
案件办理质量主体
部分
10
1.实施行政处罚的机关或组织应具有法定行政处罚主体资格,作出的行政处罚行为符合法定职责
权限。
2.承办行政处罚案件的人员应具备行政执法资格。
事实
部分
10
1.被查处的违法行为事实认定清楚、证据确凿。
2.对违法行为的定性正确。
3.当事人的行为属于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有充分的法律依据和事实证据。
4.执法文书应当准确载明当事人的基本情况,法律事件或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违法行为的事
实、情节、性质和危害后果等内容。
证据
部分
10
1.卷内证据应当合法、有效,足以证明法律事件或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及后果。
2.证据应当充分,证据之间能相互印证、形成证据链。
提取证据应当符合法定程序。
3.案卷中应附有有关当事人的身份证明、营业执照、许可证等证据材料,并经当事人签字确认。
4.现场检查、调查询问、听证等笔录内容有改动的,须由被检查或被询问的当事人签字或捺指印
确认。
说理
部分
10
1.行政处罚决定书及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应有说理性内容,说明事理、情理和法理。
主要包括:
(1)对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因果关系和违法事实的认定过程等应当陈述清楚;
(2)阐述证据形式和证据所要证明的内容;
(3)适用法律依据时应当完整地引用定性依据和处罚依据;
(4)对当事人陈述申辩的理由、证据或听证的过程、结论和行政处罚机关是否采纳意见的理由、
依据,应当详细阐述,当事人放弃陈述申辩或听证的应予以说明;
(5)作出从轻、减轻或其他有裁量权的行政处罚时,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中说明裁量理由和依
据。
2.说理应简洁明了、用词准确,逻辑性强。
适用
法律依据部分10
1.作出行政处罚的依据必须符合《行政处罚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
2.适用的法律依据应当正确、现行有效,符合法律适用原则。
3.执法文书中引用的法律、法规、规章名称应使用全称,引用依据条、款、项内容准确、完整。
行政
执法程序部分30
1.办理行政处罚案件,应当符合立案(受理)、调查取证、审查、告知、决定、送达、执行等基本
步骤和流程,执法程序规范。
2.作出或者解除(撤销)立案、抽样取证、证据先行登记保存、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处罚、行政强
制执行等决定应填写相应的案件审批表,办理审批手续,制作相应的法律文书并送达当事人。
3.现场检查(勘验)、调查取证由2名以上持合法有效行政执法证件的执法人员进行。
4.现场检查(勘验)、调查取证时执法人员应向当事人出示证件、表明身份,并在执法文书上有记
载和确认。
5.所有与案件事实有关的证据材料,包括现场检查(勘验)笔录、抽样取证物品清单、涉案物品清
单、现场照片、调查(询问)笔录、当事人身份证明文件、执法文书的送达回证等证据材料,有当事人签字确认的记录和执法人员的签名。
当事人拒绝签字的,执法人员应当注明拒签的理由,有见证人的应由见证人签字。
6.先行登记保存证据、查封扣押物品应在法定期限内依法作出处理,依法应当解除登记保存或强
制措施的,应当及时解除,返还物品。
7.调查取证阶段结束后,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制作案件调查终结报告,阐明案件的基本事实、违法情
形、证据材料、适用依据、处理意见等,送交有关负责人逐级审查、签署意见。
8.依法应当移送司法机关或其他行政机关处理的案件,应当及时移送并有移送记录。
9.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必须明确告知当事人拟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和处罚的种类、罚款数额等内容,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10.当事人提出陈述、申辩的,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并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进行复核。
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依法不予采纳的,应当说明理由。
11.拟作出的行政处罚符合听证条件的,应当在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上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和期限;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按听证程序组织听证。
12.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行政处罚的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
集体讨论应当制作讨论记录,载明主持人、参加人、记录人和讨论内容、讨论意见、最终结论,并有参加人签名或盖章。
13.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做到:
(1)形式上符合相应的法律文书制作要求;
(2)完整记载被处罚人的基本情况;
(3)陈述违法事实清楚,证据充分,说理透彻;
(4)适用法律依据正确,处罚适当、明确;
(5)明确告知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6)正确告知不服处罚决定的救济途径和期限;
(7)有行政处罚实施机关的署名、印章和作出日期。
14.送达。
行政处罚决定等执法文书的送达符合法定的方式、时限,应当有相应的送达回证(公告送达的应有公告副本和影印件),并符合法定程序。
15.执行。
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以后,应督促当事人在规定的期限内履行;当事人拒不履行的,应当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16.对罚款处罚实行罚缴分离,由当事人持行政处罚决定书到指定银行缴纳罚款;当场收缴罚款的
应当符合法定条件和要求,并在法定期限内将罚款缴至指定银行。
17.应有的执行文书齐全。
(1)罚款或没收违法所得有相应法定票据;
(2)没收非法财物的有相应的票据和清单;
(3)延期或分期缴纳罚款的,应有当事人申请和行政机关批准文书,加处罚款应有相应的执法文书
和法定票据;
(4)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执行的,应有相应的强制执行通知书和强制执行笔录;
(5)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有相关文书及记载。
18.没收财物应当依法处置,有相应的处置凭证或销毁凭证和监销记录。
19.行政处罚案件办结、处罚决定履行完毕,有规范的结案报告,有行政机关负责人签署的意见。
20.对行政执法中发现的违法行为,应当责令当事人立即改正或限期改正,并对改正情况进行复
查。
行政处罚案卷
文书制作规范
部分10
1.办案过程中制作的法律文书,应当符合格式和要求,并做到正确填写,字迹清楚。
2.卷内文书为手写的,应当使用钢笔(蓝、黑墨水)或签字笔,不能用铅笔、圆珠笔或红水笔书写。
3.卷内文书为电脑打印时,须由当事人或执法人员等签名的,应当由相关人员亲笔签名或盖章。
4.对外使用的执法文书必须有行政执法机关名称,加盖行政执法机关的印章,标明日期。
行政处罚案卷档案部分10
1.行政处罚案卷应当一案一卷,一卷一号。
必要时可附副卷,将依法不能公开的案件材料装入副
卷。
2.案卷卷皮、封面应当统一。
3.卷内有文书目录并填写规范。
4.卷内材料排列有序。
5.卷面整洁,纸张无破损,大小规格统一;装订整齐,无金属物。
6.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材料用铅笔或圆珠笔书写的,应当复印后入卷。
7.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材料,应当全部附上。
卷内文书采用阿拉伯数字逐页编写页码。
8.案卷应及时归档,并按规定准确划分保管期限。
返回顶部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