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旅游经济效益与评价
- 格式:ppt
- 大小:2.53 MB
- 文档页数:60
《旅游经济学》田孝蓉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使用教材《旅游经济学》田孝蓉主编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6出版2007年9月第一章绪论本章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旅游经济活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条件以及目前旅游经济发展和旅游经济研究的状况,掌握旅游经济活动中的主要矛盾、经济关系和旅游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本章难点→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旅游经济活动中的矛盾、经济关系和规律本章内容:六个问题一、迅速发展的旅游经济旅行---旅游----旅游活动---旅游经济活动最早的旅游组织者—英国人托马斯·库克(1841年)旅游业务经营的专业化----旅游经济活动质的飞跃,也是旅游经济逐步成熟的标志。
旅游经济的飞速发展时期(二战后)1、旅游经济规模迅速扩大1994年旅游业总产值3.4万亿美元占世界GNP10.1%旅游业的投资7000亿美元占世界投资10.7%旅游业的税收3550亿美元占世界间接税总额11.67%旅游支出占世界消费总支出的10.9%占政府支出的6.9%国际旅游人数1950年2520万人次1994年5.28亿人次(20倍)国际旅游收入1950年21亿美元1994年3214.66亿美元(153倍)旅游涉外饭店1978年137家,2002年8880家2、旅游业增长速度大大快于世界经济的增长率旅游业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1981年8.1% 1996年10.73%2000年11% 2001年11.6%世界旅游业增长率2004年10%,2005年5.5%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国际旅游人数预计增至16亿人次,国际旅游收入预计增加到20 000亿美元,国际旅游人数和消费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35%和6.7%,远远高于世界经济年均3%的增长率。
3、旅游人均花费额不断提高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20世纪90年代世界国际旅游接待人数的增长要小于世界旅游总收入的增长。
1991~1998年9年间,前者增长38%,年均增长3.7%,后者则增长了68%,年均增长5.6%,国际旅游人均花费逐渐增加的趋势将在21世纪继续下去,显示出旅游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作者:刘晓鹰主编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8-4-1 字数:367000 页数: 236 开本: 16开I S B N : 9787030213709 包装:平装定价:36.00内容简介本书系统地阐述了旅游经济学的基本内容、理论和方法。
现代旅游经济学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是本书的重要特点。
全书共11章,包括四大部分:旅游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旅游市场及其供给关系;旅游经济的管理与决策;旅游经济学的展望。
每一章的分析都包括理论与实证分析两大块,理论分析部分阐述相关旅游经济学基本理论,揭示旅游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实证部分则以大量具体详实的案例,针对当前旅游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本书系四川省旅游类系列精品教材,由四川省教育厅列为重点科研项目,组织众多高等院校专家、教授及中青年学者合作编著。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旅游及其相关专业的本科或专科教材,也可作为中专、高等职业教育或自学考试教材,还可作为旅游产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教材使用。
目录第一章导论第二章现代旅游经济活动第三章旅游产品与开发第四章旅游需求与供给第五章旅游市场第六章旅游消费及价格第七章旅游收入与分配第八章旅游投资及效益研究第九章旅游企业的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第十章旅游经济效益与评价第十一章旅游产业及其增长与发展后记书名:旅游经济学ISBN:730007229 作者:Adrian Bull(亚德里恩﹒布尔) 出版社:郑州大学(原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定价:24 页数:336 出版日期:2006-5-1 版次: 1 开本:特16开包装:平装简介在世界范围内,旅游正在成为现代人类社会重要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
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众化的旅游保持着一股强劲的发展势头,并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继石油、汽车和房地产业之后的重要的支柱性产业。
我国旅游业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从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短短20多年间,我国已从一个世界排名第41位的旅游小国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排名第6位的旅游大国,并正逐渐向世界旅游一流强国迈进。
第一章1.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18世纪60年代以前,由于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旅游经济活动范围窄、规模小、非商品行为、未构成社会经济中的一种经济活动18世纪60年代后,工业革命为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造就了大量市场需求(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专门从事旅游业务经营的旅行商社的诞生是旅游经济活动的一次质的飞跃,是旅游经济发展的基本标志。
2.旅游经济产业化的标志(1)旅游消费需求的集中化。
随着国民收入水平提高,人们需求结构从注重物质生活的需求向更注重精神生活需求转变,旅游活动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2)旅游生产供给的专业化。
专门经营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尤其是旅行社、旅游饭店和旅游交通供给的专门化,极大地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并成为现代旅游经济的三大支柱,从而标志着旅游产业走向了成熟。
(3)旅游经济活动的规范化。
3.旅游经济三大支柱(1)旅行社:在旅游业内部各行业中发挥着“龙头”作用,通过其经营活动把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联结起来,促使旅游经济活动有效进行(2)旅游饭店:提供旅游食宿、餐饮、娱乐和其他服务。
是一国发展旅游业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其发展的数量、规模、档次和服务质量决定一国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3)旅游交通: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发达的现代交通运输业,就不可能有发达的现代旅游业,因此旅游交通和食、住、游、购、娱等要素共同构成了综合性旅游产品4.旅游业的九大效应(1)形象展示效应通过有效的策化包装,突显城市的优势特点,树立城市的形象通过旅游宣传推介的强大攻势,充分展示亮点;通过各方客源人流的集散,传递城市的美好信息(2)产业关联效应(3)投资的拉动效应旅游业是一个巨大的产业群,与其相关的产业包含有基础设施建设、景区景点开发等,发展旅游业需要不断加大投资适应旅游业的发展(4)消费的刺激效应旅游是终端消费,也是综合消费、多层次消费。
《旅行经济学》本科理论教课考试纲领绪论[ 复习与思虑 ]一、要点观点旅行经济学经济学家产经济学旅行学旅行管理学现代旅行经济学系统剖析方法二、简答题1、论述旅行经济学的学科特色。
2、试述旅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旅行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4、试述旅行经济学研究的原则和基本方法。
5、为何研究旅行经济学要坚持应用多学科知识?6、在旅行经济学教课研究中,为何要坚持事例剖析的教课方法?三、论述题1、论述现代旅行经济学的产生及发展过程。
2、论述旅行经济研究中定性与定量剖析相联合的方法。
第一章现代旅行经济概括[ 复习与思虑 ]一、要点观点旅行旅行旅行现代旅行现代旅行经济家产部门旅行社旅行饭馆旅行交通二、简答题1、现代旅行与古代旅行的差异?2、现代旅行经济拥有那些性质特色?3、现代旅行经济的发展特色有哪些?4、怎样认识现代旅行经济的家产化标记?5、现代旅行经济对社会的作用及影响?6、现代旅行经济与文化有何互相联系和影响?7、试剖析现代旅行经济对环境的作用和影响。
三、论述题1、论述现代旅行形成的条件及过程。
2、论述现代旅行经济在公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现代旅行产品与开发[ 复习与思虑 ]一、要点观点现代旅行产品单项旅行产品组合旅行产品综合旅行产品旅行资源旅行购物件旅行服务旅行设备旅行地开发旅行路线开发旅行产品生命周期整体旅行产品旅行吸引物基本旅行产品非基本旅行产品旅行便利性参观旅行度假旅行文化旅行公事旅行生态旅行康体旅行享受旅行探险旅行特种旅行崭新旅行产品换代旅行产品改良旅行产品自助旅行产品集体包价旅行产品散客包价旅行产品二、简答题1、怎样理解旅行产品的观点及特色。
2、剖析旅行产品的组成及供应因素。
3、旅行便利性的详细内容主要包含什么?4、怎样认识旅行产品生命周期及特色。
5、旅行产品有那些分类方法及种类。
6、旅行产品开发策略包含哪些?7、现代旅行产品开发应按照哪些原则?8、现代旅行产品开发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三、论述题1、联合实质,议论怎样进行旅行产品的开发。
旅游项目建议书范文篇1:旅游项目建议书一、旅游产业在镇域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旅游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并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哗众取宠,而是有着深刻的经济原因,中国的很多省份、很多市域、很多县域甚至乡镇都在执着的发展旅游产业,并在享受着旅游所带来的丰厚旅游经济效益。
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旅游经济本身包括显性经济和隐形经济,其中,显性经济包括门票经济、消费经济、产业经济、土地经济、就业经济、税收经济;隐形经济包括很多,诸如由于旅游发展而引起的城市品牌的升值,引起的招商引资的扩大,引起的居民爱护环境意识的增强、引起的旅游地与外部交往的增加等等。
(一)显性旅游经济门票经济:旅游产业发展所带来最直接的收益就是门票收益,世界级、国家级或者省级的精品景区门票一般均较高,因此,对于发展旅游业的乡镇而言,每年只门票收益一项就相当不菲。
消费经济:旅游产业本身涉及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六要素中,旅游餐饮、旅游住宿、旅游交通、旅游购物、旅游娱乐都属于消费经济和服务经济的范畴,如果这些产业要素开发成熟的话,在旅游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要远远大于游览的门票收入,将能全面地带动镇域旅游消费的全面发展。
产业经济:由于旅游产业六要素的发展,会带动镇域其他产业的发展,比如旅游餐饮的增加对农副产品需求量,旅游购物的增加会催生众多的旅游商品生产企业、旅游住宿的增加会增加对钢材水泥的需求等等,旅游产业的发展会引起相关产业链上游和下游的生长,从而实现泛旅游产业的共振发展。
土地经济:旅游产业的发展会带来人气的增加和景观的改善,人气的增加会引起酒店、度假村旅游业态的发展,景区旅游环境的改善会催生景区周边度假村、旅游房产的发展,而这些都会带动地区土地的升值,会明显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诸如杭州西溪湿地景区的开发明显带动了西溪景区周边地产的发展。
因为,依托原始生态、美丽自然的湿地而居将成为都市人的向往。
税收经济:旅游产业的发展会造成旅游企业数量的增加,旅游企业的增加会造成政府企业税收的增加。
旅游景区旅游活动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第一章引言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目的 (2)第二章旅游景区概述 (2)2.1 旅游景区定义 (2)2.2 旅游景区分类 (3)2.2.1 自然景观类 (3)2.2.2 人文景观类 (3)2.2.3 休闲度假类 (3)2.2.4 生态旅游类 (3)2.2.5 主题公园类 (3)2.2.6 农业旅游类 (3)第三章旅游活动效果评估概述 (3)3.1 旅游活动效果评估意义 (3)3.2 旅游活动效果评估原则 (4)第四章旅游者满意度评估 (4)4.1 满意度调查方法 (4)4.2 满意度评估指标 (5)第五章旅游景区服务质量评估 (6)5.1 服务质量评价标准 (6)5.2 服务质量评估指标 (6)第六章旅游产品特色评估 (7)6.1 旅游产品特色分类 (7)6.2 旅游产品特色评估指标 (7)第七章旅游景区环境质量评估 (8)7.1 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8)7.2 环境质量评估指标 (8)第八章旅游安全评估 (9)8.1 旅游安全评估内容 (10)8.2 旅游安全评估指标 (10)第九章旅游景区经济效益评估 (11)9.1 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11)9.1.1 成本收益分析法 (11)9.1.2 现金流量分析法 (11)9.1.3 财务比率分析法 (11)9.1.4 数据包络分析法 (11)9.2 经济效益评估指标 (11)9.2.1 总收入指标 (11)9.2.2 净利润指标 (12)9.2.3 成本利润率指标 (12)9.2.4 资产收益率指标 (12)9.2.5 负债比率指标 (12)9.2.6 游客满意度指标 (12)第十章旅游景区社会效益评估 (12)10.1 社会效益评价方法 (12)10.2 社会效益评估指标 (13)第十一章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评估 (13)11.1 可持续发展原则 (13)11.2 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 (14)第十二章旅游景区旅游活动效果综合评估 (15)12.1 综合评估方法 (15)12.2 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15)12.3 评估结果分析与应用 (16)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需求日益提高。
《旅游政策与法规》精讲蔡正敏主讲乐清市雁荡山旅游学校副校长(《旅游政策与法规》,浙江省旅游局编,2014年5月第4版,中国旅游出版社。
)第九章旅游服务合同第三节其他服务合同一、旅游代办合同(一)旅游代办合同的概念旅游代办合同,又称旅游代订合同,是指旅行社接受旅游者的委托,为其代订交通、住宿、餐饮、游览、娱乐等旅游服务,旅游者支付代办费用的合同。
(二)旅游代办合同的法律特征1.旅游代办合同属于委托合同2.旅游代办合同的法律后果由旅游者承担3.旅游代办合同是有偿合同(三)旅游代办合同的解除根据《合同法》第410条规定:委托人或者受托人可以随时解除委托合同。
在旅游代办合同中,双方当事人均享有合同的任意解除权。
(四)旅游代办合同中旅行社的责任《旅游法》采取了过错归责的原则,即因旅行社的过错给旅游者造成损失的,旅行社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如果旅行社对代办事务没有过错,则不应当承担责任,旅游者只能向实际提供服务的经营者主张赔偿责任。
二、住宿服务合同(一)住宿服务合同的概念和法律特征1.住宿服务合同的概念住宿服务合同是旅行社根据包价旅游合同与住宿经营者签订的关于旅游团队住宿饭店,接受住宿服务的合同。
2.住宿服务合同的法律特征(1)住宿服务合同是旅行社与住宿经营者之间的合同,具有商事合同的性质。
(2)住宿服务合同的基础是包价旅游合同,两者紧密相关。
(3)住宿服务合同的利益相关人是旅游者。
《旅游法》第七十五条规定,住宿经营者应当按照旅游服务合同的约定为团队旅游者提供住宿服务。
住宿经营者未能按照旅游服务合同提供服务的,应当为旅游者提供不低于原定标准的住宿服务,因此增加的费用由住宿经营者承担;但由于不可抗力、政府因公共利益需要采取措施造成不能提供服务的,住宿经营者应当协助安排旅游者住宿。
(二)住宿经营者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住宿经营者未能按照包价旅游合同提供服务的,就构成对合同义务的违反,应当承担继续履行的责任。
《旅游法》规定了经营者应当承担为旅游者提供不低于原定标准的住宿服务,而且因此增加的费用由住宿经营者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