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考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68.00 KB
  • 文档页数:1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地理学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自然地理学: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地理环境的科学。

2.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环绕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

3.地理环境:地球表层这一部分人类环境。所谓地球表层,实际上是指海陆表面上下具有一定厚度范围,而不包括地球高空和内部。

4.回归年:从地球上看,太阳绕天球的黄道一周的时间,即太阳中心从春分点到春分点所经历的时间,又称为太阳年。

5.恒星年:地球绕太阳一周实际所需的时间间隔,也就是从地球上观测,以太阳和某一个恒星在同一位置上为起点,当观测到太阳再回到这个位置时所需的时间,只在天文学上使用。

6.彗星:彗星是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绕太阳运动的一类质量很小的天体。彗星大多由慧核,慧发,慧云和慧尾组成。

7.干洁空气:通常把除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简称干空气。

8.温室效应: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地面实际损失略少于长波辐射放出的能量,地面得以保持一定的温暖程度。这种保温作用,通常称为“温室效应”。

9.流域:每一条河流和每一个水系都从一定的陆地面积上获得补给,这部分陆地面积就是河流和水系的流域,也就是河流和水系在地面的集水区。

10.矿物:矿物是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理化性质的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

11.解理:矿物受外力作用沿一定方向破裂并产生解理面的性质叫解理。

12.岩石:岩石是在地质作用下,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有规律组合而成的地质体。

13.岩浆岩:来自上地幔的岩浆沿岩石圈破裂带上升,经过冷凝、结晶而形成的岩石称为岩浆岩或火成岩。

14沉积岩:沉积岩是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常温常压条件下,先成岩石的风化作用产物以及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产物,在原地或经外力搬运所形成的沉积层,再经成岩作用而成的岩石。

15.变质岩:岩浆岩、沉积岩或先成变质岩等固态原岩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作用下,导致其矿物成分、化学结构和构造发生变化,称为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岩石即为变质岩。

16.风化:地表的岩石在阳光、空气、水和生物的作用下遭受破坏的现象。

17.化石:凡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地质时期的生物遗体(如动物骨骼、硬壳等)和遗迹(如动物足印、虫穴、蛋、粪便、人类石器等)都叫化石。但是,并不是所有古生物都能保存下来成为化石。

18.地质构造:地壳运动所造成的岩层产状和构造形态的改变称为地质构造。

19.火山喷发:火山喷出地表是地球内部物质与能量的一种快速猛烈

的释放形式,称为火山喷发。

20.大气过程:指大气圈中存在的各种物理过程,如辐射过程、增温冷却过程、蒸发凝结过程等。

21.天气现象:指由大气过程所形成的风、云、雨、雪、雾、露、霜、冰等千变万化的物理现象。

22.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指地球上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各种气流运行的综合现象。

23.季风:以一年为周期,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

24.洋流:洋流指海水速度相对稳定、沿着一定方向有规律的水平流动。洋流又称海流。洋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风力和密度差异。

25.冷洋流与暖洋流:如果洋流带来的海水温度比到达海区的水温高,就称为暖流。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属于暖流;如果洋流带来的海水温度比到达海区的水温低,就叫寒流。由高纬流向低纬的洋流属于寒流。

26.水系:指由干流和各级支流组成的河流系统。

27.湖泊: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规模的天然洼地的蓄水体系,是湖盆、湖水以及水中物质组合而成的自然综合体。

28.地下水:指埋藏在地面以下岩土空隙中的水体。包括气态的、液态的和固态的水。地下水的来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下渗,小部分来自水汽在地下岩土中的凝结。

29.崩塌:陡坡上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快速下移,称为崩

落或崩塌。

30.河漫滩:指洪水期被淹没而平水期出露水面的谷底滩地。广阔的大型河漫滩称为“ 泛滥平原” 。

31.土壤:发育于陆地表面具有生物活性和孔隙结构、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疏松表层。

32.土壤肥力:指土壤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33.土壤机械组成:土壤是由大小不同的土粒按不同的比例组合而成的,这些不同的粒级混合在一起表现出的土壤粗细状况,称土壤机械组成或土壤质地。

34.土壤剖面:指土壤由上而下,显示土层序列及组合状况的垂直切面。

35.生物多样性:是大自然物种拥有程度的笼统术语。它可包含三个不同层次:1、遗传多样性2、物种多样性3、生态系统多样性

36.群落季相更替:群落外貌随季节的更替而发生变化的现象。

37.生态平衡:指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基本相当,结构与功能之间相互适应的状态。

38.生态系统:指一定空间内生物群落与环境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形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元。

39.生物群落:指若干生物种群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多物种的、整体的、有序的生物系统。

40.生态因素:指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行为和分布有影响的

环境要素。

41.植被:指某一地区全部植物群落的总称。分为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

42.种群:指占据一定空间或地区的同一种生物的个体群。

43.土地:土地包含地球特定地域表面及其以上和以下的大气、土壤与基础地质、水文与植物,还包括这一地域范围内过去和现在人类活动的种种结果,以及动物就人类目前和未来利用土地所施加的重要影响。

44.自然区划:土地包含地球特定地域表面及其以上和以下的大气、土壤与基础地质、水文与植物,还包括这一地域范围内过去和现在人类活动的种种结果,以及动物就人类目前和未来利用土地所施加的重要影响。

45.综合自然区划:地带性和非地带性两类区划单位都是客观存在的,但运用双列系统进行自然区划殊非易事。于是,通过双列系统中等级相当的地带性区域与非地带性区域单位的叠置,建立完全综合的等级系统就成为必然趋势。

46.所谓地域分异规律,也称空间地理规律,是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一般公认的地理分异规律包括(纬度)地带性和非(纬度)地带性两类。

二.问答题

1.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1)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表,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表进行。

(2)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同时并存于地表,使海洋表面成为液-气界面,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