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背景下冰雪运动普及的实现途径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6
武术研究2022年2月第7卷 第2期2022年冬奥会背景下民族传统冰雪运动传承与发展思考蒋珊珊 夏思永西南大学体育学院,重庆 400700摘 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传统体育冰雪运动历史发展、现实状况、传承路径进行分析。
总结得出:民族传统冰雪运动的现实发展存在以下生存境况:生存基础匮乏对民族传统冰雪运动的认同弱化;政府引导不足对民族传统冰雪运动的关怀缺失;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民族传统冰雪运动的生存异化;奥运冰雪计划对民族传统冰雪运动的发展冷落。
通过对历史的总结与现实的骊探,提出“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经济产业”共同推进的多维传承路径,以期为民族传统冰雪运动的传承发展聚力添彩,实现再繁荣。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 传统冰雪运动 传承与发展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22)2—0130—04作者简介:1�蒋珊珊(1996~),女,在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学2�夏思永(1956~),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
自北京冬奥会成功申办以来,冰雪运动得到爆发式关注与发展,一跃成为“时代宠儿”。
民族传统冰雪运动是拥有独特民族风情与冰雪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
为适应严寒的气候条件,满族先民在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时,创造出以冰雪为依托的传统体育项目,并成为生产生活、交通运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加速,原始生存基础日渐缺失,传承道路愈发艰难,曾经兴盛一时的传统冰雪运动不再喜闻乐见,而沦为民族传统体育中的“病态儿”,处于自行发展状态,亟待保护、传承与创新。
1 灿烂文明:民族传统冰雪运动的历史追溯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演进过程中,生存在广袤寒域的满族先民在不断探索御雪技能过程中就创造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冰雪特色的传统冰雪运动。
纵观历史长卷,我国传统冰雪运动的历史发展可概括为:初次骊探、孕育雏形、继承创新、巅峰盛行、日渐衰落五个时期。
北京冬奥会背景下冰雪运动发展的途径和措施首先,提高基础设施建设。
在冰雪运动发展的过程中,优质基础设施是不可或缺的条件。
政府应该加大对冰雪场馆的投资力度,进一步提升现有场馆的水平,增加场馆数量和规模。
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投资兴建冰雪场馆,扩大冰雪运动的覆盖面。
其次,加强冰雪体育人才培养。
冰雪项目的技术性和门槛较高,需要专业的教练和运动员。
政府应该加大对冰雪体育人才的培养投入,设立专业的培训机构,培养更多优秀的教练员和运动员。
同时,加强对学校冰雪项目的支持,开展冰雪运动的基础教育,培养更多热爱冰雪运动的学生。
第三,推广普及冰雪运动。
冰雪运动在中国还相对较为冷门,需要通过推广普及来增加人气和参与度。
政府可以组织冰雪运动展览、赛事和体验活动,吸引更多人参与冰雪运动。
此外,可以鼓励媒体、学校和社会组织积极宣传冰雪运动的好处,提高人们对冰雪运动的认识和兴趣。
第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北京冬奥会是一个国际性的体育盛会,可以借此机会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冰雪运动交流与合作。
通过举办国际赛事、培训交流、人员互访等方式,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和技术,促进中国冰雪运动的快速发展。
最后,加强冰雪运动的管理和运营。
冰雪运动的规模和影响力增加,对于管理和运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政府应该加强对冰雪项目的管理和监督,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促进运动的健康有序发展。
同时,可以引入专业化的运营机构,提高冰雪场馆和赛事的管理水平,提供更好的运动体验和服务质量。
总体而言,北京冬奥会为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普及推广、国际交流和管理运营等多个方面的措施,可以促进中国冰雪运动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中国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冬奥会的社会化传播实践研究2022 年,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成为全球瞩目的体育盛事。
这场盛会不仅展现了运动员们的卓越竞技水平和拼搏精神,也在社会化传播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通过多种传播渠道和创新的传播方式,北京冬奥会成功吸引了全球观众的目光,激发了人们对冰雪运动的热情,传递了奥林匹克精神,为大型体育赛事的传播树立了新的典范。
一、北京冬奥会社会化传播的背景与意义(一)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
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传播速度更加迅速,传播范围更加广泛。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型体育赛事的传播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意义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对于推动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促进国际体育交流、提升国家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而有效的社会化传播则能够将这些意义最大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冬奥会、关注冬奥会,从而推动冰雪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促进国际间的理解与友谊。
二、北京冬奥会社会化传播的渠道与方式(一)传统媒体的全面报道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各大电视台对冬奥会的赛事进行了全程直播和精彩解说,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观赛体验。
报纸通过深度报道和评论,对冬奥会的赛事、运动员、背后的故事等进行了全面的解读。
(二)新媒体平台的创新应用1、社交媒体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成为了冬奥会传播的重要阵地。
运动员、官方机构、媒体和普通用户通过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实时分享冬奥会的精彩瞬间和背后的故事。
话题标签的设置,如“北京冬奥会”“冬奥会开幕式”等,引发了用户的广泛参与和讨论,形成了热门话题,扩大了冬奥会的传播影响力。
2、短视频平台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通过用户创作和分享的短视频,展示了冬奥会的精彩片段、运动员的训练日常、普通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等,吸引了大量用户的关注和点赞。
3、在线直播平台各类在线直播平台为观众提供了更加个性化的观赛选择,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赛事和角度进行观看。
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若干措施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9〕19号)精神,积极做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备战工作,推动我省冰雪运动加快发展,制定以下措施:一、目标任务力争2022年北京冬奥会有我省运动员参赛,实现运动成绩与精神文明双丰收;在建基地、组队伍、办赛事、促产业、出人才等方面全方位拓展,促进全省竞技性冰雪运动成绩稳步提高,群众普及程度不断提升,冰雪产业规模明显扩大。
二、主要措施(一)全面提升冰雪项目竞技水平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编制冰雪运动场地建设规划,(省发展改革委,各州、市人民政府牵头;省自然资源厅、省体育局配合)将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体系,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
(省自然资源厅牵头;省体育局配合)推进世界一流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建设,打造冰雪项目云南高原训练基地,(省体育局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配合)加快推进云南省呈贡体育训练基地短道速滑场建设,积极承担国家短道速滑队高原训练保障任务。
(省体育局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配合)建设省级冬季运动项目训练基地,有条件的州、市、县、区要建立冬季项目运动训练(培训)基地。
(省体育局牵头;省委编办、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配合)2. 建立完善备战体制机制。
加强与冰雪项目强省的协作,组建省级冰雪项目队伍。
积极推进跨界跨项选才,力争更多云南运动员进入国家集训队,参加国际冰雪赛事。
(省体育局牵头;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各州、市人民政府配合)3. 全面强化备战工作。
制定我省冰雪竞技项目发展计划,落实国家“南展西扩东进”战略。
以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为目标,加强运动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运动员、教练员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加强服务保障,对进入备战体系的运动员制定针对性保障计划;加强权益保障,健全运动员、教练员激励机制;加强科技保障,联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复合型科研保障团队,提升冰雪项目备战科学化水平;加强政策引导,发挥市场作用,在选才、训练、组队、参赛等方面引入社会力量。
北京冬奥会与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摘要:2022北京冬季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给了我们发展的机遇,但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等现实问题。
本文从冰雪运动人口、冰雪项目、冰雪产业等几个角度,对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归纳、整理。
关键词:北京冬奥会;冰雪运动;发展策略冰雪运动是指在严寒环境下,人们利用冰、雪作为摩擦媒介进行的一项体育运动。
奥运会不仅举行了,而且还举行了冬季奥运会。
根据历届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成绩,我国冬季体育的发展状况明显低于夏季体育。
体育强,国家强,我们要大力发展体育强国,认真筹备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
《意见》的出台,对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有关政策的颁布,全国各地的冰雪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召开,为促进我国冰雪运动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契机。
我国的冰雪运动进入了黄金时期,但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
通过对冰雪运动人口、冰雪项目、冰雪产业等方面的分析,指出目前冰雪运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今后冰雪运动的发展做出贡献,为“体育强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1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现状随着北京冬季奥运会的临近,全民健身的形势越来越好,冰雪运动也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冰雪旅游、冰雪产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我国的冰雪运动已步入了黄金时期。
随着“北冰向南向西扩展”、“三亿人参加冰雪运动”的号召,冰雪运动的普及面不断扩大,冰雪项目种类不断增多,参加冰雪运动的人也不断增多[1]。
2010年,全国参加滑雪的人数达到630万,到2018年,全国参加滑雪的人数达到了1.970万,同比增加了212%。
冰雪运动的普及将为三亿人口的冰雪运动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对促进我国冰雪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我国冰雪运动发展存在的问题2.1参与冰雪运动的人群分布不均匀国内滑雪场以东北、华北等地为主,而华东、华南等较为发达的区域,冰场分布极少,有资格参加的人数更是少之又少,平均每人只有0.19次,可见我国的冰雪运动普及程度并不高,参加的人数也不均衡。
期)762023年3月刊(总第119运动训练2022年北京冬奥会背景下我国冰雪运动的SWOT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李连强(西南大学体育学院,重庆400715)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SWOT分析法,研究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背景下我国冰雪运动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
研究结果发现,2022年北京冬奥会背景下我国冰雪运动的优势表现在竞技水平日益提升、丰富的文化色彩、较强的健身功能,其劣势表现在:自然条件限制,地域发展不均衡;冰雪项目单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足,其机会表现在:北冰南展战略,三亿人上冰雪、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威胁表现在政府执行滞慢、缺乏产业建设、管理机制不完善。
结合分析,本文提出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背景下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2022年北京冬奥会;冰雪运动;SWOT分析;发展战略1 SWOT分析法SWOT分析法是一种企业竞争态势分析方法,是市场营销的基础分析方法之一,通过评价自身的优势、劣势、外部竞争中的机会和威胁,用以在制定发展战略前对自身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及竞争优势的定位。
SWOT是建立在内外部环境分析之上所做的综合分析。
SWOT的S(strengths)是优势、W (weaknesses)是劣势、O(opportunities)是机会、T(threats)是威胁。
2 我国冰雪运动SWOT分析2.1 优势(S)2.1.1竞技水平日益提升1980年,我国首次出征冬奥会;1988年,在加拿大卡尔加里举行的第十五届冬奥会上,李琰夺得中国第一枚冬奥冠军金牌;1992年法国阿尔贝维尔冬奥会,中国军团没有空手而归,在女子速滑、短道速滑项目中收获3枚银牌,首次跻身奖牌榜;2006年意大利都灵冬奥会,韩晓鹏“横空出世”,中国代表队取得2金、4银、5铜的优异成绩;2010年加拿大温哥华冬奥会,中国女队创造历史,包揽4金;2014年俄罗斯索契,中国速滑队实现金牌零的突破;2018年韩国平昌冬奥会,中国代表队表现不俗,取得1金、6银、2铜的成绩;2022年,我国有100多名运动员参加北京冬奥会,以9金、4银、2铜的成绩位居奖牌榜第3。
体育科学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背景下冰雪运动进校园的现状、思考与展望许弘(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北京100816)摘要:在北京举办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背景下,冰雪运动进校园是建设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客观要求。
为做好冰雪运动进校园工作,从管理学、协同学、边际效应的角度,阐释冰雪运动进校园的价值和意义,梳理我国冰雪运动进校园的发展现状与特征,描绘了冰雪运动进校园的逻辑与图景,展望未来发展的方向并明确理论与实践路径。
研究认为,冰雪运动进校园需要寻找发展的序参量,注重群体的协同,构建立体发展的格局;关注要素的差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注推进的效果,明确勤练、常赛理念;强化条件与保障,夯实冰雪运动进校园之基;打造后冬奥遗产,留下人文记忆。
关键词:冰雪运动;校园;深化改革;序参量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2015年7月31日,北京携手张家口成功赢得了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主办权,标志着我国冰雪运动进入一个跨越式的快速发展时期。
从我国获得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权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视察场馆建设,发表重要讲话,并做出指示和批示。
特别是2021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专程视察冬奥会赛区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通过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把我国冰雪运动特别是雪上运动搞上去,在3亿人中更好推广冰雪运动,推动建设体育强国”“要通过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推动我国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补缺项、强弱项,逐步解决竞技体育强、群众体育弱和‘夏强冬弱’‘冰强雪弱’的问题,推动新时代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以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和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加快推进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指导意见》为突出代表的文件对冰雪运动进校园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和部署。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背景下,冰雪运动进校园已经成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自觉行动,已经成为全面深化教育体育领域改革的重点工作。
“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实现的障碍及对策研究刘雪杰;李延超【摘要】“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最根本的是实现冬季运动项目在我国的普及与发展、培养群众的冰雪运动习惯.为了实现该目标,我国颁布了一些相应的政策规划,然而在实现该目标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障碍,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法、观察法以及专家访谈法等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得出该目标实现的障碍是自然环境制约,场地设备匮乏,项目认同感较低,专业人才紧缺以及赛事活动影响力较小等.围绕这些障碍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继续推进“北冰南展、西扩”,完善冰雪运动场地布局;完善场地设备供给,推动大众冰雪运动升级;积极塑造冰雪文化,营造大众冰雪运动的氛围;采用多元化培养方式,满足专业化人才需求;培育精品赛事活动,带动群众参与冰雪运动.【期刊名称】《山东体育科技》【年(卷),期】2018(040)005【总页数】4页(P5-8)【关键词】冰雪运动;目标;障碍;对策【作者】刘雪杰;李延超【作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经管学院,上海200438;上海体育学院经管学院,上海2004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62;G863在举办北京冬奥会的背景下,冬季运动备受瞩目,为冰雪运动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的提出,给冰雪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然而根据我国冰雪运动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实现这个宏大的目标还有一段路要走。
因为实现该目标不只是在参与人群的数量上要完成,最重要的是培养群众的冰雪运动习惯,爱上冰雪运动,为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为冰雪运动的发展作出贡献。
本文围绕我国在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障碍,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发展对策。
1 “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的提出及内容1.1 “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的提出2015年7月31日在吉隆坡的国际奥委会会议上,中国北京通过申请,获得2022年冬奥会主办权,申奥委员代表中国政府承诺在筹备北京冬奥会的七年时间里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1]。
我国校园冰雪运动文化发展的现实困惑与路径选择共3篇我国校园冰雪运动文化发展的现实困惑与路径选择1我国校园冰雪运动文化发展的现实困惑与路径选择随着北京成功举办了2022年冬残奥会和冬奥会,冰雪运动逐渐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作为一个冷寒气候区的国家,我国的冰雪资源非常丰富,但是,校园冰雪运动却长期处于较为薄弱的状态。
本文将从现实困惑与路径选择两个方面,探讨我国校园冰雪运动文化的现状。
现实困惑首先,我国的冰雪运动文化氛围相对薄弱。
与盛行于北欧等国的“雪季文化”相比,我国的冬季文化主要还是以岁时节庆的形式存在,尤其在南方地区,根本没有发展出冰雪季文化的体系。
这就对我国校园冰雪运动的兴起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缺少社会氛围的支持,缺少大众对冰雪运动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与校园文化脱节。
其次,我国校园冰雪运动普及率不高。
虽然北京、哈尔滨等地拥有相对丰富的冰雪资源,但是在大部分中小学校,没有冰雪场地和器具已经变成了普遍现象。
这就导致了学生如果想要接触冰雪运动,要么只能去游乐场、公园等场所,要么就得遥远到访北京、长春等城市。
这无疑会令很多青少年对冰雪运动望而却步。
路径选择1. 加强社会氛围的建设。
在文化层面,应当逐渐创造出适合我国的、富有地方特色的“冰雪季文化”。
在各大电视台、网络媒体,可以开展各类与冰雪运动相关的生动活泼的节目、栏目推广,从而引发更多的大众参与冰雪运动的兴趣。
2. 政策扶持,推进冰雪运动器材的普及及设施建设。
在这方面,政府应当在立法和经费投入方面下功夫,引导和扶持企业、社会机构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建设更多的校园冰雪场地和配套设施,同时制定相应的安全规范,确保师生在冰雪运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3. 教育体系和运动员培养的改进。
在教育领域,应当在课程规划、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着力,在运动员培养方面,应当建立起竞技培训体系、收构精英训练队伍、开展高水平运动员的批量培养,确保培养出更多具有实力的人才。
4. 校园冰雪联赛的推广与发展。
冬奥背景下湖北省冰雪运动的发展现状、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冬奥背景下湖北省冰雪运动的发展现状、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引言】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临近,中国全民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愈发高涨。
湖北作为内陆省份,虽然没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但也积极响应国家冰雪运动发展的号召,并在过去的几年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然而,在发展过程中,湖北省还面临着一些现实困境,因此,本文将对湖北省冰雪运动的发展现状与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路径选择,以期为湖北省冰雪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发展现状】湖北省冰雪运动的发展经历了起步、加速、突破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是湖北省冰雪运动开始蓬勃发展的时期,各类冰雪项目的赛事活动逐渐增多,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冰雪运动的投资力度。
加速阶段是湖北省冰雪运动迅猛发展的时期,各类冰雪项目的普及程度和参与人数都有较大提升。
突破阶段是湖北省冰雪运动实现跳跃式发展的时期,该阶段的特点是湖北省冰雪队伍在国内外的比赛中逐渐崭露头角,成绩节节攀升。
1. 赛事活动方面:湖北省冬季大型赛事日益增多,如武汉冰雪季活动、宜昌黄鹤楼国际滑雪场等活动吸引了大量观众和运动员。
同时,湖北省还举办了一系列区域性和全国性的冰雪比赛,从而提高了冰雪运动在湖北省的影响力。
2.设施建设方面:湖北省投资建设了一批冰雪场馆,如武汉冰雪世界、宜昌黄鹤楼国际滑雪场等,为冰雪爱好者提供了更好的训练和比赛场地。
【现实困境】尽管湖北省冰雪运动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面临一些现实困境: 1. 地理条件不利: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靠近长江,气候温和,冰雪资源相对较少。
相比于北方省份,湖北的冰雪季节较短,限制了冰雪项目的普及和发展。
此外,湖北的高山峡谷资源有限,难以给予冰雪运动更多的支持。
2. 人才培养与储备不足:湖北省冰雪队伍的整体水平和实力相对较弱,缺乏高水平的运动员和教练。
这主要是由于湖北省冰雪运动在起步阶段时间较短,冰雪训练体系不够完善,人才培养的经验不足所致。
北京冬奥会背景下冰雪运动普及的实现途径研究作者:郭志强来源:《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02期摘要: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以及在群众中的普及进行研究。
研究认为,冰雪运动的普及需要从自然环境因素,群众观念因素,运动场地因素以及政策制度因素等方面考虑。
并提出冰雪运动普及的实现途径:加大冰雪人才的培养力度;增加对冰雪运动場馆设施建设的投入;积极申办冰雪运动赛事,营造冰雪运动氛围;打造“体育+”产业发展模式。
关键词:北京冬奥会;冰雪运动;普及;途径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808(2019)02-0046-04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winter sports in China and its popularization among the masses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tion and logical analysis.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zation of winter sports should be carried out simultaneously from two aspects: competitive winter sports and mass winter sports. At the same time, the factors of natural environment, mass concept, sports venue and policy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Therefore, it puts forward the ways to achieve the popularization of winter sports, which are vigorously suppor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winter sports policy, strengthening the entry of winter sports in the campus, biding for winter sports events, as well as increasing the construction of winter venues.Key words:Beijing Winter Olympic; Winter Sports; Popularization; Path在北京冬奥会的申办报告中,我国政府曾向国际奥委会作出了“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庄严承诺。
这一目标的提出,其目的在于向世界传达这样一个信息:中国申办冬奥会不仅仅是在竞技比赛中夺取优胜,更重要的是让更多的群众通过冬奥会了解冰雪运动,在练习冰雪运动项目中受益,尤其是让青少年群体通过参与冰雪运动,让自己的身心体魄能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2017年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指出,虽然我国发展现代冰雪运动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但我国冰雪运动并没有得到良好的普及,为此本文对冰雪运动尚未普及的原因及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实现途径,以期为我国冰雪运动的普及与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1;北京冬奥会背景下冰雪运动普及的意义首先,我国2022 年主办冬奥会及倡导“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背景,为我国冰雪运动在大众中的普及提供了基础。
与美国、加拿大、北欧等冰雪强国相比,虽然我国具有开展冰雪运动的气候地理优势,但许多北方人在寒冷的天气里不愿意进行户外活动,所以冰雪运动的普及可以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到冰雪运动中,这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并陶冶情操。
其次,我国当前有4.34亿体育人口,这为我国大众冰雪运动的普及带来了极大的潜力,同时冰雪运动的普及会给我国备战冬奥会的运动员选材工作提供便利,促进我国冰雪体育运动的竞技水平和竞争能力。
最后,与我国夏季运动项目参与人数相比,我国冬季运动项目参与人数存在巨大差距,因此,冰雪运动的普及能更早的实现“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计划,加快我国迈向冰雪强国的步伐。
2;我国冰雪运动普及的制约因素分析冰雪运动是在天然或人造的冰雪场地借助冰雪装备进行的体育运动项目。
通常分为冰上运动和雪上运动。
在欧美依托阿尔菲斯山脉的国家,冰雪运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较好的运动氛围,深受群众的喜爱,很多国家有自己的冰雪联赛,形成自己的冰雪运动发展体系,积极的推广着冰雪运动。
由于冰雪运动较之夏季运动有其自身的特点,冰雪运动在装备,环境,场地器材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殊之处。
冰雪运动在我国的发展却不是十分流畅,不仅受气候环境、场地器材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还受群众对冰雪运动的氛围不足、冰雪知识普及程度不高、冰雪专业人才短缺等多方面问题的困扰。
2.1;自然环境因素冰雪运动是指在依靠冰雪进行的体育活动,通常在北方寒冷的冬天开展,温度一般在0℃以下才能进行。
从原始而简单的滑冰,到由动物拉行的雪橇;从速度和优雅的冰上技巧,到激烈竞争和充满力量碰撞的溜冰场;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天然冰场,到充满现代高新技术的人造冰雪场。
冰雪运动是一种新的健身文化概念,在寒冷中孕育和繁荣。
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五种气候类型。
南北气候具有极大的差异,这种情况对于我国北方特别是东北地区的冰雪运动的开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但对于南方地区,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冰雪运动即使是在冬天看起来也像是无稽之谈。
总体而言,我国不同地区自然条件的巨大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影响了我国冰雪运动的普及与发展。
然而,为了让我国冰雪运动与冰雪文化迅速的发展与普及,我国政府也提出了“北冰南展西扩”的发展策略,积极推动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
2.2;场地设备因素冰雪运动不像田径运动一样较少受到场地等因素的制约。
冰雪运动是一项极其依赖场地及设备这些硬件设施的体育运动,也就是说在不具备开展冰雪运动的自然环境下,要依靠人工的实体环境构建。
我国冰雪运动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落后,不僅训练的场馆数量少、设施装备落后、场馆老化严重,并且缺乏建筑标准和管理规范。
而且在我国许多的冰雪场地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安全隐患,速滑场地设计的不合理,浇冰不及时,不能及时对冰面进行保养,导致冰面不平,雪场造雪设备落后,没有提供很好的防范设备,没有专业的人员对参与者提供指导,还有很多场地没有营业执照,为了赚钱而不考虑参与者的运动体验与自身安全,这种情况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冰雪场地运营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不能将人身安全放在首位,这对我国冰雪运动的推广是一种屏障。
近几年,我国室内滑雪场建设的速度与规模迅速增加,从2013年仅有的5家,发展到2017年统计到的21家,且预计到2019年,我国营业的室内滑雪场将扩大到40家左右。
虽然目前我国是室内滑雪场拥有场馆排第一的国家(21个),且加拿大,冰岛,美国,日本都紧随其后,但相对于中国的人口基数,人均占有室内滑雪场的比例就极少了。
所以场地的制约仍是束缚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一个最大问题。
2.3;群众观念因素在Laurent Vanat发布的《2017年国际滑雪旅游行业报告》中,本文将中国的滑雪运动开展情况与世界各国进行了对比,发现:由于中国将承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且目前有大量的政策支持中国的滑雪业的发展,目前中国参与滑雪运动的人数在几年中增加迅速;但是在滑雪方面的各项数据上,中国仍处于中下水平。
中国的滑雪文化普及度不高,且没有一个成熟的体系,并且多数滑雪者都是初次上雪上冰。
不难看出,我国缺少的是冰雪文化,对于冰雪运动,大部分国人特别是南方人而言,可能仅仅停留在体育新闻中。
一种体育运动的普及总会经历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这个过程也伴随着群众的观念是否对这项运动的接受,比如我国群众较为保守的观念很难接受极限运动,但冰雪运动在我国即将举办冬奥会的特殊背景下,北京也很快就成为一个同时举办过夏季奥运会与冬季奥运会的城市,这将促使普及冰雪运动,发展冰雪运动的观念深深纳入到群众中,改变大众对冰雪运动的认知,普及冰雪文化,使人们对冰雪运动和冰雪文化得到深入的了解,为冰雪运动在我国的普及营造一个良好的群众氛围。
2.4;政策制度因素冰雪运动场馆的建设以及冰雪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政策的支持。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把推动冰雪运动普及贯穿始终,大力发展群众冰雪运动,提高冰雪运动竞技水平,加快冰雪产业发展,推动冬季群众体育运动开展,增强人民体质。
”但长期以来,我国体育发展的重心大多在重视夏季奥运会以及高度强调竞技体育方面,对于冬季体育运动以及大众体育运动推广普及方面的工作重视度较低,这也致使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较为滞后,参与冰雪运动的群众远远少于参与田径、球类运动的人口,这是一个不利于冰雪运动普及的重要原因。
室内滑雪场作为造价极高的滑雪场地,让许多投资商对其投资前景望而却步。
2022 年我国将迎来北京冬奥会的开幕,不论是冬奥会的开展还是冰雪运动的发展都离不开冰雪体育运动方便的专业人才强有力的支持。
因此,在投资冰雪场地建设以及培养冰雪人才两方面都需要国家政策更多的支持。
3;我国冰雪运动普及的实现途径3.1;加大冰雪人才的培养力度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
因此在2022年北京开展冬奥会以及“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背景下,应重视冰雪人才的培养。
冰雪运动包含有多个运动项目,所以需要不同的运动技能与技巧,参与者熟悉的掌握各种运动技能,可以有效的避免运动时的运动损伤,而且可以更好的享受冰雪运动给人带来的刺激感以及愉乐感,带来感官上的冲击。
但目前,由于普及度不高导致我国冰雪运动的教练员与指导员并不多,且从业者大多数并不是体育院校的学生,并不具备从业资格证,很多是在上岗前进行简单的培训,但这种简单的培训并不能使他们获得专业的冰雪素养,不论是运动员还是教练员,他们对于冰雪运动的价值是无可比拟的,而学校以及专业队则是培养他们最好的地方。
学校体育是国家发现和培养体育人才、输送运动员后备力量的重要来源,是我国体育发展的战略重点。
学校教育的传播影响是不能被忽视的,体育学院冰雪专业的学生是我国的冰雪运动建设的中坚力量,所以高校应该将冰雪运动的项目增加到学校的教学中,让学生们不仅要学习传统的体育课程,也要掌握冰雪运动的技术与技巧。
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营造出更加浓厚的冰雪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值得庆幸的是,国内已有高校开展冰雪人才的培养,且在东北地区有大多数高校已经开展人人上冰雪的活动,让冰雪运动成为学生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