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充电器原理及维修
- 格式:doc
- 大小:345.00 KB
- 文档页数:9
常用电动车充电器根据电路结构可大致分为两种。
第一种就是以uc3842驱动场效应管的单管开关电源,配合LM358双运放来实现三阶段充电方式。
其电原理图与元件参数见图表1)图表 1220v交流电经T0双向滤波抑制干扰,D1整流为脉动直流,再经C11滤波形成稳定的300V左右的直流电。
U1 为TL3842脉宽调制集成电路。
其5脚为电源负极,7脚为电源正极,6脚为脉冲输出直接驱动场效应管Q1(K1358) 3脚为最大电流限制,调整R25(2、5欧姆)的阻值可以调整充电器的最大电流。
2脚为电压反馈,可以调节充电器的输出电压。
4脚外接振荡电阻R1,与振荡电容C1。
T1为高频脉冲变压器,其作用有三个。
第一就是把高压脉冲将压为低压脉冲。
第二就是起到隔离高压的作用,以防触电。
第三就是为uc3842提供工作电源。
D4为高频整流管(16A60V)C10为低压滤波电容,D5为12V稳压二极管, U3(TL431)为精密基准电压源,配合U2(光耦合器4N35) 起到自动调节充电器电压的作用。
调整w2(微调电阻)可以细调充电器的电压。
D10就是电源指示灯。
D6为充电指示灯。
R27就是电流取样电阻(0、1欧姆,5w)改变W1的阻值可以调整充电器转浮充的拐点电流(200-300 mA)。
通电开始时,C11上有300v左右电压。
此电压一路经T1加载到Q1。
第二路经R5,C8,C3, 达到U1的第7脚。
强迫U1启动。
U1的6脚输出方波脉冲,Q1工作,电流经R25到地。
同时T1副线圈产生感应电压,经D3,R12给U1提供可靠电源。
T1输出线圈的电压经D4,C10整流滤波得到稳定的电压。
此电压一路经D7(D7起到防止电池的电流倒灌给充电器的作用)给电池充电。
第二路经R14,D5,C9, 为LM358(双运算放大器,1脚为电源地,8脚为电源正)及其外围电路提供12V工作电源。
D9为LM358提供基准电压,经R26,R4分压达到LM358的第二脚与第5脚。
电动车充电器原理及维修(上)常用电动车充电器根据电路结构可大致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以uc3842驱动场效应管的单管开关电源,配合LM358双运放来实现三阶段充电方式。
其电原理图和元件参数见图表1)图表1220v交流电经T0双向滤波抑制干扰,D1整流为脉动直流,再经C11滤波形成稳定的300V左右的直流电。
U1 为TL3842脉宽调制集成电路。
其5脚为电源负极,7脚为电源正极,6脚为脉冲输出直接驱动场效应管Q1(K1358) 3脚为最大电流限制,调整R25(2.5欧姆)的阻值可以调整充电器的最大电流。
2脚为电压反馈,可以调节充电器的输出电压。
4脚外接振荡电阻R1,和振荡电容C1。
T1为高频脉冲变压器,其作用有三个。
第一是把高压脉冲将压为低压脉冲。
第二是起到隔离高压的作用,以防触电。
第三是为uc3842提供工作电源。
D4为高频整流管(16A60V)C10为低压滤波电容,D5为12V稳压二极管,U3(TL431)为精密基准电压源,配合U2(光耦合器4N35) 起到自动调节充电器电压的作用。
调整w2(微调电阻)可以细调充电器的电压。
D10是电源指示灯。
D6为充电指示灯。
R27是电流取样电阻(0.1欧姆,5w)改变W1的阻值可以调整充电器转浮充的拐点电流(200-300 mA)。
通电开始时,C11上有300v左右电压。
此电压一路经T1加载到Q1。
第二路经R5,C8,C3, 达到U1的第7脚。
强迫U1启动。
U1的6脚输出方波脉冲,Q1工作,电流经R25到地。
同时T1副线圈产生感应电压,经D3,R12给U1提供可靠电源。
T1输出线圈的电压经D4,C10整流滤波得到稳定的电压。
此电压一路经D7(D7起到防止电池的电流倒灌给充电器的作用)给电池充电。
第二路经R14,D5,C9, 为LM358(双运算放大器,1脚为电源地,8脚为电源正)及其外围电路提供12V工作电源。
D9为LM358提供基准电压,经R26,R4分压达到LM358的第二脚和第5脚。
电动车充电器原理及维修全波整流器采用四个二极管和一个变压器来实现整流。
交流电经变压器降压后,通过四个二极管将电流导通的方向限制在单方向上,以得到一个正弦波的全波整流电路。
而半波整流器只使用两个二极管,将电流导通的方向限制在单方向上,即得到一个半波正弦电路。
整流后的电流是固定的直流电流,但它仍然具有很高的纹波。
为了去除这些纹波,需要使用滤波器。
滤波器是一种电容器,用于储存电荷并平滑输出电流。
通过选择适当的电容值,可以滤波并获得平稳的直流输出电压。
调节是电动车充电器中最重要的步骤之一、调节器可以控制输出的电流和电压,以满足电动车电池的需要。
常见的调节器包括线性稳压器和开关稳压器。
线性稳压器通过调节器件的导通和关断来调节电压。
当电流过大时,稳压器会降低输出的电压,从而保持电流恒定。
这种调节器的缺点是效率较低,因为它会将多余的电能以热量的形式消耗掉。
开关稳压器利用反馈回路和开关元件的开关操作来调节电压。
它通过以高频开关的方式来控制电流,从而降低能量损耗并提高转换效率。
开关稳压器通常有两种类型,即开关模式和开关流模式。
开关模式稳压器效率高,但电磁干扰较大,开关流模式稳压器的电磁干扰较小,但效率低。
维修电动车充电器可能涉及以下几个方面:检查输入电源、检查输出电压和电流、更换损坏的元件等。
首先,检查输入电源的稳定性和电压是否正常。
如果电源不稳定或电压过低,则可能导致充电器无法正常工作。
其次,检查输出电压和电流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如果输出电压或电流不正确,可能是调节器件故障或滤波器电容损坏的原因。
此外,还需要检查充电器电路中的元件是否损坏,如二极管、电容器和稳压器等。
如果发现元件损坏,应及时更换。
总之,电动车充电器的原理和维修,主要是通过整流、滤波和调节这三个步骤来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通过控制电流和电压为电动车电池充电。
在维修方面,需要检查输入电源、输出电压和电流以及元件的损坏情况,并及时更换损坏的元件来保证充电器的正常工作。
详解电动车充电器的结构原理及修复一、充电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一)充电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1.充电器的组成充电器是给电动自行车蓄电池补充电能的装置。
它主要由整流滤波电路、高压开关、电压变换、恒流、恒压及充电控制等几个部分组成。
其中整流滤波电路的用途是将市电220V交流电压转变为直流300V左右的电压,通过高压开关电路及电压交换,产生充电时所需的低压直流电压,再由充电控制电路控制后对蓄电池充电。
充电器的两个插头分别为连接市电的电源插头和连接蓄电池的充电插头,两个指示灯分别指示电源和充电状态。
其外形如图1所示,充电器内部组成如图2所示。
充电器的内部是由电子元器件组成的,它的内部结构是由集成电路和外围部件组成的。
充电器内部电路组成框图如图3所示。
目前市场上的充电器大多采用开关电源型三段式结构。
它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技术成熟,故障率低。
典型的开关电源充电器的基本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
充电器的外壳一般采用塑料制作,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绝缘;另一个是轻便。
充电器的外壳上有两个指示灯,一个是电源指示灯;另一个是充电状态指示灯。
电源指示灯一般为常红色,充电状态指示灯空载和充满电时为绿色,充电时为红色(指示灯的工作状态以厂家的说明书为准)。
充电器配有两个插头:一个是交流220V输入插头,通常采用两芯插头,一般通用;另一个是直流电输出插头。
直流电输出插头有多种规格,如圆孔形的插头、T形三孔插头、速派奇车专用和澳柯玛车专用插头等。
充电器圆孔形输出插头中间为正极,外壳为负极,可以通用代换,圆孔形的插头如图5所示。
T形三孔插头极性大多为N是正极,L是负极,通常称为正极充电器。
也有N为负极,L为正极的,通常称为反极充电器。
速派奇充电器的专用插头与T形三孔形外形一样,只是L为正极,E为负极。
常用的T形三孔插头如图6所示。
澳柯玛车专用插头如图7所示。
小提示货运电动三轮车充电器客/货运电动三轮车所用大容量蓄电池,与其配套的充电器大多采用硅整流充电机。
ka3842_lm358电动车充电器电路工作原理充电器是给电动自行车蓄电池补充电能的装置。
它主要由整流滤波电路、高压开关、电压变换、恒流、恒压及充电控制等几个部分组成。
其中整流滤波电路的用途是将市电220V交流电压转变为直流300V左右的电压,通过高压开关电路及电压交换,产生充电时所需的低压直流电压,再由充电控制电路控制后对蓄电池充电。
充电器的两个插头分别为连接市电的电源插头和连接蓄电池的充电插头,两个指示灯分别指示电源和充电状态。
220V交流电经LF1双向滤波.VD1-VD4整流为脉动直流电压,再经C3滤波后形成约300V的直流电压,300V直流电压经过启动电阻R4为脉宽调制集成电路IC1的7脚提供启动电压,IC1的7脚得到启动电压后,(7脚电压高于14V 时,集成电路开始工作),6脚输出PWM脉冲,驱动电源开关管(场效应)。
VT7工作在开关状态,电流通过VT1的S极-D极-R7-接地端。
此时开关变压器T1的8-9绕组产生感应电压,经VD6,R2为IC1的7脚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4脚外接振荡电阻R10和振荡电容C7决定IC1的振荡频率,IC2(TL431)为精密基准电压源,IC4(光耦合器4N35)配合用来稳定充电电压,调整RP1(510欧半可调电位器)可以细调充电器的电压,LED1是电源指示灯。
接通电源后该指示灯就会发出红色的光。
VT1开始工作后,变压器的次级6-5绕组输出的电压经快速恢复二极VD60整流,C18滤波得到稳定的电压(约53V)。
此电压一路经二极管VD70(该二极管起防止电池的电流倒灌给充电器的作用)给电池充电,另一路经限流电阻R38,稳压二极管VZD1,滤波电容C60,为比较器IC3(LM358)提供12V工作电源,VD12为IC3提供基准电压,经R25,R26,R27分压后送到IC3的2脚和5脚。
正常充电时,R33上端有0.18-0.2V的电压,此电压经R10加到IC3的3脚,从1脚输出高电平。
电动车充电器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维修1.变压阶段:充电器首先将交流电源的电压从家庭电源的220V降至适合电动车充电的较低电压,一般为36V或48V。
这一步骤主要通过变压器完成。
变压器是通过绕组的互感作用来实现电压的变化。
2.整流阶段:当电压降低到适合电动车充电的电压范围后,充电器将交流电通过整流器进行整流,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
整流器通常采用二极管桥式整流器,它将交流电的正半周期和负半周期分别变为单向直流电。
3.充电控制阶段:整流后的直流电被送入电动车的电池进行充电。
充电控制主要是通过充电控制器实现的,它可以根据电池的电压和电流情况来调节充电器的输出电流和电压。
当电池电压达到一定值时,充电控制器会自动切断充电器的输出,避免过充。
同时,充电控制器还能监测电池的温度,当温度过高时会停止充电,以保护电池的安全。
1.充电器无输出电流:可能原因有:输入电压不稳定、充电插头接触不良、充电控制器故障等。
解决方法是检查家庭电源电压是否稳定,检查充电插头是否紧固,如果以上问题都没有,则需要更换充电控制器。
2.充电时间过长:充电时间过长可能是由于充电器输出电流过小或电池容量过大所导致。
解决方法是检查充电器的输出电流是否满足电池的充电需求,如果不满足,可以考虑更换合适电流输出的充电器。
3.充电器发热严重:充电器发热严重可能是由于充电器内部元件损坏或使用环境不当所导致。
解决方法是检查充电器内部元件是否损坏,如果有损坏需要更换;另外,还要确保充电器通风良好,避免在高温环境下使用。
4.充电器输出电压不稳定:充电器输出电压不稳定可能是由于充电器内部元件老化或故障所导致。
解决方法是检查充电器内部元件的连接是否良好,如果没有松动情况,可能需要更换内部元件来修复问题。
总结:电动车充电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变压、整流和充电控制来实现的,其基本原理是将交流电通过变压器和整流器转化为直流电进行充电。
常见故障有充电器无输出电流、充电时间过长、充电器发热严重、充电器输出电压不稳定等,需要通过维修方法来解决。
电动车充电器维修随着全民健康理念的普及,每个人都意识到环境污染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电动车。
但是,电动车充电器是一个比较容易出现故障的部件,因此电动车充电器维修变得非常重要。
一、电动车充电器的工作原理电动车充电器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将电力转换成适合电动车充电使用的直流电。
充电器一般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变压器,一个是整流器。
变压器主要作用是将电压从220伏特或110伏特降至相对较低的电压,再经过整流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最后供电给电动车电池充电。
二、电动车充电器常见故障和维修1、充电故障充电故障是最常见的电动车充电器故障之一。
充电故障一般是由于充电器电路线路发生故障导致的。
这种故障一般表现为电动车插上充电器后无法充电或者无法正常充电的情况。
解决方法是可以先检查充电线路是否连接正确,再检查充电器电路器件是否损坏。
2、故障代码有些充电器在出现故障时会显示相应的故障代码。
如果出现故障代码,则需要查阅充电器故障代码表,根据代码进行排查和维修。
例如,若出现“F02”故障代码,则表明充电器的输出电压超出了允许范围,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检查变压器是否故障或降压电阻是否损坏。
3、散热系统故障电动车充电器的散热系统是其正常运转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散热系统发生故障,则会导致充电器无法正常工作。
通常情况下,散热系统的故障主要表现为散热性能下降或风扇不能正常工作。
解决方法是需要及时清理充电器散热孔或更换相应的风扇。
4、充电器损坏充电器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长时间使用或者操作不当导致损坏。
针对这种情况,解决方法是需要更换相应的器件或者更换整个充电器。
三、如何保养电动车充电器1、避免水浸以及碰撞电动车充电器是一个比较易损坏的部件,需要特别注意保护。
在使用过程中要避免水浸以及碰撞,尽量避免在潮湿的环境下使用或使用过程中不小心摔落。
2、注意散热正常运转的电动车充电器需要良好的散热条件。
在潮湿环境下或者长时间使用后,会发生散热性能下降的情况。
电动车充电器的工作原理及维修大全一、工作原理:1.整流:充电器接收到来自交流电源的电能后,首先会经过整流电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整流电路主要由整流桥以及相应的滤波电容和电阻组成。
整流桥通过将来自交流电源的电流进行正向和反向的转换,使电流可以单向流向电池。
2.恒流充电:在整流后,充电器会根据电池的充电状态,输出适当的电流进行充电。
当电池电量较低时,充电器会提供较大的电流以加快充电速度;当电池电量较高时,充电器会自动降低电流以防止电池过度充电。
充电器中的恒流充电电路主要由控制器和功率晶体管组成。
二、维修方法:如果电动车充电器出现故障,可以尝试以下几种维修方法:1.检查电源:首先检查充电器所连接的电源是否正常工作。
可以将其他设备连接到相同的电源插座上,观察其是否正常工作。
若电源正常,则说明充电器出现故障。
2.检查电源线:检查充电器的电源线是否破损或接触不良。
拔下电源线,检查是否有明显的损坏或变形。
如果发现电源线损坏,应及时更换。
3.清洁充电器:如果充电器有灰尘或污垢,可以使用干布或刷子轻轻清洁。
在清洁前,应先拔下电源线。
4.检查充电器输出:使用万用表或电压表,测量充电器的输出电压是否正常。
根据电动车的要求,确认充电器输出的电压是否与之匹配。
5.更换损坏部件:若以上方法无法解决故障,有可能是充电器内部的一些零件损坏。
这时需要找到问题所在,并将其更换或修复。
遇到更复杂的故障,建议寻求专业技术人员的帮助。
综上所述,电动车充电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整流和恒流充电实现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然后根据电池的充放电状态控制输出电流。
若出现故障,可以从检查电源、清洁充电器、检查输出电压等方面进行维修,必要时更换损坏部件。
电动车充电器原理及维修————————————————————————————————作者:————————————————————————————————日期:电动车充电器原理及维修电动车充电器原理及维修(图文)常用电动车充电器根据电路结构可大致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以uc3842驱动场效应管的单管开关电源,配合LM358双运放来实现三阶段充电方式。
其电原理图和元件参数见(图表1)220v交流电经T0双向滤波抑制干扰,D1整流为脉动直流,再经C11滤波形成稳定的300V左右的直流电。
U1 为TL3842脉宽调制集成电路。
其5脚为电源负极,7脚为电源正极,6脚为脉冲输出直接驱动场效应管Q1(K1358) 3脚为最大电流限制,调整R25(2.5欧姆)的阻值可以调整充电器的最大电流。
2脚为电压反馈,可以调节充电器的输出电压。
4脚外接振荡电阻R1,和振荡电容C1。
T1为高频脉冲变压器,其作用有三个。
第一是把高压脉冲将压为低压脉冲。
第二是起到隔离高压的作用,以防触电。
第三是为uc3842提供工作电源。
D4为高频整流管(16A60V)C10为低压滤波电容,D5为12V稳压二极管,U3(TL431)为精密基准电压源,配合U2(光耦合器4N35) 起到自动调节充电器电压的作用。
调整w2(微调电阻)可以细调充电器的电压。
D10是电源指示灯。
D6为充电指示灯。
R27是电流取样电阻(0.1欧姆,5w)改变W1的阻值可以调整充电器转浮充的拐点电流(200-300 mA)。
通电开始时,C11上有300v左右电压。
此电压一路经T1加载到Q1。
第二路经R5,C8,C3, 达到U1的第7脚。
强迫U1启动。
U1的6脚输出方波脉冲,Q1工作,电流经R25到地。
同时T1副线圈产生感应电压,经D3,R12给U1提供可靠电源。
T1输出线圈的电压经D4,C10整流滤波得到稳定的电压。
此电压一路经D7(D7起到防止电池的电流倒灌给充电器的作用)给电池充电。
电动车充电器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维修电动车如今已进入我们的生活,方便了我们的出行,而且还环保,正是我国目前提倡的“低碳生活”;但它的充电器故障率较高,很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
出于这个缘故,根据本人多年的维修经验,写了这篇文章,希望对电子电器维修人员和广大的电子爱好者,提供维修资料,供维修参考用。
为了方便说明,本文还是从原理开始说起。
一.工作原理我们目前用的电动车充电器大部分都是脉冲式充电器。
就目前来说,以UC3842为主控芯片的充电器还是占绝大多数,当然也有不少是以TL494为主控芯片的充电器,对于采用这种芯片的充电器本文不做阐述(因这两种充电器的维修基本上是大同小异的)。
这类充电器的原理与开关电源的原理是基本相同的220V的交流电经交流滤波电路滤除外来的杂波信号(同时也防止电源本身产生的高频杂波对电网的干扰),再经二极管桥式整流电路和滤波电路,整流滤波后得到约300V的直流电,送给功率变换电路进行功率转换。
功率变换电路中的开关功率管(IGBT)就在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器(UC3842)输出的脉冲控制信号驱动下,工作在“开”“关”状态,从而将300V直流电切换成宽度可调的高频脉冲电压。
把高频脉冲电压送给高频脉冲变压器,其次级就会感应出一定的高频脉冲交流电,并送给高频整流滤波电路进行整流,滤波;最后输出一个很平滑的直流电,供给蓄电池充电。
由于蓄电池刚开始充电时和充过一段时间后,蓄电池的容量和端电压均不一样,这就由充电器内部取样电路将取样信号通过光电耦合器(PC817)送入控制电路,经过脉宽调制芯片(UC3842)内部调制,由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将变宽或变窄的驱动脉冲送到开关功率管的栅极,使变换电路产生的高频脉冲方波也随之变宽或变窄,使蓄电池的充电分别进入:恒流充电,恒压充电和浮充充电这三个充电阶段。
二.常见故障分析及维修由于电动车充电器的输入部分工作在高压,大电流的状态下,故障率最高,如高压大电流整流二极管,滤波电容,开关功率管等较易损坏。
电动车充电器原理及维修————————————————————————————————作者:————————————————————————————————日期:电动车充电器原理及维修电动车充电器原理及维修(图文)常用电动车充电器根据电路结构可大致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以uc3842驱动场效应管的单管开关电源,配合LM358双运放来实现三阶段充电方式。
其电原理图和元件参数见(图表1)220v交流电经T0双向滤波抑制干扰,D1整流为脉动直流,再经C11滤波形成稳定的300V左右的直流电。
U1 为TL3842脉宽调制集成电路。
其5脚为电源负极,7脚为电源正极,6脚为脉冲输出直接驱动场效应管Q1(K1358) 3脚为最大电流限制,调整R25(2.5欧姆)的阻值可以调整充电器的最大电流。
2脚为电压反馈,可以调节充电器的输出电压。
4脚外接振荡电阻R1,和振荡电容C1。
T1为高频脉冲变压器,其作用有三个。
第一是把高压脉冲将压为低压脉冲。
第二是起到隔离高压的作用,以防触电。
第三是为uc3842提供工作电源。
D4为高频整流管(16A60V)C10为低压滤波电容,D5为12V稳压二极管,U3(TL431)为精密基准电压源,配合U2(光耦合器4N35) 起到自动调节充电器电压的作用。
调整w2(微调电阻)可以细调充电器的电压。
D10是电源指示灯。
D6为充电指示灯。
R27是电流取样电阻(0.1欧姆,5w)改变W1的阻值可以调整充电器转浮充的拐点电流(200-300 mA)。
通电开始时,C11上有300v左右电压。
此电压一路经T1加载到Q1。
第二路经R5,C8,C3, 达到U1的第7脚。
强迫U1启动。
U1的6脚输出方波脉冲,Q1工作,电流经R25到地。
同时T1副线圈产生感应电压,经D3,R12给U1提供可靠电源。
T1输出线圈的电压经D4,C10整流滤波得到稳定的电压。
此电压一路经D7(D7起到防止电池的电流倒灌给充电器的作用)给电池充电。
第二路经R14,D5,C9, 为LM358(双运算放大器?脚为电源地,8脚为电源正)及其外围电路提供12V工作电源。
D9为LM358提供基准电压,经R26,R4分压达到LM358的第二脚和第5脚。
正常充电时,R27上端有0.15-0.18V左右电压,此电压经R17加到LM358第三脚,从1脚送出高电压。
此电压一路经R18,强迫Q2导通,D6(红灯)点亮,第二路注入LM358的6脚,7脚输出低电压,迫使Q3关断,D10(绿灯)熄灭,充电器进入恒流充电阶段。
当电池电压上升到44.2V左右时,充电器进入恒压充电阶段,输出电压维持在44.2V左右,充电器进入恒压充电阶段,电流逐渐减小。
当充电电流减小到200mA —300mA时,R27上端的电压下降,LM358的3脚电压低于2脚,1脚输出低电压,Q2关断,D6熄灭。
同时7脚输出高电压,此电压一路使Q3导通,D10点亮。
另一路经D8,W1到达反馈电路,使电压降低。
充电器进入涓流充电阶段。
1-2小时后充电结束。
充电器常见的故障有三大类:1:高压故障2:低压故障3:高压,低压均有故障。
高压故障的主要现象是指示灯不亮,其特征有保险丝熔断,整流二极管D1击穿,电容C11鼓包或炸裂。
Q1击穿,R25开路。
U1的7脚对地短路。
R5开路,U1无启动电压。
更换以上元件即可修复。
若U1的7脚有11V以上电压,8脚有5V电压,说明U1基本正常。
应重点检测Q1和T1的引脚是否有虚焊。
若连续击穿Q1,且Q1不发烫,一般是D2,C4失效,若是Q1击穿且发烫,一般是低压部分有漏电或短路,过大或UC3842的6脚输出脉冲波形不正常,Q1的开关损耗和发热量大增,导致Q1过热烧毁。
高压故障的其他现象有指示灯闪烁,输出电压偏低且不稳定,一般是T1的引脚有虚焊,或者D3,R12开路,TL3842及其外围电路无工作电源。
另有一种罕见的高压故障是输出电压偏高到120V以上,一般是U2失效,R13开路所致或U3击穿使U1的2脚电压拉低,6脚送出超宽脉冲。
此时不能长时间通电,否则将严重烧毁低压电路。
低压故障大部分是充电器与电池正负极接反,导致R27烧断,LM358击穿。
其现象是红灯一直亮,绿灯不亮,输出电压低,或者输出电压接近0V,更换以上元件即可修复。
另外W2因抖动,输出电压漂移,若输出电压偏高,电池会过充,严重失水,发烫,最终导致热失控,充爆电池。
若输出电压偏低,会导致电池欠充。
高低压电路均有故障时,通电前应首先全面检测所有的二极管,三极管,光耦合器4N35,场效应管,电解电容,集成电路,R25,R5,R12,R27,尤其是D4(16A60V,快恢复二极管),C10(63V,470UF)。
避免盲目通电使故障范围进一步扩大。
有一部分充电器输出端具有防反接,防短路等特殊功能。
其实就是输出端多加一个继电器,在反接,短路的情况下继电器不工作,充电器无电压输出。
还有一部分充电器也具有防反接,防短路的功能,其原理与前面介绍的不同,其低压电路的启动电压由被充电池提供,且接有一个二极管(防反接)。
待电源正常启动后,就由充电器提供低压工作电源。
这种充电器的控制芯片一般是以TL494为核心,推动2只13007高压三极管。
配合LM324(4运算放大器),实现三阶段充电。
220V交流电经D1-D4整流,C5滤波得到300V左右直流电。
此电压给C4充电,经TF1高压绕组,TF2主绕组,V2等形成启动电流。
TF2反馈绕组产生感应电压,使V1,V2轮流导通。
因此在TF1低压供电绕组产生电压,经D9,D10整流,C8滤波,给TL494,LM324,V3,V4等供电。
此时输出电压较低。
TL494启动后其8脚,11脚轮流输出脉冲,推动V3,V4,经TF2反馈绕组激励V1,V2。
使V1,V2,由自激状态转入受控状态。
TF2输出绕组电压上升,此电压经R29,R26,R27分压后反馈给TL494的1脚(电压反馈)使输出电压稳定在41.2V上。
R30是电流取样电阻,充电时R30产生压降。
此电压经R11,R12反馈给TL494的15脚(电流反馈)使充电电流恒定在1.8A左右。
另外充电电流在D20上产生压降,经R42到达LM324的3脚。
使2脚输出高电压点亮充电灯,同时7脚输出低电压,浮充灯熄灭。
充电器进入恒流充电阶段。
而且7脚低电压拉低D19阳极的电压。
使TL494的1脚电压降低,这将导致充电器最高输出电压达到44.8V。
当电池电压上升至44.8V时,进入恒压阶段。
当充电电流降低到0.3A—0.4A时LM324的3脚电压降低,1脚输出低电压,充电灯熄灭。
同时7脚输出高电压,浮充灯点亮。
而且7脚高电压抬高D19阳极的电压。
使TL494的1脚电压上升,这将导致充电器输出电压降低到41.2V上。
充电器进入浮充。
电动车充电器的有关知识充电器的分类用有、无工频(50赫兹)变压器区分,可分为两大类。
货运三轮充电器一般使用带工频变压器的充电机,体积大、重量大,费电,但是可靠,便宜;电动自行车和电摩则使用所谓开关电源式充电器,省电,效率高,但是易坏。
开关电源式充电器的正确操作是:充电时,先插电池,后加市电;充足后,先切断市电,后拔电池插头。
如果在充电时先拔电池插头,特别是充电电流大(红灯)时,非常容易损坏充电器。
常用的开关电源式充电器又分半桥式和单激式两大类,单激类又分为正激式和反激式两类。
半桥式成本高,性能好,常用于带负脉冲的充电器;单激式成本低,市场占有率高。
关于负脉冲充电器铅酸电池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开始全球普遍沿引老的观点和操作规程:充、放电率为0.1C(C 是电池容量)寿命较长。
美国人麦斯先生为解决快速充电问题,1967年向全世界公布了他的研究成果,用大于1C率脉冲电流充电,充电间歇时对电池放电。
放电有利于消除极化、降低电解液温度、提高极板接受电荷的能力。
我国一些科技工作者在1969年前后,根据麦斯先生的三定律制作成功了多种品牌的快速充电机。
充电循环过程是:大电流脉冲充电→切断充电通路→对电池短暂放电→停止放电→接通充电通路→大电流脉冲充电……2000年前后,有人将这一原理用到了电动车充电器中,充电过程中,不切断充电通路,用小电阻将电池短路瞬间,进行放电。
短路时由于不切断充电通路,在充电通路中串连了电感。
一般在1秒内短路3-5毫秒(1秒=1000毫秒),由于电感里的电流不能跳变,短路时间短促,可以保护充电器的电源转换部分。
如果把充电电流方向叫正,放电自然为负了,电动车业就出现了名词“负脉冲充电器”,而且称可以延长电池寿命等等。
关于三段式充电器近几年,电动车普遍使用了所谓三段式充电器,第一个阶段叫恒流阶段,第二个阶段叫恒压阶段,第三个阶段叫涓流阶段。
从电子技术角度针对电池而言:第一个阶段叫充电限流阶段,第二个阶段叫高恒压阶段,第三个阶段叫低恒压阶段比较贴切。
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转换时,面板指示灯相应变换,大多数充电器第一、二阶段是红灯,第三阶段变绿灯。
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相互转换是由充电电流决定的,大于某电流进入第一第二阶段,小于某电流进入第三阶段。
这个电流叫转换电流,也叫转折电流。
早期充电器,包括名牌车配套的充电器,虽然也变灯,但实际是恒压限流充电器,并不是三阶段充电器。
一般这类就一个稳定电压值,44.2V左右,对当时的高比重硫酸的电池还凑合。
关于三段式充电器的三个关键参数第一个重要参数是涓流阶段的低恒压值,第二个重要参数是第二阶段的高恒压值,第三个重要参数是转换电流。
这三个重要参数与电池数目有关,与电池的容量Ah有关,与温度有关,与电池种类有关。
为了方便大家记忆,下面以最常见的电动自行车(三块12V串联的10Ah电池)所用的三段式充电器为例简单介绍一下:首先讨论涓流阶段的低恒压值,参考电压为42.5V左右。
此值高将使电池失水,容易使电池发热变形;此值低不利于电池充足电。
此值在南方要低于41.5V;胶体电池要低于41.5V,如在南方还要低一点儿。
这个参数是相对严格的,不可以大于参考值。
其次讨论第二阶段的高恒压值,参考电压为44.5V左右。
此值高有利于快速充足电,但是容易使电池失水,充电后期电流下不来,结果使电池发热变形;此值低不利于电池快速充足电,有利于向涓流阶段转换。
这个值虽然没有第一个值那样严格,但是也不要过高。
最后讨论转换电流,参考电流为300毫安左右。
此值高有利于电池寿命,不容易发热变形,但不利于电池快速充足电;此值低(对外行)有利于充足电,但是由于较长时间高电压充电,容易使电池失水,使电池发热变形。
特别个别电池出现问题时,充电电流降不到转折电流以下时,会连累好电池也被充坏。
给出的参考值有一定范围,正负50毫安甚至100毫安都是允许的,但是不允许小于200毫安。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很多高恒压值为46.5V、低恒压值为41.5V、转折电流大于500毫安的反激式廉价充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