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 《与学习结伴同行-打开记忆之门》
- 格式:ppt
- 大小:1.82 MB
- 文档页数:16
提高你的记忆力【活动分析】任何一件实践活动、心理的发展、知识的增长都离不开记忆,而中学阶段的学习对记忆能力的要求很高,有些学生常常为自己的记忆不好而发愁,因此如何开发学生的大脑记忆功能十分重要,过人的记忆力会使学习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本活动旨在指导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遵循记忆规律,增强记忆力。
b5E2RGbCAP 【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与训练,让学生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
2、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记忆力状况。
3、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一些记忆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活动准备】将训练材料、记忆常识、方法等知识制成课件【适合年级】初二年级【活动过程】一、引入课题(操作训练)在大屏幕上呈现20个名词:—信封纽扣杯子碗邮票线茶叶勺糨糊剪刀碟水壶信纸针炉子筷子笔衣服火柴酒杯p1EanqFDPw1、不做任何解释,一分钟后,要求同学们在纸上默写,看看能写多少。
2、要求在两分钟之内记住, 看看能写多少。
3、让学生比较两次的差异,找出原因。
板书:(要有目的性,要有紧迫感。
)4、再看大屏幕,能否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
找得分高的同学谈一谈记忆的经验 (联系生活知识,找到了20个词的内在联系,理解了事物的意义,按事物的用途分为四类:与喝茶有关的:杯子茶叶水壶炉子火柴;与缝纽扣有关的:纽扣剪刀线针衣服;与吃饭有关的:碗勺碟筷子酒杯;与通信有关的:信封信纸笔邮票糨糊)DXDiTa9E3d板书:(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二、记忆方法的介绍与训练(板书:记忆方法)师:记忆的方法多种多样,有些方法我们在学习中经常使用,只不过不知道它们的名称。
今天,老师就介绍几种常用的记忆方法:RTCrpUDGiT1、重复记忆:重复识记是记忆之母。
“应该用不断的复习来防止遗忘,不要等遗忘以后再重新去记忆。
”(俄——乌申斯基)5PCzVD7HxA2、过度记忆:花的时间为应需要的150%。
3、联想记忆:家人→爸爸、妈妈学校→老师、同学。
《开启记忆之门》[主题背景]6年级学生普遍缺乏关于记忆的科学知识与方法,所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意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与热情,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中体会到记忆也是一种科学,在日常的学习中寻求并遵循科学的记忆方法。
[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指导学生了解记忆的规律,掌握一些记忆策略和方法。
2、态度和情感目标:体会到高效记忆的重要性,培养对记忆的兴趣和信心。
3、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利用记忆规律和自身的特点去轻松记忆。
使学生掌握并有意识的使用科学的记忆方法,提高记忆效率。
[活动方法]讲述法、游戏法、小组讨论法等。
[活动准备]课前做关于记忆的问卷调查;白纸;制作课件。
[活动过程]一、导入热身活动:给学生发放白纸,一人一张,随意地折,然后打开。
如果把这张白纸比作我们的大脑,那么我们经历过的事,包括看到的,听到的,还有感受到的,都会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在上面留下痕迹,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记忆。
二、记忆力自测:教师出示幻灯片,这张幻灯片上有3行数字,每行12个。
学生可任选一行,在一分钟内读完(平均每5秒钟读一个数),然后默写,看究竟能写对几个,默写时顺序可以打乱。
三、解读记忆::四、记忆的规律:1、与识记有关的因素(1)出示两段指导语,让学生共同讨论交流一下他们产生的效果有何不同,原因何在?得出记忆规律一:要求不同、用途不同、目的不同,记忆效果不同 对策:在我们记忆的时候给自己一个时间限制,五分钟背过一段英语,或者三分钟之内解决一个历史的问题,这样也可以改变同学们拖拖拉拉,学习没有紧迫性的问题。
接着出一个小测试应用一下规律一(2)给学生呈现数字串(从5~10位逐次增加),每呈现完一个数字串,让学生马上复述,看学生最多能复述几位。
得出记忆规律二:正常成年人一次的记忆广度为7±2项内容。
对策:将每一项的内容加大,可增加记忆容量。
用百家姓举例说明,并出现一串数字串来验证一下规律二2、与保持有关的因素:(1)新近和首尾效应。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探究记忆的秘密》教案
活动目的
1、态度目的:通过热身活动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记忆兴趣.。
2、能力目的:(1)通过适宜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知觉力、观察力、注意力等,(2)通过有趣的记忆游戏,培养学生的想像力、联想力、记忆力。
3、知识目的:掌握记忆的一些规律和方法。
辅导重点:培养专注品质和学习几种科学记忆方法。
辅导难点:各种能力的综合训练。
活动时间:一课时
适用辅导年级:七~八年级
活动过程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在掌握记忆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记忆训练,是可以增强记忆力的,记忆方法要灵活运用,记忆的十个要诀,供同学们参考。
背诵——记忆的根本理解——记忆的基础
趣味——记忆的媒介应用——记忆的动力
卡片——记忆的仓库争论——记忆的益友
重复——记忆的窃门联想——记忆的捷径
简化——记忆的助手整理——记忆的措施
有关记忆的知识还很多,我们有机会再学习,同学再见!。
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课教案开启记忆之门武鸣县陆斡小学:梁彩萍指导者:梁军韦之幸 2013年6月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探索记忆的规律。
2、帮助学生运用记忆的规律探索记忆的方法。
教学重点记忆的规律及运用。
一、教学过程(一)、激趣揭题1、教师:期末考试即将来临,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你是否想提高自己的记忆效率,让自己记得更轻松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打开记忆之门,探索记忆奥秘。
让我们先来做有个热身活动:全体起立跟着老师来做手语操。
边说边做。
摸摸你的头顶,说说这是1;眨眨你的眼睛,说说这是2;摸摸你的鼻子,说说这是3;指指你的嘴巴,说说这是4;拉拉你的耳朵,说说这是5;摸摸你的脖子,说说这是6;拍拍你的肩膀,说说这是7;揉揉你的肚子,说说这是8;拍拍你的大腿,说说这是9;敲敲你的膝盖,说说这是10.谁来做一遍,做得好你能说说你是怎么记的呢(请一好一差代表)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知道大家能把做过的事情记下来,这就是记忆。
那么你想不想了解自己的记忆力如何?一、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记忆力情况。
请看我即将出示的材料,上有三行数字,每行12个。
你可任选一行,在一分钟内读完,然后把那些记住的数字写出来,位置可以颠倒。
(1)出示数字材料。
上面的数字是:63、85、34、27、59、48、92、47、12、75、28、4176、29、59、24、67、19、83、49、23、91、12、4658、62、87、93、25、98、28、32、45、16、73、51(2)让学生读1分钟。
(3)让学生默写。
(4)记忆自测结果评价。
如果把每一行中的12个数字正确的写下来,记忆力是惊人的;如果能写下8-9个数字记忆力可得优;如果能写下4-7个数字,记忆力只能算一般;如果写下的数字在4个以下,则记忆力很不理想。
(5)启发同学讨论,理解什么是记忆力。
那么我们来进行一次比赛验证我们的记忆力好吗?二、影响记忆差异的因素1.师:首先请男生参加,女生当观众。
题目呢,我早就准备好了。
开启记忆的大门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记忆的重要性以及记忆的过程。
2. 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常用的记忆技巧。
3.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运用所学记忆技巧,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
教学内容:一、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记忆测试,引发学生对记忆的关注和兴趣。
二、记忆的重要性:介绍记忆的重要性以及记忆的过程,包括编码、存储和回忆。
三、常用的记忆技巧:1. 联想记忆法:通过将新信息与已知信息进行关联,帮助记忆。
2. 图像记忆法:通过将抽象信息转化为图像,增强记忆效果。
3. 分段记忆法:将大量信息分成小块,逐一记忆。
4. 重复记忆法:通过重复复习,巩固记忆内容。
四、实践运用:学生分组进行实践,运用所学记忆技巧进行记忆任务。
五、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所学记忆技巧,并反思自己在记忆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资源:1. 记忆测试材料。
2. 联想记忆示例。
3. 图像记忆示例。
4. 分段记忆指导材料。
5. 重复记忆指导材料。
教学步骤:1. 导入:进行一个简单的记忆测试,让学生记住一系列数字或单词,进行回忆。
引发学生对记忆的关注和兴趣。
2. 讲解记忆的重要性以及记忆的过程,包括编码、存储和回忆。
让学生理解记忆的基本原理。
3. 讲解常用的记忆技巧,包括联想记忆法、图像记忆法、分段记忆法和重复记忆法。
通过示例和讲解,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这些技巧。
4.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运用所学记忆技巧进行记忆任务。
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游戏或竞赛,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5. 学生总结所学记忆技巧,并反思自己在记忆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促进彼此的交流和学习。
教学评估:1. 在实践环节中,观察学生对所学记忆技巧的应用情况,评估学生对记忆技巧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在总结与反思环节中,学生对自己的记忆过程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措施。
可以通过自我评价或同伴评价来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扩展活动:1. 开展记忆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运用所学记忆技巧,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
学习有方法——记忆之旅【主题背景】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一切知识只不过是记忆。
”学习与记忆是密不可分的,记忆是学习的根本,也是知识累积的不二法门,更是智慧生成的基础。
进入初中后,许多初一新生因为课程量的增大,记忆学科的增多,而又没有好的记忆方法,出现了成绩滑坡、情绪焦躁、厌学等现象。
本节活动课针对学生存在的记忆问题,设计一系列活动,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记忆规律,初步掌握简单实用的记忆方法,体验巧记的乐趣,树立增强记忆力的信心。
【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探索三种简单实用的记忆好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到学习中。
2、通过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了解记忆规律,明确适时复习的重要性。
3、在活动中体验巧记的乐趣,树立增强记忆力的信心。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音乐、记忆单、笔、记忆星【适合年级】初一年级【活动过程】一、热身活动,导入新课(师生问好)欢迎同学们来到心理健康乐园。
“幸福拍手歌”大家都很熟悉吧,今天我把它的歌词改编了一下,我们随着音乐一边唱一边来做个“幸福健身操”,怎么样?大屏幕出示“幸福健身操”:如果感到幸福,你就点点头;如果感到幸福,你就眨眨眼;如果感到幸福,就快快捏捏脸哟;如果幸福就一起拍拍肩。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扭扭腰;如果感到幸福,就快快拍拍腿哟;如果幸福就一起跺跺脚。
师生共同来做健身操。
现在给大家30 秒的时间练习,一会儿我们不看内容再来做动作。
(学生一起做)这么短的时间大家就记住了所有的动作,采访一下你们是怎么记的?(按照从上到下的身体部位顺序)师:看来记忆是有诀窍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乘坐记忆快车,来一次记忆之旅。
(板书课题:记忆之旅)(设计意图:通过“幸福健身操”,学生不仅活动了筋骨,而且在努力记住动作的过程中明白了记忆是有诀窍的,轻松导入本课。
)二、情景剧表演,交流体验(一)情景剧表演:记忆的烦恼过渡:我给大家带来了3 段视频,请同学们仔细看,视频中的人物都有哪些记忆烦恼?场景一:小明的烦恼妈妈:小明,听妈妈话,快点把这段课文背下来,我跟你说,背不下来的话明天你就老老实实在家待着,去看电影,想都别想!小明: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反复重复,还是背不下来,急得挠头跺脚。
走进记忆王国【活动背景】七年级是学生入学适应和记忆发展的关键期,与小学语数两个单一学科不同,学生需要记忆的内容和知识量大大增加。
基于小学的学习,很多学生形成了自己的记忆方法,但是这种策略可能是自发、盲目且低效的,效果事倍功半。
继续沿用以前的方法可能为他们的学习适应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习惯和方法迫在眉睫。
【活动目标】1、在体验中学会记忆的三种方法2、在学习中熟练运用,轻松记忆3、体会记忆的重要性,增强对记忆的兴趣和信心【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学会记忆的三种方法2、活动难点:在学习中熟练运用记忆方法【活动时间】1课时【活动对象】初一年级学生【活动方法】游戏、分享【活动准备】活动素材、10元纸币【活动过程】一、热身活动,引入课题导入:平时我们常常通过打电话、发消息联系亲人朋友,但假如你丢失了朋友和亲人的联系方式,你还能联系到他们吗?相信在我们小时候都被父母逼着背过电话号码,所以背出来并非难事,但是假如让你背诵一串非常不熟悉的号码呢?现在我们来比赛,看谁能在规定时间内记住多个手机号码。
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多个电话号码,呈现时间为60秒。
然后,学生写下自己记住的手机号码。
教师再次呈现电话号码,学生自行核对,与对得多的学生交流分享自己是如何记忆的。
教师小结:同学们,你们能记住这些号码,什么时候需要就能想起,这就是记忆。
从日常的学习和刚才我们做游戏的结果看,大家的记忆存在差异,记忆力是因人而异的,有的好些,有的差些;有的在独自一人的时候记得更多,也有人在共同学习的环境下记得更多。
但是记忆力看起来不那么好的同学可别苦恼,其实,记忆力经过一定的训练是可以增强的。
而合适的记忆方法还能帮助我们记得快、记得牢。
师:这张纸币认识吧?(老师拿出一张十元纸币。
)生(大声地):十元钱!师:谁能说说它背面的图案呢?老师投影纸币背面展示,学生认真观察。
师:五元纸币的背面是长江三峡,为什么我们经常使用它,却不记得它背面的图案呢?这不是我们的记忆不好,而是我们对此熟视无睹,不曾把它当成我们记忆的目标。
《点燃智慧之花,开启记忆之门》活动课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记忆的重要性,认识到提升记忆能力对学习和生活的重要作用。
1.2 教学内容介绍记忆的定义、分类和重要性。
1.3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记忆的概念和分类,引导学生认识到记忆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生活中自己的记忆经历,讨论记忆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3)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提升记忆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第二章:记忆力训练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记忆技巧,提高记忆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常用的记忆技巧,如联想记忆、图像记忆、编故事等。
2.3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并示范各种记忆技巧,如联想记忆、图像记忆、编故事等。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运用所学记忆技巧,进行记忆力训练。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记忆力比赛,检验学生的记忆效果。
第三章:注意力训练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3.2 教学内容介绍提高注意力的方法和技巧,如番茄工作法、呼吸法等。
3.3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并示范提高注意力的方法和技巧,如番茄工作法、呼吸法等。
(2) 学生进行注意力训练,如使用番茄工作法进行学习。
(3) 教师组织学生分享注意力训练的心得,讨论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第四章:学习策略训练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4.2 教学内容介绍常用的学习策略,如预习、复习、做笔记等。
4.3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并示范各种学习策略,如预习、复习、做笔记等。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运用所学学习策略,进行学习实践。
(3) 教师组织学生分享学习策略的应用心得,讨论如何提高学习效果。
第五章:思维能力训练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提高思维能力。
5.2 教学内容介绍思维导图的概念和制作方法。
5.3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思维导图的概念和制作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思考和表达。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主题讨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