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领导影响力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4
摘要一个领导者要实现领导效能,提高工作效率,关键在于领导者的影响力。
领导者的影响力分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两种。
非权力性影响力是领导者凭借个人品德、能力、知识、情感等因素构成。
提高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实现由“权力型”领导向“魅力型”领导转变,不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因素AbstractA leader is to achiev e leader shipeffect ivene ss, improv e the work effici ency, the key lies in the leader's influe nce. The leader's powerinflue nce and non-powerinflue nce points two sex influe nce. Non-powerinflue nce is the leader relies on person al moralcharac ter, abilit y, knowle dge, emotio nal factor s such as compos ition. To improv e the non-powerinflue nce of leader s, led by the "model" to "charis matic leader shiptransi tion," is not only an import ant theore tical proble m, but also a very import ant realis tic proble m.Keywor ds: leader shipnon-powerinflue nce factor s目录摘要 (1)Abstra ct (2)目录 (3)前言 (4)一、权力性影响力 (5)(一)权力性影响力的来源 (5)(二)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 (5)二、非权力性影响力 (7)(一)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来源 (7)(二)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 (7)三、权力性影响力与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关系 (12)参考文献 (13)前言近些年来,随着干部制度的改革,大批中青年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经过努力锻炼,大多数人成为受群众拥护、具有较高威信的成功领导者。
浅谈如何提高领导的影响力领导的影响力是衡量一个领导的能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
提高领导的影响力是每个领导者都应该追求的目标。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提高领导的影响力。
一、塑造积极的领导形象一个领导者的形象与其影响力直接相关。
领导者应该坚持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独立的人格特征。
诚实、正直、公正、务实、宽容等都是领导者的基本素质。
在日常工作中,领导者应保持对员工的真诚关怀和尊重,以赢得员工的尊重和支持。
二、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沟通是一种重要的领导技能,也是提高领导影响力的关键要素之一、领导者应该注重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及时了解员工的需求和要求,为员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同时,领导者还应坚持对下属透明化与公开化的沟通,为员工提供必要的信息,并给予及时的反馈。
三、培养团队合作和激发员工潜能团队合作是提高领导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领导者应当注重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和文化,鼓励员工之间相互帮助和支持,并注重激发每个员工的潜能。
领导者还应根据每个员工的特点和优势,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和任务,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四、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领导者应该具备良好的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意识。
通过学习,领导者能够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提高自身在相关领域的造诣。
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去引导和指导下属,在工作中展现自己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因此,保持学习和成长的心态是提高领导影响力的必备条件。
五、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网络资源领导者应注重与外部人士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和广泛的社交网络,以获得更广阔的机遇和资源。
领导者还应对待每一个员工以真诚和友好的态度,并给予必要的关心和帮助。
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帮助领导者赢得员工的信任和支持,从而增加领导影响力。
六、善于倾听和接受他人的建议和意见领导者应该具备善于倾听和接受他人建议和意见的品质。
通过倾听,领导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员工的需求和意见,从而更好地指导和管理团队的工作。
同时,领导者还应该注重对员工的建议和意见及时进行反馈和处理,以增加员工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浅谈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特别是“一把手”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新洛公司纪委:王木根[摘要]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近年来,由于监督措施不到位,少数企业因领导人员的滥用职权、贪污腐败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利益和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如何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特别是“一把手”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现国有企业的健康稳步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难题。
本文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特别是“一把手"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谈了自己的一些粗浅对策。
[关键词]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在国企发展建设过程中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少数国企领导人员违纪违法行为频频发生,国企“一把手"的落马不绝于耳.2008年12月,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邹韶禄因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2009年2月,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原董事长李培英,因贪污、受贿罪被判处死刑。
他们身为国有大型企业的领导人员,违反组织原则,滥用职权,给国家和企业造成重大损失.一、当前国企领导人员权力运行的约束和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把手”违纪违法,除了物欲膨胀等个体原因外,企业运营机制、体制和管理上存在的缺陷、漏洞,客观上使得他们有隙可钻,有机可乘,这不仅导致了企业领导人员的腐败,也对企业的健康平稳发展造成了严重制约.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制度建设滞后于国企改革发展形势的体制机制要求,管人、管事、管物的制度明显“缺”。
对国企领导人员廉洁自律的自主意识依赖性过强,而建规立章完善管人、管事、管物的制度体系又过慢,往往是事后堵漏建制的多,事前预防的少。
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企业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监督“难"。
表现在企业同级党组织想管却“难管”,管多了担心会影响党政关系,进而对“一把手”存在的问题听之任之,使党组织的监督保证作用发挥无力;班子副职因受制于人而不敢理直气壮地监督,有的班子成员之间不但监督无力,甚至于同流合污。
浅谈领导的非权力影响力对个人发展的意义同是一个职位,不同的人担任,发挥的效能不同;同是一样的权力,不同的领导者行使,产生的效应不同。
领导对下属的影响,是实现组织发展目标的重要条件,而施加影响的过程,则体现出领导的权力性影响和非权力性影响两种。
权力性影响是领导赋予下属地位、职务、权力等;非权力性影响则是不需要以权力为依靠,而是利用自身的人格、威信以及学识等影响其他人,使下属服从安排。
领导者充分发挥非权力影响力,会增强下属的向心力与凝聚力,领导者一要发挥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权威效应,赢得下属信服与敬佩;二要学会恩威并施、动之以情的攻心之术,赢得下属信赖和忠诚;三要深谙知人善任、用人如器的驭人之道,发掘下属最大优势与潜能。
标签:领导;非权力性;影响力一、引言领导的非权力影响力是能够影响或改变下属心理和行为的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是自然的,在这种影响力的作用下,会使下属和领导对于工作更加积极主动,通过分析领导的非权力影响力,可以使我们对自己的职业有更加明确的认识,更好的进行规划,并且提高自身的能力,由此可见,领导的非权力影响力的存在是十分必要的。
二、非权力影响力理论根据领导者影响力产生的基础、性质与发挥作用的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
本文主要着重于研究领导的非权力影响力。
非权力性影响力也称自然性影响力,它主要来源于管理者个人的人格魅力,来源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相互感召和相互信赖。
一个拥有非权力影响力的领导者是可以让下属自觉自愿,积极主动的跟随和工作作为一名领导者,要在群众中树立良好形象,拥有较高的威信,非權力影响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构成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主要有:品格因素、才能因素、知识因素、情感因素这四个因素。
在其位谋其事,不同层次和岗位的领导对能力的要求也有不同,但无论任何岗位都是有能力者居之。
制定正确的战略、指导动员员工真正的执行,重视细节等都是一个领导者有能力的体现。
摘要一个领导者要实现领导效能,提高工作效率,关键在于领导者的影响力。
领导者的影响力分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两种。
非权力性影响力是领导者凭借个人品德、能力、知识、情感等因素构成。
提高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实现由“权力型”领导向“魅力型”领导转变,不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因素AbstractA leader is to achieve leadership effectiveness,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the key lies in the leader's influence. The leader's power influence and non-power influence points two sex influence. Non-power influence is the leader relies on personal moral character, ability, knowledge, emotional factors such as composition. To improve the non-power influence of leaders, led by the "model" to "charismatic leadership transition,"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problem, but also a very important realistic problem.Keywords: leadership non-power influence factors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目录 (3)前言 (4)一、权力性影响力 (5)(一)权力性影响力的来源 (5)(二)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 (5)二、非权力性影响力 (7)(一)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来源 (7)(二)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 (7)三、权力性影响力与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关系 (12)参考文献 (13)前言近些年来,随着干部制度的改革,大批中青年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经过努力锻炼,大多数人成为受群众拥护、具有较高威信的成功领导者。
浅谈领导者非权力影响力在管理中的作用领导者非权力影响力在管理中的作用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在对领导力的理解上逐渐追求以人为本、以情感为重,非权威性影响力越来越被赋予重要的意义。
非权力影响力是指在没有掌握实际权力的情况下通过自身的影响力来对他人的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达成预期目标的一种管理能力。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非权力影响力的作用。
一、提高管理效率在团队管理中,非权力影响力可以增强领导者在团队中的影响力,让团队成员更愿意听从领导者的决策,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例如,通过在团队内分享经验、引导讨论、寻求他人的帮助等方法来提高团队成员的工作能力和决策技巧,这将使领导者获得员工的信任和支持,进而推进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促进员工发展非权力影响力能够激励员工积极发展自身能力。
通过在团队中分享成功经验、鼓励成长和发挥潜能,领导者可以让员工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和重要性,更加积极地工作。
领导者邀请员工参与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工作安排、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这将有效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三、提升团队凝聚力非权力影响力能够提升团队凝聚力,使个体更容易与整个团队形成良好的互动和协作。
领导者可以在团队内创造开放、互动的工作氛围,培养员工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用以增加团队的凝聚力。
将团队成员的个人贡献融入整个团队的工作中,发挥团队协作的效益,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做法。
四、增强风险防范能力领导者在没有权力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自己的风险预测和分析能力促进团队的风险防范能力。
团队成员一起讨论和预测风险,制定更为科学的决策和计划。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降低团队的风险率,也能够增强团队成员对自身工作的责任感。
五、发挥积极能量非权力影响力能够激发积极能量,增强员工的自信心和动力,从而推进团队的创新和发展。
领导者可以通过理解员工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帮助他们排除自身担忧和帮助他们实现自身价值。
领导者通过不断鼓励、赞扬、和督促员工,激发更大的动力和能力。
浅谈对管理者“五力模型”认识肿瘤二区黄冰所谓管理者“五力模型”即:对上具有追随力,对下具有领导力,对外具有影响力,对内具有执行力,对自己具有平衡力。
这五力之间是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
最近认真学习了吴维库教授的这篇“管理者五力模型”后,深有感触,作为医院的一份子,我应当如何培养和发挥这五种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的个人修为,追随领导完成医院预定的目标,和作为一个科室的小小管理者,如何带领科室的同事更好的完成医院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呢?首先谈一下我对“五力模式”的认识:服务、配合、主动的状态即为追随力。
首先要感谢领导的信任赋予我管理科室护理工作的权力,当一名优秀的护士是我的梦想,28年的工作经历,轮换过不同的护理岗位,但始终不变的是追随护士长们努力完成工作任务,当上护士长后,我也一直以这种态度做事,正如吴教授所说,追随并不仅仅是成就领导者,而是厚积薄发、成就自我的一种修炼,因此,我愿在追随中得到学习与提高,做一名智慧的,具有独立思考、有创造性、积极性、在需要的时候能提出有建设性对策的优秀追随者。
领导力是领导能力,是调动别人跟自己来的能力,能够带领和引导一群人实现目标的能力。
作为护理队伍的领头雁,要懂得组织、计划、协调、管理,带领科室的护理姐妹们齐心协力地完成医院下达的各项任务及科室制定的工作目标。
一名优秀的护士长,在专业技术上不一定强过专科护士,但她一定是一名善于倾听、具有分析和判断能力,重视和采纳优秀建议,能够调动科室护士积极性的人,同时,她还要了解并预测护士的行为,能够克服困难,带领团队实现共同目标。
改变别人态度和行为的能力叫作影响力。
我个人认为这种影响力,与岗位无关,与权力无关,与个人魅力有关,是非权威性的因素,我们常把管理者的修养分为专业修养和人格修养,管理者的个人魅力就是典型的人格修养,是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因此,对方从一开始欣赏你的为人、处事、行为,慢慢将你变为他学习的对象,从心里面受到你的影响。
85《商场现代化》2009年4月(上旬刊)总第571期领导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等职能的发挥都有赖于“领导”的作用。
H.孔茨认为:“领导是影响人们心甘情愿地和满怀热情地为实现群体的目标而努力的艺术或过程。
”可见,领导的本质就是一种影响力。
所谓影响力,就是指一种事物在传播与发展过程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和行为的能力。
领导者的影响力就是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影响和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使之符合组织意图的能力,可分为权力性影响力与非权力性影响力。
一、权力性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就是强制性影响力,由领导者的职务、地位和权力等形成,指的是由组织赋予的在领导者实施领导活动之前就获得的要被领导者服从的影响力,带有法定性、强迫性和不可抗拒性,是以外推力形式来发生作用的。
在其作用下,被影响者的心理和行为主要表现为被动、服从,因此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激励是有限的。
权力性影响力主要由以下因素构成:一是传统观念因素。
几千年来的社会生产使人们认为领导者不同于普通人,他们有权、才、能,比普通人强。
这种观念逐步成为某种形式的社会规范,产生了对领导者的敬畏感和服从感,影响着每个人的思想,从而使领导者的言行增加了影响力。
这种由传统观念所产生的影响力存在于领导者的言行之前,是传统附加给领导者的力量。
二是职位因素。
领导者在组织中的职位会使被领导者产生敬畏感。
领导者职位越高,权力越大,被领导者对他的敬畏感也越强,他的影响力也越大。
三是资历因素。
资历是是一种历史产物,反映了领导者的个人生活阅历和经验。
往往人们对资历较深、阅历丰富、经验老到的领导者会产生一种敬重感。
其中职位因素是首要因素,一旦失去职位,权力性影响力便随之消失。
二、非权力性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也称为自然性影响力,是由领导者自身的因素,包括品格、知识、能力、情感等个人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力,是领导者本身的天赋、主观努力和自主行为所造就的。
这种影响力以内驱力的形式在被领导者中发生作用,建立在其对领导者的尊敬、信赖、钦佩、崇拜的基础上,为其自觉自愿、心悦诚服的接受,不具有任何强制色彩。
浅谈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路径措施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减弱。
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如何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从国有企业加强党的领导的现实意义、加强党组织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等六个方面,探讨了国有企业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路径措施。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党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
一.国有企业加强党的领导的现实意义1.国有企业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作用。
1.加强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党的领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国有企业在党的领导下才能真正做到管理规范、运转良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加强党组织建设1.健全党委制度,加强党委班子建设国有企业需要健全党委制度,建立完善的党委班子,明确党委的职责和权利。
加强党委班子建设,提高党委班子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
2.建立健全党组织工作机制,提高党组织工作效能建立健全党组织工作机制,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提高党组织工作效能。
国有企业需要重视对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1.建立健全反腐败制度,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反腐败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国有企业加强党的领导的重要环节。
国有企业需要建立健全反腐败制度,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制度。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违规违纪行为进行惩戒和处理,从制度层面上严格监督企业管理和运营,确保企业的合法性和规范化。
国有企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反腐败建设:(1)完善制度建设,制定详尽的反腐败制度和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反腐败监督机制。
浅谈单位领导者的软实力软实力可以说是领导者的综合实力,反映领导者的影响力,本文从软实力目前的尴尬处境谈起,分析软实力的重要性,提出作为一名成功的领导人所必备的几项素质。
[关键词] 领导者软实力硬实力无论在哪个单位或部门,领导者都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根据管理学的80/20原理,一个单位发展的好坏,80%在于单位领导者的实力。
领导者在单位中的作用通过硬实力和软实力两种途径来发挥。
硬实力是指作为领导者所享有的职责权力,例如人事任免权、决策权、工资标准制定及奖惩权等;软实力又叫软力量,这个词是由现任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的约瑟夫·奈提出。
奈认为,力量可以被视作一种能力,是一种靠着吸引而非强制与收买达到目标的能力,软力量是一种“间接运用力量的方式”,是“同化式力量”,能“人随我欲”。
这种力量能“不战而曲人之兵”,是制胜的最高境界,也是企业管理战略之精髓。
软实力也是我们常常提到的领导的个人魅力和领袖气质。
个人魅力和领袖气质最大的优点是它们能提高影响别人的能力。
他们更有可能采取你所建议的行动步骤。
今天的领导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软实力源于领导者的综合实力,软实力折射领导者的发展潜能,反映领导者的企业影响力。
一、现状:硬实力“当家”,软实力遭遇尴尬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各单位的领导者都很看重领导者的软实力,将人格魅力看作是领导的最高境界,将其看成是领导艺术,可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领导者都不能很好的运用领导者的软实力,相反硬实力用起来却更加得心应手,表现在:1.工作中独断专行。
在家长式的领导看来,在单位里自己是领导,自己说的就应该是圣旨,听不见别人的意见,以乖乖听话者为善,不同意见者为恶。
这就是丧失领导者凝聚力的开始。
2.动不动就利用工资杠杆调控下属。
领导手上掌握着下属的工资袋,物质激励是一种方式,但是有的领导滥用工资杠杆,动不动就增加或减少工资的方式来“激励”下属,使下属真正成了“经济动物”。
3.以升迁来调控员工。
浅谈如何提高领导的影响力“领导的实质就是影响别人。
”哈罗德·孔茨说:“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或叫做对人们施加影响的艺术过程,从而使人们心甘情愿地为实现群体或组织的目标而努力。
” “真正的领导者是能够影响别人,使别人追随自己的人物。
他能使别人参加进来,跟他一起干。
他鼓舞周围的人协助他朝着他的理想、目标和成就迈进,他给了他们成功的力量。
”领导者的影响力对于组织目标的实现是非常重要的。
施加影响力是领导者这一角色的重要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影响力”是领导者的核心能力,提升领导者的影响力对加强领导者的能力建设具有核心作用。
那么什么是影响力呢?影响力一般指人在人际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与行为的能力。
领导影响力就是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有效改变和影响他人心理和行为的一种能力或力量。
任何领导活动多是在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的。
领导工作的本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在领导过程中,领导者如果不能有效影响或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或行为,那他就很难实现领导的功能,组织目标也就无法实现。
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在别人的影响下生活着,就等于不属于自己,就等于被别人的意志给俘虏了,这样的人即使再优秀,也不会登上一把手的位置。
”的确,影响力弱的人只会生活在他人的阴影下。
一个有强大影响力的人,身边总是会有很多的朋友,因为他们总是不自觉地会受到他的吸引;一个有强大影响力的领导,做起事来总是感觉更轻松自如,下属也总是更愿意真心接受他的领导;一个有强大影响力的职员,不但更易被领导欣赏,轻松让领导接受自己的建议,而且也能更广泛地影响其他同事。
在影响事业成败的诸多因素中,领导者是关键因素。
领导者的素质、领导班子的结构与功能的不同,往往会造成不同的组织气氛和心理状态,从而影响到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影响到组织目标的达成。
因此,领导干部要实现有效的领导,关键在于他的影响力如何。
领导者的影响力对整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也就是说,提高了领导者的影响力,也就间接提高了组织成员的工作效率。
浅谈对领导的理解领导(leadership)是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al behavior)研究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对其进行了不同的界定。
可是,这个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概念,至今没有统一、权威的定义.有人认为领导是一个过程,有人认为领导是一种关系,有人认为领导就是权力,有人定义领导为影响力.在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中,Robbins认为,领导是领导者的一种能够影响一个群体实现目标的能力;Northouse则认为,领导就是某一个体影响并带动一组个体实现某一个目标的过程。
由此可以看出,二者共同点是:(1)领导具有影响力;(2)领导发生于一定的组织结构中;(3)领导与目标的追求相关联。
但不同的是:Robbins认为领导是一种能力,而Northouse则认为领导是一个过程。
本文并非试图对领导给出一个“最优"定义,而是从三种不同视角对领导进行分析与评价。
一、权力视角领导是管理中的高层次活动,是管理的职能之一,它以一定的权力决定和影响社会、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因此,权力是领导的核心要素.具体来说,权力由职权与非职权组成:职权是指领导所处的法律地位和担当的职务使其享有的法定权力,这是领导履行职责、产生影响的重要依据和前提条件,是“制度化的权力",单向支配,具有强制性,包括合法权、奖惩权等;非职权是一种与组织的职位无关但与领导领导者个人素质息息相关的权力,主要有专长权、个人魅力、感情权等,这种权力可因领导者的思想、素质与行为的改变而改变,是通过领导者自身努力创造的权力,也可以理解为“权威”,在某种层面上讲它对于领导更加重要.基于权力视角分析领导,可知领导具有两种类型的权力,那么有权力就一定是领导吗?答案是否定的。
组织中有些人虽然依靠上级任命而拥有某种权力,但这仅仅是职权,如果他循规蹈矩,客观地讲,这种人根本不能称之为领导,充其量处作一位强权者;相反,在任何组织中都会存在一些松散不一的圈子,这些圈子中都会有核心人物,与组织中的官员相比,他们无职无权。
浅谈领导力的构成及其形成规律苗聪徐州领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江苏徐州㊀221000摘㊀要:领导力是领导者需要的核心能力,这种能力由组织能力㊁影响能力和激励能力组成.这三种能力可以在领导工作中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本文总结归纳出了领导力形成的五个阶段,为高水平的领导和较低水平的领导作出了若干点区分.关键词:领导力;沟通力;影响能力;激励能力一㊁领导力的构成要素领导力是指领导者在引领㊁指导下属的过程中,影响下属㊁与下属良性互动共同完成任务的能力.领导力主要体现在沟通能力㊁影响能力和激励能力三个方面.沟通能力是领导者实现有效领导的基本要素.沟通能力的强弱极大程度地影响领导能力的强弱.在完成目标工作的过程中,领导者需要把关键信息清晰明确地传递给下属,而下属也需要及时向领导者反馈工作完成情况以及遇到的障碍.因而沟通是双向的,这就意味着,领导者不仅有能力合理地制订计划㊁建立组织㊁分配任务,而且有能力在下属遇到困难时及时获得信息并给予助力.现实社会中,各群体间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往往与领导者与下属缺乏有效沟通有关.实际上,如果领导者勤于沟通㊁善于沟通,不断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很多问题都可以及时妥善解决.影响能力是指领导者影响和带动下属的能力.权威是领导者影响能力的重要来源.有无权威是衡量领导者有无影响力的重要标志.而领导权威包含了职位这样的硬条件和个人威望这样的软条件,前者是组织赋予的职位,职位越高权力越大,领导一旦不在位,其权威就会大打折扣.与此相反,个人威望并不是由职位所决定的,这种影响力由领导者的个人能力㊁素质和个人魅力综合而成,体现了领导者的软实力.领导力实现的一个关键手段是激励.合适的激励手段会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因此,通过合适的手段对员工进行激励就是领导者一个重要的能力.领导工作的核心任务是保证计划目标的实现,但由于计划赶不上变化,下属并不一定都能够按照原来的计划顺利地完成工作,实现既定目标;由于经验不足或缺乏信心,下属在遇到困难后,退缩㊁拖延甚至半途而废都是常有的事,这时就需要领导者及时给予激励,给予指导,使其受到鼓励后能够坚持不懈地干下去,直到目标实现.二㊁领导力的培养和塑造那么如何提高领导的沟通能力㊁影响能力和激励能力呢?要提高沟通能力,需要情感沟通和认知沟通.与上级沟通,需要尊重上级的领导,获取上级的信任和支持;与下级沟通,态度上要亲和㊁虚心,用心倾听下属意见,从而使信息能够在上下级之间畅通地传达,最终达到目的.领导对于下属的影响程度的大小取决于以下因素:首先,领导的影响力取决于其自身带团队做业务的能力,业绩突出的领导者对团队的影响力必然会更强.第二,光明磊落㊁服务奉献的公众形象是领导者的无形资产,能够培养最深远的影响力和领导力.第三,知识与专长.领导者若具备渊博的知识和出众的专业特长,就一定能使群众折服,从而产生巨大的影响力.第四,平易近人㊁不摆官架子㊁不打官腔的领导者,更容易赢得群众的认同,就会产生影响力.激励策略多种多样,最常用的激励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与物质有关的,如奖金㊁股权㊁保险等物质激励方式;二是赏识㊁表彰㊁荣誉等精神激励方式;三是进修㊁培训㊁职业生涯规划㊁晋升提拔等与前途㊁自我实现的愿望相关的激励方式.由于不同人的需求不同,在实际工作中,领导者的激励策略需要区分对象,有的放矢,有针对性㊁有选择地运用不同的激励方法与手段,才能不断提高激励能力,使得激励效果最大化.三㊁领导力的形成规律领导力的形成规律看起来很抽象,实际上根据经验仍可以归纳出以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通过自身的职位来领导他人,我们称此种领导为职权型领导,这种领导方式属于比较低层次的领导方式,下属大多数是处于被迫服从而做事.第二阶段是靠威信来领导人.这属于非职权型的领导.领导通过自身的能力树立威望,通过调动情感因素,鼓励职工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这个阶段的领导力由以权压人升华为以情动人,下属被迫服从转变为认可并心甘情愿跟随领导者.第三阶段是靠实力来领导人.没有真本事和能力,领导者就会逐渐丧失领导力. 打铁先得自身硬 ,只有领导者先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才能发挥自身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才能使下属从认可㊁愿意跟随领导者,到钦佩㊁尊敬领导者.第四阶段是靠信任来领导人.在这个阶段,领导者需要发挥用人智慧,发挥领导艺术来领导人.首先,领导者需要信奉和遵循以人为本和诚信管理原则领导;通过开明㊁互动的交流方式与员工进行协商.这个阶段的领导力由以能力服人上升到以德服人,以信用服人.即使领导后来被调离岗位,被领导者也会忠于他.第五阶段是靠超越来领导人.属最高层次的领导力.在这一阶段,领导者追求崇高的思想品德和完美的榜样形象.一个公司,只有不把利润当作唯一目标的时候,才有可能采取具有远见卓识㊁领先于同行的行动,才能够进一步获得可持续的发展.而一个领导,只有把个人的利益放在最后,才能着眼于大局,引领下属取得更好的成绩,不断超越.参考文献:[1]兰徐民.领导力的构成及其形成规律[J].领导科学,2007(22):34-35.[2]邓沛栖.领导力建设视角下工作团队规则意识的培养和塑造[J].领导科学,2018(17).作者简介:苗聪(1982-),男,汉,江苏徐州,研究生,研究方向: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37。
浅谈领导行为在群体中的影响力作者:回凤鸣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03期摘要:本文介绍了领导定义、职责和应尽的三个作用,阐述了领导处事原则的三个方面以及领导者的影响力。
关键词:领导行为群体影响力中图分类号:N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1(c)-0190-01领导处于核心地位,其素质、能力、工作作风和自身形象如何,将直接影响一个单位和部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整体工作成效。
那么,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工作形势和工作任务,怎样才能不负重托,如何用自身的行为来影响员工,成为一名合格的领导?什么是领导:领导就是引导和影响个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目标的行为过程。
在组织中,领导的作用和使命,就是要促进集体和个人做好本职工作,为组织目标的实现做出积极的贡献。
1 领导的职责职责是指由领导职位所确定的责任,一方面是贯彻执行上级的政策、法令、指示、决定。
另一方面是维护下属、员工的合法利益。
领导者处在“上级”和“下级”的汇合点上,如何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根本利益,是领导者最基本的责任。
服务是领导者权责统一的基础,邓小平同志说:“什么是领导,领导就是服务,”这是社会主义国家各级领导的根本宗旨。
“服务”是“权”,“责”是统一的基础。
“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责任”是为人民服务的体现。
“权力”越大,为人民服务的“责任”越大,所以“权”、“责”都是建立在“服务”的基础之上。
服务的范围和内容是由职位所确定的,为此领导者应当从单纯权力型领导向服务型领导转变。
2 领导的作用2.1 指导作用在群体活动中,需要有头脑清晰、有洞察力和敏锐力、有顾全大局、审时度势、统筹全局、运筹帷幄的领导者帮助所在群众,认清所处的环境和形势,指明活动的目标和达到目标的途径。
领导者只有站在群众的前面,用自己的行动带领群体,为实现工作目标而不懈努力。
2.2 协调作用在群体活动中,即使有了明确的目标,也存在因各人的才能、理解能力、工作态度、工作思维、工作作风等不同,加上不利因素的干扰,使群体之间在思想上发生各种分歧、行动上有偏离等问题的出现,这就需要领导者进行协调,把群体中的各方面的关系和行动统一起来,向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自从中国改革开发以来,下海经商,自主创业层出不穷。
尤其近几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引导下,更涌现出全民创业的热潮。
这次浪潮中参与者不乏海归、学院派、农民、离退休人员、职业经理人等等。
然而,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初创公司有多少才能真正能生存和发展?著名投资人阎焱说“90%以上的创业都会失败,这是一个真实的情况。
”到底什么样的初创企业更容易成功,对于初创企业领导来说,创立一个企业很难,而管理一个企业更难,领导影响力是领导者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素质。
初创企业领导的影响力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尤为重要。
1领导影响力传统意义上的影响力通常指的是个体在和他人的交往活动中对其施加影响和改变其心理和行为的能力。
换而言之,领导者影响力指的是在领导活动中,领导者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和改变,从而使之心理和行为产生变化,满足组织目的的能力。
根据美国领导学家Stephen R.Covey的观点,领导者影响力的根本是领导才能。
换而言之“领导者的才能即其影响力,只有能影响他人,并使之追随自己才能称为真正的领导者。
”组织行为学家研究认为,领导者的影响力主要包含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
2初创型企业初创型企业,指的是成立时间较短,且缺乏资金及资源的各类企业。
初创型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缺人少钱,市场开拓困难等。
管理学界有句名言:一只狼领导的一群羊能打败一只羊领导的一群狼。
通用电器的董事长表示:“领导是影响企业未来能否获得成功的最关键因素,也可能是唯一因素。
”因此可见,领导影响力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而针对初创型企业来说,非权力性影响力的重要性大于权力性影响力。
2.1权力性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也可以称之为强制性影响力。
它的形成是由于领导者的职位,地位等外界因素,而不是领导者自身决定的。
权力性影响力对被领导者的影响具有不可抗拒性。
权力性影响力是领导者实施领导的必要前提和基本保证。
权力性影响力主要由传统观念因素,职位因素和自身因素所构成。
在初创企业中通常领导者即公司一把手,其职位使得下属具备敬畏感,从而产生影响力,通常职位越高影响力越大。
浅谈企业领导影响力【摘要】“影响力”是领导的核心能力,是领导的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领导者要提升“影响力”,不能只把眼光盯在职位权力上,还要通过不断的自我完善,用人格魅力征服自己的下属,进而创造一个有利于领导成长与成功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非职位权力的作用。
(一)领导是一个组织的核心和灵魂,领导者水平的高低对组织和团队的生存和发展,有着不容替代的作用,就像人们常说的: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按照常理,领导是种权位,是—种“官衔”,这是长期受官本位思想的影响,给人们造成的一个误区。
习惯势力太强大了,以至于使人们忘记权力不是官的特权,而是民权所授予某人的崇高地位。
正如邓小平所言:“领导是服务。
”那有些领导为什么只看重“官位”而忽视给与者的权利呢?大概忘记了领导的本质,即权力只是为公众服务的利器,不是单纯用来满足个人占有欲的荣誉象征。
从现代管理学和领导学的角度看,作为一个组织的“领头羊”,真正能发挥长效作用、推动团队的进步和发展的是领导者的影响力。
我们不妨来探讨一下这个敏感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领导是通过领导者的影响力发挥作用的,从领导基础上来看,职权、品德、知识和才能构成领导者的影响力。
现代领导者的影响力大致可以归纳为职位职权影响力和自然影响力。
职位影响力,又称强制影响力,在其位必能有其权,可以发号施令,甚至一呼百应。
而自然影响力,是综合的人格魅力影响力,它反映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是通过领导者的行为、举止、言谈,一点一滴中显现出来的。
想要做一名优秀的领导者,不能只看重权力给其带来的职位,还必须在自然影响力上多下功夫,培植让人信服、并能使下属自觉追随的威望和无法抗拒的人格力量。
国外流行一种新的量子型领导学说,主张把领导能力及领导行为理解为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才是领悟领导能力的关键。
传统的领导科学认为,领导能力的影响是一种权力,是管理者依靠其职权对下属产生的影响。
量子型领导学说却不这样认为,他们把追随者放在与领导者对等的位置上,认为二者都为领导能力及领导行为作贡献,都是必要的参与者。
这不难理解,因为毕竟那些采取领导行动的人只有当追随者支持时才算的上领导者。
例如,比尔·盖茨之所能缔造一个微软帝国,固然与他本人超强的创新能力有直接的关系,但他的领导能力并不只体现在个人的创新上,而是他与其追随者之间成功的联系与作用密切相关,试想如果他只是把自己天才的想法强加给下属,不是靠整合的力量推动他的团队、影响每一个下属与其共进共荣,怎能不断开创出事业的新天地呢?由此可见,领导是一种综合能力,是品德、学知、才能、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让周围人自觉、自愿追随的感召能力,它会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仅凭职权的强制性的影响力不能替代的。
当然,我们不是否定领导者的职位权力,领导者的职权是领导者从事领导活动的资格,它是通过组织赋予和职位相称的、具有法定性质的权力,这种权力是一种强制性的影响力,是其履行职责,完成使命必不可少的条件。
这种权力非但不能削弱,在某种特定时期反倒应得到强化。
不过职位权力给下属的影响终归有限的,尤其当组织成员离心离德、不愿追随领导者,或者职位权力失去应有效用的时候,强制影响力也就变得微不足道了。
(二)我们再来看看自然影响力包括哪些内容,就不难发现它与权力至上主义者有什么不同点。
首先,是魅力。
领导魅力是无形的,主要表现为对周围环境及下属的影响与感召力。
没有魅力的领导无法让下属从情感上及理智上接受,也会出现貌合神离的现象。
二战时期,英国首相丘吉尔被称为“神才领袖”,恐怕不仅在于他的“领袖”地位,而是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征服了英国民众。
其次,是威慑力。
领导都愿意一言九鼎,威慑下属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命令。
但真正的威慑力,是让下属信服,这恐怕仅靠职位权力是难于达到的。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如果领导能以身作则,树威于众,自然就会不怒自威了。
孔子的话,望每一个领导谨记于心!当然,领导的内在素质只有通过外在形式、仪表形象来反映,领导者必须养成特有的风度,这种风度对提高领导者的人格影响力有着十分重要作用。
我们不是说,领导个个应是相貌堂堂、风度翩翩。
据记载,魏王曹操要朝见匈奴使臣,因觉得自己个头儿不够高,就让一个高大威武的下臣扮成魏王,自己以“捉刀人”侍奉左右。
没想到,朝见完毕,那位番邦使臣说了一句:魏王旁的武士气度不凡,才是真正的英雄。
再者,是领袖气质。
在团队中,领导者是一个核心人物,他的言行被认可,并指引着团队的决策和行动。
大凡历史上能成为出色领导人的,都有着这让人信赖和被人们敬仰的人格力量。
例如被人誉为“世界最卓越的奇才之一”的拿破仑,从不以天才自居,他努力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只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只做最有胜利把握的事情。
”法国士兵把他看作是法国第一名士兵,亲昵称之为“小武长”。
但他就是凭着他特有的人格和领袖气质,征服了当时整个欧洲。
除此以外,出色的口才也能提高领导者的身价。
领袖人物都深知言谈举止之重要,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被众人所瞩目,他们给人的印象应是心情愉快、语言流畅、沉着干练。
讲话水平体现在领导者行使权力的全过程当中,说话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领导魅力的强弱。
历史上有口若悬河、舌战群儒的诸葛亮,当今有机敏过人、巧妙周旋外交场合的周恩来,他们都是辩才,也是政治家当仁不让的楷模。
但作为领导者,能言善辩还远远不够,还必须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不能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三)下面以企业领导为例,简要说明一下如何提高领导的影响力。
企业领导要管理好现代企业,也应该逐渐向知识型领导转变,因此在重视职位权力影响力的同时,更要懂得发挥非职位权力影响力的作用,使二者彼此兼顾,这样才能最大限度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
企业领导既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又要树立良好形象,加强管理;要注重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领导魅力带动、影响、促进广大者组织成员改进工作,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
由此可见,提高企业领导影响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企业领导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素质现代企业领导应是学习的楷模和导师。
创建学习型组织不是一句空话,只有增强学习意识,不断更新已有的知识,汲取有利于推动和改进企业工作的新理念、新观点、新知识和新方法,才能不辜负知识型领导的称号。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企业领导,应该具备较高的领导魅力。
要提高领导魅力,就要具有三方面的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人格魅力。
这三方面素质必须有机结合,才能有效提高企业领导者的整体素质和领导魅力。
因此,一个有志向的领导者,应该不断加强文化素质、道德素质、人格魅力三方面的修养。
在现实生活、工作中,企业领导者要认真学习,勤于思考,严于律己,不能有丝毫懈怠。
西方领导特质理论中,将区分领导者与非领导者的六项特质概括为:进取心、领导愿望、诚实与正直、自信、智慧及工作相关的知识。
要想成为优秀的领导者,必须在上述的几个方面补足自己。
2、以人为本,建立彼此信任的上下级关系以人为中心,尊重员工,信任员工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关心人,要把员工置于组织中最重要资源的地位。
企业领导必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一切都应从人出发,这也是领导者提高自身威望的必由之路。
许多领袖人物都注意到激励人们行动的良策之一是以英雄般的礼遇对待他们,适时地将赞扬和荣誉给予那些受之无愧的人,受之者亦会将感恩之情转化为再创佳绩的动力。
著名的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总裁松下幸之助就强调指出:正确的经营观念必须建立在人类相互依存的观念之上,使员工对企业产生信任感和忠心。
这就要改变传统的严格控制式的管理方法,不是一味用批评和惩戒来迫使员工服从。
其实大多数时候给人们以赞誉甚至比之最有建议性的批评还见效,因为批评常给自尊心强的人带来伤害。
赞扬则使他们更具有信心,更能迎接困难的挑战。
外国实行“走动式”的管理重在改善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
领导与员工之间建立起信任机制,就能提高领导的威信和影响力。
3、加强自我修养,展现良好形象正直、公正、信念、恒心、毅力、进取精神等优秀的人格品质,无疑会提升领导者的影响力和个人魅力,从而扩大其追随者的队伍。
企业领导者自身修养因素包括很广,一个企业领导只有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思想水平,完善人格,懂业务,积极工作,不断提高自己工作水平,才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具备优秀价值观和人格的领导者,还可以使组织成员对其产生敬佩、认同和服从等心态,其影响力无疑会提高。
企业领导作为一厂之长,或公司核心人物,必须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树立良好的形象。
因为你是“领头羊”,代表的不是个人形象,而是一个企业的整体形象。
就像有人概括的:一个成功的企业领导应该既是勇于开拓的创业者形象,又是清正廉洁的公仆形象,更是亲善随和的“师长”形象。
4、注意沟通,提高领导艺术沟通不仅可以使领导者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信息,还可以使领导者的行为具有良好的合作氛围和渠道,促进领导者决策的实施。
并且,恰当的沟通本身就是影响力的一个很好体现。
领导者在与组织成员平等交流、协商,显示合作意愿,共同开创前景的同时,增强了组织成员的参与感和认同感,从而进一步增强领导者的持续影响力。
领导艺术包括很多,主要体现在人际关系协调上。
交往是人们交流信息、消除陌生感、加深了解、获得肯定感情的途径。
企业领导要学会要利用“人际吸引”,密切人际关系。
古人说: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只要与员工主动沟通,“桃”必然换回来“李”。
例如,日本有一本畅销书叫《一分钟经理》,里面谈到,经理见到部下,拍拍肩膀、握握手是一种上下级之间的“感情增进剂”。
总之,“影响力”是企业领导的核心能力,是企业领导的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领导者要提升“影响力”,不能只把眼光盯在职位权力上,还要通过不断的自我完善,用人格魅力征服自己的下属,进而创造一个有利于领导成长与成功的环境,真正发挥非职位权力的作用。
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建设稳步发展,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