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三者的关系
- 格式:docx
- 大小:15.71 KB
- 文档页数:3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一个思想内涵丰富、理论形态完备,三者是相互联系、的有机辩证统一体。
其中,解放思想是前提,实事求是是核心,与时俱进是关键。
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要使思想和实际、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实现这一根本要求,达到主客观相统一,是做到与时俱进的前提与基础。
要使人们的思想认识跟上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与时俱进,就必须解放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充分看到时代、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如果不能从时代变化的实际出发,科学地审时度势,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事物发展规律。
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科学认识变化中的事物。
②与时俱进又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和结果,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具体体现和进一步深化的表现。
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二者统一于社会实践之中,归根结底统一于与时俱进之中。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过程是无止境的。
任何政党、组织、个人,如果不能与时代一道前进,思想就会僵化,就不能在事物的变化发展中认识事物,把握事物,就不可能有任何作为。
在与时俱进中实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辨证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
与时俱进与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
胡延风;翟所新
【期刊名称】《大连干部学刊》
【年(卷),期】2003(019)004
【摘要】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新概括.因此,正确理解与时俱进的内涵及其与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总页数】3页(P6-8)
【作者】胡延风;翟所新
【作者单位】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辽宁,沈阳,110004;解放军大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政治理论教研室,辽宁,大连,116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A8
【相关文献】
1.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 [J], 王汝晓
2.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有机统一 [J], 郑忆石
3.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新发展 [J], 申盛泰;朱文文
4.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内在一致性 [J], 郭湧
5.论与时俱进是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丰富和发展 [J], 王凤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毛概小论文题目: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内在联系姓名:冯艳班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2班学号:51102022021目录摘要………………………………………………………………P2 关键词……………………………………………………………P2 一.“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P2 二.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P2 三.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规律。
………………………P4 四.综述…………………………………………………………P5 参考文献………………………………………………………P6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内在联系摘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机构成,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历史的、逻辑的展开、丰富和发展。
它们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依据,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刻揭示了党的思想路线所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实现条件、内在规律和必然要求,从而更为完整、充分地体现了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
关键词: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毛泽东用中国语言对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所作的高度概括。
“实事求是”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和认识论的统一。
它不仅充分体现了“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这一彻底的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态度,而且充分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唯物辩证法的“精髓”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因而我们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作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基本方面之一,“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同志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思想财富”。
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强调,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u第二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涵义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涵义及其关系(一)实事求是的涵义及基本内容实事求是,是中国一句成语。
毛泽东古为今用,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武器,对“实事求是”做出全新的解释,使之成为一个科学的概念,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
”这一论述,赋予实事求是以科学的涵义和理论的形态,使这一古老的成语成为党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简明概括。
邓小平在批判“两个凡是”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全面阐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他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邓小平的重要理论贡献,在于依照认识的发展过程和认识的基本规律,把实事求是的丰富内涵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
根据邓小平的这一论述,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了如下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包含以下内容: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实事求是的客观前提和基础,是实事求是最重要的内容和最基本的要求。
它正确地解决了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出发点问题。
毛泽东、邓小平都非常强调从中国实际出发的问题。
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经验教训表明: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认清中国的国情,是坚持实事求是,制定正确路线、纲领和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客观依据。
简论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三者的关系简论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三者的关系简论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三者的关系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开展新一轮解放思想大力开展大讨论活动,这是县委、县政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针对意识形态领域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
党章规定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党的建设必须坚持的一条基本路线,我们现在进行的这项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正是对这条基本路线的坚持与延续。
实事求是的意义意义是我们筹备处一切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从客观存在着的规律出发。
解放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事例的主观偏见和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与时俱进是党内分析方法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赋予创造性。
一、解放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只有攻坚克难做到才能做到实事求是。
同时,解放思想也是与时俱进的市场条件和条件。
坚持与时俱进,必须破除前进道路上错误思想和陈腐观念的语言障碍,最好的武器就是解放思想。
历史当处在进步不断的发展与进步之中,特别是昨晚我们的生活正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之中,我们必须以开放、包容的目光看待周围的一切。
只有不断的解放思想,才能与时俱进,作到时代的步伐。
二、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根据和目标,也是脚踏实地的根据和目的。
与时俱进从外在表现上看是顺乎历史潮流,反映时代精神,其实质则是从不断变化的实际出发,探求新和揭示客观事物的新类型、新联系、新规律,以有效地认识世界舞台世界和改造世界。
离开了实事求是,大方向与时俱进就丢掉了前进的方向和目标。
反过来,顺应潮流又是实事求是的实践目的。
与时俱进既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方法论,又是一个实践的学门。
人们所做的一切组织工作都是为了解决问题,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立论也不例外。
从这个意义上说,与时俱进贯彻到理论上将结出实事求是的思想成果,落实到前述工作中则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实践价值。
因此,与时俱进与实事求是又是一种互为条件和目的的关系。
第三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精髓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党的思想路线,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懂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教学重点、难点: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内涵。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关系。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教学时数:4课时。
讲授新课一、党的思想路线的确立和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精髓,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问题而提出的新思想、新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思想路线;也是体现了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要坚持和能够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来干革命,能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可以从三方面分析:第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坚持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没有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而是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搞革命。
第二、我们党内出现的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给党和革命事业造成严重危害。
在民主革命时期,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苏联经验绝对化、把共产国际指示神圣化,脱离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实际,在实践中对党的白区斗争和革命根据地的斗争都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使党和革命事业遭受严重失败。
第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能认真总结两种变通的思想方法和思想路线进行革命所带来的不同局面的经验教训,在纠正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和对党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实事求是的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毛泽东等针对当时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并严重的影响党的正确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在延安整风前期(1941年)发表了《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阐述了与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相当立的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并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确立下来。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克思列宁主义认识论在我们党和国家各项实际工作的具体体现,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内涵(1)实事求是的基本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切从实际出发,即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即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即把实践作为判断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如毛泽东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2)邓小平认为:“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他说:“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今后,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
”(3)“与时俱进”从义理上看,是指人们的思想行为应把握时机,因时而变,随时令前进。
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上理解“与时俱进”的思想,包涵两层意思:其一,承认变化和发展是事物存在的根本规律,人们应该顺应时势,顺变才能通久。
其二,又承认变化和发展有“常则”,守则的应变才能持久。
这个守则,就是抓住事物变化的内在规律,依照事物的发展趋势和要求进行变革。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取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华,赋予“与时俱进”以新的涵义,使其成为科学的思维方式,并融入到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之中。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二、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和丰富发展(1)毛泽东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什么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如何理解三者的关系?答:1、(1)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继续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是我们在实践中取得重大发展和突破的重要思想保证,对解决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有很大作用。
关于什么是解放思想,邓小平就指出,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解放思想通常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对原先的认识进行再认识,这其中既有对原先认识中那些正确部分的坚持,也有对原先理论中那些错误部分的纠正;二是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正确认识。
(2)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在1941年,毛泽东就明确的界定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实事求是”是东汉史学家班固《汉书·河间献王传》中的话,原意是做学问应有的严谨态度。
经毛泽东这么一改造,就具有了全新的意义,它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构成了我们党正确的思想路线。
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强调,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球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实事求是也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
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必然与时俱进,又必须求真务实。
(3)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这也是对什么叫“与时俱进”所作的经典式解释,深刻地阐明了与时俱进的科学内涵、本质特征和根本要求。
简论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三者的关
系
简论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三者的关系
简论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三者的关系
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开展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这是县委、县政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针对意识形态领域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
党章规定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党的建设必须坚持的一条基本路线,我们现在进行的这项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正是对这条基本路线的坚持与延续。
实事求是的意义是我们办一切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从客观存在着的规律出发。
解放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事例的主观偏见和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与时俱进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赋予创造性。
一、解放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做到实事求是。
同时,解放思想也是与时俱进的前提和条件。
坚持与时俱进,必须破除前进道路上错误思想和陈腐观念的障碍,最好的武器就是解放思想。
历史总是处在不断的发展与进步之中,特别是今天我们的生活正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之中,我们必须以开放、包容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
只有不断的解放思想,才能与时俱进,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二、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根据和目的,也是与时俱进的根据和目的。
与时俱进从外在表现上看是顺乎历史潮流,反映时代精神,其实质则是从不断变化的实际出发,探求和揭示客观事物的新属性、新联系、新规律,以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
造世界。
离开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和目标。
反过来,与时俱进又是实事求是的实践目的。
与时俱进既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方法论,又是一个实践的范畴。
人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解决问题,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实事求是也不例外。
从这个意义上说,与时俱进贯彻到理论创新上将结出实事求是的思想成果,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则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实践价值。
因此,与时俱进与实事求是又是一种互为条件和目的的关系。
、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相互促进的。
三、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实事求是是相互包含、相互依存的。
反过来,只有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站在时代的前列,才会有深远的历史眼光和宽阔的世界视野,才会有思想的真正解放。
与时俱进与解放思想互为条件。
如同解放思想一样,与时俱进也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
实事求是的首要前提是从客观实际出发。
客观实际是不断变化的,只有与时俱进,才能跟上发展的时代,才能符合变化的实际。
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辩证的统一体,是一脉相承的。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探索永无止境。
社会的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探索也永无止境。
这是个永远不衰老、永远不会过时的课题。
它会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被赋于新的内涵,这也是一个永远研究不完的的课题。
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解放思想,在实际工作中,要按照县委何书记创建“五型机关”、“六型干部”的具体要求,以更加宽广的眼光观察当代社会,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扎实工作、开拓进取、锐意创新,为我县实现撤县建市和建成西部百强县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20xx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