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优质《手术室隔离消毒制度规范》
- 格式:ppt
- 大小:4.17 MB
- 文档页数:34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消毒隔离制度一、医务人员工作期间应严格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及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规范。
二、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人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
接触完整皮肤、完整粘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
三、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清洁,再进行消毒或灭菌。
其中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与灭菌。
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清洁消毒或灭菌处理。
四、灭菌物品应注明灭菌日期及失效日期,各科室、病区按照日期先后存放,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使用,并做好标识。
并按灭菌日期排放,有效期不超过7天,超过7天应重新灭菌方能使用。
五、化学灭菌或消毒,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择灭菌、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
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并按要求进行监测。
六、感染性疾病科门诊按照《医院隔离技术规范(201X版)》和《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要求,与普通门诊要做到挂号、候诊、收费、取药、检验、注射、厕所等分开。
七、医院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对感染病人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并有明显的隔离标志。
黄色为空气隔离标志,粉色为飞沫传播隔离标志,蓝色为接触隔离标志。
八、病人用的一次性吸氧装置、雾化吸入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面罩、管路等要严格一次性使用,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置,复用的应一人一用,送供应室集中消毒。
呼吸机螺旋管、湿化器、接头、活瓣通气阀等可拆除部分应定期更换消毒。
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范本(优秀3篇)为了加强对于医院消毒隔离的有效管理,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需要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管理制度。
下面是作者给大家整理的3篇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范本,希望可以启发您对于消毒隔离制度的写作思路。
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篇一一、医务人员工作期间应严格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及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规范。
二、医务人员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人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
接触完整皮肤、完整粘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
三、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清洁,再进行消毒或灭菌。
其中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与灭菌。
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清洁消毒或灭菌处理。
四、灭菌物品应注明灭菌日期及失效日期,各科室、病区按照日期先后存放,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使用,并做好标识。
并按灭菌日期排放,有效期不超过7天,超过7天应重新灭菌方能使用。
五、化学灭菌或消毒,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择灭菌、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
使用化学消毒剂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并按要求进行监测。
六、感染性疾病科门诊按照《医院隔离技术规范(2009版)》和《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要求,与普通门诊要做到挂号、候诊、收费、取药、检验、注射、厕所等分开。
七、医院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对感染病人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并有明显的隔离标志。
黄色为空气隔离标志,粉色为飞沫传播隔离标志,蓝色为接触隔离标志。
八、病人用的一次性吸氧装置、雾化吸入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面罩、管路等要严格一次性使用,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置,复用的应一人一用,送供应室集中消毒。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一、医护人员进入工作场所必须穿戴工作衣帽,必要时戴口罩和必要的防护措施,保持清洁;禁止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宿舍等公共场所。
二、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注射、穿刺、换药、检查等操作前后均洗手,必要时使用快速手消毒液。
三、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器具不得重复使用,必须一人一用。
四、手术室、供应室、产房、母婴同室、icu、换药室、治疗室、口腔科、输血科等重点科室有有关消毒隔离制度和保洁监控措施。
五、病房每周空气消毒一次,定期开窗通风湿式打扫,严格执行一床一套一桌一布。
病区各室清扫工具要专用,标记明确,用后消毒。
六、换药室、治疗室应严格划分清洁区和污染区。
七、无菌容器、敷料要定期消毒,消毒液定期更换。
1、无菌物品要注明消毒日期、失效日期,有效期不得超过一周,超过一周应重新灭菌。
放置无菌物品时,须按时间顺序排放。
2、无菌操作时必须带治疗盘(车)。
肌肉注射药物准备不得提前30分钟;静脉用药现配现用,溶药时间不得提前2小时,以防污染和失效。
3、无菌持物钳(镊)、各类消毒液容器每周高压灭菌2次。
无菌物品(棉球、棉签、纱布等)一经打开,注明开启时间,保存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4、使用中的碘酒、酒精、安尔碘每周更换2次,戊二醛每1-2周更换一次,并每周监测浓度,含氯消毒液每日更换,使用安尔碘小包装注明开启时间。
5、科室不得自行清洗器械,用后器械需保湿送供应室集中处理。
八、各种引流瓶、引流袋、引流管、负压器、氧气导管等,应每日更换。
九、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管路、呼吸机管路必须每日更换、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备用。
十、听诊器用75%酒精擦拭,一人一消毒。
体温计用后浸泡于500mg/l含氯消毒液或75%酒精内30分钟,清洗后干燥保存。
十一、血压计、病历夹每周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2次,电话、电脑键盘、鼠标等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一次,血压计袖带每周清洗,有污染随时消毒清洗。
xx县中医医院手术室规章制度2017年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一、手术室成立消毒隔离质量监控领导小组,明确小组各级人员职责,根据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政策规范结合医院的具体要求,小组成员需制定并不断完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制度,并检查措施的落实情况。
二、专人负责手术室感染监控、评价、资料整理与储存和相关信息上报工作。
三、专人负责手术无菌物品的管理与监测,确保灭菌合格率100%。
四、工作人员按规定路线进入手术室,着装符合规范要求。
严格控制与管理手术参观人员。
五、手术室建筑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
严格划分三区,各区域间标志明确。
六、按手术切口类别安排Ⅰ类、Ⅱ类、Ⅲ类手术间,特殊感染手术安排在感染手术间。
手术器具及物品一用一洗一灭菌,手术器械及敷料均采用高温高压灭菌,不能经高温高压的物品须采用等离子灭菌、环氧乙烷灭菌、低温灭菌器灭菌。
七、手术体位垫(体位支架)规范管理,保证患者一用一洗一消毒,存放在指定的清洁、干燥、通风的地点,避免手术患者交叉感染。
八、规范使用无菌物品。
手术过程中,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九、手术室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
每日手术前后,接台手术之间进行湿式擦拭、清扫。
每周1次彻底卫生清扫,各区域使用的扫帚、拖把、抹布严格按区域分开。
十、术后器械应按规定流程、路线送往消毒供应中心装置。
术后敷料放于指定地点,按规定处理。
手术废弃物处置于双层黄色塑料袋,锐器弃于锐器桶,封闭运往指定地点进行处理。
十一、每月对手术室空气、技术人员的手、无菌物品、物体表面等进行微生物监测并记录。
发现问题,组长组织小组成员研究讨论,分析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督促实施。
定期做效果评价,并有记录。
手术室控制感染管理制度一、手术室的布局合理,区与区之间应有明确的分隔。
手术间分为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和感染手术间等,以减少交叉感染。
二、成立手术感染监控小组,建立感染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
负责对本科室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与感染发生有关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测。
关于医院消毒隔离的管理制度医院消毒隔离工作制度1、医务人员工作时间应衣帽整洁。
操作时务必戴工作帽和口罩,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2、使用合格的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应当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3、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务必到达灭菌要求。
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务必到达消毒要求。
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
4、无菌器械容器、敷料缸、持物钳等,要定期消毒、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
用过的物品与未用过的物品严格分开,并有明显标志。
5、传染病人应进行预检分诊,按常规隔离。
疑似传染病人应在观察室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6、病房应定时通风换气,每日空气消毒,物品定期消毒。
传染病人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应对病人的单元进行终末消毒。
7、传染病人要按病种分区隔离,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要穿隔离衣,接触不同病种时应更换隔离衣、洗手,离开污染区时脱去隔离衣。
8、供应室务必将无菌与清洁、污染物品分开存放。
严格按照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并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工作。
关于医院消毒隔离的管理制度(2)医院消毒隔离的管理制度是为了防止病原体传播和保护患者、医务人员以及其他医院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管理制度:1. 消毒流程:医院应制定详细的消毒流程,包括消毒物品选择、浓度和使用方法等,确保对医疗设施、器械、病房等进行定期、有效的消毒。
2. 隔离区域划分:医院应根据不同的传染病类型和传播方式,合理划分隔离区域,保持不同风险级别的感染病人与其他患者和工作人员的有效隔离。
3. 医务人员防护:医院应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和培训,确保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时能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防护服等,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4. 患者管理:医院应建立患者登记和筛查制度,对不同传染病的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登记、分流和隔离,确保其不与其他病人和工作人员接触。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医务人员要树立无菌观念,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进入人体____和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完整皮肤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
1.消毒灭菌原则;⑴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物品使用后皆应先清洁,再进行消毒或灭菌。
⑵手术器械及其它诊疗器械灭菌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宜采用低温等离子灭菌。
⑶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
⑷使用的消毒产品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或符合相应标准技术规范,遵循使用的范围、方法和注意事项。
2、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两前三后”(接触患者前、进行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的体液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需洗手。
3、患者使用的吸氧装置、雾化吸入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面罩、管路和婴儿暖箱等要一人一用一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并干燥保存于消毒柜内。
湿化瓶及婴儿暖箱用水为无菌水,每日更换。
呼吸机的螺纹管、湿化瓶、接头等可拆卸部分定期消毒。
4、保持室内清洁,治疗车、诊疗工作台、仪器设备台面、床头柜、新生儿暖箱等物体表面使用清洁或消毒布巾擦拭。
擦拭不同患者单元的物品之间应更换布巾。
5、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如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血液透析室、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检验科、急诊科等的病房及其它部位的地面、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进行消毒液擦拭,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清洁与消毒。
6、病区治疗室应每天1—____次用紫外线灯进行消毒,消毒时间每次不少于____分钟;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清洁,每周用____%的酒精擦拭一次,发现灯管有灰尘、油渍应随时擦拭。
体温表每次用后用____%的酒精浸泡消毒(传染病患者使用____mg∕l84消毒液消毒);注射器一人一针一管。
7、随时控制交叉感染。
发现传染病及多重耐药菌感染者,应隔离治疗(酌情单间隔离或床旁隔离),相同疾病或感染者可同居一室。
⼿术室消毒隔离制度⼿术室消毒隔离制度(13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各种制度频频出现,制度具有使我们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惩恶扬善、维护公平的作⽤。
想学习拟定制度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以下是⼩编帮⼤家整理的⼿术室消毒隔离制度,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术室消毒隔离制度1 ⼀、必须分清⾮⽆菌区、相对⽆菌区、⽆菌区。
⼆、⼿术间分清⽆菌间、有菌间。
如⼿术间有限,应先做⽆菌⼿术。
再做污染⼿术。
三、对感染和特异染等⼿术,所⽤的器械、敷料等⽤物要有严格消处理措施。
不得与其他敷料混合,并有标记。
⼿术后⼿术间地⾯和空⽓严密消。
四、⼿术室洗⼿、护⼠铺台、刷⼿、穿隔离⾐、戴⼿套和⼿术配合均应贴合⽆菌操作要求。
五、巡回护⼠进⾏各种治疗注射、拿放⽆菌物品。
应贴合⽆菌操作要求。
六、各种⽆菌包及⽆菌容器中的消液,由专⼈负责定期消或更换,尽量减少⽤浸泡消的器械,丝线、⼑⽚、剪等应⾼压蒸汽消。
七、⼯作⼈员熟悉各种消液的浓度及使⽤⽅法,可根据其效能定期检测。
⼋、经常启盖的⽆菌盒,每周重复消灭菌,固定的敷料包、器械包,过期应重新灭菌。
九、每⽉对各项灭菌项⽬进⾏细菌监测,每⽉对⼯作⼈员作细菌培养,并做好记录。
⼗、⽤紫外线杀菌灯消时,应有时数登记和紫外线强度监测并登记。
⼗⼀、⼿术室应有定期清洁卫⽣制度,每⽇、每周、每⽉定⼈、定点、定时,做好清洁、消⼯作。
定期做空⽓培养,⼿术室空⽓中细菌总数不得超过200个/m3。
⼿术室消毒隔离制度2 ⼀、布局合理,分区明确,分为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限制区。
严格区分洁净及污染流线:设⽴⼿术室⼯作⼈员通道、⼿术患者通道和污物通道。
⼆、⼿术部⽤房的墙体表⾯、地⾯和各种设施、仪器设备的表⾯,在每⽇开始⼿术前和⼿术结束后进⾏湿式擦拭⽅法的清洁、消毒,墙体表⾯擦拭⾼度为2-2.5m;⼯作区域每24⼩时清洁消毒⼀次。
连台⼿术之间、当天⼿术全部完毕后,对⼿术间及时进⾏清洁消毒处理。
三、不同区域及不同⼿术⽤房的清洁、消毒物品应当分开使⽤。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范文一、引言手术室是医疗机构中最重要的区域之一,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必须实施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工作,确保手术室内环境的清洁、卫生和无菌,保障患者手术安全,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二、责任和管理1.医务人员责任:所有手术室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要求,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消毒隔离工作,确保手术室内环境的清洁、无菌。
2.管理措施: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手术室管理人员,负责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工作,并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制度的执行。
三、手术室消毒工作1.消毒物品准备:定期对手术室内的消毒物品进行检查和更换,确保其有效性。
2.手术室物品清洁消毒:手术室内所有表面、床单、护目镜等物品必须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以保证无菌状态。
3.手术器械消毒:手术器械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消毒,可选择高温消毒、化学消毒或气体消毒等方法。
4.空气消毒:手术室应安装空气消毒设备,对空气中的微生物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手术室内的空气清洁。
四、手术室隔离工作1.人员隔离:手术室内只允许相关人员进入,其他人员必须在手术室外等候,禁止他们进入手术室,以防止交叉感染。
2.物品隔离:手术室内的物品必须分类存放,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尤其是一次性使用的物品必须与可重复使用的物品分开存放。
3.空间隔离:手术室应划分为不同区域,如洗手区、准备区、手术区等,各区域之间应有明确的隔离措施,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4.时间隔离:手术室内的手术必须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进行,各手术之间要有足够的间隔,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五、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的监督与评估1.监督机制: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监督组织,对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培训与教育:医务人员应定期接受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的培训与教育,提高他们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3.评估与改进: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进行评估,发现问题进行改进,提高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水平。
医院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医院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是为了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免受感染,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而制定的。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各科室,包括门诊、急诊、住院部、手术室、分娩室、重症监护室等。
一、消毒隔离基本原则1. 严格执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医院的消毒隔离规定,结合本科室工作特点,制定本科室消毒隔离制度并落实相关消毒隔离措施。
2. 医务人员进行各种诊疗护理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并按规定洗手或手消毒、戴口罩和工作帽等。
3. 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物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黏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4. 各科室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物品应严格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并按要求进行相关的监测并记录。
5. 各科室应配备必要的手卫生设施,医务人员和相关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根据不同情况严格洗手或手消毒,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应按要求进行手卫生效果监测。
6. 任何物品在消毒、灭菌前均应充分清洗干净。
消毒、灭菌方法首选物理方法,如耐湿、热的物品首选压力蒸气灭菌;选择化学方法消毒灭菌时,应进行化学消毒剂浓度监测,确保达到有效消毒效果。
二、具体措施1. 门诊和急诊科室(1)预检分诊处应设立独立的隔离区,对疑似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观察,并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2)挂号、缴费、取药等窗口应定期进行消毒,物体表面使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消毒液擦拭,每日至少两次。
(3)候诊区、诊室、治疗室等应保持空气流通,每日通风至少两次,每次30分钟。
2. 住院部(1)病室应保持整洁,每日通风至少两次,每次30分钟。
(2)病床、床旁桌、床旁椅等应每日用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使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消毒液擦拭。
(3)患者卫生间应每日消毒,便器使用含氯制剂溶液浸泡消毒,地面用消毒液擦拭。
(4)病区走廊、楼梯扶手、门把手等应定期消毒,物体表面使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消毒液擦拭。
医疗机构消毒隔离制度范文一、治疗室布局合理,专人负责,严格区分有菌区与无菌区、清洁区与污染区,并有明显标记,进入治疗室人员必须衣帽整齐,操作前应洗手戴口罩。
凡私人用物不得带进治疗室。
二、治疗室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严格分开放置。
便用无菌物品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三、治疗室应湿式清扫,清扫物品要专用,每日通风,有紫外线照射消毒,消毒液喷雾等措施,每月作空气培养一次,细菌总数不得超过500/m。
四、治疗室每日清扫、消毒二次,所有器械用物,每周更换大消毒二次,并注明消毒日期。
打开的无菌液及无菌物品需继续使用时,应无菌保持____小时有效。
五、各种治疗注射应一人一针一管制(含皮试)。
六、体温表应在有效消毒液中浸泡后冲洗甩干备用。
注射室消毒隔离制度一、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楚,设置流动水洗手设备或速干手消毒液,每次注射前后应洗手或消毒手一次。
医务人员的手要每月监测一次,细菌总数不得超过10cfu/cm2。
二、注射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无菌操作前先洗手,衣帽整齐并且必须戴口罩。
三、无菌柜应每日进行清洁,无菌物品按日期依次放入柜内,不得有过期物品,所有无菌物品有效期不超过一周,过期应重新消毒灭菌;一次性使用无菌用品应除去中包装,分类码放在无菌柜的防尘良好的柜内。
四、注射时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用(包括皮试),用后必须按相关规定将注射针头放入锐器盒内,同时注意搞好个人职业防护,防止被针头刺伤。
五、室内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操作台面三次,地面湿式清扫三次;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消毒室内空气每日三次,每次____分钟以上;自然通风每日两次,每次____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每月定期做空气细菌培养,细菌总数不得超过500cfu/m3。
六、碘酒、酒精等消毒液应密闭存放,每周更换二次,容器每周灭菌二次。
开启的无菌敷料罐等应每日更换。
七、治疗室使用的持物钳或持物镊应与容器配套,浸泡于1:8金星中,浸泡液每日添加。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是现代医疗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它可以有效的保护医疗工作者以及病人的健康和安全,降低感染和病菌传播的风险。
在医疗领域,消毒隔离是非常重要的措施,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传播,特别是在手术室卫生保障方面,更是必不可少。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包括手术室环境消毒、手术工具消毒、手术衣物及人员清洁、手术室卫生保洁、手术室空气净化等方面的规定。
主要目的是从根本上杜绝外来病菌的进入和传播。
手术室的卫生消毒和感染控制是有严格规章制度和管理制度的,严格遵守和执行手术室的消毒隔离制度可以预防和控制手术有关传染病的发生。
手术室的环境消毒是卫生保障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在手术室进行手术之前必须对手术室的环境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
手术室环境消毒工作应当落实到位,要严格执行医院的消毒制度。
通过对手术室内的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等处理,可以有效地降低病菌的传播。
而手术工具的消毒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手术工具消毒的主要目的是彻底消灭病菌,保证手术治疗的质量和安全。
手术工具消毒应当按照医院的规定、技术标准和工艺流程进行。
同时,应当严格掌握手术工具的维护和保养,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更换。
此外,手术人员的个人卫生也是必须要严格要求的。
手术人员需要做好个人卫生,包括晨检、洗手、换衣服、擦拭外科帽、鞋套和口罩等。
此外,对于存在疑似传染病的患者,手术医生应当采用同样的保护措施,以免双方交叉感染。
此外,在手术室护理方面,常规使用洗手液或消毒液对手术室内的物体进行预防性消毒,可以避免感染灾害的发生。
另外,对于一些开放性手术,如胆道手术、肝胆胰手术、肠胃手术、头颈部手术等,需要加强手术室内的风险评估,保证人员的安全。
综上所述,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通过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加强对手术室环境、手术工具、手术人员等方面的管理,可以有效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最大限度的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体系的完善,相信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将会更加完善和健全,为我们的医疗行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及《传染病管理法》等法规;
二、手术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保持室内肃静和整洁。
三、手术室应严格划分无菌区、清洁区和污染区。
入口处的消毒脚垫应每日更换。
拖鞋与私人鞋、外出鞋应分别存放。
四、进入手术室必须更换拖鞋、衣、裤、帽。
贴身内衣不可外露,外出必须更换外出衣和鞋。
五、手术室工作人员患上呼吸道感染者,面部、颈部、手部有感染者及患皮肤病者一律不准进入手术间。
六、感染手术应在感染手术间内进行,术后及时进行清洁消毒。
遇有特殊菌种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绿脓杆菌等感染手术时,应尽量缩小污染范围,术后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七、严格控制参观人数,参观人员不可任意进入其他手术间和无菌储物间。
进手术室见习、参观,必须经科主任、护士长同意。
八、一切清洁工作均应湿式打扫。
各手术间物体表面及地面每日晨用消毒液擦试。
每周手术间彻底清扫消毒1次,每月做细菌培养1次(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和无菌物品、高压锅、手术人员、使用中消毒液)并有记录。
九、所有高压灭菌物品用3M指示胶带固定封口,灭菌后指示条变为黑色,表示该物品已经灭菌。
每个包内应放132指示卡,该
卡经灭菌后均为黑色,证明该包已经灭菌,方可使用。
十、手术室设无菌物品贮藏间,无菌、有菌物品要分室放置,所有灭菌物品必须每日检查1次,按日期先后排序依次使用。
医院科室消毒隔离制度范文1.手术室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各区域间标志明确,符合功能流程。
2.进入手术室要换工作衣,戴帽子、口罩、换鞋,外出时必须更换外出衣及外出鞋。
3.手术器具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能压力蒸气灭菌的应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物等可选用低温灭菌法。
4.麻醉用具应定期清洁、消毒,接触病人的用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严格遵守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规定。
5.洗手刷应一用一灭菌。
6.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7.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必须湿式清洁,每周固定卫生日。
8.严格控制参观人员,手术间尽量减少流动人员,减少手术间开关门的次数。
9.隔离病人手术通知单上注明感染情况,严格隔离管理,术后器械及物品双消毒,标本按隔离要求处理,手术间严格终末消毒。
10.手术废弃物品放入黄色垃圾袋内,封闭运送,无害化处理。
医院科室消毒隔离制度范文(2)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医院科室的消毒隔离工作能够科学有序地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各科室的消毒隔离工作。
二、职责和义务1. 科室负责人:负责科室消毒隔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确保各项措施有效落实;负责对科室工作人员进行消毒隔离知识、技能培训,并建立档案备查;定期检查科室设施设备的卫生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及时向医院综合管理部门报告重大疾病传播风险和突发事件。
2. 科室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操作规程;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及时向科室负责人报告个人身体状况和接触患者情况;积极参与科室内部的健康宣传和培训。
3. 医院综合管理部门:制定和修订医院的消毒隔离制度;组织科室之间的协调配合,确保全员参与,形成合力;定期检查各科室的消毒隔离工作执行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及时报告疾病预防控制相关监测数据。
医院消毒隔离规章制度
第一条:为了保障医院环境卫生,防止交叉感染,
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医院消毒隔离工作由医院院感科负责,具
体操作人员由院感科委派。
第三条:医院各科室每天均需对设备、器械、用具
等进行定期消毒,确保无菌状态。
第四条:医院定期组织对病区、手术室、诊疗室等
进行大规模消毒,严格遵守消毒程序。
第五条:医院人员接触患者、实施手术等操作前,
必须依据规定进行手部消毒。
第六条:医院各科室需定期进行物品清点,对过期、损坏的物品及时淘汰并做好记录。
第七条:医院病人隔离观察间需保持干净整洁,每
日进行消毒,确保无交叉感染。
第八条:医院院感科每年对医院进行一次大规模消
毒检查,对不合格科室进行整顿。
第九条:医院消毒隔离规章制度应定期进行调整和
完善,保证医院环境卫生工作的持续顺畅进行。
第十条:医院消毒隔离规章制度由医院院感科负责
解释和具体执行,对违反规定的人员将做出相应处理。
第十一条:医院所有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章制度,做到严格执行,确保医院环境卫生安全。
第十二条:对于医院环境卫生不达标的情况,应当
立即报告院感科,进行相关处罚和整改。
总结:医院消毒隔离规章制度是医院环境卫生和患
者安全的重要保障,医务人员必须认真执行,确保医院环境卫生无可挑剔。
希望医务人员们能够严格遵守,齐心协力,共同维护医院的环境卫生和患者的健康安全。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优秀5篇)医院是病人密集的地方,病原微生物较集中,为了加强消毒隔离管理,防止医院内感染,保障社会人群的身体健康。
仅靠消毒措施还不足以达到以上目的。
须同时进行必要的隔离措施和工作中的无菌操作,才能达到控制传染之效。
现在,就来看看以下三篇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吧!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是漂亮的小编为家人们收集的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优秀5篇)。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篇一检验科消毒隔离制度1.工作人员上班时间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带口罩,手套。
2.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
4.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使用后的。
废弃物品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5.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毒、清洗;各种废弃标本应分类处理。
6.报告单应消毒后发放。
7.检验人员结束操作后应及时洗手,毛巾专用,每一天消毒。
8.坚持室内清洁卫生。
每一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常规消毒。
在进行各种检验时,应避免污染;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视污染情景向上级报告。
洗衣房消毒隔离制度1..洗涤区、压熨、折叠区、清洁衣物存放区布局合理,洁污分开,通风良好。
物流由污到洁,顺行经过,不得逆流。
2.指定地点收集污物,避免在病房清点,专车、专线运输。
运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清洗消毒。
3.认真执行衣物清洗的规章制度,分类清洗。
被血液、体液污染的衣物应单独消毒、清洗。
消毒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时间不少于30分钟;消毒一般物品有效氯含量≥500mgL,消毒污染物品有效氯含量≥500mgL,煮沸消毒为20xx分钟。
洗涤剂的洗涤时间为1小时。
传染病污染的衣物,封闭运输,先消毒后清洗。
医院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一、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分洁污区、清洁区、无菌区,区间标志明确。
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二、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和消毒。
三、手术室内应设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隔离手术间、隔离手术间应靠近手术室的入口处。
每一手术室限置一张手术台。
四、手术器具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能压力蒸气灭菌的应避免使用化学灭菌及浸泡灭菌。
备用刀片、剪刀等器具可采用小包装压力蒸气灭菌。
五、手术用器具、物品的清洁和消毒灭菌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加强消毒灭菌质量的监测。
手术间每天空气消毒一小时,每月做细菌培养一次(包括空气、无菌物品、工作人员手、物体表面、各种消毒液等)。
六、麻醉用器具应定期清洁、消毒、接触病人的用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一次性医疗用品应严格遵守一次性医疗用品的规定,一次性使用。
七、洗手刷、擦手毛巾应一用一灭菌。
八、进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穿戴手术室专用的衣、裤、帽、鞋。
进入无菌区必须戴好帽子口罩,手术室衣裳物不得穿出室外,室内、室外工作服要有明显的标志。
九、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必须湿式清洁,拖鞋每周清洗一次,每周五为卫生日,手术间平台及地面每天上班前用消毒水拖、抹一次,卫生工具分开使用。
十、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员数量,严格执行参观制度,手术病人扩手术室要更换衣、裤、鞋,并戴好帽子。
十一、隔离病人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感染情况,严格隔离管理。
术后器械及物品双消毒,标本按隔离要求处理,手术间严格终末消毒。
十二、接送病人的平车定期消毒,车轮应每次清洁,车上物品保持清洁。
接送隔离病人的平车应专车专用,用后严格消毒。
十三、手术废弃物品须置感染垃圾桶内,加盖封闭运送,无害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