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温湿度传感器校准方法

温湿度传感器校准方法

温湿度传感器校准方法

1.打开后盖;

2.“X15”左数第三列跳线摘掉;

3.按“UP”或“DOWN”键至:

(校准湿度)

(校准温度)

之一状态,然后按下“ENT“按钮;

4.按“UP”或“DOWN”键调整温度或湿度;

5.调整OK后,按下“ENT”键;

6.重新安装“X15”左数第三列跳线;

7.盖上后盖。

温湿度计校准标准操作规程

温湿度计校准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 本规程规定了公司内在用的温湿度计的校准流程。 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内在用的温湿度计。 3 职责 3.1 质量管理部负责负责对温湿度计进行校准并出作好校准记录。 3.2各使用部门配合质量管理部进行温湿度计的校准工作。 3.3 设备管理部负责对校准不合格的温湿度计进行维修和处理。 4 校准周期 温湿度计的校准周期为一年。 5 校准条件 5.1 由具有校验资质的专业机构校验合格的人工气候箱一个; 5.2 由具有校验资质的专业机构校验合格的温湿度计一个。 7 校准流程 7.1 外观检查 7.1.1外型结构完好,无明显机械机械损伤,表面无划痕和锈蚀,无影响计量性能的缺陷。 7.1.2标志:有制造厂名,规格型号,许可证编号。 7.1.3读数部分: a.刻度板正确而不倾斜,刻度线清晰均匀。 b.湿度刻度范围不小于30~95%RH,最小刻度不小于2%RH.。 c.温度刻度应不小于5~40℃,最小刻度应不小于1℃。 d.指针应平直,灵活转动,自由复位。 7.2 温度和湿度的校准 7.2.1将人工气候箱设置到温度25℃,相对湿度60%RH。 7.7.2将需要校准的温湿度计与校验合格作为比对的温湿度计同时放入设置好

的人工气候箱内,每隔一小时读取被校表及比对表的温度和湿度值,共计3次,然后将两者进行比较。 7.2.3温度示值误差△T △T=∣T S -T d ∣ T s :比对温湿度计的温度读数 T d :被校温湿度计的温度读数平均值 T s =(T s1 + T s2 +T s3 )/3 T d =(T d1 +T d2 +T d3 )/3 7.2.4湿度示值误差△S △S=∣S s -S d ∣ S s :比对温湿度计的湿度读数 S d :被校温湿度计的湿度读数平均值 S s =(S s1 +S s2 +S s3 )/3 S d =(S d1 +S d2 +S d3 )/3 7.3 校准记录及结果的处理 校准的同时填写相应的《温湿度计比对校准记录》,确保记录按规范及时填写。校准结果外观符合要求且△T≤2℃,△S≤5﹪RH的,视为校准合格,粘贴合格标识,校验不合格的出具《校准结果通知书》。 8 附件 《温湿度计比对校准记录》

压力传感器标定与校准

压力传感器检定: 1. 静态检定 2. 动态检定 我们把压力传感器的特性分成两类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压力传感器静态特性的 主要指标是灵敏度、线性度、迟滞、重复性、精度、温度漂移和零点漂移等等。一般 我们校准压力传感器都是校准其静态特性,这是因为我们将压力传感器理想化,认为 其固有频率相当大而且本身无阻尼,这时压力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是一样 的。然而在被测压力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压力传感器的输出能否追随输入压力的快 速变化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有的压力传感器尽管其静态特性非常好,但由于不能很 好地追随输入压力的快速变化而导致严重的误差,有时甚至出现高达百分之百的动态 误差。所以我们必须要进行压力传感器动态特性的校准,认真分析其动态响应特性。 压力传感器动态特性可以用它的上升时间、固有频率、幅频特性、相频特性等参数来 描述。 线性度eL (非线性误差):输入输出校准曲线(实际)与选定的拟合直线之间的 吻合 程度; A x )00% y^s 重复性eR :正行程或反行程曲线多次测量时曲线的一致程度; 置信系数 a=2( 95.4%)或 a=3( 99.73%) 迟滞eH 正行程与反行程之间的曲线的不重合度;

dp =± _ % 线性度、迟滞反映 系统误差;重复性反映 偶然误差 根据检定规程一 《压力传感器静态》, 在校准精密 线性压力传 感器时给出 的校准曲 线有二种最小二乘直线和端点平移线。 动态检定: 1. 瞬态激励法(阶跃信号激励) 2. 正弦激励法(正弦信号激励) 动态检定指标、参数:频率响应、谐振频率、自振频率、阻尼比、上升时间、建立时 间、过冲量、灵敏度。 正弦激励法:正弦压力信号输入法是一种间接的检定方法,即被检定的压力传感器和 一个“参考”压力传感器相比较,而“参考”压力传感器具有理想的动态性能。正弦 压力激励法在高 频、高压时,正弦信号往往严重畸变。因此一般只能用于小压力或低 频围的检定。 xlOO% 贝塞尔公式 误差(三者反应系统总误 差)

传感器的标定与校准

标定与校准的概念 新研制或生产的传感器需要对其技术性能进行全面的检定,以确定其基本的静、动态特性,包括灵敏度、重复性、非线性、迟滞、精度及固有频率等。 例如,对于一个压电式压力传感器,在受力后将输出电荷信号,即压力信号经传感器转换为电荷信号。但是,究竟多大压力能使传感器产生多少电荷呢?换句话说,我们测出了一定大小的电荷信号,但它所表示的加在传感器上的压力是多大呢? 这个问题只靠传感器本身是无法确定的,必须依靠专用的标准设备来确定传感器的输入――输出转换关系,这个过程就称为标定。简单地说,利用标准器具对传感器进行标度的过程称为标定。具体到压电式压力传感器来说,我们用专用的标定设备,如活塞式压力计,产生一个大小已知的标准力,作用在传感器上,传感器将输出一个相应的电荷信号,这时,再用精度已知的标准检测设备测量这个电荷信号,得到电荷信号的大小,由此得到一组输入――输出关系,这样的一系列过程就是对压电式压力传感器的标定过程,如图1-19所示。 图1-19 压电式压力传感器输入――输出关系 校准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种标定,它是指传感器在经过一段时间储存或使用后,需要对其进行复测,以检测传感器的基本性能是否发生变化,判断它是否可以继续使用。因此,校准是指传感器在使用中或存储后进行的性能复测。在校准过程中,传感器的某些指标发生了变化,应对其进行修正。 标定与校准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校准实际上就是再次的标定,因此,下面都以标定为例作介绍。 1.7.2 标定的基本方法 标定的基本方法是,利用标准设备产生已知的非电量(如标准力、位移、压力等),作为输入量输入到待标定的传感器,然后将得到的传感器的输出量与输入的标准量作比较,从而得到一系列的标定数据或曲线。例如,上述的压电式压力传感器,利用标准设备产生已知大小的标准压力,输入传感器后,得到相应的输出信号,这样就可以得到其标定曲线,根据标定曲线确定拟合直线,可作为测量的依据,如图1-20所示。

压力传感器动态标定

压力传感器的动态标定 一、实验目的: 1、熟悉记忆示波器和电荷放大器使用方法; 2、用标定激波管标定传感器的动态参数; 3、计算传感器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三、测试仪器设备: 1、记忆示波器1台(TDS210); 2、CY-YD-205 1只,标定对象; 3、电荷放大器YE5850一台,连接石英压力传感器; 4、压电陶瓷传感器CY-YD-203T 1只; 5、电荷放大器KD5002 一台,连接压电陶瓷传感器,用于激波速度测量。 三、实验步骤: ( 1 ) 把石英传感器安装在激波管端壁上,并将石英传感器电缆接到电荷放大器YE5820的输入端,将YE5820的输出端电缆接到示波器ch2的输入端,并且将其上限频率置于100kHZ.灵敏度设在10pc/unit。打开YE5820电荷放大器(开关在背面),“工作/复位”开关置于“复位”位置。 ( 2 ) 把侧壁的压电陶瓷传感器接到电荷放大器KD5002的输入端,并将放大器KD5002的输出接到示波器1通道。将放大器的上限截至频率设在100kHZ,示波器ch1垂直标尺置于500mv/div,ch2的垂直标尺置于20mv/div。 采样频率的设定:考虑到传感器的固有频率约为120kHz,由Shannon 采样定律,F s≥ 2F i,取F s=500kS/s,即cm。也就是说水平标尺调节到500微妙/div为宜。 触发信源选ch1,上升沿单次触发,触发电平可调大一些,几十mv不成问题. ( 3 ) 激波管安装膜片,给气压机充气在4bar左右后,打开压气机阀门,将放大器置于“工作”,示波器”Ready”后, 打开激波管充气阀门,破膜,记录

温湿度计校准规程

1 目的 规范温湿度计校准的操作,确保温湿度计的校准结果真实、可靠。 2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机械式温湿度计和数字式温湿度计的校准和使用中检验。 3 职责 工程设备部:负责按本规程执行温湿度计的校准及校准记录的管理。 4 定义 4.1 机械式湿度计:利用毛发、尼龙及有机物高分子镀膜材料等作感湿元件,可直接指示相对湿度的指针型和记录型。 4.2 机械式温湿度计:由湿度部分(机械式湿度计或干湿表)和温度部分(双金属温度计或玻璃液体温度计)组成的一体式温湿度两用仪器。 4.3 数字式湿度计由电子式湿度传感器和指示仪表所组成,用于环境条件的相对湿度测量。湿度传感器主要有电容式和电阻式两种,其安装形式有内置式和外置式两种。 5 内容 5.1 计量性能要求 5.1.1 数字式温湿度计:Δ=±a%F.S.; 式中:Δ—数字式温湿度计的允许基本误差(℃); a—准确度等级,它常选用的选取值为2、3、5,也可按照制造厂的规定; F.S.—仪表的量程,即测量范围上、下之差(℃)。 5.1.2 机械式温湿度计:温度示值误差不超过±2℃;相对湿度示值误差不超过±5%RH。 5.2 外观 5.2.1 温湿度计外形结构完好,产品的名称、型号规格、准确度等级或允许基本误差、测量范围、制造厂名或商标、出厂编号、制造年月、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及编号等应有明确的标记。 5.2.2 指针式温湿度计表盘所用的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应保持透明,不得有妨碍读数的缺陷或损伤。 5.2.3 数字式温湿度计的数字显示器应显示清晰、无缺笔划、闪烁等影响读数的缺陷。 5.2.4 指针式温湿度计的其他要求 5.2.4.1 刻度盘位置应正确而不倾斜,刻度线应清晰均匀; 5.2.4.2 湿度刻度范围应不小于30%RH~95%RH,最小刻度应不大于2%RH,并能保证可读数至1%RH。每整10%RH或20%RH刻线标以相应的数字,且刻线长度为最长; 5.2.4.3 温度刻度范围应不小于10℃~40℃,最小刻度应不大于1℃,并保证可读数至0.5 ℃。每整10℃刻线标以相应的数字,且刻线长度为最长; 5.2.4.4 指针应平直,能灵活转动,自由复位。 5.3 校准条件 5.3.1 标准器 5.3.1.1 从提高校准能力出发,标准仪器及配套设备引入的扩展不确定度与被校温湿度计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相比应尽可能小。 5.3.1.2 选用标准器如下:精密温湿度仪或精密露点仪。 5.3.1.3 配套设备如下:恒温恒湿箱。

DS18B20温度传感器使用方法以及代码

第7章DS18B20温度传感器 7.1 温度传感器概述 温度传感器是各种传感器中最常用的一种,早起使用的是模拟温度传感器,如热敏电阻,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它的阻值也发生线性变化,用处理器采集电阻两端的电压,然后根据某个公式就可以计算出当前环境温度。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的温度传感器已经走向数字化,外形小,接口简单,广泛应用在生产实践的各个领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随着现代仪器的发展,微型化、集成化、数字化、正成为传感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美国DALLS半导体公司推出的数字化温度传感器DS18B20采用单总线协议,即单片机接口仅需占用一个I/O端口,无需任何外部元件,直接将环境温度转化为数字信号,以数码方式串行输出,从而大大简化了传感器与微处理器的接口。7.2 DS18B20温度传感器介绍 DS18B20是美国DALLAS半导体公司继DS1820之后最新推出的一种改进型智能温度传感器。与传统的热敏电阻相比,他能够直接读出被测温度并且可根据实际要求通过简单的编程实现9~12位的数字值读数方式。可以分别在93.75 ms和750 ms内完成9位和12位的数字量,并且从DS18B20读出的信息或写入DS18B20的信息仅需要一根口线(单线接口)读写,温度变换功率来源于数据总线,总线本身也可以向所挂接的DS18B20供电,而无需额外电源。因而使用

DS18B20可使系统结构更趋简单,可靠性更高。他在测温精度、转换时间、传输距离、分辨率等方面较DS1820有了很大的改进,给用户带来了更方便的使用和更令人满意的效果。 1.DS18B20温度传感器的特性 ①独特的单线接口方式:DS18B20与微处理器连接时仅需要一条口线即可实现微处理器与DS18B20的双向通讯。 ②在使用中不需要任何外围元件。 ③可用数据线供电,电压范围:+3.0~ +5.5 V。 ④测温范围:-55 ~+125 ℃。固有测温分辨率为0.5 ℃。 ⑤通过编程可实现9~12位的数字读数方式。 ⑥用户可自设定非易失性的报警上下限值。 ⑦支持多点组网功能,多个DS18B20可以并联在惟一的三线上,实现多点测温。 ⑧负压特性,电源极性接反时,温度计不会因发热而烧毁,但不能正常工作。 2.引脚介绍 DS18B20有两种封装:三脚TO-92直插式(用的最多、最普遍的封装)和八脚SOIC贴片式。下图为实验板上直插式DS18B20的原理图。 3.工作原理 单片机需要怎样工作才能将DS18B20中的温度数据独取出来呢?下面将给出详细分析。

力传感器标定及称重实验指导书

力传感器标定及称重实验指导书 一. 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了解和掌握力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和方法。 二. 力传感器工作原理简介 电阻应变计是利用物体线性长度发生变形时其阻值会发生改变的原理制成的,其电阻丝一般用康铜材料,它具有高稳定性及良好的温度、蠕变补偿性能。测量电路普遍采用惠斯通电桥(如图1所示),利用的是欧姆定律,测试输出量是电压差。 图1 惠斯通电桥 本实验采用的电阻应变计采用的是惠斯通全桥电路,当物料加到载物台后,4个应变片会发生变形,产生电压输出,经采样后送到计算机由DRVI快速可重组虚拟仪器平台软件处理。因为电桥在生产时有一些误差,不可能保证每一个电桥的电阻阻值和斜率保持一致。所以,传感器在使用之前必须要经过线性校正,这是由于计算机得到的是经过采样后的数字量,与真实质量之间是一种线性关系,需要由标定来得到这个关系。 图2力传感器实物 在实验中采用的力传感器是LYB-5-A型应变力传感器具有精度高、复现性好的特点。其外形见图2。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由于力传感器的过载能力有限(150%),所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用力压传感器的头部或冲击传感器。否则,极易导致传感器因过载而损坏! 三. 实验仪器和设备 1. DRVI可重组虚拟实验开发平台1套 2. 蓝津数据采集仪(LDAQ-EPP2)1套 3. 开关电源(LDY-A)1套 4. 称重台1个 四. 实验步骤及内容 1. 将称重台的传感器输出线与实验台上对应的接口相连。 2. 启动服务器,运行DRVI主程序,开启DRVI数据采集仪电源,然后点击DRVI快捷工具条上的“联机注册”图标,选择其中的“DRVI采集仪主卡检测”进行服务器和数据采集仪之间的注册。联机注册成功后,分别从DRVI工具栏和快捷工具条中启动“DRVI微型Web服务器”和“内置的Web服务器”,开始监听8600和8500端口。 3. 打开客户端计算机,启动计算机上的DRVI客户端程序,然后点击DRVI快捷工具条上的“联

内部温湿度表校准规程

技术标准 一、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内部测量范围在温度5℃~50℃、湿度10%R H~90%R H 的指针式温湿度计的内部校准操作。 二、概述 机械式温湿度计:采用毛发、尼龙及有效高分子镀膜材料等感湿原件、可直接指示相对湿度的指针型和记录型湿度计。它包括毛发湿度表、毛发湿度记录仪等。 机械式温湿度计:由湿度部分(机械式湿度计或干湿表)和温度部分(双金属温度计或玻璃体温度计)组成的一体式温湿度两用仪器。 三、指针式温湿度计计量性能要求 1、温度示值误差:温湿度计的温度示值误差不得超过±2.0℃; 2、相对湿度示值误差 温湿度计的相对湿度示值误差不得超过: a、±5%R H(40%R H~70%R H,20℃) b、±7%R H(40%R H以下或70%R H以上,20℃) 3、重复性 a、温度重复性:应≤0.5℃; b、湿度重复性:应≤2%RH 四、校准用计量标准器要求: 1、通风温湿度表 应选用电子数显通风温湿度表,能同时显示相对湿度和温度,其技术指标应符合下表要求。

湿度计内部校准规程页号2-2 温湿度计量标准器技术要求 2、配套设备 温湿度检定箱:温湿度检定箱必须具有自动调温功能,箱内工作室的有效容积不小于40L,且应配有开门和大面积透明观察窗。其技术指标均应符合下表要求: 五、校准方法 1、将被校准的温湿度表与校准用标准温湿度表同时置于温湿度检定箱中,温度检定点设定为15℃、20℃、30℃三个点;湿度检定点:检定箱内温度设为20℃时,湿度设置为40%R H、60%R H、80%R H三个点。标准温湿度表与被检温湿度表的差值不得超出上述第三项指针式温湿度计计量性能要求指标。 2、重复以上校准三次,被检温湿度表重复性均应符合上述第三项指针式温湿度计计量性能要求指标。 六、校准结果判定 被校准温湿度表按以上校准方法进行校准,温湿度示值误差均符合上述第三项指针式温湿度计计量性能要求为校准合格,可以正常使用;温湿度示值误差如不符合上述第三项指针式温湿度计计量性能要求指标为校准不合格,不准投入使用。

压力传感器标定

燃气联试系统在正式工作之前要进行传感器校标;若测试现场环境发生变化,用户更有必要对传感器重新校标。 本系统用到的传感器有侧燃压力传感器和燃气压力传感器。 1.传感器校标特征图 图5.9 传感器校标特征 2.传感器校标计算公式 标定线的各点压强值对应的高度:(此处侧燃n =7,燃气n =8) 0h =4 04030201h h h h +++ 1h = 414131211h h h h +++ … … n h =2 21n n h h + (5-11) 定义各点压强对应的实际高度:(此处侧燃n =7,燃气n =8) 1P 时,1h -0h =△1h 2P 时,2h -0h =△2h

… … n P 时,n h -0h =△n h (5-12) 计算各标定压强间隔的内插系数:(此处侧燃n =7,燃气n =8) 1k =1 1h △P 2k = 2121 h - h P P -?? … … n k =1 -n n 1h -△h △--n n P P (5-13) 标定压强值求法: m P =1-n P +n K (m H -△1-n h ) (5-14) 其中,m H 为曲线上m 点至零线的高度; n K 为△1-n h 和△n h 之间的换算内插系数; 1-n P 为对应于△1-n h 的压强标定值; m P 为对应m H 高度求得的压强值。 传感器非线性计算公式: △h h △n △h n i n -i ╳100% (5-15) 其中,n 为标定线上的最大台阶数; △n h 为最大标定高度; i h △为第i 阶段的标定高度; i 为标定线是任一个阶梯(i =1、2、3…n ) 计算各点值,取其最大值表示传感器非线性值。 传感器滞后性(迟滞)参数计算公式: i2i1i4i3n 1(h -h h -h ) 4h ??+???╳100% (5-16)

压力传感器标定与校准

压力传感器检定: 1.静态检定 2.动态检定 我们把压力传感器的特性分成两类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压力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指标是灵敏度、线性度、迟滞、重复性、精度、温度漂移和零点漂移等等。一般我们校准压力传感器都是校准其静态特性,这是因为我们将压力传感器理想化,认为其固有频率相当大而且本身无阻尼,这时压力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是一样的。然而在被测压力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压力传感器的输出能否追随输入压力的快速变化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有的压力传感器尽管其静态特性非常好,但由于不能很好地追随输入压力的快速变化而导致严重的误差,有时甚至出现高达百分之百的动态误差。所以我们必须要进行压力传感器动态特性的校准,认真分析其动态响应特性。压力传感器动态特性可以用它的上升时间、固有频率、幅频特性、相频特性等参数来描述。 迟滞e H:正行程与反行程之间的曲线的不重合度; 线性度e L(非线性误差):输入输出校准曲线(实际)与选定的拟合直线之间的吻合程度; 重复性e R:正行程或反行程曲线多次测量时曲线的一致程度;

置信系数a=2(95.4%)或a=3(99.73%) 贝塞尔公式 线性度、迟滞反映系统误差;重复性反映偶然误差。 误差(三者反应系统总误差)e S:e S= 或 根据检定规程一《压力传感器静态》,在校准精密线性压力传感器时给出的校准曲线有二种最小二乘直线和端点平移线。 动态检定: 1.瞬态激励法(阶跃信号激励) 2.正弦激励法(正弦信号激励) 动态检定指标、参数:频率响应、谐振频率、自振频率、阻尼比、上升时间、建立时间、过冲量、灵敏度。 正弦激励法:正弦压力信号输入法是一种间接的检定方法,即被检定的压力传感器和一个“参考”压力传感器相比较,而“参考”压力传感器具有理想的动态性能。正弦压力激励法在高频、高压时,正弦信号往往严重畸变。因此一般只能用于小压力或低频范围的检定。

温湿度计校准作业指导书

1.0目的:保证计量仪器的有效使用,确保产品实现过程的质量。 2.0适用范围;本公司所有温湿度计。 3.0校准依据: 3.1 CSB/QP-13《检测设备管理程序》 3.2 JJG205-2005《机械式温湿度计检定规程》 3.3 GB/T11605-2005《湿度测量方法》 3.4 GB6999-1986《环境试验用相对湿度查算表》 3.5 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4.0职责: 4.1品管部计量管理人员负责计量仪器的校准工作。 4.2相关使用部门配合计量管理人员进行校准工作。 5.0校准方法: 5.1校准项目及要求﹕ 5.2校准条件与设备: 5.2.1校准条件 环境温度:15~25℃范围内,温度波动不超过±3℃/6h﹔湿度:不大于75%RH﹔. 5.2.2校准用标准器: 恒温鼓风干燥箱1台,0~100℃温度计2只. 5.3校准过程: 5.3.1外观﹕采用目视观测。 5.3.1.1外型结构完好,无明显机械机械损伤,表面无划痕和锈蚀,无影响计量性能的缺陷。 5.3.1.2标志﹕有制造厂名,规格型号,许可证编号等。 5.3.1.3读数部分﹕

a.刻度板正确而不倾斜,刻度线清晰均匀。 b.湿度刻度范围不小于30~95%RH,最小刻度不小于2%RH.。 c.温度刻度应不小于5~40℃,最小刻度应不小于1℃。 d.指针应平直,灵活转动,自由复位。 5.3.2. 温度示值误差 5.3.2.1温度校准点:28℃.将恒温鼓风干燥箱的温度调节至28℃. 5.3.2.2放入所要校准的温湿度计,恒温30min后,开始读数,先读恒温干燥箱的温度,再读温湿度计的温度,以后每隔5min读一次,重复读三次,取平均值. 5.3.2.3结果计算: 应符合表1要求 T平均=T1+T2+T3/3 温度示值误差△T=T平均-T标准 式中:△T----温湿度计的示值误差; ℃ T平均----温湿度计测定的温度平均值; ℃ T标准----恒温干燥箱设定的标准温度值;28℃ 5.3.3相对湿度示值误差 5.3.3.1取2支型号规格相同的0~100℃温度计,一支做为干球温度计t,另一支在球部用洁净的纱布缠好(不得有皱折),并用蒸馏水充分湿润,做为湿球温度计tw,垂直悬挂于干燥箱内. 5.3.3.2在恒温28℃30min的干燥箱内,开启鼓风机,3min后开始读数,先读湿球温度,再读干球温度,每隔1min读一次数,共读3次.(超过6min时需重新湿润纱布).计算每次测定的干,湿球温度差(t-tw). 5.3.3.3根据干湿球的温度差,查GB6999-1986《环境试验用相对湿度查算表》,其中相关参数为:球状的温湿度计,类型为0.8型,t=28℃,详见表2. 5.3.3.4根据测定的干湿温度差,查出相应的相对湿度,并记录校准温湿度计显示的相对湿度.取平均值进行比较. 5.3.3.5结果计算: 应符合表1要求 U测定平均=U测定1+U测定2+U测定3/3 U标准平均= U标准1+U标准2+U标准3/3 相对湿度示值误差△U= U测定平均- U标准平均 式中: U测定平均----校准温湿度计显示的相对湿度; %RH U标准平均----干湿温度差查表的相对湿度%RH △U ----温湿度计的相对湿度示值误差; %RH

温湿度计检定规程

JJ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JJG 205 -×××× 机械式温湿度计 (报审稿) Mechanical Thermo-hygrometers ××××-××-××发布××××-××-××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本规程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年××月××日批准,并自××××年××月××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全国物理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本规程委托全国物理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机械式温湿度计检定规程 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Mechanical Thermo Hygrometers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 张文东(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参加起草人: 王国衍(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张丽芳(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目录1 范围 2 引用文献 3术语 3.1机械式湿度计 3.2机械式温湿度计 4 概述 5 计量性能要求 5.1 示值误差 5.2 温度回差/湿滞误差 5.3重复性 5.4温度影响 6 通用技术要求 6.1 外表 6.2 指针式温湿度计的通用技术要求 6.3 记录式温湿度计的通用技术要求 6.4 其它 7 计量器具控制 7.1 检定条件 7.2 检定项目 7.3 检定方法 7.4 检定结果的处理 7.5 检定周期 附录 A 检定记录格式 附录 B 检定证书内页格式 附录 C 温湿度箱的温湿度均匀度、波动度测试方法

机械式温湿度计检定规程 1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测量范围在5℃~50℃、30%RH~95%RH的机械式温湿度计和机械式湿度计(以下简称温湿度计和湿度计)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 2 引用文献 《湿度测量》,气象出版社,1990年第1版 JJG 2046 – 1990 《湿度计量器具计量检定系统》 JIS B 7920:2000 《湿度计—试验方法》 JB/T 6862-1993 《温湿度计》 使用本规程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 术语 3.1机械式湿度计 采用毛发、尼龙及有机高分子镀膜材料等作感湿元件、可直接指示相对湿度的指针型和记录型湿度计。它包括毛发湿度表、毛发湿度记录仪等。 3.2机械式温湿度计 由机械式湿度计、双金属温度计或玻璃液体温度计组成的一体式温湿度两用仪器。 4 概述 毛发、肠膜、尼龙和聚酰亚胺等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几何尺寸都会随着相对湿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机械式湿度计就是利用这一特性,将上述材料制成线状、带状感湿元件或涂覆在弹性材料上卷成游丝状感湿元件,然后通过机械放大装置将由湿度改变引起的几何量变化用指针指示出来或用记录笔记录下来,从而直接指示相对湿度。 将机械式湿度计和双金属温度计或玻璃液体温度计以各种方式制成一体式的温湿度两用仪器,即为机械式温湿度计。它适用于实验室、机房、仓库、厂房等室内环境温湿度的测量。 5 计量性能要求 5.1 示值误差 5.1.1 温度示值误差:± 2.0℃ 5.1.2 相对湿度示值误差:± 5%RH(40%RH~70%RH,20℃) ± 7%RH(40%RH以下或70%RH以上,20℃)

温湿度计说明书

使用电池:AAA1.5V 1节 HTC-1温湿度计用户手册 产品规格: 湿度分辨率:1% 温度测量范围:-10℃~70℃ 温度测量精度:约±1.0℃(1.8 oF)温度分辨率:0.1℃(0.2 oF) 湿度测量范围:30%RH~99%RH。 湿度测量精度:±5%(30%-70%) ±7%(其他) 基本功能: 温度/湿度显示 ℃/ oF温度切换显示 最高/最低温湿度记忆功能 12/24小时制时钟 整点报时功能 每日闹钟功能 日历显示功能 操作方法: 1、依机背指示方向推开电池门,取出电池隔片,然后装回电池门,该机即可用。 2、按键功能:(MODE)切换时钟与闹钟显示模式/设定当前时间、

闹钟、12或24小时制、日期(ADJ)调整被设项目的数值;(MEMORY)显示记忆中的最高/最低温湿度值/清除记忆的最高/ 最低温湿度值;(℃/ oF)切换温度单位以℃(摄氏度)或oF(华氏度)显示;(RESET)清除所有设定/记忆值,返回初始状态。 3、在初始状态下按住(MODE)1秒,当前时间的分钟数开始闪动,按(ADJ)可以调节分钟数,连续按(MODE)可以分别设定“时钟”、“12/24”、“月(M)”、“日(D)” 4、在当前时钟模式下,(时钟与分钟之间的两点每秒闪动一次)切换显示为闹钟模式(时钟与分钟之间的两点不闪动),此时按(ADJ)可以切换“闹钟”(Alarm)功能/“整点报时”()功能的开与关,再按住(MODE)2秒,可以设定闹铃时间,同时启动“整点极时”功能,()符号出现。 5、在闹钟模式下,若无任何操作则一分钟后自动返回当前时钟,此时按一次(ADJ)切换至日历显示,3秒后自动返回当前时钟按 MAX/MIN钮,显示温/湿度最后次清除(CLEAR)以来的最大值。 6、按(MEMORY)可以显示记忆的温/湿度最大值(MAX)和最小值(MIN),按住(MEMORY)超过2秒可清除记忆的最大/最小值。 注意事项: 1、初次使用/更换电池时请按一次(RESET)(在机背后); 2、若该机出现任何不良,请按一次(RESET) 3、电池用完后请放回政府指定地点

温湿度计校验规程

温湿度计校验规程 1.0目的 规范温湿度表之校准程序,确保其于使用期间能维持其精密度和准确度,以保证产品之测试质量。 2.0适用范围 本公司各种型号之温湿度表均适用之。 3.0权责 3.1品管部计量管理人员负责计量仪器的校准工作。 3.2相关使用部门配合计量管理人员进行校准工作。 4.0定义 无 5.0内容 5.1校准项目及要求﹕ 5.2校准条件与设备: 5.2.1校准条件 环境温度:15~25℃范围内,温度波动不超过±3℃/6h﹔湿度:不大于75%RH﹔. 5.2.2校准用标准器:

恒温鼓风干燥箱1台,0~100℃温度计2只. 5.3校准过程: 5.3.1外观﹕采用目视观测。 5.3.1.1外型结构完好,无明显机械机械损伤,表面无划痕和锈蚀,无影响计量性能的缺陷。 5.3.1.2标志﹕有制造厂名,规格型号,许可证编号等。 5.3.1.3读数部分﹕ a.刻度板正确而不倾斜,刻度线清晰均匀。 b.湿度刻度范围不小于30~95%RH,最小刻度不小于2%RH.。 c.温度刻度应不小于5~40℃,最小刻度应不小于1℃。 d.指针应平直,灵活转动,自由复位。 5.3.2. 温度示值误差 5.3.2.1温度校准点:28℃.将恒温鼓风干燥箱的温度调节至28℃. 5.3.2.2放入所要校准的温湿度计,恒温30min后,开始读数,先读恒温干燥箱的温度,再读温湿度计的温度,以后每隔5min读一次,重复读三次,取平均值. 5.3.2.3结果计算: 应符合表1要求 T平均=T1+T2+T3/3 温度示值误差△T=T平均-T标准 式中: △T----温湿度计的示值误差; ℃ T平均----温湿度计测定的温度平均值; ℃ T标准----恒温干燥箱设定的标准温度值;28℃ 5.3.3相对湿度示值误差

温度传感器说明书.

SWD系列 温度传感器用户使用说明书北京传感星空自控技术有限公司 SWD 系列温度传感器 使用说明书 SWD 系列温度传感器是用铂金属丝制成的测温度电阻器,可用来测量各种液体、气体等流体的温度。具有精度高、分辨率好,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等优点,也可以直接测量各种生产过程中的液体、蒸气和气体介质的温度。 一、原理 本传感器是利用铂金属(PT100)在温度变化时自身电阻也随着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的。它的受热元件是利用细铂丝均匀的双绕在绝缘材料制成的骨架上。 二、技术指标 1、0℃对应电阻为100Ω,100℃对应电阻为138.5Ω 2、测量范围:-200~500℃ 3、时间参数:<5秒 4、外型尺寸:参照定货要求 三、传感器接线示意图 四、 安装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本温度传感器通过螺纹固定。在固定的时候切记不要用力过度,以免损坏传感器。

2、如传感器有杂质粘附于传感器上,要及时清洗,保证传感器可靠、准确运行。 3、线缆的铺设以不防碍现场工作人员的现场操作和不易被砸碰、损坏且架 设安全可靠为原则。三线制四线制 4、传感器接触的介质应为经常流动的介质,这样才能保证所测值的准确性。 五、故障现象及现场处理办法 1、如果温度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如无信号输出或超过标准输出,首先应检查线缆的断线、短路及接线的脱落。 2、怀疑温度传感器有故障,可用万用表测量铂电阻的电阻值是否在正常范围之内。如铂电阻的输入正常,则应检查上位仪表。 3、本传感器出厂时已作密封处理,如出现故障,请送厂里维修,用户不要自行拆卸。 4、本传感器自出售之日起。一年内出现故障,可免费维修或更换,终身维修。

温湿度计校准规程

湛江市事达实业有限公司 温湿度计校准规程 目的:规范温湿度计的校准操作,确保温湿度计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所有温湿度计的校准操作要求。 责任:计量主管、兼职计量员及相关人员。 内容: 1、外观要求 1、1温湿度计外型结构应完好、无明显机械损伤,无影响仪器计量性能的外观缺陷。 1、2温湿度计上标有制造厂名(或厂标)、型号、出厂编号及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标志与编号。 1、3刻度板位置应正确而不偏斜,刻度线应清晰均匀。 1、4湿度刻度范围应不小于30%R H~90%RH,最小刻度应不大于2%RH,并能保证可读数至1%RH,每整10%RH或20%RH刻度标以相应数字,且刻线长度为最长。 1、5温度刻度范围应不小于10℃~40℃,最小刻度应不大于1℃,并能保证可读数至0、5℃。每10℃刻线标以相应的数字,且刻线长度为最长。 2、温湿度计性能要求 2、1温湿度计的温度示值误差不超过:±2、0℃

2、2温湿度计的相对湿度示值误差不得超过: 2、21 ±5%RH (40%RH~70%RH,20℃); 2、22 ±7%RH(40%RH以下或70%RH以上,20℃); 2、3重复性 2、31温度重复性:≤0、5℃ 2、32湿度重复性:≤2%RH。 3、校准方法 3、1温度示值误差校准: 温度校准点为:15℃,20℃,30℃。校准箱的温度达到设定值后,应再稳定30min 后开始读数,先读标准器,后读被检仪器,间隔5min后重复读数一次。取两次读数的算术平均数为标准器与被测仪器的温度示值(T B与T)。 示值误差:△T=T-T B-d1,其中d1为标准器温度修正值。 3、2湿度示值误差校准: 依照从低湿到高湿的顺序进行校准,校准点依次:40%RH,60%RH,80%RH。湿度校准时,箱内温度调定在20℃。校准箱的湿度达到设定值后,应稳定30min后开始读数,先读标准器,后读被校仪器,间隔5min后重复读数一次。取两次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为标准器与被校仪器的相对湿度值(H B与H)。干湿表的湿度示值由干球温度与湿球温度读数通过相应的查算表或计算尺得到。 示值误差为:△H=H-H B 3、3温度回差校准: 依次按:10℃,20℃,30℃,40℃,30℃,20℃,10℃的顺序进行温度示值误差校准。在同一校准点上正、反行程温度示值误差的差值,即温度回差。

温度传感器说明书

SWD系列温度传感器用户使用说明书 北京传感星空自控技术有限公司

SWD 系列温度传感器 使用说明书 SWD 系列温度传感器是用铂金属丝制成的测温度电阻器,可用来测量各种液体、气体等流体的温度。具有精度高、分辨率好,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等优点,也可以直接测量各种生产过程中的液体、蒸气和气体介质的温度。 一、原理 本传感器是利用铂金属(PT100)在温度变化时自身电阻也随着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的。它的受热元件是利用细铂丝均匀的双绕在绝缘材料制成的骨架上。 二、技术指标 1、0℃对应电阻为100Ω,100℃对应电阻为138.5Ω 2、测量范围:-200~500℃ 3、时间参数:<5秒 4、外型尺寸:参照定货要求 三、传感器接线示意图 四、 安装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本温度传感器通过螺纹固定。在固定的时候切记不要用力过度,以免损坏传感器。 2、如传感器有杂质粘附于传感器上,要及时清洗,保证传感器可靠、准确运行。 3、线缆的铺设以不防碍现场工作人员的现场操作和不易被砸碰、损坏且架 设安全可靠为原则。三线制四线制

4、传感器接触的介质应为经常流动的介质,这样才能保证所测值的准确性。 五、故障现象及现场处理办法 1、如果温度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如无信号输出或超过标准输出, 首先应检查线缆的断线、短路及接线的脱落。 2、怀疑温度传感器有故障,可用万用表测量铂电阻的电阻值是否在正常范 围之内。如铂电阻的输入正常,则应检查上位仪表。 3、本传感器出厂时已作密封处理,如出现故障,请送厂里维修,用户不要 自行拆卸。 4、本传感器自出售之日起。一年内出现故障,可免费维修或更换,终身维 修。

温湿度计校准规程

1 目的规范温湿度计校准的操作,确保温湿度计的校准结果真实、可靠。 2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机械式温湿度计和数字式温湿度计的校准和使用中检验。 3 职责工程设备部:负责按本规程执行温湿度计的校准及校准记录的管理。 4 定义 4.1 机械式湿度计:利用毛发、尼龙及有机物高分子镀膜材料等作感湿元件,可直接指示相对湿度的指针型和记录型。 4.2 机械式温湿度计:由湿度部分(机械式湿度计或干湿表)和温度部分(双金属温度计或玻璃液体温度计)组成的一体式温湿度两用仪器。 4.3 数字式湿度计由电子式湿度传感器和指示仪表所组成,用于环境条件的相对湿度测量。湿度传感器主要有电容式和电阻式两种,其安装形式有内置式和外置式两种。 5 内容 5.1 计量性能要求 5.1.1 数字式温湿度计:Y±a%F.S.; 式中:△—数字式温湿度计的允许基本误差(C); a —准确度等级,它常选用的选取值为2、3、5,也可按照制造厂的规定; F.S.—仪表的量程,即测量范围上、下之差(°C)。 5.1.2 机械式温湿度计:温度示值误差不超过±TC;相对湿度示值误差不超过±5%RH 5.2 外观 5.2.1 温湿度计外形结构完好,产品的名称、型号规格、准确度等级或允许基本误差、测量范围、制造厂名或商标、出厂编号、制造年月、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及编号等应有明确的标记。 5.2.2 指针式温湿度计表盘所用的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应保持透明,不得有妨碍读数的缺陷或损伤。 5.2.3 数字式温湿度计的数字显示器应显示清晰、无缺笔划、闪烁等影响读数的缺陷。 5.2.4 指针式温湿度计的其他要求 5.2.4.1 刻度盘位置应正确而不倾斜,刻度线应清晰均匀; 5.242 湿度刻度范围应不小于30%R H95%RH最小刻度应不大于2%RH并能保证可 读数至1%RH每整10%RH或20%R刻线标以相应的数字,且刻线长度为最长; 5.2.4.3 温度刻度范围应不小于10C?40C ,最小刻度应不大于1C ,并保证可读数至 0.5 C。每整10C刻线标以相应的数字,且刻线长度为最长; 5.2.4.4 指针应平直,能灵活转动,自由复位。 5.3 校准条件 5.3.1 标准器 5.3.1.1 从提高校准能力出发,标准仪器及配套设备引入的扩展不确定度与被校温湿度计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相比应尽可能小。 5.3.1.2 选用标准器如下:精密温湿度仪或精密露点仪。 5.3.1.3 配套设备如下:恒温恒湿箱。

压力传感器误差及标定方法

压力传感器误差及标定方法 压力传感器是工业实践中最为常用的一种传感器,它在传感器之家中排在第一位,可见其相当重要。我们通常使用的压力传感器主要是基于压电效应而制造出来。压力传感器的性能如何一方面在于合理进行压力传感器的误差补偿。它的误差来源主要是灵敏度误差、偏移量误差、线性误差和滞后误差。由于在整个压力范围内垂直偏移保持恒定,因此变换器扩散和激光调节修正的变化将产生偏移量误差。灵敏度误差,它的大小与压力成正比。如果设备的灵敏度高于典型值,灵敏度误差将是压力的递增函数,否则相反。在实际测量中,滞后误差一般忽略不计,除非在压力变化非常剧烈的场合。线性误差的来源在于传感器敏感器件物理非线性,如果传感器中含有放大器,它还需包括放大器的非线性误差。线性误差曲线可能是凹形的,也可能是凸形的。传感器标定可消除或极大地减小这些误差,而补偿技术通常要求确定系统实际传递函数的参数,而不是简单的使用典型值。电位计、可调电阻以及其他硬件均可在补偿过程中采用,而软件则能更灵活地实现这种误差补偿工作。压力传感器的标定方法主要有:一点标定法:这种标定方法可通过消除传递函数零点处的漂移来补偿偏移量误差,这类标定方法通常称为自动归零。偏移量标定通常在零压力下进行,特别是在差动传感器中,因为在标称条件下差动压力通常为0。

选择标定压力:标定压力的选取决定其获取最佳精度的压力范围,标定点必须根据目标压力范围加以选择,而压力范围可以不与工作范围相一致。而灵敏度标定在数学模型中通常采用单点标定法进行。 三点标定法:线性误差通常都具有一致的形式,它可以通过计算典型实例的平均线性误差,确定多项式函数(a×2+bx+c)的参数而得到。确定了a、b和c后得到的模型对于相同类型的传感器都是有效的。该方法能在无需第3个标定点的情况下有效地补偿线性误差。 工程师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根据精度需要,选择合适的标定方法,另外还需要考虑总的成本。

温湿度传感器(MODBUS)通讯协议(1.0)

RH11RS温湿度传感器(MODBUS)通讯协议(V E R1.0) 1、概述 通信协议详细地描述了RH11RS的输入和输出命令、信息和数据,以便第三方使用和开发。 1.1通信协议的作用 使信息和数据在上位机(主站)和RH11RS之间有效地传递,允许访问RH11RS的所有测量数据。 RH11RS温湿度传感器可以实时采集现场温湿度的值,具备一个RS485通讯口,能满足小型温湿度监控系统的要求。其功能和技术指标参见用户手册。 RH11RS温湿度传感器通信协议(VER1.0)采用MODBUS RTU协议,本协议规定了应用系统中主机与RH11RS温湿度传感器之间,在应用层的通信协议,它在应用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本协议所处的位置 从机: 1.2 物理接口: 连接上位机的主通信口,采用标准串行RS485通讯口,使用接线端子。 信息传输方式为异步方式,起始位1位,数据位8位,停止位1位,无校验。 数据传输缺省速率为9600b/s 2、MODBU RTU通信协议详述 2.1 协议基本规则 以下规则确定在回路控制器和其他串行通信回路中设备的通信规则。 1)所有回路通信应遵照主/从方式。在这种方式下,信息和数据在单个主站和从站(监控设备)之间传递。 2)主站将初始化和控制所有在通信回路上传递的信息。 3)无论如何都不能从一个从站开始通信。 4)所有环路上的通信都以“打包”方式发生。一个包裹就是一个简单的字符串(每个字符串8位),一个包裹中最多可含255个字节。组成这个包裹的字节构成标准异步串行数据,并按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无校验位的方式传递。串行数据流由类似于RS232C中使用的设备产生。 5)所有回路上的传送均分为两种打包方式: A) 主/从传送 B) 从/主传送 6)若主站或任何从站接收到含有未知命令的包裹,则该包裹将被忽略,且接收站不予响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