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声乐演唱中气息的运用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6
浅谈声乐演唱中的气息与情感摘要:声乐演唱是最能令人感动陶醉的一门综合艺术,也是用饱满的气息和嘹亮的声音表达其思想情感的音乐艺术。
声乐演唱不仅需要声音的训练还需要气息的训练,还需要情感体验和演唱技巧,气息的强弱来完成演唱技巧。
声音的自然,准确,音准,音质的优美和歌唱时情感表达与气息有很大关系,演唱时的喜怒哀乐的表达,都需要气息的运用和变化来完成的,气息和情感是息息相关的。
在声乐演唱中做到了技巧娴熟,声情并茂,更好的传达声乐作品的内容和思想,才能引发跟观众的思想和心理上的共鸣。
气息是血,情感就是肉,有血有肉,有气有情才能充分体现出声乐演唱的目的。
关键词:声乐演唱;气息和情感声乐演唱可以说是一门综合的表演艺术。
成为最令人感动与陶醉的艺术歌唱是用科学的发声来发出优美嘹亮的歌声用歌声表达情感和音乐文化素养,它是用科学的方法统一声音用情感和表现和生动地塑造乐曲中人物形象与意境,用声音表达感情的音乐艺术。
要唱好歌曲必须有科学的呼吸方法和咬字吐字,灵活和保持的气息特点来演唱不同风格的演唱曲目,声乐是一门复杂生动的艺术,气息推动声音,声音表达情感,用科学的方法来运用好正确的气息,将演唱者的最真实内在的思想情感与意境表达出来,声乐作品是一种时代精神与生活情感的表达,是一种崇高而富有深刻社会意义的艺术创作。
一、声乐演唱中气息的重要性演唱的艺术是气息(呼气吸气)艺术,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基础,气息是歌唱的动力,是发声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歌唱气息运动影响着声音的音色,音量,音准的准确性,气息的运用直接关系着声音的高低,强弱,音质的好坏,歌唱的情感表达,声音的把握气息的流动,声音的流畅,都离不开很好的运用气息。
正确的运用气息使能声音唱的明亮持久富有感染穿透力,能把歌曲表现得活泼生动,唱出歌曲的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声乐歌唱中气息是歌唱的动力和源泉所构成的发声的基础,是歌声和歌唱的基础也是目的,没有气息的歌唱没有灵魂没有流动性没有穿透力声音运送不出去,声音发闷喉咙声音多,咬字吐字在口腔不清,抓不住人们的心。
浅谈呼吸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作用1. 引言1.1 引言声乐演唱中,呼吸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正确的呼吸技巧不仅可以控制声音的品质,还能支撑声乐演唱的稳定性和持久力。
呼吸训练对声乐演唱者来说至关重要,可以帮助提高咬字清晰度、音色圆润度和音量控制能力。
同时,正确的呼吸姿势也会影响声音的传播和共鸣效果。
在演唱过程中,掌握呼吸调节技巧能够帮助演唱者更好地表达情感,控制音准和节奏。
因此,在声乐演唱中,呼吸不仅是一种生理功能,更是一种艺术技巧,对声乐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将会深入探讨呼吸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作用,并探讨其在声乐表演中的应用和训练方法。
2. 正文2.1 呼吸控制声音的品质呼吸在声乐演唱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影响着歌手声音的品质,还直接影响着演唱的表现力和舞台效果。
呼吸控制声音的品质是声乐演唱中的基础,只有通过正确的呼吸方式才能够产生出饱满、稳定、富有弹性的声音。
通过正确的呼吸训练,歌手可以掌握深呼吸和浅呼吸的技巧,从而可以灵活地应对不同音乐曲调的要求。
深呼吸可以使气流更加充足,支撑声音的发声过程,使声音更加稳定持久;而浅呼吸则可以帮助歌手控制声音的音量和音色,使表达更加细腻丰富。
除了呼吸的深浅,呼吸的速度和节奏也对声音的表现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掌握呼吸的速度和节奏可以帮助歌手更好地控制歌曲的情感表达,使音乐更加动人感人。
总之,呼吸控制声音的品质是声乐演唱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和自我调整,才能够在演唱中做到游刃有余、驾轻就熟。
2.2 呼吸支撑声乐演唱呼吸支撑声乐演唱是声乐演唱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正确的呼吸技巧可以帮助歌手在演唱过程中保持稳定的声音,并确保声音的持久力和质量。
呼吸支撑是指利用腹部肌肉和呼吸肌肉来维持气流的稳定流动,从而确保声音的稳定和强度。
在声乐演唱中,呼吸支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通过正确的呼吸技巧,歌手才能在演唱高音或持续演唱长段落时不至于出现声音疲劳或失控的情况。
浅谈呼吸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作用声乐演唱是一门需要高度技巧和深厚内功的艺术,而呼吸作为声乐演唱中的基本技能之一,其重要作用不可小觑。
呼吸是声乐演唱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声音的质量、音色、音量和表现力。
在声乐演唱中,正确的呼吸技巧可以使声音更加悦耳动听、自然流畅,让歌曲更加富有表现力。
深入了解呼吸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提高演唱技巧和表现力具有重要意义。
呼吸对声音的产生具有直接影响。
声音是由呼吸气流通过声带产生的,因此良好的呼吸技巧是声音产生的基础。
正确的呼吸方式能够使呼吸气流充分而有序地通过声带,产生清晰、稳定的声音。
相反,如果呼吸不正确,会导致声音不稳定、颤抖或者无法发声。
良好的呼吸能够确保声音的质量和稳定性,是声乐演唱的基本条件。
呼吸对歌曲的表现力有重要影响。
正确的呼吸技巧可以帮助歌手更好地掌控歌曲的节奏和情感表达。
通过控制呼吸的节奏和深浅,歌手可以更好地应对歌曲中的高潮部分,使高潮部分的表现更加出色,同时也可以更好地表达歌曲中的情感变化,使演唱更具有感染力。
正确的呼吸技巧还可以帮助歌手延长音符的持续时间,使声音更加持久和连贯,提高演唱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呼吸对歌手的身体健康和声乐技巧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正确的呼吸方式可以帮助歌手有效地利用气息,减少声带和喉部的压力,降低发声时的紧张感,有效预防声音疲劳和声带损伤。
良好的呼吸技巧还可以增强歌手的肺活量和肺功能,提高身体的耐力和抗压能力,为歌手长时间的演唱提供有力支撑。
深入理解呼吸对身体健康和声乐技巧的重要作用,对于声乐演唱者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演唱者,我们应该注重呼吸练习,善用呼吸的力量,使声音更加富有表现力和魅力。
也应该积极倡导呼吸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呼吸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促进声乐演唱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呼吸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作用将得到更多人的认可,这对于推动声乐演唱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声乐中气息运用的八大技巧声乐中气息运用的八大技巧声乐是以人的声带为主,配合口腔、舌头、鼻腔作用于气息,发出的悦耳的、连续性、有节奏的声音。
那么声乐中的气息运用有什么技巧呢?下面一起看看吧!1、每位歌唱者一定要充分理解和运用气息发声和气息控制的方法(即横隔膜的呼吸方法),因为在整个声乐功能系列中,歌唱呼吸是最重要的一环,是整个歌唱建筑的基础,因此必须明确呼吸的重要性,重视练好歌唱呼吸的基本功。
2、打开喉咙,稳定喉头,是歌唱基本功训练的核心,这是歌唱者声乐技巧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之一,很多歌唱者声音上的毛病,多是由于歌唱时喉头不找开、不稳定造成的,而正确的喉头位置是协调呼吸器官的运动,获得稳定、流畅声音效果的关键。
3、要恰当地运用好歌唱的共鸣,要使声音传得远,充满剧场,且圆润,优美动听,这是要经过专门训练的,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课题。
由于共鸣训练常常与其它发声基础要求分不开,因此要求歌唱者通过母音的`转换,稳定喉头打开口腔,调节气息等手段,把声音振响在鼻咽腔以上的高位置头腔共鸣点上,来增大音量,扩展音域,美化音色,统一声区,使高、中、低三个声区的声音协调一致,天衣无缝,走动自如灵活。
4、正确的发声要与正确的咬字、吐字相结合。
通过字、声结合的练习来提高唇、齿、舌的灵活运动能力,使之更完美而生动地表现歌曲和情感和内容。
5、在歌唱发声时,还要注意对音准、节奏的训练,通过发声练习,逐步掌握连、顿、强、弱等全面的歌唱发声技巧,丰富歌曲的表现手段,增强歌曲演唱能力。
6、在每次练习时,都要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正确的歌唱姿势是进入良好歌唱状态的前提。
7、在练声、唱歌前,一定要摒除一切杂念,稳定情绪,要有非常好的心理状态,要有良好的歌唱欲望,要充满信心、放松自如地进入歌唱状态,否则是唱不好歌的。
8、从开始练声起,就要同音乐结合起来,即练声也要有良好的乐感。
音程、音阶一方面是肌肉、音准、气息、共鸣等方面的技术练习,同时它们又都是乐曲的组成部分,要给它们以音乐的活力和生命。
声乐演唱控制气息的4个技巧控制气息在声乐演唱中非常重要,它的合理运用可以帮助歌手获得更好的发声效果和表现力。
下面将介绍四个关于控制气息的技巧。
1.呼吸控制:演唱时的正确呼吸对于控制气息至关重要。
歌手应该通过深吸气来充分准备演唱。
首先,放松肩膀和腹部的肌肉,让呼吸变得更深沉。
然后尽量将空气吸入腹部,而不是胸部。
当需要释放气息时,要控制呼气的速度,避免太快或太慢。
可以尝试使用“吹小蜡烛”的练习,通过调整呼气的力度来控制气息。
2.声音连贯性:在演唱过程中,保持声音的连贯性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确保每个音符都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持久力。
为了达到这一点,歌手要尽量避免在音符之间断气。
可以通过在连续的音符之间使用“呼吸穿越”来实现。
这意味着在每个音符之间做出又快又轻的呼吸,保持气息的流动性。
3.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是一种有效的控制气息的方法。
这种呼吸方式使腹部肌肉更活跃,从而提供更多的支撑力量。
腹部呼吸可以帮助歌手克服高音和长音持久性的难题。
通过放松腹部肌肉,并让它们向外扩张来进行腹式呼吸。
在吸气和呼气过程中要保持腹部肌肉的放松状态,并避免紧绷。
4. 聚焦力量:聚焦力量是指将气息集中在声音的核心区域。
这可以帮助歌手在演唱时获得更好的音质和投射力。
要实现聚焦力量,歌手需要将气息集中在下颚和喉部的位置。
可以通过练习咀嚼、吞咽和发出“mm”音来提高这种技巧。
此外,要注意鼻腔的通畅,确保气息能够顺利流过。
这些技巧只是控制气息的一些基本方法,因此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实践来掌握。
在练习时,可以尝试结合这些技巧,并与声乐教师一起进行指导和反馈。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深入了解声乐技巧,可以更好地控制气息,获得更出色的演唱效果。
歌唱艺术作为历史上最古老的音乐活动,也是最重要的音乐艺术之一。
这是一种自然和本能的人类语言,这不仅是表达人类在音乐领域最直接和最舒适的思想和情感的艺术形式,而且也是一门高度合格的艺术学科。
歌唱是通过近乎完美的声音来表达出作曲家所创作出来的艺术形象,彼此之间取得共鸣。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和审美水平的改善,歌唱艺术已成为一种音乐艺术的形式,得到了广大公众的认可和喜爱,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教学。
气息是声音的来源,是声音的动力,声乐演唱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气息的控制和使用的控制。
在声乐演唱的许多元素中,最难控制的元素是气息。
因此,如果歌者想要获得更高的声乐的艺术魅力,必须熟练掌握运用气息的技巧。
气息的控制是指有弹性的气息,使得声音在人体腔体里发出,从而形成线条完整而迷人的歌曲风格,表现出令人陶醉的歌唱艺术。
一、气息的基本讲述声乐中的歌唱气息和通常的说话气息有所不同,但又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生理学呼吸的两个主要方面是吸入和呼出,我们平时说话、聊天的呼吸是下意识的,而歌唱中的呼吸是有意识的,不仅要“吸得深”,要求更多的是控制,对气息的控制和使用才是歌唱的基础。
如何在声乐中运用气息?可以将其分成以下几个层次:首先,吸气,在唱歌开始时,歌者应该用口腔和鼻子同时吸入空气,然后经过胸部到达腹部,这就是我们所谓说的胸腹式呼吸,一步一步地吸入,这有利于腹腔伸长,我们常说,找一下“闻花”的感觉,与正常说话的吸气相比一定是慢的、吸入是深的。
第二个是气息的保持,也可以说是气息的控制,这意味着吸入后,吸入的气体停止了一段时间,所以我在教学中一直说要“屏住”,就是小腹要托住,做到气沉丹田是最佳状态。
再者就是呼气,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当气息在被释放时,歌者必须要有控制的、均匀的吐气,尽可能带着“吸气”的状态,将气息均匀吐掉。
这就是我认为在歌唱中的“吸”与“呼”。
为了达到高水平的歌唱,我们必须进行大量的气息练习,这是实现高水平歌唱技巧的唯一途径。
浅谈呼吸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作用声乐演唱中的呼吸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能够直接影响人们的演唱效果,同时,它也是人们保护嗓子健康的基础。
一个好的呼吸技巧,可以让演唱者的声音更加高亢、自然,情感更加丰富、真实,让听众产生更多的共鸣和感染力。
同时,正确的呼吸也能够有效地减少嗓子的压力和损伤,延长演唱时间,并且更好地控制声音的音量与高低。
呼吸的作用呼吸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础,同时在声乐演唱中,呼吸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演唱者要通过对呼吸的控制,来控制歌声的音量、音色、音高和表现力等。
一个不到位的呼吸,可能会造成气息短促、声线嘶哑、声音悬浮和无力等缺陷,从而影响综合演唱效果;而一个正确的呼吸,则可以让歌唱者在演唱中感到轻松、自然,并且更加出色地表现出歌曲的情感。
呼吸的方式声乐演唱中的呼吸方式,主要分为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两种。
腹式呼吸是指把空气吸入肺部时,膈肌向下凸起,使气体进入肺部,同时腹部也随之鼓起,这种呼吸方式可以让气体的摩擦力更小,嗓子也更加舒适,演唱者可以控制更加自然的空气流量,声音也会更加自然饱满、有力量;而胸式呼吸则是主要利用肋骨扩张的方法,将空气吸入肺部,这种呼吸方式不仅会产生呼吸声,而且容易导致演唱者的声音出现哑音,从而影响演唱效果。
呼吸的控制在声乐演唱中,呼吸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般需要控制两个方面:呼气和吸气。
在控制呼气的时候,演唱者需要注意加强肌肉的控制,保证气流的流动均匀,避免出现气流崩溃的现象;在吸气的时候,需要使用深度的吸气技巧,保证肺容积的增加,让气流更加自然、均匀地进入到肺部。
呼吸与音乐中心线的联系在声乐演唱中,呼吸技巧在音乐中心线的建立和维护方面也扮演了重要的作用。
中心线是指在演唱过程中,身体的核心区域维持了一条直线,从而保证了演唱者的身体在演唱中的稳定性,同时也让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更加放松自然。
通过正确的呼吸技巧,演唱者能够更好地掌握中心线的建立和维护,从而创造更加优美、高亢的音乐效果。
气息运用在演唱中的重要性分析一、引言著名的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说过歌唱的艺术就是呼吸的艺术,因为歌唱中的所有变化都来自气息的支持。
伟大的歌唱家帕瓦罗蒂也说:掌握不好气息,就无法唱出好的声音,甚至会毁坏嗓子。
平时说话时我们的气息是自然、随意、放松的。
而歌唱时的气息是要有艺术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的。
演唱中换气常常是乐句和乐句之间的一个停顿,或者用换气将歌声停住,然后吸足气息再把演唱推向最后的高潮。
也就是说,气息是歌者的支撑,也承担着艺术表现的部分责任。
运用气息的方法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
没有好的气息,就像没有花瓣的花朵干枯无味,演唱出的歌曲也是苍白无力的。
艺术表现和气息的运用是我们在演唱声乐实践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我们要加强对气息的训练,因为气息是演唱的基础,沉稳松弛的气息对完成一首歌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声乐演唱中气息的正确运用1.呼吸的分类。
声乐演唱教学门类繁多,如果我们不能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就会失去对音色的变化以及声音力度强弱的控制。
所以声乐演唱中正确的呼吸方式对于歌者是至关重要的。
正确的呼吸分为以下几种方式:(1)胸式呼吸:吸气时双肩自然放松,气息吸得比较浅,胸骨扩展的呼吸运动。
(2)腹式呼吸:鼻子吸气,小腹慢慢鼓起支撑住,呼气时放松。
(3)胸腹式呼吸:口鼻同时吸气,吸气时两肋向外扩张,腹部、腰部用力,小腹微收,呼气时控制住腹部的气息,均匀地向外呼出。
在声乐演唱中常见的呼吸方式是:胸腹式呼吸。
胸腹式呼吸能够使得呼吸平稳地进行,呼吸支点明显形成,容易控制,有穿透力。
从而,要对胸腹式呼吸方式进行有效的训练。
2.气息的训练。
歌唱时的呼吸有它自身特有的规律和方法,是后天训练出来的。
声乐演唱中气息的训练主要分为以下几点:(1)叹气:在练习时,用胸腹式呼吸自然放松吸入气息。
演唱时,在钢琴上随意弹奏一个音,用啊由高到低慢慢叹气,一直叹到最低气泡音为止。
越放松越好。
(2)闻气味吹纸:跟前有一盘菜很香,努力地想吸入所有的香气,感觉全身都很舒适、放松。
对美声演唱中气息的运用技巧的分析摘要:现阶段,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的美声演唱行业的发展也日新月异。
美声属于音乐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美声的演唱形式有多种,其中气息的运用尤为关键。
灵活的运用气息,可以提高演唱水平,提高歌曲的情感表达效果,能够带给听众更好的音乐享受。
气息影响着声音的饱和度,歌唱者唯有掌握气息运用技巧,才能灵活的控制发声,进而更好的演绎歌曲,达到既定的演唱效果。
因此,歌者对于气息调节训练尤为重视,不断提高自身气息运用技巧,进而提高歌唱水平。
关键词:美声演唱;气息;运用技巧引言在声乐演唱中,气息最主要的作用在于发声。
演唱者控制气息的能力越强,在演唱时越能灵活自如地转换气息,自发地配合歌曲所需的气息,确保获得最理想的表演效果。
音乐作品风格富于变化,有的欢快,有的柔美,有的高亢,无论表达什么样的感情,都必须借助气息才能完成。
在演唱的过程当中,气息运用极其重要,是演唱者能否成功完成演唱的关键。
1美声演唱发声的训练原则一个健康良好的歌唱状态和机能,包括科学稳定的发声位置、富有弹性的气息支持,以及健康的声带和咽部。
对于歌唱发声,最基本、最本质的发声器官是声带和咽部,笼统地说是喉咙和口咽腔,所以没有科学的歌唱技巧作为支撑的不良发声习惯,最容易导致病变的器官是声带和咽部。
因此,在实际的声乐教学和歌唱表演中,如果真的直接用声带和咽部发声歌唱——满嘴满口腔都是声音,而没有透出来的话,声音似乎粘连在了声带上,歌声将是生硬和笨拙的,不会具有良好的共鸣和光环效果,这样的发声方法一定是错误的。
当我们听到的嗓音不再是从“嘴巴”里发出,而是在面部和头腔面额骨上发出来的时候,这种歌声才可能是圆润、通畅、悦耳的。
如果仅仅依靠声带发声而没有适当共鸣的声音,是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即使很用力也传不到远方,并且不悦耳。
相反,一个微小的声音,通过集中—共鸣之后,便可以轻松地传达给广大的听众。
所以我们要用发声位置、歌唱支点、声音焦点、旋律线、共鸣腔等这些概念和技巧来引导和调节歌唱器官以发出松弛、通畅、优美的歌声。
浅谈呼吸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作用
呼吸在声乐演唱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是演唱的基础技巧,也是实现优质声音的关键因素。
正确的呼吸可以帮助演唱者控制声音的稳定性、音色的美感以及表达情感的深度。
正确的呼吸可以帮助演唱者控制声音的稳定性。
声乐演唱需要稳定的声音供给,而深呼吸可以使气流更加充足、稳定。
通过腹部的呼吸运动,向下腹部吸气,使得气流更加顺畅,能够持续时间更长。
而采用浅呼吸的演唱者往往会导致气息不稳,容易出现声音断断续续的情况。
适当的呼吸可以改善音色的美感。
声音的品质与气流的稳定与否密切相关。
通过深呼吸,腹式呼吸可以使得声带受到更平稳的气流,声音更加饱满。
而浅呼吸往往使得声带受到不稳定的气流,声音显得干燥、无力。
所以在声乐演唱中,腹式呼吸是保证音色美感的基础。
合理运用呼吸可以增强歌唱的表达力,并帮助演唱者更好地传达情感。
正确的呼吸可以帮助演唱者在歌唱时保持稳定的情绪状态,并掌握音乐的情感高潮点与变化。
深呼吸能够使得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保持镇定与放松,提高歌唱的表现力。
通过呼吸的控制,演唱者可以自由地调整气息的流动,从而在音乐的高潮部分表达出更强烈的情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要想正确地运用呼吸技巧,演唱者需要进行长期的训练和练习。
首先要培养良好的呼吸习惯,学会通过腹部呼吸而非胸部呼吸。
其次要学会合理地控制呼气的速度和力度,以及保持气流的稳定性。
可以通过深腹式呼吸练习和肺活量的提高来增强呼吸能力。
还可以结合声乐训练中的声息配合,熟练掌握声乐发声的技巧。
浅谈呼吸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作用呼吸在声乐演唱中起着重要作用。
正确的呼吸技巧不仅能够保证声音的顺畅流动,还能增加声乐演唱的表现力和音乐性。
本文将从声乐演唱中呼吸的基本原理、正确的呼吸技巧以及呼吸在表现力和音乐性方面的作用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我们来探讨声乐演唱中呼吸的基本原理。
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气管、支气管、肺和胸腔等组成的。
当我们深吸一口气时,肺部会充分膨胀,此时呼吸肌肉,特别是膈肌会收缩,使得肺部内部的压力降低,从而使外部空气进入肺部。
当我们呼出气时,呼吸肌肉放松,肺部内部的压力增加,使得空气从肺部流出。
在声乐演唱中,呼吸的基本原理也是相同的。
正确的呼吸技巧可以使得歌手充分获得气息,并且能够使用最小的力气产生最大的声音。
这是因为声乐演唱需要用到膈肌和腹肌等呼吸肌肉,这些肌肉的运用能够使得肺部膨胀更充分,从而使得气息更加稳定。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正确的呼吸技巧。
正确的呼吸技巧是指通过控制呼吸肌肉的运用,使得声乐演唱中的呼吸更加稳定和有效。
一般来说,正确的呼吸技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是指通过膈肌和腹肌的运用,使得肺部膨胀更充分。
在呼吸时,应该感觉到腹部向外扩张,而不是只有胸部上下运动。
这样可以使得气息更加稳定,并且能够产生更大的声音。
2. 慢速呼吸:慢速呼吸是指慢慢吸气和慢慢呼气,以保证呼吸的稳定性和连贯性。
这样可以避免因为呼吸过快而导致声音断断续续或者吐气过量。
3. 控制呼吸力度:在声乐演唱中,呼吸的力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过强或者过弱的呼吸力度会影响声音的稳定性和表现力。
所以,歌手应该学会控制呼吸的力度,以保证呼吸的稳定和动力。
呼吸在声乐演唱中不仅仅是为了维持正常的歌唱过程,它还可以增强声乐演唱的表现力和音乐性。
正确的呼吸技巧可以帮助歌手更好地掌控声音的强弱、高低和持续时间等要素。
这样可以使得歌曲的表达更加准确和自然,并且能够更好地传递情感给观众。
呼吸还可以影响声乐演唱的音乐性。
浅谈呼吸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作用【摘要】呼吸在声乐演唱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的呼吸方式能够帮助歌手更好地控制气流,实现稳定的音色和音量。
呼吸训练是提高声乐演唱技巧的重要途径,通过不断练习可以增强肺活量和呼吸肌肉的控制能力。
在高音和低音的演唱中,合理的呼吸技巧能够帮助歌手轻松应对不同音域的挑战。
呼吸与音乐表达密不可分,通过呼吸的控制可以更好地传达音乐中的情感和情绪。
最终,呼吸对声乐演唱水平的提升有着直接影响,善于利用呼吸可以使表演更加生动和动人。
呼吸不仅是声乐演唱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更是提升演唱水平和体现音乐情感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呼吸、声乐演唱、声音质量、呼吸技巧、呼吸方式、呼吸训练、高音、低音、音乐表达、演唱技巧、声乐水平、音乐情感1. 引言1.1 呼吸是声乐演唱的基础呼吸是声乐演唱的基础,声乐演唱中的呼吸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声乐演唱者如果没有良好的呼吸技巧,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演唱效果。
呼吸是声音的来源,只有通过正确的呼吸方式才能使声音变得更加强大、稳定和有力量。
声乐演唱需要不断地长时间地发声,而这就需要充分的气流支持,这就需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技巧。
在声乐演唱过程中,声带需要通过气流的振动来产生声音,而这个气流就是通过呼吸来提供的。
良好的呼吸控制可以使声音更加清晰、准确、有力,同时也能帮助演唱者达到更好的音色和音质。
通过呼吸训练,演唱者可以提高自己的气息容量和气息控制能力,从而更好地呈现出音乐作品的情感和情绪。
呼吸在声乐演唱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声乐演唱的基础和核心。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式和技巧,才能真正实现声乐演唱的高水平表现。
1.2 呼吸控制对声音质量的影响呼吸在声乐演唱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呼吸控制对声音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正常的呼吸可以帮助歌手获得稳定的音质和音量,而不正确的呼吸方式则会导致声音不稳定、断断续续甚至失音。
掌握正确的呼吸技巧是声乐演唱的基础之一。
通过深呼吸和腹式呼吸训练可以使歌手更好地控制呼吸,让气流顺畅地经过声带,从而产生更加清晰和柔和的声音。
基本的唱歌气息练习的方法总结基本的唱歌气息练习的方法总结练唱歌气息最简单的方法有:1、练气。
要用气息唱歌,第一步就要练气,我们需要有足够的肺活量,若肺活量不够长的话可以慢慢练习,前期我们可以用叹气的方式来练习,在叹气时找到感觉后慢慢发出声音。
2、均匀的吐气方式,在吐气的同时注意感受气息的均匀输出,我们可以先通过练习吹拳头,来感受气息输出时所产生的力量和支撑,可以以组来练习,一次吹拳头十秒,每天四五组。
3、运用腹部呼吸。
在呼气时,注意保持住吸气时的状态,控制住两肋和横膈膜,也就控制住了气息,使气息逐渐变得平稳、均匀、持续,再慢慢吐出。
练习唱歌有什么好处第一:练习唱歌的好处是很多的,唱歌也是全身运动,它既可以锻炼全身肌肉,又能健脑。
经常高歌还能调气、运气、养气。
第二:唱歌也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可以增加身体的循环速度,增加肺活量的同时也缓解了心情,还可以激发调节身体的各项功能,益于身心健康,使胸腹部运动协调,利于气血的运行。
第三:音乐一直都是我们快乐的源泉,它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
唱歌更是能给人带来美好的享受,它也可以是一种很解压的行为。
唱歌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艺术素质和修养,使人感情丰富,心绪平和。
基本的唱歌气息练习的方法总结一、练气息的一些小秘方:1、叹一口气,用叹气的声音方式唱歌。
2、吸一口气,用嘴巴慢慢放气,用这种方式唱歌。
不可把气一次过放完,要慢慢放气。
3、唱高音时,注意把眉毛抬高,拉不起也不可把头抬高。
冥想声音从头顶发出。
4、唱低音时,廷起胸,低不起不可把头低下来。
冥想声音从胸腔发出。
5、嘴巴放轻松,用腹部的力气唱歌,唱越轻越好。
6、嘴巴尽量唱圆音,不可用喉咙硬硬唱。
可以摸摸喉咙是不是变硬。
7、嘴巴唱歌时尽量开大,换气时用嘴巴吸气,不要用鼻子吸气。
二、唱歌的气息练习部分试看练气息也是对发音的一种要求,发音震动,震动气息,要使声音洪亮,中气十足,就要有饱满的气息。
呼吸要深入。
持久,要随时保持一定的呼吸压力。
浅谈气息在声乐演唱中的运用作者:李雪梅来源:《北方音乐》2014年第16期【摘要】声乐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呼吸法,呼吸是发声的原动力。
从17世纪时,通过人类实践的证明,呼吸法对声乐技术的确产生很重要的作用。
在今天,人们知道,好的声乐演唱也是建立在呼吸法的基础上,也就是今天所说浮在呼吸上面的。
学习声乐的首要任务就是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关键词】气息;声乐演唱;呼吸法;声乐技术正确的发声法和更好的共鸣法必须建立在正确的科学呼吸方法的基础上,不能控制呼吸,就不能正确地运用头腔共鸣,没有头腔共鸣的演唱,根本不会有光彩华丽和透明开朗的声音,由此可见,呼吸法和声乐艺术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克拉克在《论呼吸》一书中说过:“歌唱者第一件事情就是适当地呼吸,然后或快或慢、或柔和或强烈地把气吐出来,以适应所唱歌曲的特定需要。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歌唱者必须是位专业的呼吸者。
”著名声乐艺术家雷兹克说:“正确的歌唱一定是良好的运用气息。
应该体会到在很好地发音时,就像是用口在哈气,用气哈暖一件东西,把喉头放松好似打哈欠的感觉。
唱音阶一系列的音,如同穿在一根弦在线的一串珠子,而气息就是弦线。
”普利斯曼也曾在他的《喉头生理学》说:“呼吸是声音的生命力。
正确的呼吸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为自由的发声活动铺平了道路。
而不正确的呼吸往往造成发声不好,因为呼吸运用失当会引起喉部肌肉的紧张。
”在中国和外国的声乐史上,根据实践经验证明,声乐呼吸法之所以被重视,它不仅是发声法与共鸣的原动力,和提高声乐技术的发展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就是对职业病的预防,如呼吸器官、发声器官的保护上,也产生巨大的作用,从而延长了声乐家的演唱寿命。
反之,如果呼吸方法不正确和非科学的,它不免将在发声方面带来了贻患无穷的毛病,限制与束缚声乐技术的发展与提高,而且,职业病将不可避免地随之而来,造成声乐家在演唱生命的短寿现象。
在中国唐代段安节的《乐府杂录》中提到过:“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氤氲自脐间出,至喉及鹳其诃,即分抗坠之香,既得其术,即可致遏云响谷之妙也。
艺林漫话 ┃ The art circles声乐演唱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它对演唱者声乐的基本素养和气息的运用都有着较高的要求。
表演者在演唱过程中的情感表达和气息转换都会直接影响到声乐的整体表现效果。
为了提升声乐演唱的技巧,带给听众美的享受,从业者需要进一步对声乐演唱中的气息训练和运用方式加以探讨,并结合实际的演唱形式加以运用,将声音与情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并自然地流露出来,以此展现声乐演唱的魅力。
声乐演唱有着较长的发展和演变历史,是一种充分融合情感表达和气息运用的表演形式。
在演唱过程中,咬字吐音和气息控制都是影响整体表演效果的重要因素,只有将气息与情感有机融合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演唱效果,让听众真切地感受到演唱者的情感流露。
而气息控制需要经过系统的训练和正确的运用才能达到最佳演唱状态。
一、气息的作用声乐演唱的关键在于演唱者的发声技巧。
人体参与发声的主要器官是声带,同时也需要其他器官的辅助。
由于口腔和鼻腔互相连通,因此唱歌也需要口腔、胸腔和鼻腔产生共鸣,才能够取得好的效果。
声乐演唱过程中呼吸的把控和调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演唱者需要结合自身的训练方式,自主调节呼吸的深浅、频率及长短,做到气息深而不僵,灵活自如地进行气息的切换。
在换气时,吸气的方式也很关键。
一般来说,口和鼻同时吸气的换气方式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演唱效果。
另外,演唱者在表演过程中时刻保持良好的吸气状态也能够有效提升演唱的水平,让腰腹部肌肉群感受到力量的支撑,同时小腹下压或者想象抬重物的感觉,从而找到气息的准确支撑位置。
二、气息的训练掌握正确的换气方式和气息的控制技巧是发声的关键。
演唱者为了有效提升声乐演唱的整体水平和技巧,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气息的训练。
首先,演唱者在训练过程中身体呈直立状态,左右肩膀放松且自然下垂,小腹微收,在平静状态下深呼吸,当感受到吸气量接近八成左右时将速度逐渐放缓,保持两秒钟后缓慢呼出,如此反复训练多次。
其次,可以使用打“嘟”练气的方式,使气息匀速流出,以此进行发音训练。
歌唱中气息的技巧1.深与浅就歌唱中的气息来说,深与浅是相对的。
吸气既不可过深,也不可太浅。
气息过深容易出现声音僵硬,缺乏流动性等弊端;气息太浅又容易造成声嘶力竭,声音发白等现象。
在处理具体作品时,为了表现特定的情感内容,需要对气息进行适当的调节。
例如:在演唱《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例2)时,需要用高位置,深呼吸来获得一种协调,流畅的声音,以表现帕米尔高原宁静,空旷的意境;而在演唱《祝酒歌》(例3)时,为了表达人民发自内心的喜悦,掩饰不住的激动,歌唱要用说话的口吻,声音放在胸口,气息也要略微上提。
如果在这里还用很深的气息,就显得有点冷漠,不够亲切,不能正确表达人民欢欣鼓舞的喜悦之情。
因此,歌者应根据声乐作品的情感内涵适时地进行气息的调整。
2.收与放歌唱时所使用的呼吸方法是双向气流运动,即在吸气后,气息向两个相反的方向运动,一部分气息向外运动,冲击声带发声;另一部分气息向下运动,用来调节和平衡共鸣腔体。
运用双向气流对抗运动发声才可能发出各种圆润、结实、饱满的声音。
吸气是收缩的感觉,呼气是开放的感觉。
在实际演唱中,也可以把呼吸的整体性感觉形象地运用到歌唱实践中。
例如,在演唱摇篮曲一类歌曲时,如勃拉姆斯的《摇篮曲》(例4)和舒伯特的《摇篮曲》(例5),歌曲描绘的是充满温情的母亲,摇篮时的动态和慈祥的情感,曲调细腻舒缓,甜蜜婉转,形象栩栩如生,亲切感人,音乐温柔恬静,充满爱心。
因此,演唱时在声音上要求弱声或半弱声,气息的运用整体上是收缩的感觉。
与此相反,在演唱一些热情洋溢,积极向上或表达人物内心喜悦的歌曲时,声音是开放的,气息的运用在整体上也要保持开放的感觉,如普契尼歌剧《托斯卡》中的咏叹调《奇妙的和谐》(例6)。
当画家卡瓦拉多西拥有了托斯卡的爱情后,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和甜蜜,充满温情地唱出了这首《奇妙的和谐》。
他的感情是炽热而直白的,在演唱时就需要用开放的声音,气息的运用也要与之相适应,这样才能贴切地把握住人物心理活动,取得气息、声音与情节的和谐统一。
浅谈声乐演唱中气息的运用【内容提要】气息是歌唱惟一可靠的动力,要正确地运用气息,就必须认真解决呼吸问题。
歌唱呼吸训练是声乐演唱中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演唱效果,笔者运用声乐理论的有关成果,结合自己在声乐演唱中的体会,谈谈在声乐演唱中呼吸法的有关认识问题,并对其在歌唱实践中的运用方法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声乐、演唱、气息An Exploratory Discussion about the Manipulationof the Breath in the Vocal Music Performance【Abstract】The breath sings the only reliable power, must utilize the breath correctly, must solve the breath problem earnestly. Sings to breathe the training is the vocal music sings the important content, the immediate influence sings the effect, the author utilizes the vocal music theory the related achievement, unifies itself, in the vocal music sings the experience, chats, in the vocal music sings the breath method related understanding question, and in sings in the practice to it the utilization method to carry on some shallow discussions.【Key words】vocal music; singing; breath序言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是“呼吸”。
在歌唱艺术中,它更是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歌唱的动力源泉,人体的这种功能,从本质上及生理上来说,在歌唱和在说话时是完全一样的,但在运用上两者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说话时人不需要考虑在什么时间,用什么方法进行呼吸,气息的进出量,可多可少,因为他有充分的机会呼吸,没必要考虑要把气息吸到哪里,也没必要把气息固定在一个位置以支持一个特定的长度和强度的声音上,换气的速度也没有限制,总之,是随意和自由的。
一、歌唱中用气的方法歌唱时吸气的方法可分以下四类:叹气式吸气,我们都知道,叹气在日常生活中是很普通的现象,它是放松的也是向下的,它有利于吸气肌肉群的放松,以便更好的吸气,具体做法是先叹后吸,你心中主要想着叹气,而不是吸气,当气息随着“叹”被排出后,也就是吸气肌肉群的工作做完了,接着吸气肌肉群就开始工作——叹气,这个循环是自动完成的。
惊讶式吸气,惊讶式吸气就是利用人在惊讶时,生理作出的快速反映,达到快速吸气的目的,这种吸气既吸得快又吸得深,它能使呼吸肌肉群在瞬间完成收缩与放松的循环,能锻炼呼吸器官的快速灵活性,这种吸气称为“喘气”。
表现悲愤和激昂情绪效果较好。
闻花式吸气,这种吸气方法容易吸得深,而且没有叹气的抽气声和多余的动作,也较容易体会和掌握。
闻花时,因花香使人的心情特别愉快,在辨别花香时又特别要求认真和用心,上身完全放松又兴奋的感觉,上身完全放松,腰很舒服地向外松垮下来,随即胸部也有抒张感,体内空间增大,使气息自己很自然地流进去,这样的吸气既松畅又适度,有一种兴奋,通畅的感觉,总之不论是闭口还是开口与鼻子同时吸气,最关键的是要体会气息流入体内时的感觉。
胸腹式联合呼吸法,胸腹式联合呼吸法。
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克服了胸式呼吸法和腹式呼吸法的缺陷,强调胸部和腹部的联合运动,随着演唱音区的变化而自由调节,演唱作品的范围得以扩展,声音稳定、持久。
(一)歌唱中气息的运用要深、稳、通、活“深”,就是指要用胸、腹、横膈膜联合呼吸法,将气压保持在腰、腹一带,并使气息的推动力量与保持力量形成对抗。
“稳”,是指气息要在上述对抗中求得平衡与统一,要经济地使用气息,有控制地、平稳地、均匀地呼出,否则,呼出量忽大忽小或流速太快,声音就会出出进进,不在一条线上,或气不够用。
“通”,是指气息通道畅道无阻,胸、颈、肩、下巴、下腭、牙关等都要放松、自然。
全身避免任何不必要的紧张,以免堵塞气流和音波。
只有做到“松”,才能“通”。
正确的吸气将气息管道扩开、疏通,呼气时力求保持通畅,以充分发挥气息对声音的作用。
“活”,是指气息要富有弹性,要有活力,但这是在“深”“稳”“通”前提下的“活”,否则声音会浮、浅、飘、散。
歌唱者在吸气后出声前心理上先想象有个轮子在不停地转动是很有好处的。
(二)歌唱中声音与气息必须协调平衡当音高、音量发生变化时,用气的感觉是不同的。
当音高上升时,气息要深、要稳,支持点要低,略微加大呼吸压力,呼和吸两组肌肉群同时积极工作,腰部肌肉有力地、韧性地向外扩张,推挤腰带,后腰两侧那种向下向后“坐”住的感觉尤为明显。
心里感觉到声音和气息是反走向的,音向上走,气向下行,音高气低,距离拉开。
这样,气息用的既集中又节约,声音又能圆润、竖立,有穿透力。
若随着音的升高,气也提上来,就会因气息浅而压力不足,高音上不去,即使拼命喊上去或挤上去,也是音量不大,音色不美。
气息力度过大也是不对的,一则影响音准,二则造成声带病变。
音较低时,声带较松弛,不贴紧,声门闭得不紧,挡气作用不强,会漏掉一部分气。
如音低气也低,就会来不及输送,声音就打不响,虚而无力,因此要将气略提起一点,近似说话时的用气,但气息双向运动的对抗力仍要保持,腰肌、隔肌、腹肌、两肋不能懈,否则会音准偏低,声音位置无法保持,发出的声音又横又散。
声音轻弱、柔和、亲切时,气息要平衡、徐缓、有节制,尤其是高音区的弱声,一定要控制好,保持气息均匀地流动。
(三)用气方法多样、灵活为了适应歌曲内容情感的变化,以及表现语言、风格、音色的特点,用气的方法应该是多样的、灵活的。
演唱优美抒情的速度较慢的歌曲和或乐句,或表达含蓄、思念的情绪时,气要吸得深,然后有控制地、有韧劲地、徐徐向外“揉”出,腰部的力量感觉犹如揉面或打太极拳那样以柔为主,柔中有刚;演唱热情豪放或情绪激愤的歌曲,气息流速加快,流量要增大,上下贯通的感觉尤为明显,腰部推挤腰带的动作要稍快而有力。
总之,由于歌曲的情感、意境、速度等不同,气息的运用也不同。
在演唱情感较内在含蓄,速度较慢的歌曲中,气息要以连为主,像轮子一样不停地转动,歌声就随着这种转动带出。
在演唱情感激烈、速度较快、旋律跳动的歌曲时,气息的控制要有力、灵活、轻巧、有弹性。
在演唱实践中,一般不是一首歌只运用单一的用气方法。
而是随着内容、情感的变化多种方法交替动用。
二、歌唱时呼吸法的训练呼吸训练应当从吸气和呼气两个环节来进行,因为歌唱的过程就是吸—唱—吸—唱过程的交替进行,吸气是唱的准备,呼气在唱中完成,唱即是发声的呼气。
(一)吸气训练。
歌唱中呼吸法所要求的吸气状态是:吸气时上身完全放松,上腹部和后腰很舒服地向外松开,随即胸部也有舒张感,体内空间增大,使气流很自然地放进去。
这样的吸气既松畅又适度,吸气后人很兴奋,胸很开敞,无压迫感。
以这种吸气的感觉来歌唱,由于气息通畅,声音容易做到整体共鸣。
到了高音区,只要感觉更兴奋些便能唱好。
要获得这种状态,不同的演唱者各有自己的方法,如何让学习者能够体会,主要强调以下几点。
1、打呵欠的状态。
打呵欠的起始阶段实际上是一个很舒展的吸气过程。
这种吸气不仅使腰围膨胀,而且头顶、耳朵都张开了,这时候从头顶到腰围,整个上身都充满气息,所有体腔都张开了。
这种吸气的感觉是非常符合歌唱要求的,在歌唱过程中若能始终保持这种感觉,歌唱将是丰满、通畅的。
因此,在教学中应多引导学习者体会这种状态。
2、适度调节吸气。
由于歌唱内容不同和感情表达的要求,歌唱吸气需要进行适度的调节,应把握以下几种状态:(1)慢而多、深而广的吸气。
此状态的获得可以引导学习者体会闻花的感觉,使吸气舒缓、深厚。
这种吸气方法通常适合于歌曲的开头或间奏后的第一句;或者用于演唱舒展、开阔的歌曲或乐句;或用于表现深沉、悲伤、思念等情绪。
(2)快而多的吸气。
呼吸加快是表现情绪激动的一个最好的手法。
因此在演唱情绪悲愤的歌曲或乐句时,要善于在霎那间很快地吸气,好像被“吓一跳”那样吸得快、多、深。
这种吸气法也可用于表现号召、奋起等内容的歌曲或乐句。
(3)慢而少的吸气。
当歌唱中既要保持情绪连贯不断,又需要换气时,就要在保持原有气息的基础上,柔和地补气,使气息始终维持饱和状态。
(4)快而少的吸气。
在演唱字多、节奏紧凑的歌曲或乐句时,乐句之间要偷偷换气。
这种吸气法要求吸气动作非常敏捷,要在气息没有完全耗尽时使用,否则就会造成换气脱节。
3、富有感情的吸气。
吸气是为歌唱服务的,要求带有感情,富有表现力。
否则,就会造成吸气的呆板、僵硬。
在平时讲话的时候,没有人会注意到吸气问题,也就是说这时的吸气是自然的、下意识的过程,它依语气的不同、句子的长短而变化。
但是假如要向远处呼喊某人,就会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呼吸,而且随着呼喊声音的大小、长短和情绪而自然地调整吸气量的多少。
这就是说吸气要根据歌唱内容的需要,富有感情,吸气本身就是音乐表现的一部分,所以歌唱时一定要把吸气融化在音乐之中。
教学实践中,我常常要求学生根据“咬字”的不同有“韵味”地吸气,就是这个道理。
(二)呼气训练。
呼气是歌唱呼吸的重要环节,歌唱时的发声本身就是呼气的过程,是带有声音的呼气。
1、积极兴奋的呼气。
要眉舒目展,脸部喜悦开朗,内心非常激动兴奋,喜、怒、哀、乐等情感都要处于适度夸张的兴奋状态。
用积极兴奋的状态呼气,气息就会通畅、舒展,辅以声带的积极振动,就能顺畅、自如地发出富于歌唱性的声音。
2、彻底干净的呼气。
人体在呼吸循环过程中,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
如果二氧化碳呼不出,则氧气吸不进,最后会导致胸部憋闷、头昏等症状,甚至晕倒。
这除了心理紧张等因素外,与体内二氧化碳过多、氧气不足是有关系的。
只有二氧化碳充分排出之后才能有更多的空间让氧气充分地吸进去,这样就能保证头脑清醒、心胸舒展。
因此,在教学中要着重强调彻底地呼气,因为在呼吸循环中,呼气是主动的,可有意识调节和控制,而吸气是相对被动的、自然的。
只有呼得彻底,才能吸得舒服。
3、正确处理呼气和吸气的关系。
呼气和吸气是紧密联系的两个过程,两者不能割裂。
如果感觉吸气不好,除了有针对性地训练吸气技巧外,应当在呼气环节上找原因。
如果有的演唱者猛吸气、高挺胸,应该让他们叹一口气,把残气放完,并保持吸气放松胸部的感觉,同时根据歌词的意境,很深情地唱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