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汇总简答题答案教学提纲

  • 格式:doc
  • 大小:76.50 KB
  • 文档页数:1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行为学汇总简答

题答案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

四、简答题

31.(P33)简述古典科学管理理论最突出的贡献及其局限性。:

(1)贡献:为管理提供了一个一系列原理和方法,泰勒等人的科学管理侧重于操作管理或基层管理,法约尔对管理的五大职能的分析,为管理领域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理论框架。

(2)局限:①把员工看成是“经纪人”。②强调独裁式管理。③把组织看成式封闭的系统,组织职能的改善仅仅依靠组织内部的合理化,很少考虑外部环境的影响,不注意在宏观高度上研究经济和社会问题。

31. (P34)相对于传统的科学管理理论而言,人际关系学说的新观点有哪些?

31.(P38)简述访谈法的优缺点。

(1)优点:①可以对员工的工作态度与工作动机等较深层次的内容有比较具体的了解②运用面广,能够简单且迅速地收集多方面的资料③易了解到短期直接观擦法不容易发现的问题4.有助于与员工的沟通。

(2)缺点:1.访谈者要有专门的技巧,需要受过专门的训练2.比较费时、费力,工作成本较高

3.无法完全避免主观因素、暗示、诱导所形成的信息失真。

31.(P38)简述问卷法的优缺点。

优点:

①调查范围广②调查样本量大,适用于需要对很多人员进行调查的情况。③调查的资料可以量化,由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缺点:

①一设计理想的调查问卷需要花费较多时间,人力、物力、费用成本高,问卷设计若不科学,有可能造成调查结果不准确。

②问卷在使用前需进行测试,以了解被调查者是否了解调问卷中的问题,为避免误解,还经常需要工作人员亲自解释和说明,会影响工作效率。

③填写问卷一般单独进行,缺少交流和沟通,因此,被调查者可能不积极配合,从而影响调查的质量。

31.(1P47)简述Y理论的主要观点。

①厌恶工作不是普通人的本性。

②外部的控制及惩罚带来的威胁不是促使人们努力达到组织目标的唯一手段。

③一般人在适当的条件下,不但能够承担一定的责任,还会乐于追求责任。

④在人群中广泛存在并分布着高度的想象力,智谋和解决组织中各种各样问题的创造性力量。

⑤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和主动完成组织。工作的意向是组织绩效更加富有成果。

⑥在现代工业化社会条件下,普通人的智力只能得到充得到部分发挥。

32. (1P49)简述基于“复杂人”假设的管理措施。

①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来提高管理效率。②采用富有弹性的、灵活多变领导方式。③关注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31.(1P49)简述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32.①学习是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②心理学研究的是可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③行为源于后天学习。④刺激影响行为。

31.(1P54)简述个体行为规律。

这一定的客观环境下,人总会有某种需要,而需要决定动机,动机会产生相应的行为,行为则指。一定的目标,一旦目标实现了,下一个新的需要又将会诞生,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就构成了人的行为规律。环境、需要、动机、行为、目标。

32.(1P57)简述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个体情感在个体行为活动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面部表情,声调,动作表现。

情绪一般由当时的特定情况所引起,并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33.联系。情感和情绪随有差异,但在一定程度上又相互联系的情感的变化一般会受到。已经形成的情感制约,而离开具体的情绪过程,情感及其特点是无从表现和存在的

五、论述题

36.(P30)试述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

36. (1P56)试述个人心理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1.认知阶段(1)认知形成阶段。

(1)这一阶段主要包括感觉和知觉两种心理活动。感觉是个体借助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在头脑中的反映。人的感觉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这些不同的感觉,使得个体在认识事物时,能从各个方面了解事物的属性、特征。知觉是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育的客现事物的各种属性整体上的反映。它在感觉的基础上把感觉的材料加以综合整理,从而形成对事物的完整印象。

(2)认知发展阶段。

在认知的形成阶段,个体获得了对事物本身直观形象的了解,这只是对事物表象的认知。当个体调自身的各种神经活动系统,对事物做出进一步的认知时,其就会利用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来完成这一过程。记忆是人们对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的保存,在一定条件的影响下可再显现出来。记忆一般包括四个部分:识记、保持、回忆和认知。识记是记忆的前提条件,是个体为了获得对外界事物更为深刻的印象,反复进行感知。保持是在识记的基础上,把感知到的事物进一步巩固的过程。回忆是指过去感知到的事物因为一定条件的诱发,重新显现出来的过程。认知是指过去感知的事物重新显现在面前时确认的过程。想象是个体改造记忆中的表象进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在记忆的基础上,把过去经验中已经形成的联系重新进行组合,创造新形象。想象发展和深化了个体的认知。

思维是个体对事物的一般属性和事物内在联系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思维的基本形式是分析、综合、比较、判断、推理等。思维是认识发展的高级阶段。

2.知识阶段

知识阶段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即理性认识阶段。个体不仅通过感觉和知觉去认识事物的外在联系,还借用表象的形式向思维进行过渡,以进一步认识事物的一般特性和内在联系,更为全面、本质地把握事物。个体在思维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与感知、表象的联系,即一方面保持着事物个别属性同整体形象的直接联系,另一方面继续发展感知和表象的以识功能,使得认识的两个阶段之间相互转化和交替发展,共同完成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总之,个体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是从感知到思维的过程,感知是形成表象并产生思维的直接基础,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思维活动,两种活动在头脑中协同进行,共同影响个体行为。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三、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