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安全用电
- 格式:doc
- 大小:1.44 MB
- 文档页数:5
第三节安全用电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2.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电器设备的习惯,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3.提高学生的自救互救能力,遇到触电事故时能迅速采取措施。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2.难点: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电器设备的习惯,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巩固学习成果。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安全隐患吗?其中,用电安全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安全用电。
2.知识讲解(1)讲解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2)讲解注意事项:使用电器设备时,要确保手干燥,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不要私拉乱接电线,避免短路;不要在电源附近玩耍,防止触电等。
3.实例分析(1)分析触电事故案例,让学生了解触电事故的严重性。
4.实践操作(1)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安全用电的宣传标语,要求简洁明了,具有警示作用。
(2)分享讨论成果,评选出最佳宣传标语。
5.自救互救能力培养(1)讲解触电事故发生时的自救互救方法,如迅速切断电源,用绝缘物挑开电线等。
(2)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演练,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明确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四、作业布置1.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写一篇关于安全用电的心得体会。
2.观察家庭电器设备的使用情况,提出改进措施,提高家庭用电安全。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讲解、实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了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3.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家庭用电安全。
4.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及时进行反思,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重难点补充:1.重点:(1)引导学生通过案例理解“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的含义。
- 1 -第三节 安全用电教学目标:1、知道电可给人们生活、工作带来方便,生活离不开电,2、知道不安全用电会有危险。
3、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4、家庭电路电路故障的判断教学重点:本节的重点是分析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教学难点:家庭电路电路故障的判断知识点一:电压越高越危险1、危险的电压:家庭电压是220V ,对人体非常危险,上万伏甚至几十万伏的高压,即使不接触也能致命。
2、电压越高越危险的原因:由欧姆定律RU I =可知,对电阻一定的人来说,电压越 高,电流越大,大到一定程度就会有致命危险。
3、安全电压:经验证明,对大多数人体来说,只有不高于36V 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例题讲解:例1、通过人体电流过大会危及人的生命安全.两手间电阻约为2k Ω;穿干燥胶鞋时,手与地间电阻大约约800k Ω.如果分别加220V 电压,则前一种情况通过人体的电流约为后一种的( )A .2倍B .400倍C .220倍D .800倍解析:根据欧姆定律,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后一种情况的电阻是前一种情况的 400倍,所以通过前一种情况的电流是后一种情况的400倍。
答案:B例2、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当通过人体的电流接近于30mA 时会有生命危险,据此可以 推断,人体是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人体的电阻约为 Ω解析:人体是导体,人体的电阻为R =I U =AV 03.036=1200Ω 答案:导体 1200Ω 跟踪练习:1、对“电压越高越危险”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压高电流一定大,所以危险B .只有36伏的电压才是安全的C .照明电路电压是安全的D .人体触电时,电压越高,电流越大,危险越大 2、普通家用电视机正常工作的是 V ,这个对人体来说 (填“有”或“无”).警察使用的电 警棍,能产生的 (填“于”“低于”或“等于”)电视机的答案:1、电压高,若形不成闭合回路,也不会有电流通过,当人直接或间接接触带电体时,才可能触电,因此不接触或不靠近带电体时,电压再高,也是安全的,所以A 选项是错误的。
19.3安全用电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和正确处理方法。
2.了解安全用电知识,知道如何防雷。
二、过程与方法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实际观察和理论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安全用电意识。
教学重点1.触电的原因和触电的几种形式。
2.安全用电和触电急救的常识。
教学难点触电的原因和触电的几种形式。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老王开了一家蛋糕店,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最近他又添加了一台电烤箱,可烦恼随之而来,他家安装的空气开关总是不时地“跳闸”.他的朋友知道了,就告诉他:“你把空气开关拆去,直接用电线接通电路,问题就解决了.”请你评判一下,老王朋友的建议可行吗?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从学生的讨论、质疑中导入新课!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电压越高越危险活动1:出示课件,展示如图所示的常见的用电安全警示标志,让学生思考,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这些标志?怎样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甲乙丙丁学生交流、讨论,师适当的点拨,出示课件,展示思路点拨内容:(1)电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及持续的时间有关;(2)由欧姆定律的内容展开分析,也就是通过人体的电流由加在人体的电压和人体的电阻有关。
归纳总结:(1)当人体的电阻不变时,电压越大,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
若人接触到高压,通过人体的电流就很大,超过人体能承受的限度,会造成生命危险,所以要禁止接触高压、严禁攀爬高压线等。
(2)通常情况下,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是安全的,称为安全电压。
探究点二常见的触电事故活动1:让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你见到过或听说过有哪些触电事故?活动2:小组之间发言阐明自己的实例,其他组不同实例再予以补充。
总结:直接或间接的接触火线导致触电;接触高压线或靠近高压线导致触电。
活动3:出示课件,展示生活中触电的示例。
吊车触碰高压线,工人触电高压电线杆上触电钓鱼竿触碰高压线触电从示例中师生总结出触电的类型。
第3节安全用电
新课引入
老王开了一家蛋糕店,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最近他又添加了一台电烤箱,可烦恼随之而来,他家安装的空气开关总是不时地“跳闸”.他的朋友知道了,就告诉他:“你把空气开关拆去,直接用电线接通电路,问题就解决了.”请你评判一下,老王朋友的建议可行吗?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从学生的讨论、质疑中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电压越高越危险
活动1:出示课件,展示如图所示的常见的用电安全警示标志,让学生思考,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这些标志?怎样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
甲乙
丙丁
学生交流、讨论,师适当的点拨,出示课件,展示思路点拨内容:
(1)电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及持续的时间有关;
(2)由欧姆定律的内容展开分析,也就是通过人体的电流由加在人体的电压和人体的电阻有关。
归纳总结:(1)当人体的电阻不变时,电压越大,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
若人接触到高压,通过人体的电流就很大,超过人体能承受的限度,会造成生命危险,所以要禁止接触高压、严禁攀爬高压线等。
(2)通常情况下,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是安全的,称为安全电压。
探究点二常见的触电事故
活动1:让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你见到过或听说过有哪些触电事故?
活动2:小组之间发言阐明自己的实例,其他组不同实例再予以补充。
总结:直接或间接的接触火线导致触电;接触高压线或靠近高压线导致触电。
活动3:出示课件,展示生活中触电的示例。
吊车触碰高压线,工人触电
高压电线杆上触电钓鱼竿触碰高压线触电
从示例中师生总结出触电的类型。
出示课件,展示内容:
低压触电:单线触电、双线触电。
高压触电:高压跨步触电、高压电弧触电
活动4:针对上述的触电情况,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交流、讨论,如何安全用电?小组之间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其他组有不同意见的,再补充。
归纳总结:大地人体是导体,安全用电记心里。
修理电器要断电,风筝远离高压线。
湿布不要擦灯泡,电线不能晒衣服。
插座离地三尺高,小心安装很重要。
广播碰到电力线,喇叭怪叫要冒烟。
如果有人触了电,切断电源莫延迟。
电线要是着了火,不要带电用水泼。
金属外壳用电器,接地保护要做好。
活动5:让学生阅读课本P115页注意防雷部分,教师讲解如何防雷并以课件展示。
板书设计
第3节安全用电
教学反思
在课堂上我们应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科学方法的渗透,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而不是只注重于一些结论性的知识,留出空白让学生多活动、多思考,尽可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三维目标有机整合、同步达成。
本节课是一堂老师启发讲解与学生自主思考相结合的常态课、务实的课,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课程下的物理教学的课堂现状。
当然,在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独立分析问题上还要增强一点,即老师的讲与导还可隐退一点,把质疑、出错、反思的机会留给学生多一些,教学中应最大限度的利用好学生的本能,充分信任学生的学习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