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14.00 KB
- 文档页数:3
科目生物年级初一班级时间年月日课题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课时1)第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心脏的结构模型,能描述心脏的结构及特点。
2.通过观看“猪心解剖微课视频”,直观感受真实心脏的结构及特点。
3.通过希沃游戏配对活动,总结心脏结构特点及其规律,并能说出心脏内血液流动的方向。
4.通过观看“心脏工作过程的视频”,归纳总结心脏工作的三个过程。
教材分析教学重点: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对心脏各腔室壁、瓣膜的观察,而推测出其各自的功能,更好的理解心脏作为“泵”的作用。
板书设计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1.心脏的结构:2.血流方向:静脉→心房→心室→动脉实施教学过程设计心之初体验——指认心脏的位置微视频动态展示心脏的位置:心脏位于胸腔中央偏左下方,两肺之间。
二、探究学习(一)心脏的结构1.心脏模型的观察研究任务1:3min以小组为单位,对照教材61页图,观察心脏的结构模型。
思考:(1)辨认心脏的四个腔,并用标签纸在相应位置贴好标签。
(2)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心房与心室有什么不同?哪个腔的壁最厚?(3)找出与心脏四个腔相连的是分别什么血管,并用标签纸在血管上贴好标签。
(4)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相连的动脉之间有什么特殊的结构?这些结构有何作用?3min后小组代表展示汇报本组观察结果与推论。
2.猪心的实物解剖观察——观看微课视频3.归纳总结心脏的结构(1)心脏的四个腔:特点1:上面是(心房),下面是(心室)上下是(相同的),左右是(不通的)特点2: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的壁最厚。
规律:心脏内部,上方下室;上下不通,左右相通。
(2)与心脏四腔相连的血管:特点:与心房连接的是(静脉)血管、与心室连接的是(动脉)血管。
任务2:根据动脉静脉的概念,用箭头画出与心脏相连的各血管中的血流方向?任务3:由此推测,血液在心脏各腔中的流动方向是怎样的?血流方向:(静脉)→(心房)→(心室)→(动脉)任务4:根据与心脏四腔相连的血管类型和血液在心脏中的血流方向,分析:为什么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左心室的壁为什么比右心室的壁厚?血流的距离需要的压力大小心壁的厚薄心房→心室近小心房壁薄右心室→肺动脉(将血运到肺部)较远较大右心室壁厚左心室→主动脉(将血运到全身)最远最大左心室壁最厚(3)心脏中的瓣膜:特点: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一课时)教课方案一、教材剖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的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叙述了心脏的构造和功能,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是输送血液的泵,可以自动地缩短和舒张以推进血液在身体内流动。
本节知识点和难点许多,是这一学期教材的要点和难点。
本节内容为学习“血液循环”确立了基础。
2.教课目的(1)知识目标可以描绘心脏的构造和功能以及构造和功能相适应的特色,培育学生的科学观。
(2)能力目标经过对心脏的实验研究,发展学生的察看能力、思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感情目标明确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3.教课要点(1)心脏的构造和功能。
(2)心脏的构造和功能相适应的特色。
4.教课难点经过对心脏各腔室壁、瓣膜的察看,进而推断出其各自的功能,更好的理解心脏作为“泵”的作用。
二、学情剖析七年级的学生思想活跃且好动,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念,想要认识自己的身体构造。
他们经过前面几章的学习已经认识了人的消化和呼吸等,知道氧气和营养物质是靠血液来运输的;而且经过平时生活经验已经对心脏有必定的认识,但对心脏的构造及其功能的知识比较缺少。
而这部分知识又比较抽象,所以,在教课中应尽可能运用多种手段使教课内容更为形象和直观。
三、教课策略在心脏构造和功能的教课过程中,要准备人的心脏模型并指引学生进行察看和思虑,并以动画和图片显现以认识心脏的构造和功能。
在本节教课中主假如教师指引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学习,课前将学生疏为6—— 8 个小组,以小组的形式来研究,在教师的指引下,经过学生的亲自体验和察看来获得知识,充足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教课准备准备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心脏模型,安排学生课前预习五、教课过程导入:一个小谜语引入本节课题。
胸中有个大桃子,拳头大小差不离,劳逸联合巧安排,不辞辛苦干究竟。
打一个人体器官?那是什么构造呢?几乎全部的同学都能说出心脏,引出课题。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描述心脏的结构特点;
2、说明心脏的功能。
能力目标:认同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体育锻炼有益心脏健康。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心脏的结构特点;
2、能够描述心脏的功能。
三、教学准备:心脏的结构模型;课件;视频
四、教学过程:
心脏是脊椎动物身体中最重要的一
认识心脏的四腔,
四腔
同侧的房室相通,异侧的房室不通”
壁
根据以前学过的静脉瓣,根据图
归纳总结这节课的知识点,用大括
五、板书设计:
一、心脏的位置与大小
位置:位于胸腔,两肺之间略偏左下。
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
二、心脏的结构
1、心脏壁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
2、心脏分四个腔,每个腔与血管连通
(1)左心室---- 连通主动脉(2)右心室----连通肺动脉
(3)左心房-----连通肺静脉(4)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3、心脏内有瓣膜:(1)房室瓣----位于心房与心室之间;
(2)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
三、心脏的功能:将血液输送到全身。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课包含心脏的结构及其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两大部分。
由于内容比较多,可由2个课时来完成。
本节设计为第1课时——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的教学设计。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本课时也可以分成两个重要的部分:心脏的结构和心脏的泵的功能。
心脏的结构这一部分,教材安排了一个“观察与思考”,让学生先观察教师提供的心脏实物或者模型、图片,甚至还可以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心脏壁的厚薄,然后回答有关的讨论问题,以此来激发了学生对心脏结构的思考。
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学生注意一些结构,并引导学生去思考其功能。
解决本“观察与思考”的讨论题很重要,有助于学生对心脏结构的认识和理解,为讲解心脏的功能作铺垫。
第二部分是心脏的功能。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
教材先提出心脏像泵一样能够将血液泵至全身,接着引导出心脏其实是由两个泵同时工作的。
那么到底是如何工作的呢?教材采用图文解释的,并且图示出心脏工作过程中瓣膜的开和闭情况。
心脏泵的功能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教师还可以借助动画演示或模具演示加以解释。
二、学生分析目前,初一年级学生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十分有限,现有的储备知识较少,但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未知的事物兴趣浓厚,所以抓住学生这样的心理特点教师恰当的启发、引导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地去思考问题、探究问题,主动地去参与课堂教学。
通过本节课学习加深学生对心脏——人体这一重要器官的认识,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卫生保健,拥有健康的体质。
三、设计思路本节教学依据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教师布置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并完成教材中的“观察与思考”的讨论题,目的在于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对重难点知识进行突破,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来进一步认识心脏的结构,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推测它的功能;对于心脏是如何工作的这一内容还可以进一步利用动画演示去辅助教学,生动形象、直观的演示效果,有利于营造愉悦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去理解、巩固强化知识,并引导学生在此过程中注意发现规律、总结规律,并交流汇报。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1课时教学设计课题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1课时章四学科生物年级七年学习目标知识和技能1.描述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2.通过观察动物(猪或羊)的心脏的结构,培养观察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识别人体心脏的解剖图及结合血液循环图理顺血液循环途径,培养学生的图能力2.学生通过积极参加实验和讨论活动,培养探究、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同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这一生物学观点;2.再有进一步认识心脏的重要性,加强健康教育。
重点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难点 1.观察动物(猪或羊)的心脏的结构。
2.能够描述心脏的功能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在开始上课之前,请同学们将右手放到胸口左侧,将左手放到胸口右侧,感觉心脏的跳动。
感受心跳引入新课讲授新课一、心脏的结构和功能1.心脏的位置和形态人的心脏位于胸腔内两肺之间,心尖指向左下方。
大小与自己的拳头差不多,形状像桃子。
2.观察与思考——观察心脏的结构慧眼识图:学生结合课本第61页的心脏解剖图认识心脏的各结构名称(同桌之间可相互指认),后找同学对照多媒体图片说出心脏的各部分名称。
分小组进行实验:了解心脏的位置及形态先观察图片,熟悉心脏各部分名称图文介绍心脏的位置及形态分组观察新鲜猪心脏,分组讨论课本68页“讨论”中的问题。
先观察心脏的外形,再用手捏心房壁与心室壁,比较心房壁与心室壁的厚薄。
观察已解剖好的心脏的内部结构,结合教材第61页心脏解剖图,小组合作再一次说出心脏的结构:心脏有四个腔,上面两个腔是心房,下面两个腔是心室。
左右两侧不通,同一侧的上下相通。
左右两侧被一道厚厚的肌肉壁分隔开。
左心室的壁最厚。
与心脏四个腔室相连的血管:心脏的每个腔都有血管相连,左心室连主动脉,右心室连肺动脉,左心房连肺静脉,右心房连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
想一想:(1)心脏壁主要是由什么组织构成的,由此可见心脏有何功能?(2)比较心房壁和心室壁的厚薄,看看哪个腔壁最厚?(3)在心脏和血管连接处的瓣膜以及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有何作用?(突出强调心脏瓣膜的位置和作用)3.心脏的结构(1)心脏壁是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的,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
教案设计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一课时:心脏的结构与功能授课人:油田学校秦丽丽一、教材分析“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课,是义务教育初中一年级人教版生物教材(下册)的内容。
本节教案主要讲述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知识点和难点较多,是这一学期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本节教案通过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观;通过对心脏的结构探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通过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明确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这节内容为学习“血液循环”奠定了基础。
二、教案目标1.知识目标(1)能够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2)说出心脏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讨论、总结、表达的能力;(2)通过对心脏的实验探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课前的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的搜集资料的能力,使学生在小组的合作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集体主意精神;(2)明确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三、教案重点观察心脏的解剖模型,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四、教案难点心肌壁的厚薄与功能相适应;心脏瓣膜的开闭与血流方向的关系。
五、课前准备(1)心脏的解剖模型;(2)多媒体课件;(3)教案设计。
六、教案过程七、作业练习册本节内容八、板书设计 一、位置、形状 二、结构和功能血液流动的方向:静脉→心房→心室→动脉主动脉心 脏。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案(第一课时)南渡三中莫彬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2)了解心脏的工作原理2能力培养:识图能力:通过观察、识别人体心脏的解剖图,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总结心脏瓣膜与心脏内血液流动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合作自学能力:在学习心脏解剖结构时,以问题为引导,大胆放手让学生结合手头资料小组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合作自学能力。
3思想教育:卫生保健教育:说明体育锻炼对心脏的有利影响,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心脏潜力增强体质。
4教学重点: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5教学难点:心脏瓣膜的位置及其开启、关闭与心脏内血流方向的关系二、教学方法:配合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启发、观察、对比和综合的方法,采用问题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利用电脑多媒体教学,实现图、文相统一。
真实、形象、生动地展示生物体,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问题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血管如同四通八达的管道将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但是大家是否想过血液流动的动力从何而来呢?探索过程:(一)心脏的内部结构和功能慧眼识图:学生结合课本第61页的心脏解剖图认识心脏的各结构名称想一想:1 心脏壁主要是由什么组织构成的,由此可见心脏有何功能?2 比较心房壁和心室壁的厚薄,看看哪个腔壁最厚?3 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相连的动脉之间有什么特殊的结构?有何作用?(二)心脏工作状态同桌两人共同合作探究心脏的工作情况,力争做到看到心脏不同工作状态图能用语言进行描述,同时思考以下问题:1请问当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时,心脏处于什么状态呢?2请问左右心室是同时收缩还是交替收缩呢?(三)小结(四)做练习板书设计: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心壁:由肌肉组织构成左心房——肺静脉四个腔左心室——主动脉心脏的结构右心房——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肺动脉瓣膜——防止血液的倒流。
第四单元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1课时教学设计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设计理念本节课的设计立足于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跟据现在的生物实验开出率低尤其是学生分组实验更低的现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实验素材的昂贵和匮乏,使很多教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因此本节课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创新:1.从实验材料的选取上下功夫,把猪心或羊心改为廉价易得的鸡心,鸡心虽小但是基本结构与哺乳动物心脏相似,并用设计的四个探究活动贯穿始终,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逻辑推理和实践创新等探究能力和科学品质。
2.通过跟兴趣小组提前用猪心的做的实验效果进行PK,激发学生的实验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和总结归纳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初中生物人教版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的教学内容。
本课分两课时:第一课时心脏结构和功能;第二课时血液循环途径,本节课将完成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本节教学重点是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知识点和难点较多,是这一学期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本节教学通过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观;通过对心脏的结构探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通过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这节内容为学习“血液循环”奠定了基础,更是对前一章知识营养物质吸收进入血液后的去向及如何被细胞利用作进一步的说明,并为后两章“人体的能量供应”和“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的学习作好知识储备而奠定基础。
三、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无论从身体还是智力等方面来说,都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对外界事物都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但尚处于一种懵懂阶段,对于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都不甚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是感性的零碎的甚至是不科学的,所以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无法解释。
本节课将充分利用学生的现有知识和直接经验,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置系列思考题激发学生步步深入进行探究,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自主构建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等有关知识。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心脏的血液循环过程。
3. 能够解释心脏如何输送血液。
教学重点:1. 心脏的结构。
2. 心脏的功能。
教学难点:1. 心脏血液循环的理解。
教学准备:1. 心脏模型或图片。
2. 血液循环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模型展示心脏,引导学生关注心脏的外观和位置。
2. 提问:“你们知道心脏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二、探究心脏的结构(10分钟)1. 介绍心脏的四个腔室: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2. 使用血液循环图,解释心脏的血液循环过程。
3. 引导学生观察心脏模型或图片,了解心脏的结构特点。
三、理解心脏的功能(5分钟)1. 解释心脏如何通过收缩和舒张来输送血液。
2. 引导学生理解心脏的重要功能,即提供血液循环的动力。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提问:“我们学到了什么?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是什么?”2. 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和疑问。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绘制心脏的结构图,并简要描述其功能。
2. 让学生研究心脏疾病,了解其影响和预防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心脏模型和血液循环图,帮助学生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作业布置旨在巩固学生对心脏知识的理解,并激发他们对心脏健康的研究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心脏疾病的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对心脏健康的重视。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心脏的血液循环过程。
3. 能够解释心脏如何输送血液。
教学重点:1. 心脏的结构。
2. 心脏的功能。
教学难点:1. 心脏血液循环的理解。
教学准备:1. 心脏模型或图片。
2. 血液循环图。
教学过程:六、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模型展示心脏,引导学生关注心脏的外观和位置。
2. 提问:“你们知道心脏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七、探究心脏的结构(10分钟)1. 介绍心脏的四个腔室: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学设计4篇【仅供学习参考,切勿通篇使用!】《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是初中生物学中学问点多且生理过程简单的课题。
尽管学生对心脏具有肯定的生活阅历和初步的感性熟悉,但学生所具有的学问和阅历仅仅是感性的,有些是零碎、片面的,甚至是不科学的。
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将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学问、直接阅历等重要的课程资源,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细心创设问题情景,设置系列思索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活学生进一步探究所需要的阅历和学问,使学生通过观看、试验,以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主动探究和合作沟通的过程中,自主构建心脏的“构造和功能等有关学问。
为大家细心整理了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学设计4篇,盼望可以启发、帮忙到大家。
篇一: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学设计篇一一、设计思路:《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是初中生物学中学问点多,且生理过程简单的课题。
尽管学生对心脏具有肯定的生活阅历和初步的感性认知,但学生所具有的学问和阅历仅仅是感性的,有些是零碎、片面的,甚至是不科学的。
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将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学问,直接阅历等重要的课程资源,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细心创设问题情景,设置系列思索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活学生进一步探究所需要的阅历和学问,使学生通过观看、试验,以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主动探究和合作沟通的过程中,自主构建心脏的构造和功能等有关学问。
本节课设计分为三大教学板块:类比分析,导入新课;主动探究,构建新知;复习提问,归纳总结。
三大板块将教学的各个环节连接起来,融为一体。
三大板块的详细设计思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整体感知:学生通过动一动,说出心脏的位置;看一看,描述心脏的形态;摆一摆,区分心脏的方位;想一想,推想心脏的功能。
2、局部探究:学生观看已经解剖开的猪的心脏实物,探究学习“心脏的内部构造”;推想房室瓣和动脉瓣的作用。
3、综合感悟: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感悟生物体的结果与功能相适应性,认同体育熬炼对心脏产生的积极意义。
4-4-3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心脏的位置和大小。
知道心脏的功能。
2.知道心脏四个腔分别与什么血管相连通。
3.通过学习心脏的结构与功能,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重难点】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过渡语:同学们,我们的心脏的结构是怎样的?又是怎样把血液泵至全身各处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二)出示学习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1.了解心脏的位置和大小。
知道心脏的功能。
2.知道心脏四个腔分别与什么血管相连通。
3.通过学习心脏的结构与功能,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二、先学环节
(一)出示自学指导要求
根据学案自学指导进行自主学习并掌握相关知识点。
要求:注意力集中,小组长协助好组内学习秩序,7分钟后进行检测。
1、心脏的位置、大小和功能怎样?
2、对照62页图3.3-10心脏图认识:心脏由哪几个腔构成?与各腔相连的血管分别是什么?
心脏中有哪两个瓣膜,具体存在于什么位置?有什么作用?
3、读62页,心脏的跳动过程怎样?
4、读65页,什么是心率?成年人的心率正常变动范围是多少?
(二)自学检测反馈
检测学生的自学结果,认真完成。
5,6,7,9小组的4号学生分别展示检测答案。
然后1,2,3,4组同学分别对以上题目进行点评。
三、后教环节
(一)黑板展示小组自学情况以及得分,处理自学检测中问题。
1.(60页)心脏位于胸腔稍偏左,左右两肺之间;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2.(61页心脏解剖图和62页)心脏的结构:①心脏分四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心室。
②心脏内的连通情况:同侧的心房与同侧的心室相通。
③心脏与血管的连通情况:(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
肺静脉→左心房,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右心房。
左心室→主动脉;右心室→肺动脉。
3.(62页)心脏有两个瓣膜分别是房室瓣和动脉瓣,保证血液按一个方向流动不能倒流。
血流方向:心房到心室,再到动脉,而不能倒流。
4.(65页)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成年人的心率,正常变动范围一般为68 次/分。
(二)合作探究学生先自主合作探究,大胆发挥;然后教师引导完成,纠正错误。
1. 心脏壁主要是什么组织构成的?由此推断它具有什么功能?左右心房之间以及左右心室之间各被肌肉隔开,有什么意义?
提示:(1)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2)把血液泵至全身各处;(3)使左右两侧的腔互不连通,可防止两侧血液的混合。
2、心脏跳动:心脏跳动一次,就是心脏收缩和舒张各一次。
心脏的工作过程:①心房收缩:血液被压出心房,穿过瓣膜进入心室。
②心室收缩:心房与心室间的瓣膜打开,左心室的血液从左心室泵出流向主动脉,右心室的血液从右心室泵出流向肺动脉。
③全心舒张:动脉瓣关闭,心房和心室均舒张,肺部的血液经肺静脉回流入左心房,全身各处的血液经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回流入右心房。
四、训练环节
根据前两个环节中表现较差的小组,提供表现机会。
展示完之后,其他小组自由点评。
1.心脏的壁由厚到薄的排序,依次是( A )
A.左心室.右心室.心房
B.右心室.左心室.心房
C.心房.左心室.右心室
D.心房.右心室.左心室
2.左心室的壁最厚,其正确解释是( D )
A.左心室接受全身的血液,承受的压力最大
B.左心室接受全肺的血液,承受的压力最大
C.左心室收缩时要将血液送到肺部,收缩力最强
D.左心室收缩时要将血液送到全身,收缩力最强
3.现有一只新鲜的猪的心脏,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判断它的左右( A )
A.手捏心室壁
B.将心脏切开
C.手捏心房壁
D.向心脏内灌水
提示:前三道题都和合作探究有关。
4.心脏的四个腔中,能相通的是(D )
A.左心房和右心房
B.左心室和右心室
C.左心房和右心室
D.右心房和右心室
5.在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中,不存在瓣膜的结构是( D)
A.心室与动脉之间
B.静脉内
C.心房与心室之间
D.动脉内
6.当心房和心室都舒张时,房室瓣和动脉瓣的变化分别是(C)
A.房室瓣和动脉瓣都开放
B.房室瓣和动脉瓣都关
C.房室瓣开,动脉瓣关
D.房室瓣关,动脉瓣开
提示:较难,需熟练掌握心脏跳动的过程。
7.如图是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心脏壁主要是由____肌肉___组织构成。
(2)在心脏的四个腔中,一是左心室,二是左心房,
三是_右心房,四是_右心室_,
(3)据图可知:与心房相连的血管都是静脉,与心室
相连的血管都是动脉。
(4)心脏内的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是由于
[4]房室瓣的作用。
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是由于动脉与心室间有[5]动脉瓣。
提示:需要熟练掌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板书设计】
第二节物质运输的器官
1.四个腔及相连血管:
2.瓣膜:
3.心脏跳动的过程: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