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用)
- 格式:ppt
- 大小:2.24 MB
- 文档页数:45
兰亭集序中以的用法1 兰亭集序中“以”的用法详解《兰亭集序》是王羲之所书的一篇文章,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巅峰之作,也是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
这篇文章除了文章内容的优美之外,也是语言的精华,其中的“以”字用法灵巧多变,下面我们来一起详细了解一下兰亭集序中“以”的用法。
2 “以”字的词性及基本意义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以”字的词性及基本意义。
根据语法员的分类,表示“由”、“用”、“以……为”等含义的“以”,通常被视为介词,用于表达一种行动、方式、手段、目标、基础、条件、标准等意义。
3 “以”字用于表示目的意义在“以”的用法中,最常用的是表示目的的意义。
例如,“兰亭在此,乃橘亭之象也”中的“以”,是表示目的的。
也就是说,“兰亭在此”是作者要表达的事实描述,“乃橘亭之象也”是作者要表达的目的或内涵,两者之间需要通过“以”字进行联系和衔接。
相信大家读过这篇文章,也能深刻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文化内涵非常丰富。
4 “以”字用于表示手段意义除了表示目的的意义外,“以”字还有表示手段的意义。
例如,“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中的“以”,就是表示手段的意义。
这里的“静以修身”就是通过安静的环境修身,“俭以养德”就是通过节俭的生活养成品德。
这样的表述,更能体现出中国古人崇尚自律、崇尚修身的道德观念。
5 “以”字用于表示条件意义除了表示目的和手段的意义外,还有“以”字表示条件的意义。
比如,“以旧换新”中的“以”,就是表示条件的意义。
在此例中,“以旧”就是条件,“换新”就是目的。
例如,在购置商品时,“以旧换新”表示只有特定的旧商品进行交换才能取得新商品,是一种条件。
6 “以”字用于表示标准意义最后,我们来介绍一下“以”字表示标准的意义。
在《兰亭集序》中,“以”,还常用于表示标准或准则。
比如:“致吾兄”,“吾爱明月与爱先生。
”这里的“以”就是表示标准的意义,“明月”和“先生”都是作者心目中的标准或准则。
7 总结《兰亭集序》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其中“以”字的用法灵巧多变,包含了表示目的、手段、条件、标准等多样化的含义。
王羲之《兰亭集序》译文与赏析(附作者简介)一、王羲之其人其书(李春青)王羲之被后世称为“书圣",王献之则被后世评家认为是可与其父比肩的书家。
“二王”书法对南朝四代以至唐宋以后的书家影响极大,因此王氏父子可视为魏晋书法的代表者.(1)王羲之其人王羲之,字逸少,琅玡临沂人。
羲之出生两晋门阀世家。
其伯父王导乃东晋元勋,父王旷,官淮南太守。
羲之年幼时不善言辞,人们不大看重他。
13岁时,去拜见大名士周,周看出他将来必非等闲之辈,当时时兴吃牛心炙,吃饭时,在座的客人尚未动筷,周先割一块牛心炙给羲之,于是为时人所重.长大后,羲之变得极善言谈,为人耿直。
其父辈大将军王敦、丞相王导对他都很器重。
一次太尉郗鉴派门生向王导求女婿,王导让他到东厢房在王家子弟中挑选。
这位门生回去后,对郗鉴说,王家子弟个个都好,但一听说有人来择婿,都显得很矜持.只有一位坐在东边的胡床上,露着肚皮吃东西,似乎没这回事似的。
郗鉴说,正是这位才是好女婿。
一打听,原来是王羲之,于是将女儿郗璿嫁给了他。
羲之初为秘书郎,这是大多数名门子弟起家的清职。
后被征西将军庾亮请为参军,累迁至长史.庾亮临终,上表推荐羲之为宁远将军、江州刺史.羲之声望渐隆,执政的公卿多次召他入朝为侍中、吏部尚书等清要之职,均为其回绝。
又授为护军将军,此职为禁军长官,并兼管武职选任,极为重要。
但羲之依然推辞不就。
扬州刺史、大清谈家殷浩作书劝羲之应命,羲之回书说,我素来不想在朝廷做官,如任边职,无论何处,听凭驱使。
后来,他还是勉强入朝任护军将军之职。
不久又力求外放,未得准许,不久转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羲之出身名门,又少有美誉,自然有名士脾气。
其不欲为朝官,其实就是因为不愿在皇帝及公卿面前受拘束.他又好服食养性,做了会稽的行政长官后,因其地多有名山佳水,于是羲之就打算终老会稽了.此时谢安尚未出仕,正高卧东山,其地正在会稽,又有孙绰、许询、李充、支遁等大名士名僧隐居于此,于是羲之与他们游山玩水,吟诗作赋,清谈饮酒,十分畅怀。
兰亭集序词类活用解析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兰亭集序》中的词类活用,有需要的同学可以学习一下,对了解文言知识很有帮助哦!《兰亭集序》词类活用词类活用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少,年龄轻的人.长,年龄大的人.贤,贤德之人.均是形容词作名词.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数词作动词,等同,把……看作一样.③齐彭殇为妄作.齐,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相等.④死生亦大矣,大事,形容词作名词.⑤映带左右.环绕,名词作动词.⑥一觞一咏.喝酒,名词作动词.⑦所以游目骋怀,使……纵展、使……奔驰,动词的使动用法.⑧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使(怀)兴,使感叹产生,动词的使动用法⑨足以极视听之娱穷尽,形容词作动词.最怕匿名提问的了,《兰亭集序》原文永和(1)九年,岁在癸gui(三声)丑,暮春(2)之初,会于会(kuài)稽(3)山阴之兰亭,修禊(xì)(4)事也。
群贤(5)毕至(6),少长(zhǎng)(7)咸(8)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9),茂林修竹(10),又有清流激湍(11),映带(12)左右,引以为流觞(shāng)曲水(13),列坐其次(14)。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15),一觞一咏(16),亦足以畅叙幽情(17)。
是日也(18),天朗气清,惠风(19)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20),所以(21)游目骋(22)怀,足以极(23)视听之娱,信(24)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25)。
或取诸(26)怀抱,晤言(27)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28)。
虽趣舍万殊(29),静躁(30)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31)自足,不知老之将至(32);及其所之既倦(33),情随事迁(34),感慨系之(35)矣。
向(36)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37),犹不能不以之兴怀(38),况修短随化(39),终期(40)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41),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42),未尝不临文嗟悼(jiē dào)(43),不能喻(44)之于怀。
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兰亭集序》教学设计兰亭集序王羲之教学目标1、掌握“次”、“修”、“与”、“因” 等重要的文言词语;积累一些写景的句子。
2、提高诵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语感;学会比较,质疑与思考。
3、体会认识作者的人生观,提高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水平。
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重要的文言词语,学会联想与比较,在“语境”中对其意义确认。
2、理清文章结构,提高诵读能力。
3、领会王羲之在文中的哲学思考与人生认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
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
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修禊”仪式(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这是古代的一朝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戏、并举祈、消灾的仪式),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就在此集会,他们曲水流觞,引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有王羲之作序总述其事。
王羲之不但文章写的好,又善书法,有书圣之称,于是兰亭,(兰渚之亭)流芳万古,超过了兰草的清香。
二、学习提示王羲之纵情山水,叹死生之至大;《兰亭集序》从文人雅集写起,寥寥数语,将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写得韵味悠长。
但描写曲水流筋之乐并非作者的真正意图,他很快沉浸到对暂与久、悲与欢、生与死等问题的思考中,发出了一连串的叹息。
阅读时要循着作者的思路,理解他富于哲理的思考,感受文章情理交融的特点。
魏晋时期道家思想流行,王羲之也深受影响,在本文中他对庄子的生死观有取有舍,阅读时注意体会其中的深意。
魏晋时期,文坛上已开始流行雕饰堆砌之风,这篇文章却堪称其中的清流:虽然也锤炼语言,却不追求藻饰,不滥用典故,以淡雅生动为本;文辞精致,佳句甚多,却又不失素朴自然之美。
研习时可反复诵读,涵泳品味。
古代诗文中常常使用一些对偶句,如“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句中处于相同位置上的词语,语义往往相近或相反,如前例“观”与“察”,“谏”与“追”,“大”与“盛”,两两相对,意思相近。
《兰亭集序》超实用含逐字逐句翻译《兰亭集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所作的一篇序文,不仅书法艺术价值极高,其文学内涵也十分丰富。
下面我们来逐字逐句进行翻译和解读。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永和九年”,直接点明时间。
“岁在癸丑”,是古人用天干地支纪年法记录的年份。
“暮春之初”,说的是晚春刚开始的时候。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意思是大家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
“修禊事也”,“修禊”是古代的一种风俗,在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嬉戏、洗濯,以消除不祥。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众多贤才都到了,年长的年少的都聚集在一起。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这里有高大险峻的山岭,茂密的树林和修长的竹子。
“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还有清澈湍急的溪流,环绕在亭子的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把水引来作为漂流酒杯的曲折水道,大家依次坐在水畔。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虽然没有盛大的音乐演奏。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一边饮酒一边吟诗,也足够畅快地抒发内心深处的感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是日也”,这一天。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空晴朗,空气清新,柔和的风使人感到舒畅。
“仰观宇宙之大”,抬头仰望广阔的天空。
“俯察品类之盛”,低头观察地上繁多的万物。
“所以游目骋怀”,这样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
“足以极视听之娱”,完全可以尽情享受看和听的乐趣。
“信可乐也”,实在是快乐啊!“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兰亭集序词类活⽤兰亭集序词类活⽤ ⼀、形容词活⽤为名词 例1:群贤毕⾄ 贤,本是形容词,意为贤能、贤惠,⽽在此句中的意思是“贤能的⼈,贤才”,属于形容词活⽤为名词。
例2:少长咸集 少、长,本义分别为“年纪轻”“年纪⼤”之意,⽽在此句中解释为“年纪⼩的⼈”和“年纪⼤的⼈”,作名词⽤。
例3:死⽣亦⼤矣 ⼤,本义为形容词,⽽在此句中可译为“⼤事”,作名词⽤。
⼆、形容词活⽤为动词 例:⾜以极视听之娱 极,本义为“顶点、尽头”,是形容词,⽽在此句中解释为“穷尽”,作动词⽤。
三、形容词的意动⽤法 例:齐彭殇为妄作 齐,本义为“整齐”,是形容词,⽽在此句中解释为“认为……是等同的”,属于形容词的意动⽤法。
四、名词活⽤为动词 例1:映带左右 带,原意作“带⼦”讲,是名词,⽽在此句中活⽤为动词,作“环绕”讲,属于名词活⽤为动词。
例2:⼀觞⼀咏 觞,本义为“酒杯”,在此句中解释为“喝酒”,是动词。
五、动词活⽤为名词 例:⾜以极视听之娱 视、听,原来都是作动词⽤,⽽在此句中解释为“视觉和听觉”,可以引申为“眼睛和⽿朵”,是名词。
六、动词的使动⽤法 例1:引以为流觞曲⽔ 流,本义为“流动”之意,⽽在此句中解释为“使……漂浮”,属动词的使动⽤法。
例2:所以游⽬骋怀 游、骋,本义分别为“游动”和“跑”,⽽在此句中解释为“使……舒展”和“使……开畅”,为动词的使动⽤法。
七、数词的`意动⽤法 例:固知⼀死⽣为虚诞 ⼀,是数词,⽽在此句中解释为“认为……是⼀样的”,属于数词的意动⽤法。
该⽂虽短,但其词类活⽤的现象却较多,我们在阅读该⽂时⼀定要好好把握。
可以运用到作文里的高端诗句兰亭集序
《可以运用到作文里的高端诗句兰亭集序(一)》
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一句特别厉害的诗句,它出自《兰亭集序》,叫做“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你们想啊,当我们抬起头,看向天空,那是多么广阔的宇宙啊!星星一闪一闪的,好像在对我们眨眼睛。
月亮有时候弯弯像小船,有时候圆圆像大饼。
这就是“仰观宇宙之大”。
再低下头,看看我们周围,有五颜六色的花朵,有飞来飞去的蝴蝶,有可爱的小猫小狗,还有各种各样的水果。
这就是“俯察品类之盛”。
当我们写作文描写风景的时候,就可以用上这句话。
比如说,我们去公园玩,就可以写:我仰观宇宙之大,天空湛蓝;俯察品类之盛,花朵娇艳。
怎么样,是不是一下子就让作文变得更棒啦!
《可以运用到作文里的高端诗句兰亭集序(二)》
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兰亭集序》里一句很了不起的话:“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其实啊,就是说人们相处在一起,很快一辈子就过去了。
就像我们和小伙伴一起玩耍,好像才刚刚开始,一转眼就天黑要回家了。
还有和家人一起过年,热热闹闹的,感觉没一会儿,新的一年又过去了。
我们要珍惜和朋友、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比如和好朋友一起做游戏,要开开心心的,因为时间过得很快。
写作文的时候,如果写关于珍惜时光、珍惜友情的,就可以用这句话哟。
比如说:想起和小伙伴玩耍的日子,我明白了“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所以我要更加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每一刻。
这样写,作文是不是就更精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