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嵌段共聚物 -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格式:ppt
- 大小:575.00 KB
- 文档页数:71
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与应用嵌段共聚物是由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单体通过化学键连接形成的高分子分子链。
这种高分子结构的独特之处在于,不同单体所构成的均等分布在分子链内,而且具有一定的序列性,即斯加夫特—克朗威尔嵌段共聚物。
这种高分子具有极其丰富的自组装行为,在立方体、棒状、薄膜、纤维等多种形态中表现出惊人的多样性。
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行为主要受两个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化学结构,二是外部条件,例如溶液中的温度、溶剂和浓度等因素。
在此基础上,人们发现嵌段共聚物不同的组装行为,诸如薄膜、微球、液晶、胶束以及纳米线等,各种组成的结构的实现依赖于先微观结构的控制,从而实现了宏观结构的完美组装。
薄膜型嵌段共聚物薄膜型嵌段共聚物种类繁多,可以分为单层薄膜和多层薄膜类型。
单层薄膜的制备可以通过静电自组装、摆线涂布、层层吸附等不同的方法完成制备,例如PS-b-PMMA和PS-b-PVP嵌段共聚物。
多层薄膜的制备是在单层薄膜的基础上,通过多次的重复操作可以得到。
例如,PAA-b-PNA可以制备出二维和三维的结构芯片,该结构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用于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
微球型嵌段共聚物微球型嵌段共聚物具有资料分子缩成小球的优良性质,可以制备出不同成分和粒径,且在石墨烯等多种表面上实现可控性组装。
例如,PMMA-b-PS嵌段共聚物可以制备出超精细的单晶球形PMMA载体,其应用于光子晶体、半导体和生物传感器等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液晶型嵌段共聚物液晶型嵌段共聚物是通过制备响应性结构,使其在特定条件下表现出液晶相行为,具有独特的柔性、可调性和响应性。
例如,PEG-b-PCL和PEG-b-PLA等嵌段共聚物可以制备出具有较高弯曲弹性的液晶胶体粒子,这种粒子可以作为外部刺激的响应载体,在高分子药物传递、光子晶体、生物膜和细胞组织工程等领域上具有潜在的应用。
纳米线型嵌段共聚物纳米线型嵌段共聚物具有狭长而尖锐的形态,独特的自组装方式和几乎无限制的应用优势。
本科毕业论文嵌段共聚物的混合物的胶束制备学院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学生姓名张纪廷导师姓名丁碧妍2014年 5月26日嵌段共聚物的混合物的胶束制备作者姓名张纪廷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指导教师姓名丁碧妍专业技术职务讲师目录摘要 ........................................................................ 0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ABSTRACT ............................................................... 0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第一章文献综述............................................ 0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1.1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及其自组装材料的发展和应用0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
1.2嵌段共聚物的聚合方法 ........................................... 1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
1.2.1 活性聚合................................................................ 1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
1.2.2缩聚法..................................................................... 1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
1.3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 ................................... 2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
1.3.1两亲嵌段共聚物自组装 ........................................ 2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
1.3.2两亲嵌段共聚物自组装胶束化机理 .................... 5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改性的多壁碳纳米管的制备*王国建,陶春锋,董玥(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092)摘要:通过对碳纳米管进行表面改性制得具有引发AT RP反应活性的碳纳米管(M WNT-Br),以MWNT-Br作引发剂经过两次AT RP反应将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和聚甲基丙烯酸特丁酯(PtBMA)先后接枝到多壁碳纳米管表面制得两亲性嵌段共聚物接枝的碳纳米管(M WNT-PVP-b-PtBM A),用红外光谱、热失重和透射电镜对两亲性碳纳米管进行了表征。
并考察了修饰前弱亲油性的纯碳纳米管、酸化后亲水性的碳纳米管和修饰后两亲性碳纳米管这3种碳纳米管在水和氯仿形成的两相体系中的分散情况,观察到所制备的两亲性碳纳米管能够均匀分散在油水两相界面上。
关键词:碳纳米管;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甲基丙烯酸特丁酯;两亲性;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中图分类号:O632.7;TB3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731(2007)06-1022-051引言碳纳米管因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力学、电学性能,自被发现以来很快就成为了物理、化学、以及材料等许多领域的研究热点[1~5]。
然而由于目前基本找不到一种溶剂可以使碳纳米管很好地溶解或分散,极大的限制了碳纳米管在各领域中的应用。
但是碳纳米管本身具有一定的反应活性,可以通过某些化学反应将高聚物接枝到碳纳米管上,从而提高碳纳米管在溶剂中的分散性,开拓碳纳米管在各领域中的应用。
不同链段形成的嵌段共聚物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质,其中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研究近年来在科学界和工业界得到广泛的关注。
这类聚合物已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如可用作乳化剂、结晶改性剂、悬浮聚合稳定剂、高分子合金增容剂等[6~9]。
如果将两亲性嵌段共聚物接枝到碳纳米管表面,制备一种以碳纳米管为基体的功能材料将会是很有价值的。
在本文中,首先制备了基于碳纳米管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 RP)的引发剂,然后利用这种AT RP反应引发剂反应依次引发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和甲基丙烯酸特丁酯(tB-M A)两种单体聚合[10~12],得到了AB型两亲性嵌段共聚物接枝的碳纳米管,并对该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对其在两相溶剂界面的分散性能进行了观察。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NVP-b-tBMA)的制备
朱丹;黄韩英;王国建
【期刊名称】《建筑材料学报》
【年(卷),期】2002(005)003
【摘要】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合成了聚(乙烯基吡咯烷酮-b-甲基丙烯酸特丁酯)嵌段共聚物.较为详细地研究了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的ATRP反应的聚合规律.结果表明,该聚合过程具有活性可控的特征.用通过ATRP反应获得的分子链末端含有1个溴原子的PVP引发甲基丙烯酸特丁酯(tBMA)进行ATRP反应,制得了P(NVP-b-tBMA)嵌段共聚物.
【总页数】5页(P248-252)
【作者】朱丹;黄韩英;王国建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092;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092;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09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0631.6
【相关文献】
1.三嵌段共聚物自组装法制备两亲性Janus粒子 [J], 包海峰;何瑾馨;张韡;董霞
2.两亲性嵌段共聚物改性单壁碳纳米管的制备 [J], 周雪;欧阳五庆;申方超;魏云鹏;杨秋金
3.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b-聚乙烯吡咯烷酮自组装制备多孔材料∗ [J], 李营;韩晗;袁金芳
4.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调控制备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纳米胶束及其载药性能 [J], 吴梓斌;徐德忠;冷欣;苗庆显;肖旺钏
5.PCL-b-PHEAA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制备与表征 [J], 耿凤洁;刘浩;刘玉坤;刘文涛;何素芹;朱诚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va嵌段共聚物PVA嵌段共聚物简介PVA嵌段共聚物是一种特殊结构的共聚物,其分子链由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嵌段组成。
嵌段共聚物的结构由于其特殊的分子链排列,使其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和应用潜力。
1. PVA嵌段共聚物的结构特点PVA嵌段共聚物的分子链中含有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嵌段,这些嵌段在分子链上交替排列,形成均匀的结构。
这种结构使得PVA嵌段共聚物具有较高的分子链排列度和特殊的分子链排列方式,进而影响其性质和应用。
2. PVA嵌段共聚物的合成方法PVA嵌段共聚物的合成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方法包括原位嵌段聚合法、后期接枝法和交联嵌段共聚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调控反应条件和嵌段的比例,实现对PVA嵌段共聚物的结构和性质的调控。
3. PVA嵌段共聚物的物理性质PVA嵌段共聚物的物理性质受到分子链结构的影响。
由于其特殊的分子链排列方式,PVA嵌段共聚物具有较高的熔点和热稳定性,同时还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和可加工性。
此外,PVA嵌段共聚物还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这些性质使其在光电子器件、医疗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4. PVA嵌段共聚物的应用领域PVA嵌段共聚物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质,在多个领域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材料领域,PVA嵌段共聚物可以用于制备高强度纤维、高温胶粘剂和高性能塑料等。
在能源领域,PVA嵌段共聚物可以作为电池材料、储能材料和催化剂载体等。
在生物医学领域,PVA嵌段共聚物可以应用于药物传输、组织工程和生物传感器等方面。
5. PVA嵌段共聚物的研究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PVA嵌段共聚物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研究人员通过改变嵌段的种类和比例,探索不同结构的PVA嵌段共聚物,以期获得更好的性能和更广泛的应用。
此外,还有研究致力于改进PVA嵌段共聚物的合成方法,以提高合成效率和控制结构。
这些研究为PVA嵌段共聚物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
总结:PVA嵌段共聚物作为一种特殊结构的共聚物,具有独特的分子链排列方式和优异的性质。
P(VP-b-DLLA)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自组装1汤伟1, 2,刘忠文1, 2,刘昭铁1, 21应用表面与胶体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2)2陕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西安(710062)E-mail: ztliu@摘要:以萘钠为引发剂,以聚乳酸(PDLLA)为疏水链段,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为亲水链段,采用阴离子聚合方法合成了新型P(VP-b-DLLA)两亲性生物可降解嵌段共聚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谱(1H-NMR)、热重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合成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进行了表征。
采用透射电镜(TEM)、动态激光光散射(DLS)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技术研究了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中的自组装行为。
关键词:可生物降解材料,阴离子聚合,自组装,P(VP-b-DLLA) 嵌段高分子中图分类号:TB3831.引言通过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性能,可形成具有特定纳米结构的生物医用材料,其中研究最多的,也较早的是以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中进行自组装形成的胶束做为药物输送材料,尤其生物可降解嵌段共聚物材料由于其具有良好的降解能力和环境友好性,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作为药物载体,已成为高分子科学和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1]。
嵌段共聚物在溶液中通常仍保持其不同嵌段间的不相容性,其分子在选择性溶剂中具有较强自组装能力,通过对聚合工艺的控制,亲水和疏水链段的比例调节,能形成不同形貌的胶束,在选择性溶剂中进行自组装形成胶束以承载药物,成为近年来倍受关注的纳米药物载体。
聚乳酸(PDLLA)作为一种可生物降解的热塑性聚酯,已成为当前生物医学领域和组织工程中最有前景的高分子材料之一。
由于其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可塑性和加工成型性强,在自然环境中可完全生物降解,对环境友好,且降解产物能参与人体代谢,在药物控制释放和医用材料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嵌段共聚物自组装自组装(self-assembly),是指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基本结构单元自发形成有序结构的过程,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小到分子晶体,大到天体系统,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视为自组装行为,自组装的概念在越来越多的学科中以不同的风格和侧重点得到应用。
嵌段共聚物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自组装。
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可以产生如球状、柱状、双连续结构、层状、囊泡以及其他复杂多层次的组装体。
其原理与两亲性小分子的自组装极为相似,但相较于小分子组装体而言,聚合物的组装体因为其独特力学与物理性质而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与耐久性。
01原理及影响参数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过程受到混合焓和混合熵的共同驱动。
具有不同化学组成的链段通过化学键连接起来,由于热力学不相容,相同的链段趋向于聚集在一起,减少与不同链段之间的接触,当不同链段的界面处面积最小时,体系达到最低能量;从熵的角度来考虑,聚合物的分子链趋向呈无规线团状。
这两种竞争关系最终使体系达到平衡状态。
不同组成的链段由于共价键的存在,不能完全分离,从而发生尺寸在几到几十纳米范围的分离,即微相分离。
随着链段组分的变化,嵌段共聚物的微相分离结构包括球状相、柱状相、双连续结构、层状相等,如图所示。
AB 嵌段共聚物组成改变时平衡条件下的形貌以AB 嵌段共聚物为例,嵌段共聚物的微相分离主要考虑三个参数:(1) A 和 B 嵌段的体积分数(fA 和fB,fA + fB = 1);(2)总聚合度N(N = NA + NB);(3) Flory-Huggins 相互作用参数,这个参数表示链段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确定A 嵌段和 B 嵌段之间的不相容程度,其值与链段之间分离强度成正比,与温度的关系见式:02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理论关于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的理论有很多,典型的如强分凝理论和弱分凝理论,根据嵌段共聚物的Xn值与有序-无序相转变时的临界值二者之间的差值,将AB 两嵌段共聚物的相分离划分为三个区域:弱相分离区、强相分离区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相分离区。
双刺激响应型纳米载药系统的构建及性能贾梦虹;任天斌【摘要】采用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为亲水段,聚赖氨酸(PzLL)为疏水段,通过二硫键和碳氮双键串联桥连合成了两嵌段共聚物(mPEG-CN-SS-PzLL),其中的二硫键具有还原敏感性,碳氮双键具有pH酸敏感性.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等手段测试分析了产物的化学结构.将聚合物通过透析法自组装制备得到双刺激响应型纳米载药粒子.结果表明:该纳米载药粒子的药物包封率较高,达到52%.该载药系统在还原环境或酸性环境下具有良好的体外释药性能.【期刊名称】《功能高分子学报》【年(卷),期】2015(028)001【总页数】6页(P85-90)【关键词】谷胱甘肽敏感;pH敏感;双刺激响应;纳米粒子【作者】贾梦虹;任天斌【作者单位】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092;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0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3化疗法是目前癌症治疗的主要方法,然而目前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化疗药物的疗效因为耐药性的出现而大打折扣。
耐药性产生的机理与药物释放转运蛋白(如P糖蛋白等)的调控有关,相关数据表明耐药性成为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12]。
到目前为止,相关专家已提出了大量的解决方案,包括直接抑制药物转运蛋白的过表达、基因沉默、转录水平上的调控以及药物包载[35]。
目前,聚合物纳米粒子包载药物的方法是解决耐药性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68],以纳米粒子作为药物载体包裹的药物可避免耐药细胞的识别,使药物在病灶处有效聚集。
刺激响应型纳米粒子可以在外界信号刺激下产生物理或化学变化,包括分子链结构、溶解性、表面结构、溶胀、解离等行为,以达到释放药物的目的,从而实现药物的可控释放,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910]。
根据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的差别而设计的具有刺激响应性的纳米载体材料是目前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1112]。
基于二硫键在还原环境下可以断裂的性质而设计的敏感性载体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已被广泛应用于脱氧核糖核酸(DNA)的传输载体。
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结构研究嵌段共聚物是一种由两个或更多互不相容的聚合物组成的聚合物。
这些互不相容的聚合物块被称为嵌段,它们会自组装成特定的结构。
研究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结构对于理解聚合物材料的性质和设计新型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结构的研究进展,并讨论其在材料科学和应用领域的潜在应用。
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种类型的结构上:球形胶束和片状结构。
球形胶束是由互不相容的嵌段共聚物链聚集而成的微米级水滴。
这种结构的形成是由于嵌段共聚物链的互相排斥性以及溶剂的存在。
嵌段共聚物链中亲水嵌段会在水中形成亲水层,而疏水嵌段则会成为内核,从而形成球形胶束结构。
这种结构在纳米粒子制备、生物医学领域以及纳米催化剂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片状结构是另一种常见的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结构,它由平行排列的嵌段共聚物链构成。
这种结构通常称为层状结构,由于嵌段共聚物链中的互相排斥作用,链段会自发地排列成层状结构,形成一种堆叠的模式。
层状结构在纳米级别上具有周期性,将会在特定条件下形成周期性的纳米层状结构,称为层状液晶。
这种结构在光电领域、纳米传感器和纳米电子器件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结构的研究离不开现代材料科学中的先进技术和实验手段。
其中,小角X射线散射(SAX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是常用的表征手段。
SAXS能够提供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结构的周期性、大小和形状等信息。
TEM则能够观察到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结构的直接形貌,从而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这种结构的形成机制。
在实际应用方面,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结构在纳米材料合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控制嵌段共聚物链的长度和分子量,以及改变嵌段的亲水性和疏水性,研究人员能够调控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结构的形成和性质。
这种调控能够用于设计新型的纳米材料,例如纳米球、纳米线和纳米薄膜等。
这些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催化剂、纳米传感器、能量存储和生物医学等领域。
嵌段共聚物模板法制备四氧化三铁与WO3复合纳米嵌段共聚物模板法制备Fe3O4与WO3复合纳米材料院 (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材料物理学号: 指导教师:2012年7月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嵌段共聚物模板法制备Fe3O4与WO3复合纳米材料专业材料物理学号 1083510113学生指导教师答辩日期2012.07.05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姓名:程晓院 (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材料物理班号:1083510113任务起至日期: 年月日至年月日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嵌段共聚物模板法制备Fe3O4与WO3复合纳米材料立题的目的和意义:首次利用嵌段共聚物模板法合成Fe3O4与WO3复合纳米材料,兼备了WO3与四氧化三铁纳米材料的性能优点,与嵌段共聚物模板法合成纳米材料形态可控、周期可调等优点,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要求与主要内容: 能够合成形态可控、周期可调的PS-PAA与PS-b-P4VP嵌段共聚物模板,并且利用模板合成Fe3O4与WO3复合纳米材料。
每一步均用AFM进行形貌观察,利用PS-PAAPS对最后样品进行成份检测,得到其中的W元素与Fe元素分别以WO3和四氧化三铁的形式存在。
进度安排: 2010.11-2010.12 准备实验材料与文献阅读2011.01-2011.02摸索初步试验数据并制备出能够吸附Fe3+的PS-b-P4VP模板2011.02-2011.03 制备形态可控、周期可调的Fe3O4与WO3复合纳米材料2011.04-2011.05 撰写论文同组设计者及分工:独立完成,无同组人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教研室主任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摘要四氧化三铁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磁性材料,其广泛用于磁记录材料、催化、生物医药、微波吸收材料等方面。
氧化钨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由于具有适当的禁带宽度使其无论在光致变色、气敏和光催化等方面具备极大的应用潜力。
PLLA与sPCLPLLA星型嵌段共聚物结晶行为研究花蕾;沈敏君【摘要】通过氢谱核磁共振(1 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数据证明成功合成了星型聚己内酯聚乳酸嵌段共聚物(sPCLPLLA)。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聚乳酸(PLLA)/sPCLPLLA共混样品的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混入了sPCLPLLA后,PLLA/sPCLPLLA共混样品结晶度大幅提高;动态热力学分析(DMA)表明,共混样品中 PLLA 结晶度的提高导致了PLLA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提高。
%Star shaped block copolymer Poly (ε-caprolactone-block-l-lactide) (sPCLPL-LA)is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by Prot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1 HNMR) and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GPC)data.The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of poly(L-lac-tide)(PLLA)/sPCLPLLA blends was studied by DSC.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dition of sPCLPLLA into thePLLA/sPCLPLLA can greatly improve crystallinity of PLLA/sP-CLPLLA blends.Additionally,it is found that the increased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of PLLA in PLLA/sPCLPLLA blends detected by Dynamic Thermomechanical Analysis (DMA)is also ascribed to the increased crystallinity of PLLA.【期刊名称】《现代塑料加工应用》【年(卷),期】2016(028)002【总页数】5页(P20-24)【关键词】星型嵌段共聚物;结晶;聚己内酯【作者】花蕾;沈敏君【作者单位】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教研室,浙江嘉兴,314000;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教研室,浙江嘉兴,314000【正文语种】中文聚乳酸(PLLA)由于其生物可降解性能和生物适应性成为最有发展前景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之一,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医学、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特别是在生物医学领域中,但是PLLA硬且脆的性质限制了其作为工程材料在工业领域应用[1],所以选择一种合适的聚合物与PLLA进行共混,是改善PLLA性能的有效方法。
嵌段共聚物修饰多壁碳纳米管
王国建;王可伟;邱军
【期刊名称】《新型炭材料》
【年(卷),期】2010(25)6
【摘要】为了改善多壁碳纳米管的分散性,通过丙烯酸和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的酯化反应将双键引入到碳纳米管的表面,同时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合成端基为卤素的苯乙烯-b-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嵌段共聚物,并通过对双键的加成反应,将嵌段共聚物引入到多壁碳纳米管的表面,实现了碳纳米管的化学修饰.通过FTIR、TGA和TEM技术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嵌段共聚物通过共价键接枝到碳纳米管表面,其含量为42.9%,平均约277个碳原子接枝一条聚合物链;修饰后的MWCNTs在乙醇中分散良好.
【总页数】5页(P426-430)
【作者】王国建;王可伟;邱军
【作者单位】先进土木工程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092;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092;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09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127.1+1
【相关文献】
1.两水亲性嵌段共聚物修饰Fe3O4磁纳米粒子的合成及表征 [J], 齐印;袁金芳;高青雨
2.两亲性嵌段共聚物改性的多壁碳纳米管的制备 [J], 王国建;陶春锋;董玥
3.两水亲性嵌段共聚物修饰Fe_3O_4磁纳米粒子的一步合成及性能表征 [J], 袁金芳;齐印;高青雨
4.超支化聚乙烯-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对多壁碳纳米管表面非共价改性作用研究 [J], 韩盛伦;王召君;陈枫;徐立新;钟明强
5.嵌段共聚物非共价修饰碳纳米管/环氧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 [J], 栾静繁;张爱波;赵纯颖;孙黎;唐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