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个人缴存住房公积金利弊分析论文

个人缴存住房公积金利弊分析论文

个人缴存住房公积金利弊分析论文
个人缴存住房公积金利弊分析论文

个人缴存住房公积金利弊分析

摘要:随着住房公积金政策在我国逐步完善,住房公积金已成为解决一部分城镇居民的住房问题的渠道之一,但实施了十多年的住房公积金政策对于缴存者而言,有何利弊?本文对住房公积金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贷款

从1991年5月,上海市借鉴新加坡公积金制度的经验,率先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到1999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全国统一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并在该条例实施了3年后即2002年国务院结合实际对该条例作了相应的修改,住房公积金政策在我国逐步完善。但住房公积金作为一项必须强制执行的政策,对于缴存者个人而言,有何利弊?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住房公积金

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住房公积金由职工个人和职工的工作单位共同缴纳,属于职工个人所有。

二、个人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利处

1.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优势

(1)公积金贷款利率优惠

2008年以来,公积金贷款利率和商业贷款利率都进行了三次调整,调整后的公积金贷款利率为五年期为4.05%,五年以上为4.59%,商业贷款利率三至五年为7.02%,五年以上为7.2%,即使算上购买首套住房商贷优惠利率为现基准利率的0.7倍,三至五年仍然4.914%,五年以上为5.04%;根据以上的利率,以50万元,贷款20年为例计算如下:

由上表可得公积金贷款支付利息是最低的。

(2)公积金贷款对房龄限制较灵活。

商业贷款对于房屋年龄的限制有严格要求,大部分银行对于85年以前的房屋不予贷款,并且贷款年限随着房龄的增长而降低。而公积金贷款对于房龄的限制较为灵活,房龄与贷款年限相加不超过50年即可。

2.住房公积金免征个人所得税

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的相关规定,职工每月所缴纳的住房公积金是从税前扣除的,也就是说住房公积金是不用纳税的。因此职工可以在规定范围内通过增加自己缴纳的住房公积金来降低工资总额,从而减少应当交纳的个人所得税,将个人所得税转化为自己可以长期拥有的金融资产。

三、个人缴存住房公积金要承担的成本和风险

1. 机会成本

国家法规对住房公积金的提取使用作了一定的限制。如,只有在购买、建造、翻建或大修具有所有权的自住住房的;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离休、退休(或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等条件下方可提取。另对住房公积金的存款利率,目前执行的标准为“住房公积金存款,当年归集的,仍按结息挂牌公告的活期存款利率计息,按年计息;上年结转的仍按结息日挂牌公告三个月整存整取存款利率计息,按年计息;”依此可见,一般人们缴存的公积金存款须固化在银行较长时间并在此期间只有较低的利息收入,从而丧失运用该笔资金获得其他投资高收益的可能性,至少丧失了同期存款的利差。

2.公积金贷款申请程序复杂

公积金贷款与商业贷款相比,公积金贷款更为复杂。借款人申请公积金贷款,需要接受公积金管理中心和银行的双重审查。因此,借款人为了一笔贷款,需要在管理中心--商业银行--抵押登记机关来回奔波。目前个人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借款人除需要向住房管理中心提供相当完整的能够证明个人户籍、婚姻、收入、购房合同、抵押担保等资料外,还必须提供所购住房房屋开发商的“五证一书”,而许多购房人由于在规定的时间内拿不到相关资料而被拒绝。

3. 通货膨胀风险

一般来看,通货膨胀呈上涨态势,而个人在就业年龄期间内一直在不断地存储公积金,通常超过了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如果缴存者在此期间不准备买房,而市场利率和通货膨胀常常会不断波动,公积金存款就有贬值的可能。

4. 偿付风险

由于监督机制不健全,违规使用、挪用公积金的现象屡有发生。2004年,原陕西省住房基金管理中心培训部部长马怀礼等三人利用职务之便挪用住房公积金2800万元炒股一案;衡阳2.53亿元住房公积金被挪用……。少数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坐吃利差,或把住房公积金大量用于城市建设,或挪用到与住房无关的项目上,据调查,有些城市的违规使用比率达60%D80%,混乱的管理加大了公积金贷款的风险。这些方面导致个人要承担住房公积金不能按时偿付的风险。根据以上分析,已经实施了十多年的住房公积金政策的确使部分人受惠,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和缺陷,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和缺陷,对降低住房公积金的缴存风险和成本,维护住房公积金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 1999年4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62号发布

[2] 应红,《中国住房金融制度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3] 王慎行,住房公积金避税的决策分析,《当代经济》,2006年11期返回查字典首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