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案例分析教材
- 格式:ppt
- 大小:7.01 MB
- 文档页数:37
建筑工程施工正面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本文将以某大型地产项目的建筑工程施工为案例,对其正面施工过程进行分析。
该项目位于国内某一发达城市中心地段,总投资额超过数亿元人民币,包括高层住宅、商业综合体和公共配套设施等建筑。
该项目采用总承包模式进行施工,由一家具有丰富经验和良好口碑的建筑施工公司承建。
施工期间,项目组坚持在尊重设计师意图的基础上,注重施工质量、安全和环保等核心价值,同时积极协调各参与方,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2. 施工管理该建筑工程施工采用了先进的施工管理模式。
首先,项目组成立了由专业施工管理人员组成的团队,负责项目的整体施工管理和协调,包括施工计划的制定、现场作业的安排、安全生产的监督、质量验收的组织等。
其次,项目组引入了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施工进度、质量检查、材料使用等方面进行了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提高了管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再次,项目组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业主代表等各参与方进行了密切合作,及时解决了方案变更、工程进度等问题,确保了施工进程的顺利进行。
3. 施工技术在施工技术方面,该项目采用了先进的施工方法和设备。
首先,在基础施工方面,采用了大型钻孔机进行了桩基施工,提高了地基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其次,在结构施工方面,采用了先进的模板架设技术和自动化施工设备,提高了混凝土浇筑效率和质量。
再次,在室内装修方面,采用了新型的建筑材料和装修工艺,改善了室内空气质量和舒适度。
最后,在外立面施工方面,采用了节能材料和绿色技术,提高了建筑的节能性和环保性。
4. 施工质量该建筑工程施工在质量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首先,项目组严格执行了国家和地方有关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了施工过程的合法合规。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项目组采用了细致周到的施工方案和验收标准,对每一个施工细节和节点进行了全面检查和把关,确保了施工质量的可控可靠。
再次,项目组注重了材料和设备的选择和使用,引进了高品质的建筑材料和先进的施工设备,提高了施工质量的保障能力。
公共建筑案例分析—苏州博物馆班级:13建筑学3班姓名:杨林青学号:1310641320摘要在公共建筑案例分析中,本文选择了文化类的公共建筑—苏州博物馆新馆。
并通过杭州美院民艺博物馆加以辅助分析。
通过两者做个比较,以便更好的理解。
文章内容通过对建筑设计师;对建筑本身的历史环境关系、法规控制、功能和指标要求、造型构思、空间效果、立面材料风格和细节设计等方面;对建筑的独到之处和自己的体会来逐步进行分析。
关键词:苏州博物馆贝聿铭建筑特点AbstractI n public building case analysis, this paper chose the culture of new public buildings - suzhou museum. And through the hangzhou academy aided analyses folk art museum. By compare the two,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Article through to the architect; The relationship of historical environment, regulation control of the building itself, function and index requirements, design conception, space effect, the facade material style and detail design, etc; For building is unique and his own experience to gradually for analysis.Key words: suzhou museum、Pei 、architectural features目录一、绪论二、案例所选建筑1)苏州博物馆新馆2)杭州美院民艺博物馆三、第一章:设计者的设计理念1)贝聿铭2)隈研吾四、第二章:案例分析1)历史环境关系2)法规控制3)功能和指标要求4)造型构思5)空间效果6)立面材料风格7)细节设计五、第三章:建筑的独到之处1)苏州博物馆新馆2)杭州美院民艺博物馆六、第四章:体会和收获绪论时间,能够过滤许多浮躁喧哗的现象,能够沉积一些厚实本质的东西。
公共建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共建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功能,掌握其设计原则和施工技术。
2. 使学生掌握公共建筑在城乡规划中的作用,理解其与环境的关系。
3.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公共建筑的发展历程,认识不同时期的建筑特点。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设计原理和建筑技术进行公共建筑设计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分析公共建筑案例,评价设计方案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建筑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创新设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公共建筑的兴趣,培养其热爱建筑、热爱生活的情感。
2. 引导学生关注公共建筑的社会价值,认识到建筑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其在设计过程中学会沟通、合作、分享。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掌握公共建筑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设计能力、审美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其热爱建筑、关注社会发展的情感态度,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具备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能够阐述公共建筑的基本概念、分类、功能及其设计原则。
2. 能够分析公共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进行合理的建筑布局设计。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公共建筑案例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4. 能够独立完成公共建筑设计的初步方案,并进行口头或书面汇报。
5. 能够积极参与团队协作,与同学共同完成设计任务,分享设计心得。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公共建筑基础知识1. 公共建筑的概念、分类及功能。
2. 公共建筑设计原则及施工技术。
3. 公共建筑与城乡规划的关系。
第二部分:公共建筑案例分析1. 国内外经典公共建筑案例介绍。
2. 分析案例的设计原理、建筑风格及施工技术。
3. 评价案例的优缺点,探讨改进措施。
第三部分:公共建筑设计实践1. 设计原理的应用,进行公共建筑初步设计方案制定。
2. 建筑布局、空间组织、形态创意等方面的实践训练。
公共建筑交通流线分析案例公共建筑;交通流线;功能分区;关系探讨老子的道德经提到过“埏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只有依据使用功能来建造建筑,只有符合人性化的使用需求来设计才能是一个好的建筑。
公共建筑作为城市建设的基本元素之一,它在城市活动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人们对公共建筑的要求也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追求建筑的流线美,这就需要设计人员把握好建筑功能与交通流线之间的契合点,设计的建筑交通流线形式适合于功能的要求。
1、拉萨市委党校工程简介拉萨市委党校项目基地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东城新区书山路以北,梅香路以西,是由一幢六层综合教学楼,两幢五层学员住宿楼,一幢六层教职工住宿楼及一幢两层食堂兼礼堂组成的建筑群体。
项目用地面积4931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9708.98平方米,其中地上总计容建筑面积28011.55平方米,容积率0.57。
考虑到党校这样一个公共建筑的特点,在空间设计上我们大多采用三面围合的方式,既体现藏式建筑的特征又符合党校的使用要求。
整体空间以开阔的广场、林荫大道、集会广场和南侧静思园形成一个空间的主流线,形成基地最强烈的一条流线。
规划以中心路为主的流线规划模式,并对城市开放,不仅仅是对城市景观及空间的贡献,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开放,积极的形象。
结合运动区和建筑物间的小绿地形成一个大小有序、尺度适宜、开阖收放的一系列建筑外部空间,满足不同时段、不同人群的空间需求。
2、公共建筑的交通流线分析2.1交通的流线类型交通的流线类型分为公共交通人流线、内部工作流线和辅助供应交通流线。
公共交通人流线指的是建筑物主要使用者的交通流线是根据使用对象的不同和人流的构成不同分别组织、相互划分。
根据建筑物的不同类型,其交通流线也可划分为集中式和自由式两种,集中式的特点是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能够快速的集聚和疏散建筑物内的人流量;自由式流线的特点是在满足各种使用功能要求的基础上,能够有序的解决大量人流的进出问题。
七、避难及救援设施
◆避难层(间)
◆直升机救援平台
◆消防电梯
◆救援窗口
3、消防电梯消防电梯是火灾情况下运送消防器材和消防人员的专用消防设施。
防火检查中,通过对消防电梯的设置数量、前室、消防电梯井和机房、电梯配置等检查,核实消防电梯的设置是否符合现行国家工
【2017年】某高层建筑,设计建筑高度为68.0m,总建筑面积为91200m²。
标准层的建筑面积为2176m²,每层划分为1个防火分区;高层主体建筑设置了1部消防电梯,从首层大堂直通至顶层;消防电梯的前室在首层和三层采用防火卷帘和乙级防火门与其他区域分隔,在其他各层均采用乙级防火门和防火隔墙进行分隔。
该高层建筑的室内消火栓箱内按要求配置了水带、水枪和灭火器。
享
八、建筑装修与保温系统
建筑内装修1、装修分类
设置项目设置要求
使用的部位和功能
1.为顶棚装修材料、墙面装修材料、地面装修材料、隔断装修材料、固定
家具、装饰织物和其他装饰材料等七大类。
2.民用建筑中建筑内部装修主要包括:顶棚、墙面、地面、隔断的装修,以
及固定家具、装饰织物、固定饰物等
3.工业厂房中建筑内部装修主要包括:顶棚、墙面、地面和隔断的装修
设置项目
设置要求特殊场所1、建筑内部装修不应擅自减少、改动、拆除、遮挡消防设施、疏散指示标志、安全出口、疏散出口、疏散走道和防火分区、防烟分区2、建筑内部消火栓箱门不应被装饰无遮挡,消火栓箱门四周的装修材料颜色应
与消火栓箱门的颜色有明显区别或在消火栓箱门表面设置发光标志
3、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的顶喷、墙面不应采用影响人员安全疏散的镜面反光材料
武亚文。
九个公共设施案例分析目录一、公共信息设施——标识设施二、公共交通设施——公交站点——自行车停放设施三、休息游乐设施四、商业服务设施——售货亭五、公共管理设施——树池篱六、公共照明设施——广场照明七、公共卫生设施——垃圾箱八、公共配景设施——景观雕塑九、无障碍设施——无障碍卫生设施一、公共信息设施——标识设施一、标识设施——指在城市公共空间利用建筑、构筑物、场地、空间等设置的给人行为指示的公共服务设施。
具有显著的记号作用和通俗易懂的特点。
二、标识设施包括的内容:指示牌、门牌标识、路名指示牌、大楼指示系统、商业招牌、公交车站牌、交通信息屏、导游图等。
三、形式:屋顶塔式、独立式、地面固定式、壁面固定式、悬挂式等。
四、设计要点:1.醒目度。
即在视野中,标志较其背景更容易引起注意的程度。
醒目度主要考虑的内容是标识牌本身及其背景之间的关系。
在标识牌的规划设计中标识牌与周围环境的统一协调是标识设计的整体目标。
但标识不能过分与环境中各元素类似,其要具有足够的可识别性。
在旅游的过程中,能够明确的看到各种标识牌可以给游客节省寻找各种信息的时间,使游客的游览过程更顺利,节省游客时间,保护了游客的利益。
2.觉察。
即人的视觉系统从视野中感受到刺激的能力。
标识系统的功能主要在于传达信息,而信息传播是视觉传达的中心主题。
同时,与视觉传达有关的各要素中最重要的即是“色彩”,不同的颜色可以引发人们不同的联想,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反应。
因此在标识设计创作中,不但要有主观性色彩的积淀和经验,而且要理性地运用各种色彩为标识设计服务。
3.视角。
即从观察者眼睛向标志长轴方向两端点的连线所夹的角。
景区标识的视角主要有平视、仰视、俯视、鸟瞰四种。
平视的效果给人感觉便捷、规则、有序;仰视的效果给人感觉稳定、雄伟、高大具有较强的震撼力和标志性;俯视时标识给人一种随意、亲切的感受;平视视距是标识高度的1.5~2倍时,旅游者容易看清标识内容,把握标识全貌。
2015-2016 世界景观佳作鉴赏公共建筑优秀景观案例分析案例名称:塔比亚特桥姓名:阮林班级: 景观建筑设计学号:20121150124作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来说,越来越多的高楼建筑已经将我们的生活严严实实的围合在其中, 人们似乎感觉到已经与大自然渐行渐远,而城市中的绿地、公园及景观广场是我们唯一能近距离接触到的自然和绿色。
人们在钢筋混凝土的建筑中呆久了, 都习惯到楼下的广场或者周边的公园散散步,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绿色气息, 放松一下心情。
当然不同的广场和公园也会给人不同的感受。
因此很多的设计师在景观类的设计中经常会引入些雕塑、水体、植物花卉造型及一些相应的构筑物。
并恰如其分的将他们很巧妙的联系在一起, 形成一个整体, 以此来满足人们对生活的需求,而在中国诸多的大中城市中没有很好规划和设计的大小景观广场还有很多。
这一景观位于伊朗首都德黑兰的北部地区,是典型的城市公共建筑景观,该桥是伊朗境内迄今为止建造的最大的人行天桥。
它连接两个公园,横跨城市内一条主要的高速公路.大桥全长大约270米,包含一个三维架构,这个三维架构位于两个不同的水平面上,架构的形状是树状的。
伊斯法罕是伊朗最著名的旅游胜地,也是波斯(现伊朗)之前的首都,促进了这个令人惊叹的桥梁的诞生.是在16世纪的萨法维王朝建立的,那时该城市是伊斯兰艺术和文化的中心. 所以毫不惊奇这个高技术的获奖结构出现在伊朗的首都——德黑兰。
令人惊奇的是这座桥是由一位年轻的女士设计。
Tabiat桥是建筑师Leila Araghian的第一个项目。
她在五年前还是一个学生的时候就设计Tabiat桥位于德黑兰的北部,称为Abbas Abad Lands的区域上;该区域有559公顷,主要是像图书馆和博物馆这样的文化空间以及公共公园.这座桥是为行人提供两个公园(这两个公园被高速公路切断)之间的通道而建造的,把西面的Abo Atash公园和东面的Taleghani公园连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