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总布置设计(全)
- 格式:pdf
- 大小:2.00 MB
- 文档页数:50
汽车总布置设计主要内容一、汽车总布置设计概述二、汽车前舱总布置三、汽车底盘总布置四、汽车车身总布置五、运动校核六、性能计算一、汽车总布置设计概述¾汽车总布置设计的含义:在汽车的总体方案确定后,要对总成和部件进行空间布置,并校核初步选定的各部件结构和尺寸是否符合整车尺寸和参数的要求,使其达到最佳组合,得到合理的总布置方案。
¾汽车总布置的主要内容:布置的内容布置的项目空间布置(人机分析、法规校核)发动机、传动系的布置;悬架、轮胎的布置;座椅布置;踏板、变速杆等驾驶操作系统的布置;载货空间的布置;燃料箱、备胎的布置;车身及内、外饰件的布置性能相关项目布置油耗燃料箱容量制动性能质心位置、轮胎尺寸操纵稳定性轴距、转向器的位置、方向盘行程NVH性能传动轴夹角、发动机悬置、空滤器、消声器容量、排气吊挂、后视镜、仪表板横梁空气动力性能发动机罩前端高度、前风窗倾斜角、后风窗倾斜角、扰流板、空气进出风口机动性轮距、轴距、前后悬、转向齿条行程发动机冷却前格栅型式、散热器尺寸、前端开口面积¾汽车总布置的具体内容:¾整车总布置流程:¾整车坐标系:GB/T19234-2003¾整车总布置基准:1)车架上平面线(或车身地板主平面线);2)前轮中心线;3)汽车中心线;4)地面线;5)前轮垂直线¾整车总布置图:¾整车总布置图:二、汽车前舱总布置1)确定动力总成布置位置、安装角度。
2)发动机附件布置:进气系(空滤器、进气管)、排气系(前管、催化器)、冷却系(水箱,冷却液罐)、供油系(油泵、燃油滤清器、管路)等3)制动总泵、离合器总泵布置。
4)管路布置:冷却、空调、动力转向、制动、燃料等5)线束布置:电器线束、控制拉线等6)其它布置:ECU、冷凝器、蓄电池、ABS控制器、继电器盒、清洗液罐、动力转向液罐等7)前仓布置校核的内容间隙、传动轴跳动等¾准备工作:•前舱车身数模;•动力总成数模:发动机、变速箱;•发动机附件数模:水箱、风扇、前舱内已经固定的部件;•底盘件数模:副车架、转向机、控制臂、前横梁、轮胎等。
汽车总布置设计的内容与步骤汽车总布置设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流程包括管理、设计、组织等方方面面的辅助流程,这一流程的起点为项目立项,终点为量产启动,主要包括5个阶段:一、方案策划阶段通过市场调研对相关的市场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纪录和分析,可以了解和掌握消费者的汽车消费趋势、消费偏好和消费要求的变化,确定顾客对新的汽车产品是否有需求,或者是否有潜在的需求等待开发,然后根据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科学可靠的市场调研报告,为企业决策者的新车型研发项目计划,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与建议。
汽车市场调研包括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产品定位等几个方面。
项目可行性分析是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市场调研报告生成项目建议书,进一步明确汽车形式以及市场目标。
在完成可行性分析后,就可以对新车型的设计目标进行初步的设定,设定的内容包括车辆形式、动力参数、底盘各个总成要求、车身形式及强度要求等。
将初步设定的要求发放给相应的设计部门,各部门确认各个总成部件要求的可行性以后,确认项目设计目标,编制最初版本的产品技术描述说明书,将新车型的一些重要参数和使用性能确定下来。
二、概念设计阶段概念设计阶段开始后就要制定详细的研发计划,确定各个设计阶段的时间节点;评估研发工作量,合理分配工作任务;进行成本预算,及时控制开发成本;制作零部件清单表格,以便进行后续开发工作。
概念车设计阶段的任务主要包括总体布置草图设计和造型设计两个部分。
1.总体布置草图总体布置草图也称为整体布置草图、整车布置草图。
绘制汽车总布置草图是汽车总体设计和总布置的重要内容,其主要任务是根据汽车的总体方案及整车性能要求提出对各总成及部件的布置要求和特性参数等设计要求;协调整车与总成间、相关总成间的布置关系和参数匹配关系,使之组成一个在给定使用条件下的使用性能达到最优并满足产品目标大纲要求的整车参数和性能指标的汽车。
而总体布置草图确定的基本尺寸控制图是造型设计的基础。
汽车总布置设计的内容与步骤1、汽车总布置设计的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总成选型和匹配、整车性能计算、运动学校核、人机工程设计和校核、三维装配、确定设计硬点和设计控制规则。
具体内容包括空间布置和性能相关项目布置。
具体如下表布置的内容布置的项目空间布置(人机分析、法规校核)发动机、传动系的布置;悬架、轮胎的布置;座椅布置;踏板、变速杆等驾驶操作系统的布置;载货空间的布置;燃料箱、备胎的布置;车身及内、外饰件的布置性能相关项目布置油耗燃料箱容量制动性能质心位置、轮胎尺寸操纵稳定性轴距、转向器的位置、方向盘行程NVH性能传动轴夹角、发动机悬置、空滤器、消声器容量、排气吊挂、后视镜、仪表板横梁空气动力性能发动机罩前端高度、前风窗倾斜角、后风窗倾斜角、扰流板、空气进出风口机动性轮距、轴距、前后悬、转向齿条行程发动机冷却前格栅型式、散热器尺寸、前端开口面积2、汽车总布置设计的步骤(1)定义整车结构及外形尺寸。
进行整车总布置时,首先应初步定义汽车的型式(包括轴数、驱动型式、布置型式、车身型式等),然后选择动力及轮胎型号尺寸,接着对整车的外形尺寸进行定义(包括总长、总宽、总高、轮距、轴距、前悬、后悬、最小离地间隙等),另外还需确定汽车的质量参数(2)确定假人百分位,定义H点位置。
整车布置加人一般用95百分位美国男人和5百分位日本女人,躯干角一般前排为25°,后排为23°。
(3)确定眼椭圆、头部包络线。
眼椭圆定义按SAE J 941进行,头部包络线做法按SAE J 1052的规定。
头部包络线完成后,顶盖的最低高度可确定。
(4)进行前视野校核。
按GB11562的规定,对效果图进行前视野校核。
(5)进行车身零件和总成布置。
根据GB14167,结合效果图初选S值,确定安全带安装点初步范围;根据GB17354,确定前后保险杠的位置范围;根据选定的假人,布置合理的手臂到方向盘尺寸和脚到踏板的尺寸,从而确定方向盘中心位置及踏板位置,参考GB/T 17876;根据车轮跳动的包络线,确定合身轮罩等尺寸;进行车内外零部件的布置。
中重型载货汽车总布置设计规范汽车的总体设计与汽车的使用性能、艺术造型与制造成本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汽车销售的成败,直接影响到汽车的结构、性能及其使用、维修、寿命和使用经济性,所以总体设计在汽车的设计中显得十分重要。
1、汽车总体设计的任务:(1)从技术先进性、生产合理性和目标产品的用途、销售对象、控制成本及生产纲领等出发,正确选择整车性能指标、质量及尺寸参数,提出整车设计方案,为部件设计、选型提供依据。
(2)对各部件进行合理布置和运动校核,使汽车能满足主要性能的要求,使相对运动的部件不会产生相互干涉。
(3)对汽车性能进行精确计算和控制,保证汽车主要性能指标的实现。
(4)协调各总成与整车的关系以及各总成之间的关系。
(5)拟订整车技术文件。
如:整车装调技术条件、产品标准(6)进行各种有关整车的技术综合工作。
如:总布置评审材料的准备;设计计算书(设计计算说明书);项目描述书;试验任务书;零部件技术认证计划。
2、对整车设计师的要求:作为一名整车设计师,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对汽车的有关标准、法规的了解和掌握;(2)对汽车设计、试验知识的掌握和运用;(3)对汽车使用、保养和修理知识的基本了解;(4)对汽车生产工艺的基本了解;(5)对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技术状态及技术水平主要零部件资源的了解;(6)有强烈的经济观念和市场意识,对市场的需求有必要的了解;(7)要有科学的工作态度和严格细致的工作作风;(8)要有协调各种关系的能力和耐心。
3、汽车设计的一般主要原则:汽车的设计原则是解决设计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的指导思想和统一的准则。
其中包括产品设计方针、主要技术—经济要求(对技术先进性、工艺性、继承性、生产成本和零部件互用化的要求),需要考虑哪些变型车;同时要规定在各自使用性能发生矛盾时应优先保证的性能等,对于不同类型的汽车,其设计原则是不相同的,但有一些普遍适用的主要原则,表现在:(1)用户第一原则:汽车是工业品,也可看作艺术品。
汽车总布置设计规范、整车主要参数的确定:1、前悬、后悬、轴距的确定:根据设计任务书提供的车身型号、货厢内部尺寸确定前悬、后悬、轴距的尺寸。
1.1前悬长:主要依据车身前悬及车身布置位置,前翻车身还要考虑车身前翻时与保险杠的间隙。
1.2后悬长:也是确定轴距长度,后悬除要符合法规要求之外,要充分考虑对离去角、质心位置的合理性,车身与货厢的合理间隙,应该保证高位进气在车身翻转时有至少30mm间隙。
2、整车高度的确定:2.1车身高度的确定:车身高度的确定主要受发动机高低位置的影响,发动机高低位置确定之后,应该保证车身地板与发动机最小间隙在30mm以上。
2.2整车高度确定:(既货厢帽檐或护栏高度的确定)221货厢带前帽檐:应保证车身前翻时,车身及附件与货厢帽檐最小间隙大于60mm2.2.2货厢为护栏结构:安全架与车身顶盖高度差:(GB7258规定:载质量为1吨及1吨以上的货车、农用车为70-100mm3、整车宽度的确定:一般来言,车辆的最宽决定于货厢的宽度。
4、轮距确定:4.1前轮距:前轮距的确定实际上就是前桥的选取,前桥的选取主要决定于设计载质量,前轮距主要受车身轮罩的宽度、车轮的偏距影响,并且受到法规(整车外宽不超过 2.5m)的限制,同时要考虑前轮的最大转角。
4.2后轮距:后轮距的确定实际上就是后桥的选取,后桥的选取主要决定于设计载质量,同时再根据货厢的宽度来选取合适的轮距。
、驾驶室内人机工程总布置:1、R点至顶棚的距离:肖102、R点至地板的距离:370±303、R点至仪表板的水平距离:支004、R点至离合器和制动踏板中心在座椅纵向中心面上的距离:750~850 (气制动或带有助力器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此尺寸的增加不大于100)5、背角:5~28°6、足角:87~95°7、转向盘外缘至侧面障碍物的距离:》00 (轻型货车绍0)8、转向盘中心对座椅中心面的偏移量:409、转向盘平面与汽车对称平面间夹角:90±510、转向盘外缘至前面及下面障碍物的距离:为011、转向盘下缘至离合和制动踏板中心在转向柱纵向中心面上的距离:为0012、转向盘后缘至靠背距离:绍5013、转向盘下缘至座垫上表面距离:羽6014、离合、制动踏板行程:€0015、离合踏板中心至侧壁的距离:至016、离合踏板中心至制动踏板中心的纵向中心面的距离:昌1017、制动踏板纵向中心面至通过加速踏板中心的纵向中心面的距离:》0018、制动踏板纵向中心面距转向管住纵向中心面的距离:50~15019、加速踏板纵向中心面至最近障碍物的距离:为020、变速杆和手制动手柄在任意位置时,距驾驶室内其他零件或操纵杆的距离:为0三、底盘总布置:1、车架宽度的确定:1.1发动机安装部位的车架外宽的确定a. 发动机宽度尺寸:特别是在车架纵梁附近的发动机宽度。
汽车设计总布置1. 引言汽车设计总布置是指汽车的整体设计和布局,涵盖了底盘、车身、驱动系统、悬挂系统等各个方面。
一个好的汽车设计总布置能够提高汽车的性能、安全性和驾乘舒适度。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汽车设计总布置的重要性和设计要点。
2. 底盘设计底盘是汽车的基础结构,承载着整个车身和其他重要部件。
在底盘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要点:•底盘刚性:底盘的刚性越高,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操控性就越好。
因此,设计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来提高底盘的刚性。
•悬挂系统:悬挂系统对汽车的悬挂和减震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设计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悬挂系统类型,并进行调校,以提供更好的悬挂性能和驾乘舒适度。
•驱动系统:底盘设计还需要考虑驱动系统的布局,包括前驱、后驱和四驱等不同的驱动方式,以及驱动力的传递和分配方式。
3. 车身设计车身是汽车的外部造型和外壳,它直接影响着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安全性和美观度。
在车身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要点:•空气动力学性能:合理的车身设计能够降低空气阻力,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稳定性。
因此,设计师需要通过设计凹陷和凸起的部位来改善车身的空气动力学性能。
•安全性:车身设计还要考虑碰撞安全性,包括前撞和侧撞等不同情况下的安全性能。
设计师需要通过加强车身结构和使用高强度材料来提高汽车的碰撞安全性能。
•美观度:车身设计还要考虑汽车的美观度和品牌形象。
设计师需要根据品牌定位和市场需求来设计独特而富有识别度的车身外观。
4. 驱动系统设计驱动系统是指汽车的发动机、变速器和传动轴等组成部分。
在驱动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要点:•发动机布局:设计师需要选择合适的发动机布局方式,包括前置、后置和中置等不同的布局方式。
不同的布局方式会影响汽车的重心、平衡性和空间利用率。
•变速器类型:变速器的选择将影响汽车的行驶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设计师需要根据汽车的使用情况和市场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变速器类型。
•传动轴布置:传动轴的布置方式也会影响汽车的性能和舒适度。
汽车总布置设计规范一、整车主要参数的确定:1、前悬、后悬、轴距的确定:根据设计任务书提供的车身型号、货厢内部尺寸确定前悬、后悬、轴距的尺寸。
1.1前悬长:主要依据车身前悬及车身布置位置,前翻车身还要考虑车身前翻时与保险杠的间隙。
1。
2后悬长:也是确定轴距长度,后悬除要符合法规要求之外,要充分考虑对离去角、质心位置的合理性,车身与货厢的合理间隙,应该保证高位进气在车身翻转时有至少30mm间隙。
2、整车高度的确定:2.1车身高度的确定:车身高度的确定主要受发动机高低位置的影响,发动机高低位置确定之后,应该保证车身地板与发动机最小间隙在30mm以上。
2.2整车高度确定:(既货厢帽檐或护栏高度的确定)2.2.1货厢带前帽檐:应保证车身前翻时,车身及附件与货厢帽檐最小间隙大于60mm。
2.2。
2货厢为护栏结构:安全架与车身顶盖高度差:(GB7258规定:载质量为1吨及1吨以上的货车、农用车为70—100mm)3、整车宽度的确定:一般来言,车辆的最宽决定于货厢的宽度。
4、轮距确定:4。
1前轮距:前轮距的确定实际上就是前桥的选取,前桥的选取主要决定于设计载质量,前轮距主要受车身轮罩的宽度、车轮的偏距影响,并且受到法规(整车外宽不超过2。
5m)的限制,同时要考虑前轮的最大转角.4.2后轮距:后轮距的确定实际上就是后桥的选取,后桥的选取主要决定于设计载质量,同时再根据货厢的宽度来选取合适的轮距。
二、驾驶室内人机工程总布置:1、R点至顶棚的距离:≥9102、R点至地板的距离:370±1303、R点至仪表板的水平距离:≥5004、R点至离合器和制动踏板中心在座椅纵向中心面上的距离:750~850(气制动或带有助力器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此尺寸的增加不大于100)5、背角:5~28°6、足角:87~95°7、转向盘外缘至侧面障碍物的距离:≥100(轻型货车≥80)8、转向盘中心对座椅中心面的偏移量:≤409、转向盘平面与汽车对称平面间夹角:90±510、转向盘外缘至前面及下面障碍物的距离:≥8011、转向盘下缘至离合和制动踏板中心在转向柱纵向中心面上的距离:≥60012、转向盘后缘至靠背距离:≥35013、转向盘下缘至座垫上表面距离:≥16014、离合、制动踏板行程:≤20015、离合踏板中心至侧壁的距离:≥8016、离合踏板中心至制动踏板中心的纵向中心面的距离:≥11017、制动踏板纵向中心面至通过加速踏板中心的纵向中心面的距离:≥10018、制动踏板纵向中心面距转向管住纵向中心面的距离:50~15019、加速踏板纵向中心面至最近障碍物的距离:≥6020、变速杆和手制动手柄在任意位置时,距驾驶室内其他零件或操纵杆的距离:≥50三、底盘总布置:1、车架宽度的确定:1。
汽车总布置设计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介绍一款全新的汽车总布置设计。
通过对汽车内外部布局的优化和合理设计,提供驾乘者舒适的空间和良好的视野,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行车效率。
内部布置设计驾驶舱驾驶舱是汽车内部布置中最重要的部分,其设计直接关系到驾驶者的舒适感和操控性。
我们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人体工程学原理,提供了符合人体曲线的驾驶座椅,并设置了多项可调节功能,以满足不同身高和体型的驾驶者需求。
此外,驾驶舱还内置了具有高分辨率的液晶仪表盘和触摸屏显示器,以提供直观且个性化的驾驶信息和娱乐功能。
通过科技化的界面设计,驾驶者可以方便地操作各种车辆功能,从而提高驾驶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客舱空间为了提供乘客舒适的空间,我们的设计在客舱空间的布置上注重了可调节性和灵活性。
后排座椅支持多种倾斜角度的调整,以适应不同的乘客需求。
此外,客舱还配备了多个储物空间和杯架,方便乘客放置个人物品和饮料。
为了提高空间利用率,我们采用了折叠式后排座椅设计,使得后备箱空间得到最大化利用。
当需要载运大件物品时,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将后排座椅平整折叠,从而扩展后备箱容量。
舒适性和娱乐性为了提供乘坐汽车时的舒适性和娱乐性,我们的设计中加入了多项功能。
首先,座椅采用了舒适的材质,并具有加热和通风功能,以适应各种气候条件和季节。
其次,我们还为乘客提供了后排娱乐系统,包括内置显示屏和耳机插孔。
乘客可以通过触摸屏显示屏选择自己喜欢的电影、音乐等娱乐内容,从而享受愉快的旅程。
外部布置设计外观设计汽车的外观设计是吸引消费者注意和体现品牌特点的重要部分。
我们的设计充分考虑了流线型和动感的外观轮廓,以提高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和视觉吸引力。
采用了大胆而富有辨识度的前脸设计,结合细长的头灯和运动感强烈的车身曲线,使整体造型更具动感和现代感。
同时,我们注重细节处理,打造高质感的车身面料和镀铬饰条,进一步提升汽车的外观品质。
照明系统为了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能见度,在设计中我们采用了先进的照明系统。
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汽车的车身总布置设计是指汽车在整个车身上的各个部位的布置和设计。
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要考虑到车辆的外观和结构上的安全性、实用性以及空气动力学等因素,同时还要满足人体工程学的要求,以提供良好的乘坐舒适性和驾驶操控性。
车头是整个车身的前部,它与车身连接并容纳发动机、散热器等主要零部件。
车头的设计和布置对于整体外观的美观和空气动力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车头设计要考虑到保险杠的位置和形状,以及前大灯、雾灯等前照明设备的布置。
同时,在车头部分还要考虑到发动机的散热和进气系统等因素,以确保发动机能够正常工作。
车身是整个车身的主要部分,它位于车头和车尾之间,分为前车门、后车门和车门间的侧面。
车身的设计和布置对于车辆的乘坐空间和结构安全性至关重要。
在车身布置设计中,需要考虑到车身的稳定性和刚性,以及车窗的布局和尺寸。
此外,车身设计还要兼顾车辆整体的比例和线条美感,以提高车辆的外观和品质感。
车尾是整个车身的后部,它与车身连接并容纳后灯、尾翼等主要零部件。
车尾的设计和布置对于整体外观的协调和空气动力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车尾设计要考虑到保险杠的位置和形状,以及后大灯、制动灯等后照明设备的布置。
同时,在车尾部分还要考虑到空气阻力的减小和后视镜的角度,以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行车安全性。
除了上述主要部分外,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还包括车窗、车顶、车轮等部分的布置和设计。
车窗的设计要考虑到采光和视野的问题,以提供良好的乘坐舒适性和驾驶操控性。
车顶的设计要考虑到整体外观和空气动力学性能,以及车身的刚性和安全性。
车轮的布置要考虑到驱动方式和悬挂系统等因素,以提供良好的操控性和行驶平稳性。
总之,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是一个综合考虑外观、结构、安全性、实用性等多个因素的过程。
它需要满足人体工程学的要求,以提供良好的乘坐舒适性和驾驶操控性。
同时,它还要考虑到空气动力学性能,以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行车安全性。
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的目标是创造出具有良好外观、优越性能和安全性的汽车。
1/71第四章汽车总布置设计一、汽车总布置设计概述二、汽车前舱总布置三、汽车底盘总布置四、汽车车身总布置五、运动校核六、性能计算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ÿ2/71一、汽车总布置设计概述Ø汽车总布置设计的含义:在汽车的总体方案确定后,要对总成和部件进行空间布置,并校核初步选定的各部件结构和尺寸是否符合整车尺寸和参数的要求,使其达到最佳组合,得到合理的总布置方案。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ÿ3/71Ø汽车总布置的主要内容:汽车总布置设计概述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4/71Ø汽车总布置的具体内容:发动机罩前端高度、前风窗倾斜角、后风窗倾斜角、扰流板、空气进出风口空气动力性能前格栅型式、散热器尺寸、前端开口面积发动机冷却轮距、轴距、前后悬、转向齿条行程机动性传动轴夹角、发动机悬置、空滤器、消声器容量、排气吊挂、后视镜、仪表板横梁 NVH 性能轴距、转向器的位置、方向盘行程操纵稳定性质心位置、轮胎尺寸制动性能燃料箱容量油耗性能相关项目布置发动机、传动系的布置 ;悬架、轮胎的布置 ;座椅布置 ;踏板、变速杆等驾驶操作系统的布置 ;载货空间的布置 ;燃料箱、备胎的布置 ; 车身及内、外饰件的布置空间布置(人机分析、法规校核布置的项目布置的内容汽车总布置设计概述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5/71Ø整车总布置流程 :汽车总布置设计概述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汽车总布置设计概述 Ø整车坐标系:GB/T 19234-2003 6/71 PDF 文件使用"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系HuBei Automotive Industries Institute Dep. of Automobile汽车总布置设计概述 Ø整车总布置基准: 1)车架上平面线(或车身地板主平面线); 2)前轮中心线; 3)汽车中心线;4)地面线; 5)前轮垂直线 7/71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系 HuBei Automotive Industries Institute Dep. of Automobile汽车总布置设计概述 Ø整车总布置图: 8/71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ÿ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系 HuBei Automotive Industries Institute Dep. of Automobile汽车总布置设计概述 Ø整车总布置图: 9/71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ÿ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系 HuBei Automotive Industries Institute Dep. of Automobile二、汽车前舱总布置 1)确定动力总成布置位置、安装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