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田难治杂草防除技术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152.74 KB
- 文档页数:2
东北大豆田杂草防治策略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大豆产区之一,但由于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东北大豆田常常受到杂草的威胁。
杂草严重影响了大豆的生长和产量,因此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策略是保证东北大豆产量的重要措施。
一、机械防治1.留伏稀植:大豆播种前要进行深翻,将杂草及其种子深埋于土壤下层,不仅阻断了杂草的生长,还减少了大豆生长初期对杂草和资源的竞争。
2.喷雾除草机械:在大豆生长期,使用喷雾除草机械对田间的杂草进行有效的除草处理。
3.铧垡深松:大豆生育期可以多次采用铧垡深松的方法,使土壤内的杂草种子暴露于阳光下,利用氧气和湿度等条件使其迅速消亡。
二、化学防治1.农药喷施:在大豆生长期使用合适的除草剂进行喷施,以有效控制田间杂草的数量和繁殖。
2.定时除草:根据田间杂草的生长规律和大豆生育期,确定合适的喷药时间和剂量,以达到最好的除草效果。
三、生物防治1.拼图除草:种植具有快速生长能力的玉米、高粱等作物,利用其强劲的生长势和高度优势,充当大豆田的“拼图”,减少田间杂草的生长空间和光照,从而减少杂草的数量。
2.释放追鞘茱萸:追鞘茱萸是一种具有独特的拮抗杂草能力的草本植物,将其释放于大豆田,可以有效地抑制杂草的生长。
四、综合防治1.种植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转基因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大豆的防治中,通过转基因大豆的种植,可以提高大豆对除草剂的抗性,从而达到更好的除草效果。
2.施用水稻秸秆:在大豆旋作田或间套作田中,施用水稻秸秆能有效控制杂草的繁殖和生长,同时还能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持水性。
综上所述,东北大豆田杂草的防治策略主要包括机械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
在实际种植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并结合管理措施进行综合防治,以保证大豆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同时还要加强科学研究,不断探索和创新防治技术,提高防治效果,为东北大豆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大豆田苗后恶性杂草防除技术大豆是我市主要农作物之一,多年来,由于春季干旱影响,土壤处理除草剂使用效果不好,有时发生药害,同时杂草抗性逐渐增强,恶性杂草难以有效防除,给大豆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变土壤处理为茎叶处理,经过多年示范研究,筛选出了高效单双子叶除草剂,保证了除草效果。
一、禾本科杂草防除技术1.环己烯酮类属于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能有效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如稗草、马唐、野燕麦等。
(1)12.5%烯禾啶乳油一般稗草2~3叶期每公顷用1.0L,稗草4~5叶期每公顷用1.5L,稗草6~7叶期每公顷用2.0L。
在稗草2~3叶期施药最佳。
(2)24%烯草酮乳油,一般稗草2~3叶期每公顷0.26~0.3L;防除野燕麦、狗尾草每公顷用0.4~0.6L;防除野黍每公顷用0.6~0.8L;防除芦苇每公顷用0.9~1.0L。
2.芳氧苯氧丙酸类属于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可防除野燕麦、稗草、狗尾草、马唐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
(1)50g/L精喹禾灵(精禾草克)乳油防除3~5叶期稗草每公顷用0.75~1.05L;防除狗尾草、野黍每公顷用0.9~1.5L。
用药量需随杂草叶龄而调整,杂草叶龄小用药量可低些,杂草叶龄大用药量应适当增加。
(2)150g/L精吡氟禾草灵防治2~3叶期稗草,每公顷用0.5~0.75L,4~5叶期每公顷用0.75~1.OL,5~6叶期每公顷用1.0~1.2L;防除野燕麦、狗尾草每公顷用1.2L;防除野黍每公顷用1.5L;芦苇每公顷用2.0L。
(3)108g/L高效氟吡甲禾灵在稗草3~4叶期施药,每公顷用0.4~0.45L,稗草4~5叶期每公顷用0.45~0.5L,稗草5叶期以上每公顷用0.6L;野燕麦、狗尾草每公顷用0.6~0.75L;野黍每公顷用0.75~0.9L;芦苇每公顷用0.9~1.0L。
二、阔叶杂草防除技术1.二苯醚类属于选择性触杀型除草剂,杂草茎、叶及根均可吸收,杂草受害症状为叶片黄化或有枯斑,最后枯萎死亡。
夏大豆田杂草严重怎么办夏大豆田杂草防除方法
夏大豆播种后,土壤及气候条件有利于杂草萌发生长,若不及时防除,极易形成草荒。
而且当前,夏播大豆田间杂草发生严重,尤其是反枝苋生长繁茂,很难除尽。
那么夏大豆田杂草严重怎么办呢?下面火爆农资招商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夏大豆田杂草防除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夏大豆田杂草严重原因
1.高温干旱化除效果差。
今年自麦收后,无极县一直处在高温、干旱的天气,缺乏有效降雨。
杂草叶孔始终处于半闭合或闭合状态,药液喷洒到叶面后,杂草吸收的还没有蒸发的多,很难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2.夏大豆苗前除草剂防除效果不理想。
3.施药晚,草龄大,杂草抗药性增强。
4.用水量少。
化除时亩用水量少,导致部分杂草不能着药或着药太少。
夏大豆田杂草防除方法
1.加大用水量。
亩用水量应掌握在两桶(大约30公斤)以上。
2.药液打遍、打透。
除治反枝苋杂草除草剂为触杀型,由于田间杂草稠密,药液不能将草身打遍、打透,凡没能着药的地方杂草就不会死亡。
因此,喷施除草剂时,一定要喷均、喷遍、喷透。
3.科学除治。
夏大豆苗后除草剂一般是精喹禾灵与氟磺胺草醚两者的
复配产品。
用药时严格按规定用量,一般平麦茬田可采用推荐的最低用量,高麦茬田可采用推荐的最高用量。
不可随意加大用药量,以防影响大豆及下茬作物的生长。
用药时间在下午5点以后。
草龄过大的建议用手拔除。
北方大豆田主要病虫草害防除技术引言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在种植过程中,面临着各种病虫草害的威胁。
为了保证大豆产量和质量的稳定,北方大豆田需要采取有效的病虫草害防除技术。
本文将介绍北方大豆田主要病虫草害防除技术,以帮助农民提高大豆产量和减少经济损失。
一、病害防除技术1.1 灰霉病防除技术灰霉病是大豆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对大豆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较大的威胁。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灰霉病防除技术:•合理轮作:通过轮作,改变大豆的生长环境,减少病害发生的机会。
•选择抗病品种:挑选具有较强抗病性的品种,降低灰霉病发生的概率。
•适时除草:保持坪草整洁,减少病菌的滋生环境。
1.2 蚜虫防除技术蚜虫是大豆的常见害虫之一,它们喜欢吸食大豆的汁液,给大豆生长带来负面影响。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蚜虫防除技术:•合理施肥:合理调配氮、磷、钾等养分,增强大豆的抗虫能力。
•生物防治:引入天敌蚜虫的天敌,如瓢虫等,进行生物防治。
•适时喷药:使用安全、环保的农药进行喷药,控制蚜虫的繁殖。
1.3 白粉病防除技术白粉病是大豆田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会导致大豆叶片出现白色粉末状斑点,严重影响光合作用。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白粉病防除技术:•保持通风:及时修剪枝叶,保持通风,减少湿度。
•合理施肥:保持合适的氮、磷、钾等养分平衡,提高大豆的抗病能力。
•适时喷药:使用安全、有效的杀菌剂进行喷药,控制白粉病的发生。
二、虫害防除技术2.1 豆蛾防除技术豆蛾是大豆的主要害虫之一,蛾类幼虫会在大豆叶片上产卵并孵化,对大豆生长造成危害。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豆蛾防除技术:•合理施肥:保持适宜的养分供应,提高大豆的抗虫能力。
•采用陷阱:在大豆田中设置黄色粘虫板作为陷阱,吸引和捕获豆蛾。
•适时喷药:选择合适的杀虫剂,针对豆蛾的不同发育阶段进行适时喷药。
2.2 叶蝉防除技术叶蝉是大豆另一个常见的害虫,能够通过吸食大豆叶片汁液引起黄斑病和黄化病。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叶蝉防除技术:•提前播种:提前将大豆种子播种,有效避免叶蝉的危害。
夏大豆杂草综合防除技术夏季是大豆生长的重要时期,也是杂草繁殖生长的高峰期。
大豆生长受到了杂草的强烈竞争,降低了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夏大豆杂草综合防除技术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夏大豆杂草综合防除技术的相关知识。
1.预防为主预防为主是夏大豆杂草综合防除技术的重要方面。
在大豆生长前期,可以进行地块整平、清理垃圾和草丛等工作,减少土层中杂草的数量和生长力。
此外,在大豆长势初期,可以在作物行间播种矮生绿肥,切断杂草对养分的竞争,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增加,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2.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夏大豆杂草综合防治的一种常见方法。
在夏季,可采用喷施除草剂或药片、药丸、烟剂等形式防治杂草。
但在使用化学药剂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药剂。
选择适合杂草种类的药剂,不同的草害需要不同的药剂,相应的用药方法也不一样。
(2)掌握使用量和时机。
在使用化学药剂时,必须掌握适量用药原则。
使用药剂时需在草害的生长高峰期进行喷递,这样可以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3)药剂使用安全。
使用化学药剂时,需要注意药剂的毒性和安全性,保障防治的安全性和效果。
3.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夏大豆杂草综合防治中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在夏季,可以借助物理方法来控制大豆田中的杂草,如手工除草、借助除草锄头或除草机械等。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控制杂草的生长,而且不会残留有毒的化学物质,对环境和人体无害。
生物防治是夏大豆杂草综合防治的一种新型方法。
它利用特定的生物控制剂或天敌来防治杂草,既环保又高效。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多种生物除草剂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如:苦草酸、橙色异丙酸等。
这种方法需要在大豆种植前期或杂草生长期进行施用,通常配合其他方法实施施药。
在使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时,需要注意药剂的选择和用量,确保防治效果和安全性。
总之,夏大豆杂草综合防治技术包括预防为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四种方法。
选择适宜的防治方法,做好药物选择和用药原则,是确保夏季大豆杂草综合防治的有效手段。
大豆田杂草危害与化学防除大豆是广泛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但大豆田常常受到杂草的危害。
杂草的存在会降低大豆产量和质量,同时增加劳动力和成本。
因此,有效的杂草管理至关重要。
化学防除是一种常见的杂草管理方法,但它也有一些副作用。
本文将讨论大豆田杂草的危害及化学防除方法。
1. 与大豆竞争养分和水分:杂草与大豆竞争土壤养分和水分,降低了大豆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2. 影响大豆品质:有些杂草的遗传物质可能会进入大豆内部,导致大豆的品质下降。
3. 增加野生动物的食品来源:杂草可以成为野生动物的食品来源,吸引野兽入侵大豆田,破坏大豆生长。
二、杂草化学防除的优点和副作用:1. 优点:化学防除相对比较容易实施,并且防效显著。
它可以消灭大部分的杂草,提高大豆产量。
2. 副作用:(1)残留期限:杂草防除剂的残留时间很长,可能会给后续的农作物带来危害。
(2)伤害非靶标植物:有些因素,如风和雨,可能会使杂草防除剂喷到非靶标植物上,使其受损。
(3)环境污染:长时间的化学防除可能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三、杂草化学防除方法:1. 预防措施:在大豆种植前,应该在田地中加入肥料,以增加土壤肥力,并可以在播种前用化学物质草甘膦处理土地,减轻杂草的影响。
2. 具体使用:在大豆生长后,可以使用杂草防除剂来杀死杂草。
化学杂草防除剂的选择应该基于草种的类型、草地的特征以及所使用的化学物质的毒性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防除剂的残留时间以及农民的安全。
3. 注意事项:(1)按照生产商的推荐用量,使用化学防除剂。
(2)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眼睛、口鼻和皮肤。
(3)在喷洒化学物质前,应该避免气温过高。
在喷洒后,农民应该遵守安全期限,以免损坏健康。
总之,化学防除是大豆田杂草管理有效的手段之一。
但是,在选择化学杂草防除剂和使用方法上,农民需要充分理解防除剂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来使东西充分发挥效应,不至于带来巨大损失。
大豆田杂草科学防控技术方案大豆田杂草是大豆种植过程中必须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杂草会抢夺光、水、养分,并且传播病虫害,影响大豆的生长和产量。
为了科学高效地防控大豆田杂草,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方案:1. 种草前预防:在大豆播种前,对土地进行深翻、杂草清除和消毒处理,以减少杂草的种子和病菌的存在。
同时,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大豆品种,提高其竞争力,减少杂草对大豆生长的影响。
2. 覆盖生物膜:在大豆播种后,可采用覆盖生物膜的方式防控杂草。
覆盖生物膜可以遮挡太阳光,减少杂草的生长空间。
常用的覆盖物包括玉米秸秆、稻草等,这些覆盖物还可分解为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
3. 化学除草剂:利用化学除草剂对大豆田杂草进行喷洒处理。
在喷洒前,需要根据杂草种类、生长阶段和天气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宜的除草剂,并按照说明书规定的用药浓度和时间进行喷洒。
化学除草剂能有效地杀灭杂草,但需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畜安全。
4. 机械除草:利用机械除草工具,如除草机、拔草器等,对大豆田杂草进行物理清除。
机械除草能够将杂草根部连根拔起,避免杂草再次生长。
但需要注意操作技巧,避免对大豆植株造成损害。
5. 病虫害综合防控:杂草不仅影响大豆生长,还可能传播病虫害。
因此,在防控大豆田杂草的同时,也要做好病虫害的综合防控工作。
可以采用轮作、合理施肥、旋耕等措施,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机会。
综上所述,科学防控大豆田杂草需要综合运用种草前预防、覆盖生物膜、化学除草剂、机械除草和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方案。
在实际操作中,还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并结合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确保大豆的生长和产量。
大豆田杂草是大豆种植中常见的问题,对大豆生长和产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科学防控大豆田杂草,提高大豆种植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针对大豆田杂草科学防控的一些相关内容:一、种草前预防1. 土地准备:在大豆播种前,进行充分的土壤翻耕、杂草清除和消毒处理。
深翻土壤能够破坏杂草的根系,减少杂草对后续生长的干扰。
大豆田杂草危害与化学防除大豆田是大豆的主要种植区域之一,但由于杂草的生长和繁殖,会对大豆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杂草对大豆的田间管理造成很大的困扰,因此化学防除成为一种常用的控制杂草的手段。
本文将介绍大豆田杂草的危害以及化学防除的方法。
在大豆田里,杂草会与大豆竞争土壤养分、水分和光线等生长要素,从而抑制大豆的生长发育。
尤其是早熟禾和芒草等高大的杂草,会对大豆的光合作用产生阻碍,导致大豆产量减少。
杂草还会影响大豆的通风和光照,造成病虫害的滋生,增加病虫害的风险。
杂草还会成为害虫的庇护所,增加害虫的数量和繁殖速度,进一步对大豆产量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防止杂草对大豆产生危害,农民常常使用化学除草剂进行防除。
化学除草剂可以通过吸收或接触杂草体内的细胞膜,并破坏其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控制杂草生长的效果。
常用的除草剂包括草甘膦、苯嘧磺隆等。
这些除草剂对大豆相对安全,可以有效地控制大多数杂草的生长。
在使用化学除草剂时,需要注意的是选择适用于大豆田杂草的除草剂,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使用方法和用量。
除草剂的选择应根据大豆的生长时期、杂草的种类和生长情况等因素来确定。
使用除草剂时还应注意保护好大豆苗期和结荚期的大豆植株,以避免除草剂对大豆的伤害。
在使用除草剂后,要定期观察大豆田里的杂草情况,及时进行补救措施。
除了化学防除,还可以结合其他防治方法来控制杂草的生长。
比如通过轮作制度,使大豆和杂草的生长季节错开,减少杂草的生长空间和时间。
可以适当加强物理、生物等非化学手段来控制杂草的繁殖和扩散。
比如通过耕作、覆盖等物理手段来限制杂草的生长。
通过引入天敌或使用生物制剂来控制杂草的繁殖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方法。
大豆田杂草对大豆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有严重的危害。
为了控制杂草的生长,化学防除成为一种常用的手段。
在使用化学除草剂时,需要选择适用于大豆田杂草的除草剂,并注意使用方法和用量。
还可以结合其他防治方法来控制杂草的生长。
通过综合应用不同的防治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大豆田杂草的危害,保障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夏大豆杂草综合防除技术【摘要】本文介绍了夏大豆杂草综合防除技术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首先概述了夏大豆杂草综合防除技术的现状,包括化学、生物和物理防除技术的应用情况。
接着详细介绍了化学防除技术中常用的除草剂种类和使用方法,以及生物防除技术中常见的生物防控方法。
同时也探讨了物理防除技术在夏大豆杂草防治中的作用。
本文强调了培训和宣传在夏大豆杂草综合防除技术中的重要性,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强调了夏大豆杂草综合防除技术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这些内容有助于加强夏大豆杂草防治工作,保障夏大豆产量和质量。
【关键词】夏大豆、杂草、综合防除技术、化学防除、生物防除、物理防除、培训、宣传、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夏大豆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受到了各种杂草的威胁。
杂草对夏大豆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降低了产量和品质,给农民带来了经济损失。
夏大豆杂草综合防除技术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焦点之一。
过去,人们主要采用化学农药来防除杂草,但是随着农药残留问题的日益受到关注,化学防除技术的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
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研究人员开始探索生物防除技术、物理防除技术等新的防除途径。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夏大豆杂草综合防除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综合运用不同的防除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夏大豆杂草的生长,提高夏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本文旨在探讨夏大豆杂草综合防除技术的不同方法和应用,为夏大豆种植者提供更好的防治方案。
1.2 研究目的夏大豆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产量和质量上受到杂草的严重影响。
杂草不仅会竞争夏大豆的养分和水分资源,导致产量减少,还会传播病虫害,影响夏大豆品质。
研究夏大豆杂草综合防除技术的目的在于寻找一种高效、环保、经济的方法,有效控制杂草的生长,保障夏大豆的生长发育,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和质量。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农民提供科学合理的防除方法,减少他们在农业生产中的劳动强度和经济压力,提高夏大豆生产的效益和可持续性。
大豆田难治杂草防除技术解答一、大豆田防治“三菜”为什么难?(1)大豆田“三菜”是指鸭跖草、苣荬菜、刺儿菜,是近年来大豆田难治杂草,特别是鸭跖草发生密度大,与大豆同时出苗,耐低温,遇低温生长速度比大豆快。
苣荬菜、刺儿菜为多年生杂草,大豆除草剂多为触杀性除草剂,传导性差,很难到达根部,2.4-D丁酯、2.4滴异辛酯等只能在大豆播前或播后出苗前使用,此时温度低,吸收传导性差,药效差。
(2)有些地多年耙茬少耕,不深翻,苣荬菜、刺儿菜底下根茎长,需用除草剂药量大,很难达到要求。
(3)除草剂选择不当,防治鸭跖草用咪草烟(普施特)、乙草胺、异丙甲草胺、异甲草胺、嗪草酮、氯嘧磺隆、乙羧氟草醚、杂草焚(三氟羧草醚)、克阔乐(乳氟禾草灵)、阔草清、金都尔、2.4-D丁酯、2.4-D异辛酯、速收、氟磺胺草醚、异噁草松(广灭灵、广灭净、田得济)、灭草松(排草丹)等有效,需用高剂量;杂草焚(三氟羧草醚)、克阔乐(乳氟禾草灵)、嗪草酮、咪草烟(普施特)、乙草胺、2.4-D丁酯、2.4-D异辛酯、速收、乙羧氟草醚等对大豆不安全。
咪草烟(普施特)、乙草胺、异丙甲草胺、异甲草胺、嗪草酮、氯嘧磺隆、乙羧氟草醚、杂草焚(三氟羧草醚)、克阔乐(乳氟禾草灵)、金都尔、速收等对苣荬菜、刺儿菜无效。
(4)喷洒机械简陋而落后,不能满足喷洒除草剂最基本的农艺要求。
喷液量过大,特别是喷洒苗后除草剂,用水过多,未粘着在杂草叶面上。
(5)喷洒技术落后,操作不规范,操作者不懂喷雾机械使用技术规范,违章作业严重。
大风天、高温条件下施药损失大等,药效不好,不去改进施药技术,而是盲目增加药量,又加重了对大豆的药害。
二、防治“三菜”用什么除草剂好?苗前单剂:异噁草松(广灭灵、广灭净、田得济)、阔草清、96%金都尔、72%异丙草胺(乐丰宝)、乙草胺(禾耐斯)、2.4-D丁酯、2.4-D异辛酯等;苗前混用制剂:大豆欢、天欢等。
苗后单剂:氟磺胺草醚、异噁草松(广灭灵、广灭净、田得济)、灭草松(排草丹)等;苗后混用制剂:耕田易、三兄弟、莠不见、豆迷它、三祥、欢聚等。
大豆除草剂的施用技术研究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粮油作物,但由于其生长季节较长、对草害的抵抗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杂草的竞争,严重影响了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科学合理的施用除草剂对于大豆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大豆除草剂的施用技术进行研究。
在选择除草剂时应根据不同的杂草种类和生长阶段进行选择。
大豆田常见的杂草有苦草、稗草、茵陈蒿等。
针对不同的杂草类型,应选择针对性较强的除草剂,并注意其使用时的生长阶段。
苦草主要在大豆萌芽初期生长,可以选择有效控制苦草的除草剂进行喷洒。
稗草和茵陈蒿主要在大豆生长后期繁殖,可以选择长效除草剂进行控制。
大豆除草剂的施用时间和方法也需要注意。
除草剂应在杂草出苗初期或新叶期进行喷洒,此时杂草生长发育较为缓慢,大豆所受的草害也较轻,利于除草剂的吸收和作用效果的发挥。
喷洒除草剂时要注意避开大豆的叶面,尽量使除草剂喷雾均匀覆盖到杂草叶面。
一般来说,喷洒除草剂的浓度为所推荐浓度的2/3,过高浓度会对大豆产生伤害。
大豆除草剂的施用量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施药量过少会导致除草效果不好,施药量过多则容易对大豆产生伤害。
一般情况下,大豆除草剂的推荐施药量为每亩30-50毫升。
但具体施药量还需要根据杂草种类、密度、生长阶段以及气象条件等因素进行调整。
大豆除草剂的施用方法还包括预喷地、单施和联喷等。
预喷地是指在大豆种植前将除草剂喷洒在整个田面上,以防止杂草的萌发;单施是指将除草剂喷洒在大豆苗期,对杂草进行控制;联喷则是指将除草剂与其他农药混合,一起喷洒在大豆上,以达到除草和防治病虫害的效果。
大豆除草剂的施用后要注意观察除草效果,并及时调整和补充措施。
如果发现除草效果不佳,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除草剂的浓度、施药量或施药时间。
还要密切关注大豆的生长情况,及时采取其他措施,如人工除草,以保证大豆的正常生长发育。
大豆除草剂的施用技术研究包括选择合适的除草剂、根据杂草生长阶段选择施药时间、注意施药方法、施药量的调整与杂草的预防和控制。
夏大豆田杂草发生情况及防除措施摘要夏大豆是苍山农场的主要经济作物,近几年,草害成为影响夏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分析了夏大豆田杂草的发生特点、发生原因,并提出了防除措施。
关键词夏大豆;杂草;发生;防除由于夏大豆生长期气温高,雨水充足,有利于杂草的发生和生长,近几年,鲁南及鲁西南地区夏大豆田杂草发生逐年加重,杂草种类多,危害重,一般减产20%~50%,成为制约当地夏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针对这种情况,我场通过对夏大豆田杂草发生情况、发生特点以及发生原进行调查分析,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多次进行药剂试验,总结出一套夏大豆田杂草综合防除技术。
1夏大豆田杂草发生概况杂草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危害重。
通过调查,夏大豆田杂草主要有铁苋菜、鸡冠花、马齿苋、马唐、牛筋草、香附子、苘麻、兔丝子、鸭跖草等。
近几年,由于单一除草剂的长期施用,鸭跖草、兔丝等恶性杂草开始蔓延扩张,特别是鸭跖草繁殖快,生殖能力强,如遇阴雨天气,生长速度加快,与大豆争肥争光,严重影响大豆生长。
2夏大豆田杂草发生的特点夏大豆田杂草发生期较为集中,在大豆播种后4~6d开始出苗,15d左右进入高峰,30d左右有90%以上杂草出土。
但此时大豆生长较快,7月中旬左右就能封行,封行后杂草很少出土,密度小,危害轻。
因此,大豆田化学除草的时间应该掌握在播种后至封行前。
3夏大豆田草害发生的原因3.1杂草种子结实量大,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农田杂草所产生的种子数量通常是作物的几十到几百倍,甚至更多,繁殖系数很大,有的杂草种子在地里存放几年甚至十几年都有发芽能力,而且杂草也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对环境条件有较强的适应性。
3.2整地质量粗放近几年,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实施,田间整地质量粗放,田面平整度差,坷垃多,直接影响前期除草的效果。
土壤深翻减少,耕层土壤中杂草种子多。
3.3杂草种子来源多生产路、排水沟的增多,使路边、河沿杂草丛生,杂草的种子随着风力、水流或机械等方式传入农田,成为杂草种子的主要来源之一。
大豆田间杂草防除措施有哪些1.轮作和耕作作物之间合理轮作,是减轻杂草危害的有效措施。
如夏、秋大豆区,采用麦-稻-豆和麦-豆-稻的水旱轮作,改变了杂草的伴生作物和环境条件,不利于繁殖发展,从而减轻了杂草对下茬作物的危害程度。
正确的土壤耕作,不仅可以熟化土壤提高地力,而且还可以消灭杂草。
如春大豆区的深耕灭草,是采用周期性的伏翻和秋翻,把土壤上层的杂草翻压到底层,以减轻杂草发生。
2.中耕和培土在大豆生育期间,分期进行中饼培土,是清除大豆田间杂草的重要措施。
尤其是东北春大豆区,是以垄作为主体的耕作栽培方式,分期中耕培土对消除田间杂草,更有显著作用。
3.化学药剂灭草利用化学药剂,除掉大豆田间杂草,是农业现代化中一项先进技术,近年来我国也有很大发展。
东北春大豆区,国营机械化农场,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大豆田间杂草较为普遍,一般的灭草率可达90%以上,同时也创造了一些化学药剂灭草与机械化灭草相结合的综合灭草技术措施。
大豆地化学除草目前主要是采取播前土壤全面处理和结合播后苗前土壤处理,首先建立在秋翻地,耙地整平耙细的基础上,第二年早春顶凌耙地时施药和播后出苗前对土壤处理。
土壤施药除与杂草种类密度和选择适宜的药剂外,某一种药剂用量的多少,效果的好坏与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多少,土壤湿度和降雨量有密切关系。
轻质砂土有机质含量低,用低剂量,重质粘土有机质含量高,用高剂量。
这是因为施于土壤中的除草剂大部分被土壤粒子吸附,呈水溶液、水悬液或气体扩散于土壤中,被杂草幼芽或幼根吸收的速度和数量,一方面取决于土壤类型及特性,另一方面取决于施用方法,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土壤含水量。
我国北方春大豆区大部分春季干旱少雨,表土层干旱,对土壤处理剂,特别是对苗期处理的除草剂的效果影响极大。
在选择除草剂品种时,注意生物活性的强弱,杀草谱的宽窄,选择性大小,更要注意其水溶性的高低及杂草吸收药剂的部位与传导速度和在土壤中的持效期。
一个良好的土壤处理剂应是水深性高,活性强。
夏大豆杂草综合防除技术夏大豆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但在生长过程中常常受到杂草的侵害,影响着夏大豆的生长和产量。
合理的杂草综合防除技术对夏大豆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针对夏大豆杂草综合防除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以期为农民朋友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生草前的防治措施在夏大豆生长前,要做好对土壤的处理和清除杂草的工作,以减少杂草的种子储备和生长。
进行整地作业,将田地中的残留物和杂草全部清除,确保土壤松软透气。
选择合适的前茬作物,如绿肥作物或豆科植物,可以有效地抑制杂草的生长,减少后期的防治工作量。
可利用化学药剂进行土壤消毒,降低土壤中的杂草种子数量,减少杂草对夏大豆的影响。
二、育苗期的防治方法夏大豆一旦出现了杂草,就会对夏大豆的生长造成影响,从而降低产量。
在夏大豆的育苗期,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及时清除杂草。
选择好的育苗用地,确保土地的肥沃和排水良好,有利于夏大豆的生长,减少杂草的生长。
可以使用相应的除草剂,如草甘膦、草铵膦等,喷洒到夏大豆的周围,达到防除杂草的效果。
可以采用人工除草的方式,手工清除杂草,确保夏大豆幼苗的生长。
三、生长期的防治策略在夏大豆的生长期,要加强对夏大豆周围的防治工作,保证夏大豆的充足光照和养分供应。
要对夏大豆进行整枝和揭心,及时剔除叶面积较小的部分,减少杂草的遮阴和竞争。
要加强对夏大豆周围的杂草防治,采用除草剂、人工除草、覆膜等多种方法,保持田间的整洁和通风,有利于夏大豆的生长和发育。
可以合理利用机械除草的方法,如拖拉机耙地、插秧机排线等,减少杂草的生长,提高夏大豆的产量。
夏大豆杂草综合防除技术包括生草前的防治措施、育苗期的防治方法、生长期的防治策略和采收后的防治工作。
只有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措施,才能够有效地控制杂草的生长,确保夏大豆的正常生长和高产。
希望广大农民朋友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更好地保护夏大豆,提高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