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基础教程电子教案ch09
- 格式:ppt
- 大小:286.00 KB
- 文档页数:19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教案
2010 ~2011 学年第1 学期
学院(系、部)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计算机系
教研室(实验
系统集成教研室
室)
课程名称Linux系统管理
授课班级2009级网络集成班
主讲教师乔晓刚
职称讲师
使用教材《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系统管理》
二○一○年九月
《Linux系统管理》课程教案
《Linux系统管理》课程教案
《Linux系统管理》课程教案
《Linux系统管理》课程教案
《Linux系统管理》课程教案
《Linux系统管理》课程教案
《Linux系统管理》课程教案
《Linux系统管理》课程教案
《Linux系统管理》课程教案
《Linux系统管理》课程教案
《Linux系统管理》课程教案。
Linux 操作系统以及与它有关的大量软件是在GPL的推动下开发和发布的。
GPL的核心内容是:软件的源程序可以自由流通,软件公司不应该把源程序拒为己有,或借发行编译过的软件赢利,软件公司要赚取的应该是系统集成和服务的费用。
5、OSS 和OSI开放源代码软件(OSS: Open Source Software)是指一种公开源代码的软件。
用户可以修改、使用、拷贝、分发软件的源代码。
开放源代码促进会(OSI:Open Source Initiative)是发起、认证和保护开放源代码软件的非营利性组织。
开放源代码软件由一个核心组织领导,通常由一个很大的社区在Internet上协作开发完成。
这种“集市”式的开发模式使得其通常有着比封闭源代码软件更高的质量。
用户可以得到软件的源代码,更容易根据自己的特殊要求,进行定制。
开放源代码软件的生命周期不依附于某个公司,因此有更强的生命力。
6、自由软件v.s开源软件Richard Stallman的访谈中谈到了Free Software(自由软件)与Open Source (开放源码):自由软件和开放源码是基于两种不同哲学理念而发起的运动,自由软件的目的在于自由的“分享”与“协作”。
我认为non-free(非自由)软件是反社会的,因为它们的理念践踏了用户的自由,所以我提倡发展自由软件从而摆脱那些束缚。
开放源码运动通常旨在提高技术等级,是一种技术等级发展模式,其所带来的价值跟微软所提倡的一样,都是狭窄的实际价值(narrowly practical values)。
自由软件与开放源码目前都是软件许可的标准,虽然许可效果都差不多,但两个标准的注解区别却非常大,这之间最大的区别是哲学理念上的区别。
为什么哲学理念会产生影响?因为人们不重视他们的自由必将失去自由,如果你给人们自由而不告诉他们重视自由,他们所拥有的自由必不长久。
所以仅仅传播自由软件是远不足够,还要教导人们去渴求自由,这样或许才能让我们解决现今看来无法解决的问题。
Linux操作系统实验-电子教案文档第一章:Linux操作系统简介1.1 课程目标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起源与发展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特点与优势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应用领域1.2 教学内容Linux操作系统的起源与发展历程Linux操作系统的特点与优势Linux操作系统的应用领域1.3 教学方法讲解与演示相结合学生跟随操作实践1.4 教学资源PowerPoint课件Linux操作系统实例1.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操作实践第二章:Linux操作系统安装2.1 课程目标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流程2.2 教学内容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流程2.3 教学方法讲解与演示相结合学生跟随操作实践2.4 教学资源PowerPoint课件Linux操作系统安装光盘或U盘2.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操作实践第三章:Linux操作系统基本操作3.1 课程目标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桌面环境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常用命令3.2 教学内容Linux操作系统的桌面环境Linux操作系统的常用命令3.3 教学方法讲解与演示相结合学生跟随操作实践3.4 教学资源PowerPoint课件Linux操作系统实例3.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操作实践第四章:Linux操作系统文件管理4.1 课程目标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方法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文件权限管理4.2 教学内容Linux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方法Linux操作系统的文件权限管理4.3 教学方法讲解与演示相结合学生跟随操作实践4.4 教学资源PowerPoint课件Linux操作系统实例4.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操作实践第五章:Linux操作系统软件管理5.1 课程目标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软件安装与卸载方法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软件管理工具5.2 教学内容Linux操作系统的软件安装与卸载方法Linux操作系统的软件管理工具5.3 教学方法讲解与演示相结合学生跟随操作实践5.4 教学资源PowerPoint课件Linux操作系统实例5.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操作实践第六章:Linux操作系统文本处理6.1 课程目标掌握Linux系统中文本处理工具的使用熟悉文本编辑、查看和搜索命令6.2 教学内容文本编辑工具:Vim、Nano的使用查看文件内容:cat, less, more命令文本搜索工具:grep命令6.3 教学方法讲解与演示相结合学生跟随操作实践6.4 教学资源PowerPoint课件Linux操作系统实例6.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操作实践第七章:Linux操作系统网络配置7.1 课程目标学会配置Linux操作系统的网络settings 掌握基本的网络命令和网络服务配置7.2 教学内容网络配置文件介绍配置网络接口网络测试命令:ping, traceroute等配置DNS、代理等7.3 教学方法讲解与演示相结合学生跟随操作实践7.4 教学资源PowerPoint课件Linux操作系统实例7.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操作实践第八章:Linux操作系统权限与用户管理8.1 课程目标理解Linux用户和组的管理学会设置文件和目录权限8.2 教学内容用户和组的创建、删除与管理文件权限的查看与设置:chmod, chown命令特殊权限:setuid, setgid等8.3 教学方法讲解与演示相结合学生跟随操作实践8.4 教学资源PowerPoint课件Linux操作系统实例8.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操作实践第九章:Linux操作系统磁盘管理9.1 课程目标学会使用Linux磁盘管理工具了解Linux文件系统类型9.2 教学内容磁盘分区:fdisk, parted命令文件系统格式化与挂载磁盘空间使用情况监控逻辑卷管理(LVM)简介9.3 教学方法讲解与演示相结合学生跟随操作实践9.4 教学资源PowerPoint课件Linux操作系统实例9.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操作实践第十章:Linux操作系统shell脚本编程10.1 课程目标掌握Linux shell脚本的基本编写方法学会使用shell脚本自动化任务10.2 教学内容shell脚本基础:变量、循环、条件判断常用shell脚本命令组合脚本的执行方式实战:编写简单的shell脚本10.3 教学方法讲解与演示相结合学生跟随操作实践10.4 教学资源PowerPoint课件Linux操作系统实例10.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操作实践第十一章:Linux操作系统高级网络配置11.1 课程目标学会配置Linux操作系统的高级网络功能掌握网络服务配置和管理11.2 教学内容配置防火墙:iptables命令配置SSH服务配置NFS服务配置Apache、Nginx服务器11.3 教学方法讲解与演示相结合学生跟随操作实践11.4 教学资源PowerPoint课件Linux操作系统实例11.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操作实践第十二章:Linux操作系统故障排除与维护12.1 课程目标学会诊断和解决Linux操作系统常见问题掌握系统的日常维护和优化方法12.2 教学内容系统日志分析:/var/log目录常见问题诊断与解决系统性能监控与优化实战:系统故障排除案例分析12.3 教学方法讲解与演示相结合学生跟随操作实践12.4 教学资源PowerPoint课件Linux操作系统实例12.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操作实践第十三章:Linux操作系统安全基础13.1 课程目标理解Linux操作系统的安全概念学会使用Linux安全工具13.2 教学内容Linux安全基础概念文件系统安全:chroot, suid等用户权限管理安全审计:auditd配置安全工具:selinux, apparmor等13.3 教学方法讲解与演示相结合学生跟随操作实践13.4 教学资源PowerPoint课件Linux操作系统实例13.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操作实践第十四章:Linux操作系统备份与恢复14.1 课程目标学会使用Linux备份和恢复工具理解数据保护的重要性14.2 教学内容备份策略与工具:tar, cpio, rsync等磁盘阵列管理:RD简介实战:系统备份与恢复操作14.3 教学方法讲解与演示相结合学生跟随操作实践14.4 教学资源PowerPoint课件Linux操作系统实例14.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操作实践第十五章:Linux操作系统项目实践15.1 课程目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个Linux操作系统项目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15.2 教学内容项目设计:根据实际需求设计Linux系统配置项目实施:在Linux系统中实施配置更改项目评估:评估项目结果和性能15.3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设计项目教师指导与评估15.4 教学资源项目案例库Linux操作系统实例15.5 教学评估项目报告项目演示和评估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Linux操作系统的起源与发展Linux操作系统的特点与优势Linux操作系统的应用领域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与流程Linux操作系统的桌面环境与常用命令Linux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方法与文件权限管理Linux操作系统的软件安装与卸载方法Linux操作系统的文本处理工具使用Linux操作系统的网络配置与管理Linux操作系统的权限与用户管理Linux操作系统的磁盘管理与逻辑卷管理Linux操作系统的shell脚本编程Linux操作系统的高级网络配置Linux操作系统的故障排除与维护Linux操作系统的安全基础Linux操作系统的备份与恢复Linux操作系统的项目实践难点: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依赖性问题理解并熟练运用文本处理工具的高级功能Linux操作系统的网络配置中高级路由和网络安全设置权限与用户管理中的特殊权限设置磁盘管理中的逻辑卷管理(LVM)配置shell脚本编程中的条件判断和循环结构高级网络配置中的防火墙规则编写故障排除与维护中的系统日志分析安全基础中的安全策略制定备份与恢复中的数据同步和灾难恢复项目实践中的需求分析与系统优化这些重点和难点构成了Linux操作系统实验课程的核心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并反复实践这些内容。
【计算机】操作系统基础(Linux)教案《操作系统基础》课程教学说明课程名称:操作系统基础课程学时:64 课时(34 课时课程教学, 30 课时课程实验) 预备知识:计算机基本知识,熟悉鼠标和键盘操作本课程教学安排在电子教室进行,实验安排在操作系统专用实验机房进行。
每次教学(实验)为2学时。
教学进度安排表顺序授课内容1 讲授:操作系统概述2 讲授:网络操作系统Linux简介3 讲授:Linux的安装与配置4 上机:Redhat 9 的安装与配置5 讲授:Linux 字符环境6 上机:Linux 常用命令的使用7 讲授:Shell程序设计8 上机:简单Shell编程9 讲授:Linux 图形环境 10 上机:Linux 图形环境的使用 11 讲授:Linux帐户管理 12 上机:Linux帐户管理 13 讲授:Linux文件系统管理 14 上机:Linux文件系统管理15 讲授:Linux软件包管理 16 上机:Linux软件包管理 17 讲授:Linux基本系统恢复 18 上机:Linux基本系统恢复 19 讲授:Linux网络操作 20 上机:配置Linux 网络 21 讲授:NFS服务器 22 上机:配置NFS服务器 23 讲授:Samba服务器 24 上机:配置Samba服务器 25 讲授:DNS服务器 26 上机:配置DNS服务器 27 讲授:Web服务器 28 上机:配置Web服务器 29 讲授:邮件服务器 30 上机:配置邮件服务器 31 讲授:FTP服务器 32 上机:配置FTP服务器简案目录第1讲操作系统概论................................................................................................ 4 第2讲网络操作系统Linux简介 ..................................................................... ...... 6 第3讲 Linux 的安装与配置 ..................................................................... .............. 7 第4讲 Linux 使用基础 ..................................................................... ...................... 8 第5讲 shell编程 ..................................................................... .................................. 9 第6讲 Linux 图形环境 ..................................................................... .................... 10 第7讲帐户管理...................................................................... ................................ 11 第8讲文件系统管理...................................................................... ........................ 12 第9讲软件包管理...................................................................... ............................ 13 第10讲备份与恢复...................................................................... ............................ 14 第11讲 TCPIP网络配置 ..................................................................... .................... 15 第12讲 NFS服务 ..................................................................... ................................ 16 第13讲 Samba服务 ................................................................................................. 17 第14讲 DNS服务器...................................................................... ........................... 18 第15讲 Web服务器 ..................................................................... ............................ 19 第16讲邮件服务器...................................................................... ............................ 20 第17讲 FTP服务器 ..................................................................... . (21)第1讲操作系统概论教学目标:掌握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的特征和主要功能; 理解操作系统的形成和五大类型(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操作系统),以及分时概念;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分时和实时操作系统的特点,常用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主要操作系统产品系列。
Linux操作系统实验-电子教案文档第一章:Linux操作系统简介1.1 Linux概述1.1.1 Linux的定义1.1.2 Linux的历史与发展1.1.3 Linux的特点与优势1.2 Linux发行版介绍1.2.1 Ubuntu1.2.2 CentOS1.2.3 Fedora1.3 Linux文件系统结构1.3.1 Linux文件系统概述1.3.2 Linux文件系统结构详解第二章:Linux基本命令2.1 文件操作命令2.1.1 pwd:显示当前目录路径2.1.2 ls:列出目录内容2.1.3 cd:切换目录2.1.4 mkdir:创建新目录2.1.5 rm:删除文件或目录2.1.6 cp:复制文件或目录2.1.7 mv:移动或重命名文件或目录2.2 文本操作命令2.2.1 cat:显示文件内容2.2.2 more:分页显示文件内容2.2.3 less:分页显示文件内容2.2.4 grep:文本搜索工具2.3 权限管理命令2.3.1 chmod:修改文件权限2.3.2 chown:修改文件所有者2.3.3 chgrp:修改文件所属组2.4 进程管理命令2.4.1 ps:查看进程信息2.4.2 top:实时显示系统进程信息2.4.3 kill:发送信号到进程2.5 网络命令2.5.1 ping:检测网络连接2.5.2 ifconfig:配置和显示网络接口参数2.5.3 netstat:显示网络连接、路由表、接口统计等信息第三章:Linux文本编辑器3.1 vi/vim编辑器概述3.1.1 vi/vim的启动与退出3.1.2 vi/vim的基本操作3.1.3 vi/vim的文本编辑功能3.2 nano编辑器概述3.2.1 nano的启动与退出3.2.2 nano的基本操作3.2.3 nano的文本编辑功能第四章:Linux文件权限与所有权4.1 文件权限概述4.1.1 文件权限的定义4.1.2 文件权限的表示方法4.2 文件权限的设置与修改4.2.1 使用chmod命令设置文件权限4.2.2 使用chown命令修改文件所有权4.2.3 使用chgrp命令修改文件所属组4.3 特殊权限设置4.3.1 设置文件执行权限4.3.2 设置文件SUID、SGID和SBIT权限第五章:Linux常用软件与工具5.1 压缩与解压缩工具5.1.1 gzip:压缩工具5.1.2 bzip2:压缩工具5.1.3 tar:归档工具5.2 文件传输工具5.2.1 scp:远程复制文件5.2.2 sftp:安全文件传输协议5.2.3 rsync:同步文件5.3 网络通信工具5.3.1 ssh:安全终端登录5.3.2 ftp:文件传输协议5.4 磁盘管理工具5.4.1 df:显示磁盘空间使用情况5.4.2 du:显示文件或目录的磁盘使用情况5.4.3 mount:挂载文件系统5.4.4 umount:卸载文件系统Linux操作系统实验-电子教案文档第六章:用户管理6.1 用户和组的概念6.1.1 用户的定义6.1.2 用户组的概念6.2 用户管理命令6.2.1 useradd:创建用户6.2.2 userdel:删除用户6.2.3 usermod:修改用户信息6.2.4 groupadd:创建用户组6.2.5 groupdel:删除用户组6.2.6 groupmod:修改用户组信息6.3 用户密码管理6.3.1 passwd:设置和更改用户密码6.3.2 chpasswd:批量设置用户密码6.4 切换用户和查看用户信息6.4.1 su:切换用户6.4.2 sudo:以其他用户身份执行命令6.4.3 whoami:查看当前用户6.4.4 who:查看当前登录的用户6.4.5 w:查看当前登录的用户和系统负载第七章:磁盘管理7.1 磁盘分区7.1.1 分区类型7.1.2 fdisk:磁盘分区工具7.1.3 parted:磁盘分区工具7.2 文件系统格式化7.2.1 mkfs:创建文件系统7.2.2 df:查看磁盘空间使用情况7.2.3 du:查看文件或目录的磁盘使用情况7.3 磁盘挂载与卸载7.3.1 mount:挂载文件系统7.3.2 umount:卸载文件系统7.4 逻辑卷管理(LVM)7.4.1 LVM的概念7.4.2 pvcreate:创建物理卷7.4.3 vgcreate:创建逻辑卷组7.4.4 lvcreate:创建逻辑卷7.4.5 lvremove:删除逻辑卷7.4.6 vgextend:扩展逻辑卷组7.4.7 vgreduce:缩小逻辑卷组第八章:软件包管理8.1 软件包管理概述8.1.1 软件包的定义8.1.2 软件包管理系统的作用8.2 RPM软件包管理8.2.1 rpm:RPM软件包管理工具8.2.2 yum:基于RPM的软件包管理工具8.3 DPKG软件包管理8.3.1 dpkg:DPKG软件包管理工具8.3.2 apt-get:基于DPKG的软件包管理工具8.4 软件包安装与卸载8.4.1 安装软件包8.4.2 卸载软件包8.4.3 更新软件包8.4.4 搜索软件包8.5 软件包来源配置8.5.1 配置软件包仓库8.5.2 刷新软件包列表第九章:网络配置9.1 网络配置概述9.1.1 网络配置的作用9.1.2 网络配置的文件9.2 配置网络接口9.2.1 ifconfig:配置和显示网络接口参数9.2.2 ip:配置和显示网络接口参数9.3 配置域名解析9.3.1 resolv.conf:域名解析配置文件9.3.2 nslookup:查询域名服务器9.4 配置主机名9.4.1 hostname:配置主机名9.4.2 nslookup:查询域名服务器9.5 配置SSH免密登录9.5.1 SSH密钥9.5.2 SSH配置文件9.5.3 设置SSH免密登录第十章:系统监控与性能分析10.1 系统监控工具10.1.1 top:实时显示系统进程信息10.1.2 htop:增强型的top工具10.1.3 vmstat:虚拟内存统计信息10.1.4 iostat:I/O统计工具10.2 性能分析工具10.2.1 strace:跟踪系统调用和接收到的信号10.2.2 sar:收集、报告或存储系统活动的信息10.2.3 netstat:显示网络连接、路由表、接口统计等信息10Linux操作系统实验-电子教案文档第十一章:shell脚本编程11.1 shell脚本概述11.1.1 shell脚本的概念11.1.2 shell脚本的作用11.1.3 shell脚本的编写方式11.2 基本shell脚本编写11.2.1 脚本结构11.2.2 变量定义与使用11.2.3 条件判断11.2.4 循环控制11.2.5 函数定义与调用11.3 常用shell脚本命令11.3.1 文件操作命令11.3.2 文本操作命令11.3.3 进程管理命令11.3.4 网络管理命令11.4 调试与执行shell脚本11.4.1 调试工具11.4.2 脚本执行方式第十二章:系统安全12.1 系统安全概述12.1.1 系统安全的意义12.1.2 系统安全常见威胁12.1.3 系统安全防护措施12.2 用户权限管理12.2.1 文件权限设置12.2.2 用户和组管理12.3 防火墙配置12.3.1 iptables:防火墙配置工具12.3.2 firewalld:动态防火墙管理工具12.4 入侵检测系统12.4.1 auditd:审计守护进程12.4.2 fl2ban:自动屏蔽恶意IP地址12.5 加密与SSH12.5.1 SSH:安全终端登录12.5.2 SSH密钥与配置12.5.3 SSH免密登录12.6 病毒与恶意软件防护12.6.1 clamav:开源防病毒软件12.6.2 systemd-analyze:系统安全分析工具第十三章:虚拟化技术13.1 虚拟化技术概述13.1.1 虚拟化技术的概念13.1.2 虚拟化技术的作用13.1.3 虚拟化技术的类型13.2 QEMU虚拟化13.2.1 QEMU概述13.2.2 QEMU安装与配置13.2.3 QEMU使用方法13.3 KVM虚拟化13.3.1 KVM概述13.3.2 KVM安装与配置13.3.3 KVM使用方法13.4 Docker容器虚拟化13.4.1 Docker概述13.4.2 Docker安装与配置13.4.3 Docker使用方法第十四章:云计算与大数据14.1 云计算概述14.1.1 云计算的概念14.1.2 云计算的服务模式14.1.3 云计算的应用场景14.2 OpenStack云计算平台14.2.1 OpenStack概述14.2.2 OpenStack组件与架构14.2.3 OpenStack安装与配置14.3 大数据概述14.3.1 大数据的定义14.3.2 大数据处理技术14.3.3 大数据应用场景14.4 Hadoop大数据平台14.4.1 Hadoop概述14.4.2 Hadoop组件与架构14.4.3 Hadoop安装与配置第十五章:实验总结与拓展15.1 实验总结15.1.1 实验内容回顾15.1.2 实验技能总结15.2 拓展阅读与练习15.2.1 拓展阅读材料15.2.2 练习题目15.3 实验报告要求15.3.1 实验报告结构15.4 实验成绩评定15.4.1 实验成绩构成15.4.2 实验评分标准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历史、特点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