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搜索系统俯仰角测量的大气折射修正
- 格式:pdf
- 大小:311.49 KB
- 文档页数:7
如何处理测绘技术中的大气折射问题大气折射是测绘技术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它对测量结果的精度和准确性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如何处理测绘技术中的大气折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大气折射是什么以及它对测绘技术的影响。
大气折射是指光线在通过大气层时的弯曲现象,它会导致测量结果偏离真实值。
在测绘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通过观测光线的方向和倾斜角来确定地物的位置和高度。
然而,由于大气折射的存在,观测到的光线的方向和倾斜角可能会与真实情况有所偏差,从而导致测量结果的误差。
为了解决大气折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法。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大气折射校正模型来进行校正。
大气折射校正模型是通过对大气折射现象的描述和建模,推导出一组校正公式。
通过测量环境的温度、湿度、大气压强等参数,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公式将观测到的光线的方向和倾斜角进行校正,从而获得更准确的测量结果。
另一种处理大气折射问题的方法是引入辅助观测。
在实际测量中,我们可以通过同时观测多个点,利用它们之间的相对关系进行折射校正。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观测同一地物在不同位置的倾斜角,或者通过观测不同地物的水平角和高差来校正大气折射产生的误差。
通过引入辅助观测,我们可以减小大气折射误差的影响,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除了以上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技术手段可以帮助处理大气折射问题。
例如,在测绘过程中使用精密仪器和设备,以及合理选择观测站点和观测时机等。
精密仪器和设备具有更高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可以减小大气折射误差的影响。
选择合适的观测站点和观测时机可以避免大气条件的变化对测量结果造成的误差。
此外,及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也是处理大气折射问题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处理测绘技术中的大气折射问题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任务。
我们可以通过采用大气折射校正模型、引入辅助观测以及使用精密仪器和设备等多种方法来处理大气折射问题。
同时,合理选择观测站点和观测时机,并进行及时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也是关键。
测绘技术中的反射率校正与大气校正方法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测绘行业中的反射率校正与大气校正方法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测绘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对于遥感数据的准确解译具有重要意义。
一、什么是反射率校正?作为一种重要的遥感数据处理方法,反射率校正是通过对图像中的反射率进行调整和修正,使得反射率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测绘中,我们使用遥感技术获取的图像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如大气吸收、散射等,这些因素给图像的反射率带来一定的偏差。
因此,反射率校正就是要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使图像的反射率能够准确地反映出被观测对象的特征。
二、反射率校正的方法目前,反射率校正方法主要包括统计校正法和模型校正法两种。
1. 统计校正法统计校正法是指根据测绘区域内的统计特性,对图像进行校正。
这种方法通常以参考样本为基础,通过对参考样本的分析,得到图像的校正系数,然后将这些系数应用于整个图像的反射率校正中。
统计校正法相对简单易行,但需要准备大量的参考样本,并且样本的选择也需要考虑地物的类型和分布情况等因素。
2. 模型校正法模型校正法是指通过建立反射率校正模型,对图像进行校正。
这种方法通常依据大气辐射传输的基本原理和模型,通过对大气辐射过程进行数学建模,将大气辐射对图像的影响进行修正。
模型校正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对于大气辐射的建模和参数获取有一定的要求。
三、什么是大气校正?大气校正是指根据大气光学特性,对测绘图像进行校正,消除大气对图像的干扰。
大气校正方法的目标是减少大气散射和吸收对图像反射率的影响,使得获取的遥感数据更加准确可靠。
大气校正方法主要包括模型法和无模型法两种。
1. 模型法模型法是指通过建立大气辐射传输的模型,根据大气成分和光学参数等因素对图像进行校正。
这种方法需要较为准确的大气参数和辐射传输模型,并属于相对复杂的校正方法。
模型法的优点是可以提供比较准确的校正结果,但对于大气参数的获取和模型的建立有一定的要求。
Electronic Technology •电子技术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99【关键词】大气折射模型 测高误差 阵地 优化一种关于大气折射的雷达测高误差优化方法文/陶水勇 赵长东计算大气折射影响时,必须要有大气折射模型,大气折射模型的准确度直接关系到雷达测量精度。
目前很多雷达并不采用实时大气折射模型,大都采用固定大气折射模型对雷达测得的目标视在参量进行修正,随着大气折射起伏变化将导致雷达系统的测量误差增大,需要进行修正优化才能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
射线描迹法是一种以实时大气折射数据为基础的修正方法,在有条件获取实时大气折射数据的前提下使用射线描迹法能对雷达的测量误差进行精确的修正。
很多情况下无法获取实时大气折射数据,这时候就需要研究其他方法对雷达的测量误差进行修正优化。
本文利用射线描迹法建立大气折射变化造成的雷达测高误差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得出一种不依赖于大气折射数据实时获取的修正方法。
1 大气折射模型1.1 大气折射指数模型大气折射指数模型是指平均折射率N 随高度的变化呈负指数关系,海拔高度h 处的折射率N(h)(单位N )可表示为:N(h)=N 0 exp[-C a (h-h 0) ] (1)式中,N 0表示地面折射率(单位N ),C a 表示指数衰减系数(单位N/km ),h 表示海拔高度(单位km ),h 0表示地面海拔高度(单位km )。
采用式(1)的指数模式来表达我国年平均折射率时,N 0和C a 分别为338.5(单位N )和0.1404(单位N/km )。
对流层折射率在空间上表现为球面分层,随高度变化并且在时间上按年度、季节、昼夜起伏变化。
一个地区地面平均折射率N 0的年变化一般仅为2~3N ,日变化一般为10~20N ,但N 0随季节的变化能达到100N 以上,大量的统计数据表明,N 0值在夏季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有温度升高的原因,更主要的是空气湿润、水汽压升高的影响。
测绘技术中的反射率校正与大气校正方法近年来,随着测绘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提高遥感影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成为许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而反射率校正和大气校正则是测绘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
本文将重点探讨反射率校正与大气校正的方法与技术。
一、反射率校正方法反射率校正是指通过计算与研究区域具有相似光谱特征的参考区域,对遥感影像进行校正,以消除光照条件和地表特征对影像反射率的干扰。
目前常用的反射率校正方法主要包括人工校正和自动校正两种。
人工校正方法是通过人工选择参考区域,进行研究和计算得出校正系数,并将其应用于整个影像。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但是缺点也不容忽视,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人为因素会导致误差的产生。
自动校正方法则是利用图像中的数学模型和数据处理算法,自动获取校正系数。
其中,影像上每个像元的反射率校正系数根据该像元对应的地理位置、季节、光照条件等因素而定。
自动校正方法的优点在于高效、准确,但是由于不同环境条件的影响,可能会导致误差的存在。
二、大气校正方法大气校正是指通过消除大气对遥感影像的干扰,使得测绘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大气校正的目标是消除大气散射、吸收以及造成影像不清晰的云雾等不利因素,提高图像的信息量。
在大气校正中,常用的方法有大气校正模型和大气校正模拟方法。
大气校正模型是基于遥感物理基础原理,通过分析大气的透过率、气溶胶浓度、云层影响等因素,建立起数学模型,进而将模型应用于影像处理。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理论基础牢固,且具备一定的普适性,但是缺点也很明显,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采集和处理,且对设备的要求较高。
大气校正模拟方法则是利用已观测到的观测像元和已知的大气参数,采用模拟算法进行大气校正。
该方法的优点是相对简单有效,但是相较于大气校正模型方法,准确性可能稍逊一筹。
三、反射率校正与大气校正的关系反射率校正与大气校正相辅相成,两者密切相关。
反射率校正只能消除地表特征和光照条件对影像反射率的干扰,而大气校正则能够进一步消除大气散射、吸收以及云雾等因素对影像的干扰。
遥感扫描仪高度修正误差校正方法提升设想遥感扫描仪是一种常用的遥感技术设备,用于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遥感扫描仪的高度修正误差会引起图像质量下降和信息失真。
为了提高遥感扫描仪高度修正误差的校正效果,本文提出了一种设想的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遥感扫描仪高度修正误差的成因。
主要原因包括大气折射、地形起伏以及扫描仪本身的姿态稳定性等。
其中,大气折射是最主要的误差来源之一。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大气折射模型来对遥感图像进行修正。
其次,针对地形起伏引起的误差,可以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来进行校正。
通过DEM的高程信息,我们可以对扫描仪的高度进行补偿,进而提高校正效果。
同时,建立地形特征与高度修正误差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进一步提升修正效果。
另外,扫描仪的姿态稳定性也是影响高度修正误差的重要因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设备设计阶段增加姿态传感器,并将姿态信息与图像数据关联起来。
通过对姿态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和修正,可以减小高度修正误差。
此外,针对扫描仪本身的系统误差,我们可以采用多尺度校正方法来提高精度。
通过在不同的尺度上进行误差校正,可以更准确地估计真实的地物信息。
为了验证提出的高度修正误差校正方法的有效性,可以进行实地观测和实验。
通过收集一定数量的遥感图像数据,包括不同地形环境和姿态条件下的数据,然后分别应用传统修正方法和提出的设想方法进行校正。
通过比较校正结果的精度和图像质量,可以评估提出的方法的性能。
此外,还可以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对高度修正误差校正方法进行优化和改进。
通过建立更精确的模型,并引入自适应算法等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修正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遥感扫描仪高度修正误差的校正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设想的方法。
通过利用大气折射模型、地形特征和姿态信息等,可以有效提高高度修正误差的校正效果。
此外,实地观测和模拟实验可以进一步验证和优化提出的方法。
希望这些设想能够为遥感扫描仪的高度修正误差校正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利用大气修正因子提高目标红外辐射特性测量精度郭立红;郭汉洲;杨词银;李宁【摘要】提出了利用大气修正因子修正大气透过率来提高测量目标红外辐射特性精度的方法.建立了目标红外辐射特性测量模型,给出了基于大气修正因子的目标红外辐射特性测量方法.该方法将短距离大气透过率实测结果和MODT-RAN模拟计算的大气透过率之比定义为基础大气修正因子,然后依据长距离与短距离的不同数量关系得到增强大气修正因子,最后利用该因子对MODTRAN计算的长距离大气透过率进行修正并进行目标的辐射反演,从而获得目标辐射特性.对中波红外摄像机进行了定标,利用中波红外摄像机和面源黑体开展了目标红外辐射特性测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大气修正因子修正大气透过率的目标辐射测量方法得到的目标辐射特性测量精度在8%左右,高于传统的利用MODTRAN计算方法得到的20%的测量精度.得到的结果显示本文方法较传统方法较大程度地提高了目标辐射特性测量精度.【期刊名称】《光学精密工程》【年(卷),期】2016(024)008【总页数】7页(P1871-1877)【关键词】大气修正因子;大气透过率;红外摄像机;红外辐射特性测量;测量精度【作者】郭立红;郭汉洲;杨词银;李宁【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33;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33;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33;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732.2;TN215目标红外辐射特性测量可以提供目标辐射温度、辐射亮度、辐射强度和辐射谱特征等重要参数,从而为设备的目标探测与识别能力分析提供依据,所以是设计、论证、武器系统研制的重要环节[1]。
无论是敌方目标的红外侦查和跟踪制导,还是我方目标的红外隐身和仿真,都需要目标红外辐射特性作为依据[2],因此,测量和研究目标红外辐射特性是一项既基础又重要的工作[3-4]。
卫星目标光学测量大气折射修正
翁宁泉;曾宗泳;龚知本
【期刊名称】《量子电子学报》
【年(卷),期】2001(18)6
【摘要】本文从实测的大气参数廓线出发,讨论了对卫星目标进行光学定位捌量时,进行大气折射误差修正时的几个问题,如大气色散、大气湍流和大气水平不均匀性等对折射修正的影响.首先计算了不同仰角下卫星目标光学测量的大气折射修正量的大小,讨论了用不同波长测量时大气色散所造成的修正量的偏差.同时还讨论了大气湍流、大气水平不均匀以及大气条件及昼夜变化等气象因素所引起的折射修正误差.
【总页数】6页(P560-565)
【关键词】光学测量;大气折射修正;卫星目标
【作者】翁宁泉;曾宗泳;龚知本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大气光学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27.1;P405
【相关文献】
1.光学雷达大气折射误差修正方法研究 [J], 张瑜;赤娜;胡笑君
2.负仰角光学观测的大气折射修正 [J], 高林
3.光学低空测量大气折射误差经验修正方法 [J], 孙本大
4.光学测量中光波大气折射的精密修正 [J], 王东鹤;王喜军;何昕;魏仲慧;张磊
5.靶场光学测量数据大气折射修正研究 [J], 周慧;赵满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俯仰角大气折射误差修正方法
张宏艺;刘敬民
【期刊名称】《光电技术应用》
【年(卷),期】2008(23)4
【摘要】针对光学测量系统测量得到的空中目标俯仰角数据,包含了大气折射带来的误差问题,建立了俯仰角修正误差模型,并详细介绍了修正模型具体计算实施过程,提出了采用三弯矩方程计算任意高度大气折射系数和高斯积分计算俯仰角折射修正值.经俯仰角折射效果分析和实践证明该方法精确、有效,满足高精度数据处理的要求.
【总页数】3页(P25-27)
【作者】张宏艺;刘敬民
【作者单位】92941部队,辽宁,葫芦岛,125000;东北电子技术研究所,辽宁,锦
州,12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432.2
【相关文献】
1.光学低空测量大气折射误差经验修正方法 [J], 孙本大
2.测量雷达对流层大气折射误差修正方法研究 [J], 武征;潘佳梁;胡梦中
3.基于射线描迹法微分形式的大气折射误差修正方法研究 [J], 卫佩佩;杜晓燕;江长荫
4.大气折射对TDOA三维定位误差影响分析及修正方法 [J], 张书强; 郭福成; 张敏;
李曦
5.大气折射误差快速修正方法研究 [J], 韩先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