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生态绿墙”技术研究——以德国维斯玛大学教学楼垂直绿化改造设计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413.61 KB
- 文档页数:5
植物与建筑结合的绿化设计案例研究植物和建筑是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元素,但却可以相互融合,创造出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和舒适的环境。
在现代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植物纳入建筑结构中,实现绿化和生态的目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研究并探讨一些植物与建筑结合的绿化设计案例。
一、垂直绿化的奇迹垂直绿化是将植物种植在建筑物的立面上,使其成为建筑的一部分。
这种设计不仅美化了建筑物,还提供了生态环境,改善了空气质量和温度调节。
在法国巴黎有一座名为“穹顶之眼”的大型购物中心,它采用了垂直绿化设计,覆盖了大量的绿色植物。
这不仅增加了购物中心的美学价值,还为周围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和放松的场所。
二、屋顶花园的绿洲在城市中,屋顶往往是被严重浪费的空间。
然而,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开始利用这个空间,将屋顶打造成一个迷人的花园。
绿色的屋顶花园不仅为城市增添了一抹绿色,还为居民提供了一个舒适的休闲和娱乐场所。
在新加坡的“花宫”项目中,建筑师们在屋顶上设计了一个花园,让人们可以欣赏到迷人的花朵和自然景观,同时也改善了空气质量。
三、悬挂花园的魅力悬挂花园是将植物悬挂在建筑物的外墙上,创造出一个美丽而独特的绿化设计。
这种设计方法不仅节省了空间,还增加了建筑物的独特性。
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一座大楼上,设计师创建了一个巨大的悬挂花园,挂满了各种色彩斑斓的花朵和绿叶。
这个悬挂花园成为了城市的标志性景观,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四、植物墙的生态植物墙是一种将植物垂直生长在建筑物墙面上的绿化设计。
这种设计不仅美化了建筑物,还提供了生态环境,改善了空气质量。
在德国柏林的一家餐厅中,设计师在建筑外墙上创建了一个植物墙,用各种鲜艳的花朵装点,为就餐者带来了宜人的氛围。
这个植物墙不仅美丽,还为周围环境提供了氧气和净化空气的功能。
总结:植物与建筑结合的绿化设计案例给现代城市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这种设计方法不仅提升了建筑物的美学价值,还创造了舒适的环境和生态系统。
垂直绿化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研究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绿色建筑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绿色建筑中,垂直绿化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立面和屋顶,为城市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本文将对垂直绿化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在环境保护、能源节约和美化城市等方面的作用。
一、垂直绿化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垂直绿化技术,顾名思义,是指在建筑立面或屋顶上种植植被,形成一种垂直绿化的景观。
这种技术最早起源于古代巴比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垂直绿化技术逐渐被引入到现代建筑中。
经过多年的发展,垂直绿化技术在绿色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环保手段。
二、垂直绿化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垂直绿化技术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环境,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增加城市绿化率。
通过种植植被,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净化空气,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此外,垂直绿化还可以减少建筑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三、垂直绿化技术在能源节约中的作用垂直绿化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减少空调和供暖系统的使用。
通过种植植被,可以形成一层保温层,减少建筑物的能量损失,降低能源消耗。
此外,垂直绿化还可以减少建筑物的冷却负荷,降低空调系统的负荷,进一步节约能源。
四、垂直绿化技术在美化城市中的作用垂直绿化技术可以为城市增添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改善城市的景观质量。
通过种植植被,可以打破建筑物的单调性,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此外,垂直绿化还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促进人们与自然的互动,增强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五、垂直绿化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案例分析通过对一些典型的垂直绿化建筑案例进行分析,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垂直绿化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效果。
比如,新加坡的“树中树”建筑,利用垂直绿化技术打造了一个独特的生态建筑,成为了新加坡的地标建筑。
垂直绿化的设计与研究1垂直绿化的定义垂直绿化也叫立体绿化。
是在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立面、屋顶、地下和上部空间进行多层次、多功能的绿化和美化,以改善局地气候和生态服务功能、拓展城市绿化空间、美化城市景观的生态建设活动2垂直绿化的目的与实际意义维护生态环境,减少热辐射,降低温度使人们生活的更加舒适、阻滞尘埃、净化空气,减少灰尘对人体的伤害,涵养雨水、增加空气湿度,净化空气,隔离噪音,减少有害气体吸尘,节能环保,绿化美化环境,增添绿化景观,开拓城市空间,还有利于保持人们的身心健康。
3国内外垂直绿化的发展现状3.1国外垂直绿化的发展状况德国:作为全球公认立体绿化做的最好的国家,德国从20世纪50年代就推广屋顶绿化,在目前世界上有关“建筑物大面积植被化”的科研开发和技术成果中,大约有90%都是属于德国的专利。
自1982年开始,德国立法强制推行屋顶绿化。
现在,新建或改建项目申报规划设计,都必须同时申请屋顶绿化设计,否则不予受理;实施屋顶绿化,可减免50%-80%的排水费,并可享受政府低息甚至无息贷款。
该国还进一步更新楼房造型及其结构,将楼房建成阶梯式或金字塔式的住宅群。
当人们不布置起各种形式的屋顶绿化后,远看如半壁花山,近看又似斑斓峡谷,俯视则如同一条五彩缤纷的巨型地毯,令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
据不完全统计,至21世纪初,全德国有近一亿平方米、首都柏林有近45万平方米的建筑物屋顶,实现了植被化。
其中,许多建筑物实现了表面的立体植被化。
新加坡: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新加坡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都有不同的环境绿化和整治的明确目标。
从大力提倡种植树木到彩色植物的应用,从增加休闲娱乐设施到建设生态平衡公园,新加坡为建设花园城市做了精心科学的规划和长年坚持不懈的努力。
不仅如此,新加坡还把建设花园城市看作是国民综合素质和精神面貌的体现,在建设花园城市的同时,更是着力改变人们长久以来的种种陋习,致力提高人们的修养和文明水平,全面提升国民的综合素质。
关于新型生态建筑墙体绿化系统的探讨摘要:上海世博会主题馆生态墙垂直绿化工程,体现了现代一项集材料、生物、园艺等多项技术于一体的技术集成成果,并且在整个设计理念和施工技术环节,均体现了节能环保和低碳的理念。
对城市绿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环保理念和给园林设计师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本文对新型生态建筑墙体绿化系统的构造和施工方面作了探讨。
关键词:垂直绿化建筑墙体绿化系统Abstract: Shanghai world expo theme pavilions ecological wall vertical virescence engineering, a modern a set materials, biological, gardening and so on many technology in the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 integration results, and in the design idea and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link, all reflected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low carbon concept.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greening brings new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cept and give the landscape architect brings deep revelation. In this paper, the new type of ecological building wall greening system architecture and construction are also discussed.Keywords: vertical virescence building wall greening system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温室效应、空气污染、废水污染等。
严寒地区高校教学建筑绿色改造策略研究——以东北大学大
成教学楼为例
张慧
【期刊名称】《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年(卷),期】2022()2
【摘要】在存量时代的背景下,现存建筑的绿色更新改造成为一个巨大命题。
对于高校教学建筑来说,不仅要考虑建筑物理环境,更要关注教学的人文环境。
本文以东
北大学大成教学楼绿色改造的设想为例,通过现状模拟分析与实测,从节能、风、光、声、热几大方面提出一系列改造策略,希望能在延续校园风格的基础上,改善教学楼
的室内外环境,结合建筑节能的各项技术,为师生提供一个更为健康舒适,温暖活力的校园环境,为严寒地区高校教学建筑的绿色更新提供切实可行的优化路线。
【总页数】3页(P112-114)
【作者】张慧
【作者单位】东北大学江河建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44.3
【相关文献】
1.基于夏热冬冷地区的既有居住建筑绿色化改造设计策略研究——以某绿色化改造工程示范项目为例
2.严寒寒冷地区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研究--以内蒙古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科研业务楼为例
3.高校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决策分析\r——以江南大
学教学楼改造项目为例4.浅谈严寒地区既有高校教学楼的节能改造5.内蒙古严寒地区大空间建筑绿色改造技术利用分析——以2021年全国高等院校“绿色建筑设计”技能大赛一等奖方案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态绿墙是指种植攀爬植物,使其攀爬在建筑物外表面的一种绿化方式,这种绿化方式将绿色环保和墙体节能结合在一起,利用植物叶面的蒸腾作用降低建筑外表面的温度,减少热传导,从而降低室内空气温度。
绿色植物除了具有吸收热量、降尘、降噪、杀菌等功能外,还具有保持大气中碳、氧平衡的作用,因此可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通过文献阅读及调研发现,生态绿墙与建筑热环境相关性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基于此,本研究对夏季工况下建有生态绿墙的建筑房间进行测试,定量分析生态绿墙对建筑室内外环境产生的影响并得出结论。
1生态绿墙的特点1.1生态绿墙的节能效应潘鑫晨和罗杰威(Paolo Vincenzo Genovese)[1]运用U-wert 模拟技术,通过对热导系数定量计算的方法得出,建筑的表皮绿化可以提高外墙18.2%的隔热性能。
徐双军等[2]以秦皇岛市的建筑为研究对象,对立体绿化的节能效果进行试验研究,得出结论:立体绿化的应用在改善环境质量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被动式建筑的节能效果。
1.2生态绿墙的降温增湿效应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吸收空气中的热量,植物还可以通过遮挡阳光形成阴影面,抵挡太阳的照射。
因此,植物对周围空气有一定的降温增湿效果,植物通过蒸腾,使周围空气降温,由此改善了“城市热岛”现象,形成良好的城市微气候环境。
秦俊等[3]在夏季炎热气候条件下,对3种垂直绿化植物——葡萄、紫藤、凌霄进行温湿度实地测试,发摘要 生态绿墙直接利用天然能源实现建筑外表面被动式冷却降温,从而改善室内的热环境和降低空调负荷。
这种生态绿墙节能环保、健康低碳,在建筑节能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研究调研了目前西安市绿墙的应用现状,并以西安市某高校的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测试,定量分析了生态绿墙对建筑室内外环境的影响,为在西安市推广生态绿墙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生态绿墙;室内外环境;节能环保中图分类号 TU244.3;TU243文献标识码 ADOI 10.19892/ki.csjz.2023.16.32Abstract Ecological green walls directly utilize natural energy to achieve passive cooling of the exterior surface of buildings, thereby improving the 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and reducing air conditioning load. This type of ecological green wall is energy-saving,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healthy, and low-carbon, and has broad development prospects in the field of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status of green walls in Xi’an. Taking the office building of a university in Xi’an as the test object, through the test,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the impact of green ecological wall on the indoor and outdoor environment of the building is conducted. It provides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promotion of ecological green wall in Xi’an.Key words green wall; indoor and outdoor environment;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德国生态建筑几例提要综述了一位德国建筑师的建筑生态观及其生态建筑设计的几种方法与措施,并通过单身母亲公寓等几个生态建筑实例介绍这些方法与措施在实践中的运用。
当今的中国建筑师应结合设计实际关心建筑生态问题。
关键词生态建筑低能耗太阳能可持续发展ABSTRACT This thesis summarizes a German architect's viewpoint of ecological sense and design mothods and measures for ecological building. It introduces some examples such as Single-mother's Flats how to utilize these methods and measures in practice. The author proposes that the architects in China today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ecological problems in the design.KEY WORDS Ecological architecture,Low energy,Solar energ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在“可持续发展”这一口号风行于全球各行各业的今天,各国建筑界对生态建筑理论与设计的研究越来越重视。
颇有影响的英国《建筑设计》杂志1997年出版了生态建筑专刊,日本的《建筑与城市》也刊出“可持续的建筑和可持续的环境”特集,许多国际知名建筑刊物纷纷刊登生态建筑设计实例,一些国内有影响的建筑杂志近来也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
可以说建筑界已经意识到建筑师在维持人类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中所肩负的历史重任,而一些建筑师则早已在实践中进行了生态建筑的设计研究。
德国吕贝克技术学院的G.康哈迪教授正是其中一员,他已多年致力于生态建筑的设计研究。
不同技术条件下的建筑立面垂直绿化设计手法建筑立面垂直绿化是一种通过在建筑立面上种植植被来实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保护建筑等多重功能的设计手法。
在不同技术条件下,建筑立面垂直绿化的设计手法也会有所不同。
本文将以不同技术条件下的建筑立面垂直绿化设计手法为主题,探讨其特点及应用。
在传统技术条件下,建筑立面垂直绿化通常采用爬山虎等攀援植物来实现。
这种设计手法简单、易于实施,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绿化效果。
然而,由于攀援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和养分,容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植被养护的困难。
此外,攀援植物的生长速度快,有可能对建筑立面造成损坏,增加了建筑维护的成本。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提出了更加创新和高效的建筑立面垂直绿化设计手法。
一种常见的做法是利用垂直园艺系统,在建筑立面上设置固定的植物容器或种植槽,通过自动滴灌系统、光合作用灯等设备来实现植物的生长和养护。
这种设计手法可以确保植物的水分和养分供应,提高了绿化效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另外,还可以通过选择适合垂直绿化的植物种类,如多肉植物、空气净化植物等,来实现更加多样化和实用化的设计效果。
绿色建筑是一种注重环境友好、节能减排、生态保护等概念的建筑设计理念。
在绿色建筑技术条件下,建筑立面垂直绿化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和意义。
除了实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等传统功能外,还可以通过利用雨水收集系统、太阳能光伏板等设备来实现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能源的自给自足。
同时,可以结合垂直绿化与建筑节能调温、减少噪音、改善微气候等设计手法,实现绿色建筑的综合效益。
总的来说,建筑立面垂直绿化设计手法在不同技术条件下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应用。
传统技术下的建筑立面垂直绿化简单实用,科技条件下可以实现更高效的绿化效果,而绿色建筑技术条件下则将垂直绿化与环保、节能等理念有机结合,实现更加综合的设计效果。
未来,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和绿色建筑理念的普及,建筑立面垂直绿化设计手法将呈现出更加多样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浅析德国生态住宅建筑设计方法摘要:通过分析德国生态住宅建筑的设计实例,总结德国现代住宅的设计思想及主要技术措施,得出能够对于我国的有借鉴意义的设计方法。
Abstract:By analysis of the German eco-residential building design examples, summarize the the German modern residential design ideas and the main technical measures obtained for our reference design.欧洲建筑业的发展一直居于世界的前沿,住宅的建设和发展,包括对发展主流的研究、设计手法、技术形态以及环保生态技术等,都是世界领先水平。
位于欧洲中心的德国,从七十年代起,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之后一直到现在,德国住宅建设所走的过程和所探索的问题,以及得到的结果和技术上的水平,比起我国目前的住宅建设和发展的水平超前二十多年。
了解超前的国家住宅建设和发展的情况,了解他们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手段,对目前中国住宅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德国现代住宅设计思想德国建筑师进行住宅设计时主要考虑的要素是:1)对城市的尊重。
在规划设计时要遵循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肌理,合理的容积率和尽可能多的绿化,减少由于居住区与城市和社会不相融合而带来的许多社会问题。
2)对人的关怀。
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在设计过程中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甚至到建筑的每个细节部分。
3)充分利用太阳能。
对德国现代住宅来说,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而且必须是名副其实的阳光住宅,人们生活居住的空间能充分享受到阳光。
4)融入自然。
住宅要尽量提供居民接触大自然的条件。
5)丰富的空间。
住宅和居住小区应给人们提供层次丰富的区域,如:公共空间(包括公共绿化)、半私空间(适合人们交往、问候)、私密空间(住户)。
2.德国现代住宅主要技术措施1)太阳能利用德国在城市生态住区建设中大面积采用了太阳能光电板,其产生的电力不仅可以自给,而且盈余部分可以送到城市电网上去。
生态绿墙””技术研究
建筑““生态绿墙
建筑
以德国维斯玛大学教学楼垂直绿化改造设计为例——以德国维斯玛大学教学楼垂直绿化改造设计为例
——
潘鑫晨肖奕萱
沈阳建筑大学辽宁沈阳110168
摘要:本文以德国维斯玛大学教学楼垂直绿化的改造设计为研究对象,从植物选择、结构系统、灌溉系统等方面对技术的设计要素进行了阐述。
并且讨论了设计中的手法和原则,从而总结了垂直绿化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旨在为我国的节能建筑改造及生态宜居环境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垂直绿化;生态改造设计;绿色建筑;生态绿墙
中图分类号:S73文献标识码:A
第一章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系列诸如空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生物资源减少等严重的城市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也相继出现。
城市植物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保证居民生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城市绿化具多种功能,对改善城市气候、净化空气、减轻污染、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中国由于人口多,生活水平较低等原因,城市绿化工作相对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绿化工作差距还较大。
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德国维斯玛大学教学楼垂直绿化的改造设计研究与思考,从中为我国建筑生态化、节能化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第二章项目研究背景
维斯马(Wismar)是德国北部的一个海滨城市,濒临波罗的海,曾是东德重要的港口城市。
城市始建于1229年,1266年加入“汉萨同盟”(Hanseatic League),并逐步发展成为德国较大的海港贸易城市。
改造项目为维斯玛大学建筑系楼。
通过对城市气候环境、基地环境、建筑特点的分析,对植物的选择和结构的计算,以及德国垂直绿化技术的选择和应用,对建筑的西立面进行绿化改造设计。
1)自然状况
维斯马是一座有着众多中世纪建筑的古城,2002年6月27日维斯马老城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该地区年最高温度23℃,年最低温度 6.2℃。
全年平均降雨量650.8mm。
夏季主导风向为西、西南向,冬季主导风向为南、西、西南向。
该地区的日照时间4至9月可以达到6小时以上。
2)建筑现状
该建筑为维斯玛大学(HS WISMAR)建筑系教学楼,建筑共有5层,南向为大面积玻璃幕墙,东西向无窗。
建筑整体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建筑设计使用寿命60年以上,主体结构完整,西立面表皮简洁但西晒严重,夏季室内温度较高,
通风较差,改造和再利用的优势较为突出。
第三章改造设计与研究
3.1建筑立面垂直绿化的设计要素
3.1.1植物选择
在维斯玛大学教学楼垂直绿化设计项目中,采用德国新式绿墙系统的,因此扩宽了垂直绿化植物选择的范围,大多当地的地被植物也可应用到墙面,然而脱离土壤在垂直面生长,对植物的生长习性、根须的稠密度、对极端生境的适应性和对高温高寒等有害条件的抗性有非常高的要求,因此必须通过大量的实验,从备选植物中筛选出能适应生态绿墙要求的植物品种。
3.1.2结构系统
种植基盘与辅助构架是垂直绿化的结构系统最重要的两个元素,种植基盘为植物提供生长空间,制约垂直绿化中植物的生长状态和可选择的种类,从而影响到垂直绿化效果。
新式绿化技术通过去支撑构件将种植基盘立了起来,不依靠植物的生长状态便可有绿色立面的效果。
可以说新技术在种植基盘上的多样化是与传统技术最大的区别。
通过对基地的分析和考察,这次改造项目选择了直接在墙面设置种植箱和种植槽这种新型的德国技术,从而达到对环境及建筑的影响减小、易于图案颜色的设计的目的。
3.1.3建筑朝向
在此次改造项目中,改造的立面为西立面,建筑西立面与东立面的日照情况刚好相反,全天只有在日落前受到直射光线其它时间都没入到建筑阴影中。
但是受日光直射时,光线强烈照射形成西晒,夏季尤为严重。
西晒时间虽然比较短,但是温度高使得西立面在在短时间内发生剧烈的温度变化,墙面在升温过程中吸收积累热量大,严重影响建筑室内环境状况。
西立面垂直绿化以防止西晒为主,适合选用喜光、耐燥热、不怕日光灼烧的植物,常常形成大面积的绿化增强建筑墙面的热工性能,来遮挡强烈的日光照射。
3.1.4养护与管理
1)灌溉系统垂直绿化受到生长环境的限制较大,浇灌系统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建筑西墙图3
绿化系统的节点构造图(作者自绘)
绿化中如果盛夏不能及时浇水,绿化植物容易枯萎甚至死亡。
另外,合适的水量不但利于植物生长而且还有降温的作用。
精密的灌溉系统的介入为垂直绿化的养护管理提供了便利,在新技术中用到的灌溉系统有喷灌和滴灌。
3.2建筑立面垂直绿化的基本设计手法
3.2.1构图的基本手法
由于垂直绿化的空间特点,使得垂直绿化的设计手法与垂直绿化的技术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伴随这新的绿化技术的出行,往往会产生出新的设计手法。
垂直绿化的构图手法多种多样、十分丰富,可以针对不同的建筑立面特点,以及不同的环境特点进行垂直绿化设计。
但是无论运用什么样的技术手段、使用什么样的手法进行垂直绿化设计都可以用点、线、面这三种基本的构图手法来进行概括。
3.2.2色彩设计的基本原则
垂直绿化色彩设计的基本原则与形式美的原则一样,就是寻求对立统一的矛盾共同体。
色彩设计的原则共有两条:即色彩对比原则和色彩协调原则。
这两条看上去完全相反的原则,是色彩关系对立统一关系中辩证的两个方面,在一个使人感到舒适的建筑色彩环境中他们是缺一不可的。
第四章垂直绿化技术的优势与局限
4.1垂直绿化技术的优势
4.1.1生态效应显著
“绿墙”系统的安装模式使得“绿墙”系统犹如一层皮肤一样覆盖在原有建筑立面上,在建筑表面形成了双层表皮的构造结构,为原有建筑增加了一层新的“可呼吸”的生态皮肤。
这层生态皮肤不但保护建筑立面墙体不受风吹日晒,并且可以改善建筑室内的使用环境,降低能源消耗,对建筑物形成全方面的保护。
4.1.2施工灵活,更换植物方便
引进机械设计的理念,使垂直绿化设计更精确也更灵活。
所有植物构件均有统一的规格和型号,施工现场进行拼装,明显提高了效率。
模块式绿化中,由于每个模块是一个植物单元,独立若悬挂于结构上,若发现哪块生长不良,就更换哪块,不影响植物墙运作,更换方式也清晰简易,而不需要触动其他的模块和支撑结构。
不织布式绿化中的每棵植物是一个单元,更换起来更容易。
4.1.3突破高度限制
传统垂直绿化的高度由植物的攀爬特性决定,但攀援植物的生长高度是有限的最高能爬四五层楼的高度,因而在高层墙面绿化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困难,且植物生长需较长时间,产生生态效益需要的时间也较长。
新技术可达到的墙体的高度不由植物特性决定,而是由结构系统控制。
只要设计得当,没有绿化高度的限制。
4.1.4即时绿化
由于植物在安装前是在花房中进行培植养护,相比传统垂直绿化技术,新技术节省了植物的生长时间,经过安装可快速形成绿化效果,即时成景。
4.2垂直绿化技术的局限
4.2.1造价较昂贵
目前在中国,垂直绿化新技术的造价较传统技术要昂贵。
长久以来,制约我国垂直绿化发展的因素除了人们主观认识的原因以及荷载、防水条件等技术屏障外,经济因素也是束缚其快速发展普及的重要原因。
虽然,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建造屋顶绿化有利于建筑节能、改善生态环境,然而前期所需要的投入成本还是令许多人望而却步。
4.2.2养护难度大
新式垂直绿化系统使植物脱离了熟悉的地面,在更薄更小的空间生存,对植物的生长特性提出了极大的挑战,需要精心的后期养护以确保植物生长。
首先,植物材料的选择将影响后期的维护,要确保灌溉系统正常运作,可将肥料溶于水中,再通过灌溉系统浇灌植物,防止对建筑环境的污染并定期的检查和清洗泛黄、腐烂叶以保持绿墙的健康成长。
其次,植物病虫害问题的防治问题也是工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设计之初若能利用植物的不同特性进行间种可避免同一物种病虫害肆虐;对于病虫害侵害的植株,要及时修剪、喷药;若条件允许,可配备专业的园艺人员,及时做好设施的维护等工作。
参考文献
[1]杜怡安,陈琼琳,林海燕.建筑物墙面绿化浅议[J].江苏林业科技,2009(12)
[2]夏云等编.《生态与可持续建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6.
[3]陆家珍著.《怎样进行垂直绿化》[M].上海文化出版社,1984.
[4]戎安.德国城市建筑环境大面积植被化[J].世界建筑,2002(12).
[5]倪静.建筑生态种植表皮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0
建筑“生态绿墙”技术研究——以德国维斯玛大学教学楼垂直绿化改造设计为例
作者:潘鑫晨, 肖奕萱
作者单位:沈阳建筑大学
刊名: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英文刊名:ChengShi Jianshe LiLun Yan Jiu
年,卷(期):2013(29)
本文链接:/Periodical_csjsllyj201329457.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