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七篇】
- 格式:docx
- 大小:44.08 KB
- 文档页数:11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七篇】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元谋人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当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3、体貌特征:上肢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使用打制石器、木棒;(生产工具)4、生产生活状况采集、狩猎;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5、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原始社会。
6、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三、山顶洞人1、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距今约三万年;2、体貌特征: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3、生产工具:磨已掌握钻孔光技术和磨制技术(骨针);4、观点:已经有了审美的观点。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我国古代关于农耕的传说(1)伏羲氏:结网捕鱼,创立八卦;(2)神农氏:教民播种,尝遍百草。
一、半坡人的生活和河姆渡人的生活:原始居民距今年代生活地区房屋样式半坡人距今约6000千年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河姆渡人距今约7000千年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干栏式房屋生产工具使用磨制石器、制作骨器、使用磨制石器,如骨耜;角器等原始农业(种植作物)原始畜牧业(饲养业)原始手工业制作彩陶和乐器;会纺织、制造陶器、玉器和乐器;会雕制衣种植水稻种植粟饲养猪、狗;打猎捕鱼饲养猪、狗和水牛刻,懂得使用天然漆二、原始农业的发展1、兴起时间:约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
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3、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4、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看图:课本第6页半坡居民原始复原图和第8页河姆渡居民复原图:(1)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呢?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因为南方地区潮湿温热,既能通风防潮,又可防蛇虫之害。
七年级历史上册人教版知识点总结(一)春秋战国的纷争春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结束时期;战国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一、春秋争霸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齐桓公称霸的原因或条件:1、齐国在山东北部,盛产鱼盐,经济富庶。
2、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3、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口号。
齐桓公和晋文公成为霸主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改革: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整顿内政) 春秋争霸的影响:1、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消极影响)2、但在争霸战争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积极影响)二、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注意方位)战国著名战役:齐魏“桂陵之战”、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长平之战,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七年级历史上册人教版知识点总结(二)祖国境内的原始居民【难点解析】1、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雷电起火,堆积物高温起火。
2、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等内容我们都是怎样认识到的?通过考古学家考古,对远古人类遗址的残留物或骨化石进行鉴定、分析得到的。
【重点考点】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 人,距今约 (170)万年。
2、(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3、(山顶洞人) 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还会制作骨针。
4、(火) 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5、人类是由古代 (类人猿) 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6、简答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①.北京人的模样保留猿的某些特征,而山顶洞人则与现代人基本相同.②.北京人只会打制粗糙石器,山顶洞人则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③.北京人只能使用天然火,而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④.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山顶洞人则生活在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里。
七年级历史上册人教版知识点总结(三)华夏之祖【知识要点]1、炎黄战蚩尤----涿鹿之战2、华夏民族的形成(1)黄帝和炎帝部落结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人类社会的起源- 人类起源于非洲,并经过漫长的进化逐渐分布到世界各地;- 旧石器时代是人类最早的社会形态,主要以狩猎、采集为生;- 新石器时代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生产时代,农业的发展使人们开始定居下来。
第二单元: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河流的孕育带来了古代文明的兴起,如黄河文明、亚历山大港等;- 埃及、印度、中国和美索不达米亚是世界四大古代文明;- 古代文明的发展离不开政治制度、文化特点、科技成就等因素。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形成与发展- 夏、商、周是中国古代的三大朝代;-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主要是以封建制为主;-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使中国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发明,如农具、青铜器等。
第四单元:汉代的繁荣与衰落-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之一,统一了中国大部分地区;- 在汉代,农业和手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汉代的文化艺术也繁荣起来,如文学、音乐、绘画等。
第五单元:唐代的开放与繁荣-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国力强盛、文化繁荣;- 在唐朝,科技、商业和海上贸易得到了迅猛发展;- 唐代的文学、艺术和文化交流也达到了巅峰。
第六单元:中国古代的科技与艺术- 发明和创造是中国古代科技的重要特点,如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 中国古代的艺术表现形式多样,如绘画、陶瓷、雕刻等;- 古代科技和艺术的发展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七单元:古代中国与世界的交往-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世界交往的重要通道;- 中国和周边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频繁;- 中国在文化、艺术、宗教等方面对周边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八单元:东亚的多元一体- 东亚地区具有多元的文化和社会制度;- 中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在历史上互相影响和借鉴;- 东亚地区的多元一体性为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奠定了基础。
第九单元:环境与人类活动- 人类的活动对环境有着深远影响;- 需要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需要国际合作来解决。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导语】历史学,以人类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也叫史学。
历史学,是人类对自己的历史材料进行挑选和组合的知识情势。
历史学,是个静态时间中的动态空间概念。
历史学是由历史、科学、哲学、人性学及其时间空间五部分有机组合而成。
本文《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由作者为您整理,仅供参考!1.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篇一时期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雄壮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1、明紫禁城世界建筑之林的珍宝2、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六千余公里。
二、古典科技巨著的出现:1、李时珍《本草纲目》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被译为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2、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3、徐光启《农政全书》农业百科全书,农学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
三、古典小说的高峰:1、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是三国时期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2、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3、明朝中期吴承恩《西游记》唐僧取经的故事,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味的长篇神话小说。
4、清朝曹雪芹《红楼梦》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古典小说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占有重要地位。
四、戏剧的繁华:1、明朝后期最负成名的戏剧家:汤显祖,其代表作为《牡丹亭》。
2、京剧的形成:在徽剧、汉调的基础上,融会吸取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
五、书画的成绩:1、书法:董其昌: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2、绘画:山水、花鸟画居统治地位。
徐渭:善于泼墨清朝的“扬州八怪”,进一步发展其笔墨纵横手法,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多。
2.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篇二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一、明清经济的发展:1、从国外引进的农产品玉米、甘薯、土豆、花生和向日葵;2、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3、丝织业的发展:(1)丝织业中心:苏州、南京;(2)丝织业的规模:南京的丝织业到清朝已具有三万多台织机。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全册)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元谋人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3、使用打制石器、木棒;(生产工具)4、生产生活状况采集、狩猎;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5、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原始社会。
6、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一、半坡人的生活和河姆渡人的生活:二、原始农业的发展1、兴起时间:约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
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3、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4、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看图:课本第6页半坡居民原始复原图和第8页河姆渡居民复原图:(1)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呢?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因为南方地区潮湿温热,既能通风防潮,又可防蛇虫之害。
(2)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半地穴式房屋?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风沙大,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风挡雨,又可以保暖。
(3)两种房屋结构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说明了什么?是由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的。
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与自然协调发展,已经能够适应自然环境。
(4)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人类的生产生活必须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做到因地适宜、科学合理。
★★比较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异同: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炎黄联盟1、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联盟形成。
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3、影响:华夏族逐渐形成,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初一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古代文明与周边地区1. 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阶段,也是最长久的时期之一。
人类在这个时期使用石器作为工具,生活方式主要是以狩猎和采集为主。
2. 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是旧石器时代之后的一个时代,人类在这个时期开始使用磨制工具,如石斧、石锛等。
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进行农业生产,并定居下来。
3. 殷商时期殷商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之一。
商朝的首都在今天的河南安阳一带,商朝的统治者被称为商王。
商朝的经济主要是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
4.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分裂最为严重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中国分裂成了多个诸侯国,并且出现了大量的战争和混乱。
5. 古埃及文明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文明之一。
古埃及人建造了众多的金字塔和神庙,他们还发明了象形文字和日历系统。
二、古代帝国的崛起与征服1. 罗马帝国罗马帝国是古代欧洲最重要的帝国之一,它位于今天的意大利,并且征服了大片的领土。
罗马帝国的法律和文化对现代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印度帝国古代印度曾存在过许多强大的帝国,如孔雀王朝和玛瑞揭帝国等。
这些帝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3. 秦帝国秦帝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一个君主统一的帝国,也是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帝国之一。
秦帝国的统一尺度和强制措施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4. 希腊帝国古希腊曾存在过多个帝国,如雅典和斯巴达等。
希腊帝国在政治、哲学、艺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对西方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世界各地的非洲人口1. 世界各地的非洲人口非洲是人类起源的地方之一,也是世界上最为多样化的地区之一。
非洲人口分布广泛,有数百个不同的民族和语言。
2. 埃及文明埃及文明是非洲最重要的文明之一,埃及的哈肯拉皮拉和金字塔是古代世界的奇迹之一。
人教版初一历史上知识点总结初一历史人教版上的知识点主要涵盖了古代文明、封建社会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总结,旨在帮助初一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
一、古代文明1. 夏、商、周三代的兴衰变迁: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商代是夏朝后的中原古国,周朝是中国历史上封建制度的开端。
2. 神话传说和古代历史的渊源:传说中的神话人物如伏羲、女娲等与古代历史存在一定联系。
3. 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中原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黄河流域是古代文明的重要中心。
4. 古代文明的农耕文明:古代中国文明以农耕为基础,儒家文化对古代中国文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封建社会1. 农业经济: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以农业经济为基础,地主和农民之间存在严重的剥削关系。
2. 社会等级制度:封建社会中存在着明确的社会等级制度,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3. 封建礼制和儒家思想:封建社会中的人们秉持着严格的封建礼制和儒家思想,尊重和维护社会等级秩序。
4. 诸子百家:封建社会中出现了许多思想流派,如儒家、道家、墨家等,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5. 诗经、尚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代表,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特点。
6.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动乱:五胡乱华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动乱最为严重的时期之一。
三、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1. 人类的起源:人类起源于非洲,经过长期演化进化为现代人类。
2.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人类社会经历了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再到铁器时代的演变进程。
3. 农业的兴起:农业的兴起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4. 王国的兴起与争霸: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呈现出更加复杂和分化的特点,王国和帝国的兴起以及争霸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
5. 雅典民主与希腊城邦:古希腊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民主国家,雅典民主成为后世民主制度的重要基础。
6. 罗马共和国与罗马帝国: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是古代世界最伟大的政治实体之一,对西方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第一章中华文明的起源(1-12)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P2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P23、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和地点 P1.3.44、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P25、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并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P4—56、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过氏族生活 P57、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都已经使用磨制石器P7—88、河姆渡人栽培水稻,半坡人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P7—89、大汶口文化晚期中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P7—P810、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
P1211、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黄帝。
P1312、尧舜禹的“禅让”: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
P14第二章夏商西周春秋战国(13-40)第二章夏商西周春秋战国(13-40)14、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P1515、汤灭夏,建立商朝,盘庚迁殷后,商朝统治稳定。
P2116、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
P2317、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各地的统治。
P23—2418、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P2419、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的青铜器,湖南宁乡出土了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 P2620、“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了中外人士的瞩目。
P2721、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P2722、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P3023、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P30—3224、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P3125、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城濮之战。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中国古代文明1. 三皇五帝时期:- 中国古代历史的起始时期,没有确实的历史记载,有传说和神话。
- 三皇:伏羲、神农、黄帝。
- 五帝:轩辕、颛顼、帝喾、尧、舜。
2. 夏朝:-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凿记载的朝代。
- 建立者是夏启。
- 农业经济较为发达,出现了青铜器。
3. 商朝:- 商汤建立了商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国家。
- 商朝经济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商代青铜器制作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 商朝的首都是安阳。
4. 周朝:- 周武王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
-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 周朝实行封建制度,以农业经济为主,农民和奴隶是社会的基础。
5. 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的时期,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 竹简的发明使文字记载普及。
- 各国割据,进行不断的战争和斗争。
6. 秦朝:- 秦王嬴政统一了战国,建立了秦朝。
- 秦朝实行法家政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 秦始皇统一文字、度量衡,修建了万里长城。
二、古代文化与思想1. 中国古代的思想主要有儒家、道家和法家等。
2. 儒家强调仁爱和教育,其代表人物为孔子。
3. 道家追求自然、无为而治,其代表人物为老子。
4. 法家注重法制和政治,其代表人物为韩非子。
5. 古代文化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如青铜器、陶器、书法、音乐等。
三、古代社会与生活1. 古代社会以农业为基础,以封建制度为主要特征。
2. 社会等级分明,有君主、贵族、士大夫、农民和奴隶等不同阶层。
3. 农民是社会的基础,大多数人以务农为生。
4. 妇女地位较低,主要从事家务劳动。
四、历史文献与史学思想1. 古代历史文献主要有《史记》、《资治通鉴》等。
2. 古代史学家强调历史的目的在于治理国家和修身养性。
3. 古代史学思想以尚贤、尊史、重实践为主要特点。
以上为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参考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1. 夏、商、周三代的演变: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
2. 古代中国的封建社会:以封建制度为特征的社会形态,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奴隶阶级共同存在的社会形态。
3.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指中国古代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等四项发明。
二、秦朝与汉朝的兴衰1. 秦朝的统一: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通过一系列的政治、军事改革,统一中国。
2. 秦汉经济的繁荣:秦朝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如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等,为随后的汉朝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汉朝的科技成就:汉朝在农业、冶金、医药等方面都有重大的发展,如推行轮耕、发明锡铁冶炼技术、成就医药方面的本草纲目等。
三、西域文化的传播与丝绸之路1. 丝绸之路的起源与发展: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通过这条路线,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物品传到了西域,同时西方的马匹、药材等也传入了中国。
2. 佛教的传播:佛教是源于印度的一种宗教思想,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佛教的传入对中国的宗教、文化、艺术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外来文化对中国的影响: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西域以及其他邻国的文化元素逐渐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音乐、绘画、建筑等方面。
四、汉朝末年与三国时期1. 汉朝的分裂与灭亡:汉朝末年由于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等因素,导致了国家的分裂与灭亡。
2. 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三国各自成立了自己的政权,形成了以魏、蜀、吴三国为主的政治格局。
3. 三国文化的交流:三国时期各国之间在文化、艺术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与融合,出现了多样性的文化现象。
五、南北朝与隋朝的统一1. 南北朝的分裂:南北朝时期中国出现了多个分裂的政权,南朝有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北朝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朝代。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七篇】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元谋人
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当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
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
3、体貌特征:上肢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使用打制石器、木棒;(生产工具)
4、生产生活状况采集、狩猎;
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
5、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原始社会。
6、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三、山顶洞人
1、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距今约三万年;
2、体貌
特征: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
3、生产工具:磨已掌握钻孔光技术和磨制技术(骨针);
4、观点:已经有了审美的观点。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我国古代关于农耕的传说
(1)伏羲氏:结网捕鱼,创立八卦;(2)神农氏:教民播种,
尝遍百草。
一、半坡人的生活和河姆渡人的生活:
原始居民距今年代生活地区房屋样式半坡人距今约6000千年黄
河流域的陕西西安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河姆渡人距今约7000千年长江流
域的浙江余姚干栏式房屋生产工具使用磨制石器、制作骨器、使用磨
制石器,如骨耜;角器等原始农业(种植作物)原始畜牧业(饲养业)原始手工业制作彩陶和乐器;会纺织、制造陶器、玉器和乐器;会雕
制衣种植水稻种植粟饲养猪、狗;打猎捕鱼饲养猪、狗和水牛刻,懂
得使用天然漆二、原始农业的发展
1、兴起时间:约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
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
发展;
4、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看图:课本第6页半坡居民原始复原图和第8页河姆渡居民
复原图:(1)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呢?
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因为南方地区潮湿温热,既能通风防潮,又可防蛇虫之害。
(2)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风沙大,居住半地穴式
房屋,既能够抵风挡雨,又能够保暖。
(3)两种房屋结构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说明了什么?
是由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的。
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能
够与自然协调发展,已经能够适合自然环境。
(4)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人类的生产生活必须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做到因地适宜、科学
合理。
★★比较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异同:不同点①地理位置不同:半
坡人处于黄河流域,河姆渡人处于长江流域;②种植的农作物不同:
半坡人种植粟,河姆渡人种植水稻;③建造的房屋不同:半坡人住半
地穴式圆形房屋,河姆渡人住干栏式房屋;④制作的彩陶艺术风格不同。
相同点①都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都处于原始社会后期);②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发展;③都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
④都使用磨制石器;⑤都会制造陶器影响
农耕文明的发展导致剩余产品的出现,进而出现了贫富分化和私
有制,最终促使国家出现。
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这是历史发展的
巨大进步。
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炎黄联盟
1、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联盟形成。
2、涿鹿之战:炎
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3、影响:华夏族逐渐形成,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
文始祖。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
会发展水平。
1、炎帝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