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极管讲稿
- 格式:pptx
- 大小:1.18 MB
- 文档页数:37
《晶体三极管的测试》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晶体三极管的测试》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电工学》第六章第三节《晶体三极管》中的内容。
本节是《常用半导体器件》这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节内容是理解基本放大电路的一个基础,对它的讲解清晰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
(二)学情分析本课程的对象是中职学生,而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基础较差、理解能力较弱、对理论学习不太感兴趣和实践操作较感兴趣,理论与实践往往脱节的现象,但也有显著优点:活泼好动,好奇心强。
由于三极管三极判断时用到PN结正反向电阻;NPN 、PNP 型和万用表的红、黑表笔等最容易混淆,所以很多同学学习这一节时感到很困难,怎样让学生掌握判别方法是我这节课的目的所在。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PN结的特点;②帮助学生理解判断三极管三极原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③帮助学生掌握快速准确判断方法。
2、技能目标:提高学生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德育目标:①培养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态度;②培养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
(四)教学重点三极管三极的判断方法的理解。
(五)教学难点三极管三极的集电极C判断方法的理解。
二、说教法为了很好的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我采用了以下一些教学方法:1、启发引导教学法:教学中把实际例子加入到课堂中,从生活中的电器切入,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讨论、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2、示范演示教学法:通过实际演示操作一步一步地解释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让学生加深理解并掌握。
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效率。
3、对比教学法:将指针式万用表与数字式对比,得出测量结论的区别。
将NPN型和PNP型管内部结构进行对比,得出不同测量结论。
三、说学法教师的最终任务不应该只是传授学生知识,而应该是教授学生如何获取知识, 因此为了使学生学会学习,我打算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积极主动参与教学,通过学生的动脑、动手、质疑等环节完成教学内容。
晶体三极管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程来自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章第一节《晶体三极管》。
本节内容是在讲述电子二极管后阐述的,是后续课程基本放大电路的核心元件和基础。
采用图片和实物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对三极管有所认识。
重点:三极管的符号、电流放大特性难点:三极管特性、特性曲线二、说学情鉴于学生刚刚接触本门课程,学习态度端正,对课程总体认识较少,好奇心强,学习兴趣浓厚,但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在教学中如何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形象化是我教学中要重点把握的内容和突破点,故大量使用图片、实物加强学生认识,本次课采用实验法突破重点,化简难点,提高学生兴趣。
从生活中提出问题,实时加入小制作,应用于学生实际生活中。
三、说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三极管的结构、分类、特性曲线。
2.掌握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过程目标:1.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价值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四、教学过程复习回顾:二极管符号、结构、特性(提问)(5分钟)引入新课:由单个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那么两个PN结是什么呢?有什么性质呢?…(学生分析,老师总结)(8分钟)讲授新课:晶体三极管结构、分类;(略)(20分钟)晶体三极管电流放大作用;(详)(32分钟)(实验法突破重点、难点)晶体三极管特性曲线;(20分钟) 本课小结:三极管的结构、电流放大作用、特性曲线。
(5分钟)§2-1 晶体三极管主讲:赵建敏一、结构与分类二、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三、三极管的特性曲线一、结构与分类1、外形2、结构3、分类(1)依据管芯所用半导体材料不同分:硅管、锗管(2)按三极管内部基本结构不同分:NPN型、PNP型(硅管多为NPN型,锗管多为PNP型)(3)按工作频率不同分:高频管、低频管(4)依据功率不同分:小功率管、大功率管(5)按用途不同分:普通放大三极管、开关三极管二、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1、三极管的工作电压2、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实质:用一个微小电流的变化去控制一个较大电流的变化。
三极管基本认识(教案)第一篇:三极管基本认识(教案)【教学内容】晶体三极管教案本课学习的是“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电子工业出版《电子技术基础》的第一章第三节的第一部分内容。
这节课内容包括三极管的结构,三极管的类型符号、三极管的分类方法和三极管的放大作用。
【地位和作用】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半导体、PN结和二极管之后安排的,也是为今后学习三极管工作原理打下理论基础。
三极管是电子电路中最重要的电子元器件。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三极管的概念、分类、符号。
②、掌握晶体三极管的结构及类型的判断。
③、了解三极管内部载流子的运动。
④、掌握晶体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
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③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以达到知识探索、能力培养、素质提高的目的。
3.情感目标:①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及热情,学以致用。
②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严谨作为和主动探索的精神【课堂类型】精讲型(理论基础课)【教学重/难点】重点:三极管的结构及类型的判断,三极管电流的放大条件。
难点:晶体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及内部载流子的运动。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初中刚刚毕业,且物理学习成绩很差。
【教学工具】教材电子元器件三极管若干个粉笔【教学方法】引导思考法互动教学法类比推理法【课时安排】二节课【教学过程】一、课前复习1、PN结①提问:什么是PN结?答:把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制作在同一硅片或锗片上,所形成的交接面。
②提问:PN结具有什么特性?答:单向导电性2、二极管③提问:二极管与PN结有什么联系?答:PN结用外壳材料封装起来,并加上电极引线就形成了二极管。
P区接阳极,N区接阴极。
④提问:二极管的导电性是否与PN结一样了?答:是二、新课导入如图所示是一个扩音器的示意图: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声音放大电路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声音话筒图 1 扩音器示意图扬声器其中如图所示:话筒是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经放大电路放大后,变成大功率的电信号,推动扬声器,再将其还原为声音信号。
三极管(课件)-(多应用版)三极管(课件)一、引言三极管,全称半导体三极管,是一种具有放大和开关功能的半导体器件。
它由三个掺杂不同类型的半导体材料(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组成,是电子技术中最重要的基本元器件之一。
三极管广泛应用于放大、开关、稳压、信号调制等领域,对现代电子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三极管的结构与原理1.结构三极管主要由三个区域组成:发射区、基区和集电区。
发射区和集电区分别由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组成,基区位于发射区和集电区之间,通常较薄。
根据半导体材料的组合方式,三极管可分为NPN型和PNP型两种。
2.原理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基于半导体PN结的电压控制特性。
当在基极-发射极间施加正向偏置电压时,发射区的电子会注入到基区,并与基区的空穴复合,形成基区电流。
基区电流的大小决定了集电极电流的大小,从而实现放大作用。
当在基极-发射极间施加反向偏置电压时,三极管截止,集电极电流几乎为零,实现开关功能。
三、三极管的主要参数1.放大倍数β(HFE)放大倍数β是三极管输出电流与输入电流之比,是衡量三极管放大能力的重要参数。
β值越大,三极管的放大能力越强。
在实际应用中,β值通常在20~150之间。
2.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ICmax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是指三极管正常工作时,集电极所承受的最大电流值。
超过此电流值,三极管可能会损坏。
3.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Pcmax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是指三极管正常工作时,集电极所承受的最大功率。
超过此功率值,三极管可能会损坏。
4.极间反向耐压VCEO极间反向耐压是指三极管在截止状态下,集电极与发射极间的最大反向电压。
超过此电压值,三极管可能会损坏。
5.极间反向耐压VCBO极间反向耐压是指三极管在截止状态下,集电极与基极间的最大反向电压。
超过此电压值,三极管可能会损坏。
6.极间正向压降VBE极间正向压降是指三极管在导通状态下,基极与发射极间的电压降。
通常硅材料的VBE值为0.6~0.7V,锗材料的VBE值为0.2~0.3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