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耳听不见的声音2
- 格式:ppt
- 大小:2.96 MB
- 文档页数:32
课题四、人耳听不到的声音自主空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人耳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了解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知道超声波的特点及其用途,了解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危害;知道次声波的特点、危害和利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能力,增强合作与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开展,渗透STS观点和环境保护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超声波、次声波的概念及其特点难点:超声波、次声波的特点及利用教学流程[课前复习]噪声与乐音的区别;噪声的危害及控制[新课引入] 演示:手在空中来回摆动几下提问:手在振动吗?但为什么听不见这个振动发出的“声音〞呢?比拟:人能听见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嗡嗡声,却听不见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所发出的声音。
——自然界中还存在着一些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新课学习]比拟蜜蜂飞行时翅膀的振动和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有何不同?——振动频率不同。
说明:人的听觉频率是有范围限制的。
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 Hz之间的声波。
举例:风声、雨声、流水声、动物发出叫声、乐器演奏声……各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各不相同,尤其以年龄不同而差异显著:年轻人可听到低于20 Hz的声音,小孩最高达30000 Hz ~40000 Hz,老年人:50 Hz ~12000 Hz,70岁以上仅为1000 Hz ~4000 Hz。
各类动物听觉范围区别也较大。
阅读教材P20“生活物理社会〞,蝙蝠可听到1000 Hz ~120000 Hz的声音,大象能听到1 Hz ~20000 Hz的声音。
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 H 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 Hz的声波。
查找:能听到超声波的动物:蝙蝠、海豚、狗、猫〔蟋蟀、蚂蚱、老鼠、飞蛾、座头鲸、白暨豚〕;能听到次声波的动物:狗、大象。
蝙蝠与超声波:179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普兰瑞尼发现失去视觉的蝙蝠行动自如,于是他让其分别丧失嗅觉、味觉、触觉和听觉做比照实验,发现只有失去听觉后无法捕食和飞行。
耳朵二级残疾标准
一、听力损失
二级残疾标准的耳朵听力损失在31-40分贝,这种听力损失在安静的环境下交流可能会有一些困难。
这通常表现为对一些微小的声音信号难以察觉,或者需要更集中的注意力才能理解别人的讲话。
二、听神经
耳朵二级残疾标准还包括听神经功能受损。
这可能表现为对声音的敏感度降低,对声音信号的处理和理解能力减弱。
听神经受损可能导致声音信号无法有效地传递到大脑,从而影响听力理解。
三、语言能力
耳朵二级残疾标准通常涉及到语言能力的受损。
这可能表现为在语言表达和理解方面存在困难,特别是在嘈杂的环境中。
患者可能难以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声音,或者无法准确地发出特定的语音。
四、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是判断耳朵二级残疾的一个重要指标。
患者可能在吃饭、穿衣、洗漱等日常活动中需要额外的帮助,因为他们可能难以听到必要的指示或声音信号。
以上是对耳朵二级残疾标准的一些描述。
每个人的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的情况应由专业的医疗人员根据个体的状况进行评估和诊断。
对于有听力障碍的人,合适的助听器和言语康复训练可以帮助他们改善听力,提高生活质量。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一、单选题1.人能看见蝙蝠在空中飞行,很难听到蝙蝠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A.蝙蝠发声响度太小B.蝙蝠发出的声音频率太高C.蝙蝠不会发声D.蝙蝠发出的声音频率太低【答案】B人的听觉范围在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是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波,无论次声波和超声波,人耳都听不见。
【解析】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到20000Hz,蝙蝠的发声范围是10000Hz到120000Hz,蝙蝠发出的声音可能由于频率过高而超出人耳的听觉范围,因此人们看见蝙蝠飞行时,很难听到蝙蝠发出的声音;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并要求学生知道人和其他动物的听觉范围和发声范围。
2.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0Hz.大象进行交流时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A.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B.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D.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答案】A因为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其频率低于20Hz,不在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之内,所以人类听不到大象之间的交流“声音”,故应选A.3.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相比,次声具有较小的()A.传播速度B.传播能量C.振动幅度D.振动频率【答案】D【解析】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所以次声波的频率较小.4.海边的渔民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 ---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深处。
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便来临了。
以下解释最有可能的是()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B.水母接收到了大海的召唤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D.水母接收到了人说话的声音【答案】A【解析】风暴发出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属于次声波,不在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之内,但水母等动物可以听到,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异常反应预测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