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国际竞争与合作日益紧密,科技与人才竞争不断升温,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不断变化着,社会竞争力也逐渐增强,沉重的心理压力不知不觉间渗入了儿童的领域,给儿童的身心健康蒙上了一层阴影。儿童的心灵是稚嫩的,脆弱的,承受能力也远不及成人。近年来学生自杀、出走的事件屡见报章正是一个信号,证明了在校学生承受了来自学业、家庭乃至社会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已达到不平衡状态甚至是不健康状态。关注一下媒体,我们会发现很多触目惊心的事例,如香港8岁小学生默写不及格跳楼自杀;黑龙江省讷河市第一良种场小学的两名小学生,因为迟到受到老师批评之后,喝下农药自杀身亡;兰州九岁小学生学电影情节自杀……目前,我国的心理疾病人群中三分之一是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发病的,据报道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儿科医院与上海教科院普教所在全市8个区、超过2500名中小学生中的最新调查显示上海中小学生5.85%想过自杀。由此我们认为如果现在不及早采取有效措施,那么悲剧还将更多地上演。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不能不引起重视。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不少学生存在心理上的偏常。抽样调查学校中高年级189名学生当中发现学生受社会风气的影响相当大,超过35%的学生认为读书后为的是赚大钱,更有甚者认为是替父母或老师才学习的;对于学习过程中约有10%出现厌学问题;而在人际关系的选项上问题也相当突出。总结心理调查发现多达近3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任性、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关键。究其原因,造成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学习压力、社会影响、家庭环境和老师的教育方法等。这也反映出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等方面的许多矛盾。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命题。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其中最主要的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如何在家庭和学校中贯彻心理健康教育呢?

家庭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的一块误区。儿童的病态心理和不良行为许多都是因为生活环境不良所致,并受中国传统意识的影响,也受社会、学校的片面人才观的影响,加上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许多家庭存在着“重养育轻教育,重生理轻心理”、“智育中心论”等错误的家教观念。一方面对孩子过分溺爱,一味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对孩子过分保护,在许多事情上包办代替,养成孩子依赖性强、任性固执等个性,使之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另一方面,又片面追求孩子智力发展,把聪明、有知识、学习成绩好作为孩子的唯一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而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作为父母应如何进行家庭教育,尤其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依我看,作为父母的家长首先要克服自己性格上的缺陷,互相谦让,建立起一个温暖和睦的家庭,尽可能让孩子与父母在一起生活,多给孩子温情,多与孩子进行肌肤接触和言语交流,多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建立并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在教育方式上力求民主,尊重孩子,赏识孩子,多用表扬、肯定、鼓励的正面教育,还要信任孩子,尽力满足孩子独立性的需求。但教育爱抚孩子要适度,不能演变成溺爱,而且家庭成员教育要求要统一,教育步调要一致,免得孩子左右为难。如此建立的温馨家庭,能极大的改善亲子关系,有利于小孩子的教育成长。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的起步阶段,班主任作为中队辅导员,一个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师长,学校德育工作最直接的承担者,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到班级管理,利用班主任工作优势,适当兼负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是心理咨询的责任,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导师,达到有利于心理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维护,有利于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心理调查过程中,发现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得到的心理健康知识是缺乏的。但各班的心理教育发展参差不齐,专职、兼职心理教师匮乏。心理咨询室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心理健康教育课形式单调等。我们深深地明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改革的要求和年轻一代心理发展的规律而提出的,它是素质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它是与学校心理辅导、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测量及心理咨询等多门学科相融合的、以实践和应用为主的教育活动,在具体确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时,应遵循科学的原则。这些原则主要包括:1.目标性原则;2.现实性原则;3.发展性原则;4.差异性原则;5.活动性原则。“五项原则”是心理教育的总体思想,但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实施呢?围绕着课堂、课后和课外,我们学校少先队大队部组织老师、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科学地有效地实施。

不断地探索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有效地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并带动他们的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是一项很讲究科学与方法的工作。我们要坚持科学的态度和遵循心理发展规律以及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五项原则),结合心理学基本原理和运用科学的方法,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为较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提供现实的可能性。总之,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只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综合教育,才能有效地维持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逐步达到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