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无机化学
- 格式:ppt
- 大小:530.50 KB
- 文档页数:49
《无机化学》课程习题册及答案第一章溶液和胶体一、是非题:(以“+”表示正确,“-”表示错误填入括号)1.渗透压力比较高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也一定比较大。
()2.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200mmol·L-1的NaCl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其渗透压相等()3.相同温度下,渗透浓度均为200mmol·L-1的NaCl溶液和CaCl2溶液,其渗透压相等()4.临床上的两种等渗溶液只有以相同的体积混合时,才能得到等渗溶液。
()5. 两种等渗溶液以任意比例混合所得溶液在临床上必定是等渗溶液()6.临床上,渗透浓度高于320 mmol⋅L-1的溶液称高渗液()7.在相同温度下,0.3 mol⋅L-1的葡萄糖溶液与0.3 mol⋅L-1的蔗糖溶液的渗透压力是相等的()8. 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2mol·L-1的NaCl液和葡萄糖液渗透浓度相等()9. 对于强电解质溶液,其依数性要用校正因子i来校正。
()二、选择题1.使红细胞发生溶血的溶液是()A.0.2mol·L-1 NaCl B.0.1mol·L-1葡萄糖C.0.3mol·L-1葡萄糖 D.0.4mol·L-1 NaCl2.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其渗透压最大的是()A.葡萄糖 B.NaCl C.CaCl2 D.无法比较3.使红细胞发生皱缩的溶液是()A.0.1mol·L-1 NaCl B.0.1mol·L-1葡萄糖C.0.3mol·L-1葡萄糖 D.0.2mol·L-1 NaCl4.在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其渗透压最小的是()A.葡萄糖 B.NaCl C.CaCl2 D.无法比较5.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在临床上属于等渗溶液的是()A.葡萄糖 B.NaCl C.CaCl2 D.蔗糖6. 试排出在相同温度下下列溶液渗透压由大到小的顺序 ( )a. c(C6H12O6)= 0.2 mol·L-1b. c[(1/2)Na2CO3]= 0.2 mol·L-1c. c[(1/3)Na3PO4]= 0.2 mol·L-1d. c(NaCl)= 0.2 mol·L-1A. d>b>c>aB. a>b>c>dC. d>c>b>aD. b>c>d>a7. 医学上的等渗溶液,其渗透浓度为()A. 大于280 mmol·L-1B. 小于280 mmol·L-1C. 大于320 mmol·L-1D. 280-320 mmol·L-18.欲使同温度的A、B两种稀溶液间不发生渗透,应使两溶液(A、B中的基本单元均以溶质的“分子”式表示) ( )A 质量摩尔浓度相同B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C 质量浓度相同D 渗透浓度相同9. 质量浓度为11.1g·L-1CaCl2 (M=111.0 g·mol-1)溶液的渗透浓度是 ( )A.100mmol ·L-1B.200mmol ·L-1C.300mmol ·L-1D.400mmol ·L-1三、填充题:1.10.0 g·L-1NaHCO3(Mr=84)溶液的渗透浓度为__________mol·L-1。
无机化学第五版习题答案第一章:化学元素、化合物和物质的分子结构1. 对Boron的五种常见同素异形体进行了描述,分别是?答:Boron的五种同素异形体分别是α-Rhombohedral、β-Rhombohedral、β-Tetragonal、γ-Orthorhombic和δ-Tetragonal。
2. 银属于哪一族元素,其原子序数是多少?答:银属于IB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为47。
第二章:价键理论3. 请解释共价键的性质和特点。
答:共价键是由两个非金属原子的外层电子轨道中的电子对共享而形成的。
共价键的性质和特点包括:a. 共价键的共用电子对能够保持原子之间的引力。
b. 共价键的长度取决于电负度差异。
c. 共价键的极性取决于原子间的电负差异。
d. 共价键的性质可通过价键角度和长度表示。
第三章:离子键和金属键4. 铁的晶体结构是什么?答:铁的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结构。
5. 碳酸根离子的化学式是什么?答:碳酸根离子的化学式是CO3^2-。
第四章:配位化合物及配位化学6. 请说明涉及电子对的转移过程中存在的条件。
答:涉及电子对的转移过程中存在的条件包括价电子数、配体的电荷和配合物的稳定性等因素。
7. 请介绍一下Fe(H2O)6Cl3的晶体结构。
答:Fe(H2O)6Cl3的晶体结构是八面体结构。
第五章:反应动力学8. 简述活化能及其在反应动力学中的作用。
答:活化能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分子需要克服的能量障碍。
在反应动力学中,活化能决定了反应速率的快慢,活化能越高,则反应速率越慢。
第六章:电化学9. 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导率表示什么?答: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导率表示电流通过单位横截面积的溶液所需要的电压。
10. 请问在锌电池中,锌的作用是什么?答:在锌电池中,锌的作用是作为阳极溶解释放电子,从而导致电化学反应的进行。
以上是无机化学第五版习题的部分答案,仅供参考。
更多内容建议阅读原书内容进行学习和理解。
绪论一.是非题:1.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而物理变化无新物质产生.2.化学变化是由于构成分子的原子外层电子运动状态的改变而引起的、原子核不变的一类变化3.元素的变化为物理变化而非化学变化.4.化学变化的特点是原子核不变分子组成或原子间结合方式发生变化.5.化学反应常伴有发光现象,但并非所有的发光现象都属于化学反应.二.选择题:1.化学研究的对象是具有宏观实体的物质,它不包括A.希有气体B:混合物C.电子流或γ──射线D.地球外的物质2.纯的无机物不包括A.碳元素B.碳化合物C.二者都对D.二者都错3.下列哪一过程不存在化学变化A.氨溶于水B.蔗糖溶在水中C.电解质溶液导电D.照相底片感光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一.是非题1.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的能量越高,它与原子核的距离就越远.任何时候,1s电子总比2s电子更靠近原子核, 因为E2s > E1s.2.原子中某电子的各种波函数,代表了该电子可能存在的各种运动状态,每一种状态可视为一个轨道.3.氢原子中,2s与2p轨道是简并轨道,其简并度为4;在钪原子中,2s与2p 轨道不是简并轨道, 2p x,2p y,2p z为简并轨道,简并度为3.4.从原子轨道能级图上可知,任何原子在相同主量子数的轨道上,能量高低的顺序总是f > d > p > s;在不同主量子数的轨道上,总是(n-1)p > (n-2)f > (n-1)d > ns.5.在元素周期表中, 每一周期的元素个数正好等于该周期元素最外电子层轨道可以容纳的电子个数.6.所有非金属元素(H,He除外)都在p区,但p区所有元素并非都是非金属元素.7.就热效应而言,电离能一定是吸热的,电子亲和能一定是放热的.8.铬原子的电子排布为Cr[Ar]4s13d5,由此得出: 洪特规则在与能量最低原理出现矛盾时,首先应服从洪特规则.9.s区元素原子丢失最外层的s电子得到相应的离子,d区元素的原子丢失处于最高能级的d电子而得到相应的离子.10.在原子核里因质子数和中子数不同,就组成了不同的核素;同样在原子核里因质子数和中子数不等,就构成了同位素.可见,核素也就是同位素.二.选择题1.玻尔在他的原子理论中A.证明了电子在核外圆形轨道上运动;B.推导出原子半径与量子数平方成反比;C.应用了量子力学的概念和方法;D.解决了氢原子光谱和电子能量之间的关系问题.2.波函数和原子轨道二者之间的关系是A.波函数是函数式,原子轨道是电子轨迹;B.波函数和原子轨道是同义词;C.只有轨道波函数与原子轨道才是同义的;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3.多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能级顺序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A.轨道能量逐渐降低,但能级顺序不变;B.轨道能量基本不变,但能级顺序改变;C.轨道能量逐渐增加,能级顺序不变;D.轨道能量逐渐降低,能级顺序也会改变.4.周期表中各周期元素数目是由什么决定的A.2n2(n为主量子数);B.相应能级组中所含轨道总数;C.相应能级组中所含电子总数D. n + 0.7规则5.下列电子构型中,电离能最低的是A.ns2np3B.ns2np4C.ns2np5D.ns2np66.下列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A.BB.CC.AlD.Si7.原子光谱中存在着不连续的线谱,证明了A.在原子中仅有某些电子能够被激发B. 一个原子中的电子只可能有某些特定的能量状态C.原子发射的光,在性质上不同于普通的白光D.白光是由许许多多单色光组成.8.原子轨道中"填充"电子时必须遵循能量最低原理,这里的能量主要是指A.亲合能B.电能C.势能D.动能9.下列哪一原子的原子轨道能量与角量子数无关?A.NaB.NeC.FD.H10.下列哪一种元素性质的周期规律最不明显A.电子亲合能B.电负性C.电离能D.原子体积11.用来表示核外某电子运动状态的下列各组量子数(n l m ms)中哪一组是合理的?A.(2,1,-1,-1/2)B.(0,0,0,+1/2)C.(3,1,2,+1/2)D.(2,1,0,0)12.元素和单质相比较时,正确的说法是A.元素由单质构成;B.元素可分解为单质;C.元素的质量比单质的质量重;D.单质是元素存在的一种形式.13.核素和同位素的相同点是A.它们中的质子数均大于中子数;B.它们中的质子数均小于中子数;C.它们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D.它们各自含有相同的质子数.14.关于核素的正确说法是A.具有一定数目的核电荷的一种原子;B.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的一种原子;C.具有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D.具有一定数目的中子和一定数目的质子的一种原子.15.测定原子量最直接的方法是A.质谱法B.化合量法C.气体密度法D.α─粒子散射法三.填空题:1.宏观物体的运动可用方程F=ma 描述,但微观物体的运动要用量子力学中的( )描述. 它是一个偏微分方程式.2主量子数为4 的一个电子,它的角量子数的可能取值有( )种,它的磁量子数的可能取值有( )种.3.在氢原子中,4s和3d轨道的能量高低为( ),而在19 号元素K 和26 号元素Fe中, 4s和34轨道的能量高低顺序分别为( )和( ).4.填上合理的量子数:n=2,l=( ),m=( ),ms=+1/2.5.+3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S2-离子相同的元素是( ).6.微观粒子运动与宏观物质相比具有两大特征,它们是( )和( ),说明微观粒子运动特点的两个重要实验是( ).7.ψn,l,m是( ),当n,l,m,一定时,处于ψn,l,m状态的一个电子的( ), ( ),( )可以确定.n,l,m可以确定一个( ).8.氢原子的电子能级由( )决定,而钠原子的电子能级由( )决定.9.Mn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 ),用四个量子数分别表示每个价电子的一定状态,是( ).10.在电子构型 a.1s22s2, b.1s22s22p54s1, c.1s22s12p13d13s1, d.1s22s22p63s13d1, e.1s22p2, f.1s22s32p1,g.1s12s22p13d1中,属于原子基态的是( ),属于原子激发态的是( ),纯属错误的是( ).11.用元素符号填空:(均以天然存在为准)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 ), 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 ),原子中3d半充满的元素是( ),原子中4p半充满的元素是( ),电负性差最大的两个元素是( ), 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 ).四.简答题1.第114号元素属于第几周期? 第几族?2.为什么碳(6C)的外围电子构型是2s22p2, 而不是2s12p3,而铜(29Cu)的外围电子构型是3d104s1,而不是3d94s2?3、气体常数R是否只在气体中使用?五.综合题1.某元素位于周期表中36号元素之前,该元素失去2个电子以后,在角量子数l=2的轨道上正好半充满,试回答:(1).该元素的原子序数,符号,所处周期和族;(2).写出表示全部价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3).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水合物的分子式及酸碱性.2.某元素原子序数为33,试问:(1).此元素原子的电子总数是多少?有多少个未成对电子?(2).它有多少个电子层?多少个能级?最高能级组中的电子数是多少?(3).它的价电子数是多少?它属于第几周期?第几族?是金属还是非金属?最高化合价是几?3.写出原子序数为24的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并用四个量子数分别表示每个价电子的运动状态.第二章分子结构一.是非题:1、两原子间可以形成多重键,但两个以上的原子间不可能形成多重键。
无机化学练习题一、选择题1.Na2S2O7中S的氧化数是()(A) +2 (B) +4 (C) +6 (D) +82.相同浓度的下列几种酸中,酸性最弱的是()(A) HCl (B) HBr (C) HI (D) H2Se3.CaF2 的K sp = 3.95×10-11 ,在氟离子浓度为3.0 mol·dm-3 的溶液中Ca2+离子可能的最高浓度是( ) (A)4.39×10-11 mol·dm-3 (B) 1.09×10-12 mol·dm-3(C) 1.09×10-13 mol·dm-3 (D) 4.39×10-12 mol·dm-34.由下列反应设计的电池,不需要惰性电极的是( )(A) H2(g) + Cl2 (g) = 2HCl(aq) (B) Ce4++ Fe2+= Ce3++ Fe3+(C) Zn + Ni2+= Zn2++ Ni (D) Cu + Br2 = Cu2++ 2Br-5.向原电池Zn│Zn2+(1 mol.dm-3 )‖Cu2+(1 mol.dm-3 )│Cu的负极中通入H2S气体,生成白色沉淀,则电池的电动势将( )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无法判断6.由铬在酸性溶液中的元素电势图,可确定能自发进行的反应是( )Cr3+ - 0.41VCr2+- 0.91VCr(A) 3Cr2+→ 2Cr3++ Cr (B) Cr + Cr2+→ 2Cr3+(C) 2Cr → Cr2++ Cr3+(D) 2Cr3++ Cr → 3Cr2+7.已知:Fe3++ e-= Fe2+θE= 0.77 VCu2++ 2e-= Cu θE= 0.34 VAg++ e-= Ag θE= 0.80 VAl3++ 3e-= Al θE= -1.66 V则最强的氧化剂是( ) (A) Al3+(B) Fe3+(C) Cu2+(D) Ag+8.下列新制备出的氢氧化物沉淀在空气中放置,颜色不发生变化的是( )(A) Fe(OH)2(B) Mn(OH)2(C) Co(OH)2(D) Ni(OH)29.Fe3+具有d5电子构型,在八面体场中要使配合物为高自旋态,则分裂能△和电子成对能P 所要满足的条件是( ) (A) △和P越大越好(B) △> P (C) △< P (D) △= P10.不具有空间异构体的是( )(A) [PtCl2(NH3)4]2+(B) [PtCl3(NH3)3]+(C) [PtCl(NO2)(NH3)4]2+(D) [PtCl(NH3)5]3+11.下列反应中配离子作为氧化剂的反应是( )(A) [Ag(NH3)2]Cl + KI = AgI↓+ KCl + 2NH3(B) 2[Ag(NH3)2]OH + CH3CHO = CH3COOH + 2Ag↓+ 4NH3 + H2O(C) [Cu(NH3)4]2+ + S2-= CuS↓+ 4NH3(D) 3[Fe(CN)6]4-+ 4Fe3+ = Fe4[Fe(CN)6]312. [Ni(CN)4]2-是平面四方形构型,中心离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和d电子数分别是( )(A) sp2,d7(B) sp3,d8 (C) d2sp3,d6(D) dsp2,d813.下列原子中半径最大的是( )(A) Ba (B) Ca (C) As (D) At14.IA族的金属(除锂外)与过量水反应的产物,最好的表示是( )(A) MOH和H2(B) M+(aq),OH-(aq)和H2(C) MOH和H2O (D) M2O和H215.下列各组化合物热稳定性关系正确的是( )(A) Na2CO3 > Na2SO4(B) K2CO3 > Ag2CO3(C) NaHCO3 > Na2CO3(D) (NH4)2CO3 > ZnCO316.常温下和N2能直接起反应的金属是( )(A) Na (B) K (C) Be (D) Li17.ICl2-离子的几何形状为直线型,其中心原子I 的杂化态为( )(A) sp (B) sp2(C) sp3(D) sp3d18.向含I-的溶液中通入Cl2,其产物可能是( )(A) I2和Cl-(B) IO3-和Cl-(C) ICl2-(D) 以上产物均可能19.干燥H2S气体,通常选用的干燥剂是( )(A) 浓H2SO4(B) NaOH (C) P2O5(D) NaNO320.下列化合物中同时具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是( )(A) ClF (B) NaCl (C) NaCN (D) H2SO421.ⅣA族元素从Ge到Pb,下列性质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加的是( )(A) +2氧化态的稳定性(B) 二氧化物的酸性(C) 单质的熔点(D) 氢化物的稳定性22.能共存于酸性溶液中的一组离子是( )(A) K+,I-,SO42-,MnO4-(B) Na+,Zn2+,SO42-,NO3-(C) Ag+,AsO43-,S2-,SO32-(D) K+,S2-,SO42-,Cr2O72-23. 当0.075 mol·dm-3的FeCl2溶液通H2S气体至饱和(浓度为0.10 mol·dm-3),若控制FeS 不沉淀析出,溶液的pH值应是()(K sp(FeS) = 1.1 ⨯ 10-19,H2S:K a1 = 9.1 ⨯ 10-8,K a2 = 1.1 ⨯ 10-12)(A) pH≤0.10 (B) pH≥0.10 (C) pH≤8.7 ⨯ 10-2(D) pH≤1.06二、填空题1.在含有AgCl固体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盐酸,则AgCl的溶解度;如加入氨水,则其溶解度;若加入KNO3,则其溶解度。
第一章原子结构一、填空题1、根据现代原子结构理论,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可用波函数来描述,它在习惯上被称为原子轨道;︱ψ︱2形象化表示是电子云。
2、某一多电子原子,在其第三电子层的亚层数是 3 表示符号分别是3s 3p 3d ,该电子层一共有9 个轨道。
3、4p亚层中轨道的主量子数为 4 ,角量子数为 1 ,该亚层的轨道最多可以有 3 种空间取向,最多可容纳 6 个电子。
4、5d亚层中轨道的主量子数为 5 ,角量子数为 2 ,该亚层的轨道最多可以有 5 种空间取向,最多可容纳10 个电子。
5、原子轨道的能量是由主量子数和角量子数决定的。
6、基态原子中核外电子的三个基本原理是: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
7、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是按照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并将能量相近的能级划归一组,称为能级组。
相邻能级组之间能量相差比较大。
每个能级组(除第一能级组)都是从S 能级开始,于P 能级终止。
能级组数= 核外电子层数,即周期表的周期数。
能级组的划分与周期表周期的划分一致。
8、氧原子的原子序数是8,它的最外层电子的排布式是。
它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周期,第族。
9、己知某元素的原子序数在氪前,当此元素的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l=2的轨道内电子恰好为半充满。
则该元素原子序数为,在元素周期中的周期为,族为。
10、42号元素Mo的电子构型为;其最外层电子的四个量子数为5,0,0,+1/2或者—1/2 ;价层d轨道的符号为 4 d 。
二、单选题1、在多电子原子中,具有下列各组量子数的电子中能量最高的是( A )。
(A)3,2,+1,+1/2 (B)2,1,+1,-1/2(C)3,1,0,-1/2 (D)3,1,+1,-1/22、关于原子轨道的下述观点,正确的是 B(A)原子轨道是电子运动的轨道;(B)某一原子轨道是电子的一种空间运动状态,即波函数(C)原子轨道表示电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概率;(D)原子轨道表示电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概率密度。
无机化学练习题(含答案)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1-1试讨论,为什么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多达9位,而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却少至3~4位?1-2Br2分子分解为Br原子需要的最低解离能为190kJ/mol,求引起溴分子解离需要吸收的最低能量子的波长与频率。
1-3氢原子核外电子光谱中的莱曼光谱中有一条谱线的波长为103nm,问:它相应于氢原子核外电子的哪一个跃迁?1-4周期系中哪一个元素的电负性最大?哪一个元素的电负性最小?周期系从左到右和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变化呈现什么规律?为什么?1-5什么叫惰性电子对效应?它对元素的性质有何影响?1-6当氢原子的一个电子从第二能级层跃迁至第一能级层时发射出光子的波长是121.6nm;当电子从第三能级层跃迁至第二能级层时,发射出光子的波长是656.3nm。
问哪一个光子的能量大?1-7有A,B,C,D四种元素。
其中A为第四周期元素,与D可形成1:1和1:2原子比的化合物。
B为第四周期d区元素,最高氧化数为7。
C和B是同周期元素,具有相同的最高氧化数。
D为所有元素中电负性第二大元素。
给出四种元素的元素符号,并按电负性由大到小排列之。
1-8有A,B,C,D,E,F元素,试按下列条件推断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符号,给出各元系的价电子构型。
(1)A,B,C为同一周期活泼金属元素,原子半径满足A>B>C,已知C有3个电子层。
(2)D,E为非金属元素,与氢结合生成HD和HE。
室温下D的单质为液体,E的单质为固体。
(3)F为金属元素,它有4个电子层并且有6个单电子。
第2章分子结构2-1键可由-、-p和p-p原子轨道“头碰头”重叠构建而成,试讨论LiH(气态分子)、HCl、Cl2分子里的键分别属于哪一种?2-2NF3和NH3的偶极矩相差很大,试从它们的组成和结构的差异分析原因。
2-3一氧化碳分子与酮的羰基(>C=O)相比,键能较小,键长较小,偶极矩则小得多,且方向相反,试从结构角度作出解释。
《无机化学》课程习题册及答案第一章溶液和胶体一、是非题:(以“+”表示正确,“-”表示错误填入括号)1.渗透压力比较高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也一定比较大。
()2.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200mmol·L-1的NaCl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其渗透压相等()3.相同温度下,渗透浓度均为200mmol·L-1的NaCl溶液和CaCl2溶液,其渗透压相等()4.临床上的两种等渗溶液只有以相同的体积混合时,才能得到等渗溶液。
()5. 两种等渗溶液以任意比例混合所得溶液在临床上必定是等渗溶液()6.临床上,渗透浓度高于320 mmol⋅L-1的溶液称高渗液()7.在相同温度下,0.3 mol⋅L-1的葡萄糖溶液与0.3 mol⋅L-1的蔗糖溶液的渗透压力是相等的()8. 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2mol·L-1的NaCl液和葡萄糖液渗透浓度相等()9. 对于强电解质溶液,其依数性要用校正因子i来校正。
()二、选择题1.使红细胞发生溶血的溶液是()A.0.2mol·L-1 NaCl B.0.1mol·L-1葡萄糖C.0.3mol·L-1葡萄糖D.0.4mol·L-1 NaCl2.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其渗透压最大的是()A.葡萄糖B.NaCl C.CaCl2D.无法比较3.使红细胞发生皱缩的溶液是()A.0.1mol·L-1 NaCl B.0.1mol·L-1葡萄糖C.0.3mol·L-1葡萄糖D.0.2mol·L-1 NaCl4.在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其渗透压最小的是()A.葡萄糖B.NaCl C.CaCl2D.无法比较5.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在临床上属于等渗溶液的是()A.葡萄糖B.NaCl C.CaCl2D.蔗糖6. 试排出在相同温度下下列溶液渗透压由大到小的顺序( )a. c(C6H12O6)= 0.2 mol·L-1b. c[(1/2)Na2CO3]= 0.2 mol·L-1c. c[(1/3)Na3PO4]= 0.2 mol·L-1d. c(NaCl)= 0.2 mol·L-1A. d>b>c>aB. a>b>c>dC. d>c>b>aD. b>c>d>a7. 医学上的等渗溶液,其渗透浓度为()A. 大于280 mmol·L-1B. 小于280 mmol·L-1C. 大于320 mmol·L-1D. 280-320 mmol·L-18.欲使同温度的A、B两种稀溶液间不发生渗透,应使两溶液(A、B中的基本单元均以溶质的“分子”式表示)( ) A 质量摩尔浓度相同 B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C 质量浓度相同D 渗透浓度相同9. 质量浓度为11.1g·L-1CaCl2 (M=111.0 g·mol-1)溶液的渗透浓度是( )A.100mmol ·L-1B.200mmol ·L-1C.300mmol ·L-1D.400mmol ·L-1三、填充题:1.10.0 g·L-1NaHCO3(Mr=84)溶液的渗透浓度为__________mol·L-1。
第二章热化学一、选择题()01.下列物质中,△f H mθ不等于零的是a Fe(s)b C(石墨)c Ne(g)d CI2(l)()02.已知△c H mθ(C,石墨)=-393.7KJ·mol-1,△c H mθ(C,金刚石)=-395.6KJ·mol-1,则△f H mθ(C,金刚石)为a -789.5 KJ·mol-1b 1.9 KJ·mol-1c -1.9 KJ·mol-1d 789.5 KJ·mol-1()03.已知在298K时,反应2N2(g)+O2(g)=2N2O(g)的△r U mθ为166.5 KJ·mol-1,则反应的△r H mθ为a 164 KJ·mol-1b 328 KJ·mol-1c 146 KJ·mol-1d 82 KJ·mol-1()05.下列物理量中,不属于状态函数的是a Hb Qc △Hd △U()06.元素S的燃烧热与下列哪一种物质的标准生成热相等?a SOb SO2c SO3d H2SO4()07.氧气的燃烧热应为a 大于零b 小于零c 等于零d 不存在()08.下列变化为绝热过程的是a 系统温度不变b 系统不从环境吸热c 系统与环境无热量交换d 系统内能保持不变()09.如果X是原子,X2是实际存在的分子,则反应X2(g)→2X(g)的△r H应该是a 负值b 正值c 零d 不能确定()10.反应3/2H2(g)+1/2N2(g) →NH3(g),当ξ=1/2mol时,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a 消耗掉1/2molN2b 消耗掉3/2molH2c 生成1/4molNH3d 消耗掉N2,H2共1mol()11.下列反应中,△r H mθ与产物的△f H mθ相同的是a 2H2(g)+O2(g)→2H2O(l)b NO(g)+1/2O2(g)→NO2(g)c C(金刚石)→C(石墨)d H2(g)+1/2O2(g)→H2O(g)二、填空题3.热力学体系的循环过程,状态函数的变化一定为零。
无机化学练习题一、选择题A. FeB. CuC. AlD. Cr2. 下列哪个化合物是酸性氧化物?A. COB. SO2C. Na2OD. CaOA. 碳酸钙分解B. 氢气燃烧C. 氮气与氧气一氧化氮D. 氯化钠溶解4. 下列哪个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具有碱性?A. NB. PC. SD. Cl二、填空题1. 无机化学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2. 在周期表中,金属元素主要集中在______区,非金属元素主要集中在______区。
3. 化合物KMnO4中,Mn的氧化态为______。
4.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反应______和______。
三、判断题1. 所有金属元素都具有还原性。
()2. 同一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3. 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一定酸。
()4. 氯化铵是一种强酸弱碱盐。
()四、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2. 什么是同位素?请举例说明。
3. 简述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4. 如何区分硫酸盐和碳酸盐?五、计算题1. 计算下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氧化态:(1)H2SO4(2)K2Cr2O7(3)Na2CO32. 有一溶液中含有Fe2+和Fe3+,它们的浓度分别为0.1mol/L和0.2mol/L。
加入适量KMnO4溶液后,恰好将Fe2+氧化为Fe3+,求反应消耗的KMnO4的物质的量。
3. 现有20g NaOH固体,溶解在水中配成1L溶液,求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4. 有一反应:2A + B → 3C,已知A的初始浓度为2mol/L,B的初始浓度为3mol/L。
反应进行到平衡时,A的浓度降为1mol/L。
求平衡时B和C的浓度。
六、命名题(1)NaCl(2)CuSO4·5H2O(3)Fe2(SO4)3(4)K3[Fe(CN)6](1)硫化氢(2)五水硫酸铜(3)一氧化氮(4)氢氧化铝七、配平题(1)KClO3 → KCl + O2(2)MnO2 + HCl → MnCl2 + Cl2 + H2O(3)Cr2O7^2 + H^+ + I^ → Cr^3+ + I2 + H2O(1)MnO4^ + H^+ + Fe^2+ → Mn^2+ + Fe^3+ + H2O(2)Cr2O7^2 + H^+ + I^ → Cr^3+ + I2 + H2O八、实验题1. 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化学方法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
无机化学第五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前言无机化学是化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也是各大高校化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无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本文提供无机化学第五版课后练习题,同时提供答案方便学习者复习。
课后练习题1.硝酸加热分解生成氮氧化合物的反应方程式是什么?答:2 HNO3 →2 NO2 + O2 + 2 H2O2.一种氢氧化物,其水溶液蓝色,与酸反应生成无色溶液,该氢氧化物是什么?答:Cu(OH)23.铬酸在高温下加热分解产物是什么?答:Cr2O34.水解产生同样量的OH^-离子时,AlCl3和NaCl分别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何?答:AlCl3的溶解度比NaCl低5.卤素族元素的导电性与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是什么?答:原子半径越大,导电性越差6.哪些氟化物不易溶于水?答:AgF、CaF2、PbF27.氯在水中溶解得很少。
一次只能溶解多少Cl2到1000克水中?答:0.0036克8.盖革试剂可以用来检测哪些离子?答:Fe2+、VB2+、V2+、Cr3+9.铬酸钠溶解在水中后,反应产生了什么物质?答:Na2CrO4和H2O10.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什么物质?答:Al2O3答案1.2 HNO3 → 2 NO2 + O2 + 2 H2O2.Cu(OH)23.Cr2O34.AlCl3的溶解度比NaCl低5.原子半径越大,导电性越差6.AgF、CaF2、PbF27.0.0036克8.Fe2+、VB2+、V2+、Cr3+9.Na2CrO4和H2O10.Al2O3结论通过本文提供的无机化学第五版课后练习题和答案的学习和掌握,希望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无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
在学习过程中,也应当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知识的应用和实践操作。
无机化学习题与答案绪论一.是非题:1.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而物理变化无新物质产生.2.化学变化是由于构成分子的原子外层电子运动状态的改变而引起的、原子核不变的一类变化3.元素的变化为物理变化而非化学变化.4.化学变化的特点是原子核不变分子组成或原子间结合方式发生变化.5.化学反应常伴有发光现象,但并非所有的发光现象都属于化学反应.二.选择题:1.化学研究的对象是具有宏观实体的物质,它不包括A.希有气体B:混合物C.电子流或γ──射线D.地球外的物质2.纯的无机物不包括A.碳元素B.碳化合物C.二者都对D.二者都错3.下列哪一过程不存在化学变化A.氨溶于水B.蔗糖溶在水中C.电解质溶液导电D.照相底片感光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一.是非题1.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的能量越高,它与原子核的距离就越远.任何时候,1s电子总比2s电子更靠近原子核, 因为E2s > E1s.2.原子中某电子的各种波函数,代表了该电子可能存在的各种运动状态,每一种状态可视为一个轨道.3.氢原子中,2s与2p轨道是简并轨道,其简并度为4;在钪原子中,2s 与2p 轨道不是简并轨道, 2p x,2p y,2p z为简并轨道,简并度为3.4.从原子轨道能级图上可知,任何原子在相同主量子数的轨道上,能量高低的顺序总是f > d > p > s;在不同主量子数的轨道上,总是(n-1)p > (n-2)f > (n-1)d > ns.5.在元素周期表中, 每一周期的元素个数正好等于该周期元素最外电子层轨道可以容纳的电子个数.6.所有非金属元素(H,He除外)都在p区,但p区所有元素并非都是非金属元素.7.就热效应而言,电离能一定是吸热的,电子亲和能一定是放热的.8.铬原子的电子排布为Cr[Ar]4s13d5,由此得出: 洪特规则在与能量最低原理出现矛盾时,首先应服从洪特规则.9.s区元素原子丢失最外层的s电子得到相应的离子,d区元素的原子丢失处于最高能级的d电子而得到相应的离子.10.在原子核里因质子数和中子数不同,就组成了不同的核素;同样在原子核里因质子数和中子数不等,就构成了同位素.可见,核素也就是同位素.二.选择题1.玻尔在他的原子理论中A.证明了电子在核外圆形轨道上运动;B.推导出原子半径与量子数平方成反比;C.应用了量子力学的概念和方法;D.解决了氢原子光谱和电子能量之间的关系问题.2.波函数和原子轨道二者之间的关系是A.波函数是函数式,原子轨道是电子轨迹;B.波函数和原子轨道是同义词;C.只有轨道波函数与原子轨道才是同义的;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3.多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能级顺序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A.轨道能量逐渐降低,但能级顺序不变;B.轨道能量基本不变,但能级顺序改变;C.轨道能量逐渐增加,能级顺序不变;D.轨道能量逐渐降低,能级顺序也会改变.4.周期表中各周期元素数目是由什么决定的A.2n2(n为主量子数);B.相应能级组中所含轨道总数;C.相应能级组中所含电子总数D. n + 0.7规则5.下列电子构型中,电离能最低的是A.ns2np3B.ns2np4C.ns2np5D.ns2np66.下列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A.BB.CC.AlD.Si7.原子光谱中存在着不连续的线谱,证明了A.在原子中仅有某些电子能够被激发B. 一个原子中的电子只可能有某些特定的能量状态C.原子发射的光,在性质上不同于普通的白光D.白光是由许许多多单色光组成.8.原子轨道中"填充"电子时必须遵循能量最低原理,这里的能量主要是指A.亲合能B.电能C.势能D.动能9.下列哪一原子的原子轨道能量与角量子数无关?A.NaB.NeC.FD.H10.下列哪一种元素性质的周期规律最不明显A.电子亲合能B.电负性C.电离能D.原子体积11.用来表示核外某电子运动状态的下列各组量子数(n l m ms)中哪一组是合理的?A.(2,1,-1,-1/2)B.(0,0,0,+1/2)C.(3,1,2,+1/2)D.(2,1,0,0)12.元素和单质相比较时,正确的说法是A.元素由单质构成;B.元素可分解为单质;C.元素的质量比单质的质量重;D.单质是元素存在的一种形式.13.核素和同位素的相同点是A.它们中的质子数均大于中子数;B.它们中的质子数均小于中子数;C.它们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D.它们各自含有相同的质子数.14.关于核素的正确说法是A.具有一定数目的核电荷的一种原子;B.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的一种原子;C.具有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D.具有一定数目的中子和一定数目的质子的一种原子.15.测定原子量最直接的方法是A.质谱法B.化合量法C.气体密度法D.α─粒子散射法三.填空题:1.宏观物体的运动可用方程F=ma 描述,但微观物体的运动要用量子力学中的( )描述. 它是一个偏微分方程式.2主量子数为4 的一个电子,它的角量子数的可能取值有( )种,它的磁量子数的可能取值有( )种.3.在氢原子中,4s和3d轨道的能量高低为( ),而在19 号元素K 和26 号元素Fe中, 4s和34轨道的能量高低顺序分别为( )和( ).4.填上合理的量子数:n=2,l=( ),m=( ),ms=+1/2.5.+3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S2-离子相同的元素是( ).6.微观粒子运动与宏观物质相比具有两大特征,它们是( )和( ),说明微观粒子运动特点的两个重要实验是( ).7.ψn,l,m是( ),当n,l,m,一定时,处于ψn,l,m状态的一个电子的( ), ( ),( )可以确定.n,l,m可以确定一个( ).8.氢原子的电子能级由( )决定,而钠原子的电子能级由( )决定.9.Mn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 ),用四个量子数分别表示每个价电子的一定状态,是( ).10.在电子构型 a.1s22s2, b.1s22s22p54s1, c.1s22s12p13d13s1,d.1s22s22p63s13d1,e.1s22p2,f.1s22s32p1,g.1s12s22p13d1中,属于原子基态的是( ),属于原子激发态的是( ),纯属错误的是( ).11.用元素符号填空:(均以天然存在为准)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 ), 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 ),原子中3d半充满的元素是( ),原子中4p半充满的元素是( ),电负性差最大的两个元素是( ), 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 ).四.简答题1.第114号元素属于第几周期? 第几族?2.为什么碳(6C)的外围电子构型是2s22p2, 而不是2s12p3,而铜(29Cu)的外围电子构型是3d104s1,而不是3d94s2?3、气体常数R是否只在气体中使用?五.综合题1.某元素位于周期表中36号元素之前,该元素失去2个电子以后,在角量子数l=2的轨道上正好半充满,试回答:(1).该元素的原子序数,符号,所处周期和族;(2).写出表示全部价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3).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水合物的分子式及酸碱性.2.某元素原子序数为33,试问:(1).此元素原子的电子总数是多少?有多少个未成对电子?(2).它有多少个电子层?多少个能级?最高能级组中的电子数是多少?(3).它的价电子数是多少?它属于第几周期?第几族?是金属还是非金属?最高化合价是几?3.写出原子序数为24的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并用四个量子数分别表示每个价电子的运动状态.第二章分子结构一.是非题:1、两原子间可以形成多重键,但两个以上的原子间不可能形成多重键。
第一章 化学基本概念和定律习题一。
选择题1. 实际气体接近理想气体的条件是( A )A 。
低压高温 B. 高压低温 C. 低温低温 D. 高温高压2. 下列关于分子论的论点,正确的是( C )A 。
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B 。
分子是保持原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C 。
分子是保持原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 D. 以上论述都不正确3. 标况下某气体1.12升,质量为1.25克,则H 2的扩散速度是同条件下该气体扩散速度的( C )倍A. 12.50B. 0.08C. 3.54 D 。
0。
354. 关于摩尔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摩尔是计量一系统物质中所含基本单元数量多少的数量单位B 。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它是一系统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含的基本单元数与0。
012kg C —12的原子数目相等第二章 化学平衡习题一.选择题1. 合成氨反应: N 2(g)+3H 2(g)2NH 3(g)的平衡常数3N NH p 2H23p p p K =:当体系总压力增大一倍时,同温下重新建立平衡,此时: 3H N 2NH p 223'p 'p 'p 'K =, K p 与K p ’的关系为( D )A 。
K p =1/4K p ’B 。
K p =4K p 'C 。
K p =K p ’ D. K p 与K p ’没有如上关系2. 在276K 时反应: CO (g)+H 2O(g )CO 2(g)+H 2(g )的Kc=2。
6,当CO(g)与H 2O(g )的浓度(mol·L -1)以何种比例(与下列各组数据接近的)混合时,可得到90%的CO 的转化率( D )A 。
1:1 B. 1:2 C. 1:4 D 。
1:53. 下列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2SO 2(g)+O 2(g )2SO 3(g ) △H=-200kJ·mol —1,欲提高平衡常数Kc 的值,应采取的措施是( A ) A. 降低温度 B. 增大压力 C 。
无机化学练习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1?A. 钠B. 镁C. 铝D. 硅2. 根据周期表,哪个元素属于第VIII族?A. 铁B. 钴C. 镍D. 铜3. 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A. 氢B. 氦C. 氖D. 氩4. 以下哪个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A. NaClB. MgOC. HClD. CaF25. 根据离子键理论,以下哪个离子的离子半径最大?A. Li⁺C. K⁺D. Rb⁺6. 以下哪个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A. 2H₂ + O₂ → 2H₂OB. HCl + NaOH → NaCl + H₂OC. 2H₂S + 3O₂ → 2H₂O + 2SO₂D. 2Al + 6HCl → 2AlCl₃ + 3H₂7. 以下哪个是氧化还原反应?A. NaCl + AgNO₃ → AgCl↓ + NaNO₃B. 2H₂O₂ → 2H₂O + O₂↑C. CaCO₃ → CaO + CO₂↑D. 2NaOH + H₂SO₄ → Na₂SO₄ + 2H₂O8. 以下哪个元素的电子排布是1s²2s²2p⁶3s²3p⁶4s²?A. 碳B. 氧C. 镁D. 钙9. 以下哪个是金属元素?A. 碳B. 氧C. 镁D. 硫10. 以下哪个是金属晶体?A. 石墨B. 金刚石D. 冰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元素周期表中,周期数等于元素原子的______电子层数。
12. 元素周期表中,族数等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______电子数。
13. 根据鲍林规则,氢原子的半径大约是______埃。
14. 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被称为______,获得电子的物质被称为______。
15. 根据路易斯理论,共价键是由______电子对形成的。
16. 金属晶体中的原子排列方式通常为______晶格。
17. 离子晶体中,离子键的形成是由于______力的作用。
第一章绪论一、A型选择题1.“原子学说”的创立人是A.道尔顿B.拉瓦锡C.波意尔D.门捷列夫E.牛顿2.元素周期律的提出是化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和碑,提出元素周期律的科学家是A.卢瑟福B.波意尔C.门捷列夫D.道尔顿E.波尔3.20世纪30年代初,建立在量子力学基础上的现代原子结构模型及化学键理论,揭示了()的本质A.原子核结构B.原子结构C.分子结构D.晶体结构E.物质结构4.下列不属于无机化合物的是A.CO2 B.CH4C.CS2D.CaC2E.H2CO35.下列不是人体必须元素的是A.铜B.锰C.银D.氟E.砷6.下列元素中不属于人体必须的常量元素的是A.碳B.硫C.氯D.铁E.镁7.含有金属钴元素的维生素是A.维生素CB.维生素EC.维生素B1D.维生素B6E.维生素B128.地方性“克汀病”是因为缺乏()元素所致A.碘B.锌C.硒D.铁E.氟9.长期锌缺乏会导致A.侏儒症B.克山病C.克汀病D.水俣病E.黑皮病10.现代研究表明,某些无机药物对人体的某些疾病显示了强大的活力,其中具有抗癌作用的是A.铁配合物B.铂配合物C.金配合物D.铜配合物E.钴配合物二、填空题1.依据化学发展的特征,可分为、和三个阶段。
2.人们把维持生命所必须的元素称为生命必须元素,大多数科学家认为,生命必须元素有种。
占生物体总质量以上的称为元素;占生物体总质量以下的称为元素。
3.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的、、和的学科。
4.无机化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和等几个方面。
三、思考题1.简述无机化学和中药发展的关系。
2.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谈谈你打算怎样学好无机化学?(冯务群)第二章 溶 液一、选择题 A 型题 1.牛奶属于A. 悬浊液B. 乳浊液C. 胶体D. 真溶液E. 高分子溶液 2.下面用半透膜隔开的几组溶液,在相同温度下渗透方向从右向左进行的是 A. 50g·L -1蔗糖溶液‖50g·L -1葡萄糖溶液 B. 9g·L -1NaCl 溶液‖0.278mmol·L -1葡萄糖溶液 C. 50g·L -1葡萄糖‖9g·L -1NaCl 溶液D. 0.05mol·kg -1MgCl 2溶液‖0.05mol·kg -1MgSO 4溶液 E. 5g·L -1葡萄糖‖10g·L -1NaCl 溶液3.影响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沸点、凝固点和渗透压的因素是 A. 溶液的体积 B. 溶液的温度 C. 溶质的质量 D. 溶质的性质 E. 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质点数4.在25g 水中溶解1.4g 某非电解质,测得此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为0.579K ,水的K f = 1.86K·kg·mol -1,该电解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 180 g·mol -1B. 60 g·mol -1C. 180D. 60gE. 80mol 5.要使相同温度下的两种稀溶液不产生渗透,必须使两种溶液 A. 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B. 质量浓度相等 C. 摩尔分数相等 D. 质量摩尔浓度相等 E. 渗透浓度相等6.50ml NaCl 溶液中含有23mgNa +,该溶液中Na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0.46g·L -1 B. 20mmol·L -1 C. 23g·L -1 D. 0.92g·L -1 E. 46g·L -17.配制0.1mol·L -1硫酸铜溶液200ml ,需要硫酸铜晶体 A. 2.5g B. 3.2g C. 5g D. 1.6g E. 10g 8.可使红细胞发生皱缩现象的溶液是A. 50g·L -1 C 6H 12O 6溶液B. 308 mmol·L -1 NaCl 溶液C.61mol·L -1NaC 3H 5O 3溶液 D. 12.5g·L -1NaHCO 3溶液E. 9g·L -1 NaCl 溶液9.不能使红细胞保持原来状态的溶液是A. 100ml 生理盐水加100ml50.0g·L -1葡萄糖溶液B. 12.5g·L -1NaHCO 3溶液C. 500ml 含有4.5gNaCl 的溶液D. 10g·L -1乳酸钠(NaC 3H 5O 3)溶液E. 0.154 mol·L -1 NaCl 溶液10.配制萘的稀苯溶液,利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萘的摩尔质量,在凝固点时析出的物质是A. 苯B. 萘C. 水D. 苯和萘E. 苯和水 11.表示质量浓度的符号是A. mB. m BC. ρD. B ρE. s m 12.下列不属于SI 单位制的单位符号是A. mB. LC. kgD. KE. s13.某防冻液,含乙二醇2250g ,含水2000g ,乙二醇和水的摩尔分数分别为 A. 1.125、1 B. 0.529、0.471 C. 36.3、111 D. 2.125、2 E. 0.246、0.75414.0.0364g 未知物样品溶解在 4.270g 苯(C 6H 6)中,质量摩尔浓度是0.0698mol·kg -1。
1、气体的标准状况与物质的标准态是同一含义。
【1】答:(错)2、在一定温度下,随着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的进行,p(O2)、p(SO2)不断减少,p(SO3)不断增大,所以标准平衡常数K不断增大。
【2】答:(错)3、在0.10mol·L-1Na2CO3溶液中,c(Na+)≈2c(CO32-)。
【3】答:(对)4、当溶液的pH值为4时,Fe3+能被沉淀完全。
【4】答:(对)5、配合物形成体的配位数是指直接和中心原子或(离子)相连的配体总数。
【5】答:(错)6、NaH2PO4、Na2HPO4、Na3PO4三种溶液均呈碱性。
【6】答:(错)7、由于Sb3+易水解,稀释SbCl3溶液时,产生Sb(OH)3沉淀。
【7】答:(错)8、因为H2PO4-发生水解,所以NaH2PO4水溶液显碱性。
【8】答:(错)9、0.10mol·L-1的某一有机弱酸的钠盐溶液,其pH=10.0,该弱酸盐的水解度为0.10%。
【9】答:(对)10、将0.10mol·L-1CaCl2溶液与等体积0.20mol·L-1HF溶液混合,生成CaF2沉淀,此时溶液中c(Ca2+)为c1。
如将0.10mol·L-1CaCl2溶液与等体积0.80mol·L-1HF溶液混合,生成CaF2沉淀后溶液的c(Ca2+)为c2,则c1>c2。
【10】答:(对)11、MnS(s)+2HAc Mn2++2Ac-+H2S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K(MnS)·[K(HAc)]2/[K(H2S)·K(H2S)]。
【11】答:(对)12、ds区元素的原子价层电子构型均为(n-1)d10ns1-2,都是金属元素。
【12】答:(对)13、在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级只与主量子数n有关,n越大,能级越高。
【13】答:(错)14、任何两个原子的s原子轨道,都可组成两个分子轨道σs和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