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文秘114原创投稿

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切实做好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每一个孩子都健康成长,我校发扬“厚德、笃学”的校训,秉承“培育健全人格,构建和谐校园,打造玉门品牌初中”的办学目标,完善“以德立校,以法治校,教研兴校,质量强校,特色名校”的办学思路,继续推进“重德求智、务实创新”的校风建设和“勤学善思、明理诚信”的学风建设,以课题研讨为龙头,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在学生中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道德氛围,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美德,摒弃陋习,以实际行动塑造“文明人”、创建“文明校”。经过我们多年的积极实践,使我们学校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从经验型转变为理论型,从随意性转变为计划性,从盲目性转变为科学性,从零散性转向系统性,提高了德育水平,增强了德育实效,并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社会背景分析:

近年来,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比率逐年上升,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青少年作案成员比例不断增大,呈现低龄化、智能化、团体化特征,这种现象正在由城市向农村蔓延,一些农村的在校初中学生结成团伙,打架斗殴,盗窃、抢劫财物,危害社会,人民群众社会反响强烈。社会上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农村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

恶现象沉渣泛起;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也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部分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而随着青春期年龄的提前,农村学生在初中阶段就进入生理、心理躁动、活跃的青春期危机的关键年龄阶段。因此,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一部分学生的懒惰、任性、自私行为便露无遗。对待学习缺乏上进心和进取意识;生活中,目无尊长、不诚信、不注重节俭、不讲卫生,甚至极易走向极端,导致危害社会、危害家庭、危害他人行为的发生。

总结一下,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可分为7个方面:一是偷窃,以偷自行车为主,兼及其它财物,销脏换钱以供抽烟、酗酒、上网、赌博之用。二是抢夺、抢劫财物,同时对受害人加以伤害,主要目标是妇女和少年儿童。三是效仿黑社会犯罪团伙,或讲所谓江湖义气,为“铁哥们、铁姐们儿”两肋插刀;或“有偿服务”,收取“保护费”聚众斗殴,行凶打人。四是道德败坏,对少女、幼女进行性骚扰、性侵犯。五是逃学、泡吧、赌博、涉足色情场所。六是敲诈勒索钱财。七是浪迹社会,扰乱治安。综上所述,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而现在农村也已经不是一片净土,各种不良风气正在向农村蔓延,加强农村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刻不容缓。

江泽民同志指出:“要说素质教育,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

教育的灵魂。”因此,切实加强农村初中学生的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学校教育历来就是青少年教育管理的第一道防线,我校坚持“德育为首”的方针,结合学生实际,深入研究新的历史时期农村初中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的环境、任务、特点和规律,探索农村初中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运行机制,拓宽德育工作的途径,加强德育在各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并融德育于学校各项工作中,根据本校的人文环境、校本特色,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将依德治校和依法治校紧密结合起来,净化育人环境,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让每一个农家子弟健康成长。

二、进一步突出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

1、民族精神教育。每年9月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结合新学年开学、新生入学教育、庆祝教师节、9月20日“公民道德宣传日”和迎接国庆等活动,利用校内外各种媒介、渠道和阵地,采取参观、演讲、主题班(团、队)会等多种形式,集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诚信教育。培养中学生诚实待人、守时守信的优良品质。在学生中开展“好孩子要诚信”、“社会公德讲诚信”、“我愿做个诚实人”等主题教育。大力倡导诚信作业、诚信考试,坚决杜绝学生考试作弊、作业抄袭等不诚信现象。

3、养成教育。认真执行新颁布的《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4、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规律,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他们处理好在学习、成长、择业、交友、生活等方面的矛盾和困惑,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他们正确认知自我、调控自我、承受挫折、与人交往、适应环境的能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积极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活动。

5、

法制教育。加强以宪法为核心内容的法制教育,提高学生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教育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邪教教育,坚决防止毒品、邪教进校园。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配合有关部门共同做好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做好后进生的帮教转化工作,严格控制在校生的违法犯罪行为。

6、安全教育。完善学校内部安全防范机制,健全责任制和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对师生和学校各类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全面排查校园内部安全隐患。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坚决杜绝重大交通安全、食品卫生、意外伤害等重大责任事故。探索建立学校安全事故风险防范机制,维护师生合法权益。

7、网络文明教育。不断加强对学生文明上网和网络安全的教育,认真落实《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积极创建并管理好校园、德育,探索利用网络实施德育的途径和方法,营造绿色网上空间。

三、广泛拓展德育工作途径。

1、加强德育课程建设。要精心组织好《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工作,确保教学人员、教学时间、教学内容的落实,充分利用和挖掘本地本校的道德教育资源。学校每学期结合国内外的重大事件举办一次时事政策和形势报告会,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2、强化各类课程的德育功能。认真落实各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目标。结合学科知识教学,关注学生良好学习品质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将教学与德育有机融合。中学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祖国的历史文化、基本国情、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自然等学科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音乐和美术要充分发挥其学科的美育作用,提高学生对人类艺术美的感受力,陶冶其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审美情趣;体育要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奋力拼搏的顽强意志以及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3、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主题教育活动和德育实践活动列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和教育、教学计划之中。实践活动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做到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