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十八景介绍ppt
- 格式:pptx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21
泉州十八景清源山开元寺崇武古城府文庙西湖公园深沪湾牛姆林清水岩天后宫五里桥东湖公园洛阳桥黄金海岸仙公山蔡氏古民居岱仙瀑布郑成功...清源山:位于市区北郊,总面积62平方公里,包括清源山主山、灵山、九日山三个景区。
清源山泉源丰富,虎乳泉尤为著名,故山又称泉山。
昔以36洞天、18胜景闻名于世,尤以老君岩弥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虎乳泉、南台岩、清源洞、赐恩山岩诸景为胜。
自唐以来历代摩崖石刻近500方,奇岩林立秀木参天,故有“清源奇秀甲天下”之称。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4A级旅游景点。
地处市区西街,始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原名"莲花寺",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下令全国各州建一座开元寺,遂改为现名。
全寺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
它规模宏大,构筑壮观,景色优美,曾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
主要有大雄宝殿、甘露戒坛、东西塔等建筑。
耸立在拜庭两侧广场中,相距约200米的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结构石塔就是泉州东西塔,为全国四大名塔之一。
东塔名"镇国塔",通高48.24米;西塔名"仁寿塔",通高44.06米,略低于东塔,其规模与东塔几乎完全相同。
两塔为我国古代石构建筑的瑰宝,系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标志。
深沪湾位于晋江东南海滨,从石狮的永宁到晋江的衙口、深沪形成一个秀丽的海湾,其间沙滩绵延数公里,犹如一条银色的项链镶嵌在蓝天碧海之间。
滩前碧波万顷。
滩面金黄开阔,景色蔚为壮观。
沙滩清一色的细纯沙粒,如银屑布地,质细坡缓,沙软潮平。
滩床宽阔,舒展广拓,潮漫滩上,涛声柔和。
海水洁净,水温适中,是沙滩休闲、踏浪嬉水和开展各种海上沙滩活动的理想场所。
沿岸而来,国家级深沪海底古森林自然保护区、施琅将军纪念馆、镇海宫、龙泉宫、大道公宫和烟墩山上的烽火台等人文、自然名胜掩映其中。
明季倭乱,这里曾经是抗倭前沿,清初为了统一祖国,施琅曾经在这里牧马练兵,现为全国著名侨乡,风俗淳,人情美,是游客观光的胜地,是海外侨亲和台港澳胞寻根谒祖的摇篮故地。
【泉州十八景简介】1.涂门街又叫“土门街”,因传储存、输送建造东西塔土石方而得名2.东湖公园址系古泉州八大胜景“东湖荷香”遗址3.五里桥俗称“安平桥”,横跨晋江安海镇与南安水头镇之间的海湾4.蔡氏古民居 位于南安官桥漳里村,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府文庙位于鲤城区中山路泮宫内。
6.开元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4A级旅游景点。
7.崇武古城位于惠安县东南海滨,濒临台湾海峡,系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 年)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时为抵御倭寇所建。
8.洛阳桥在今惠安、洛江分界处的洛阳江入海口,又名“万安桥”。
9.牛姆林由于景区内拥有“板根”、“绞杀”、“寄生”、“茎花”等热带雨林生态,被游客称誉为“闽南西双版纳”。
10.清水岩 位于安溪县城西北的蓬莱山,始建于北宋,至今已有950多年,内奉中国百仙之一清水祖师,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旅游区,又是享誉海内外的朝圣旅游地。
11.清源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2.西湖公园位于市区西北部清源山南麓,是西北洋滞洪排涝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13.深沪湾位于晋江东南海滨,从石狮的永宁到晋江的衙口、深沪形成一个秀丽的海湾,其间沙滩绵延数公里,犹如一条银色的项链镶嵌在蓝天碧海之间。
14.天后宫始建于宋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是现存妈祖庙中建筑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年代最早的一座,并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5.黄金海岸位于台湾海峡西岸的石狮永宁镇,包括闽南黄金海岸旅游度假村、城隍庙、镇海石、古卫城遗址等。
16.仙公山原名“双髻山”,位于洛江区马甲镇,于南北朝时(公元480—502年)祀“何氏九仙”而得名。
17.岱仙瀑布位于德化县水口镇,主要由号称“华东第一瀑”的岱仙瀑布、温文尔雅的油漏祭瀑布以及一路的山光水色组成,是一处不可多得的生态旅游景区。
18.郑成功史迹分布在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家乡南安。
它们是位于石井镇的延平郡王祠、郑成功纪念馆·碑林和位于水头镇的郑成功陵园。
泉州十八景泉州18景简介:清水岩、涂门街、东湖公园、五里桥、蔡氏古民居、府文庙、开元寺、崇武古城、洛阳桥、牛姆林、清源山、西湖公园、深沪湾、天后宫、黄金海岸、仙公山、岱仙瀑布、郑成功史迹。
1.安溪清水岩创建者:清水祖师位置:安溪清水岩位于世界名茶铁观音的故乡——福建安溪城关西北16公里处的蓬莱山主峰景区面积:11.1平方公里主峰海拔:767米十八景:蓬莱祖殿,朝圣台阶,出水石,裂竹,试剑石,清水山门,海会院,三忠庙,方鉴塘,窥天古樟,圣泉,真空塔,纶音坛,觉亭,枝枝朝北,清水法门,罗汉松,狮喉门票:20元/人次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旅游区2002年2.涂门街位置:泉州市区中心地带全长;1005米特色:清净寺、孔子文庙、通淮关岳庙、东观西台、祖闾苏、世家大厝、棋盘园、东鲁巷、三十二间巷等古代文化遗存3.东湖公园面积:308亩,其中水115亩位置:位于泉州城区东北隅,北望清源山,东眺灵山圣墓,南邻城郊村舍,西联商业大街,是原泉州十大胜景之“星湖荷香”的遗址。
特色:静区:星湖荷香、祈风阁、七星拱月、二公亭、东湖亭、波恩亭、揽古亭等动区:儿童乐园、双舟朝阳、游船码头历史:唐贞元元年(785年),刺史席相令浚湖,于湖中岛上建亭4.安平桥(五里桥)全长:2255米桥墩:361米材料:花岗岩条石位置:晋江安海镇历史: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历时十四年告成。
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该桥是中古时代世界最长的梁式石桥,也是我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
1961年安平桥成为国家第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5.蔡氏古民居古民居精美的雕饰,不仅集中表现了闽南成熟的雕塑艺术,而且反映了受印度佛教、伊斯兰教及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筑艺术的影响,被誉为“闽南建筑的大观园”。
6.府文庙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殿宇壮丽,是集宋、元、明、清四朝代的建筑形式的孔庙建筑群,为东南地区最大的文庙建筑群,建筑风格在全国现存孔庙中罕见。
特色建筑群:泮宫,戟门与露庭,棂星门,大成门和金声、玉振门,泮池和月台,大成殿及两庑历史:始建于唐开元末年,泉州孔庙名为鲁司寇庙,址在府衙城右。
1清源山2开元寺3崇武古城4牛姆林5清水岩6天后宫7黄金海岸8仙公山9蔡氏古民居10岱仙瀑布11郑成功史迹12涂门街13深沪湾14西湖公园15府文庙16洛阳桥17东湖公园18 五里桥1、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为泉州城北屏障,海拔498米,面积62平方公里,主景区距市区3公里。
清源之奇以石,清源之灵以泉。
元人赞誉"闽海蓬莱第一山"。
"清源鼎峙"为旧泉州十景之一,历来为游客登临揽胜。
据泉州府志记载,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唐代"儒、道、释"三家竞相占地经营,兼有伊斯兰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动踪迹,逐步发展为多种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
景区内流泉飞瀑、奇岩异洞、峰峦叠翠、万木竞秀,以宗教寺庙宫观、文人书院石宝以及石雕石构石刻等文物为主的人文景观几乎遍布清源山的每个角落,现存完好的宋、元时期道教、佛教大型石雕共7处9尊,历代摩崖石刻近600多方,元、明、清三代花岗岩仿木结构佛像石室3处,以及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李叔同)舍利塔和广钦法师塔院。
自古以来,清源山就以36洞天、18胜景闻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虎乳泉、南台岩、清源洞、赐恩岩等为胜。
其中以老君岩为代表的六处宋元时期的清源山石造像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2、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4A级旅游景点。
地处市区西街,始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原名"莲花寺",唐开元26年(公元738年)唐玄宗下令全国各州建一座开元寺,遂改为现名。
全寺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
它规模宏大,构筑壮观,景色优美,曾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
主要有大雄宝殿、甘露戒坛,东西塔等建筑。
大雄宝殿是中轴线的主建筑,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现存建筑物是明代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遗物。
大殿通高20米,保存唐朝宏模巨制、巍峨壮观的建筑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