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电力通信软交换冗余备份网建设的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244.94 KB
- 文档页数:4
新一代通信网络可靠性与冗余设计研究在当今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通信网络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核心基础设施。
为了保证通信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人们对新一代通信网络的可靠性与冗余设计进行了广泛研究。
本文将从可靠性与冗余设计的原理、方法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通信网络的可靠性是指网络在给定条件下持续正常工作的能力。
可靠性设计是通过采用多种技术手段,提高网络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网络的连通性和数据传输的正常进行。
其中,冗余设计是提高通信网络可靠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冗余设计通过增加冗余设备、路径和机制等,在主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实现自动切换,并保持网络的正常运行。
其次,通信网络的冗余设计包括硬件冗余和软件冗余两个方面。
硬件冗余设计主要采用备份设备和冗余路径的方式,实现在主设备故障时,备用设备能够立即接管工作,保证服务的连续性。
而软件冗余设计则通过增加冗余节点和冗余协议等方式,提高网络的容错性和可靠性。
在新一代通信网络的可靠性与冗余设计中,有几种常见的方法和技术被广泛应用。
首先是冗余路径技术。
通过增加备用路径,一旦主路径发生故障,数据可以通过备用路径传输,确保数据的连通性。
此外,还有冗余设备技术。
通过在关键节点上增加备用设备,一旦主设备发生故障,备用设备能够自动接管工作,保证服务的连续性。
另外,冗余协议技术也被广泛应用。
通过采用冗余协议,网络可以自动实现路径切换和设备切换,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除了以上方法和技术,新一代通信网络的可靠性与冗余设计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网络规模的增长。
随着通信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可靠性设计的复杂性也随之增加。
因此,如何在大规模网络中实现高可靠性的设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是网络安全性的考虑。
网络的可靠性与冗余设计不仅要考虑设备和路径的冗余,还需要考虑网络的安全性,保护网络免受恶意攻击和病毒威胁。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首先是设计高可靠性的网络拓扑结构。
探讨电力通信网络系统建设方案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电力通信网络现状的介绍,结合当今不断进步以及应用的高新技术,针对电力系统自身情况和特点,从行业进程角度出发,给出今后电力通信网络业务扩展实施的几种可行方案。
分析了电力系统专用通信网的管理要求,针对网络管理层次多、设备种类多、网络结构复杂的特点,从技术的角度提出了建设电力通信网网络管理系统的基本要求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通信;电力通信网络;数据业务形式;发展方向及经营目标引言:电力通信网的建设在逐步推进中,当前阶段已基本完成220KV变电站、110KV变电站的光缆覆盖与光通信网络的建设工作,随后电力35KV变电站、供电所、营业厅等接入层面的通信网络改造与建设也将陆续展开。
本文对光电一体化设备的设备形态、技术特点与在电力通信系统接入网的部署进行分析,为电力通信设计与管理人员在今后的通信网络规划设计中提供参考。
1.电力线上网的优点不再需要任何新的线路铺设,随意接入;共享互联网络连接;可以让任何客户进行网络连接;移动计算机至任意位置,简单使用;高通讯速率,可达14Mbps(将来通过升级设备可达100Mbps),可使用VOD点播;数据加密,提供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能,满足酒店住户网上交易的需求;简单方便的安装设备以及使用方式;利用现有的电力线资源,节省费用。
电力通信网的建设在逐步推进中,当前阶段已基本完成220KV变电站、110KV变电站的光缆覆盖与光通信网络的建设工作,随后电力35KV变电站、供电所、营业厅等接入层面的通信网络改造与建设也将陆续展开。
本文对光电一体化设备的设备形态、技术特点与在电力通信系统接入网的部署进行分析,为电力通信设计与管理人员在今后的通信网络规划设计中提供参考。
2.电力系统通信网现状电力通信作为行业性的专用通信网,是承载电网生产、调度、营销、管理的基础物理网络,是保障电网安全、稳定、高效、经济运行的重要支撑平台。
随着电网建设,电力通信网的规模也在不断壮大。
浅议电力调度系统中软交换技术的应用高婷婷摘要:随着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电力调度系统面临着多媒体调度、视频会议、数据传输等业务上“更可靠、更高效、更智能”的应用需求。
传统电力调度采用电路交换方式,虽然技术成熟,但是只能实现语音等窄带交换业务,不能满足更高的多媒体应用,还存在系统利用率低、信令统一难、联网投资大、业务扩展不便等缺点。
为突破现有调度系统的局限性,提供可靠性高、功能丰富的新一代电力调度系统,重新考虑规划电力调度系统已势在必行。
关键词:电力调度系统;软交换技术;应用1电力调度系统发展趋势及需求电力调度通信系统是调度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的基础,不仅是电力企业日常运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系统,同时也在各种紧急事件处理和抗灾救灾、应急指挥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是电力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支柱,具有实时性强、可靠性高等特点。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从独立、封闭的“发、输、变、配、用”的树形结构演变为社会化的网络结构,电能流与信息流的交换、共享、互动构成了未来电力系统的整体结构。
为此,数据业务、多媒体业务在电力通信网络的需求和应用越来越紧迫,传统窄带的电路交换系统从带宽、业务实现上已经不能满足这些需求。
软交换技术具备全面的开放性,在综合接入能力、业务提供、网络管理、用户认证、鉴权和计费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能提供多业务解决方案,支持将电力通信网络建设成融合数据、语音、视频业务的宽带综合业务网;在构建新一代网络的同时,也充分考虑现有各种网络的平滑过渡,支持适应电力通信需求、提高电力行业通信和信息化水平。
因此,软交换技术成为构建智能调度通信系统的必然选择。
2基于软交换的电力调度系统功能实现电力软交换调度系统能满足传统调度系统的窄带语音业务需求,完成调度台分组、呼叫状态显示、选择应答、来话保留、闭铃、调度会议、强插、转接、强拆、热线呼叫、轮呼、故障切换等基础业务,还能根据智能电网多媒体业务需求实现语音、视频和数据的融合。
信息科学科技创新导报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123 DOI:10.16660/ki.1674-098X.2017.27.123电力调度软交换通信网的建设分析①朱英(国网舟山供电公司 浙江舟山 316021)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通信网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为人们的工作、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电力调度作为通信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通信网运行的稳定性与有效性。
因此,如何提高软交换技术的有效应用,已经成为通信网电力调度建设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根据通信网建设过程中电力调度软交换的应用现状展开分析,并针对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电力调度 软交换 通信网建设 存在问题 建设方案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9(c)-0123-02①作者简介:朱英(1969,7—),女,汉族,浙江舟山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力通信。
近些年来,我国在通信领域方面取得了较快发展,无论是从系统建设稳定性的提高上来看,还是从先进通信技术的应用上来看,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
在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下,电网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进而使得电力调度系统的建设标准进一步提高。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现代社会通信需求,就必须要致力于研究软交换技术在通信网建设中的应用。
下文中,将对软交换技术在通信网中的应用展开讨论,以实现对我国电网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
1 电力调度软交换通信网建设现状分析1.1 电力调度软交换概述在通信网电力调度系统中应用软交换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呼叫功能的独立性,并且对通信网电力调度状况进行实时反馈,从而实现对现有资源的合理利用。
软交换通信网的建设,能够极大地提高系统运行的灵活度,保障接口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实现多项业务的集中式开放管理。
随着我国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通信系统建设变得更为复杂,数据交换也将更加频繁,无论是从信息传输的安全性上来说,还是从系统运行性能的提高上来说,都需要进一步完善。
基站传输网络的冗余设计和备份策略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基站传输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移动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变得至关重要。
在设计基站传输网络时,冗余设计和备份策略成为了确保网络连续性和数据安全性的关键要素。
本文将探讨基站传输网络的冗余设计和备份策略,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恢复能力和性能。
1. 冗余设计在基站传输网络中,冗余设计指的是通过增加冗余设备、链路和机制来提供备份和备选路径,以确保在主路径出现故障时,网络能够继续正常运行。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冗余设计方法:a. 设备冗余:通过增加冗余设备,如交换机、光纤转接器等来提高基站传输网络的可用性。
当主设备发生故障时,冗余设备可以立即接管工作,确保网络的连续性。
b. 路径冗余:在基站传输网络中设置备份路径,以防止主路径发生故障导致通信中断。
例如,在光纤传输中,可以使用环形拓扑或双向链路设计来实现路径冗余。
c. 电源冗余:为基站传输设备提供多个独立的电源供应,确保在主电源故障时,备用电源能够及时接管工作,避免网络中断。
d. 协议冗余:在基站传输网络中采用冗余的协议和路由机制,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恢复能力。
例如,使用冗余的转发机制和路由算法,通过多路径选择来实现冗余。
2. 备份策略备份策略是基站传输网络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用于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备份策略:a. 数据备份:定期对基站传输网络中的数据进行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备份数据可以存储在本地设备上或远程服务器上,以确保在数据丢失或系统崩溃时能够及时恢复。
b. 系统镜像:将基站传输网络的系统镜像备份到独立的存储设备上,以便在主系统发生故障时快速恢复。
系统镜像备份记录了设备的配置、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等信息,能够快速还原系统状态。
c. 安全备份:为了防止数据的丢失和非法访问,基站传输网络应采取安全备份策略。
通过使用加密技术、访问控制和防火墙等安全措施,确保备份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d. 多点备份:基站传输网络的备份策略应考虑到数据存储在多个地点的需求,以防止地域性灾害或设备故障导致数据的丢失。
青海电网备用调度通信系统建设赵秉斌;陈华;马学智【摘要】通过对建设电网备用调度通信系统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提出备调通信系统建设原则.根据青海电力通信网实际情况,阐述了青海电网备调光通信系统传输网、各业务网的建设方案.【期刊名称】《青海电力》【年(卷),期】2013(032)001【总页数】3页(P61-63)【关键词】青海电网;备用调度通信系统;建设【作者】赵秉斌;陈华;马学智【作者单位】青海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青海西宁810008;青海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青海西宁810008;青海电力科学试验研究院,青海西宁8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34;TN914为保障青海电力生产、电网运行等调度指挥,提高电网防御各种灾害能力和增强应对突发事件水平,建设青海电网备用调度系统已成必然。
由于备用调度系统运行必须依托备用调度通信系统。
因此,建设备用调度通信系统是确保电网安全,提高电网防灾减灾能力的必然要求。
1 建设原则根据目前青海电网发展水平和备用调度系统建设要求,青海电网备用调度通信系统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安全、可靠和保障性原则。
备用调度系统通信网络在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突发性事件发生时,能不间断为电力生产、调度指挥提供可靠通信保障。
2)主、备用调度通信系统之间应具有独立和备用运行能力,备用调度系统通信网络应不依赖主用调度系统通信网络。
3)遵循“通信全备用”原则。
备用调度通信系统在主调度通信系统失效后,仍可采集到所有信息。
当主调度通信系统设施发生故障时,能自动承担起备用功能。
4)备用调度中心到调度对象应不依赖主用调度中心调度电话通道和数据传输通道,利用调度电话交换网络和电力数据通信网络。
5)充分利用现有通信资源设施,坚持资源共享和互补,遵循“有效、经济、可行、可靠”的原则。
2 备用通信系统建设2.1 备用调度光传输设备建设西宁变、红湾变、省调新增华为OSN3500传输设备分别接入青海电力传输网,增加中西部环网与核心环网传输路由,形成中西部环与10 G核心环迂回路由。
通信网络的冗余与备份策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信网络的重要性在我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显著。
然而,由于网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故障和意外事件,网络的冗余和备份策略变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通信网络中冗余和备份策略的重要性,并详细介绍一些可行的实施步骤。
一、通信网络的冗余策略1.定义冗余策略:通信网络的冗余策略是一种预防措施,它可以确保即使网络中的某些组件或连接出现故障,网络仍然能够正常运行。
2.重要性:通信网络中的任何故障都可能导致信息的传输中断,从而影响正常的通信流程。
因此,冗余策略可以确保网络的高可用性和稳定性。
3.冗余策略类型:a.设备冗余:通过增加备份设备来确保当主设备出现故障时,备份设备能够顺利接替工作,保持网络的正常运行。
b.路径冗余:通过设置多条通信路径,确保即使其中一条路径出现故障,仍然可以通过其他路径进行信息传输。
c.服务冗余:通过设置多个服务节点,即使其中一个节点由于故障无法提供服务,仍然可以通过其他节点提供服务。
4.冗余策略的实施步骤:a.识别关键任务和流程,确定冗余策略的优先级和范围。
b.选择合适的冗余策略类型,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采用设备冗余、路径冗余还是服务冗余等。
c.建立备份设备或路径,并确保它们可以随时接管主要设备或路径的工作。
d.进行定期的测试,以确保备份设备或路径的可靠性和正常运行。
e.根据需要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的故障或问题。
二、通信网络的备份策略1.定义备份策略:通信网络的备份策略是一种预防措施,它可以确保即使网络中的数据或配置出现损坏或丢失,仍然可以恢复正常的网络运行。
2.重要性:通信网络中的数据和配置文件是关键的资产,如果它们丢失或损坏,将导致重要信息的丢失或通信中断。
因此,备份策略可以确保数据和配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备份策略的类型:a.数据备份:定期备份重要数据,确保在出现数据丢失或损坏的情况下,可以恢复数据。
b.配置备份:定期备份网络设备的配置文件,确保在设备配置丢失或损坏时,可以快速恢复设备的正常运行。
网络规划中如何实现网络设备的冗余备份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为了确保网络的稳定运行,网络规划中的冗余备份策略成为一项重要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网络规划中如何实现网络设备的冗余备份,以保障网络的高可用性和可靠性。
一、冗余备份的概念与意义冗余备份是指在网络规划中设置备用设备,以确保主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切换到备用设备上,从而保证网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冗余备份的作用在于降低硬件故障导致的网络中断时间,并提供关键任务的持续执行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业务中断和数据丢失风险。
二、冗余备份的实现方法1. 主备式冗余备份主备式冗余备份是一种常见的冗余备份方案,主备设备将在工作状态下进行同步数据和状态的交换,以实现故障自动切换。
在此方案中,主设备负责正常的网络数据传输和处理,而备用设备则处于待命状态,随时可以接管主设备的工作。
当主设备出现故障时,备用设备会立即接管并继续提供网络服务。
2. 联机式冗余备份联机式冗余备份是一种基于冗余虚拟机(Virtual Machine, VM)的备份方案。
通过将主设备的虚拟机状态实时复制到备用设备上,保持两台设备的状态一致性,从而实现故障切换。
此方案相对于主备式冗余备份更具有灵活性和可伸缩性,可以适应不同规模的网络环境。
三、冗余备份方案的应用场景冗余备份方案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是企业关键业务数据存储和处理的重要场所。
为了防止因主设备故障而导致数据丢失和业务中断,数据中心通常采用主备式或联机式冗余备份方案,以确保数据的持续可用性和安全性。
2. 云计算环境在云计算环境下,网络设备冗余备份方案可以提供更高的可靠性和弹性。
云计算服务商通常使用主备式或联机式冗余备份方案,以确保云服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3. 大型企业网络大型企业网络通常由多个地理位置分布的子网络组成,为了确保整个网络的连通性和可用性,可以在关键节点或骨干网络设备上配置主备式冗余备份方案,以便在主设备故障时快速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