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45+290车行天桥现浇箱梁满堂支架计算书word版本
- 格式:doc
- 大小:552.00 KB
- 文档页数:15
满堂脚手架计算满堂脚手架计算文档模板范本
1. 引言
1.1 目的
1.2 背景
1.3 范围
1.4 定义
2. 概述
2.1 满堂脚手架的功能和特点
2.2 满堂脚手架计算的重要性
2.3 参考资料
3. 系统需求
3.1 计算硬件要求
3.2 计算软件要求
4. 数据收集
4.1 确定计算所需数据
4.2 数据采集方法
4.3 数据存储和管理
5. 计算方法
5.1 确定计算方法和理论基础 5.2 计算步骤和流程
5.3 实施考虑因素
5.4 计算结果可靠性评估
6. 满堂脚手架计算实例
6.1 实例数据收集和准备
6.2 实例计算过程和结果分析
7. 结果解释和应用
7.1 结果分析
7.2 结果的应用和可行性评估
7.3 结果的限制和不确定性
8. 总结和建议
8.1 结果总结
8.2 建议和改进措施
9. 附录
9.1 计算公式
9.2 数据表格和图表
9.3 参考文献和资料来源
10. 附件
1. 附件1:实验数据
2. 附件2:计算结果表格
3. 附件3:相关文档和资料11. 法律名词及注释
1. 名词1:注释1
2. 名词2:注释2。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计算说明书1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设计计算:本计算以第三联的荷载为例。
A 荷载计算混凝土自重:954*2.5*1.1=2623.5吨模板重:底模1682*.018*1.5=45.4吨支架,横梁重:60.8+150=210.8吨施工荷载0.75吨/平方米B 荷载冲击系数0.25那么每平方米荷载=[2623.5+45.4+210.8]*1.25/{[19.7+17]*82/2}+0.75=3.142吨/平方米C 设立杆沿桥长方向间距1.0米,沿桥宽度方向0.8米:S=1.0*.8=0.8平方米每根立杆承受的荷载为:G=3.142*.08=2.5136吨D WDJ碗扣式支架的力学特征:外径48MM,壁厚3.0MM,截面积4.24*10**2 MM**2,惯性矩1.078*10**5 MM**4,抵抗矩4.93*10**3 MM**3,回转半径15.95 MM,每米自重33.3N。
抗压强度σ=N/A=25136/424=59.3 〔N/MM**2〕〈[σ。
]=210MM**2 抗弯强度ƒ=N/[A*φ]λ=L/I=1500/15.95=95,查表φ=0.558σ=25136/〔424*0.558〕=106.2〈210E 小横杆计算:抗压强度σ=GL**2/[10*W]=25.136*800*800/[10*4.493*1000]=358〉215。
所以不能满足强度要求弯曲强度ƒ=GL**4/150EI所以小横杆用10#槽钢作为承受荷载的横梁。
10#槽钢的力学特性W=39.7立方厘米抗压强度σ=GL**2/[10*W]=25.136*800*800/ [10*39.7*1000]=40.52〈215MM**2弯曲强度ƒ=GL**4/150EI=25.136*800**4/[150*200000*193.8*10000]=0.173〈3MM如果小横杆用方木应重新计算它的强度,扰度。
承托上用10*15方木,纵横杆密度1.0*0.6米,横杆的应力验算如下:Q=3.142吨/米支点反力R=3.142*.6=1.89吨M=QL**2/8=3.142*0.6**2/8=0.141吨米Γ=1.89*10**4/[0.1*0.15]=1.26MPAÓ=M/W=0.141*10**4/[3.75*10**-4]=3.76MPA用一般方木可以满足要求10*15方木,横杆间距60CM。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搭设方案及计算书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某城市快速路现浇箱梁工程,工程位于城市中心区域,全长约1.5公里,包含多联现浇箱梁结构。
现浇箱梁采用满堂支架法进行施工,为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特制定本搭设方案及计算书。
二、施工准备工作及主要材料需用量计划(一)、技术准备工作1. 熟悉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明确现浇箱梁的施工工艺流程、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标准。
2.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方案编制,包括满堂支架搭设方案、施工计算书等。
3.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满堂支架搭设方法、操作规程及安全措施。
4. 准备相关施工图纸和技术文件,以便施工现场查阅。
(二)、物资准备工作1. 根据施工图纸和方案,计算所需主要材料数量,编制材料需用量计划。
2. 采购合格的材料,包括钢材、木材、脚手架配件等。
3. 对采购的材料进行验收,确保材料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
4. 储备足够的施工设备,如塔吊、施工电梯、运输车辆等。
5. 准备施工所需的工具、仪器和设备,如扳手、螺丝、水准仪、经纬仪等。
6. 搭建临时设施,如临时仓库、加工车间、办公区等。
7. 确保施工现场水、电、通讯等设施齐全,以满足施工需求。
8. 配置足够的劳保用品,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三、一般规定1. 施工应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现行的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环保等标准。
2. 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确保所有施工人员了解施工方案、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和安全措施。
3. 施工中应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4.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交通畅通。
a. 标志应包括但不限于:施工区域、危险区域、安全通道、消防器材位置等。
b. 夜间施工应保证足够的照明,避免因视线不良造成安全事故。
5. 施工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
6. 施工材料应分类堆放,标识清楚,严禁使用不合格材料。
中铁X局厦深铁路XSFJ-Ⅱ标第四项目部满堂支架现浇24m箱梁支架检算书计算人:复核人:审批人:年月日奎坑中桥满堂现浇支架检算书1、工程概况现浇简支箱梁中心梁高2.4m(含排水坡),梁底宽为5.92m,梁顶板宽12.2m,顶板厚34㎝,腹板厚50-80㎝,底板厚30㎝。
现浇支架拟采用碗扣式钢管(φ48*3.5mm)支架,支架纵向间距90cm,横向间距腹板下30cm,翼缘板下90cm,其余部位60cm,竖向步距均为90cm。
钢管顶托上纵桥向设14×20cm方木,在14×20cm方木上设10×10cm 横向肋木,横向肋木间距25cm,横向肋木上铺设顶板底模,底模板采用18mm优质竹胶板。
侧模采用18mm优质胶木板,加劲肋木为10×10cm方木,间距25cm,背楞采用2[10槽钢,背楞间距60cm,拉杆采用φ20圆钢,间距100cm。
钢管立柱通过地托支承在14×20cm方木上,地基采用C15砼进行硬化处理,砼厚15cm。
浇筑砼前先对原地面进行整平、夯实,夯实后地基承载力为200kPa以上。
2、材料参数胶合板:[σ]=18MPa ,E=10×103Mpa[σ]=12MPa(顺纹抗压、抗弯) [τ]=3.14MPa(横纹抗剪) E=9*103MPa热轧普通型钢:[σ]=170Mpa,[τ]=100Mpa,E=2.1×105MpaC15混凝土:[σc]=4.6Mpa[10槽钢: Wx=39.7cm3,Ix=198.3cm4A=12.74cm23、计算荷载箱梁混凝土一次浇注成型,荷载计算梁高取2.4m,顶板厚度0.34m,底板厚度0.3m,腹板厚50-80㎝,翼缘板厚0.4m(取平均值)。
腹板钢筋混凝土荷载:q1=26KN/m3×2.4m=62.4kN/m2底板处钢筋混凝土荷载:q1’=26KN/m3×(0.34+0.3)m=16.6kN/m2翼缘板下钢筋混凝土荷载:q1”=26KN/m3×0.4m=10.4kN/m2施工人员及机具荷载:q2=2.5kN/m2泵送砼冲击荷载:q3=3.5kN/m2振捣砼产生荷载:q4=2KN/m2(底板),q4=4kN/m2(侧模)腹板处内、外模型荷载:q5=10KN/m2底板处内、外模型荷载:q5’=6KN/m2翼缘板处模型荷载:q5”=1KN/m2荷载分项系数砼、模型自重荷载取1.2,其他取1.4。
天桥现浇箱梁满堂支架设计计算书一、工程概况天桥上部构造为16m+2×20m+16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箱梁采用单箱室全宽7.5m,底宽3.6m,梁高1.15m。
二、支架设计要点1、支架地基处理首先对支架布设范围内的表土、杂物进行清除,用60cm厚砂砾进行基底处理,以防止局部松软下陷。
并要求压实度≥93%,达到要求后,再铺筑厚8cm的C20混凝土,养生后作为满堂支架的持力层,其上搭设满堂支架。
2、做好原地面排水,防止地基被水浸泡桥下地面整平并设2%的人字型横坡排水,同时在两侧设置排水沟,防止雨季积水使地基软化而引起支架不均匀下沉。
3、现浇箱梁满堂支架布置及搭设要求采用自锁式多功能脚手杆搭设,使用与立杆配套的横杆及立杆可调底座、立杆可调托撑。
立杆顶设二层方木,立杆顶托上纵向设15×15cm方木;纵向方木上设10×10cm的横向方木;横向方木底板处间距90cm,翼缘板底方木间距120cm,纵向方木底板处间距90cm;底模及翼缘板处模板采用150×100cm组合钢模板,腹板处采用1.5cm厚竹胶板加方木支撑。
钢管支架:底板采用立杆横桥向间距×纵桥向间距×横杆步距为90cm×90cm×120cm,翼缘板采用立杆横桥向间距×纵桥向间距×横杆步距为120cm×90cm×120cm。
预留宽4m门式支架搭设,立杆顶托上横向设15×15cm方木,横向间距60cm;在其横向方木上搭设纵向25b工字钢,底板处横向间距90cm,翼缘板处横向间距100cm;在其工字钢上搭设横向方木15×15cm方木,纵向搭设纵向方木10×10cm的方木,横向间距45cm。
钢管支架:底板采用立杆横桥向间距×纵桥向间距×横杆步距为60cm×60cm×120cm,翼缘板采用立杆横桥向间距×纵桥向间距×横杆步距为90cm×90cm×120cm。
满堂支架方案(附计算书)目录第一节编制依据………………………………………………………………1第二节工程概况………………………………………………………………2第三节满堂脚手架搭设方案选用……………………………………………3第四节安装满堂脚手架的施工管理…………………………………………4第五节脚手架材料检测要求………………………………………………15第六节满堂脚手架安全性验算……………………………………………16第一节编制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一次。
检查时应在锈蚀严重的钢管中抽取3根,在每根锈蚀严重的部位横向截断取样检查;2)钢管弯曲变形应符合规范规定;二、扣件扣件应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的技术要求,凡有变形、裂纹、砂眼等现象的扣件不得使用。
扣件的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新扣件应有厂家的生产许可证、法定检验单位的检测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
当对扣件质量有怀疑时,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的规定抽样检查;2)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纹、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螺栓必须更换;3)新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防锈处理。
第六节满堂脚手架安全性验算脚手架参数选取计算荷载取值(按实际施工情况取值)如下:脚手片自重标准值gk=0.45kN/m2;钢管重量:3.84kg/m(按Φ48×3.5取值);钢管验算参数选取:(按Φ48×3.2取值);截面积A=4.504cm2;惯性距I=11.357cm4;截面模量W=4.732cm3;回转半径i=1.587cm;直角、旋转扣件抗承载力为8.0KN。
由于脚手架搭设高度较高,因此计算时立杆需考虑风荷载因素。
计算取值:操作平台立杆间距为1.5m,操作面水平横杆间距0.375m,水平杆步距1.8m。
脚手架安全性核算(一)验算操作层横向水平杆抗弯强度及变形:1、计算简图钢管计算简图2、强度验算(1)作用横向水平杆线荷载标准值钢管自重标准值:P=0.0384kN/m脚手片恒荷载标准值:gk=0.45kN/m2×0.375m=0.16875kN/m活荷载标准值:qk=2.1kN/m2×0.375m=0.79kN/m(2)作用横向水平杆线荷载计算值恒荷载计算值:q1=1.2×0.113+1.2×0.0384=0.182kN/m活荷载计算值:q2=1.4×0.79=1.11kN/m(3)考虑活荷载在横向水平杆上最不利位置时与恒荷载组合的弯矩,弯矩按连续三跨考虑。
贵州遵义高速公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遵义北环(檬梓桥至乐理段)高速公路项目总经理部天桥连续梁支架计算书遵义市道路桥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遵义北环高速公路项目总经理部二○一四年七月五日现浇连续梁满堂支架计算书我合同段K43+920、K44+580、K45+540、K48+180、K48+600、K48+875、K59+800车行、人行天桥为18m+30m+18m 后张法现浇连续箱梁桥,梁高2.0m ,桥面宽8.0m ,箱梁采用C50混凝土,均采用满堂式扣件支架施工。
满堂支架的基础均在挖方段上,现场采用铺10cmC20混凝土垫层,然后上部铺设10cm ×10cm 木方承托支架。
支架最高10m ,采用Φ48mm ,壁厚3.5mm 钢管搭设,使用与立杆配套的横杆及立杆可调底座、立杆可调顶托,现浇箱梁腹板及底板中心位置纵距、横距采用60cm ×60cm 的布置形式,现浇箱梁跨中位置支架步距采用120cm 的布置形式,现浇板梁墩顶位置支架步距采用60cm 的布置形式,立杆顶设12cm ×12cm 方木或钢管调整高度,间距为60cm 。
门洞临时墩采用贝雷片搭设,门洞横梁采用7根I40a 工字钢,其中墩柱两侧采用双排贝雷片,与钢管脚手架连接。
1、荷载计算根据本桥现浇箱梁的结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将涉及到以下荷载形式: ⑴ q 1—— 箱梁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密度取2500kg/m 3。
根据现浇箱梁结构特点,我们取E-E 截面、C -C 截面两个代表截面进行箱梁自重计算,并对两个代表截面下的支架体系进行检算,首先分别进行自重计算。
① E-E 截面处q 1计算(尺寸见后附图)根据横断面图,则:q 1 =B W =B A c ⨯γ=25*((5*0.5+1*2*0.5+5*0.5+1.5*(0.35+0.15)/2*2)/5=19.4Kpa注:B —箱梁底宽,取5m ,将箱梁全部重量平均到底宽范围内计算偏于安全。
现浇箱梁支架验算书1、现浇箱梁荷载分配分析1.1 单箱二室现浇箱梁断面与面积叠加图如下:单箱二室现浇箱梁断面图单箱二室箱梁面积叠加图1.1.1、单箱二室现浇箱梁荷载计算(1)、钢筋混凝土荷载25cm厚顶及底板荷载:q1=0.25×2×26=13 (KN/m2);肋、腹板荷载:q2=2.1×26=54.6(KN/m2);横梁荷载:q3=2.1×26=54.6 (KN/m2);翼板荷载:q4=0.45×26=11.7 (KN/m2)。
(2)、模板计算荷载:q5=1.5 KN/m2。
档荷载:0.1m×0.1m×1m/0.3m×8KN/m3=0.27KN/m2,芯模及支撑等为1倍木档重量=(0.45+0.27)×2 KN/m2,故可按1.5KN/m2计)。
(3)、设备及施工均布活荷载:q6=2.5 kN/m2。
(4)、混凝土浇注冲击荷载:q7 =2 kN/m2。
(5)、混凝土振捣荷载:q8=2 kN/m2。
1.2 单箱四室现浇箱梁断面与面积叠加图如下:单箱四室现浇箱梁断面图单箱四室箱梁面积叠加图1.2.1、单箱四室现浇箱梁荷载计算(1)、钢筋混凝土荷载25cm厚顶及底板荷载:q1=0.25×2×26=13 (KN/m2)。
肋、腹板荷载:q2=1.4×26=36.4 (KN/m2)。
横梁荷载:q3=1.4×26=36.4 (KN/m2)。
翼板荷载:q4=0.45×26=11.7 (KN/m2)。
(2)、模板计算荷载:q5=1.5 KN/m2。
的木档荷载:0.1m×0.1m×1m/0.3m×8KN/m3=0.27KN/m2,芯模及支撑等为1倍木档重量=(0.45+0.27)×2 KN/m2,故可按1.5KN/m2计)(3)、设备及施工均布活荷载:q6=2.5 kN/m2。
现浇箱梁施工专项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与说明二、编制依据三、工程难点、重点与对策四、施工计划安排五、现浇箱梁施工工艺流程与工艺(工艺流程图)1、地基基础处理2、满堂支架的设计与施工〈1〉满堂支架的设计(见附录)〈2〉碗扣式支架的搭设安装(包括侧模、底模)〈3〉支架予压a、予压方案b、予压加载c、予压观测d、支架予拱度设置3、底模侧模和内模、内模安装4、钢筋加工安装〈1〉钢筋加工〈2〉钢筋绑扎〈3〉预应力管道设置〈4〉预埋件安装5、混凝土运输灌浆〈1〉混凝土灌注顺序〈2〉混凝土灌注工艺〈3〉混凝土养护6、预应力钢绞线施工〈1〉钢绞线的制作与安装〈2〉预应力钢绞线张拉7、管道压浆与封端〈1〉压浆〈2〉封端8、模板、支架拆除六、机械与人员配备七、质量管理目标与措施八、安全目标与专项安全技术九、附录:设计计算书上述内容由辛总阅并组织讨论编写现浇箱梁满堂支架设计计算书一、设计计算概述本标段现浇箱梁共有44联,其种类、跨度、桥面宽度繁多,梁底距地面高度不宜,净高一般在6-24m左右。
由于梁高均为1.80m,据此本设计计算书以梁底距地面24m的4-30m一联为例进行满堂支架设计计算,其余现浇梁支架可据本设计计算资料,各联设计文件的跨度,断面尺寸,净高逐联分别补充满堂支架施工设计。
满堂支架沿桥梁纵向均按0.6m间距布置;横断面的翼缘板一般按0.9m间距布置,B-B,C-C,D-D断面及每跨中隔墙范围均按0.6m布置;A-A 断面腹板范围按0.6m布置,其底板范围可按0.9m布置,步距均为1.2m 支架顶端设置顶托,顶托上按设120*120mm横向分配梁(间距0.6m)上铺80*80mm纵向分配梁,翼缘板与A-A断面板范围的底板与顶板可按0.3m布置,其余均按0.2m布置,底模采用18mm竹胶板。
支架底部设置底座,其底座下设C20混凝土硬化,混凝土厚度由地基处理后地基容许承载力决定。
在架体底部至顶部,四周竖向剪刀撑,中间纵、横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其间距不大于4.5m;底部和顶部必须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中间水平剪刀撑设置间距不大于4.8m。
附件1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受力计算书一、现浇箱梁满堂支架布置及搭设要求采用WDJ 碗扣式多功能脚手杆搭设,使用与立杆配套的横杆及立杆可调底座、立杆可调托撑。
立杆顶设二层方木,立杆顶托上纵向设15×15cm 方木;纵向方木上设10×10cm 的横向方木,其中在墩顶端横梁和跨中横隔梁下间距不大于0.25m (净间距0.15m )、在跨中其他部位间距不大于0.3m (净间距0.2m )。
模板宜用厚1.5cm 的优质竹胶合板,横板边角宜用4cm 厚木板进行加强,防止转角漏浆或出现波浪形,影响外观。
具体布置见下图:支架横断面图、支架搭设平面图、支架搭设纵断面图支架横断面图128015601898,69支架搭设平面图支架搭设纵断面图主桥和引桥立杆的纵、横向间距及横杆步距等搭设要求如下:(1)30m+45m+30m顶推现浇箱梁支架立杆采用横桥向间距×纵桥向间距×步距为60cm×60cm×120cm、60cm×90cm×120cm和90cm×90cm×120cm三种布置形式的支架结构体系,其中:横桥向中心8.4m范围间距60cm,两侧翼缘板3.6m范围间距90cm。
纵桥向墩旁两侧各4.0m范围内的支架间距60cm;除墩旁两侧各4m之外的其余范围内的支架间距90cm,跨中横隔板下1.5m范围内的支架顺桥向间距加密至60cm。
(2)2*27.45m、4*29.439m、3*28.667m、4*28.485m现浇箱梁支架立杆采用横桥向间距×纵桥向间距×步距为60cm×60cm×120cm、60cm×90cm×120cm和90cm×90cm×120cm三种布置形式的支架结构体系,其中:横桥向中心8.4m范围间距60cm,两侧翼缘板3.6m范围间距90cm。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计算书我标段K38+590、K39+500、K45+290、K47+005车行天桥为20m+32m+20m后张法现浇连续箱梁桥,梁高1.45m,桥面宽5.5m,箱梁采用C50混凝土,均采用满堂碗扣式支架施工。
满堂支架的基础均在挖方段上,现场采用铺10cmC20混凝土垫层,然后上部铺设10cm×10cm木方承托支架。
支架最高6m,采用Φ48mm,壁厚3.5mm钢管搭设,使用与立杆配套的横杆及立杆可调底座、立杆可调顶托,现浇箱梁腹板及底板中心位置纵距、横距采用60cm×90cm的布置形式,现浇箱梁跨中位置支架步距采用100cm的布置形式,现浇板梁墩顶位置支架步距采用60cm的布置形式,立杆顶设二层12cm×12cm方木,间距为90cm。
门洞临时墩采用Φ48×3.5(Q235)碗扣式脚手架搭设立杆,纵向间距45cm、横向间距均为45cm,横杆步距按照60cm进行布置。
门洞横梁采用12根I40a工字钢,其中墩柱两侧采用双排工字钢,其余按间距70cm平均布置。
1荷载计算根据本桥现浇箱梁的结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将涉及到以下荷载形式:⑴ q1——箱梁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密度取2500kg/m3。
根据现浇箱梁结构特点,我们取E-E截面、C-C截面两个代表截面进行箱梁自重计算,并对两个代表截面下的支架体系进行检算,首先分别进行自重计算。
①E-E截面处q1计算(尺寸见后附图)根据横断面图,则:q 1 =BW=BAc⨯γ=25*((2.5+3)*1.169/2+(2.5+5.5)*0.322/2)/2.5=45.03Kpa注:B—箱梁底宽,取2.5m,将箱梁全部重量平均到底宽范围内计算偏于安全。
②C-C截面处q1计算(尺寸见后附图)根据横断面图,则:q 1 =BW=BAc⨯γ=25*((2.5+3)*1.169/2+(2.5+5.5)*0.322/2)-(1.9+2.25)*1.069/2)/2.5=22.8 5Kpa注:B—箱梁底宽,取2.5m,将箱梁全部重量平均到底宽范围内计算偏于安全。
⑵ q2——箱梁内模、底模、内模支撑及外模支撑荷载,按均布荷载计算,经计算取q 2=1.0kPa (偏于安全)。
⑶ q 3—— 施工人员、施工材料和机具荷载,按均布荷载计算,当计算模板及其下肋条时取2.5kPa ;当计算肋条下的梁时取1.5kPa ;当计算支架立柱及替他承载构件时取1.0kPa 。
⑷ q 4—— 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对底板取2.0kPa ,对侧板取4.0kPa 。
⑸ q 5—— 新浇混凝土对侧模的压力。
根据规范规定,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当采用内部振捣器时按下列两式计算,并取两式中较小值。
⎩⎨⎧⋅⋅⋅=⋅=v t F HF c c 21022.0ββγγ γc :新浇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 N/m³),取值25 k N/m³;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时的高度(m ),取1.45mt 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 ),可按实测确定。
取8h 。
T :混凝土的温度(°),取28℃。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
β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 50~90mm ,取1.0。
ν: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1.2m/h 。
F=25*1.45=36.25KpaF=0.22*25*8*1.2*1*1.095=57.82KpaF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取36.25kPa 。
⑹ q 6—— 倾倒混凝土产生的水平荷载,取2.0kPa 。
⑺ q 7—— 支架自重,取4.0kPa 。
2结构检算2.1碗扣式钢管支架立杆强度及稳定性验算碗扣式钢管脚手架与支撑和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与支架一样,同属于杆式结构,以立杆承受竖向荷载作用为主,但碗扣式由于立杆和横杆间为轴心相接,且横杆的“├”型插头被立杆的上、下碗扣紧固,对立杆受压后的侧向变形具有较强的约束能力,因而碗扣式钢管架稳定承载能力显著高于扣件架。
本工程现浇箱梁支架立杆强度及稳定性验算,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有关模板支架立杆的强度及稳定性计算公式进行分析计算(碗扣架用钢管规格为φ48×3.5mm)。
⑴E -E 截面处墩顶4.0m 范围内,碗扣式钢管支架体系采用60cm ×90cm ×60cm 的布置结构,如下图2.1-1。
支架A-A断面图C2O混凝土定型模板①、立杆强度验算根据立杆的设计允许荷载,当横杆步距为60cm 时,立杆可承受的最大允许竖直荷载为[N ]=40kN (参见公路施工手册-桥涵)。
立杆实际承受的荷载为:N=1.2(N G1K +N G2K )+0.85×1.4ΣN QK (组合风荷载时)N G1K —支架结构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图2.1-1 脚手架60cm ×90cm ×60cm 布置图NG2K—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ΣNQK—施工荷载标准值;于是,有:NG1K =0.6×0.9×q1=0.6×0.9×45.03=24.32KNNG2K =0.6×0.9×q7=0.6×0.9×4.0=2.16KNΣNQK =0.6×0.9×(q2+q3+q4)=0.54×(1.0+1.0+2.0)=2.16KN则:N=1.2(NG1K +NG2K)+0.85×1.4ΣNQK=1.2×(24.32+2.16)+0.85×1.4×2.16=34.35KN<[N]=40KN ,强度满足要求。
②、立杆稳定性验算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有关模板支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N/ΦA+MW/W≤fN—钢管所受的垂直荷载,N=1.2(NG1K +NG2K)+0.85×1.4ΣNQK(组合风荷载时),同前计算所得;f—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参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表5.1.6得。
A—支架立杆的截面积A=489mm2(取φ48mm×3.5mm钢管的截面积)。
Φ—轴心受压杆件的稳定系数,根据长细比λ查表即可求得Φ。
i—截面的回转半径,查《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附录B得i =15.8㎜。
长细比λ=L/i。
L—水平步距,L=0.6m。
于是,λ=L/i=38,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查附录C 得Φ=0.893。
MW—计算立杆段有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距;M W =0.85×1.4×WK×La×h2/10W K =0.7uz×us×wu z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参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7.2.1得uz=1.95u s —风荷载脚手架体型系数,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7.3.1第36b项得:us=1.3w 0—基本风压,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附表D.4 w=0.75KN/m2故:WK =0.7uz×us×w=0.7×1.95×1.3×0.75=1.33KN/ m2La—立杆纵距0.9m;h—立杆步距0.6m, MW =0.85×1.4×WK×La×h2/10=0.051W—截面模量查表〈〈建筑施工扣件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附表B得:W=5.08×103mm3则,N/ΦA+MW/W=34.35×103/(0.893×489)+0.051×106/(5.08×103)=88.7N/mm2≤f=205N/mm2计算结果说明支架是安全稳定的。
⑵C-C截面处20m跨中4m~12m范围内,碗扣式钢管支架体系采用60cm×90cm×120cm的布置结构,如下图。
支架B-B断面图①、立杆强度验算根据立杆的设计允许荷载,当横杆步距为120cm时,立杆可承受的最大允许竖直荷载为[N]=30kN(参见公路施工手册-桥涵)。
立杆实际承受的荷载为:N=1.2(NG1K +NG2K)+0.85×1.4ΣNQK(组合风荷载时)NG1K—支架结构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NG2K—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ΣNQK—施工荷载标准值;于是,有:NG1K =0.6×0.9×q1=0.6×0.9×22.85=12.34KNNG2K =0.6×0.9×q7=0.6×0.9×4.0=2.16KNΣNQK =0.6×0.9×(q2+q3+q4)=0.54×(1.0+1.0+2.0)=2.16KN则:N=1.2(NG1K +NG2K)+0.85×1.4ΣNQK=1.2×(12.34+2.16)+0.85×1.4×2.16=19.97KN<[N]=30KN ,强度满足要求。
②、立杆稳定性验算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有关模板支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N/ΦA+MW/W≤fN—钢管所受的垂直荷载,N=1.2(NG1K +NG2K)+0.85×1.4ΣNQK(组合风荷载时),同前计算所得;f—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参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表5.1.6得。
A—支架立杆的截面积A=489mm2(取φ48mm×3.5mm钢管的截面积)Φ—轴心受压杆件的稳定系数,根据长细比λ查表即可求得Φ。
i—截面的回转半径,查《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附录B 得i=15.8㎜。
长细比λ=L/i。
L—水平步距,L=1.2m。
于是,λ=L/i=76,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查附录C 得Φ=0.744。
MW—计算立杆段有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距;M W =0.85×1.4×WK×La×h2/10W K =0.7uz×us×wu z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参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7.2.1得uz=1.95u s —风荷载脚手架体型系数,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7.3.1第36b项得:us=1.3w 0—基本风压,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附表D.4 w=0.75KN/m2故:WK =0.7uz×us×w=0.7×1.95×1.3×0.75=1.33KN/ m2La—立杆纵距0.9m;h—立杆步距1.2m MW =0.85×1.4×WK×La×h2/10=0.205W—截面模量查表〈〈建筑施工扣件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附表B得:W=5.08×103mm3则,N/ΦA+MW/W=19.97×103/(0.744×489)+0.205×106/(5.08×103)=95.24N/mm2≤f=205N/mm2计算结果说明支架是安全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