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煤层气资源评估
- 格式:pdf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62
地面煤层气排采安全评估
地面煤层气排采安全评估是指对地下煤层气开采过程中的各种安全风险进行系统的评估和分析,以确保排采作业能够在安全可控的条件下进行。
地面煤层气的排采安全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煤层气储量评估:对煤层气储量进行评估,以确定煤层气开采的潜力和可行性,并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
2. 地质构造评估:对地下煤层气储层的地质构造特征进行评估,包括煤层的厚度、深度、倾角、断裂、裂隙等,以预测煤层气的分布规律和储量分布情况。
3. 地下水系统评估:评估地下水系统的分布、演化和特征,以预测煤层气开采可能对地下水系统造成的影响,同时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水灾防治。
4. 瓦斯涌出规律评估:评估煤层气的涌出规律,包括涌出量、涌出速度、涌出压力等,以预测煤层气开采可能引起的瓦斯事故和相应的防治措施。
5. 煤尘爆炸评估:评估煤尘爆炸的危险性和可能性,包括煤尘的产生、传播、积累和爆炸条件等,以制定合理的防爆措施和应急预案。
6. 地面设施评估:评估地面煤层气开采的相关设施,包括井口
设备、管道系统、防护设施等,以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和操作的安全性。
7. 安全管理评估:评估煤层气开采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培训、事故报告、隐患排查等,以提高管理水平和安全意识。
通过对煤层气开采过程中各种安全风险的评估和预测,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排采方案和安全管理措施,提高地面煤层气开采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第九章煤层气资源与选区评价煤层气的开发建立在资源储备的基础上,科学客观地评价煤层气资源及其地域和层域分布特征,查明控气地质因素和开采地质条件,正确地预测未知区的含气量,采用合理的计算方法测算煤层气资源量,是进行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评价的重要内容。
应用于煤层气资源量的计算方法有多种,主要包括体积法、递减分析法、物质平衡法、数值模拟法。
后三种方法均需要有已生产若干年的生产井所测得煤层气产出的动态变化数据。
第一节煤层气资源/储量的分级一、资源量/储量的定义煤层气资源量:根据一定的地质和工程依据估算的赋存于煤层中的,具有现实经济意义和潜在经济意义的煤层气数量。
煤层气地质储量:在原始状态下,赋存于已发现的具有明确计算边界的煤层气藏中的煤层气总量。
原始可采储量(简称可采储量):地质储量的可采部分。
是指在现行的经济条件和政府法规允许的条件下,采用现有的技术,预期从某一具有明确计算边界的已知煤层气藏中可最终采出的煤层气数量。
二、煤层气资源/储量的分级从资源的勘查程度和地质认识程度将煤层气资源/储量分为待发现的煤层气资源量和已发现煤层气资源量两级。
待发现煤层气的资源量:地质勘探工程控制程度较低,目前尚不能提交地质储量的煤层气资源量部分。
根据地质可靠程度分为推定的、推断的和预测的3级。
推定资源量:煤炭资源控制程度高,一般达到精查和详查程度,有大量的煤芯解吸资料、煤层气试井资料、矿井瓦斯涌出量或抽放资料以及煤样等温吸附资料,煤层含气性和分布规律基本查明,对控气地质因素、煤储层参数已有一定认识。
推断资源量:煤炭资源控制程度中等,一般达到普查或找煤阶段,有少量的煤芯解吸资料和等温吸附资料,煤层含气性和分布规律仅靠少量控制点和控气地质因素分析推断并取得初步认识,对煤储层参数有初步了解。
预测资源量:煤炭资源勘探程度低,一般在找煤阶段以下,煤系和煤层的分布主要靠物探资料控制,无煤层含气性资料,煤层含气性和分布特点采用类比法推测。
煤层气含气量评价标准
1. 含气量的定义,煤层气含气量是指单位煤层或煤层气藏中所
含天然气的量,通常以标准条件下的体积或质量来表示。
2. 含气量的分类,根据含气量的不同,煤层气可以分为低、中、高等含气量级别,一般以每吨煤中所含的标立方米天然气或每立方
米煤层中所含的标立方米天然气来表示。
3. 含气量评价标准,对于不同含气量级别的煤层气资源,通常
会有相应的评价标准。
例如,低含气量煤层气一般指每吨煤中所含
的天然气量在一定范围内,中、高含气量煤层气则有相应的标准和
划分。
4. 影响因素,煤层气含气量评价标准还需要考虑影响含气量的
因素,如煤层孔隙度、渗透率、煤层厚度、煤质等因素对含气量的
影响,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准确评价煤层气资源的丰度和可采储量。
总的来说,煤层气含气量评价标准是一个综合考量煤层气资源
丰度的指标,需要结合煤层气地质特征、勘探数据和实际生产情况
来进行科学评价。
这些评价标准对于确定煤层气资源的价值和开发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主要矿区煤层气资源的评估
孙重旭;孔凡正
【期刊名称】《中国煤层气》
【年(卷),期】1996(000)002
【摘要】煤层气资源的评估是规划煤层气开发利用的基础。
本文根据我国煤层气开发的已有成功经验和煤层气资源与煤层共生、共储、共采的特点,认为近期内应以煤炭可供开采的资源量为基础评估煤层气资源才有比较现实的意义。
以对各矿区煤层测定的大量瓦斯吸附常数、孔隙率、煤质分析资料和现场实测的煤层瓦斯压力为基础,计算了煤层的瓦斯含量,并提出了以目前中国主要煤矿区为单元的煤层气资源评价结果。
中国主要煤矿区的煤层气保有资源量总计为47303.4亿m3。
,备采煤层气资源量为13878.6亿m3。
【总页数】4页(P11-14)
【作者】孙重旭;孔凡正
【作者单位】不详;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63003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712
【相关文献】
1.中国重点矿区煤层气资源潜力及若干评价理论问题 [J], 秦勇;桑树勋;傅雪海;朱炎铭;韦重韬;杨永国;吴财芳
2.鹤岗矿区煤层气资源评估与开发前景预测 [J], 赵钧;王佑安;于立恒;徐克求;肖英
杰
3.中国主要矿区煤层气资源的评估 [J], 孙重旭;孔凡正
4.鹤岗矿区煤层气资源评估与开发前景预测 [J], 赵钧;王佑安
5.内蒙古黑城子矿区煤层气资源条件分析 [J], 于东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浙江大学工业与经济生态学姓名:施绘程学号:3100104825专业班级:工学1037班煤层气的综合利用及其评价一、利用煤层气的意义1、煤层气的定义与成分煤层气是指赋存在煤层中、以吸附在煤基质颗粒表面为主并部分游离于煤或煤层岩孔隙中或溶解于煤层水中的气体。
煤层气的化学组分有烃类气体、非烃类气体(二氧化碳、氮气、氢气、一氧化碳、硫化氢以及稀有气体氦、氩等)。
其中,甲烷、二氧化碳、氮气是煤层气的主要成分,尤以甲烷含量最高,二氧化碳和氮气含量较低,一氧化碳和稀有气体含量甚微。
因为主要成分为甲烷,往往将其称为煤层甲烷或瓦斯、煤层瓦斯[1]。
2、忽视煤层气开采利用的危害据统计,我国有近一半矿井为高瓦斯或瓦斯突出矿井,瓦斯事故是我国煤矿安全事故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我国所发生的矿难事故中有近一半是瓦斯爆炸、瓦斯突出、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燃烧或瓦斯中毒事故[2][3]。
这可以算是煤层气没有得到开采带来的后果。
另外,煤层气的主要成分甲烷是一种强烈的温室气体,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1~23倍。
据估算,大气中甲烷浓度每增加1 ppm,可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增加1℃(Donner,1980)。
大量煤层气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而是直接排空,极大地加剧了现在已经十分严重的温室效应。
同时,进入大气的CH4可与-OH、O3、H2O、H2、Cl2及其它成分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从而影响大气中的H2O和O3的浓度及大气中总体氧化能力[3]。
3、煤层气利用的前景煤层气及其燃烧产物基本不含有SO2、NO x和飞灰等大气污染物,是一种洁净能源,不仅环境性能好,而且热效率高。
甲烷的热值为36.72KJ/m3。
按热值计算,大致1000m3甲烷相当于1t标准煤。
1250m3甲烷相当于1t石油,1m3高浓度甲烷可发3度电[3][4]。
根据资源评估结果,中国埋深浅于2000米的煤层气资源量为36.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三位,与陆上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相当。
按照有关能耗标准,相当于我国可以使用20多年的能源。
目次前言 (Ⅲ)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则 (2)4.1 目的 (2)4.2 任务 (2)4.3 评价层次 (3)4.4 评价方法与流程 (3)4.5 基本要求 (3)5 煤层气资源评价 (4)5.1 资料收集整理 (4)5.2 地质条件分析 (5)5.3 评价方法选择 (5)5.4 评价参数确定与资源量计算 (7)5.5 综合评价分析 (9)6资源评价成果编制 (11)6.1 图表编制 (11)6.2 文字报告编写 (12)7质量检查与验收 (12)7.1 质量检查 (12)7.2 成果验收 (12)附录A (规范性附录)资源评价报告提纲 (14)附录B (规范性附录)煤层气资源量评价参数名称、单位、符号及取值有效位数 (16)煤层气资源评价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层气资源评价工作的目的任务、评价层次、工作流程、评价方法、成果编制、质量检查和验收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地面开采的煤层气资源评价工作,也适用于煤层气的资源量计算、煤层气资源分类、煤层气资源的综合评价及研究报告编写;以煤层气资源评价为目的的地质研究工作可参考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12-2008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T 217-2008 煤的真相对密度测定方法GB/T 13610-2003 天然气的组成分析气相色谱法GB/T 19559-2008 煤层气含量测定方法GB/T 19560-2008 煤的高压等温吸附试验方法GB/T 23250-2009 煤层瓦斯含量井下直接测定方法GB/T 29119-2012 煤层气资源勘查技术规范DZ/T 0215-2002 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 0216-2010 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DZ/T 0220-2010 煤层气钻井作业规范NB/T 10010-2014 煤层气地震勘探资料采集规范NB/T 10014-2014 煤层气井多级流量注入/压降试井技术规范SY/T 5615-2004 石油天然气地质编图规范及图式SY/T 5841-2009 地震勘探资料解释技术规程SY 6923-2012 煤层气录井安全技术规范SY 6924-2012 煤层气测井安全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标准。
煤层气资源的经济评估与资产价值评估研究煤层气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常规能源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对于开发和利用煤层气资源,进行经济评估和资产价值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重点探讨煤层气资源的经济评估和资产价值评估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首先,经济评估是指对煤层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评价,包括煤层气开发的整体成本、收益、盈利能力等指标的分析。
经济评估的目的是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使他们能够判断煤层气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否具有可行性,从而为资源分配和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煤层气资源的经济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成本评估,包括煤层气勘探、开采、加工、运输等各个环节的成本估算。
其次是收益评估,包括煤层气开采后的产量和销售价格的估算,以及各种政策和市场环境变化对收益的影响。
还有盈利能力评估,包括投资回报率、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指标的测算,用于评估煤层气资源的投资价值。
最后还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对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环境风险等。
在煤层气资源的经济评估中,需要使用一些经济学和工程学的方法和模型来进行数据分析和计算。
例如,常用的方法包括投资评价指标法、收益成本法、敏感性分析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对煤层气资源的经济效益进行全面评估,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依据。
除了经济评估,资产价值评估也是煤层气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资产价值评估是对煤层气资源的市场交易价值进行估算,旨在确定资源的真实价值。
资产价值评估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资源评估,即对煤层气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评价和估算。
其次是市场价值评估,即根据市场需求和供给情况对资源进行价值测算。
最后是资产负债评估,将煤层气资源作为一种资产,对其进行财务和会计评估。
资产价值评估需要考虑一系列的因素,如市场需求和供给、资源质量和可采储量、技术和成本等。
在评估过程中,需要使用一些专业的评估模型和统计方法,如市场比较方法、收益资本化方法、现金流折现方法等。
瓦斯地质学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地质工程系1第十章煤与瓦斯突出预测2q10.1 我国煤与瓦斯突出概况1950.4.20我国第一次煤与瓦斯突出发生于辽源矿务局富国矿西二坑。
1975年.8.8我国最大一次煤与瓦斯突出发生于天府矿务140万m3。
居世界第二局三汇一矿,突出煤岩12780吨,CH4位。
至2006年底,我国共发生突出15000余次,占世界突出总数40%。
我国现有各类矿井28000处,其中,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占矿井总数的50%以上,突出矿井大约2000个。
我国煤与瓦斯突出特点:(1)“突出”矿井分布面广,在部分严重。
(2)突出分布在不同类型的煤层。
(3)“突出”矿井的始突深度不一。
(4)中小型突出占绝大多数,大、特大强度突出次数也不少。
(5)随着采深增大,非突矿井变成突出矿井,数量越来越多。
我国煤与瓦斯突出特点:(6)石门突出危险性最大。
(7)突出绝大多数分布在煤巷掘进工作面。
(8)随煤厚增加突出危险性增加。
(9)突出大多发生在地质构造带。
(10)突出前大多有预兆。
(11)突出大多有作业方式的诱导。
(12)煤体破坏程度越高,突出危险性越大。
(13)突出危险区多呈条带状分布。
q煤与瓦斯突出预兆1.声响预兆如闷雷声、爆竹声、机枪声、嗡嗡声。
2.瓦斯预兆如风流逆转瓦斯异常、瓦斯浓度互大互小、打钻喷孔、哨叫声、蜂鸣声。
像平顶山有瓦斯忽大忽小平均突出强度最大3.煤体结构预兆层理紊乱、煤体干燥、煤体松软、色泽变暗无光泽、煤层产状急剧变化、煤层波状隆起、层理逆转等。
4.矿压预兆支架来压、煤壁开裂、掉砸、片帮、工作面煤墙外鼓、底鼓、钻孔夹顶钻、钻孔严重变形、炮眼装不进药等。
5.其它预兆有些工作面温度降低、煤墙发凉、特殊气味等预兆。
q10.4 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发展(1)安全防护阶段五十年代防突技术研究以安全防护措施为主。
目的是保证一旦煤与瓦斯突出发生时,避免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主要防突措施有震动放炮和远距离放炮。
(2)防突措施阶段从60~70年代末开采解放层的大规模工业试验和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防突效果。
局部防突措施方面,试验研究提出了超前钻孔、松动爆破、煤层注水、水力冲孔、水力冲刷、金属骨架等多种防突措施。
(3)突出预测阶段70年代末到80年代,七十年代开始,抚顺分院以与北票局、红卫煤矿合作,试验提出区域预测的单项指标、瓦斯地质统计法和综合指标法。
79年在石门揭煤工作面提出了钻屑解吸法。
(4)防突措施阶段1988年以后,以《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的颁布为标志。
该阶段将突出危险性预测和措施效果检验纳入到防突工作中来,全面实施包括突出危险性预测、防突技术措施、措施效果检验和安全防护措施的综合防突技术。
q D、K值的物理意义D值意义:设d—地层的平均容重,2500kg/m3;H—煤层的埋藏深度,m。
于是,上覆岩层的重力为dH(kg/m2)。
设巷道周围的应力集中系数为3,得到煤层所受应力为3dH/10000=0.75H(kg/cm2)。
由于煤的单轴抗压强度近似为100f(kg/cm2),则可用比值0.75H/100f=0.0075H/f 来反映突出危险程度。
根据统计规律,0.0075H/f>3 且瓦斯压力p>7.5kg/ cm2(0.74MPa )时,煤层具有突出危险性,于是得到综合指标D的计算公式。
K值意义:△p越大,突出危险性越大,f值越小,突出危险性越大。
因此K=△p/f就可以表示突出的危险程度。
地质构造条无突出危险工作面<0.5<5.4<6<200突出危险工作面≥0.5≥5.4≥6≥200ml/(g.min 1/2)L/m Kg/m突出危险性K 1最大钻屑量△h 2(Pa)钻屑量S 测定方法:用Φ42mm 的煤电钻在工作面煤体中打钻,每钻进1m 收集全部钻屑,用弹簧称称重测定钻屑量S 。
△h2测定方法:(1)把10g 筛分好的1-3mm 的煤样装入解析仪的煤样瓶中。
(2)把秒表计时3min 转通连接阀,使煤样瓶与测量系统接通与大气隔绝,5min 时解析仪的时数即为△h2,单位pa。
MD-2型钻屑瓦斯解吸仪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q值测定在工作面打Φ42mm的钻孔,当打到测定位置后,将钻屑排净,用打气筒向胶囊封孔器充气管中充气,此时胶囊封孔器胶囊充气膨胀而封闭钻孔(预留0.5m测量气室),同时打开连接在胶囊封孔器测量管末端的多级流量计旋塞,读取水柱计两端水柱凹面处刻度,水柱差值即为q值。
封孔测量全过程在成孔2min内完成。
ZLD-1型多孔流量计TN-1型胶囊封孔器瓦斯解析特征K系数测定1钻进时每钻2米,收集其排粉量,称重或测量体积。
当钻孔深度超过2米时,每隔2米,取钻粉测量其瓦斯解析特征。
取样时记录取样的钻孔编号、孔深、及取样时间,试样经筛分,取粒径1—3毫米的煤样6—10克,放入CHJ解析仪中,待取样后2分钟开始启动解析仪,并每隔一分钟读一次水柱高度,共读10次,经校正得出解析量值,并用下列公式,使用最小二乘法得出解析特征K值。
1钻孔涌出初速度法(1)工作面的软分层中,靠近巷道两帮,各打一个平行于巷道掘进方向,直径42mm ,深3.5m 的预测钻。
(2)用专用封孔器封孔,留0.5m 长测量室。
(3)在成孔2min 内测定完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
判断突出危险性的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临界值q m4.54.04.55.0q m (l/min)>3020~3015~205~15煤的挥发份V daf (%)新式囊袋式注浆封孔2.地温预测技术前苏联技术,中国也有应用。
F预测原理:瓦斯解吸要吸热,煤体温度会降低。
F预测指标:≤3℃,无突出危险;回采工作面:△t3-1>3℃,有突出危险。
△t3-1掘进工作面:≤2℃,无突出危险;△t2-1△t=2-2.5℃,突出威胁;2-1△t>2.5℃,突出危险。
2-13.煤体固化防突技术原理:封堵瓦斯,阻止吸附瓦斯游离化,降低瓦斯潜能;提高煤体强度。
材料:脲醛胶效果:煤体强度提高2-3倍,石门揭煤时间缩短至8-10天。
4.电磁辐射预测技术电磁辐射与煤的应力状态及瓦斯状态有关,应力高、瓦斯压力大时电磁辐射信号就强,电磁辐射频率就高,应力和瓦斯压力越高,则突出危险越大。
电磁辐射强度和脉冲数反映了煤体前方应力的集中程度和瓦斯压力的大小, 可用预测煤与瓦斯突出。
瓦斯地质学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地质工程系第十一章瓦斯(煤层气)资源评价1.煤层瓦斯分区分带划分依据(1)在一个矿区内,有30%以上的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煤层瓦斯含量平均在10m3/t 以上,划定为高瓦斯矿区。
(2)在同一区域构造背景条件下,同一大的地质构造单元控制的若干个矿区中,有30% 以上的高瓦斯矿区,划定为高瓦斯带。
(3)按照中国东北、华北、华南、西北、滇藏五大地区,在同一区域构造背景下的若干个瓦斯带中,有40%以上的高瓦斯带,划定为区域高瓦斯分布大区。
反之,则定为区域低瓦斯分布大区2.中国煤层瓦斯分区分带中国煤矿瓦斯分区、分带划分,共划分出20个瓦斯分布大区,88个瓦斯带和79个煤与瓦斯突出矿区。
(1)东北地区:有2个瓦斯分布大区,其中高瓦斯区1个、低瓦斯大区1个: 有13个瓦斯带,其中高瓦斯带6个、低瓦斯带7个。
其中有煤与瓦斯突出的矿区7个,占全国总数的8. 9%;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21对,占全国总数的7.6%。
(2)华北地区:有7个瓦斯分布大区,其中高瓦斯分布大区5个、低瓦斯分布大区2个:有27个瓦斯带,其中高瓦斯带13个、低瓦斯带14个。
其中有煤与瓦斯突出的矿区23个,占全国总数的29%;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67对,占全国总数的24.1%。
2.中国煤层瓦斯分区分带(3)华南地区:有7个瓦斯分布大区,其中高瓦斯分布大区4个、低瓦斯分布大区3个:有35个瓦斯带,其中高瓦斯带16个、低瓦斯带19个:其中有煤与瓦斯突出的矿区46个,占全国总数的58.2%;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81对,占全国总数的66. 3%。
(4)西北地区:有4个瓦斯分布大区,全为低瓦斯分布大区:有13个瓦斯带,其中高瓦斯带3个、低瓦斯带10个。
其中有煤与瓦斯突出的矿区3个,占全国总数的3.8%;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5对,占全国总数的2%。
3.全国煤层气资源量评价(1)首次预测我国煤层瓦斯资源总量31. 92165万亿m3,与国土资源部2006年6月公布的我国埋深2000m以浅煤层气地质资源量约36万亿m3(2)首次对全国勘探开发程度较高的煤田(矿区)瓦斯资源量进行预测,其中超过1000 亿m3的煤田(矿区)有18个。
在华北地区有15个,分别是宁夏桌贺区、鄂尔多斯盆东区、鄂尔多斯盆中区、大同轩岗区、沁水盆地区、太行山东麓区、京唐区、津南区、济南区、鲁西区、淮北区、淮南区、豫西区、豫东区、豫北区。
在华南地区有3个,分别是川南黔北区、滇东黔西区、华莹山永荣区。
4.十一五"煤层气开发规划布局埋深2000m以浅煤层气地质资源量约36万亿立方米我国煤层气可采资源总量约10万亿立方米,其中大于1000亿立方米的盆地(群)有15个:二连、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滇东黔西、沁水、准噶尔、塔里木、天山、海拉尔、吐哈、滇南、黔北、四川、三塘湖、豫西、宁武等。
二连盆地煤层气可采资源量最多,约2万亿立方米: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沁水盆地的可采资源量在1万亿立方米以上,准噶尔盆地可采资源量约为8000亿立方米。
q2010年,全国煤层气(煤层瓦斯)产量达100亿立方米,其中,地面抽采煤层气50 亿立方米,利用率100%;井下抽采瓦斯50亿立方米q十一五"期间,地面煤层气开发的重点是建设沁水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两大煤层气产业化基地。
主要规划项目有:沁南、樊庄、晋城、柿庄、寿阳、潘庄、大宁、端氏等矿区(井)。
"十一五"期间,煤矿瓦斯抽采以保障煤矿安全生产为重点,建立健全瓦斯抽采法规标准体系,组织科技攻关和示范工程建设,逐步提高煤矿瓦斯抽采率和利用率。
1.瓦斯地质图计算煤层瓦斯资源量煤层瓦斯含量、煤层厚度和分布范围是井田煤层气资源量计算的主要参数。
把煤层厚度、瓦斯含量稳定且分布连续的区域划分为一个计算块段。
瓦斯地质图法煤层气资源量计算与资源评价,主要是充分运用煤矿开采揭露大量瓦斯地质资料的优势,在编制瓦斯地质图的基础上,运用瓦斯地质和瓦斯涌出规律,建立起与煤层气含量测试数据的对应关系,丰富煤层气预测资料,充实和完善煤层气预测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