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溶液的酸碱性测试1
- 格式:doc
- 大小:533.00 KB
- 文档页数:2
化学酸碱中的酸碱强度练习题1. 下列酸溶液中,哪个是最强的酸?a) HClOb) H2SO4c) HFd) HNO3答案:d) HNO3解析:HNO3是硝酸,属于无机强酸,具有很强的酸性。
HClO是次氯酸,H2SO4是硫酸,HF是氢氟酸,它们的酸性相对较弱。
2. 下列碱溶液中,哪个是最强的碱?a) NH4OHb) NaOHc) KOHd) Ca(OH)2答案:c) KOH解析:KOH是氢氧化钾,属于强碱,具有很强的碱性。
NH4OH是氨水,NaOH是氢氧化钠,Ca(OH)2是氢氧化钙,它们的碱性相对较弱。
3. 下面的试剂中,哪个可以用来区分酸的强弱?b) 甲基橙指示剂c) 酚酞指示剂d) 高锰酸钾溶液答案:b) 甲基橙指示剂解析:甲基橙指示剂可以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而在弱酸或中性溶液中呈橙黄色。
通过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可以判断溶液中酸的强弱程度。
4. 下面的试剂中,哪个可以用来区分碱的强弱?a) 洋红指示剂b) 酚酞指示剂c) 石蕊试纸d) 高锰酸钾溶液答案:c) 石蕊试纸解析:石蕊试纸是一种常用的酸碱测试纸,可以通过将试纸浸入溶液中观察其颜色变化来判断溶液中碱的强弱程度。
碱性溶液会使石蕊试纸变绿。
5. 下列酸中,哪个是最强的?a) HClc) HNO2d) H3PO4答案:a) HCl解析:HCl是盐酸,属于无机强酸,具有很强的酸性。
H2SO3是亚硫酸,HNO2是亚硝酸,H3PO4是磷酸,它们的酸性相对较弱。
总结:酸碱的强弱可以通过其离子的电离程度来判断。
一般来说,无机强酸和强碱的电离程度高,具有很强的酸碱性;而有机酸和弱酸、弱碱的电离程度相对较低,具有较弱的酸碱性。
在实验室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指示剂或试纸的变色来快速判断溶液中酸碱的强弱程度。
高一化学酸碱练习题选择题1. 酸的特点是什么?A. 味道酸B. 色泽酸C. 密度大D. 无气味2. 碱的特点是什么?A. 味道苦B. 密度小C. 电导性差D. 红色酚酞溶液变色3. pH值反映了溶液的酸碱性质,pH值越小表示溶液越酸,越大表示溶液越碱。
下列溶液中,哪个pH值最小?A. pH为4的溶液B. pH为7的溶液C. pH为9的溶液D. pH为12的溶液4. 下列物质中,哪个是酸?A. 铝B. 玻璃C. 红磷D. 硫酸5. 下列物质中,哪个是碱?A. 硫酸B. 氨水C. 乙醇D. 醋酸6. 酸和碱反应会产生什么物质?A. 氧气B. 氢气C. 二氧化碳D. 氯气7. 下列反应中,哪个是酸碱反应?A. 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B. 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C. 铜与盐酸反应生成铜盐和氢气D. 电解水生成氧气和氢气8. 下列物质中,哪个是中性物质?A. 硫酸B. 氨水C. 酒精D. 水简答题1. 什么是酸碱中和反应?请举例说明。
2. 如何判断一个溶液是酸性、碱性还是中性?3. 提供一种常用的检测酸碱性质的实验方法。
4. 请简述酸和碱的化学反应特点。
解答选项:1. A2. A3. A4. D5. B6. B7. C8. D简答题答案略。
以上是高一化学酸碱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巩固你的知识。
如果有任何疑问,请随时向老师或同学求助。
高一化学必修1实验题汇总
以下是高一化学必修1课程中的实验题目及简要说明:
1. 实验一:观察溶液的酸碱性质
-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溶液在酸碱指示剂作用下的颜色变化,
判断其酸碱性质。
- 实验步骤:取几种常见溶液,分别加入酸碱指示剂,观察颜
色的变化。
- 实验结果:根据颜色变化可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质。
2. 实验二:观察金属与酸的反应
- 实验目的:研究不同金属与酸的反应产物及反应规律。
- 实验步骤:将几种金属(如铁、铜、锌)分别与酸(如盐酸、硫酸)作用,观察反应的产物和反应情况。
- 实验结果:不同金属与酸反应会产生不同的气体,并生成相
应的盐。
3. 实验三:观察金属与水的反应
- 实验目的:研究不同金属与水的反应特点。
- 实验步骤:将几种金属(如锂、钠、钾)分别置于水中,观察反应的情况。
- 实验结果:不同金属与水反应会产生不同的氢气,并生成相应的金属氢氧化物。
4. 实验四:观察金属的活动性
- 实验目的:通过金属在酸中的反应活动程度,判断金属的活动性。
- 实验步骤:将几种金属(如铜、铁、镁)分别放入酸中,观察反应情况。
- 实验结果:根据金属与酸的反应快慢和产生的气体量,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以上为高一化学必修1实验题目的汇总,通过这些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实验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考点45 溶液的酸碱性及pH一、溶液的酸碱性与pH1.溶液的酸碱性(25 ℃时)溶液的酸碱性c(H+)与c(OH-) 比较c(H+)大小pH酸性溶液c(H+)>c(OH-) c(H+)>1×10-7mol·L-1<7中性溶液c(H+)=c(OH-) c(H+)=1×10-7mol·L-1=7碱性溶液c(H+)<c(OH-) c(H+)<1×10-7mol·L-1>7 提醒:pH=7或c(H+)=10-7mol·L-1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因水的电离与温度有关,常温时,pH=7或c(H+)=10-7 mol·L-1溶液呈中性,100 ℃时pH=6或c(H+)=1×10-6 mol·L-1呈中性。
2.溶液的pH(1)定义:pH=−lg c(H+)。
(2)pH 与溶液的酸碱性的关系①25 ℃,纯水的pH=7,溶液呈中性;pH<7的溶液呈酸性;pH>7的溶液呈碱性。
②pH表示溶液的酸碱性及其强弱:25 ℃时,pH(<7)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pH(>7)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
(3)pH的适用范围常温下,当溶液的酸碱性用pH表示时,一般情况下,1×10−14 mol·L−1<c(H+)<1 mol·L−1,即14>pH>0。
pH=0的溶液中并非无H+,而是c(H+)=1 mol·L−1;pH=14的溶液中并非无OH−,而是c(OH−)=1 mol·L−1。
当c(H+)>1 mol·L−1时,一般不用pH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用c(H+)或c(OH−)直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更方便。
注意:(1)未指明温度时,pH=7不代表溶液呈中性,如100 ℃时,pH=6为中性溶液。
(2)溶液的酸碱性也可以用pOH表示:pOH=−lg c(OH−)。
高一化学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试题答案及解析1.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硫酸与烧碱溶液混合后,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 ) A.紫色B.红色C.蓝色D.无色【答案】B【解析】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2H2O. 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硫酸与烧碱溶即硫酸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相等。
由于反应是二者的物质的量的比是1:2,所以硫酸过量。
反应后溶液呈酸性。
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为红色。
选项为:B。
【考点】考查酸碱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的问题。
2.测定石灰石中钙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时,都是先把钙元素全部转化为草酸钙沉淀 (CaC2O4・H2O),然后将草酸钙沉淀 (CaC2O4・H2O),用硫酸溶解,用a mol/L的标准高锰酸钾溶液滴定生成的草酸,发生化学反应:H2C2O4+ MnO4- + H+→ Mn2+ + CO2 ↑+ H2O(未配平)。
(1)配平后离子方程式的系数依次为、、、、、。
(2)实验前,首先要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MnO4溶液250mL,配制时需要的仪器除天平、玻璃棒、烧杯、250mL容量瓶外,还需。
(3)上述实验中的KMnO4溶液需要酸化,不能使用盐酸酸化的原因是。
(4)开始取用样品的质量为m g,硫酸溶解后所得草酸溶液的体积为100mL,每次取25.00mL进行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所耗KMnO4溶液体积为 b mL,所得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是;石灰石中钙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相对原子质量:Ca—40)【答案】(19分)(1)5、2、6、2、10、8 (4分)(2)胶头滴管量筒(4分)(3)KMnO4会把Cl-氧化而损耗(3分)(4)0.1ab mol/L; 40ab/m %或0.4ab/m×100%(8分)【解析】(1)根据方程式可知,在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4价,失去1个电子,则1mol草酸失去2mol电子。
新教材化学实验总结1.Fe(OH)3胶体的制备1.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步骤:往______中加入5~6滴______________溶液,继续加热直到溶液呈现________,停止加热。
3.注意事项: (1)不能用自来水代替蒸馏水,因为自来水中含有________(如Cl -),会使胶体发生聚沉; (2)不能搅拌或长时间持续________,因为会使胶粒运动加快,从而克服胶粒间的排斥力发生聚沉;(3)为了制得浓度较大的Fe(OH)3胶体,使现象更明显,需要用FeCl 3的饱和溶液。
2.丁达尔效应CuSO 4溶液 Fe(OH)3胶体(1)概念: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亮通路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的 形成的。
(2)应用:区别溶液与胶体。
3.钠与氧气的反应 反应条件常温加热/点燃实验操作(1)电泳胶体分散质微粒细小,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单位质量具有的表面积),能较强地吸附电性相同的离子,从而形成带电微粒(胶粒)。
这些微粒在外电场的作用下会发生定向移动,如氢氧化铁胶体微粒带正电荷,在通电的情况下胶体微粒向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一极移动,这种现象称为电泳。
(2)聚沉胶体粒子聚集成为较大的颗粒而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的过程叫聚沉。
可使胶体聚沉的方法有①加酸、碱、盐的溶液;②加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③加热或搅拌。
实验现象银白色金属光泽很快______熔成小球,剧烈燃烧,发出____火焰,生成______固体反应原理注意4.钠与水的反应(1)实验操作(2)实验现象及解释(3)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钠与盐溶液的反应盐溶液反应现象反应原理(离子方程式)浮、熔、游、响2Na + 2H2O === 2Na+ + 2OH- + H2↑NaCl无明显现象无CuSO4FeCl35.Na2O2与H2O的反应钠是非常活泼的金属,与O2反应时,条件不同(是否加热/点燃),现象不同,产物也不同,跟氧气的量、纯度等无关。
第17讲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计算知识导航课前引入化学实验室里,小明测量了沸水的pH,发现pH=6,惊呼:“水煮沸了,竟然变成酸性了”你能替小明解答这个问题吗?知识精讲一、溶液的酸碱性与c(H+)、c(OH-)的关系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c(H+)和c(OH-)的相对大小酸性中性碱性c(H+)____c(OH-) c(H+)____c(OH-) c(H+)____c(OH-)二、pH与c(H+)的关系溶液的pH是c(H+)的负对数,即pH =_____________。
1. pH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pH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
2. 常温下,pH<7,为酸性溶液;pH=7,为中性溶液;pH>7,为碱性溶液。
三、pH的测定1.pH试纸(1)使用方法取一小块pH试纸于干燥洁净的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试液点在试纸上,当试纸颜色变化稳定后迅速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
(2)分类①广泛pH试纸:其pH范围是 1~14 (最常用),可以识别的pH差约为1。
②精密pH试纸:可判别0.2或0.3的pH差值。
③专用pH试纸:用于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的专用pH试纸。
2.pH计pH计,又叫酸度计,可精密测量溶液的pH,其量程为0~14。
注意①pH试纸不能测定具有漂白性的溶液的pH。
②不能用湿润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也不能将pH试纸先用水润湿,否则溶液被稀释,可能造成误差(酸性溶液的pH偏大、碱性溶液的pH偏小、中性溶液的pH无影响)。
四、pH的计算1.单一溶液pH的计算(1)酸性溶液中,先求c(H+),再计算pH = -lgc(H+);(2)碱性溶液中,先求c(OH-),再由c(H+) = K w求 c(H+),最后计算pH = -lgc(H+)。
c(OH-)2.混合溶液pH的计算(1)强酸混合,先求,再计算pH = -lgc(H+);求 c(H+),最后(2)强碱混合,先求,再由c(H+) = K wc(OH-)计算pH = -lgc(H+)。
《溶液的酸碱性》一、选择题1、在测溶液的性质时,下列试纸中预先不能用蒸馏水润湿的是()A、石蕊试纸B、醋酸铅试纸C、KI淀粉试纸D、PH试纸D解析:PH试纸如先用蒸馏水润湿,测得酸溶液的PH值增大,测得碱溶液的PH值减小。
2、关于下列水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HCl溶液中无OH-B、氢氧化钠溶液中无H+C、NaCl溶液中既无OH-也无H+D、常温下,任何物质的水溶液中都有H+和OH-,且K W=10-14D解析:在水溶液中都存在水的电离H 2O H++OH-,故不管是酸溶液、碱溶液还是中性溶液,都存在H+和OH-,故ABC错。
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PH<7时溶液显酸性B、PH=7时溶液显中性C、c(OH-)>10-7 mol·L-1时溶液显碱性D、c(OH-)> c(H+)时溶液显碱性D解析:25℃时PH<7时溶液显酸性,PH=7时溶液显中性,c(OH-)>10-7mol·L-1时溶液显碱性,但温度高于25℃时,PH<7时溶液不一定显酸性,如90℃时溶液显中性,PH=7时溶液显碱性,c(OH-)>10-7 mol·L-1时溶液不一定显碱性,故ABC错。
而在任何温度下,c(OH-)> c(H+)的溶液显碱性,D正确。
4、等体积混和0.06 mol·L-1Ba(OH)2溶液和0.10 mol·L-1盐酸后,溶液的pH值等于()A、2.0B、12.3C、12.0D、1.7C解析:反应中Ba(OH)2过量,c(OH-)=(2×0.06 mol·L-1-0.10 mol·L-1)/2=0.01 mol·L-1,c(H+)=10-14/0.01 mol·L-1=10-12 mol·L-1,PH=-lg10-12=125、0.01 mol·L-1H A溶液的pH=2,将溶液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值可能为()A、1B、4C、5D、8B解析:0.01 mol·L-1H A溶液的pH=2,说明H A是强酸,故溶液稀释100倍后,pH=4。
溶液的酸碱性及pH1.在T ℃时,某NaOH 稀溶液中c (H +)=10-a mol ·L -1,c (OH -)=10-b mol ·L -1,已知a +b =12。
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pH =c 的盐酸(T ℃),测得混合溶液的部分pH 如下表所示:假设溶液混合前后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c 为A .1B .4C .5D .6 【答案】B【解析】据题意可知在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是1×10-12,而不是1×10-14。
通过①可知,此NaOH 溶液中c (OH -)=10-4 mol ·L -1。
由②可知,加入20 mL 盐酸后溶液的pH =6,此时恰好完全中和。
则c (H+)=-4-10.02L 10mol L 0.02L⨯⋅=1×10-4mol ·L -1,则c =4。
2.已知在100 ℃时水的离子积K w =1×10-12(本题涉及溶液的温度均为100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0.005 mol ·L -1的H 2SO 4溶液,pH =2B .0.001 mol ·L -1的NaOH 溶液,pH =11C .0.005 mol ·L -1的H 2SO 4溶液与0.01 mol ·L -1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的pH 为6,溶液显酸性D.完全中和pH=3的H2SO4溶液50 mL,需要pH=9的NaOH溶液100 mL 【答案】A【解析】A项,0.005 mol·L-1的H2SO4溶液中,c(H+)=0.005 mol·L-1×2=0.01 mol·L-1,pH=-lg c(H+)=-lg0.01=2。
此计算与K w值无关,不要受K w=1×10-12的干扰;B项,0.001 mol·L-1的NaOH溶液中,c(OH-)=0.001 mol·L-1,c(H+)=K wc OH -=1×10-121×10-3 mol·L-1=1×10-9 mol·L-1,pH=-lg(1×10-9)=9;C项,0.005 mol·L-1的H2SO4溶液与0.01 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中性,pH=6;D项,pH=3的H2SO4溶液c(H+)=10-3mol·L -1,pH=9的NaOH溶液,c(OH-)=10-3mol·L-1,二者完全中和,溶液的体积相等。
溶液的酸碱性
1.对于溶液的酸碱性说法正确的是()
A.c(H+)很小的溶液一定呈碱性B.pH等于7的溶液一定呈中性
C.c(H+)=c(OH-)的溶液一定呈中性D.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2.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
O H++ OH-;ΔH > 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水中加人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 w不变
C.向水中加人少量固体CH3COONa ,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将水加热,K w增大,pH不变
3.(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
A.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B.pH=3的盐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等体积混合
C.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等体积混合
D.pH=3的硫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4.现有强酸甲溶液的pH=1,强酸乙溶液的pH=2,则酸甲与酸乙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不可能的是A.2∶1B.5∶1C.10∶1D.20∶1
5.常温下,将0.1mol·L-1盐酸和0.06mol·L-1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后,该混合溶液的pH是A.1.7 B.12.3 C.12 D.2
6.某强酸的pH= a ,强碱的pH= b 。
已知a + b = 12,若酸碱溶液混合后pH= 7,则酸溶液体积V1与碱溶液体积V2的正确关系()
A.V1=102V2 B.V2=102V1C.V1=2V2D.V2=2V1
7.25℃时,向V mL pH = a的盐酸中,滴加10V mL pH = b的NaOH溶液,所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恰好等于Na+的物质的量,则a + b的值是()
A. 15
B. 14
C. 13
D. 不能确定
8.常温下,将pH=1的硫酸溶液平均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适量水,另一份加入与该硫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两者pH都升高了1,则加入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比为()
A.5:1 B.6:1 C.10:1 D.11:1
9.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用酚酞作指示剂,下列操作中会导致实验结果偏低的是()
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用标准液润洗
②用酸式滴定管加待测液时,刚用蒸馏水洗净后的滴定管未用待测液润洗
③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用待测液润洗
④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⑤终点读数时俯视,其他读数方法正确
A.④⑤B.①④C.②③⑤D.②⑤
10.已知:在100℃时,水的离子积为1×10-12,此时将pH=12的NaOH溶液V1L与pH=l的H2SO4溶液V2 L 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10,则V1∶V2为()
A.1 : 9 B.10: 1 C.9 : 1 D.1: 10
11.25℃时,若体积V a、PH=a的某一元强酸溶液与体积V b、pH=b的某一元强碱溶液混合,恰好中和,且已知V a<V b,a=0.5b,a的取值范围是()
A.7/2<a<14/3 B.7<a<14 C.3<a<5 D.9/2<a<15/2
二、填空题
12.今有①CH3COOH;②HCl;③H2SO4三种溶液,选择填空:
A.①>②>③B.①<②<③C.①=②=③E.①>②=③
D.①=③>②F.①<②=③G.①=②<③H.①=②>③
(1)当它们pH相同时,其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是。
(2)当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其pH的关系是。
(3)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烧碱溶液,需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体积关系
为。
(4)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①、②、③三溶液,分别与同浓度的烧碱溶液反应,要使反应后的溶液呈中
性,所需烧碱溶液的体积关系为。
(5)当它们pH相同、体积相同时,分别加入足量锌,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体积关系为。
(6)当它们pH相同、体积相同时,同时加入锌,则开始时反应速率,若产生相同体积的气体(相
同状况),所需时间。
(7)将pH相同的三种酸均稀释10倍后,pH关系为。
13.有一学生在实验室测某溶液pH。
实验时他先蒸馏水湿润pH试纸,然后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试样进行检测。
⑴该学生的操作是(填“正确的或错误的”),理由是。
⑵)如不正确,请分析是否一定有误差? 。
⑶)若按此法分别测定c(H+)相等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误差较大的是,原因
是。
参考答案
一、选择
1.C 2.B 3.C 4.A 5.C 6.B 7.C 8.B 9.D 10.A 11.A
二、填空题
12.A;A;H;B;E;C 、F;F。
13.⑴错误的,其理由是:待测溶液已被稀释;⑵不一定。
原溶液为中性,则无误差,若不为中性则可能误差(注:若是不呈中性的缓冲溶液可能没有误差。
这一点不必向学生说明)。
⑶盐酸,原因是醋酸是弱酸稀释是继续电离出H+,误差不大。